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燕子老師古詩

燕子老師古詩

發布時間: 2021-01-06 15:11:11

❶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25課盛老師講的故事感想是什麼是12個省咯號後的

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教材解讀及實施建議國家督學成尚榮先生說:「研讀教材是語文老師的第一基本功。唯有教師走進了文本,方能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心靈的溝通。」讓我們一起走進三年級下冊教材: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教材以專題組織單元,以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容,共設8個專題。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愛護周圍環境;怎樣看問題、怎樣想問題;豐富多彩的兒童生活;可貴的親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國際理解和友好;神話故事、傳說。每組教材包括導語、課例和語文園地。每個語文園地由五個欄目組成。其中有四個固定的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第五個欄目是機動欄目,為寬頻網、趣味語文、展示台或成語故事。第二單元和第五單元各安排一次綜合性學習。此外,還安排了8篇選讀課文,供學生課外閱讀。第一單元大自然的美好一、研讀教材本組課文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為專題,燕子呢喃,柳樹發芽,荷花綻放,泉水流淌……大自然的景物是如此的迷人。教材選編了《燕子》《古詩兩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課文,一個語文園地。前三篇為精讀課文,後一篇為略讀課文。四篇課文多角度地展現了大自然的美:有的描繪了春天燕子從南方飛來;有的描繪了二月的柳絲和萬紫千紅的春日;有的描寫了夏日池塘荷花綻放;還有的描寫了家鄉珍珠般的泉水。與本冊課本配套的《同步閱讀》中,與本單元「大自然的美景」這一專題相關的課文有《走進大自然》《草葉上的歌》《霧在哪裡》《古詩兩首》《一碗水》《小城三月》《梅雨潭》《滄海日出》,從不同角度再度體現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學生在閱讀和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從這些綠柳飛燕、鳥語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來臨,傾聽大自然的聲音,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從而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感情。二、研讀學生對於三年級下學期的學生,這一組課文學起來比較容易,因為燕子、柳絲、荷花和泉水這些景物都是學生身邊的景物,加上以前又接觸過類似的文章,一定會興趣盎然。與以往不同的是學生在感受大自然的同時,還要了解作者觀察的方法,體會關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對於這一點教師不能停留在蒼白的寫作技法的指點上,而應該結合課文,寓方法於文字中,使學生易於接受。三、教學設想:1.走進生活。讓學生走進大自然,進一步觀察身邊的景物,加深切身體驗,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2.創設情境,美文美讀,在反復誦讀中積累優美句段。3.閱讀名家的相關文章,擴大對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鄉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四、教學目標:1.認識16個生字,會寫33個字,積累優美句段。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觀察身邊的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3.初步把握課文主要內容,了解觀察方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4.學習使用閱讀教學中學過的觀察和寫作方法,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寫一寫自己家鄉的一處景物,按照一定的順序寫出景物的特點,並一定的想像。願意展示自己的習作,與同伴分享快樂。5.在習作的過程中擴大對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鄉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加深對家鄉和大自然的熱愛。五、教學重難點:1.學會本單元的生字及新詞,讀懂課文內容。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文中優美的句子。3.擴大對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鄉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4.學習使用閱讀教學中學過的觀察和寫作方法,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寫一寫自己家鄉的一處景物,按照一定的順序寫出景物的特點,並一定的想像。願意展示自己的習作,與同伴分享快樂。5.古詩兩首讓學生大體了解詩句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記背詩句是重難點。6.荷花感受荷花之美,培養學生審美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六、教學建議學習本組課文,要反復誦讀,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體會課文中的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還可以從課文中了解作者觀察的方法,積累文中優美的句段。通過說、寫及課外了解、搜集的活動,擴大對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鄉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與本冊課本配套的《同步閱讀》中,與本單元大自然專題相關的課文有《走進大自然》《草葉上的歌》《雨兒在歌唱》《霧之美》《古詩兩首》《一碗水》《我和企鵝》《小城三月》《梅雨潭》《日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課外自行閱讀。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加強習作練習教學《燕子》一課,體驗燕子的可愛和作者的喜愛之情;學習作者是怎樣有順序、抓住特點、想像來觀察燕子的,是怎樣用准確的語句寫出燕子的特點,寫出自己對燕子喜愛之情的。教學《古詩二首》,學習詩人對春天大自然的感受和喜愛之情;學習詩人是怎樣抓住富有春天特點的景物來觀察和表達柳樹、春日的特點的,是如何想像的。教學《荷花》一課,感受荷花清新美麗的姿態,體會作者豐富的想像,體驗作者熱愛荷花的深情;學習作者是怎樣在觀察中豐富想像的;學習作者是如何按一定的順序把一池荷花描繪成了一幅活靈活現的荷花圖,把自己的想像和感受融入這美麗的荷花圖中的。略讀《珍珠泉》一課,交流讀後的感受,了解珍珠泉的特點,體會作者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總結怎樣觀察景物和寫作景物的方法,進一步明確觀察和表達要有順序、抓住景物的特點,適當想像。根據單元導讀提示,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選擇適當的時機,組織學生進行觀察一處家鄉風景的活動。像燕子、荷花、柳樹那樣的動植物,或者是像泗水濱、珍珠泉那樣的一處景物都可以作為觀察對象。可以全班集體開展這一活動,也可以分成小組,由學生自己討論後具體開展活動,還可以由學生在家長帶領下自己完成。在觀察中要運用閱讀教學中教給的方法,並做好口語交際的准備。口語交際《介紹家鄉景物》活動,交流自己在觀察中的發現,說說景物的地點,有哪些特點,要表達出對家鄉這處風景熱愛的感情。這也是給習作做好口語表達的准備。習作,要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開拓思路,寫自己家鄉的景物,注意學習使用閱讀教學中學過的寫作方法,按一定順序寫出景物的特點,並豐富的想像。習作完成後進行交流活動,展示自己的習作,互相評價,修改字句,分享習作的快樂。第二單元愛護周圍環境一、研讀教材環境保護是21世紀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本組教材圍繞「愛護周圍環境」這個專題進行編排。要通過本單元教學,增強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為保護環境作出自己的努力。在一年級下冊第三組安排了「保護環境」,二年級上冊第七組安排了「保護環境、愛護動物」的專題。與以往專題不同的是,本組教學內容安排了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圍繞「環境保護」這個專題,本組教材將導語、課文、課後練習、語文園地以及綜合性學習等相關內容以整合的方式編排在一起。其中,「調查周圍環境」的綜合性學習安排在第5課《翠鳥》之後,提示學生此次活動要求調查的內容、所選擇的組織和調查方式;在《一個小村莊的故事》之後,提示學生交流開展活動的方式,整理調查材料,做好展示和交流的准備。本組的四篇課文中,《翠鳥》《燕子專列》講述的是人與動物之間的故事,《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路旁的橡樹》反映了人們對待植物的不同態度以及由此引發的思考。前三篇屬於精讀課文,最後一篇是略讀課文。本組的導語提醒學生「留心周圍的環境,再想想,為了保護周圍的環境,我們能做些什麼」;四篇課文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以具體生動的實例引導學生去感受保護環境的重要以及他人為保護環境所作出的努力,使其在內心深處、在情感態度價值觀層面有所觸動和感悟;順著這個情感發展主線,教材在課文後面安排學生去親身調查、開展以「調查周圍環境」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語文園地」中,教材在學生開展的調查活動基礎上,進行更深層次的拓展和延伸,引導學生圍繞專題和此次活動,開展口語交際、習作和展示等學習活動。二、教學目標:1.會認31個生字,會寫40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3.留心周圍的環境,在綜合性學習活動展示交流的基礎上,選擇習作內容,借鑒課文的有關表達方法,寫一篇與愛護周圍環境有關的作文。願意展示自己的習作,與同伴分享快樂。4.感受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5.領會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6.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三、教學重難點:1.了解翠鳥外形和動作上的特點,體會翠鳥外形特點和捕魚本領之間的關系,透過具體的語句感受作者對鳥的喜愛之情。2.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並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本文所蘊涵的深刻道理。4.聯系生活實際為保護環境做出自己的努力。5.留心周圍的環境,在綜合性學習活動展示交流的基礎上,選擇習作內容,借鑒課文的有關表達方法,寫一篇與愛護周圍環境有關的作文。願意展示自己的習作,與同伴分享快樂。6.引導學生在有感情朗讀和默讀的基礎上,學會用對比、聯繫上下文的方法領會關鍵詞句的含義,理解文章所蘊涵的道理,體會保護環境、愛護動植物的重要性四、教學建議教學本組課文,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和默讀,領會關鍵詞句的含義和作用,理解文章所蘊涵的道理,體會保護環境、愛護動植物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加強習作練習教學《翠鳥》一課,認識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體驗作者特別喜愛的感情,認識在老漁翁的開導下,孩子們打消了自己的念頭,把翠鳥看作了朋友,這是保護環境、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正確做法。學習課文是怎樣抓住燕子的特點觀察和寫作,表達自己的感情的。開始組織調查周圍環境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教學《燕子專列》一課,領會人們為保護燕子所表現出來的博大的愛心,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學習課文怎樣用關鍵語句來表情達意的。