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兩首古詩
⑴ 寫兩首描寫秋天的古詩
1.《中秋月》
--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專長好,明月屬明年何處看。
2.《秋夜曲》
--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3.《秋夕》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4.《望洞庭》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5.《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難望王師又一年。
6.《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
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7.《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⑵ 描寫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古詩各兩首
1、《春曉》唐代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花語聲,花落知多少。
翻譯:春天睡醒不覺天已大亮,到處是鳥兒清脆的叫聲。回想昨夜的陣陣風雨聲,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
2、《詠柳》唐代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翻譯: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里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3、《小池》宋代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翻譯:泉眼悄然無聲是因捨不得細細的水流,樹陰倒映水面是喜愛晴天和風的輕柔。嬌嫩的小荷葉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隻調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頭。
4、《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代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翻譯:六月里的西子湖啊,到底特殊,秀麗的風光和其他時節迥然不同。碧綠的蓮葉連接天際,浩渺無盡,紅日與荷花相映,色彩分外鮮艷嬌紅。
5、《楓橋夜泊》唐代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翻譯: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半夜裡敲鍾的聲音傳到了客船。
6、《山行》唐代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翻譯:深秋中沿著彎曲的小路登上遠山,在那白雲生成的地方居然還有人家。停下車來是因為喜愛深秋楓林的晚景,染過秋霜的楓葉勝於二月紅花。
7、《江雪》唐代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翻譯:群山中的鳥兒飛得不見蹤影,所有的道路都不見人的蹤跡。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著蓑笠的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釣魚。
8、《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代 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翻譯:暮色降山蒼茫愈覺路途遠,天寒冷茅草屋顯得更貧困。柴門外忽傳來犬吠聲聲,風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來了。
⑶ 有關秋天的兩首詩
1、山行 (唐)杜來牧
遠上寒山源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2、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3、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宋)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難望王師又一年.
⑷ 秋天的古詩,要兩首!
《山居抄秋暝》
襲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唐·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
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中秋月》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⑸ 描寫秋天的古詩(兩首)
1、山行
(唐)來杜牧
遠上寒山自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2、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3、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宋)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難望王師又一年。
⑹ 描寫秋天的景色有那兩首古詩
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杜牧---山行回
遠上寒山石徑答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秋詞 [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⑺ 求兩首描寫秋天的古詩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中秋月》【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秋夜曲》【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秋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唐】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楓橋夜泊 白居易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鍾聲到客船
秋 山
(宋)楊萬里
烏桕平生老染工,
錯把鐵皂作猩紅。
小楓一夜偷天酒,
卻倩孤松掩醉客
范仲淹《蘇幕遮》
碧雲天,黃葉地。
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
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高樓休獨倚,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秋 山
(宋)楊萬里
烏桕平生老染工,
錯把鐵皂作猩紅。
小楓一夜偷天酒,
卻倩孤松掩醉客。
范仲淹《蘇幕遮》
碧雲天,黃葉地。
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
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高樓休獨倚,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秋夕(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長信秋詞五首 >>
唐 王昌齡
金井梧桐秋葉黃,
珠簾不卷夜來霜.
熏籠玉枕無顏色,
卧聽南宮清漏長.
