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古詩詞的題
㈠ 關於古詩詞的問答題,要有答案,三十個,要有難度哦!會加分的,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
1、「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描寫的是(c)
A、塔里木盆地 B、柴達木盆地
㈡ 有關古詩的考題,要快
中考古詩文理解性默寫題集萃
1.人們常用唐代詩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詩句「 , 」,表達朋友雖然相距遙遠卻如在身邊的感情。
2.杜甫的《望岳》中,詩人想像登上泰山之巔抒發豪情的詩句是: ,
。
3.陸游的《游山西村》景物描寫中寓含哲理.千百年來被人們廣為傳誦的兩句詩是:
4.王維的《使至塞上》以傳神的筆墨,刻畫奇特壯美沙漠景象的兩句詩是:
。
5.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最後兩句詩,將詩人因朋友離去而產生的無限惆悵之情抒寫到了極致.這兩句詩是:
,
.
6.孔子在《論語·衛靈公》中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盂子在《魚我所欲也》中進一步闡述孔子的思想,表明儒家的生死義利之辨: 。
7.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蘊涵深刻哲理的句子是: ,
8.清代鄭板橋詩句「衙齋卧聽蕭蕭竹」描繪了一幅聽竹的畫面,我們學過的陸游詩《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中也有一句描繪類似情景的詩句: 。
9.晏殊《浣溪沙》詞上片「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兩句構成「新」與」 舊」的對
比,下片構成「來」與「去」對比的詞句是:
10.白居易的《賣炭翁》中「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刻畫了賣炭翁雖然衣服單薄,但
仍希望天氣更冷一些,只為炭能賣個好價錢的復雜矛盾心理;<<觀刈麥《中也有反映勞動者這種
復雜矛盾心理的詩句:
11在「中國現代文學館」中,趙朴初先生借用李白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中的詩句為「冰心館」題了詞。你覺得最有可能的一句是: 。
12.在我國古代,很多文人身處逆境還關心著社會,在他們的詩文中表現出了博大的胸懷,如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就有:
13《愛蓮說》中從生長環境的角度描寫蓮品質高潔質朴的句子是: ,
14<<黃鶴樓》一詩中表達詩人濃濃的鄉愁的句子是: , ?15.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一詩中,運用比喻表現宋朝國勢危亡、個人身世坎坷的句子
是:
,
。
16如何正確對待別人的優點和缺點呢?孔子曾說過:「 。」(論語)) 17.《登飛來峰》中與「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詩句是:
,
。
18龔自珍在《己亥雜詩》中運用比喻、融人議論、表明心志的句子是:
。
19.今年六月,世界人民見證了「三峽蓄水315""高峽出平湖」的壯麗景觀,酈道元描述的昔日「眠者歌日」的「 , 」的三峽秋日的凄涼景況將一去不復返了。
20《觀書有感》這首詩中用來比喻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達到新境界的兩句詩是: ,
。
21.王安石在《書湖陰先生壁》中巧用擬人,化靜為動的詩句是:
22.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插入了一段對往事的回憶,說明親賢遠佞是關繫到國家生死存亡的大事。他認為只要對「貞良死節之臣」「親之信之,就將帶來一個好的結果,在文中表明這個重要結果的詩句是: , 。
23.《醉花陰》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以生動的形象來表達相思之苦,並將「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義蘊涵其中的詞句是: , 。
24.辛棄疾在《破陣子》一詞中,表達其建功立業的詞句是: 。
25《<論語>十則》中,感嘆時間流逝的名句是: 。
26理行路難》中,最能表現詩人李白抱負遠大、執著自信、勇往直前的詩句是:
。
27.孟子在《魚我所欲也》一文中,用取譬設喻的方法來闡述道理。其中「 ,
。」二句,則重點從捨生取義的角度,進一步證明了本文「捨生而取
義」這個中心論點。
28陶淵明《飲酒》中描繪傍晚時分山中美麗景色的詩句是: 。
29.曹判認為魯庄公「可以一戰」的理由是: 。
30.《魚我所欲也》中可以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
;
。
31.在劉禹錫的《陋室銘》中,通過寫來往人物來表現室主人高雅情趣的句子是:
。
32.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決定戰爭勝負的三要素關系的句子是:
33.現實生活中,人們為了表明「只要謙虛求教.到處有老師」的觀點時常引用《<論語>十則》中孔子的話:「 , 。」
34《五柳先生傳》中表現五柳先生安貧樂道、不慕榮利的人格的兩句贊語是:
。
35.《馬說》一文中揭示千里馬被埋沒原因的句子是: , 。
36過零丁洋》一詩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千古名句是 , 。
37.改革開放後的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各行各業的許多有志青年積極投身到建設祖國的浪潮中老一輩的建設者們無不欣慰地說:
,
。 [用趙翼《論詩》中相關詩句回答]
38.古代詩詞與季節有關的,多是悲秋或喜春之作。然而也有感受獨特、與眾不同的,例如在劉禹錫的《秋詞》中,秋高氣爽、鶴沖雲霄的景象是那樣的富有詩情畫意:「 ,
。」而在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花開、鳥鳴無疑引發了詩人
的優國和思親之情: , 。
39.古往今來,成就大業的仁人志士往往經受過艱難困苦的磨練當你在學習、生活中遇到挫折感覺痛苦疲憊時,不妨用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里的名句「 , 勞其筋骨……」來激勵自己。
附參考答案:
1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2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3.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5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6.捨生而取義者也 7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8夜闌卧聽風吹雨 9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10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11中間小謝又清發 12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開顏
