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詩詞解析
❶ 請問——古詩詞的解析和特點
做好詩詞鑒賞題,一般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要把握意象。詩詞中的事物形象往往有比較固定的意蘊。常見的有四季物象,比如桃花、杏花表示春天,稻花表示夏天,桂子表示中秋,臘梅表示冬天;有表意物象,比如柳枝表示送別時的離愁別緒,月亮表示思念之情;有載情物象,比如「冷月無聲」「涼月如眉」表示心中的凄苦寂寞。二是要體會意境。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與其所描繪的生活圖景的巧妙融合,是生活的外在景象與作者的內在情思的統一。詩詞的主題往往是通過意境來表達的。三是要辨析寫作手法。詩詞的形象、感情、思想往往藉助於各種藝術表現手法來展示,比如借景抒情、對比襯托、虛實相生、借古諷今、運用典故等。四是要品味語言。詩詞的語言講究准確、凝練、生動、形象、含蓄,富於表現力;講究押韻,富於節奏感;經常運用比喻、擬人、對偶、誇張等修辭手法,富於感染力。五是要聯想和想像豐富。詩詞具有豐富的聯想和想像,這是作者表情達意的手法,也是我們理解詩詞的鑰匙。六是要知人論世。這就是說,理解詩詞時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生境遇,聯系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社會風情。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生境遇常常在作品中透露出來,並且往往滲透到同期的許多作品中,帶有延續性;時代風雲也總會折射到文學作品中來,許多同一時代背景下的作品往往具有共同的思想感情。
總之,詩詞鑒賞是一種復雜的思維過程,我們要學會綜合分析。
可以提高文來學素養,培養語感,可以讓你源更有文采,也可以使人更有氣質,更有內涵。讀古詩,對人的眼界、胸懷、志氣、品格修養的提高會有很大的幫助.作為讀者的我們能「再現繪畫美,領會意境美,可以提高品位,充實精神世界.但是這個過程是漫長的,不是靠短期就能培養.真正去讀古詩,才能體會到文化深刻廣博,才會有發自內心的崇敬,才知道什麼叫做文學.
❸ 古詩詞並解析
《春曉》是唐代詩抄人孟浩然襲隱居在鹿門山時所作,詩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剛剛醒來時的一瞬間展開聯想,描繪了一幅春天早晨絢麗的圖景,抒發了詩人熱愛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破題,寫春睡的香甜;也流露著對朝陽明媚的喜愛;次句即景,寫悅耳的春聲,也交代了醒來的原因;三句轉為寫回憶,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為惜春。全詩語言平易淺近,自然天成,言淺意濃,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詞句注釋
⑴不覺曉:不知不覺天就亮了。曉:早晨,天明,天剛亮的時候。
⑵聞:聽見。啼鳥:鳥啼,鳥的啼叫聲。
⑶「夜來」句:一作「欲知昨夜風」。
⑷「花落」句:一作「花落無多少」。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白話譯文
春天睡醒不覺天已大亮,到處是鳥兒清脆的叫聲。
回想昨夜的陣陣風雨聲,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
❹ 古詩詞賞析的方法
一、寫景抒情詩。
寫景抒情詩主要描繪的是山水名勝、唯美的自然風光,其寫景手法通常採用比喻、擬人、借代、誇張、反襯、對比等。
在賞析時,第一步就是要指出其寫景的手法;第二步就是簡要概況一下詩中呈現出的景象和寫景手法的作用。
第三步就是要揭露出詩人抒發的是何種感情,有的是贊揚祖國的大好河山,有的僅是抒發對眼前美景的喜愛,有的抒發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有的反襯自身仕途或遭遇的不幸等,這主要從寫景手法和詩人當時所處的背景展開論述。
二、詠物言志詩。
詠物言志詩主要描繪所詠之物的形與神,以此寄託詩人高尚的情懷,表現詩人的志向。這類詩主要是狀物,描寫手法包括比喻、誇張、擬人、反襯、正襯、對比、欲揚先抑等。
在賞析時,第一步是將詩人所狀之物的形給概括的描述出來;第二步將形反映出來的神加之於詩人身上,可結合詩人歷來的形象和所處的背景來綜合判斷。
例如,陶淵明詠菊,菊花可能並不能給人帶來淡泊名利的神韻,但是結合對詩人的了解可知,陶淵明是個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人,故可綜合判斷詩中所傳之意。
三、懷古詠史詩。
懷古詠史詩主要通過緬懷歷史英烈或描述歷史典故,來表明詩人的立場和情感。這類詩主要是繪史,描寫的方法最常見的有對比和襯托。
在賞析時,第一步就是要點明詩人所描繪的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這需要我們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基礎;第二步就是要結合作者寫詩當下的時事背景,兩者加以比較;第三步就是道明詩人的主觀看法和抒發的情感,這類詩多半是借古諷今,亦或是抒發滄桑巨變、物事人非的悵然之情。
四、邊塞征戰詩。
邊塞征戰詩主要通過描繪邊塞壯麗的風光和將士們的軍旅生活,來表現將士們的思鄉之情。這類詩的繪景通常大氣豪邁、恢弘壯麗,故而多採用誇張、比喻等手法。
在賞析時,第一步簡要描述一下詩中描繪的景象和邊塞將士的生活;第二步就是道出將士們的思鄉之情和保家衛國的英雄氣魄;第三步就是以詩人的立場表達其自身的情感,通常是對將士們的敬意。
五、山水田園詩。
山水田園詩主要描繪自然風光和農家生活,詩境大多清新淡雅,寧靜雋永。這類詩一般融合寫景和記事,手法多變,詞藻優美。
在賞析時,第一步描繪自然田園風光和農家生活的景象;第二步抒發詩人對恬靜美好生活的嚮往,還可結合詩人背景,考慮是否還表達了詩人想要歸隱田園的隱居之意。
❺ 霸氣的故古詩
1.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
2.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行路難》
3.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4.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俠客行》
5.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游天姥吟留別 》
6.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行路難》
7.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上李邕》
8.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廬山瀑布》
9. 何當凌雲霄,直上數千尺。——《南軒松》
10.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子夜吳歌》
11. 人分千里外,興在一杯中。——《江夏別宋之悌》
12.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將進酒》
13.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蜀道難》
14. 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從軍行》
15.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關山月》
16.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17.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塞下曲》
18.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
19.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江城子》
20.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定風波》
21.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臨江仙》
22. 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水調歌頭》
23. 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醉笑陪公三萬場。——《南鄉子》
