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古詩思維導圖
『壹』 十首古詩思維導圖怎麼畫
喜遷鶯·清明節
唐代:薛昭蘊
清明節,雨晴天,得意正當年。馬驕泥軟錦連乾,香袖半籠鞭。
花色融,人竟賞,盡是綉鞍朱鞅。日斜無計更留連,歸路草和煙。
『貳』 村晚古詩的思維導圖
這首詩展示的是一幅牧童騎牛晚歸圖,真正達到了「詩中有畫」的境界。這是一首描寫農村晚景的詩:在四周長滿青草的池塘里,池中的水灌得滿滿的,太陽正要落山,紅紅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樣(是落山後),倒映在冰涼的池水波紋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橫坐在牛背,他拿著短笛隨意的吹奏。詩人即景而寫,構成了一幅饒有生活情趣的農村晚景圖。
詩前兩句寫背景。首句「草滿池塘」是說節令已在春末,池塘里的青草已經長滿,借鑒謝靈運《登池上樓》名句「池塘生春草」,但以「滿」字易「生」字,顯出節令的不同。「水滿陂」,是說正逢多雨季節,因此水漲得很高。次句寫遠山落日。用一個「銜」字,形象地現出落日掛在山頭上的情況,與杜甫「四更山吐月」的「吐」字同見煉字之工。又用一個「浸」字,寫落日青山倒映水中,與王安石「北山輸綠漲橫陂」句情景非常相似。詩圍繞池塘為中心,以池塘中的綠草與澄凈的池水,帶出青山與落日,中間以一「浸」字作維系,使池塘顯得很熱鬧,色彩也十分絢麗。
在這樣寧靜優美的背景中,主人公——牧童登場了。他騎著牛兒,走向村莊,手中拿著支短笛,隨意吹著。與上兩句的恬靜相比,這兩句描繪得非常生動活潑。牧童騎著牛,不是規規矩矩地騎,而是橫坐著;他吹笛也不是認真地吹,而是「無腔信口吹」。於是,牧童調皮天真的神態,活生生地呈現在讀者面前,使人為之耳目一新。
詩攝取的畫面不大,寫景則集中在池塘上,寫人則集中在牧童上,又都緊緊圍繞著「村晚」二字落筆,把人引入了江南優美的田園之中,使人對悠然恬靜的鄉村生活充滿著嚮往。在此之前,張舜民《村居》詩有「夕陽牛背無人卧,帶得寒鴉兩兩歸」句,與這首詩比,畫面中少了個天真爛漫的牧童,代之以牛背的烏鴉,以顯出村晚的蕭瑟。同樣的農村景色,因詩人的心情不同,攝取的畫面便不同,一是充滿情趣,一是惆悵落寞,因此詩家有「一切景語皆情語」的說法。
『叄』 詩歌發展史 思維導圖
發展順序:詩經——楚辭——樂府——賦——辭——唐詩——宋詞——元曲——明清詩歌——現代詩、新詩。
(3)語文古詩思維導圖擴展閱讀:
近現代詩歌的主要流派有:五四派、新月派、現代派、湖濱派、九葉派等。
1、「五四」派
現代詩歌是五四以來的詩歌。現代詩歌的主體是以打破舊格律形式的白話新詩。最早嘗試和提倡新詩的雜志是《新青年》,它在1917年2月第6卷第二卷發表了胡適的八首白話詩。1920年,《胡適嘗試集》出版,這是第一部新白話詩集。
浪漫主義詩人郭沫若是早期新詩最高成就的代表人物。他在《女神》中的大部分作品創作於1920年左右,傳達了當時的時代精神,開啟了當時的詩風。
2、新月派
近代新詩史上一個重要的詩派,一般以1927年為界分為兩個時期。成立初期,從1926年春開始,以《北京晨報·詩娟》副刊為位置,主要成員有聞一多、徐志摩、朱翔、饒夢康、孫道東、柳夢偉等。
3、現代派
「現代派」是指1932年以後在《現代》雜志周圍出現的一群詩人,包括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費明、林耕等。何其芳的《預言》等詩歌華麗而細膩。
4、湖畔派
它是中國最早的新詩流派,因為它的詩人大多聚集在西湖附近。愛是湖濱學校歌唱的主要內容。
有代表性的詩人有馮雪峰、王敬之、應樹人、潘墨華等。代表作:馮雪峰《一仔》、《花女》、王靜之《慧峰》、《我是死海》、英秀《芽》、潘默華《離家》等。
5、九葉派
「九葉派」是20世紀40年代的又一詩派(又稱「中國新詩派」),其代表詩人有辛迪、穆旦、鄭敏、杜雲謝、陳景榮、杭約和、唐琦、唐詩、袁克家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詩歌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詩歌
『肆』 古詩雪梅的思維導圖怎麼畫
古詩雪梅的思維導圖如下:
1.人工畫
供參考。
『伍』 絕句古詩遲日江山麗思維導圖
絕句·遲日江山麗
作者: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注釋
①遲日:指春天。
②泥融:春日來臨,凍泥融化,又軟又濕。
