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頌勞動人民的古詩詞
❶ 有關勞動人民的古詩四句
1、鋤禾【唐】李紳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回。
答2、江上漁者【北宋】范仲淹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3、蠶婦【北宋】張俞昨日入城市, 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 不是養蠶人。
4、觀刈麥【唐】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❷ 歌頌或贊美勞動人民的詩
找到幾首贊美勞動者的現代詩:
1,《當黎明穿上了白衣》
2,《三月歌》
3.《你好,百花山》
4,《我走向雨霧》
5.《黑色的雕像——給一個青年養路工》
6.《鴿子》
7.《白日夢》
8.《潮汐》
9.《木棉花》
10.《藍水兵》
一些諺語:
勞動是社會中每個人不可避免的義務。
------盧梭
我知道什麽是勞動:勞動是世界上一切歡樂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
------高爾基
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勞動訓練。沒有勞動就不可能有正常的人的生活。
------盧梭
勞動永遠是人類生活的基礎,是創造人類文化幸福的基礎。
------馬卡連柯
勞動是人類存在的基礎和手段,是一個人在體格、智慧和道德上臻於完善的源泉。
-----烏申斯基
正是勞動本身構成了你追求的幸福的主要因素,任何不是靠辛勤努力而獲得的享受,很快就會變得枯燥無聊,索然無味。
------
休謨
勞動使人建立對自己的理智力量的信心。
-----高爾基
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
-----威廉·配第
既然思想存在於勞動之中,人就要靠勞動而生存。
------蘇霍姆林斯基
不停留在已得的成績上,而是英勇地勞動著,努力要把勞動的錦標長久握在自己手裡。
------奧斯特洛夫斯基
我只相信一條:靈感是在勞動時候產生的。……勞動,這是一切鈍感的最好的醫生。
------奧斯特洛夫斯基
還有一些學過的古詩:
1、《憫農》
2、《古風》
3、《伐檀》
4、《江上漁者》
5、《蠶婦》
6、《觀刈麥》
7、《鄉村四月》
❸ 歌頌勞動人民美德的詩
找到幾首贊美勞動者的現代詩:
1,《當黎明穿上了白衣》
2,《三月歌》
3.《你專好,百花山》
4,《我走屬向雨霧》
5.《黑色的雕像——給一個青年養路工》
6.《鴿子》
7.《白日夢》
8.《潮汐》
9.《木棉花》
10.《藍水兵》
還有一些學過的古詩:
1、《憫農》
2、《古風》
3、《伐檀》
4、《江上漁者》
5、《蠶婦》
6、《觀刈麥》
7、《鄉村四月》
ps 我是GG
❹ 有什麼贊美勞動人民的古詩詞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專。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蠶屬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猗。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昨日入城市, 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 不是養蠶人。
❺ 關於勞動的古詩
列舉以下五首:
1、宋代詩人翁卷的《鄉村四月》。
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
才了蠶桑又插田。
釋義為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稻田裡的水色與天光相輝映。天空中煙雨蒙蒙,杜鵑聲聲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四月到了,沒有人閑著,剛剛結束了蠶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2、宋代詩人范成大的《四時田園興》。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釋義為白天在田裡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 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務勞動。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織布, 也在那桑樹陰下學著種瓜。
3、唐代詩人雍裕之的《農家望晴》。
嘗聞秦地西風雨,
為問西風早晚回。
白發老農如鶴立,
麥場高處望雲開。
釋義為曾經聽說秦地颳起西風就會下雨,西風啊,你什麼時候回去啊?頭發花白的老農久久站立在麥場的高處,盼望著烏雲散去、太陽重現。
4、唐代詩人李紳的《鋤禾》。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釋義為農民辛勤種田正當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 誰知道盤中的顆顆飯食,每一粒都是農民的辛苦。
5.晉代詩人陶淵明的《歸園田居》。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釋義為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子地,地里雜草叢生,豆苗卻長得很稀。早晨天亮就起來到田裡鋤草,晚上披著月光扛著鋤頭回家歇息。高高的草木覆蓋了狹窄的田間小路,露水打濕了我的衣裳。衣裳濕了倒不重要,只要不違背我的初衷就行了。
❻ 唐代白居易贊美勞動人民的古詩
觀刈麥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體裁:【五古】 類別:【未知】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田家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注釋】:
這首詩是元和二年(807)作者任盩厔(今陝西周至)縣尉時寫的,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諷諭詩。