24. 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25.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和董傳留別》
26.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鷓鴣天》
27. 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沁園春》
28. 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鵲橋仙》
29. 此歡能有幾人知。對酒逢花不飲、待何時。——《虞美人》
30.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自題金山畫像》
31.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32.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望岳》
33.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登高》
34.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蜀相》
35.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八陣圖》
36.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兵車行》
37.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夢李白》
38. 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房兵曹胡馬詩》
39. 欲填溝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狂夫》
40.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41.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戲為六絕句》
42.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疏。——《江漢》
43.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寄李太白》
44. 洛城一別四千里,胡騎長驅五六年。——《恨別》
45. 東來萬里客,亂定幾年歸?腸斷江城雁,高高向北飛。
46.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破陣子》
47.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南鄉子》
48.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永遇樂》
49.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菩薩蠻》
50. 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鷓鴣天》
51. 千古風流今在此,萬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破陣子》
52. 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賀新郎》
53. 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鷓鴣天》
54. 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水龍吟》
55. 一笑出門去,千里落花風。——《水調歌頭》
56. 青山欲共高人語。聯翩萬馬來無數。——《菩薩蠻》
57. 萬里雲霄送君去,不妨風雨破吾廬。——《送湖南部曲》
❻ 用古詩詞形容知世故而不世故
知世故而不世故
就是說,世故是現實存在的,有其存在的土壤和必然性;另一方面,自己做事不能世故,行事要坦盪。
比
❼ 故地重遊,物是人非的古詩詞有哪些傷感的!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明代:楊慎
《廿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開場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半死桐·重過閶門萬事非
宋代:賀鑄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壠兩依依。空床卧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黃鶴樓 / 登黃鶴樓
唐代: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西塞山懷古
唐代:劉禹錫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代悲白頭翁 / 白頭吟 / 有所思
唐代:劉希夷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洛陽女兒惜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
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祿池台文錦綉,將軍樓閣畫神仙。
一朝卧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
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發亂如絲。
但看古來歌舞地,唯有黃昏鳥雀悲。
❽ 用古詩詞形容知世故而不世故
知世故而不世故 就是說,世故是現實存在的,有其存在的土壤和必然性;另一方面,自己做事不能世故,行事要坦盪。 比
❾ 用古詩詞形容知世故而不世故
西江月·世事復短如春夢
宋代:朱敦儒制
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雲。不須計較苦勞心,萬事原來有命。幸遇三杯酒好,況逢一朵花新。片時歡笑且相親,明日陰晴未定。
《臨江仙·送錢穆父》
宋·蘇軾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樽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❿ 古詩詞中「是故」的通常意思
詞語解釋:
詞性:連詞
拼音:shìgù
解釋:因此;所以
詞語出處
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 宋· 蘇洵《六國論》
其言不讓,是故哂之。 —— 《論語·先進》
是故事至而後求,曷若未至而先備。 —— 唐· 柳宗元《劉叟傳》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 《師說》
先是所約登萊兵至,集矢賊目,是故多戡定之伐。」——明 王鐸《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節寰袁公(袁可立)神道碑》
是故,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厲,求君之志,蓋亦若斯而已。——明·宋濂《看松庵記》
詞語分解
是
shì
◎ 表示解釋或分類:他~工人。《阿Q正傳》的作者~魯迅。
◎ 表示存在:滿身~汗。
◎ 表示承認所說的,再轉入正意,含有「雖然」的意思:詩~好詩,就是太長了。
◎ 表示適合:來的~時候。
◎ 表示任何:凡~。~活兒他都肯干。
◎ 用於問句:他~走了嗎?
◎ 加重語氣,有「的確」、「實在」的意思:天氣~冷。
◎ 對,合理,與「非」相對:~非。他說的~。實事求~。
◎ 認為對:~古非今。各行其~。深~其言。
◎ 表示應承或同意(單說一個「是」字):~,我就去。
◎ 這,此:~日。~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
◎ 助詞,把行為對象提前表示只這樣做:惟你~問。惟利~圖。
◎ 姓。
故
gù◎ 意外的事情:事~ ;變~;~障。
◎ 原因:緣~ ;原~ 。
◎ 有心,存心:~ 意;~ 殺(有意謀殺);明~ 故犯。
◎ 朋友,友情:親~;沾親帶~。
◎ 死亡(指人):~去;病~。
◎ 所以,因此:~此;~而。
◎ 同「固」:原來;本來。程不識~與李廣俱以邊太守將軍屯。——《史記·李將軍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