教學《一個小村莊的故事》,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找出並體會課文里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課文通過具體的敘事表現小村莊變化的方法。交流綜合性學習的調查結果並作整理,准備展示、交流活動。學習《路旁的橡樹》一課,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交流自己隨這件事的看法;學習課文具體敘事的方法,以及通過人們的贊嘆表達自己看法的方法。口語交際《我們能做點什麼》活動,展示、交流、匯報綜合性學習調查中了解到的情況,討論我們能為家鄉的環境保護做點什麼。通過展示交流活動,擴展學生的思路,提供寫作材料,學習如何表達,為習作做好內容和表達的准備。習作,根據自己的認識,寫有關家鄉環境保護方面的的作文。可以寫自己調查了解到的情況;可以想像,寫一寫幾年後自己家鄉的環境;還可以寫發生在這次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趣的事。內容上比較廣泛,寫法上一定要不拘形式。針對三年級學生的實際,寫自己調查中了解到的情況,記事、寫景都可以,最好是把二者結合起來,還要加上適當的議論來表達自己的看法。想像,寫幾年後自己家鄉的環境,也是一樣的。寫調查中的趣事也應該得到老師的肯定和鼓勵。第三單元怎樣看問題,怎樣想問題一、研讀教材本組教材以「怎樣看問題,怎樣想問題」為專題,選編了精讀課文《寓言兩則》《驚弓之鳥》《畫楊桃》,略讀課文《想別人沒想到的》,一個語文園地。選文語言平實,意義深遠,形式多樣,其中有寓言故事、成語故事和傳說故事,也有生活中發生的真實故事。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用具體的事情來說明一個道理。所說明的道理,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豐富了學生的思想方法,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有的說明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認真改正,就不算晚;有的諷刺了那些行動和目的相反的人。有的告訴我們:一個人做事要善於觀察、勤於思考,並根據自己的發現做出正確判斷。有的通過生活中的平常小事說明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教育我們做事、看問題要實事求是。還有的說明做事情要善於開動腦筋,想別人沒想到的。類似的主題前面幾冊教材已有編排,要注意前後聯系和區別,本單元的教學應該在以往內容的基礎上有所擴展,不斷提高要求。教學時,教師要以讀為本,運用學到的閱讀方法把課文讀通、讀懂,注意抓住和理解課文中的關鍵詞句,聯系生活實際,體會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學的思想方法的教育。二、研讀學生有關思想方法的專題在前幾冊教科書中都有所涉及,學生並不感到陌生。小故事大道理類的文章都與生活聯系緊密,學生學起來也比較輕松。但是對於蘊涵的道理,學生的理解往往比較膚淺,僅僅停留在口頭上,如何增強行為的自覺性是教師應該關注的重點。因此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並能抓住關鍵詞句,緊密聯系生活實際,深入體會故事中的道理。三、教學設想1.對話。熟讀課文,學生與文本充分對話,體會故事中的道理。2.鏈接。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寓道理於實際行動之中。3.拓展。搜集有關小故事大道理的文章,進一步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四、學習目標1.認識16個生字,會寫36個字,熟讀課文。2.通過查字典和聯系課文理解關鍵詞語,能根據課文內容合理的想像。3.懂得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4.積累喜歡的詞語;抄寫和背誦意思深刻的句子。課前准備1.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投影。2.師生搜集的小故事。五、基本策略1.這組課文都要引導學生熟讀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2.聯系生活實際:你有過這樣的體驗嗎?或者在你身邊出現過類似的現象嗎?3.深入挖掘教材,引導思維向縱深發展:你想對故事中的誰說些什麼?六、教學建議《《寓言兩則》的第一則是《亡羊補牢》,作為成語,這四個字連用,大概是從宋代大詩人陸游的《劍南詩稿秋興》,詩句「懲羹吹齏豈其非,亡羊補牢理所宜」開始的,再往前找,它在《戰國策·楚策四》的《庄辛謂楚襄王》里,當楚襄王由於不聽庄辛的忠告而被秦軍攻下首都被迫流亡時,又把庄辛給找來時問他:「今事至於此,為之奈何?時,庄辛說:「臣聞鄙語曰:「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因而,在課伊始時,可以以這個故事導入,既拓展文本的外延,又激發學生的興趣:戰國時代,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對楚襄王說:「你在宮裡面的時候,左邊是州侯,右邊是夏侯;出去的時候,鄢陵君和壽陵君又總是隨著你。你和這四個人專門講究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這樣下去國都郢城將會保不住了。(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北)」襄王聽了,很不高興,氣罵道:「你老糊塗了嗎?故意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麼不幸。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庄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陽城(今河南息縣西北)。這才覺得庄辛的話不錯,趕緊派人把庄辛找回來,問他有什麼法;這時候,庄辛就給楚襄王講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就是我們學習的寓言──亡羊補牢。請大家認真去讀一讀,仔細體會一下庄辛這個故事想要告訴楚襄王什麼道理。在讀通課文,解決了字詞後,可以讓概括主要內容,並聯系課文理解課題中的「亡」和「牢」。課文中有現成的詞可解釋:「亡」──丟了,「牢」──羊圈接著以「當他第一次丟羊後是怎樣想問題的?」「第二次丟羊後又是怎樣看等這個問題的?」來引導,並利用這些練習的輔助得出寓意:庄辛想通過《亡羊補牢》這個故事,告訴楚襄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一個同學,因為不認真學習而致使學成績下降,老師想給他說說《亡羊補牢》的故事,那老師想告訴那個同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後可以這樣小結:這么看來,不管什麼事,只要做錯了或出了問題,都要()。所以人們在運用這個成語的時候,常常還這樣說:「亡羊補牢,未為晚也!」當然,把這個故事復述下來也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文後提出的要求是用自己的話講這個故事。作為初始的訓練,教師可以通過大量的示範來讓學生明白這樣才算「自己的話」可以先出示課文的一段話(第一段),然後羅列一些講法給學生參考:1.從前有個養羊人,一天早上,發現自己的羊少了一隻。他查了一下,發現是羊圈破了一個洞。夜裡,狼從這個洞里鑽進來,把羊給叼走了。2.很早以前有個人,養了幾只羊。有一天,他發現少了一隻羊。原來他的羊圈破了一個窟窿,半夜裡狼從這窟窿鑽進來叼走了羊。3.以前一個人,養了一些羊。一天早上,他在放羊時發現少了一隻。哪裡去了呢?原來是他的羊圈不知什麼時候破了一個窟窿,被一隻狼發現了。夜裡,這狼就從這個洞里鑽過去,把羊叼走了。第二個故事《南轅北轍》出自《戰國策·魏策四》原文是這樣的:魏王欲攻邯鄲。季梁聞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頭塵不去,往見王曰:「今者臣來,見人於太行,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今王動欲成霸王,舉欲信於天下,恃王國之大,兵之精銳,而攻邯鄲,以廣地尊名;王之動愈數,而離王愈遠耳,猶至楚而北行也。」因而也可以以這個原版故事為導入:魏王一心想稱霸諸侯,取得天下的信任,於是依仗自己國家強大,軍隊精銳,想去攻打邯鄲,想擴展地盤抬高聲威。正出使別國的季梁聽說後,走到半路趕緊折回來,衣服上的皺折顧不得整理平整,臉上的塵垢也顧不得洗干凈,急急忙忙去見魏王,說了自己路上碰到的一件怪事:這個怪事就是我們接下去要學的《南轅北轍》在讀通課文時,也需要釋題。這個釋題最好能製作一張馬車的圖片,這樣就能比較形象地明了轅和轍的意思,這為理解隱含著的「目標和行動」這一意思鋪墊了基礎。在理解課文時,也可抓住這個人是怎樣想問題的?他朋友呢?你呢?來理解文本,領會寓意。,(寓意:做人做事,必須有正確的方向。方向錯了,條件越好,花的力氣越大,離自己所要達到的目標就越遠。)之後可延伸開去問:季梁說這個故事和這有什麼聯系?這樣既得出寓意,也可深切了解戰國時期的這些辯士高超的表達方式,促進對國學的了解。不過,這兒提醒一下,課堂上學生也可能提出這樣的問題:因為地球是圓的,所以南轅北轍是能到達目的地的,而且還是環球旅行呢?《驚弓之鳥》也出自《戰國策·楚策四》:"雁從東方來,更羸以虛發而嚇之,魏王曰:'然射色可至北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對曰:'其飛徐而鳴悲,飛徐者,故瘡痛也;鳴悲者,久失群也。故瘡未息而驚心未去也,聞弦聲,引而高飛,故瘡損也。'"故事的背景是這樣的,戰國末期天下諸侯聯合抗擊秦國。趙王派魏加去見楚國的春申君,對他說:"您是出征大將的人選了嗎?"春申君說:"定下來了,我准備委任臨武君為主將。"魏加說:"我年輕的時候喜歡射箭,我願意用射箭的事來打個比方,可以嗎?"春申君說:"當然可以。"於是,魏加就講起了《驚弓之鳥》這個故事。講完後說,如今臨武君是個曾經被秦國打敗的將領,他猶如驚弓之鳥,不可以委任他為抵抗秦軍的主將。這樣看來,這個故事不但要學習汲取更贏善於觀察分析判斷的能力,還要明白驚弓之鳥的含意,會用這個成語來比喻。這篇課文的閱讀教學有著很豐富的技巧和策略,好多名家都曾執教過,他們的方法都很巧妙。此外也可以以第一句話的「有名的射箭能手」為切入點從四個層面:第一個層面可先理解「能手」接下去說說「射箭能手」和「有名的射箭能手」的意思,並說說表示射箭準的成語,(百發百中、箭無虛發、百步穿楊、一箭雙雕)接著又把這些成語在句中加以運用,使其積累:因為更贏射箭(),所以說他是有名的射箭能手。第二個層面是用「更蠃的有名不僅表現在這些方面,還有更神的地方呢?引入下文閱讀,得出「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把大雁射下來。」然後把閱讀重點放在最後一段,讓學生在反復閱讀之後說說更羸在看到這些情景時是怎樣想問題的。更羸看到(),想到()。如果這不是一隻大雁,更羸也會這樣想嗎?這樣的現象魏王他們看到了嗎?它想到了嗎?從哪兒可以看出?小結:由此看來,更羸真不但箭射得准,還有著豐富的經驗。第三個層面:現在,給你弓,不給你箭,你能把大雁射下來嗎?你怎麼知道的?根據學和回答得出:聽到弦響──害怕──拚命高飛──使了勁──傷口裂開──掉下來這樣的鳥就叫驚弓之鳥,剛才故事裡的臨武君就像這只大雁一樣,也可以說他是驚弓之鳥。類似這種情況的都可以叫它驚弓之鳥。在這方面還有類似的其他句子: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杯弓蛇影等。不過,我們可得從只鳥身上得到教訓,不能因一點小事而驚怕的手足無措。小結:看來,更羸不但武藝精湛,滿肚才學,還深知驚弓之鳥的心理,善於推理測,真是一個有名的射箭能手。第四個層面可抓住更贏的謙遜來學習。可以先問學生,現在你說更羸的本事大嗎?可他自己卻說:「不是我的本事大,……」這說明什麼呢?現在,你知道了嗎,一個本事大的人,要有名還要什麼品質?《畫楊桃》是一篇新課文,但也不陌生,因為在之前的其他版本的教材里早有了,教學雜志上對此的教學設計也時有所見。在通讀課文後,可以以「文章講了什麼,受到什麼啟發?」由切入點,引領到文章中老師最後的話和前面父親的話,進行重點研讀。中間可以用「茶杯」的不同平面圖或課件(畫楊桃)或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形象直觀地解決學生對「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的理解。接下去,我推薦用支玉恆老師上這一課的方式來加深對這些話的理解。支玉恆老師在先把一個楊桃插在話筒架的頂端,放在教室中間讓學生把它的基本輪廓畫下來。接下來讓來評價畫的圖畫,並一再提醒:看他畫的畫,評價課文讀懂了沒有。評價時得引用課文上的話語來作為理由。此法出現兩種可能:一、沒有領會課文主旨的學生就會址站在自己的位置評價同學的繪畫。教師可馬上指出他評價得不對,並交由同學討論為什麼?二、是領會了課文主旨的同學會先走到作畫人的位置看了楊桃後再作評判,教師可問其為何要走到他旁邊才評價,進上步促使同學明白:要看人家從什麼角度看的。最後,還要把這一道理引申到「不管做什麼事,都要實事求是,不能想當然。」和「當別人的看法做法與自己不同時,不要急於下結論,要從別人的角度去想,去看。」《想別人沒想到的》.師:我們的祖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的古國,我們的祖國也是一個詩的國度。自從有了文明,詩就誕生了,詩經、楚辭、唐詩、宋詞、元曲……源遠流長,一脈相承。孩子們,作為文明古國的子孫,我們真應該多讀詩,多背詩,在詩中去豐富我們的情感,滌盪我們的心靈,在詩中去追尋古老的文明,去民族的和智慧。孩子們,讓我們以經典為友,以詩書相伴,美生。
常記筆記 平時看到的,聽到的,遇到的,都通過寫作的方式記下來,把名言名句也記錄下來,日積月累,寫作能力也能迅速提升。

