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站古詩6
Ⅰ 與驛站有關的古詩詞
宋詞中有很多寫驛站的,而且驛站往往與梅一起出現,如: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回
何時驛使西歸,寄與相答思客,一枝新。
雁書休寄,寸心分付梅驛。
忍過陽台折柳,難憑隴驛傳梅。
水驛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清興與誰同,探梅萼、溪橋驛堠。
楚宮行路,倚橋攀驛,供盡梅花淚。
不寄梅花,千里寄紅雪。
梅花萬里傷遲暮。驛使來時望佳句。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悵望梅花驛,凝情杜若洲。
江南驛使未到,梅蕊破春心。
記我行南浦,送君折柳,君逢驛使,為我攀梅。
Ⅱ 關於驛站的古詩句
1、《望驛台》望驛台
唐代:白居易
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驛台前撲地花。(撲地花 一作:鋪地花)
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
釋義:
靖安宅里,天天面對著窗前碧柳;望驛台前,春意闌珊,落紅滿地。
兩處美好的春光,在同一天消盡;此時,家裡人思念著出門在外的親人,出門在外的人一樣也思念著家中的親人。
2、《藍橋驛見元九詩》
唐代:白居易
藍橋春雪君歸日,秦嶺秋風我去時。
每到驛亭先下馬,循牆繞柱覓君詩。
釋義:藍橋驛春雪飄飄當初你歸來之日,秦嶺上秋風颯颯如今我離去之時。每到達一個驛站我都要首先下馬,沿牆繞柱東看西樵尋找你的題詩。
3、《清商怨·葭萌驛作》
宋代:陸游
江頭日暮痛飲。乍雪晴猶凜。山驛凄涼,燈昏人獨寢。
鴛機新寄斷錦。嘆往事、不堪重省。夢破南樓,綠雲堆一枕。
釋義:日落江邊,黃昏時分,任情暢懷八九飲,初雪放晴,寒氣襲襲天還冷。小小驛站深山中,顯得分外凄涼冷清,燈昏昏,孤零零,一人獨睡進夢境。新近情人寄來織機上段錦,決絕意分明,怎麼忍心再回憶舊日款款柔情。南樓同枕美夢今驚醒,當初枕上堆雲黑發、嫵媚烏鬢,再難尋。
4、《南柯子·悵望梅花驛》
宋代:范成大
悵望梅花驛,凝情杜若洲。香雲低處有高樓,可惜高樓不近木蘭舟。
緘素雙魚遠,題紅片葉秋。欲憑江水寄離愁,江已東流那肯更西流。
釋義:惆悵的望著梅花驛,專注的看著開有燕子花的綠洲。祥雲下面有高樓大廈,可惜高樓不是用木蘭木做的。想用緘帛寫信可是離傳信者很遙遠無從寄信,於是秋葉都紅了也還沒寫。想藉助江水寄託離愁別緒,可是江水是向東流的哪裡能夠流向西邊呢?
5、《卜運算元·詠梅》
宋代: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驛站之外的斷橋邊,梅花孤單寂寞地綻開了花,無人過問。暮色降臨,梅花無依無靠,已經夠愁苦了,卻又遭到了風雨的摧殘。梅花並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艷斗寵,對百花的妒忌與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塵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樣散發出縷縷清香。
Ⅲ 關於「驛站」的古詩詞有哪些
《卜運算元·詠梅》
【宋】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望驛台》
【唐】白居易
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驛台前撲地花。
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
《商山早行》
【唐】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寓蓬萊館》
【宋】陸游
朱門高柳畫橋南,掠面風埃喜解驂。
霽日偶逢春盎盎,野人不慣屋潭潭。
堂中剩喜簪裾集,樓上時聞鼓角酣。
明發扁舟覓歸路,趁時吾欲事農蠶。
《送崔判官還揚子》
【唐】皎然
輕傳祗遠役,依依下姑亭。
秋聲滿楊柳,暮色繞郊坰。
煙水搖歸思,山當楚驛青。
Ⅳ 關於「古代驛站」的古詩有哪些
《卜運算元·詠梅》
【宋】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2.《望驛台》
【唐】白居易
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驛台前撲地花。
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
3.《商山早行》
【唐】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4.《寓蓬萊館》
【宋】陸游
朱門高柳畫橋南,掠面風埃喜解驂。
霽日偶逢春盎盎,野人不慣屋潭潭。
堂中剩喜簪裾集,樓上時聞鼓角酣。
明發扁舟覓歸路,趁時吾欲事農蠶。
