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與古詩
A. 求描寫北京通州運河的古詩詞
通州運河公園就很多。
B. 急需帶有諧音的對聯 古詩 笑話各一則。
娃挖蛙出瓦來;
媽罵源馬吃麻。
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燭-囑,圍棋-違期)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諧音笑話一個口音很重的縣長到村裡作報告:兔子們,蝦米們,豬尾巴!不要醬瓜,鹹菜太貴啦! 翻譯:同志們,鄉民們,注意吧!不要講話,現在開會啦! 縣長講完以後,主持人說:鹹菜請香腸醬瓜! 翻譯:現在請鄉長講話! 鄉長說:兔子們,今天的飯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 翻譯:同志們,今天的飯夠吃了,大家都是大碗吧! 不要醬瓜,我撿個狗屎給你們舔舔. 翻譯:不要講話,我講個故事給你們聽聽
C. 古塔凌雲古詩的簡介
古塔凌雲
清.王維珍
雲光水色潞河秋,
滿徑槐花感舊游。
無恙蒲帆新雨後,
一支塔影認通州。
明代通州八景之一,位於京杭大運河北端西畔,北京東門通州城北垣之內。塔名燃燈佛舍利塔,為八角形十三層磚木結構密檐式塔。其創建於北周,唐貞觀七年(633)復建,遼重熙間(1032-1054)重建,元大德、明成化、清康熙九年(1670)曾經修繕。十八年地震身圮,三十七年(1698)再建塔身。1976年唐山烈震波及剎毀,1987年重修塔頂。
是塔由雙束腰須彌座,十三層塔身與二層蓮台塔剎組成,全高56米,乃北京地區最高之塔。收分極小,幾呈直柱,以巍峨挺拔,雄偉壯觀之姿稱冠北國。據《通州志》載,此塔天宮中確實藏有數十粒小米般大橙紅晶瑩之舍利與一顆佛牙。層層磚雕斗拱合度精細,面面勾欄浮雕紋飾各別。塔身每根椽端懸精緻銅鈴一枚,各角仔梁掛清脆風鍾二枚,共計2248枚,為世界之最;又每枚外壁皆鐫刻捐獻者姓名與敬詞,偶有刻詩以禱者。於每角老角梁下壁處各傾置一尊磚雕力士神像,共104尊,形態各異,其中有一尊豬八戒像,為明代所雕,早於《西遊記》小說問世數十年。塔身十三層西北瓦面生有一株榆樹,齡200餘年,鏖風斗旱,頑強生存,乃一奇觀。古詩雲"一枝塔影認通州"。多少年來,燃燈塔一直三千里運河第一座塔,是通州城和通州人民性格之象徵。
D. 泛海杯通州的古詩抒發了作者什麼的思想感清
通州,指今天的南通。文天祥在通州,曾籌劃准備恢復大計。首句寫景。波濤浩渺,暮色蒼茫,反襯出艱難困苦,九死一生的回味,為第二句「一片朝宗只此心」作了最好的鋪墊。三四兩句寫此番覓船回去,絕非苟且偷生,而是要重振山河,恢復祖業。要知道,只有經歷種種磨難才能煉出真金啊!詩雖短,卻抒發了詩人百折不撓的堅定信念、臨危不懼的堅強意志和忠貞報國的思想感情。
E. 一首古詩詞中的一個動物名. 1.今夜通州還不睡,滿山風雨( )聲
今夜通州還不睡,滿山風雨(杜鵑)聲
F. 描寫通州秋天的古詩詞
安徽省蚌埠市 李明科
秋日游南通
揚子江邊第一珠,據川望海抱吳都。
玉蘭風度生清境回,金菊精神浸畫圖答。
濠水秋光千古秀,文峰氣象百年殊。
農家閑日無多事,掬得朝霞入酒壺。
註:廣玉蘭、菊花為南通市樹、市花。文峰塔是南通崇文興業的象徵。
G. 形容南通美景的詩
長嘯一聲山鳴谷應
舉頭四顧海闊天空 這是狼山上的楹聯
狼山青幾點
極目是天涯 這是文天祥的詩
H. 贊美運河的詩詞
皮日休〈汴河懷古〉
盡道隋亡為此河, 至今千里賴通波。
若無水殿龍舟事, 共禹給功不較多。汴水(胡曾)
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
錦帆未落干戈過,惆悵龍舟更不回。《堤上偶成》 ——清·乾隆
運河轉漕達都京,策馬春風堤上行。
九里崗臨御黃壩,曾無長策只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