❷ 特別喜歡鸝波老師講古詩下載什麼新能每天聽

蝶戀花晏殊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譯文】清晨欄桿外的菊花籠罩著一層愁慘的煙霧,蘭花沾上露水似乎是飲泣的淚珠,羅幕之間透露著縷縷輕寒,燕子雙飛走離開了.皎潔的月亮不熟悉離別之苦,斜斜的銀輝直到破曉都照入大戶人家.昨夜西風猛烈,凋零了綠樹,我獨自登上高樓,望盡了天涯路.想給我的心上人寄封信,可是高山連綿,碧水無盡,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處.【注釋】: 檻:欄桿. 羅幕:絲羅的帷幕,富貴人家所用. 朱戶:猶言朱門,指大戶人家. 尺素:書信的代稱.古人寫信用素絹,通常長約一尺,故稱尺素,語出《古詩》「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作品鑒賞】此為晏殊寫閨思的名篇.詞之上片運用移情於景的手法,選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點出離恨;下片承離恨而來,通過高樓獨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態生動地表現出來.王國維《人間詞話》中把此詞「昨夜西風」三句和柳永、辛棄疾的詞句一起比作治學的三種境界,足見本詞之負盛名.全詞深婉中見含蓄,廣遠中有蘊涵.起句寫秋曉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籠罩著一層輕煙薄霧,看上去似乎脈脈含愁;蘭花上沾有露珠,看起來又象默默飲泣.蘭和菊本就含有某種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潔),這里用「愁煙」、「泣露」將它們人格化,將主觀感情移於客觀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愁」、「泣」二字,刻畫痕跡較顯,與大晏詞珠圓玉潤的語言風格有所不同,但借外物抒寫心情、渲染氣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次句「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寫新秋清晨,羅幕之間盪漾著一縷輕寒,燕子雙雙穿過簾幕飛走了.這兩種現象之間本不一定存,但充滿哀愁、對節候特別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因為不耐羅幕輕寒而飛去.這里,與其說是寫燕子的感覺,不如說是寫簾幕中人的感受,而且不只是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輕寒,而且心理上也盪漾著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燕的雙飛,更反托出人的孤獨.這兩句純寫客觀物象,表情非常微婉含蓄.接下來兩句「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從今晨回溯昨夜,明點「離恨」,情感也從隱微轉為強烈.明月本是無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離恨之苦,而只顧光照朱戶,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應怨恨它,但卻偏要怨.這種彷彿是無理的埋怨,卻有力地表現了女主人公離恨的煎熬中對月徹夜無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悵觸.「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過片承上「到曉」,折回寫今晨登高望遠.「獨上」應上「離恨」,反照「雙飛」,而「望盡天涯」正從一夜無眠生出,脈理細密.「西風凋碧樹」,不僅是登樓即目所見,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聽西風落葉的回憶.碧樹因一夜西風而盡凋,足見西風之勁厲肅殺,「凋」字正傳出這一自然界的顯著變化給予主人公的強烈感受.景既蕭索,人又孤獨,幾乎言盡的情況下,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展現出一片無限廣遠寥廓的境界:「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里固然有憑高望遠的蒼茫之感,也有不見所思的空虛悵惘,但這所向空闊、毫無窒礙的境界卻又給主人公一種精神上的滿足,使其從狹小的簾幕庭院的憂傷愁悶轉向對廣遠境界的騁望,這是從「望盡」一詞中可以體味出來的.這三句盡管包含望而不見的傷離意緒,但感情是悲壯的,沒有纖柔頹靡的氣息;語言也洗凈鉛華,純用白描.這三句是本詞中流傳千古的佳句.高樓騁望,不見所思,因而想到音書寄遠:「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彩箋,這里指題詩的詩箋;尺素,指書信.兩句一縱一收,將主人公音書寄遠的強烈願望與音書無寄的可悲現實對照起來寫,更加突出了「滿目山河空念遠」的悲慨,詞也就這渺茫無著落的悵惘中結束.「山長水闊」和「望盡天涯」相應,再一次展示了令人神往的境界,而「知何處」的慨嘆則更增加曳不盡的情致.婉約派詞人許多傷離懷遠之作中,這是一首頗負盛名的詞.它不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點,而且具有一般婉約詞少見的寥闊高遠的特色.它不離婉約詞,卻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約詞.附:王國維提到的「三種境界」晏殊【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別離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柳永【鳳棲梧】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辛棄疾【青玉案】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把曾此詞「昨夜西風」三句和柳永、辛棄疾的詞句一起比作治學的三種境界. 第一層境界為: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第二層境界為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層境界為: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好像季羨林的某篇文章里提到過,治學的三種境界,你可以從這個點切入,逐步展開