這首詩敘事明白,結構自然,層次清楚,順理成章。詩一開頭,先交代背景,標明是五月麥收的農忙季節。接著寫婦女領著小孩往田裡去,給正在割麥的青壯年送飯送水。隨後就描寫青壯年農民在南岡麥田低著頭割麥,腳下暑氣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經累得筋疲力盡還不覺得炎熱,只是珍惜夏天晝長能夠多干點活。寫到此處,這一家農民辛苦勞碌的情景已經有力地展現出來。接下來又描寫了另一種令人心酸的情景:一個貧婦人懷里抱著孩子,手裡提著破籃子,在割麥者旁邊拾麥。為什麼要來拾麥呢?因為她家的田地已經「輸稅盡」——為繳納宮稅而賣光了,如今無田可種,無麥可收,只好靠拾麥充飢。這兩種情景交織在一起,有差異又有關聯:前者揭示了農民的辛苦,後者揭示了賦稅的繁重。繁重的賦稅既然已經使貧婦人失掉田地,那就也會使這一家正在割麥的農民失掉田地。今日的拾麥者,乃是昨日的割麥者;而今日的割麥者,也可能成為明日的拾麥者。強烈的諷諭意味,自在不言之中。詩人由農民生活的痛苦聯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適,感到慚愧,內心裡久久不能平靜。這段抒情文字是全詩的精華所在。它是作者觸景生情的產物,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寫諷諭詩,目的是「唯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在這首詩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農民和作為朝廷官員的自己作鮮明對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謂用心良苦。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長寫敘事詩的藝術巨匠。他的敘事詩能曲盡人情物態,把其中所敘的事件寫得曲折詳盡,娓娓動聽。而且,他的敘事詩里總是有著心靈的揭示,因而總是蘊含著感情的。在《觀刈麥》里,他雖然著墨不多,但是卻把割麥者與拾麥者在夏收時那種辛勤勞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寫得生動真切,歷歷如畫。不僅寫了事,而且寫了心,包括作者本人的心和勞動人民的心。詩人的心弦顯然是被耳聞目睹的悲慘景象振動了,顫栗了,所以才提起筆來直歌其事,所以在字里行間都充滿對勞動者的同情和憐憫。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這樣的詩句,裡麵包含著作者多少同情之感、憐憫之意啊!因而這首《觀刈麥》在敘事當中是有著作者情的滲透、心的跳動的,作者的心同他所敘的事是融為一體的。值得稱道的是,作者在真實地寫勞動人民之事的同時,還能夠真實地寫出勞動人民之心,尤其是刻畫出勞動人民在某種特定情況下的變態心理,深刻地揭示詩的主題。《賣炭翁》中「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寫的是賣炭老人為衣食所迫而產生的變態心理。《觀刈麥》中的「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同樣也是一種變態心理。這類描寫把勞動人民之心刻畫入微,深入底蘊。詩中寫事與寫心的完美統一,較之一般的敘事與抒情的統一,更能震撼人心。白居易又是運用對比手法的能手。他在詩歌創作中,不僅把勞動人民的貧困、善良與地主階級的奢侈、暴虐作了對比,而且還把自己的舒適與勞動人民的窮苦作了對比。這首詩在寫了農民在酷熱的夏天的勞碌與痛苦之後,詩人同樣也聯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沒有「功德」,又「不事農桑」,可是卻拿「三百石」俸祿,到年終還「有餘糧」,因而「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詩人在那個時代能夠主動去和農民對比,十分難得。這樣一種對比,真是新穎精警,難能可貴,發人深省,因而更顯出這首詩的思想高度。
❼ 形容古代勞動人民辛勤勞動的詩句有哪些
1、足蒸暑土抄氣, 背灼炎天光襲。——唐代,白居易《觀刈麥》
釋義:他們雙腳受地面的熱氣熏蒸,脊樑上烤曬著炎熱的陽光。
2、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李紳《憫農二首》
釋義: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粒粒飽含著農民的血汗?
3、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唐代,白居易《賣炭翁》
釋義:他滿臉灰塵,顯出被煙熏火燎的顏色,兩鬢斑白十指漆黑。
4、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唐代,崔道融《田上》
釋義:春雨已下得很充足了,以致連高處的田裡也存滿了一片白茫茫的水,為了搶種,農民披著蓑衣冒著雨,半夜就來田裡耕作。
5、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魏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釋義:清晨早起下地鏟除雜草,夜幕降臨披著月光才回家。
❽ 有哪些贊頌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深厚文化的優秀詩詞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遍身綾羅者,不是養蠶人
❾ 對勞動人民深切同情的詩詞
-----------江上漁者----------
1.《江上漁者》【宋】范內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容。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這首語言朴實、形象生動、對比強烈、耐人尋味的小詩,反映了漁民勞作的艱辛,喚起人們對民生疾苦的注意。
------------憫農-----------
2.《憫農》【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首憫農詩,寫出了農民勞動的艱辛和對浪費糧食的憤慨。在盛夏的正午,農民頂著火辣辣的太陽鋤地,汗水淌滴在莊稼地里。可是誰又知道,碗中的每一粒飯都包含著農民的辛苦啊!
-----------農家望晴----------
3.《農家望晴》【唐】雍裕之
嘗聞秦地西風雨,為問西風早晚回。
白發老農如鶴立,麥場高處望雲開。
--此詩選取收割時節西風已至大雨將來時的一個農家生活片斷,集中刻畫一個老農望雲的情節。
--此詩對農民有同情,但沒有同情的話;對農民有歌頌,但也沒有歌頌的話。讀者卻不難感到由衷的同情與歌頌就在不言之中。
❿ 歌頌「勞動」的古詩詞有哪些
1、《憫農》·唐代 · 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專粒粒皆辛苦?
2、《屬夏日田園雜興·其七》·宋代 · 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