③鴛鴦:一種漂亮的水鳥,雄鳥與雌鳥常雙雙出沒。
譯文
江山沐浴著春光多麼秀麗,春風送來花草的芳香。
燕子銜著濕泥忙築巢,鴛鴦睡在沙上。
賞析
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駁說:「余曰:上二句兩間(指天地間)莫非生意,下二句見萬物莫不適性。豈不足以感發吾心之真樂乎?」王氏的意見是對的。此抓住景物特點寫春色,畫面優美,格調柔和,很能引發讀者的喜春之情。
「遲日」,出自《詩經·七月》:「春日遲遲。」春天光照時間漸長,天氣趨暖,正所謂「天初暖,日初長」(歐陽炯《春光好》)。詩人以「遲日」領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萬物欣欣向榮的特點,並使詩中描寫的物象有機的組合為一體,構成一幅明麗和諧的春色圖。你看:陽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復甦,萬象更新。清風拂面,送來百花的芳香,帶來春草的清馨。河灘上,溪岸邊,冰雪融盡,泥土潮濕而松軟,燕子輕盈地飛來飛去,銜泥築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溫,美麗多情的鴛鴦相依相偎,恬然靜睡,十分嬌慷可愛。燕子是侯鳥,詩人描寫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徵。前二句的「遲日」、「江山」、「春風」、「花草」組成一幅粗線勾勒的大場景,並在句尾以「麗」、「香」突出詩人強烈的感覺;後二句則是工筆細描的特定畫面,既有燕子翩飛的動態描繪,又有鴛鴦慵睡的靜態寫照。飛燕的繁忙蘊含著春天的勃勃生機,鴛鴦的閑適則透出溫柔的春意,一動一靜,相映成趣。而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陽光下,和諧而優美,確實給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清人陶虞開稱杜甫筆法高妙,能「以詩為畫」(《說杜》),此詩可為印證。但這首五絕之妙並不止於「以詩為畫」,詩人著意傳達的還是他感受到的柔和春意。如果說春日遲遲、江山秀麗、清風徐徐、花草芬芳以及燕子、鴛鴦,都是詩人的視覺、觸覺(風)、嗅覺所感,那麼泥土之「融」、沙礫之「暖」,便不是五官的直接感覺了。只因為對春天的陽光明麗、惠風和暢、鳥語花香感受至深,詩人無須觸摸就能想像出泥土的松濕和沙礫的溫暖;而泥之融、沙之暖的體會又加深了對飛燕的輕盈、鴛鴦嬌慵的視覺印象,從而使詩人的整個身心都沉浸於柔美和諧和春意之中。
『陸』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23課的古詩思維導圖怎麼做
古詩三首分別是;
鄉村四月詩意 [宋] 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內。鄉村四月閑人少,才容了蠶桑又插田。
【譯文】 山坡和田野到處都是綠色,平地上到處都是倒映著空中白雲的水田。杜鵑鳥歡快地叫著,春雨綿綿如同煙霧一般。四月的鄉村裡很少有人空閑著,人們剛剛才忙完養蠶就又去忙插秧了。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譯文】 白天出去田地里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線, 農家男女各自都忙著相應的家務勞動。小孩子不知道做耕田織布的活兒, 也忙著在靠近桑樹的樹陰的地方學習種瓜。
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譯文: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飛翔,江岸桃花盛開,春水初漲,水中鱖魚肥美。漁翁頭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樂然在江邊垂釣,不想回家。
『柒』 古詩思維導圖怎麼寫
學生時代我們背誦過許多古詩,但是記牢的古詩非常的少,那麼,如何更好的記住古詩詞呢?這就需要用到我們的思維導圖了,跟著老師一起用一支筆,一張紙一起來繪制我們的思維導圖,進行古詩記憶吧。
要說思維導圖可是當年東尼博贊先生的一個人間偉大發明啊,思維導圖副科只是一小小小部分的功能(當然這已經是很嚇人的效果了),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思維導圖如何背、古、詩!