❸ 三年級下冊小學語文老師教

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教材解讀及實施建議國家督學成尚榮先生說:「研讀教材是語文老師的第一基本功。唯有教師走進了文本,方能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心靈的溝通。」讓我們一起走進三年級下冊教材: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教材以專題組織單元,以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容,共設8個專題。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愛護周圍環境;怎樣看問題、怎樣想問題;豐富多彩的兒童生活;可貴的親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國際理解和友好;神話故事、傳說。每組教材包括導語、課例和語文園地。每個語文園地由五個欄目組成。其中有四個固定的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第五個欄目是機動欄目,為寬頻網、趣味語文、展示台或成語故事。第二單元和第五單元各安排一次綜合性學習。此外,還安排了8篇選讀課文,供學生課外閱讀。第一單元大自然的美好一、研讀教材本組課文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為專題,燕子呢喃,柳樹發芽,荷花綻放,泉水流淌……大自然的景物是如此的迷人。教材選編了《燕子》《古詩兩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課文,一個語文園地。前三篇為精讀課文,後一篇為略讀課文。四篇課文多角度地展現了大自然的美:有的描繪了春天燕子從南方飛來;有的描繪了二月的柳絲和萬紫千紅的春日;有的描寫了夏日池塘荷花綻放;還有的描寫了家鄉珍珠般的泉水。與本冊課本配套的《同步閱讀》中,與本單元「大自然的美景」這一專題相關的課文有《走進大自然》《草葉上的歌》《霧在哪裡》《古詩兩首》《一碗水》《小城三月》《梅雨潭》《滄海日出》,從不同角度再度體現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學生在閱讀和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從這些綠柳飛燕、鳥語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來臨,傾聽大自然的聲音,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從而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感情。二、研讀學生對於三年級下學期的學生,這一組課文學起來比較容易,因為燕子、柳絲、荷花和泉水這些景物都是學生身邊的景物,加上以前又接觸過類似的文章,一定會興趣盎然。與以往不同的是學生在感受大自然的同時,還要了解作者觀察的方法,體會關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對於這一點教師不能停留在蒼白的寫作技法的指點上,而應該結合課文,寓方法於文字中,使學生易於接受。三、教學設想:1.走進生活。讓學生走進大自然,進一步觀察身邊的景物,加深切身體驗,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2.創設情境,美文美讀,在反復誦讀中積累優美句段。3.閱讀名家的相關文章,擴大對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鄉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四、教學目標:1.認識16個生字,會寫33個字,積累優美句段。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觀察身邊的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3.初步把握課文主要內容,了解觀察方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4.學習使用閱讀教學中學過的觀察和寫作方法,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寫一寫自己家鄉的一處景物,按照一定的順序寫出景物的特點,並一定的想像。願意展示自己的習作,與同伴分享快樂。5.在習作的過程中擴大對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鄉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加深對家鄉和大自然的熱愛。五、教學重難點:1.學會本單元的生字及新詞,讀懂課文內容。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文中優美的句子。3.擴大對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鄉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4.學習使用閱讀教學中學過的觀察和寫作方法,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寫一寫自己家鄉的一處景物,按照一定的順序寫出景物的特點,並一定的想像。願意展示自己的習作,與同伴分享快樂。5.古詩兩首讓學生大體了解詩句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記背詩句是重難點。6.荷花感受荷花之美,培養學生審美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六、教學建議學習本組課文,要反復誦讀,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體會課文中的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還可以從課文中了解作者觀察的方法,積累文中優美的句段。通過說、寫及課外了解、搜集的活動,擴大對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鄉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與本冊課本配套的《同步閱讀》中,與本單元大自然專題相關的課文有《走進大自然》《草葉上的歌》《雨兒在歌唱》《霧之美》《古詩兩首》《一碗水》《我和企鵝》《小城三月》《梅雨潭》《日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課外自行閱讀。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加強習作練習教學《燕子》一課,體驗燕子的可愛和作者的喜愛之情;學習作者是怎樣有順序、抓住特點、想像來觀察燕子的,是怎樣用准確的語句寫出燕子的特點,寫出自己對燕子喜愛之情的。教學《古詩二首》,學習詩人對春天大自然的感受和喜愛之情;學習詩人是怎樣抓住富有春天特點的景物來觀察和表達柳樹、春日的特點的,是如何想像的。教學《荷花》一課,感受荷花清新美麗的姿態,體會作者豐富的想像,體驗作者熱愛荷花的深情;學習作者是怎樣在觀察中豐富想像的;學習作者是如何按一定的順序把一池荷花描繪成了一幅活靈活現的荷花圖,把自己的想像和感受融入這美麗的荷花圖中的。略讀《珍珠泉》一課,交流讀後的感受,了解珍珠泉的特點,體會作者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總結怎樣觀察景物和寫作景物的方法,進一步明確觀察和表達要有順序、抓住景物的特點,適當想像。根據單元導讀提示,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選擇適當的時機,組織學生進行觀察一處家鄉風景的活動。像燕子、荷花、柳樹那樣的動植物,或者是像泗水濱、珍珠泉那樣的一處景物都可以作為觀察對象。可以全班集體開展這一活動,也可以分成小組,由學生自己討論後具體開展活動,還可以由學生在家長帶領下自己完成。在觀察中要運用閱讀教學中教給的方法,並做好口語交際的准備。口語交際《介紹家鄉景物》活動,交流自己在觀察中的發現,說說景物的地點,有哪些特點,要表達出對家鄉這處風景熱愛的感情。這也是給習作做好口語表達的准備。習作,要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開拓思路,寫自己家鄉的景物,注意學習使用閱讀教學中學過的寫作方法,按一定順序寫出景物的特點,並豐富的想像。習作完成後進行交流活動,展示自己的習作,互相評價,修改字句,分享習作的快樂。第二單元愛護周圍環境一、研讀教材環境保護是21世紀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本組教材圍繞「愛護周圍環境」這個專題進行編排。要通過本單元教學,增強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為保護環境作出自己的努力。在一年級下冊第三組安排了「保護環境」,二年級上冊第七組安排了「保護環境、愛護動物」的專題。與以往專題不同的是,本組教學內容安排了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圍繞「環境保護」這個專題,本組教材將導語、課文、課後練習、語文園地以及綜合性學習等相關內容以整合的方式編排在一起。其中,「調查周圍環境」的綜合性學習安排在第5課《翠鳥》之後,提示學生此次活動要求調查的內容、所選擇的組織和調查方式;在《一個小村莊的故事》之後,提示學生交流開展活動的方式,整理調查材料,做好展示和交流的准備。本組的四篇課文中,《翠鳥》《燕子專列》講述的是人與動物之間的故事,《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路旁的橡樹》反映了人們對待植物的不同態度以及由此引發的思考。前三篇屬於精讀課文,最後一篇是略讀課文。本組的導語提醒學生「留心周圍的環境,再想想,為了保護周圍的環境,我們能做些什麼」;四篇課文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以具體生動的實例引導學生去感受保護環境的重要以及他人為保護環境所作出的努力,使其在內心深處、在情感態度價值觀層面有所觸動和感悟;順著這個情感發展主線,教材在課文後面安排學生去親身調查、開展以「調查周圍環境」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語文園地」中,教材在學生開展的調查活動基礎上,進行更深層次的拓展和延伸,引導學生圍繞專題和此次活動,開展口語交際、習作和展示等學習活動。二、教學目標:1.會認31個生字,會寫40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3.留心周圍的環境,在綜合性學習活動展示交流的基礎上,選擇習作內容,借鑒課文的有關表達方法,寫一篇與愛護周圍環境有關的作文。願意展示自己的習作,與同伴分享快樂。4.感受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5.領會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6.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三、教學重難點:1.了解翠鳥外形和動作上的特點,體會翠鳥外形特點和捕魚本領之間的關系,透過具體的語句感受作者對鳥的喜愛之情。2.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並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本文所蘊涵的深刻道理。4.聯系生活實際為保護環境做出自己的努力。5.留心周圍的環境,在綜合性學習活動展示交流的基礎上,選擇習作內容,借鑒課文的有關表達方法,寫一篇與愛護周圍環境有關的作文。願意展示自己的習作,與同伴分享快樂。6.引導學生在有感情朗讀和默讀的基礎上,學會用對比、聯繫上下文的方法領會關鍵詞句的含義,理解文章所蘊涵的道理,體會保護環境、愛護動植物的重要性四、教學建議教學本組課文,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和默讀,領會關鍵詞句的含義和作用,理解文章所蘊涵的道理,體會保護環境、愛護動植物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加強習作練習教學《翠鳥》一課,認識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體驗作者特別喜愛的感情,認識在老漁翁的開導下,孩子們打消了自己的念頭,把翠鳥看作了朋友,這是保護環境、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正確做法。學習課文是怎樣抓住燕子的特點觀察和寫作,表達自己的感情的。開始組織調查周圍環境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教學《燕子專列》一課,領會人們為保護燕子所表現出來的博大的愛心,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學習課文怎樣用關鍵語句來表情達意的。教學《一個小村莊的故事》,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找出並體會課文里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課文通過具體的敘事表現小村莊變化的方法。交流綜合性學習的調查結果並作整理,准備展示、交流活動。學習《路旁的橡樹》一課,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交流自己隨這件事的看法;學習課文具體敘事的方法,以及通過人們的贊嘆表達自己看法的方法。口語交際《我們能做點什麼》活動,展示、交流、匯報綜合性學習調查中了解到的情況,討論我們能為家鄉的環境保護做點什麼。通過展示交流活動,擴展學生的思路,提供寫作材料,學習如何表達,為習作做好內容和表達的准備。習作,根據自己的認識,寫有關家鄉環境保護方面的的作文。可以寫自己調查了解到的情況;可以想像,寫一寫幾年後自己家鄉的環境;還可以寫發生在這次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趣的事。內容上比較廣泛,寫法上一定要不拘形式。針對三年級學生的實際,寫自己調查中了解到的情況,記事、寫景都可以,最好是把二者結合起來,還要加上適當的議論來表達自己的看法。想像,寫幾年後自己家鄉的環境,也是一樣的。寫調查中的趣事也應該得到老師的肯定和鼓勵。第三單元怎樣看問題,怎樣想問題一、研讀教材本組教材以「怎樣看問題,怎樣想問題」為專題,選編了精讀課文《寓言兩則》《驚弓之鳥》《畫楊桃》,略讀課文《想別人沒想到的》,一個語文園地。選文語言平實,意義深遠,形式多樣,其中有寓言故事、成語故事和傳說故事,也有生活中發生的真實故事。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用具體的事情來說明一個道理。所說明的道理,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豐富了學生的思想方法,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有的說明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認真改正,就不算晚;有的諷刺了那些行動和目的相反的人。有的告訴我們:一個人做事要善於觀察、勤於思考,並根據自己的發現做出正確判斷。有的通過生活中的平常小事說明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教育我們做事、看問題要實事求是。還有的說明做事情要善於開動腦筋,想別人沒想到的。類似的主題前面幾冊教材已有編排,要注意前後聯系和區別,本單元的教學應該在以往內容的基礎上有所擴展,不斷提高要求。教學時,教師要以讀為本,運用學到的閱讀方法把課文讀通、讀懂,注意抓住和理解課文中的關鍵詞句,聯系生活實際,體會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學的思想方法的教育。二、研讀學生有關思想方法的專題在前幾冊教科書中都有所涉及,學生並不感到陌生。小故事大道理類的文章都與生活聯系緊密,學生學起來也比較輕松。但是對於蘊涵的道理,學生的理解往往比較膚淺,僅僅停留在口頭上,如何增強行為的自覺性是教師應該關注的重點。因此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並能抓住關鍵詞句,緊密聯系生活實際,深入體會故事中的道理。三、教學設想1.對話。熟讀課文,學生與文本充分對話,體會故事中的道理。2.鏈接。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寓道理於實際行動之中。3.拓展。搜集有關小故事大道理的文章,進一步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四、學習目標1.認識16個生字,會寫36個字,熟讀課文。2.通過查字典和聯系課文理解關鍵詞語,能根據課文內容合理的想像。3.懂得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4.積累喜歡的詞語;抄寫和背誦意思深刻的句子。課前准備1.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投影。2.師生搜集的小故事。五、基本策略1.這組課文都要引導學生熟讀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2.聯系生活實際:你有過這樣的體驗嗎?或者在你身邊出現過類似的現象嗎?3.深入挖掘教材,引導思維向縱深發展:你想對故事中的誰說些什麼?六、教學建議《《寓言兩則》的第一則是《亡羊補牢》,作為成語,這四個字連用,大概是從宋代大詩人陸游的《劍南詩稿秋興》,詩句「懲羹吹齏豈其非,亡羊補牢理所宜」開始的,再往前找,它在《戰國策·楚策四》的《庄辛謂楚襄王》里,當楚襄王由於不聽庄辛的忠告而被秦軍攻下首都被迫流亡時,又把庄辛給找來時問他:「今事至於此,為之奈何?時,庄辛說:「臣聞鄙語曰:「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因而,在課伊始時,可以以這個故事導入,既拓展文本的外延,又激發學生的興趣:戰國時代,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對楚襄王說:「你在宮裡面的時候,左邊是州侯,右邊是夏侯;出去的時候,鄢陵君和壽陵君又總是隨著你。你和這四個人專門講究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這樣下去國都郢城將會保不住了。(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北)」襄王聽了,很不高興,氣罵道:「你老糊塗了嗎?故意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麼不幸。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庄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陽城(今河南息縣西北)。這才覺得庄辛的話不錯,趕緊派人把庄辛找回來,問他有什麼法;這時候,庄辛就給楚襄王講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就是我們學習的寓言──亡羊補牢。請大家認真去讀一讀,仔細體會一下庄辛這個故事想要告訴楚襄王什麼道理。在讀通課文,解決了字詞後,可以讓概括主要內容,並聯系課文理解課題中的「亡」和「牢」。課文中有現成的詞可解釋:「亡」──丟了,「牢」──羊圈接著以「當他第一次丟羊後是怎樣想問題的?」「第二次丟羊後又是怎樣看等這個問題的?」來引導,並利用這些練習的輔助得出寓意:庄辛想通過《亡羊補牢》這個故事,告訴楚襄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一個同學,因為不認真學習而致使學成績下降,老師想給他說說《亡羊補牢》的故事,那老師想告訴那個同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後可以這樣小結:這么看來,不管什麼事,只要做錯了或出了問題,都要()。所以人們在運用這個成語的時候,常常還這樣說:「亡羊補牢,未為晚也!」當然,把這個故事復述下來也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文後提出的要求是用自己的話講這個故事。作為初始的訓練,教師可以通過大量的示範來讓學生明白這樣才算「自己的話」可以先出示課文的一段話(第一段),然後羅列一些講法給學生參考:1.從前有個養羊人,一天早上,發現自己的羊少了一隻。他查了一下,發現是羊圈破了一個洞。夜裡,狼從這個洞里鑽進來,把羊給叼走了。2.很早以前有個人,養了幾只羊。有一天,他發現少了一隻羊。原來他的羊圈破了一個窟窿,半夜裡狼從這窟窿鑽進來叼走了羊。3.以前一個人,養了一些羊。一天早上,他在放羊時發現少了一隻。哪裡去了呢?原來是他的羊圈不知什麼時候破了一個窟窿,被一隻狼發現了。夜裡,這狼就從這個洞里鑽過去,把羊叼走了。第二個故事《南轅北轍》出自《戰國策·魏策四》原文是這樣的:魏王欲攻邯鄲。季梁聞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頭塵不去,往見王曰:「今者臣來,見人於太行,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今王動欲成霸王,舉欲信於天下,恃王國之大,兵之精銳,而攻邯鄲,以廣地尊名;王之動愈數,而離王愈遠耳,猶至楚而北行也。」因而也可以以這個原版故事為導入:魏王一心想稱霸諸侯,取得天下的信任,於是依仗自己國家強大,軍隊精銳,想去攻打邯鄲,想擴展地盤抬高聲威。正出使別國的季梁聽說後,走到半路趕緊折回來,衣服上的皺折顧不得整理平整,臉上的塵垢也顧不得洗干凈,急急忙忙去見魏王,說了自己路上碰到的一件怪事:這個怪事就是我們接下去要學的《南轅北轍》在讀通課文時,也需要釋題。這個釋題最好能製作一張馬車的圖片,這樣就能比較形象地明了轅和轍的意思,這為理解隱含著的「目標和行動」這一意思鋪墊了基礎。在理解課文時,也可抓住這個人是怎樣想問題的?他朋友呢?你呢?來理解文本,領會寓意。,(寓意:做人做事,必須有正確的方向。方向錯了,條件越好,花的力氣越大,離自己所要達到的目標就越遠。)之後可延伸開去問:季梁說這個故事和這有什麼聯系?這樣既得出寓意,也可深切了解戰國時期的這些辯士高超的表達方式,促進對國學的了解。不過,這兒提醒一下,課堂上學生也可能提出這樣的問題:因為地球是圓的,所以南轅北轍是能到達目的地的,而且還是環球旅行呢?《驚弓之鳥》也出自《戰國策·楚策四》:"雁從東方來,更羸以虛發而嚇之,魏王曰:'然射色可至北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對曰:'其飛徐而鳴悲,飛徐者,故瘡痛也;鳴悲者,久失群也。故瘡未息而驚心未去也,聞弦聲,引而高飛,故瘡損也。'"故事的背景是這樣的,戰國末期天下諸侯聯合抗擊秦國。趙王派魏加去見楚國的春申君,對他說:"您是出征大將的人選了嗎?"春申君說:"定下來了,我准備委任臨武君為主將。"魏加說:"我年輕的時候喜歡射箭,我願意用射箭的事來打個比方,可以嗎?"春申君說:"當然可以。"於是,魏加就講起了《驚弓之鳥》這個故事。講完後說,如今臨武君是個曾經被秦國打敗的將領,他猶如驚弓之鳥,不可以委任他為抵抗秦軍的主將。這樣看來,這個故事不但要學習汲取更贏善於觀察分析判斷的能力,還要明白驚弓之鳥的含意,會用這個成語來比喻。這篇課文的閱讀教學有著很豐富的技巧和策略,好多名家都曾執教過,他們的方法都很巧妙。此外也可以以第一句話的「有名的射箭能手」為切入點從四個層面:第一個層面可先理解「能手」接下去說說「射箭能手」和「有名的射箭能手」的意思,並說說表示射箭準的成語,(百發百中、箭無虛發、百步穿楊、一箭雙雕)接著又把這些成語在句中加以運用,使其積累:因為更贏射箭(),所以說他是有名的射箭能手。第二個層面是用「更蠃的有名不僅表現在這些方面,還有更神的地方呢?引入下文閱讀,得出「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把大雁射下來。」然後把閱讀重點放在最後一段,讓學生在反復閱讀之後說說更羸在看到這些情景時是怎樣想問題的。更羸看到(),想到()。如果這不是一隻大雁,更羸也會這樣想嗎?這樣的現象魏王他們看到了嗎?它想到了嗎?從哪兒可以看出?小結:由此看來,更羸真不但箭射得准,還有著豐富的經驗。第三個層面:現在,給你弓,不給你箭,你能把大雁射下來嗎?你怎麼知道的?根據學和回答得出:聽到弦響──害怕──拚命高飛──使了勁──傷口裂開──掉下來這樣的鳥就叫驚弓之鳥,剛才故事裡的臨武君就像這只大雁一樣,也可以說他是驚弓之鳥。類似這種情況的都可以叫它驚弓之鳥。在這方面還有類似的其他句子: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杯弓蛇影等。不過,我們可得從只鳥身上得到教訓,不能因一點小事而驚怕的手足無措。小結:看來,更羸不但武藝精湛,滿肚才學,還深知驚弓之鳥的心理,善於推理測,真是一個有名的射箭能手。第四個層面可抓住更贏的謙遜來學習。可以先問學生,現在你說更羸的本事大嗎?可他自己卻說:「不是我的本事大,……」這說明什麼呢?現在,你知道了嗎,一個本事大的人,要有名還要什麼品質?《畫楊桃》是一篇新課文,但也不陌生,因為在之前的其他版本的教材里早有了,教學雜志上對此的教學設計也時有所見。在通讀課文後,可以以「文章講了什麼,受到什麼啟發?」由切入點,引領到文章中老師最後的話和前面父親的話,進行重點研讀。中間可以用「茶杯」的不同平面圖或課件(畫楊桃)或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形象直觀地解決學生對「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的理解。接下去,我推薦用支玉恆老師上這一課的方式來加深對這些話的理解。支玉恆老師在先把一個楊桃插在話筒架的頂端,放在教室中間讓學生把它的基本輪廓畫下來。接下來讓來評價畫的圖畫,並一再提醒:看他畫的畫,評價課文讀懂了沒有。評價時得引用課文上的話語來作為理由。此法出現兩種可能:一、沒有領會課文主旨的學生就會址站在自己的位置評價同學的繪畫。教師可馬上指出他評價得不對,並交由同學討論為什麼?二、是領會了課文主旨的同學會先走到作畫人的位置看了楊桃後再作評判,教師可問其為何要走到他旁邊才評價,進上步促使同學明白:要看人家從什麼角度看的。最後,還要把這一道理引申到「不管做什麼事,都要實事求是,不能想當然。」和「當別人的看法做法與自己不同時,不要急於下結論,要從別人的角度去想,去看。」《想別人沒想到的》.師:我們的祖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的古國,我們的祖國也是一個詩的國度。自從有了文明,詩就誕生了,詩經、楚辭、唐詩、宋詞、元曲……源遠流長,一脈相承。孩子們,作為文明古國的子孫,我們真應該多讀詩,多背詩,在詩中去豐富我們的情感,滌盪我們的心靈,在詩中去追尋古老的文明,去民族的和智慧。孩子們,讓我們以經典為友,以詩書相伴,美生。