秋 夜
夜久無眠秋氣清,
燭花頻剪欲三更。
鋪床涼滿梧桐月,
月在梧桐缺處明。
黃巢 《菊花》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黃巢 《題菊花》
颯颯西風滿院栽, 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 報與桃花一處開。
立秋 劉翰
乳鴨啼散玉屏空, 一陣新涼一陣風。
睡起秋生無覓處, 滿階梧葉月明中。
楓橋夜泊 (張籍)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鍾聲到客船。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辭》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王績《野望》
秋夕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唐·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殘月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的七律《登高》
唐·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殘月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唐·劉長卿《游休禪師雙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秋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杜牧---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蜀道後期 張說
客心爭日月,來往預期程。
秋風不相待,先至洛陽城。
--------------------------------------------------------------------------------
憫農 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
岳鄂王墓 趙子昂
鄂王墓上草離離,秋日荒涼石獸危。
南渡君臣輕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勝悲。
--------------------------------------------------------------------------------
天凈沙 春 無名
春山暖日和風,闌桿樓閣簾櫳。
楊柳鞦韆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
詠薴蘿山 李白
西施越溪女,出自薴蘿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閑。
皓齒信難開,沉吟碧雲間。
勾踐徵絕艷,揚蛾入吳關。
提攜館娃宮,杳渺詎可攀。
一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
--------------------------------------------------------------------------------
七夕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
馬 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
春宵 蘇軾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亭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
--------------------------------------------------------------------------------
菊花 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
秋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宵.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裊裊:形容微風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動。
木葉:枯黃的樹葉。
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蕭瑟:寂寞蕭條的樣子。燎栗:凄涼。若在遠行:好象人在遠行之中。
戰國楚·宋玉《九辯》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辭》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櫚庭:櫚巷庭院。
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迢迢:形容夜長。亭亭:遠貌。
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齊·蕭愨《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關。眺:遠望。平楚:平野。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兩句寫初秋之景。
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內登望》
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
亭皋:水邊平地。木葉:樹葉。隴首:山名,在今陝西、甘肅之間。
南朝梁·柳渾《搗衣詩》
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樹葉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肅榆中與青海西寧之間。
玉門: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兩句寫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雲《別詩》
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秋聲:秋天西風作,草木零落,多肅殺之聲。
北周·庾信《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誌銘》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維:語助詞,無義。序:時節。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騖:鳥名,野鴨。齊飛:落霞從天而下,孤騖由下而上,高下齊飛。
一色:秋水碧而連天,長空藍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王績《野望》
掛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
唐·宋之問《始安秋日》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聲。
唐·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這兩句寫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紅葉飄零,所余不多。
唐·王維《闕題二首·山中》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頎《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唐·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卧聽南宮清漏長。」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劉長卿《游休禪師雙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雨徑綠蕪合,霜園紅葉多
綠蕪:綠草。合:長滿。意謂雨後庭中小徑長滿綠草,霜後花園中落滿紅葉,
庭院一片荒涼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馬宅》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唐·劉禹錫《秋詞二首》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慫恿。
劉禹錫《秋詞二首》
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描寫荷葉在秋風中向東傾斜,暗寓傷秋的情緒。
府·杜牧《 齊安郡中偶題二首》
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輕羅小扇:輕薄的絲制團扇。這兩句描寫紅燭在秋夜中發出寒光,
照著畫屏,女郎手持精緻的團扇追撲螢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天階:宮中的台階。
唐·杜牧《秋夕》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秋陰不散:雖已是秋天,但連日陰雲漠漠,故不見嚴霜降落。
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聽雨吉:雨打枯荷,單調、凄涼。
唐·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
「去雁聲遙人語絕,誰家素機織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老樹呈秋色,空池浸月華
唐·劉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霜天靜寂寥
唐·戎昱《戲題秋月》(又作: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天涯靜寂寥)
一夜綠荷霜剪破,賺他秋雨不成珠
飛霜使荷葉破碎,秋雨落在破葉上再也無法形成水珠了。
唐·來鵠《偶題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覺,滿池荷葉動秋風
不覺;不睡。
唐·竇鞏《秋夕》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
菡萏:荷花的別稱。
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宋·范仲淹《蘇幕遮》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橙黃橘綠時:指秋冬之交的時節。
宋·蘇軾《贈劉景文》
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明日黃花:指重陽過後菊花逐漸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無處尋花,故曰「愁」。
宋·蘇軾《九日次韻王鞏》
秋雨——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
秋夜——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
秋聲——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秋葉——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
秋色——雨侵壞瓮新苔綠,秋入橫林數葉紅。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盪。
秋菊——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秋思——故人萬里無消息,便擬江頭問斷鴻。
秋愁——莫道身閑總是,孤燈夜夜寫清愁。
秋興——西風吹葉滿湖邊,初換秋衣獨慨然。
秋懷——出門未免流年嘆,又見湖邊木葉飛。
秋夢——清夢初回秋夜闌,床前耿耿一燈殘。
秋憶——砧杵敲殘深巷月,梧桐搖落故園秋。
秋悟——人人解說悲秋事,不似詩人徹底知。
秋味——蟋蟀獨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聲多。
⑻ 描寫秋天和冬天的兩首古詩
描寫春天抄的古詩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漢
樂府古辭《長歌行》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
賀知章《詠柳》
描寫秋天的古詩和描寫秋天的名句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唐·王績《野望》
⑼ 描寫秋天的古詩(兩首)
您好!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版婉女權,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秋晚 白居易
煙景淡濛濛,池邊微有風。
覺寒蛩近壁,知暝鶴歸籠。
長貌隨年改,衰情與物同。
夜來霜厚薄,梨葉半低紅。
⑽ 描寫秋天的景色有那兩首古詩
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來,小橋自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杜牧---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秋詞 [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