1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14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15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6.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18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19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20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21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22(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23人比黃花瘦
24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25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6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27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 28.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29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30.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31.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32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34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35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6.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7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38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感時花濺淚,恨別烏驚心 39.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滿意請採納。
㈢ 關於古詩詞的題目及作者
古詩詞的題目是<<飲水詞>> ,作者是納蘭性德。
㈣ 課外古詩詞鑒賞的選擇題,給多一點古詞的選擇題,至少10首詞,配答案
古詩鑒賞水平測試
《登高》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1.選出對《登高》鑒賞錯誤一項:
A.詩前半寫景,後半抒情。首聯著重刻畫眼前具體景物,好比畫家的工筆,形、聲、色、態,栩栩如生地得到表現。
B.頷聯著重渲染整個秋天氣氛,好比畫家的寫意,只宜傳神會意,讓讀者展開想像的翅膀進行補充,直接抒發了作者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慨。
C.頸聯表現感情,從縱(時間)、橫(空間)兩方面著筆,由異鄉飄泊寫到多病殘生。
D.尾聯又從白發日多,因病斷酒,歸結到時世艱難是悲秋多病、潦倒不堪的根本原因。這樣,詩人憂國傷時的情操便躍然紙上。
2. 選出對《念奴嬌·赤壁懷古》鑒賞錯誤一項:
A.此詞懷古抒情,寫自己消磨壯心殆盡,轉而以曠達之心關注歷史和人生。上闋以描寫赤壁磯風起浪涌的自然風景為主,意境開闊博大,感慨隱約深沉。起筆凌雲健舉,包舉有力。將浩盪江流與千古人事並收筆下。
B."亂石"以下五句是寫江水騰涌的壯觀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動詞用得形象生動。"江山如畫"是寫景的總括之句。"一時多少豪傑"則又由景物過渡到人事。
C.從起句的"千古風流人物"到"一時多少豪傑"再到"遙想公瑾當年",視線不斷收束,最後聚焦定格在周瑜身上。然而寫周瑜卻不寫其大智大勇,只寫其儒雅風流的氣度。
D.結尾句,蘇軾難以從悲哀中超脫,遂發出"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的感慨。
3.選出對《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鑒賞錯誤一項:
A.上闋懷念孫權、劉義隆,表現對英雄業績的嚮往。下闋借譴責劉裕,表明自己抗金的主張;代廉頗的故事,抒發對南宋王朝的憤懣。
B.這首詞通過懷念古人和回憶親自經歷,表達了作者對國事的關心和憂慮,對出師北伐收復中原的主張和見解以及宿志難伸的憤慨。 C.在寫作方法上的特點是運用典故來托古喻今,抒情言志。每個典故的運用都有明確的目的。上半闋提供成功的範例,贊孫權重在創業,頌劉裕重在北伐。
D.這首詞又從登臨角度寫望中所見所想的景物,使詞的意境高遠。
寫景結合用典,更形象地表達了作者弔古傷今、借古諷今的思想感情。
4.選出對李清照《聲聲慢》鑒賞錯誤一項:
A.從「尋尋覓覓」開始,希望找到點什麼來寄託自己的空虛寂寞。下文「冷冷清清」,是「尋尋覓覓」的結果,不但無所獲,反被一種孤寂清冷的氣氛襲來,使自己感到凄慘憂戚。於是緊接著再寫了一句「凄凄慘慘戚戚」。僅此三句,一種由愁慘而凄厲的氛圍已籠罩全篇,使讀者不禁為之屏息凝神。
B.下片由秋日高空轉入自家庭院。園中菊花凋零滿地,早已無花可摘了。以哀景來寫哀情,何等荒敗,何等凄涼。
C.從「守著窗兒」以下,寫獨坐無聊,內心苦悶之狀,比「尋尋覓覓」三句又進一層,好象天有意不肯黑下來而使人尤為難過。 D.最後以「怎一個愁字了得」句作收,化多為少,只說自己思緒紛茫復雜,僅用一個「愁」字如何包括得盡。妙在又不說明於一個「愁」字之外更有什麼心情,即戛然而止,彷彿不了了之。表面上有「欲說還休」之勢,實際上已傾瀉無遺,淋漓盡致了。
西江月 黃陵廟(又題阻風三峰下)·張孝祥① 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陽,喚起鱗鱗細浪。
明日風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宮里奏《霓裳》,准擬岳陽樓上。
註:①張孝祥:南宋初詞人。這首詞,因船行洞庭湖畔黃陵廟下為風浪所阻而作。作者與友人信中提到:「某離長沙且十日,尚在黃陵廟下,波臣風伯亦善戲矣。」
②波神:水神。 ③准擬:準定。
5.下列對詞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二句點明行船的季節,描寫洞庭湖上風浪未起時的景色。 B.三、四句有主觀想像色彩,「鱗鱗細浪」實際指滾滾波濤。
C.五、六句寫明日風向一轉便可順風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麼關系呢?