5.《送崔判官還揚子》
【唐】皎然
輕傳祗遠役,依依下姑亭。
秋聲滿楊柳,暮色繞郊坰,煙水搖歸思,山當楚驛青。
Ⅳ 關於驛站的古詩詞
卜運算元·詠梅
作者: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Ⅵ 關於古代驛站的古詩
陸游《卜運算元·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Ⅶ 與「驛站」有關的古詩句有哪些
1.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卜運算元·詠梅》 陸游
2.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驛台前撲地花。 ——《望驛台》 白居易
3.槲葉落山路,枳花照驛牆。——《商山早行》 溫庭筠
4.古驛蕭蕭獨倚闌,角聲催晚雨催寒。——《寓蓬萊館》 陸游
Ⅷ 有關驛站傳遞信息交流方式的古詩詞
零落成泥碾作塵,寂寞開無主,一任群芳妒。已是黃昏獨自愁。 無意苦爭春,更著風和雨陸游《卜運算元·詠梅》驛外斷橋邊,只有香如故
Ⅸ 有關"驛站"的詩句有哪些
1.《卜運算元·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回風和雨。答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2.《望驛台》 白居易
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驛台前撲地花。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
3.《商山早行》 溫庭筠
槲葉落山路,枳花照驛牆。
4.《寓蓬萊館》 陸游
古驛蕭蕭獨倚闌,角聲催晚雨催寒。殘年遇合應無日,猶說新豐強自寬。
5.《鷓鴣天》 葭萌驛作·七之二
慣眠古驛常安枕,熟聽陽關不慘顏。慵服氣,懶燒丹,不妨青鬢戲人間。
Ⅹ 白居易的詩<<望驛站>>解析
是望驛台吧。
望驛台
靖安宅里當窗柳,
望驛台前撲地花。
兩處春光同日盡,
居人思客客思家。
題解
這是白居易應和好朋友元稹的詩。二人在貞元十九年(803)同登制科,俱授秘書省校書郎,始相識並訂交,「誼同金石,愛等弟兄」。
元和四年(809)三月七日,元稹以監察御史身份出使東川按獄,往來鞍馬間,寫下一組總題為《使東川》的絕句。稍後,正在長安任左拾遺和翰林學士的白居易寫了總題為《酬和元九東川路詩十二首》的和詩,並題詞說:「十二篇皆因新境追憶舊事,不能一一曲敘,但隨而和之,惟予與元知之耳。」《望驛台》是其中的第十一首。原詩題下註:「三月三十日」。
元稹《望驛台》雲:「可憐三月三旬足,悵望江邊望驛台。料得孟光今日語,不曾春盡不歸來!」「孟光」,指詩人的妻子韋叢。這是元稹在三月的最後一天,為思念妻子而作。結句「不曾春盡不歸來」,是詩人的懸揣之辭。料想妻子以春盡為期,待他重聚,而現在竟無法實現,悵惘之情,宛然在目。
「望驛台」,在今四川廣元,白居易《酬元九東川路詩》中有嘉陵縣望驛台,即望喜驛也。
句解
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驛台前撲地花
靖安宅里,天天面對著窗前碧柳,凝眸念遠;望驛台前,春意闌珊,花兒紛紛飄落地面。首句點出地點和時間。元稹宅在長安靖安里,他的夫人韋叢此時就住在那裡,寫其宅自見其人。「當窗柳」意即懷人。唐人風俗,折柳以贈行人,因柳而思遊子。大概是取柳絲柔長不斷,以寓彼此情愫不絕之意。次句鏡頭一換,轉到四川的望驛台,那裡元稹一人獨處驛邸,見落花而念如花之妻。這一句巧用比喻,富於聯想,也饒有詩情。
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
兩處美好的春光,在同一天消盡;此時,家中人思念著宦遊在外的人,宦遊人同樣也思念著家中的人。「盡」字如利刀割水,效果強烈,含有春光已盡、人在天涯的感傷情緒。「春光」,不單指春天,而兼有美好的時光、美好的希望的意思。春光同日盡,是說預期的歡聚落空了,自然導出「居人思客客思家」。本來,思念決不限此一日,但這一日既是春盡日,這種思念之情便更加重了。一種相思,兩處離愁,感情的暗線,把千里之外的兩顆心緊緊聯系了起來。
評解
白居易的和詩與原作一樣,採用平起仄收式,但又與原詩不同,下筆便用對句,且對仗工穩。不僅具有形式整飭之美,而且加強了表達力量。因為在內容上,這兩句是賅舉雙方,用了對句,則見雙方感情同等深摯,相思同樣纏綿;形式與內容和諧一致,相得益彰。又由於對起散收,章法於嚴謹中有變化,也就增加了詩的聲情之美。
詩的中心是一個「思」字。全詩緊扣「思」字,層層展開。首句「當窗柳」,傳出閨中綺思;次用「撲地花」,寫出驛旅苦思。這兩句都通過形象以傳情,不言思而思字灼然可見。三句推進一層,寫出了三月三十日這個特定時日,由希望轉入失望的刻骨相思。但仍不直遂,只以「春光盡」三字出之,頗富含蓄之妙。四句更推進一層,含蓄變成了爆發,直點「思」字,而且迭用兩個思字,將前三句都綰合起來,點明詩旨,收束得很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