古詩標音調
A. 如何簡便地標出古詩的平仄
古代「平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分化為陰平及陽平,即所謂第一聲、第二聲。
古代「上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一部分變為去聲,一部分仍是上聲。上聲是現代漢語拼音的第三聲。
古代「去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仍是去聲,即第四聲。
古代「入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已經不存在;變為陰平、陽平、上聲及去聲里去了。
現代漢語四聲聲調表為:陰平(第一聲)、陽平(第二聲)、上聲(第三聲)、去聲(第四聲)。
入聲字的辨別方法
現在很多人都搞不清楚怎麼樣區別平仄,有的網友也提到這個問。因為現代漢語沒有入聲,把入聲字分別轉變成了一、二、三、四各個聲調去了。大致說來,漢語的第一、二聲,相當於平聲,第三、四聲,相當於仄聲。但是,第一、二聲當中,仍雜有不少的入聲字,作詩的時候,仍舊要歸到仄聲里去的。所以我們只要把這部份入聲字識別出來就可以了。
(一)凡b、d、g、j、zh、z六母的第二聲字(陽平),都是古入聲字。例如:
b:拔跋白帛薄荸別蹩脖舶伯百勃渤博駁。
d:答達得德笛敵嫡覿翟跌迭疊碟牒獨讀牘瀆毒奪鐸掇。
g:格閣蛤胳革隔葛國虢。
j:及級極吉急擊棘即脊疾集籍夾夾嚼潔結劫傑傑竭截局菊掬橘決訣掘角厥橛腳钁覺爵絕。
zh:札扎扎鍘宅擇翟著折折蜇軸竹妯竺燭築逐濁鐲琢濯啄拙直值殖質執侄職。
z:雜鑿則擇責賊足卒族昨。
(二)凡d、t、L、z、c、s等六母跟韻母e拼合時,不論國語讀何聲調,都是古入聲字。例如:
de:得德。
te:特忒慝螣。
Le:勒肋泐樂埒垃。
ze:則擇澤責嘖賾笮迮窄舴賊仄昃。
ce:側測廁策策冊。
se:瑟色塞嗇穡濇澀圾。
(三)凡k、zh、ch、sh、R五母與韻母uo拼合時,不論國語讀何聲調,都是古入聲字。例如:
kuo:闊括廓鞹擴。
zhuo:桌捉涿著酌濁鐲琢啄濯擢卓焯倬踔拙斲斫斮鷟浞梲。
chuo:戳綽歠啜輟醊惙齪婼。
shuo:說勺芍妁朔搠槊箾鑠碩率蟀。
ruo:若鄀箬爇蒻。
(四)凡b、p、m、d、t、n、L七母跟韻母ie拼時,無論國語讀何聲調,都是古入聲字,只有「爹」die字例外。例如:
bie:鱉憋別蹩癟別。
pie:撇瞥。
mie:滅蔑篾蔑蠛。
die:碟牒喋堞蹀諜鰈跌迭瓞昳垤耋絰咥疊。
tie:帖貼怗鐵餮。
nie:捏隉聶鑷臬闑鎳涅櫱孽嚙嚙。
lie:列冽烈裂洌獵躐捩劣。
(五)凡d、g、h、z、s五母與韻母ei拼合時,不論國語讀何聲調,都是古入聲字。例如:
dei:得。
gei:給。
hei:黑嘿。
zei:賊。
sei:塞。
(六)凡聲母f,跟韻母a、o拼合時,都是古入聲字。例如:
fa:法發伐砝乏伐閥罰發。
fo:佛縛。
(七)凡讀ue韻母的字,都是古入聲字。只有「嗟」jue,「瘸」que,「靴」xue三字除外。例如:
ue:曰約噦月刖玥悅閱鉞樂葯耀曜躍龠鑰鑰瀹爚禴礿粵嶽嶽鸑軏。
nue:虐瘧謔。
Lue:略掠。
jue:噘撅決抉鴃訣玦掘桷崛角劂蕨厥橛蹶獗噱臄譎鐍珏孓腳覺爵嚼爝絕蕝矍攫躩屩。
que:缺闕卻怯確榷殼愨埆確闕鵲雀碏。
xue:薛穴學雪血削。
(八)一字有兩讀,讀音為開尾韻,語音讀i或u韻尾的,也是古入聲字。例如:
讀音為e,語音為ai的:色冊摘宅翟窄擇塞。
讀音為o,語音為ai的:白柏伯麥陌脈。
讀音為o,語音為ao的:薄剝摸。
讀音為uo,語音為ou:肉粥軸舳妯熟。
讀音為u,語音為iu:六陸衄。
讀音為ue,語音為ao:葯瘧鑰嚼腳角削學。
B. 怎樣誦讀古詩詞和四聲五度標記法
「五度標記法」
五度標記法是用五度豎標來標記調值相對音高的一種方法。畫一條豎線,分作四格五度,表示聲調的相對音高, 並在堅線的左測畫一條線,表示音高升降變化的形式。 根據這條線的形式,製成五度標凋符號,有時也採用兩位或三位數字表示。