D.七、八句寫作者期盼到岳陽樓上聽水下傳來的《霓裳》曲。
丑奴兒近•博山道中效易安體①·辛棄疾
千峰雲起。驟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青旗賣酒,山那畔別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無事過這一夏。 午醉醒時,松窗竹戶,萬千瀟灑。野鳥飛來,又是一般閑暇。卻怪白鷗,覷著人慾下未下。舊盟都在②。新來莫是,別有說話? 【注釋】①易安體:易安詞「用淺俗之語,發清新之思」,時人稱之「易安體」。②舊盟:指「鷗盟」,與鷗鳥為友。
6.對這首詞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風景怎生圖畫」寫出了詞人對雨後山中清新明麗景色的由衷贊
美。
B.上片「只消」兩句,透露出詞人摒除塵世煩擾、惟求閑散安寧的心境。
C.「午醉」承「青旗賣酒」照應上片,於灑脫中流露出孤獨寂寞的無奈。 D.結尾作者假託與白鷗對話,詼諧含蓄地表達出自己歸隱山間的意願。
7.對李清照《如夢令》一詞分析不當的一項是: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貌岸然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末消,實際指的是消不盡的傷感和煩悶情緒。
B.「綠肥紅瘦」中「綠」「紅」分別代替葉和花,「肥」「瘦」分別形容葉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這首詞從一般敘述,轉入到一問一答,然後是設問和慨嘆,層層拓展,深入。
D.作者採用直抒胸用臆的手法,表達對春光留戀和惜別的一種傷感情緒。
問人間誰是英雄?有釃酒臨江,橫槊曹公。紫蓋黃旗,多應借得,赤壁東風。更驚起南陽卧龍,便成名八陣圖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東。
8.對這首元曲文句的解說,錯誤的一項是:
A.「釃酒臨江,橫槊曹公」,意思是曹操橫槊船頭,灑酒於江,表示憑吊。
B.「多應借得,赤壁東風」,指孫權赤壁一戰藉助東風取得了勝利。 C.「便成名八陣圖中」,是化用杜甫「成名八陣圖」的詩句說明諸葛亮的功績。
D.最後一句指明了鼎足而立的三國中的英雄:劉備、孫權及曹操。
9.關於這首元曲,分析不當的一項是:
A.作者以設問開卷,分層次地敘述了三國人物的英雄業績,最後以概述作結,全篇有分有總,首尾相應。 B.作者用「驚起」二字生動而又形象地描繪出諸葛亮從南陽隱居到報效劉備而出世的這一轉變。
C.作者通過對三國英雄人物的描寫和比較,表達了自己追慕古賢,意欲建功立業的宏圖偉願。
D.這首元曲,風格雄健、高昂,大有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的遺風,而又沒有「人生如夢」的悲傷感嘆。
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10-11題
望洞庭·劉禹錫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2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末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浪盤里一青螺。
題君山·雍陶 煙波不動影沉沉,碧色全無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 註: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10.對這兩首詩的字句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 A.劉詩中「兩相和」的「和」用字工穩,形象地勾畫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輝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畫面。
B.劉詩中「潭面無風」句和雍詩中「煙波不動」句,都貼切地描繪了月光下湖面風平浪靜、山影凝重,朦朧而又靜謐的景象。
C.雍詩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為是凝視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給人感覺湖水的顏色沒有君山倒影的顏色濃重。
D.雍詩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們是古代傳說中堯的女兒,舜的妃子,死後化作湘水神,遨遊於洞庭之上。
11.關於這兩首詩,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劉詩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通過極富想像力的描寫 ,將洞庭的湖光山色別出心栽地再現於紙上。
B.雍詩從君山的倒影起筆,點出了湖山的色彩,繼之又將神話傳說融於景物描寫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兩諧地呈現在我們眼前。 C.兩首詩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皓月銀輝下的山比成銀盤中的青螺,一首將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
D.兩首詩都將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寫得高曠起俗,使人讀後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陽樓記》中那種「心曠神怡,寵辱偕忘」的感覺。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12-13題
題李凝幽居·賈島
閑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12.對這首詩語句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A.「題李凝幽居」著的「題」是「寫」,「幽居」的意思是僻靜的居處。 B.「閑居」句中「少鄰並」的意思是說李凝自小就有鄰居挨著作伴。 C.「僧敲」句中的「敲」,傳說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詞即來源於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歸隱的約定,「不負言」表示不違背諾言。