❹ 二年級語文主題學習書里有關春的古詩

我有六冊的教案,你們拿去看吧,八冊的語文書都沒有,哪裡會有教案呢?我也在找八冊教案,誰有消息別忘了通知一聲,謝謝了!第一單元 走進春天單元主題分析:春風、春雨帶來《春的消息》,活潑機靈的小《燕子》奏響春天的序曲,枝頭吐出新綠,雛菊綻開笑靨,《柳笛和榆錢》里,榆錢舞,柳笛飄,又是一年春來早,人們的臉上和心裡更是春意盎然……本單元一是要學生感受自然界春光的美好,置身於大自然的懷抱,用心去體驗、感受春天帶給自然萬物的變化,春天給萬物帶來的勃勃生機;二要促使學生用心研讀課文,透過作者觀察春天的視角的不同,感受春天的無處不在。從而學習作者觀察和表現生活的不同方式和方法,無論是古詩、現代詩歌、還是散文,字里行間都充溢著作者對生活真摯的熱愛與贊美。讓學生通過字里行間去應和「走進春天」的主旋律。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 認識「漂、雛、耀、」等38個生字,並能規范、端正、整潔地書寫「冬、換、牽」等56個生字。2、 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 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藉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4、 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5、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6、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字、詞、句。7、能用普通話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並能把握主要內容。過程與方法:1、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主識字,提高識字量。2、 通過品讀、演讀,感悟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3、 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4、 能用普通話交談,並能就他人發言中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 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2、 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與情感體驗,引導學生發現春天就在自己的身邊,感悟到春天的萬物復甦、生機勃勃是具體的、生動的,是可見可感的。3、 結合活動安排習作訓練,使學生認識習作在生活中的價值,並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4、樂意與人交談,在交談中能清楚明白地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1、春的消息教學目標:1、認識本課6個生字,會正確書寫12個生字。理解「消息、漂白、牽引、愛憐、雛菊、禁不住」等詞語的意思。能正確拼讀 「漂、禁」兩個多音字。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全詩,背誦詩歌。3、通過朗讀詩歌,指導學生邊讀邊想像,增強對詩歌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想像力。4、通過讀、誦、背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展開想像,激發學生感受和表達對春天的喜愛之情。教學准備:學生准備:觀察身邊的事物,感受春的氣息。教師准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教學過程:第1課時一、激發興趣 導入新課1、教師先板書「消息」,指名學生讀。引導學生交流自己對「消息」的理解。師:春姑娘就要來了,她想給小朋友們發一個春天到來的好消息,你幫她想一想:春姑娘可以怎麼告訴我們這個好消息呢?」(學生暢所欲言。)春姑娘把小朋友們的好主意讓一位詩人寫成了一首詩來傳達「春的消息」。我們來讀一讀,看看誰能收到這些消息。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1、學生自由讀詩,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用以前的方法來解決。2、出示生詞卡片,指明讀,注意「漂」是個多音字,漂白、漂亮開火車讀。3、用各種形式理解文中詞語。「漂白」、「牽引」、「愛憐」、「雀躍」、「搔癢」等詞語可以結合詩中的具體語境、生活經驗和具體的動作來理解。對於其他詞語可以相機解決。4、檢查讀文情況:教師指名學生按小節讀課文,聽者可以習慣性的進行評價。三、師生對話、品悟詩情。1、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詩歌,邊讀邊想,讀完課文後,你感受到的春的消息在哪裡?2、引導學生交流讀後的感受。3、引導學生抓住自己觀點的支撐點,通過感情朗讀來表達出來。第一節中春的消息是指春風、春水、樹枝、水鴨 ;抓住「盼望」「整整」體會孩子們渴望和欣喜的感情。第二節中春的消息是指換上春裝;「飛過」「飛上」表達了孩子們尋找春天的歡快和急切之情。第三節中春的消息是指蝴蝶飛舞 ;抓住「愛憐」體會孩子們對自然萬物的愛。第四節中春的消息是指雛菊開放 ;抓住「雀躍」體會孩子長高的自豪和欣喜。第五節中春的消息是指吐出綠苞、溪水唱歌 ;第六節中春的消息是指太陽照耀、被嫩草搔癢的面頰;4、配樂朗誦詩歌,美讀中品位所蘊涵的情感。贊美春天!第2課時一、復習:指名讀課文,說說春天的消息有哪些。二、記憶字形,指導書寫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並說句子。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如「雀」字。4、利用寫字書進行書寫練習。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1、 關於春的消息還有很多很多,只要你做一個細心觀察的孩子,你一定能發現的更多!去找一找相關描寫春天的兒歌、古詩、歌曲讀一讀、背一背唱一唱。也可以自己動手畫一畫,剪一剪美麗的春天。2、積累詩歌中描寫的生動的詞語或句子。2、燕子教學目標:1、正確認識本課7個生字,會正確書寫12個生字。理解「俊俏、聚攏、生機、掠、偶爾、盪漾、光彩奪目」等詞語的意思。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3、通過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展開想像,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4、初步體會比喻、擬人等表達方法在課文中的作用。積累優美的詞句。5、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觀察得細致,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教學准備:學生准備:搜集有關燕子的資料教師准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教學過程:第1課時一、激發興趣 導入新課1、教師出示燕子的圖片,學生欣賞。2、同學們,春天,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從南方飛來了,喜歡燕子嗎?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燕子》這篇課文。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鄭振鐸寫的,請打開書,誰來讀讀。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1、明確自學要求。(1)讀准注拼音的生字,劃出生字組成的新詞,把你認為難寫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認真寫幾遍。(2)自由讀課文,注意讀錯的句子要重讀,直到讀通為止。2、學生自學,教師巡迴指導3、檢查自學效果。(1)出示新詞語,指名認讀,全班齊讀。(2)理解詞語的意思。4、開火車一人一段朗讀課文,檢查是否讀得正確、流利。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找找生字的形近字,也可以說句子。2、指導重點字的書寫,如「奏、湊」不能寫成「秦」字。五、作業:記住生字。第2課時一、師生對話、感悟文本。1、 課文美在以下四個方面:外形美 春之美 飛行美 歇息美你們小組最想研讀那一方面的美?2、 出示研讀方法:(1)自讀課文,找出哪些詞句最能反映這方面的美;(2)細細品讀這些詞句,把自己的想法寫在旁邊;(3)小組交流補充;(4)討論怎樣讀好這一節練讀。3.學生研讀,教師巡視並參與研讀。外形美:燕子的外形美在哪兒?你們從哪些詞句讀出了這種美 推薦一名成員朗讀這一節。春之美: 這一節通過哪些景物來展示春之美這些景物各有什麼特點你們認為哪些詞句寫得比較好為什麼飛行美: 燕子飛行時美在哪兒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歇息美:你們覺得這一節中哪些詞句寫得特別美,為什麼 作者打了哪些比方,把什麼比做什麼想想:燕子會譜出一支怎樣的歌(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朗讀。)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1、春天裡的小燕子從南方飛來了,你還知道那些小動物春天了,就和大家見面,說說他們在春天裡的快樂吧!2、積累文中描寫的生動的詞語或句子。3、柳笛和榆錢教學目標:1、正確認識本課10個生字,會正確書寫11個生字。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3、初步體會比喻、擬人等表達方法在課文中的作用。積累優美的詞句、語段。4、通過有感情地朗讀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柳笛和榆錢在春天裡帶給孩子們的樂趣。教學准備:學生准備:新鮮的柳條和榆錢教師准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教學過程:一、激發興趣 導入新課1、板書課題:柳笛和榆錢師:同學們,看到課題,你們猜文章主要寫了什麼呢?(學生暢談)師:文章的作者,圍繞著柳笛和榆錢都寫些什麼呢?讓我們細細的讀讀課文,通過自己的邊讀邊思考去尋找答案吧!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1、 明確自學要求。(1)默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或查字典讀准字音;(2)參考課文題目,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麼。柳笛和榆錢給春天裡的孩子們帶來哪些樂趣?你是從課文的哪些描寫中體會到的?可以講一講,也可以讀給同學們聽一聽。(3)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記下來,准備和同學討論。2、 學生自學,教師巡迴指導。3、檢查自學效果。(1) 開火車認讀詞語(2)開火車一人一段朗讀課文,檢查是否讀得正確、流利。三、師生對話、感悟文本。1、課文主要講了什麼?柳笛和榆錢給春天裡的孩子們帶來哪些樂趣?你是從課文的哪些描寫中體會到的?2、出示組內學習方法:(1)自讀課文,找出哪些詞句最能反映柳笛(榆錢)帶給孩子們的樂趣;(2)細細品讀這些詞句,(3) 可以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小組交流補充;(4)討論怎樣讀好這一節練讀3、全體同學交流,互相補充。柳笛:可以抓住一系列的動作描寫「折下」「切割」「撮一撮」「猛一下抽出」,讓學生們在課堂上,真正的動手操作一下!榆錢:抓住:一個形象貼切的比喻:「亮晶晶、綠瑩瑩,真像一串串晶瑩的玉莢。」也可以讓學生親口嘗一嘗。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1、自主認識字詞,同桌互相測試。2、指導重點字的書寫,如「唇」上下結構,但是上半部撇寫的要長些。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1、柳樹和榆樹給春天裡的孩子們帶來了很多的樂趣,你還知道還有哪些書給春天增添了色彩,給孩子們帶來了歡樂呢?2、積累文中描寫的生動的詞語或句子。4、古詩二首教學目標:1.正確認讀本課的5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9個生字。2.能結合語言環境或藉助工具書理解「不值」、「應」、「屐齒」、「小扣」、「柴扉」、「勝日」、「泗水濱」、「等閑」等詞語的意思。3、入情入境地品讀古詩,整體感受詩歌的意思,想像詩歌所描寫的畫面。培養學生的閱讀體驗能力和想像能力。教學准備:學生准備:搜集有關春天的古詩,藉助工具書理解古詩教師准備:寫好古詩的黑板、古詩課件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激發興趣 導入新課師:同學們,春回大地,我們讀了春的詩歌,春的散文,今天我們來看看春的古詩,在以前你讀過的詩中,還記得哪一首詩描寫春天的景色?給大家背一背。(學生背誦)師:今天我們還要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游園不值》、《春日》二、自學古詩,感悟詩情。1、讀詩。2、解詩題。詩題「游園不值」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想到朋友的花園去遊玩,但沒有遇上他。3、解詩句。(1)請大家讀一讀詩句,對哪些字詞還不明白。(2)學生質疑,根據學生發問和回答,課件出示難解字詞意思,讓學生板書(看注釋、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等)。(3)以四人小組合作的形式討論詩句的意思。(4)你學懂了哪一句,向大家匯報一下。根據學生發言進行補充糾正(連字詞意思、看插圖等)。(5)把整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三、師生對話、品悟詩情。1、體會「一枝」的妙處。游園心切的葉紹翁只看到了一枝紅杏,這枝紅杏給他帶來了什麼?一枝紅杏就說帶來了滿園春色,那麼數枝、百枝、千枝不是更能代表滿園春色嗎?2、展示滿園春色。詩人善於發現春天、欣賞春天,能從一枝紅杏就感受到春天的氣息,想像到春色滿園,談談你想像的滿園春色。3、讀好後兩句。這枝紅杏還帶給了吃閉門羹的葉紹翁什麼?找到表現他驚喜心情的詩句,讀出他的這份驚喜。指名學生對比讀,從語調、語速、表情角度進行指導。3、 讀全詩。讀出從失望到驚喜的心情變化。第二課時一、學習《春日》:1)、古人贊美春天的詩詞很多,然而,人們最喜愛、最推崇的是南宋詩人朱熹的《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2)、今天咱們再學的就是這一首詩。誰知道題目的意思?(春天的日子、春天)(板書題目)3)、詩人的名字和朝代大家千萬不能忘記!(指名板書「南宋朱熹」)我們上學期曾經學過朱熹的哪首古詩?4)、請大家自由地大聲地讀一讀朱熹寫的《春日》。5)、讀了這首詩以後,你能猜測一下詩人朱熹在春日時的心情嗎?6)、猜測終歸是猜測,如果大家能夠從詩句中找出「證據」,來證明詩人當時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我不是猜測,我是有理由的。7)、指導學生誦讀古詩,其間,教師范讀一次。8)、說說古詩的意思。6、朗讀品位兩首古詩二、記憶字形,指導書寫1、自主認識字詞,同桌互相測試。2、指導重點字的書寫,如「齒」字,下半部應該是不封口的。三、拓展延伸,積累實踐古代詩人對春天是那樣痴情,那樣狂放,那樣欣賞!真可謂把春天描摹得絢麗而又迷人,達到了絕妙的地步。古人贊美春天的詩詞很多,請同學們課下繼續收集整理。5、陽氣知識與技能目標:1.做到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的生字、生詞,。2.能結合閱讀體驗,從整體上了解「陽氣」、「地氣」等詞語的意思;同時藉助工具書或結合上下文與生活經驗理解「佝僂」、「朗朗的笑聲」、「洋溢」、「蠕動」等詞語。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大意,背誦第4自然段。4、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與情感體驗,引導學生發現春天就在自己的身邊,感悟到春天的萬物復甦、生機勃勃是具體的、生動的,是可見可感的。教學准備:學生准備:搜集有關於春天的節氣歌、諺語等。熟讀課文教師准備:生字卡片,春季的諺語等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激發興趣 ,導入新課師:春的詩歌,春的散文,春的古詩,還有春的諺語「大罷春,陽氣升」奶奶對我說,可是我不明白啊,同學們,你們明白嗎?(學生背誦)師:讓我們來一起進入文章深入體會吧!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1、自主讀文,明確要求:(1)、對一些較長的句子要重點讀、反復讀,直到讀通順。(2)、遇到難讀的長句子,要和同伴互相傾聽讀正確。2、理解詞語:在讀中結合語言環境、藉助工具書、聯系生活實際理解「佝僂」、「銹」、「垛」、「疙瘩」、「軲轆」、「溢」、「薺」、「蠕動」、「耙」等字詞的意思。3.用自己習慣的語言概括奶奶說的諺語的意思。三、師生對話、品悟詩情。1、再讀課文,對文章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2、結合閱讀體驗,說說自己對陽氣的理解重點指導:第四自然段,從整體感覺、視覺、聽覺等方面以及動態、靜態、顏色、氣息、聲音等方面體會語言的豐富、美好。「一陣騰騰的腳步聲」、兩次「朗朗的笑聲」,進一步體驗人物的內心情感,體驗春天給土地、植物、動物、人類帶來的希望。指導學生通過朗讀表達出來。第二課時一、 復習1、學生朗讀課文。2、教師出示生詞,學生認讀。二、記憶字形,指導書寫1、自主認識字詞,同桌互相測試。2、指導重點字的書寫,如「棗」字,上下兩部分的書寫。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1、 收集有關於春天的諺語2、拓展閱讀朱自清的《春》閱讀鏈接走進春天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閱讀鏈接的內容。2、能夠利用工具書解決遇到的字詞的問題。3、合理展開想像,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春天的喜愛之情。課前准備:課下布置學生對本單元的課文多通讀幾遍,回顧課文內容。在課下搜集和春天有關的一切內容。白紙,彩筆。教學過程:一、回顧課文內容,為「走進春天」做好儲備1、師:同學們,你們還記得在本單元我們都學了哪些課文?這幾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呢?2、師:可以看出,我們這幾篇課文都和春天有關,而且在我們身邊春天也正在一步步向我們走來,就讓我們在這節課中一起「走進春天」。二、閱讀文本,初步了解閱讀鏈接的大概內容師:下面,請大家打開書18頁,自已認真的讀一讀。師:誰能說一說,你都讀懂了哪些內容?找2-3名學生說一說。師:誰願意來讀一讀課文內容?找四名學生,每位學生讀一個板塊的內容。三、再回歸文本,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春天的喜愛1、師:同學們,就讓我們懷著愉快和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再讀一讀課文的內容吧,一會兒我要找同學們說一說你讀後的感受。2、同學們自由讀。3、讀後先小組交流一下讀後的感受。4、然後找同學圍繞知春、踏春、惜春、詠春四個內容來談一談自己的感受,可讀課文,也可結合課下搜集的內容,來說一說自己的感受。四、走進春天,走進想像的樂園1、師:同學們, 剛才我們在一起走進春天,走進了一個充滿活力的樂園,此時此刻,你能不能用一幅畫來表達你的心情?2、學生拿出課前准備的紙筆做畫。3、師:誰能向大家來展示你的作品?同學生踴躍參與。5、師: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紹介紹你的作品呀?五、擴展延伸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直沉浸在一種快樂的氛圍中,春天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大家想不想課下到我們身邊找一找春天,如果你找到了,可以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如果我們有時間會再一起來交流,好不好?六、課下作業寫一篇春天的景物的文章綜合學習一教學目標:1、更多的積累關於春天的詞語。2、將鍛煉學生口語表達能力與初步的習作能力有機結合,通過口語交際積累、展示生活的素材,3、承接上一冊「漫步書林」的系列安排,在學生了解了文房四寶和永字八法的基礎上,學習描紅和仿影。4、引導學生感受詩歌的意境美,體驗詩人來源於生活中的心境5、幫助學生樹立喜歡漢字、主動寫好漢字的意識。教學准備:學生准備:搜集有關於春天的詞語、詩歌、諺語、古詩等。A4紙、彩筆教學過程:一、整體回顧孩子們,真是一年之計在於春,我們剛剛開學兩個星期,已經很講究學習的效率,學習了很多關於春的文章,現在我們來回憶一下,我們本單元都學習了什麼?給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麼?可以是詞語、古詩、詩歌、或者優秀的段落。(學生暢談)二、我的采蜜集1.請將我們在學習過程中積累的關於春天的詞語展示給大家吧!2.選用自己認為最好的成語,自辦手抄報,版面設計可以採用春天的明快色彩!3.評選「成語積累之星」,「成語積累優勝小組」。三、讀讀背背1.用自己喜歡或習慣的方式讀通、讀准《春遊》詩。2、用自己的話說說讀了這首詩歌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四、漫步樹林:1.欣賞書法作品,激發學生從美學的角度審視漢字的情趣。2.教師親自為學生示範,讓學生欣賞書法的筆畫美、神韻美。3.回憶學過的書法的基本筆畫特點,練習描紅和仿影。要鼓勵學生課余時間多寫多練。口語交際 「春的消息」發布會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細心觀察,感受春天的美麗。2、讓學生學會展開想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描繪春天,贊美春天。3、培養交際能力,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讀著本單元的這組課文,尋覓著春的足跡,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走進了春天的懷抱。綠油油的麥苗,金黃的油菜花,盛開的迎春花、丁香花、櫻花……好美的春天啊!同學們,在前面我們組織的活動中你積累了哪些「春天的信息」?那麼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跟小夥伴們講一講,好嗎二、互動交際 自己眼中的春天1、學生在小組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交流自己對春天的感受。2、小組派代表班上交流,其餘同學認真傾聽,可補充可評價。三、評價總結把握三點:是否用普通話,發現是否多、新,語言是否生動完整。評選出最佳「春天小使者」。我的小筆頭 我 們 眼 里 的 春 天《綜合學習一》中「我的小筆頭」習作要求是這樣的:讓春天來到你的筆下,讓春意走進字里行間。選擇感興趣的內容,你可以寫一首小詩,也可以寫一件事或編一個童話,還可以畫幅畫兒,配上你喜歡的文字……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筆下的春天。教材分析:教材順應三年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心理發展的特點,安排這次習作,形式多樣,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學設計思想:1、讓學生在觀察實踐中,放鬆自我,感受春天的美麗。2、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描繪春天,贊美春天,培養寫作能力,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情感。3、體現課程整合的思想,將口語交際與寫作有機的整合在一起。教學活動流程設計:一、創境激情,感受春天同學們,現在正是和風送暖的春天。說到春天,你們能想到哪些和春天有關的詞語?(可能有春光明媚、柳綠花紅、鶯歌燕舞、大地回春、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你能想到哪些和春天有關的詩句?同學們積累得可真多!春天是一首小詩,清新雅緻;春天是一幅畫,絢麗多姿;春天是一個神奇的魔術師,她走到哪裡,哪裡就會充滿生機。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讓我們和春姑娘一起去旅遊吧!(播放歌曲《綠紗巾》)學生談聽後感受。二、描繪春天,留住春天春天就在小鳥動聽的歌唱中,就在筍芽兒破土而出的劈啪聲中,就在醉人的花香中,就在小朋友歡樂的笑臉上。生活中,一個關愛的眼神,一句溫暖的問候,一次真誠的幫助,也會讓人感到春天般的溫暖。拉住春天的手,春天永遠在我們心頭。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把美好的春天留在我們身邊,讓別人知道你眼中的春天呢?1、小組交流2、全班互動交流,師點撥(預設:可以寫一首小詩,可以編一首歌,可以畫下來或用相機照下來,還可編一個童話故事……)好,同學們那快快拿起手中的筆寫下你眼中的春天吧!在寫之前,老師還要告訴你們一個好設想,那就是把你們寫好的「春天」分組裝訂在一起,名字、封面由你們自己設計,然後,我們還要把它給各年級的同學看一看,讓春天永遠留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怎麼樣?三、學生動筆描繪自己眼裡的春天師巡視,個別指導。四、修改整理,裝訂成冊

