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憶古詩原文
1. 憶江南古詩原文
《憶江南·江南好》
作者:白居易
憶江南 其一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內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容藍。能不憶江南?
憶江南 其二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憶江南 其三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憶江南即憶江南詞三首。
白話譯文
其一
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太陽從江面升起時江邊的鮮花比火紅,春天到來時碧綠的江水象湛藍的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其二
江南的回憶,最能喚起追思的是像天堂一樣的杭州:遊玩靈隱寺尋找皎潔月亮中的桂子,登上郡亭 ,枕卧其上 ,欣賞那起落的錢塘江大潮。什麼時候能夠再次去遊玩?
其三
江南的回憶,再來就是回憶吳宮,喝一喝吳宮的美酒春竹葉,看一看吳宮的歌女雙雙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清晨夜晚總要再次相逢。
《憶江南》三首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組詞。第一首是總寫對江南的回憶;第二首和第三首則是分別寫對杭州和蘇州的憶念、嚮往。三首詞各自獨立而又互為補充,分別描繪江南的景色美,風物美和女性之美,藝術概括力強,意境奇妙。
2. 憶江南古詩全文
一抄
憶江南
【唐】白居易襲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二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三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3. 憶江南古詩原文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作者:白居易
772-內846 ,字樂天,太原(今容屬山西)人。
唐德宗朝進士,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遺,後貶江州(今屬江西)司馬,移忠州(今屬四川)刺史,又為蘇州(今屬江蘇)、同州(今屬陝西大荔)刺史。晚居洛陽,自號醉吟先生、香山居士。
其詩政治傾向鮮明,重諷喻,尚坦易,為中唐大家。也是早期詞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對後世影響甚大
譯文:江南非常好,風景彷彿曾經一般美。江中花朵在太陽出來的時候紅的像火,江水在春天的時候綠的發藍。我怎麼能不回憶江南呢?
(3)江南憶古詩原文擴展閱讀
另外兩首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何日更重遊!
譯文:江南的回憶,最能喚起追思的是杭州。月圓之時山寺之中,尋找桂子,登上郡亭躺卧其中,欣賞那錢塘江大潮。什麼時候能夠再次去遊玩?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
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
早晚復相逢!
譯文:江南的回憶,再來就是回憶吳宮,喝一杯吳宮的美酒春竹葉,看那吳宮的歌女雙雙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遲早會再次相逢。
4. 憶江南古詩的譯文
憶江南三首
【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譯文
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春天到來時,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江南的回憶,最能喚起追思的是像天堂一樣的杭州:遊玩靈隱寺尋找皎潔月亮中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賞那起落的錢塘江大潮。什麼時候能夠再次去遊玩?
江南的回憶,再來就是回憶蘇州的吳宮,喝一喝吳宮的美酒春竹葉,看一看吳宮的歌女雙雙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不知何時會再次相逢。
賞析
這三首詞既是各自獨立成篇又是互為聯系的,必須把它們放在一起來分析。
第一首攝取一年之春的江南景色,寫得生機盎然,色彩艷麗。「日出江花紅勝火」一句刻畫在初日映照下的江畔春花,紅得勝過火焰。表現出春天花卉的生機勃勃之態,使人感到江南春色濃艷、熱烈之美。次句說「春來江水綠如藍」。春水盪漾,碧波千里,詩人更誇張地形容它比藍草還要綠,這深濃的碧綠色,與上句日映江花的火紅色相映發,便覺更加絢麗奪目。詩人敷彩設色,用色彩明艷的辭藻,很好地顯示出江南春色的迷人之態,像作者這樣長期居住在蘇杭的人自然是「能不憶江南!」即便素未到過江南的人也會急欲一睹為快。
如果說第一首是對江南春色的客觀的把握,總體的描繪,來表明「江南好」,那麼第二、三首便是通過突出描繪蘇、杭這兩個被人喻為可同天堂媲美的地方來驗證「江南好」了。古神話中有月中桂樹的傳說。《南部新書》載:「杭州靈隱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種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墮,寺僧亦嘗拾得。」可見這寺中月桂的說法不過是寺僧自神其說而已。但是,生活真實不等於藝術真實,作品運用這一傳說,意在表達杭州的非同凡俗。同時「山寺月中尋桂子」也表現了詩人浪漫的想像,我們眼前彷彿現出怒放的丹桂,聞到桂子濃郁的芳香。次句「郡亭枕上看潮頭」則描繪了杭州浙江入海的奇觀。詩人通過對當年山寺尋桂和錢塘觀潮兩個代表性的生活畫面的描寫,僅用兩句話就足以使人想見杭州之多彩多姿。