13.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第一聯用簡潔的語言勾畫出了李凝居處的環境,並暗示出他隱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門」句以響襯靜,與名句「鳥鳴山更幽」有異曲同工之妙。 C.中間兩聯重在敘事和寫景,首尾兩聯都明確寫出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嚮往。
D.全詩所寫之事雖然不大,感情亦無跌宕,但由於注重煉字,故讀來回味無窮。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漫成一首·杜甫
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 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
14.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首句從水中月影寫起,描寫了江上月夜寧靜的美景,與「江清月近人」這句詩異曲同工。
B.第三句寫白鷺屈曲著身子,恬靜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灘上,意境安謐、和平。
C.二、四兩句分寫了江風吹打桅桿,大魚躍出水面的「動」,與一、三兩句的「靜」對比鮮明。
D.全詩通過寫夜泊時的所見所聞,透露出詩人對平靜、安寧生活的嚮往。
15.這首詩的四句分別寫了月、燈、鷺、魚四景,四景又組成了一個統一的意境,下面四首中與這種寫法相同的一首是: A.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B.門徑俯清溪,茅檐古木齊。紅塵飄不到,時有水禽啼。 C.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D.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16.對下面這首宋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約客·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A.前兩句寫出了時令特色和地方氣息,從側面透露出詩人在靜候友人來言訪時的感受。
B.第三句點題,以「夜半」說明詩人在久久等待,但約客末至,卻只聽到陣陣的雨聲、蛙聲。
C.第四句描寫了「閑敲棋子」這一細節,生動地表現出詩人此時閑適恬淡的心情。
D.全詩通過對環境和人物動作的渲染,描寫詩人雨夜待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韻味。
17.對下面這首唐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蟬·虞世南
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註:垂綏:綏:應是rui字,指蟬。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須,形狀好像下垂的冠纓。
A.首句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含有象徵意義。古代常以「冠纓」指代
貴宦,詩人將「貴」與「清」統一在「垂綏飲清露」的形象中。 B.次句寫蟬聲之遠傳。「流響」狀蟬聲長鳴不已,悅耳動聽。一個「出」字,使人感受到蟬場的響度與力度。
C.三四句蘊含深意,表明立身品格高潔的人,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自能聲名遠播,表達出對高尚品格的熱情贊美。
D.這首詩,事、景、情、議融為一體,顯示出詩人寓情於景的藝術才能。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18-19題
鳥鳴澗·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18.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詩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鳥鳴這些動態的描寫,來反襯出泰山月夜無人聲的幽寂。
B.第四句中詩人用「時」來修飾「鳴」。從聽覺上給人動靜的對比,起了更生動的烘托作用。
C.全詩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淡雅而意境幽遠的泰山月夜圖,真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D.全詩語言清新自然、不堆砌典故,但卻細致地表現出自然界光色和音響的變化。
19.詩人將靜與動巧妙地統一在本詩中,共同構成動人的意境,頗有藝術辯證法。下列唐人詩句中沒有運用動靜相襯手法的一項是 A.橋響犬遙吠,庭空人散眠。(許渾《夜歸丁卯橋村舍》) B.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李白《秋浦歌》) C.寒樹鳥初動,霜橋人未行。(劉禹錫《途中早發》) D.鶴鳴楚山靜,露白秋江曉。(柳宗元《與崔策登西山》)
賦得暮雨送李胄·韋應物
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鍾時。漠漠帆來重, 冥冥鳥去遲。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古人有「密雨如散絲」的詩句。
20.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首聯兩句寫黃昏時分,詩人佇立在細雨蒙蒙的江邊。這既點明了詩題中的「暮雨」,又照應了詩題中的「送」字。
B.二、三兩聯描寫船帆被細雨打濕而變重,鳥翅因沾雨而無法輕巧地飛翔,天朦朦朧朧看不清通海處,遠處江邊的樹卻顯得十分滋潤。
C.尾聯中將沾襟的別淚與散絲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達了詩人的送別之情,情與景巧妙地結合了起來。
D.全詩第一句直接點明「微雨」,而後面主要是通過對船帆、鳥羽、天際、大樹的描繪來烘托蒙蒙細雨,更增強了詩的形象性和表達力。
3
.B 2.D 3.A 4.B
5.D【解析】本題考查對詩句含義的理解和對作者情感態度的把握。「水晶宮里奏《霓裳》,准擬岳陽樓上」兩句,上句說今日境況,表達對現實的樂觀;下句寫來日所在,表達對前途的信念。D項將這兩句的意思相雜糅,既與句意不合又與作者的心意不合。
6.C稼軒其人,何等灑脫不羈?胸中所想之事,大都氣勢磅礴,心之所系,為國家興亡。
對景暢飲,興致太高,不勝酒力,故有「午醉」。醒來是何等瀟灑的看景,這何來孤獨寂寞?