❺ 急求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我有六冊的教案,你們拿去看吧,八冊的語文書都沒有,哪裡會有教案呢?我也在找八冊教案,誰有消息別忘了通知一聲,謝謝了!

第一單元 走進春天單元主題分析:
春風、春雨帶來《春的消息》,活潑機靈的小《燕子》奏響春天的序曲,枝頭吐出新綠,雛菊綻開笑靨,《柳笛和榆錢》里,榆錢舞,柳笛飄,又是一年春來早,人們的臉上和心裡更是春意盎然……本單元一是要學生感受自然界春光的美好,置身於大自然的懷抱,用心去體驗、感受春天帶給自然萬物的變化,春天給萬物帶來的勃勃生機;二要促使學生用心研讀課文,透過作者觀察春天的視角的不同,感受春天的無處不在。從而學習作者觀察和表現生活的不同方式和方法,無論是古詩、現代詩歌、還是散文,字里行間都充溢著作者對生活真摯的熱愛與贊美。讓學生通過字里行間去應和「走進春天」的主旋律。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 認識「漂、雛、耀、」等38個生字,並能規范、端正、整潔地書寫「冬、換、牽」等56個生字。
2、 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藉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4、 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
5、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6、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字、詞、句。
7、能用普通話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並能把握主要內容。
過程與方法:
1、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主識字,提高識字量。
2、 通過品讀、演讀,感悟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
3、 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4、 能用普通話交談,並能就他人發言中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 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與情感體驗,引導學生發現春天就在自己的身邊,感悟到春天的萬物復甦、生機勃勃是具體的、生動的,是可見可感的。
3、 結合活動安排習作訓練,使學生認識習作在生活中的價值,並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4、樂意與人交談,在交談中能清楚明白地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春的消息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6個生字,會正確書寫12個生字。理解「消息、漂白、牽引、愛憐、雛菊、禁不住」等詞語的意思。能正確拼讀 「漂、禁」兩個多音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全詩,背誦詩歌。
3、通過朗讀詩歌,指導學生邊讀邊想像,增強對詩歌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4、通過讀、誦、背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展開想像,激發學生感受和表達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教學准備:
學生准備:觀察身邊的事物,感受春的氣息。
教師准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激發興趣 導入新課
1、教師先板書「消息」,指名學生讀。引導學生交流自己對「消息」的理解。
師:春姑娘就要來了,她想給小朋友們發一個春天到來的好消息,你幫她想一想:春姑娘可以怎麼告訴我們這個好消息呢?」
(學生暢所欲言。)
春姑娘把小朋友們的好主意讓一位詩人寫成了一首詩來傳達「春的消息」。我們來讀一讀,看看誰能收到這些消息。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自由讀詩,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用以前的方法來解決。
2、出示生詞卡片,指明讀,注意「漂」是個多音字,漂白、漂亮
開火車讀。
3、用各種形式理解文中詞語。
「漂白」、「牽引」、「愛憐」、「雀躍」、「搔癢」等詞語可以結合詩中的具體語境、生活經驗和具體的動作來理解。
對於其他詞語可以相機解決。
4、檢查讀文情況:
教師指名學生按小節讀課文,聽者可以習慣性的進行評價。
三、師生對話、品悟詩情。
1、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詩歌,邊讀邊想,讀完課文後,你感受到的春的消息在哪裡?
2、引導學生交流讀後的感受。
3、引導學生抓住自己觀點的支撐點,通過感情朗讀來表達出來。
第一節中春的消息是指春風、春水、樹枝、水鴨 ;抓住「盼望」「整整」體會孩子們渴望和欣喜的感情。
第二節中春的消息是指換上春裝;「飛過」「飛上」表達了孩子們尋找春天的歡快和急切之情。
第三節中春的消息是指蝴蝶飛舞 ;抓住「愛憐」體會孩子們對自然萬物的愛。
第四節中春的消息是指雛菊開放 ;抓住「雀躍」體會孩子長高的自豪和欣喜。
第五節中春的消息是指吐出綠苞、溪水唱歌 ;
第六節中春的消息是指太陽照耀、被嫩草搔癢的面頰;
4、配樂朗誦詩歌,美讀中品位所蘊涵的情感。贊美春天!
第2課時
一、復習:指名讀課文,說說春天的消息有哪些。
二、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並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如「雀」字。
4、利用寫字書進行書寫練習。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1、 關於春的消息還有很多很多,只要你做一個細心觀察的孩子,你一定能發現的更多!去找一找相關描寫春天的兒歌、古詩、歌曲讀一讀、背一背唱一唱。也可以自己動手畫一畫,剪一剪美麗的春天。
2、積累詩歌中描寫的生動的詞語或句子。

2、燕子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識本課7個生字,會正確書寫12個生字。理解「俊俏、聚攏、生機、掠、偶爾、盪漾、光彩奪目」等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通過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展開想像,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
4、初步體會比喻、擬人等表達方法在課文中的作用。積累優美的詞句。
5、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觀察得細致,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教學准備:
學生准備:搜集有關燕子的資料
教師准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激發興趣 導入新課
1、教師出示燕子的圖片,學生欣賞。
2、同學們,春天,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從南方飛來了,喜歡燕子嗎?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燕子》這篇課文。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鄭振鐸寫的,請打開書,誰來讀讀。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明確自學要求。
(1)讀准注拼音的生字,劃出生字組成的新詞,把你認為難寫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認真寫幾遍。
(2)自由讀課文,注意讀錯的句子要重讀,直到讀通為止。
2、學生自學,教師巡迴指導
3、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新詞語,指名認讀,全班齊讀。
(2)理解詞語的意思。
4、開火車一人一段朗讀課文,檢查是否讀得正確、流利。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找找生字的形近字,也可以說句子。
2、指導重點字的書寫,如「奏、湊」不能寫成「秦」字。
五、作業:記住生字。
第2課時
一、師生對話、感悟文本。
1、 課文美在以下四個方面:外形
美 春之美 飛行美 歇息美
你們小組最想研讀那一方面的美?
2、 出示研讀方法:
(1)自讀課文,找出哪些詞句最能反映這方面的美;
(2)細細品讀這些詞句,把自己的想法寫在旁邊;
(3)小組交流補充;
(4)討論怎樣讀好這一節?練讀。
3.學生研讀,教師巡視並參與研讀。
外形美:燕子的外形美在哪兒?你們從哪些詞句讀出了這種美? 推薦一名成員朗讀這一節。
春之美: 這一節通過哪些景物來展示春之美?這些景物各有什麼特點?你們認為哪些詞句寫得比較好?為什麼?
飛行美: 燕子飛行時美在哪兒?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
歇息美:你們覺得這一節中哪些詞句寫得特別美,為什麼? 作者打了哪些比方,把什麼比做什麼?
想想:燕子會譜出一支怎樣的歌?
(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朗讀。)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1、春天裡的小燕子從南方飛來了,你還知道那些小動物春天了,就和大家見面,說說他們在春天裡的快樂吧!
2、積累文中描寫的生動的詞語或句子。