表示相對音高,通常的做法是用「五度標記法」。先用一根豎線作為比較線,分別為四格,分別表示「高、半高、中、半低、低」五度,依次用「5、4、3、2、1」來代表。然後在比較線的左邊用曲線或直線表示音節的音高變化形式和升降幅度。用五度標記法來標記普通話的四聲如書所示:
調類是聲調的種類,就是把調值相同的音節歸納在一起所建立的類。一般來說,有幾種調值就可以歸納為幾個調類。普通話有四種不同的調值,所以也就有四種不同的調類。
普通話共有四個聲調,為簡潔起見,可以放在一個表裡來說明。
如表1--5所示:
調類 調 值 例字 標調示例
陰平 55 高 gao[kau55]
陽平 35 麻 ma[ma35]
上聲 214 考 kao[k'au214]
去聲 51 字 zi[ts'51]
陰平調高而平,即由5度到5度,調值為55。因此陰平調又叫高平調或55調或第一聲。
陽平調由中到高,即由3度升到5度,是個高升的調子,調值為35。因此陽平調又叫高升調或35調或第二聲。
上聲調由半低音先降到低音再升到半高音,即從2度降到1度再升到4度,是先降後升的調子,調值214。因此上聲調又叫降升調或214調或第三聲。
去聲調由高音降到低音,即由5度降到1度,是個全降的調子,調值為51。因此去聲調又叫全降調或51調或第四聲。
普通話的四個調類是從古漢語的聲調系統演變來的。古漢語有平、上、去、入四聲,也就是有四個調類,後來又以聲母清濁的不同為條件發生了分化,凡是古清音聲母的字的聲高為陰調,古濁音聲母的字為陽調,這樣演變為四聲八類,即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陽去、陰入、陽入。在現代漢語普通話中,演變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共「四聲」。
C. 《所見》古詩全首加拼音聲調
所見抄
牧 童 騎 黃 牛,
mù tóng qí huáng niú
歌 聲 振 林 樾。
gē shēng zhèn lín yuè
意 欲 補 鳴 蟬,
yì yù bǔ míng chán
忽 然 閉 口 立。
hū rán bì kǒu lì
D. 古詩中格律的四聲分類標準是什麼呀
四聲,這里指的是古代漢語的四積聲調。我們要知道四聲,必須先知道聲調是怎樣構成的。所以這里先從聲調談起。
聲調,這是漢語(以及某些其它語言)的特點。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構成了漢語的聲調,而高低、升降則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話的聲調來說,共月四個聲調:陰平聲是一個高平調(不升不降叫平);陽平聲是一個中升調(不高不低叫中);上聲是一個低升調(有時是低平調);去聲是一個高降調。
古代漢語也有四個聲調,但是和今天普通話的聲調種類不完全一樣。古代的四聲是:
www.findart.com.cn
(1)平聲。這個聲調到後代分化為陰平和陽平。
(2)上聲。這個聲調到後代有一部分變為去聲。
(3)去聲。這個聲調到後代仍是去聲。
(4)入聲。這個聲調是一個短促的調子。現代江浙、福建、廣東、廣西、江西等處都還保存著入聲。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內蒙古)保存著入聲。湖南的入聲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著入聲這一個調類。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語里,入聲已經消失了。北方的入聲字,有的變為陰平,有的變為陽平,有的變為上聲,有的變為去聲。就普通話來說,入聲字變為去聲的最多。其次是陽平;變為上聲的最少。西南方言(從湖北到雲南)的入聲字一律變成了陽平。