7.D是曲折,宛約的抒情方法 8.D(與C矛盾) 9.C(是評價古人) 10.B。(劉:想像、設喻,唱出山的高曠超俗之美。 雍:比較,色彩濃重的山水畫。這是襯托物不同造成的。螺形似螺殼的發髻,唐人善比山,如皮日休《縹緲峰》「似將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11.D(主觀的,寫景沒有那麼高,多是人生理想的拔高。) 12.B(自小錯) 13.C(不十分明確—末必)
14.C(江風吹打桅桿理解有誤) 15.C(一句一景)
16:C(閑適恬淡理解錯誤) 17.D(托物寓意,詠物抒情議論) 18.A(「山空」靜態) 19.B(都是動) 20.C
1.B 2.D 3.A 4.B 5.D【解析】本題考查對詩句含義的理解和對作者情感態度的把握。「水晶宮里奏《霓裳》,准擬岳陽樓上」兩句,上句說今日境況,表達對現實的樂觀;下句寫來日所在,表達對前途的信念。D項將這兩句的意思相雜糅,既與句意不合又與作者的心意不合。
6.C稼軒其人,何等灑脫不羈?胸中所想之事,大都氣勢磅礴,心之所系,為國家興亡。
對景暢飲,興致太高,不勝酒力,故有「午醉」。醒來是何等瀟灑的看景,這何來孤獨寂寞?
7.D是曲折,宛約的抒情方法 8.D(與C矛盾) 9.C(是評價古人)
10.B。(劉:想像、設喻,唱出山的高曠超俗之美。 雍:比較,色彩濃重的山水畫。這是襯托物不同造成的。螺形似螺殼的發髻,唐人善比山,如皮日休《縹緲峰》「似將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11.D(主觀的,寫景沒有那麼高,多是人生理想的拔高。) 12.B(自小錯) 13.C(不十分明確—末必) 14.C(江風吹打桅桿理解有誤) 15.C(一句一景)
16:C(閑適恬淡理解錯誤) 17.D(托物寓意,詠物抒情議論) 18.A(「山空」靜態) 19.B(都是動) 20.C
1.B 2.D 3.A 4.B
5.D【解析】本題考查對詩句含義的理解和對作者情感態度的把握。「水晶宮里奏《霓裳》,准擬岳陽樓上」兩句,上句說今日境況,表達對現實的樂觀;下句寫來日所在,表達對前途的信念。D項將這兩句的意思相雜糅,既與句意不合又與作者的心意不合。
6.C稼軒其人,何等灑脫不羈?胸中所想之事,大都氣勢磅礴,心之所系,為國家興亡。
對景暢飲,興致太高,不勝酒力,故有「午醉」。醒來是何等瀟灑的看景,這何來孤獨寂寞?
7.D是曲折,宛約的抒情方法 8.D(與C矛盾) 9.C(是評價古人) 10.B。(劉:想像、設喻,唱出山的高曠超俗之美。 雍:比較,色彩濃重的山水畫。這是襯托物不同造成的。螺形似螺殼的發髻,唐人善比山,如皮日休《縹緲峰》「似將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11.D(主觀的,寫景沒有那麼高,多是人生理想的拔高。) 12.B(自小錯) 13.C(不十分明確—末必)
14.C(江風吹打桅桿理解有誤) 15.C(一句一景)
16:C(閑適恬淡理解錯誤) 17.D(托物寓意,詠物抒情議論) 18.A(「山空」靜態) 19.B(都是動) 20.C
1.B 2.D 3.A 4.B 5.D【解析】本題考查對詩句含義的理解和對作者情感態度的把握。「水晶宮里奏《霓裳》,准擬岳陽樓上」兩句,上句說今日境況,表達對現實的樂觀;下句寫來日所在,表達對前途的信念。D項將這兩句的意思相雜糅,既與句意不合又與作者的心意不合。
6.C稼軒其人,何等灑脫不羈?胸中所想之事,大都氣勢磅礴,心之所系,為國家興亡。
對景暢飲,興致太高,不勝酒力,故有「午醉」。醒來是何等瀟灑的看景,這何來孤獨寂寞?