以終南別業為例子,我們來背誦一下
第一步,我們先要誦讀全詩,並理解詩的意思。
終 南 別 業
王 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邊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那麼我們一起來理解一下這首詩的含義吧。
中年以後存有較濃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於終南山邊陲。
興趣濃時常常獨來獨往去遊玩,有快樂的事自我欣賞自我陶醉。
間或走到水的盡頭去尋求源流,間或坐看上升的雲霧千變萬化。
偶然在林間遇見個把鄉村父老,偶與他談笑聊天每每忘了還家。
詩文的意思大家現在都知道了吧,那麼我們如何通過思維導圖來學習古詩呢?重點來啦,大家要好好記錄。
第二步
找提示性的關鍵詞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邊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找到關鍵詞,劃分好古詩的意群,確定好我們的核心主題和分支結構,我們就可以繪制一幅思維導圖了,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其他小朋友完成的古詩《中南別業》的導圖吧!
如果你覺得樣式圖案太單調也可以加點不一樣的顏色,易於理解和記憶,圖案,插畫,圖表什麼的,都可以加入到我們的導圖中,幫助我們記憶。
第三步
通過情境聯想的方式
根據文字的內容在腦海中展開畫面想像
讓自己對這首詩的內容更為熟悉
比如,中歲頗好道這句話,中年以後存有較濃的好道之心我們可以想像一個到中年人想當道人,那麼道人我們怎麼想像呢,可以想像一下倚天屠龍記里的張三豐。
晚家南山陲,意思是直到晚年才安家於終南山邊陲,那麼我們可以想像道人變成老頭了,住在南山的邊緣(陲的意思是邊緣)
這樣是不是就很好記了呢,來我們在一起看一下第一句詩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是不是已經背下來了呢?簡單吧!
『捌』 古詩思維導圖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回是銀河落九天。
注答釋:
1、廬山:我國名山之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陽湖盆地,九江市廬山區境內。
2、香爐:即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因形狀像香爐且山上籠罩煙雲而得名。
3、紫煙:指日光照射的雲霧水氣呈現出紫色的雲霧水氣。
4、川:河流,這里指瀑布。
5、三千尺:形容山高,這里是誇張的說法,不是實指。
6、銀河:又稱天河。古人指銀河系構成的帶狀星群。
7、九天:古人認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此處指極高的天空。
8、遙:從遠處看。
譯文:
太陽照射的香爐峰生起紫色煙霧,
遠遠看去瀑布像匹白練掛在山前。
水流從三千尺的高處直瀉而下,
好像是璀璨的銀河水落自九天。
『玖』 如何用思維導圖背古詩詞
以崔顥的「黃鶴樓」為例: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內返,白雲千載空容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1、先了解內容的意思:
古代的仙人已經乘著黃鶴離去,只留下一座空盪的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再回頭,而白雲卻千年不變悠悠地飄飛在空中。晴天時,可以清晰地看到川水流經漢陽的林樹,而鸚鵡洲上方的芳草也隨著風搖曳著。傍晚時,暮色昏暗,看不清我的故鄉,只見江上蒼茫的煙波,讓人徒增感傷。
2、畫出詩中的關鍵詞: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3、接著把這些關鍵字的意義,用思維導圖分段表達出來:
4、再來,練習看著思維導圖把文章內容背出來。
5、最後,不看思維導圖,而是根據腦海中思維導圖的印象把文章背出來。
比較長的詩詞可以用另一種「句首字」的技巧來幫助我們快速記憶。同樣的必須先將文章大聲朗讀、熟悉內容,接著按照順序取每一句的第一個字,利用意義或諧音的聯想方法,把這些字串成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