最後一首是描繪蘇州之美。蘇州有當年吳王夫差為美人西施修建的館娃宮等風景名勝古跡,有名叫「竹葉春」的美酒佳釀,蘇州的女子也更美麗多姿,能歌善舞,她們的舞姿,令人聯想到那在風中沉醉的荷花。詩人以美妙的詩筆,簡潔地勾勒出蘇州的旖旎風情,令人無比神往。
三首詞各自獨立而又互為補充,分別描繪江南的景色美,風物美和女性之美,每首都以「江南好」開篇,而以直接深情之句作結,藝術概括力強,意境奇妙,使人讀其詞而直欲奔向江南實地觀覽一番。
作者簡介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5. 《憶江南》古詩全文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⑵。
日出江花⑶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⑷,
能不憶內江南。容
【注釋】
⑴
憶江南──既是標題,也是詞牌名。
⑵
舊曾諳──從前很熟悉。
⑶
江花──江邊的花。
⑷
藍──藍草,葉子青綠,可制染料。
【譯文】
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太陽從江面升起時江邊的鮮花比火紅,春天到來時碧綠的江水象湛藍的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題解】
白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蘇州做官,很受當地群眾的愛戴。這首詞是他回憶江南景物的作品,藝術上很有特色。
詩人早年因避亂來到江南,曾經旅居蘇、杭二州。晚年又擔任杭、蘇刺史多年。江南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給他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他也與那裡的人民結下了深摯的友誼,直到晚年回到北方以後,仍然戀戀不已。《憶江南詞》就是這種心情下的產物。作品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對以後文人詞的發展,也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6. 憶江南古詩全文
憶江南,江南好,風景就曾諳,日出紅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7. 憶江南古詩全文
一
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專不憶江南?屬
二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三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8. 憶江南三首古詩
1、《憶江南三首》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組詞作品。原文如下:
其一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其二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其三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2、白話譯文
其一
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風景久已熟悉。春天到來時,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其二
江南的回憶,最能喚起追思的是杭州:遊玩天竺寺尋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賞錢塘江大潮。什麼時候能夠再次去遊玩?
其三
江南的回憶,再來就是回憶蘇州的吳宮,喝一喝吳宮的美酒春竹葉,看一看吳宮的歌女雙雙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清晨夜晚總要再次相逢。
(8)江南憶古詩原文擴展閱讀:
作品賞析:
這三首詞,從今時憶往日,從洛陽憶蘇杭。今、昔、南、北、時間、空間的跨度都很大。每一首的頭兩句,都撫今追昔,身在洛陽,神馳江南。每一首的中間兩句,都以無限深情,追憶最難忘的江南往事。
後面則又回到今天,希冀那些美好的記憶有一天能夠變成活生生的現實。因此,整個組詞不過寥寥數十字,卻從許多層次上吸引讀者進入角色,想像主人公今昔南北所經歷的各種情境,體驗主人公今昔南北所展現的各種精神活動,從而獲得尋味無窮的審美享受。
這三首詞,每首自具首尾,有一定的獨立性;而各首之間,又前後照應,脈絡貫通,構成有機的整體大「聯章」詩詞中,顯示出作者謀篇布局的高超藝術技巧。
9. 憶江南古詩全文
憶江南詞三抄首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白居易曾經擔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兩年,後來又擔任蘇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餘。在他的青年時期,曾漫遊江南,旅居蘇杭,他對江南有著相當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當他因病卸任蘇州刺史,回到洛陽後十餘年,寫下了這三首《憶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