7.D是曲折,宛約的抒情方法 8.D(與C矛盾) 9.C(是評價古人)
10.B。(劉:想像、設喻,唱出山的高曠超俗之美。 雍:比較,色彩濃重的山水畫。這是襯托物不同造成的。螺形似螺殼的發髻,唐人善比山,如皮日休《縹緲峰》「似將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11.D(主觀的,寫景沒有那麼高,多是人生理想的拔高。) 12.B(自小錯) 13.C(不十分明確—末必) 14.C(江風吹打桅桿理解有誤) 15.C(一句一景)
16:C(閑適恬淡理解錯誤) 17.D(托物寓意,詠物抒情議論) 18.A(「山空」靜態) 19.B(都是動) 20.C
1.B 2.D 3.A 4.B
5.D【解析】本題考查對詩句含義的理解和對作者情感態度的把握。「水晶宮里奏《霓裳》,准擬岳陽樓上」兩句,上句說今日境況,表達對現實的樂觀;下句寫來日所在,表達對前途的信念。D項將這兩句的意思相雜糅,既與句意不合又與作者的心意不合。
6.C稼軒其人,何等灑脫不羈?胸中所想之事,大都氣勢磅礴,心之所系,為國家興亡。
對景暢飲,興致太高,不勝酒力,故有「午醉」。醒來是何等瀟灑的看景,這何來孤獨寂寞?
7.D是曲折,宛約的抒情方法 8.D(與C矛盾) 9.C(是評價古人) 10.B。(劉:想像、設喻,唱出山的高曠超俗之美。 雍:比較,色彩濃重的山水畫。這是襯托物不同造成的。螺形似螺殼的發髻,唐人善比山,如皮日休《縹緲峰》「似將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11.D(主觀的,寫景沒有那麼高,多是人生理想的拔高。) 12.B(自小錯) 13.C(不十分明確—末必)
14.C(江風吹打桅桿理解有誤) 15.C(一句一景)
16:C(閑適恬淡理解錯誤) 17.D(托物寓意,詠物抒情議論) 18.A(「山空」靜態) 19.B(都是動) 20.C
1.B 2.D 3.A 4.B 5.D【解析】本題考查對詩句含義的理解和對作者情感態度的把握。「水晶宮里奏《霓裳》,准擬岳陽樓上」兩句,上句說今日境況,表達對現實的樂觀;下句寫來日所在,表達對前途的信念。D項將這兩句的意思相雜糅,既與句意不合又與作者的心意不合。
6.C稼軒其人,何等灑脫不羈?胸中所想之事,大都氣勢磅礴,心之所系,為國家興亡。
對景暢飲,興致太高,不勝酒力,故有「午醉」。醒來是何等瀟灑的看景,這何來孤獨寂寞?
7.D是曲折,宛約的抒情方法 8.D(與C矛盾) 9.C(是評價古人)
10.B。(劉:想像、設喻,唱出山的高曠超俗之美。 雍:比較,色彩濃重的山水畫。這是襯托物不同造成的。螺形似螺殼的發髻,唐人善比山,如皮日休《縹緲峰》「似將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11.D(主觀的,寫景沒有那麼高,多是人生理想的拔高。) 12.B(自小錯) 13.C(不十分明確—末必) 14.C(江風吹打桅桿理解有誤) 15.C(一句一景)
16:C(閑適恬淡理解錯誤) 17.D(托物寓意,詠物抒情議論) 18.A(「山空」靜態) 19.B(都是動) 20.C
㈤ 40個關於古詩文的填空題(附答案。)
有關古詩詞的一些填空題
1.東邊日出西邊雨,___________.
2.___________,飛入尋常百姓家.
3.九曲黃河萬里沙,___________.
4.___________,人跡板橋霜.
5.童孫未解供耕織,___________.
6.我勸天公重抖擻,___________.
7.___________,沒在石棱中.
8.___________,北風吹雁雪紛紛.
9___________,樹陰照水愛晴柔.
10.春潮帶水晚來急,___________.
【詠物詩】人選下面景物中的三樣賦詩,注意把使命合作者寫清楚:柳樹、月亮、梅花、荷花、瀑布、雪、楓葉.