古代的四聲高低升降的形狀是怎樣的。現在不能詳細知道了。依照傳統的說法。平聲應該是一個中平調,上聲應該是一個升調,去聲應該是一個降調,入聲應該是一個短調。《康熙字典》前面載有一首歌訣,名為《分四聲法》:
www.findart.com.cn
平聲平道莫低昂,
上聲高呼猛烈強,
去聲分明哀遠道,
入聲短促急收藏。
這種敘述是不夠科學的,但是它也這我們知道了古代四聲的大概。
四聲和韻的關系是很密切的。在韻書中。不同聲調的字不能算是同韻。在詩詞中。不同聲調的字一般不能押韻。
甚麼字歸甚麼聲調,在韻書中是很清楚的。在今天還保存著入聲的漢語方言里。某字屬某聲也還相當清楚。我們特別應該注意的是一字兩讀的情況。有時候,一個字有兩種意義(往往詞性也不同),同時也有兩種讀音。例如"為"字,用作動詞的時候解作"做",就讀平聲(陽平);用作介詞的時候解作"因為","為了",就讀去聲。在古代漢語里。這種情況比現代漢語多得多。現在試舉一些例子:
www.findart.com.cn
騎,平聲,動詞,騎馬;去聲,名詞,騎兵。
思,平聲,動詞,思念;去聲,名詞,思想,情懷。
譽,平聲,動詞,稱贊;去聲,名詞,名譽。
污,平聲,形容詞,污穢;去聲,動詞,弄臟。
數,上聲,動詞,計算;去聲,名詞,數目,命運;入聲(讀如朔),形容詞,頻繁。
教,去聲。名詞,教化,教育;平聲,動詞,使,讓。
令,去聲,名詞,命令;平聲,動詞,使,讓。
www.findart.com.cn
禁,去聲,名詞,禁令,宮禁;平聲,動詞,堪,經得起。
殺,入聲,及物動詞,殺戮;去聲(讀如曬),不及物動詞,衰落。
有些字,本來是讀平聲的,後來變為去聲,但是意義詞性都不變。"望"、"嘆","看"都屬於這一類。"望"和"嘆"在唐詩中已經有讀去聲的了,"看"字直到近代律詩中,往往也還讀平聲(讀如刊)。在現代漢語里,除"看守"的看讀平聲以外,"看"字總是讀去聲了。也有比較復雜的情況:如"過"字用作動詞時有平去兩讀,至於用作名詞,解作過失時,就只有去聲一讀了。
E. 現在漢語音調與古詩詞平仄的關系!!!!!!!!!!!!!!!!!!!
要了解平仄,必須從古代音調說起。古代音分四聲:平上去入。其中,平分陰陽,回即陰平和答陽平。
再說現在的普通話。現在的普通話有四個聲調,這個不用多說。現在的一聲是古代的陰平,二聲是陽平,三聲是上聲,四聲是去聲。那麼古代的入聲字都哪去了呢?它們分別被分到了現在的四個聲調中。比如「黑(一聲)石(二聲)柏(三聲)落(四聲)」都曾經是入聲字。
由於古人以平為平,上去入為仄,因此基本上,普通話的一聲二聲是平,三聲四聲是仄。但現代人要區分平仄,必須要記住所有的曾經的入聲字。因為現在一聲二聲的字中存在大量的曾經的入聲字。
記住所有的入聲字是區分平仄的基本功。要說規律,也是有一些的。比如所有以ie ue為韻母的都是入聲字,再比如只需記住「白」是入聲,便知「柏、伯,怕,泊」等都是入聲字。
另外還有值得注意的是比如「看」字,由於是多音字,所以既是平,也是仄,區分平仄關鍵要看字義。
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嗎?
Ps:我是古代文學專業的。提高下可信度。
F. 古詩詞里 平仄和聲調的關系 四個聲調怎麼分平仄
詩詞的平仄是怎麼分的?拿拼音的聲調來說是一、二聲為平,三、四聲為仄;還是一回聲為平,二、三、四答為仄?
優質解答
按照中華新韻的話,目前是一二為平聲,三四為仄聲.
但是按照古韻的話,舉個例子」濕「我們普通話是第一聲吧,但是在古韻里是仄聲的.再打個比方,」國「在我們念來是第二聲吧,算是平聲,但是在古韻里是仄聲的.
目前分三種吧,第一種,律詩常用的,平水韻.
第二種,就是填詞常用的,詞林正韻.
第三種,就是中華新韻,按照普通話劃分的,律詩和詞通用.
至於用哪一種,中華新韻和平水韻一直有爭議,我個人認為,覺得那種適合自己,哪種方便自己就用那種.
不過目前為止,只要是用新韻寫詩或者填詞的,都在題目後註明」新韻「兩個字.
不註明的一律按照古韻來看,很容易被挑剔的人說你出律.