【填地名】1.()野草花,()口夕斜陽.
【填動物名或植物名】1.江晚正愁余,山深聞()|2.留戀戲()時時舞,自在嬌()恰恰啼.
【按詩意填空】1.翁卷的《 》以白描手法謝江南農村的景象,前兩句著重寫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寥寥幾筆就把水鄉時節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來.
2.唐代詩人在詩《樂游園》中以一句___________表現出對美好而又消逝的事物的留戀和惋惜,極具人生哲理,堪稱千古絕唱.
3.《游園不值》的作者是 ( )代詩人( ).這首詩贊美了( ),詩中描寫景色的名句是___________.
4.《曉出進慈寺送林子方》的作者是( ).這首詩贊美了( ),詩中描寫景色的著名句子是___________.
5.《飲湖上初晴後雨》的作者是( ),本詩描寫了( )的美麗景色,廣為流傳的名句是__________.
【引用古詩名句】
1.教育人有積極向上,好上加好_________
2.說明生命力頑強,用來禮贊百折不撓、蓬勃向上、積極有為的頑強精神和人生態度_________
3.教育節約糧食,珍惜農民勞動成果__________
4.教育我們只有不斷讀書學習,吸取新鮮知識、思想、才學、智慧才會永不枯竭,永不陳舊,永遠充滿活力和生機_________
5.教育我們面對嚴峻的考驗要從容不迫、無所畏懼_________
㈥ 有關古詩詞類的選擇題都有哪些呢
1、「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中的「妃子」是( )A、王昭君 B、西施 C、楊內玉環 D、貂蟬
2、「容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這一名句出自(
)A、楊炯 B、王勃 C、李白 D、王維3、曹植以人神相戀為內容寫作的一篇。
3、《七步詩》的作者是( C )。 A.曹操 B.曹丕 C.曹植
4、「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 (A
)。」出自王昌齡的《出塞》A.陰山 B.邊關 C.燕山
5、「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 A )的詩句。 A.王勃 B.李白
C.白居易
㈦ 有關親情的古詩詞的題目
(1)(春蠶
)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2)(春潮
)帶雨晚內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3)(春風
)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4)(春色
)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5)忽如一夜(
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2)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容西湖
)
(3)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廬山瀑布
)
(4)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洞庭湖)
(5)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廬山
)
(1)(
青)蓑笠,(
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2)月(黑
)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3)遙望洞庭山水色,(白
)銀盤里一(青
)螺。
(4)日出江花(
紅)勝火,春來江水(綠
)如(
)。
(5)千里鶯啼(綠
)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6)(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
)雨跳珠亂入船。
(7)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
紅)。
(8)返景入深林,復照(青
)苔上。
(9)兩個(
黃)鸝鳴(翠
)柳,一行(白
)鷺上(青
)天。
㈧ 誰可以幫我出一份關於古詩詞的知識競賽題目
1、《論語十則》中孔子論述學與思關系的語句是( )。
2、杜甫的《春夜喜雨》中藉助想像描寫雨後景色的語句是( )。
3、「雨」是古代詩人筆下常見的景色,如「渭誠朝雨挹輕塵」,請再寫出兩句含「雨」的詩句。( )、( )
4、根據提示寫出相應的詩句。
描寫友情的詩句。A( )。B( )。
5、做人切勿患得患失,而應樂觀曠達,就像范仲淹在《岳陽樓記》所說的那樣( )。
6、當別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誤解自己時,孔子在《論語》中認為應當採取的正確態度是( )。
7、宋代文學家蘇軾為我們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外,請寫出你最喜歡的連續的詩句。( )。
8、古詩詞中有許多表現惜時或勸學內容的名句,請寫出連續的兩句。( )。
9、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 );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0、《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聯想美妙、以花喻雪的詩句是( )。
11、《出師表》中揭示先漢興隆的語句是( )。
12、《愛蓮說》中最能體現蓮花潔身自好的詩句是( )。
13、寫出兩句描寫自然風光的古詩句。( )( )。
14、《送元二使安西》中直接表現對朋友真摯感情的詩句是( )。
15、《扁鵲見蔡桓公》中表現蔡桓公對醫生持有偏見的詩句是( )。
16、請你從積累的古詩文中,寫出一句與「長江」有關的詩句( )。
17、諸葛亮在劉備幾乎全軍覆沒的處境下,出任軍師,追隨劉備創業,他在《出師表》中寫道( )。
18、縱觀古今中外,凡成就一番事業的人士,他們在成功與挫折面前始終保持著( )的良好心態(用《岳陽樓記》中的句子填空)。
19、《愛蓮說》一文從生長環境方面描寫蓮的高潔、質朴的句子是( )。
20、古代有不少寫「雪」的詩篇,請寫出兩句含「雪」的句子。( )。
21、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中,既暗示時令是暮春,又借景比喻二人潦倒處境的詩句是( )。
22、我們學過的古詩詞中,有不少詩句含有深刻的哲理,例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請你再寫出一句蘊含哲理的句子( )。
23、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一詞中表達美好祝願的語句是( )。
24、《沁園春-雪》中頌揚當代英雄的句子是( )。
25、《岳陽樓記》中表達作者遠大政治抱負的名句是( )。
26、《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跟「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意境相似的語句是( )。
27、《送元二使安西》中描寫送別環境的句子是( )。
28、《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寫出普天下離人心願的句子是( )。
29、生活中表示既要善於學習他人好的東西,又要善於從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訓,我們常常要引用《論語》中孔子的那句話( )。
30、「好向濂溪稱凈植,莫隨殘葉墮寒塘」,是魯迅七律《蓮蓬人》中的詩句,其中「濂溪」及宋代的哲學家( ),「凈植」出在他的《愛蓮說》中「亭亭凈植」一句,原文是:(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
31、《出師表》中的「陛下」是指( )。後來又輔佐了扶不起來的阿斗是指( )。
32、《天凈沙-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遊子之悲的句子是( )。
33、《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表現目送友人遠去的兩句詩是( )。
34、全國中學生夏令營大連會場開營儀式上,主持人說:「孔子說過:『( ),( )!』面對著遠道而來的朋友,我們感到由衷的高興,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的大連。」(《論語十則》里的話)
35、《醉翁亭記》中描寫春天景象的一句是( )。
36、寫出你最喜歡的一句名言( )。
37、欣逢母校百年校慶,一位海外歸來的老學者回顧了母校的百年滄桑之後,又對滿堂青年學子深情地說道:「( ),( )。」(用毛澤東《沁園春-雪》中的句子填寫)
38、古詩文中描寫夏季景物的詩句有很多,請你寫出一句來。( )
39、古代詩歌中有很多是描寫思念家鄉的、眷戀親友的,請寫出至少三句來,並註明作者及出處。( )( )( )
40、程遠遠在異鄉,面對晚霞中森林的奇異風光,心想:加拿大的景色確實迷人,但遠離故土的滋味實在是不好受。感慨之中,馬志遠的《天凈沙-秋思》中的名句( )不覺脫口而出。
41、治理沙塵暴!內蒙草原,陰山腳下,人們植樹種草,退耕養草,決心在不久的將來,重現北朝民歌《敕勒歌》中所描繪的( )的景象。
42、父親叮囑剛開始創業的兒子,今後無論事業成敗,都應擁有如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所說的( )的曠達胸懷,不因為外部環境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高興或者是憂傷。
43、魯迅在《故鄉》一文的末尾,用一幅色彩斑斕的美麗畫面表達了他對理想境界的憧憬:「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 )的沙地來,上面( )的天空掛著一輪( )的圓月。」
44、《出師表》中後漢所以傾頹的原因是( )(原文)。
45、《桃花源記》中描寫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語句是( )。
46、《岳陽樓記》中與「進亦憂,退亦憂」相照應的一句是( )。
47、杜牧《江南春》中寫景的句子是( )。
48、白居易《賣炭翁》中揭示賣炭翁悲苦處境和矛盾心情的詩句是( )。
49、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與崔顥的詩句「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 )。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點題的一句是( )。
50、《出師表》中有很多膾炙人口的名句,請寫出你最欣賞的一句。( )
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2、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3、略4、A\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B\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6、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7、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8、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9、這正如地上的路10、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11、親賢臣,遠小人。1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1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14、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15、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16、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17、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見。1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9、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20、略。21、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22、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23、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24、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25、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26、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27、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28、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29、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0、周敦頤,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31、劉備,劉禪。32、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33、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34、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35、野芳發而幽香。36、略。37、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38、略。39、與之有關即可。40、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41、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4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43、碧綠、深藍、金黃。44、親小人,遠賢臣。45、芳草鮮美,落英繽紛。46、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47、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48、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49、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㈨ 關於學習的古詩詞(帶詩題)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版源頭活水來權
朱熹《觀書有感》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朱熹《觀書有感》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長歌行》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有女顏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志 ,六經勤向窗前讀!
真宗《勸學文》
讀書不破費,讀書利萬倍。
窗前讀古書,燈下尋書義,
貧者因書富,富者因書貴。
王安石《勸學文》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勸學》
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
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
地爐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稱讀書者。
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
翁森《四時讀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