G. 古詩泊船瓜洲的拼音(帶音調)
泊船瓜洲王安石
jīng kǒu guā zhō yī shuǐ jiān
京 口 瓜 洲 一 水 間 ,
zhōng shān zhǐ gé shù chóng shān
鍾 山 只 隔 數 重 山 .
chūn fēng yòu lǜ jiāng nán àn
春 風 又 綠 江 南 岸 ,
míng yuè hé shí zhào wǒ huán
明 月 何 時 照 我 還
(7)古詩標音調擴展閱讀:
《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中首句通過寫京口和瓜洲距離之短及船行之快,流露出一種輕松、愉悅的心情;第二句寫詩人回望居住地鍾山,產生依依不捨之情;第三句描寫了春意盎然的江南景色;最後以疑問語氣結尾,再一次強調了對故鄉的思念。全詩不僅借景抒情,寓情於景,而且在敘事上也富有情致,境界開闊,格調清新。
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詩,抒發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鄉的深切感情。本詩從字面上看,是流露著對故鄉的懷念之情,大有急欲飛舟渡江回家和親人團聚的願望。其實,在字里行間也寓著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強烈慾望。
詩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綠,這固然是春風吹綠的,但是那蔥綠的禾苗難道不是變法措施產生的實效嗎?
但是官場是險象環生的,詩人望著這瓜洲渡口,也望著鍾山的明月,發出了「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慨嘆,詩人是想早點離開是非黑白顛倒的官場,離開那丑惡,腐朽的地方體現作者希望重返那沒有利益紛爭的家鄉,很有餘韻。這首詩不僅借景抒情,
情寓於景,情景交融,而且敘事也富有情致,境界開闊,格調清新。最令人津津樂道的還是在修辭上的錘煉。
其中「綠」字可以體會到詩人用詞的修飾,把吹改為綠,為的是生動,在這之前王安石也有多次斟酌推敲這個字,曾試過滿,過等字,但最後還是把這個字改成了「綠」。
H. 有關古詩中聲調韻律的一個小問題
代表平仄,空心園代表平聲,實心園代表仄聲,有個小圓點代表可平可仄。三回角的也一樣,只是標注方答法不同而已。
《欽定詞譜》採用圓圈標注,如:
歸字謠 單調十六字,四句三平韻 張孝祥
歸韻獵獵薰風卷綉旗韻攔教住句重舉送行杯韻
○ ◎●○○◎●○ ○○● ⊙●●○○
《白香詞譜》採用圓圈和三角標注,如:
搗練子·秋閨 李煜 (南唐後主)
深院靜,
○●●
小庭空,
●○△
斷續寒砧斷續風。
⊙●○○⊙●△
無奈夜長人不寐,
⊙●⊙○○●●
數聲和月到簾櫳。
●○⊙●●○△
還有直接採用漢字「平仄」標注的,如:
長相思
⊙⊙平(韻)
⊙⊙平(疊)
⊙仄平平⊙仄平(韻)
⊙平⊙仄平(韻)
⊙⊙平(韻)
⊙⊙平(疊)
⊙仄平平⊙仄平(韻)
⊙平⊙仄平(韻)
I. 古詩《泊船瓜洲》的拼音讀法(帶音調)
《泊船瓜洲》的拼音讀法:
1、īng kǒu guā zhōu yī shuǐ jiān
京 口 瓜 洲 一 水 間 ,
2、zhōng shān zhǐ gé shù chóng shān
鍾 山 只 隔 數 重 山 。
3、chūn fēng yòu lǜ jiāng nán àn
春 風 又 綠 江 南 岸 ,
4、míng yuè hé shí zhào wǒ huán
明 月 何 時 照 我 還 ?
J. 唐詩(天涯)拼音加聲調
天涯(tiānyá)
李商隱 (lǐshānɡyǐn)
春日在天涯,(chūnrìzàitiānyá)
天涯日又斜。(tiānyárìyòuxié)
鶯啼如有淚,(yīnɡtírúyǒulèi)
為濕最高花。(wéishīzuìɡāohuā)
--------------------------------------------------------------------------------
天涯(tiānyá)
陸游 (lùyóu)
天涯到處自生愁(tiānyádàochùzìshēnɡchóu),
遊子征塵暗弊裘(yóuzǐzhēnɡchénànbìqiú)。
燈火青熒五門夜(dēnɡhuǒqīnɡyínɡwǔményè),
風煙索莫二江秋(fēnɡyānsuǒmòèrjiānɡqiū)。
帝城漫誦新詩句(dìchénɡmànsònɡxīnshījù),
客路難逢舊輩流(kèlùnánfénɡjiùbèiliú)。
送老把茅須早決(sònɡlǎobǎmáoxūzǎojué),
此生何止四宜休(cǐshēnɡhézhǐsìyíxi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