3、柳笛和榆錢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識本課10個生字,會正確書寫11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初步體會比喻、擬人等表達方法在課文中的作用。積累優美的詞句、語段。
4、通過有感情地朗讀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柳笛和榆錢在春天裡帶給孩子們的樂趣。
教學准備:
學生准備:新鮮的柳條和榆錢
教師准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 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柳笛和榆錢
師:同學們,看到課題,你們猜文章主要寫了什麼呢?
(學生暢談)
師:文章的作者,圍繞著柳笛和榆錢都寫些什麼呢?讓我們細細的讀讀課文,通過自己的邊讀邊思考去尋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 明確自學要求。
(1)默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或查字典讀准字音;
(2)參考課文題目,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麼。柳笛和榆錢給春天裡的孩子們帶來哪些樂趣?你是從課文的哪些描寫中體會到的?可以講一講,也可以讀給同學們聽一聽。
(3)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記下來,准備和同學討論。
2、 學生自學,教師巡迴指導。
3、檢查自學效果。
(1) 開火車認讀詞語
(2)開火車一人一段朗讀課文,檢查是否讀得正確、流利。
三、師生對話、感悟文本。
1、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柳笛和榆錢給春天裡的孩子們帶來哪些樂趣?你是從課文的哪些描寫中體會到的?
2、出示組內學習方法:
(1)自讀課文,找出哪些詞句最能反映柳笛(榆錢)帶給孩子們的樂趣;
(2)細細品讀這些詞句,
(3) 可以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小組交流補充;
(4)討論怎樣讀好這一節?練讀
3、全體同學交流,互相補充。
柳笛:可以抓住一系列的動作描寫「折下」「切割」「撮一撮」「猛一下抽出」,讓學生們在課堂上,真正的動手操作一下!
榆錢:抓住:一個形象貼切的比喻:「亮晶晶、綠瑩瑩,真像一串串晶瑩的玉莢。」也可以讓學生親口嘗一嘗。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自主認識字詞,同桌互相測試。
2、指導重點字的書寫,如「唇」上下結構,但是上半部撇寫的要長些。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1、柳樹和榆樹給春天裡的孩子們帶來了很多的樂趣,你還知道還有哪些書給春天增添了色彩,給孩子們帶來了歡樂呢?
2、積累文中描寫的生動的詞語或句子。

4、古詩二首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的5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9個生字。
2.能結合語言環境或藉助工具書理解「不值」、「應」、「屐齒」、「小扣」、「柴扉」、「勝日」、「泗水濱」、「等閑」等詞語的意思。
3、入情入境地品讀古詩,整體感受詩歌的意思,想像詩歌所描寫的畫面。培養學生的閱讀體驗能力和想像能力。
教學准備:
學生准備:搜集有關春天的古詩,藉助工具書理解古詩
教師准備:寫好古詩的黑板、古詩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 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春回大地,我們讀了春的詩歌,春的散文,今天我們來看看春的古詩,在以前你讀過的詩中,還記得哪一首詩描寫春天的景色?給大家背一背。
(學生背誦)
師:今天我們還要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游園不值》、《春日》
二、自學古詩,感悟詩情。
1、讀詩。
2、解詩題。詩題「游園不值」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想到朋友的花園去遊玩,但沒有遇上他。
3、解詩句。
(1)請大家讀一讀詩句,對哪些字詞還不明白。
(2)學生質疑,根據學生發問和回答,課件出示難解字詞意思,讓學生板書(看注釋、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等)。
(3)以四人小組合作的形式討論詩句的意思。
(4)你學懂了哪一句,向大家匯報一下。
根據學生發言進行補充糾正(連字詞意思、看插圖等)。
(5)把整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三、師生對話、品悟詩情。
1、體會「一枝」的妙處。游園心切的葉紹翁只看到了一枝紅杏,這枝紅杏給他帶來了什麼?一枝紅杏就說帶來了滿園春色,那麼數枝、百枝、千枝不是更能代表滿園春色嗎?
2、展示滿園春色。詩人善於發現春天、欣賞春天,能從一枝紅杏就感受到春天的氣息,想像到春色滿園,談談你想像的滿園春色。
3、讀好後兩句。這枝紅杏還帶給了吃閉門羹的葉紹翁什麼?找到表現他驚喜心情的詩句,讀出他的這份驚喜。
指名學生對比讀,從語調、語速、表情角度進行指導。
3、 讀全詩。讀出從失望到驚喜的心情變化。
第二課時
一、學習《春日》:
1)、古人贊美春天的詩詞很多,然而,人們最喜愛、最推崇的是南宋詩人朱熹的《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2)、今天咱們再學的就是這一首詩。誰知道題目的意思?(春天的日子、春天)(板書題目)
3)、詩人的名字和朝代大家千萬不能忘記!(指名板書「南宋朱熹」)
我們上學期曾經學過朱熹的哪首古詩?
4)、請大家自由地大聲地讀一讀朱熹寫的《春日》。
5)、讀了這首詩以後,你能猜測一下詩人朱熹在春日時的心情嗎?
6)、猜測終歸是猜測,如果大家能夠從詩句中找出「證據」,來證明詩人當時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我不是猜測,我是有理由的。
7)、指導學生誦讀古詩,其間,教師范讀一次。
8)、說說古詩的意思。
6、朗讀品位兩首古詩
二、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自主認識字詞,同桌互相測試。
2、指導重點字的書寫,如「齒」字,下半部應該是不封口的。
三、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古代詩人對春天是那樣痴情,那樣狂放,那樣欣賞!真可謂把春天描摹得絢麗而又迷人,達到了絕妙的地步。古人贊美春天的詩詞很多,請同學們課下繼續收集整理。

5、陽氣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做到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的生字、生詞,。
2.能結合閱讀體驗,從整體上了解「陽氣」、「地氣」等詞語的意思;同時藉助工具書或結合上下文與生活經驗理解「佝僂」、「朗朗的笑聲」、「洋溢」、「蠕動」等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大意,背誦第4自然段。
4、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與情感體驗,引導學生發現春天就在自己的身邊,感悟到春天的萬物復甦、生機勃勃是具體的、生動的,是可見可感的。
教學准備:
學生准備:搜集有關於春天的節氣歌、諺語等。熟讀課文
教師准備:生字卡片,春季的諺語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 ,導入新課
師:春的詩歌,春的散文,春的古詩,還有春的諺語「大罷春,陽氣升」奶奶對我說,可是我不明白啊,同學們,你們明白嗎?
(學生背誦)
師:讓我們來一起進入文章深入體會吧!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自主讀文,明確要求:
(1)、對一些較長的句子要重點讀、反復讀,直到讀通順。
(2)、遇到難讀的長句子,要和同伴互相傾聽讀正確。
2、理解詞語:
在讀中結合語言環境、藉助工具書、聯系生活實際理解「佝僂」、「銹」、「垛」、「疙瘩」、「軲轆」、「溢」、「薺」、「蠕動」、「耙」等字詞的意思。
3.用自己習慣的語言概括奶奶說的諺語的意思。
三、師生對話、品悟詩情。
1、再讀課文,對文章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2、結合閱讀體驗,說說自己對陽氣的理解
重點指導:第四自然段,從整體感覺、視覺、聽覺等方面以及動態、靜態、顏色、氣息、聲音等方面體會語言的豐富、美好。
「一陣騰騰的腳步聲」、兩次「朗朗的笑聲」,進一步體驗人物的內心情感,體驗春天給土地、植物、動物、人類帶來的希望。指導學生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第二課時
一、 復習
1、學生朗讀課文。
2、教師出示生詞,學生認讀。
二、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自主認識字詞,同桌互相測試。
2、指導重點字的書寫,如「棗」字,上下兩部分的書寫。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1、 收集有關於春天的諺語
2、拓展閱讀朱自清的《春》

閱讀鏈接
走進春天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閱讀鏈接的內容。
2、能夠利用工具書解決遇到的字詞的問題。
3、合理展開想像,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課前准備:課下布置學生對本單元的課文多通讀幾遍,回顧課文內容。在課下搜集和春天有關的一切內容。白紙,彩筆。
教學過程:

一、回顧課文內容,為「走進春天」做好儲備
1、師:同學們,你們還記得在本單元我們都學了哪些課文?
這幾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呢?
2、師:可以看出,我們這幾篇課文都和春天有關,而且在我們身邊春天也正在一步步向我們走來,就讓我們在這節課中一起「走進春天」。
二、閱讀文本,初步了解閱讀鏈接的大概內容
師:下面,請大家打開書18頁,自已認真的讀一讀。
師:誰能說一說,你都讀懂了哪些內容?
找2-3名學生說一說。
師:誰願意來讀一讀課文內容?
找四名學生,每位學生讀一個板塊的內容。
三、再回歸文本,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春天的喜愛
1、師:同學們,就讓我們懷著愉快和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再讀一讀課文的內容吧,一會兒我要找同學們說一說你讀後的感受。
2、同學們自由讀。
3、讀後先小組交流一下讀後的感受。
4、然後找同學圍繞知春、踏春、惜春、詠春四個內容來談一談自己的感受,可讀課文,也可結合課下搜集的內容,來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四、走進春天,走進想像的樂園
1、師:同學們, 剛才我們在一起走進春天,走進了一個充滿活力的樂園,此時此刻,你能不能用一幅畫來表達你的心情?
2、學生拿出課前准備的紙筆做畫。
3、師:誰能向大家來展示你的作品?
同學生踴躍參與。
5、師: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紹介紹你的作品呀?
五、擴展延伸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直沉浸在一種快樂的氛圍中,春天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大家想不想課下到我們身邊找一找春天,如果你找到了,可以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如果我們有時間會再一起來交流,好不好?
六、課下作業
寫一篇春天的景物的文章
綜合學習一
教學目標:
1、更多的積累關於春天的詞語。
2、將鍛煉學生口語表達能力與初步的習作能力有機結合,通過口語交際積累、展示生活的素材,
3、承接上一冊「漫步書林」的系列安排,在學生了解了文房四寶和永字八法的基礎上,學習描紅和仿影。
4、引導學生感受詩歌的意境美,體驗詩人來源於生活中的心境
5、幫助學生樹立喜歡漢字、主動寫好漢字的意識。
教學准備:
學生准備:搜集有關於春天的詞語、詩歌、諺語、古詩等。A4紙、彩筆
教學過程:

一、整體回顧
孩子們,真是一年之計在於春,我們剛剛開學兩個星期,已經很講究學習的效率,學習了很多關於春的文章,現在我們來回憶一下,我們本單元都學習了什麼?給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麼?可以是詞語、古詩、詩歌、或者優秀的段落。
(學生暢談)
二、我的采蜜集
1.請將我們在學習過程中積累的關於春天的詞語展示給大家吧!
2.選用自己認為最好的成語,自辦手抄報,版面設計可以採用春天的明快色彩!
3.評選「成語積累之星」,「成語積累優勝小組」。
三、讀讀背背
1.用自己喜歡或習慣的方式讀通、讀准《春遊》詩。
2、用自己的話說說讀了這首詩歌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四、漫步樹林:
1.欣賞書法作品,激發學生從美學的角度審視漢字的情趣。
2.教師親自為學生示範,讓學生欣賞書法的筆畫美、神韻美。
3.回憶學過的書法的基本筆畫特點,練習描紅和仿影。要鼓勵學生課余時間多寫多練。

口語交際 「春的消息」發布會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細心觀察,感受春天的美麗。
2、讓學生學會展開想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描繪春天,贊美春天。
3、培養交際能力,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讀著本單元的這組課文,尋覓著春的足跡,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走

進了春天的懷抱。綠油油的麥苗,金黃的油菜花,盛開的迎春花、丁香花、櫻花……好美的春天啊!同學們,在前面我們組織的活動中你積累了哪些「春天的信息」?那麼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跟小夥伴們講一講,好嗎?
二、互動交際 自己眼中的春天
1、學生在小組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交流自己對春天的感受。
2、小組派代表班上交流,其餘同學認真傾聽,可補充可評價。
三、評價總結
把握三點:是否用普通話,發現是否多、新,語言是否生動完整。
評選出最佳「春天小使者」。

我的小筆頭 我 們 眼 里 的 春 天
《綜合學習一》中「我的小筆頭」習作要求是這樣的:讓春天來到你的筆下,讓春意走進字里行間。選擇感興趣的內容,你可以寫一首小詩,也可以寫一件事或編一個童話,還可以畫幅畫兒,配上你喜歡的文字……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筆下的春天。
教材分析:
教材順應三年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心理發展的特點,安排這次習作,形式多樣,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教學設計思想:
1、讓學生在觀察實踐中,放鬆自我,感受春天的美麗。
2、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描繪春天,贊美春天,培養寫作能力,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體現課程整合的思想,將口語交際與寫作有機的整合在一起。
教學活動流程設計:

一、創境激情,感受春天
同學們,現在正是和風送暖的春天。說到春天,你們能想到哪些和春天有關的詞語?(可能有春光明媚、柳綠花紅、鶯歌燕舞、大地回春、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你能想到哪些和春天有關的詩句?同學們積累得可真多!
春天是一首小詩,清新雅緻;春天是一幅畫,絢麗多姿;春天是一個神奇的魔術師,她走到哪裡,哪裡就會充滿生機。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讓我們和春姑娘一起去旅遊吧!(播放歌曲《綠紗巾》)學生談聽後感受。
二、描繪春天,留住春天
春天就在小鳥動聽的歌唱中,就在筍芽兒破土而出的劈啪聲中,就在醉人的花香中,就在小朋友歡樂的笑臉上。生活中,一個關愛的眼神,一句溫暖的問候,一次真誠的幫助,也會讓人感到春天般的溫暖。拉住春天的手,春天永遠在我們心頭。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把美好的春天留在我們身邊,讓別人知道你眼中的春天呢?
1、小組交流
2、全班互動交流,師點撥
(預設:可以寫一首小詩,可以編一首歌,可以畫下來或用相機照下來,還可編一個童話故事……)
好,同學們那快快拿起手中的筆寫下你眼中的春天吧!在寫之前,老師還要告訴你們一個好設想,那就是把你們寫好的「春天」分組裝訂在一起,名字、封面由你們自己設計,然後,我們還要把它給各年級的同學看一看,讓春天永遠留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怎麼樣?
三、學生動筆描繪自己眼裡的春天
師巡視,個別指導。
四、修改整理,裝訂成冊

❻ 推薦些經典的古詩詞~我們老師要我們以PPT的形式上台介紹~~所以~~還要譯文和解析~

蘇東坡《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賞析

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 ·蘇東坡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里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賞析】

以豪放派著稱的蘇軾,也常有清新婉麗之作,這首《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就是這么一首傑作。「花褪殘紅青杏小」,既寫了衰亡,也寫了新生,殘紅褪盡,青杏初生,這本是自然界的新陳代謝,但讓人感到幾分悲涼。睹暮春景色,而抒傷春之情,是古詩詞中常有之意,但東坡卻從中超脫了。「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作者把視線離開枝頭,移向廣闊的空間,心情也隨之軒敝。燕子飛舞,綠水環抱著村上人家。春意盎然,一掃起句的悲涼。用別人常用的意象和流利的音律把傷春與曠達兩種對立的心境化而為一,恐怕只有東坡可以從容為之。「燕子飛時」化用晏殊的「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點明時間是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與前後所寫景色相符合。

「枝上柳綿吹又少」,與起句「花褪殘紅青杏小」,本應同屬一組,寫枝上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但作者沒有接連描寫,用「燕子」二句穿插,在傷感的調子中注入疏朗的氣氛。絮飛花落,最易撩人愁緒。這一「又」字,表明詞人看絮飛花落,非止一次。傷春之感,惜春之情,見於言外。這是道地的婉約風格。相傳蘇軾謫居惠州時曾命妾婦朝雲歌此詞。朝雲歌喉將囀,卻已淚滿衣襟。

「牆里鞦韆牆外道」,自然是指上面所說的那個「綠水人家」。由於綠水之內,環以高牆,所以牆外行人只能聽到牆內盪鞦韆人的笑聲,卻見不到芳蹤,所以說,「牆外行人,牆里佳人笑」。不難想像,此刻發出笑聲的佳人正在歡快地盪著鞦韆。這里用的是隱顯手法。作者只寫佳人的笑聲,而把佳人的容貌與動作,則全部隱藏起來,讓讀者隨行人一起去想像,想像一個牆里少女盪鞦韆的歡樂場面。可以說,一堵圍牆,擋住了視線,卻擋不住青春的美,也擋不住人們對青春美的嚮往。這種寫法,可謂絕頂高明,用「隱」來激發想像,從而拓展了「顯」的意境。同樣是寫女性,蘇東坡一洗「花間派」的「綺怨」之風,情景生動而不流於艷,感情真率而不落於輕,難能可貴。

從「牆里鞦韆牆外道」直至結尾,詞意流走,一氣呵成。修辭上用的是「頂真格」,即過片第二句的句首「牆外」,緊接第一句句末的「牆外道」,第四句句首的「笑」,緊接前一句句末的「笑」,滾滾向前,不可遏止。按詞律,《蝶戀花》本為雙疊,上下闋各四仄韻,字數相同,節奏相等。東坡此詞,前後感情色彩不同節奏有異,實是作者文思暢達,信筆直書,突破了詞律。

這首詞上下句之間、上下闋之間,往往體現出種種錯綜復雜的矛盾。例如上片結尾二句,「枝上柳綿吹又少」,感情低沉;「天涯何處無芳草」,強自振奮。這情與情的矛盾是因在現實中,詞人屢遭遷謫,這里反映出思想與現實的矛盾。上片側重哀情,下片側重歡樂,這也是情與情的矛盾。而「多情卻被無情惱」,不僅寫出了情與情的矛盾,也寫出了情與理的矛盾。佳人灑下一片笑聲,杳然而去;行人凝望鞦韆,空自多情。詞人雖然寫的是情,但其中也滲透著人生哲理

在江南暮春的景色中,作者借牆里、牆外、佳人、行人一個無情,一個多情的故事,寄寓了他的憂憤之情,也蘊含了他充滿矛盾的人生悖論的思索。

蘇東坡《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賞析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蘇東坡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賞析】

蘇詞向以豪放著稱,但也有婉約之作,這首《水龍吟》即為其中之一。它藉暮春之際「拋家傍路」的楊花,化「無情」之花為「有思」之人,「直是言情,非復賦物」,幽怨纏綿而又空靈飛動地抒寫了帶有普遍性的離愁。篇末「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實為顯志之筆,千百年來為人們反復吟誦、玩味,堪稱神來之筆。

上闋首句「似花還似非花」出手不凡,耐人尋味。它既詠物象,又寫人言情,准確地把握住了楊花那「似花非花」的獨特「風流標格」:說它「非花」,它卻名為「楊花」,與百花同開同落,共同裝點春光,送走春色;說它「似花」,它色淡無香,形態細小,隱身枝頭,從不為人注目愛憐。

次句承以「也無人惜從教墜」。一個「墜」字,賦楊花之飄落;一個「惜」字,有濃郁的感情色彩。「無人惜」,是說天下惜花者雖多,惜楊花者卻少。此處用反襯法暗蘊縷縷憐惜楊花的情意,並為下片雨後覓蹤伏筆。

「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三句承上「墜」字寫楊花離枝墜地、飄落無歸情狀。不說「離枝」,而言「拋家」,貌似「無情」,猶如韓愈所謂「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晚春》),實則「有思」,一似杜甫所稱「落絮游絲亦有情(《白絲行》)。詠物至此,已見擬人端倪,亦為下文花人合一張本。

「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這三句由楊花寫到柳樹,又以柳樹喻指思婦、離人,可謂詠物而不滯於物,匠心獨具,想像奇特。

以下「夢隨」數句化用唐人金昌緒《春怨》詩意:「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借楊花之飄舞以寫思婦由懷人不至引發的惱人春夢,詠物生動真切,言情纏綿哀怨,可謂緣物生情,以情映物,情景交融,輕靈飛動。

下闋開頭「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作者在這里以落紅陪襯楊花,曲筆傳情地抒發了對於楊花的憐惜。

繼之由「曉來雨過」而問詢楊花遺蹤,進一步烘托出離人的春恨。「一池萍碎」句,蘇軾自注為「楊花落水為浮萍,驗之信然。」

以下「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這是一種想像奇妙而兼以極度誇張的手法。這里,數字的妙用傳達出作者的一番惜花傷春之情。至此,楊花的最終歸宿,和詞人的滿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將詠物抒情的題旨推向高潮。篇末「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一句,總收上文,既干凈利索,又餘味無窮。它由眼前的流水,聯想到思婦的淚水;又由思婦的點點淚珠,映帶出空中的紛紛楊花,可謂虛中有實,實中見虛,虛實相間,妙趣橫生。這一情景交融的神來之筆,與上闋首句「似花還似非花」相呼應,畫龍點睛地概括、烘托出全詞的主旨,給人以佘音裊裊的回味。

蘇東坡《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賞析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東坡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賞析一】

這首膾炙人口的中秋詞,作於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節,為作者醉後抒情,懷念弟弟蘇轍之作。

全詞運用形象的描繪和浪漫主義的想像,緊緊圍繞中秋之月展開描寫、抒情和議論,從天上與人間、月與人、空間與時間這些相聯系的范疇進行思考,把自己對兄弟的感情,升華到探索人生樂觀與不幸的哲理高度,表達了作者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和對生活的美好祝願、無限熱愛。

上片表現詞人由超塵出世到熱愛人生的思想活動,側重寫天上。開篇「明月幾時有」一句,借用李白「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詩意,通過向青天發問,把讀者的思緒引向廣漠太空的神仙世界。「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以下數句,筆勢夭矯回折,跌宕多彩。它說明作者在「出世」與「入世」,亦即「退」與「進」、「仕」與「隱」之間抉擇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態。以上寫詩人把酒問月,是對明月產生的疑問、進行的探索,氣勢不凡,突兀挺拔。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幾句,寫詞人對月宮仙境產生的嚮往和疑慮,寄寓著作者出世、入世的雙重矛盾心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寫詞人的入世思想戰勝了出世思想,表現了詞人執著人生、熱愛人間的感情。

下片融寫實為寫意,化景物為情思,表現詞人對人世間悲歡離合的解釋,側重寫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三句,實寫月光照人間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兩句,承「照無眠」而下,筆致淋漓頓挫,表面上是惱月照人,增人「月圓人不圓」的悵恨,骨子裡是本抱懷人心事,借見月而表達作者對親人的懷念之情。「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三句,寫詞人對人世悲歡離合的解釋,表明作者由於受莊子和佛家思想的影響,形成了一種灑脫、曠達的襟懷,齊龐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為社會現象的人間悲怨、不平,同月之陰晴圓缺這些自然現象相提並論,視為一體,求得安慰。結尾「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轉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間所有離別的親人(包括自己的兄弟),發出深摯的慰問和祝願,給全詞增加了積極奮發的意蘊。詞的下片,筆法大開大合,筆力雄健渾厚,高度概括了人間天上、世事自然中錯綜復雜的變化,表達了作者對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嚮往,既富於哲理,又飽含感情。

這首詞是蘇軾哲理詞的代表作。詞中充分體現了作者對永恆的宇宙和復雜多變的人類社會兩者的綜合理解與認識,是作者的世界觀通過對月和對人的觀察所做的一個以局部足以概括整體的小小總結。作者俯仰古今變遷,感慨宇宙流轉,厭薄宦海浮沉,在皓月當空、孤高曠遠的意境氛圍中,滲入濃厚的哲學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達到了人與宇宙、自然與社會的高度契合。

【賞析二】

本篇為熙寧九年(1076)中秋蘇軾在密州超然台飲酒賞月時所做。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是兩宋時代,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文藝全才,詩,詞,散文以至書法,繪畫等都有極高成就。無論是詩詞還是散文,都表現出題材廣泛,思想深刻,境界高遠筆力遒勁的特點,在當時及對後世都發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從熙寧四年(1071),到寫本篇止,外任整整五年,與胞弟蘇轍也整整五年未見。蘇軾原任杭州通判,因蘇轍在濟南掌書記,特地請求北徙,來密州任職,然而,濟南與密州相距並不算遠,卻也因各自疲於官事而五年未不得相見,本篇正是表現這種手足相念之情。在抒寫手足情深的同時,詞人不能不想到,兄弟二人都是由於與變法派相左而出為地方官,並備受冷遇的,不能不想到仕途險惡。所以「大醉」遣懷,表現出世與入世,隱退與仕進的矛盾心情,才是本篇的主旨所在。

研求小序,與詞為一,交代詞的寫作時間,「丙辰中秋」,即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背景,「歡飲達旦」;題旨,醉後抒懷「兼懷子由」,前者是主,後者是輔。具體言之:抒詞人外放期間寥落情懷。

此首中秋詞。上片,因月而生天上之奇想;下片,因月而感人間之事變。揮灑自如,不加雕琢,而浩盪之氣,超絕凡塵。胡仲任謂中秋詞,自此詞一出,余詞盡廢,可見獨步當時之概。起句,破空而來,奇崛異常,用意自太白「青天有月來幾時,我欲停杯一問之」化出。「不知」兩句,承上意,更做疑問,既不知明月幾時有,故亦不知天上今夕是何年也。「我欲」三句,蓋因問之而不得其解,乃有乘風歸去之願,「我欲」與「又恐」相呼應。「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就本意說固高妙,就寓意說亦極慰藉。「起舞」兩句,仍乘上來,落到眼前情事,言既不得乘風歸去,惟有徘徊於月下。自首至此,一氣奔放,誠覺有天風海雨逼人之勢。換頭,實寫月光照人人無眠。以下愈轉愈深,自成妙諦。「不應」兩句,實寫月圓人不圓,頗有惱月之意。「人有」三句一轉,言人月無常,從古皆然,又有替月分解之意。「但願」兩句,更進一步,言人與月既然從古難全,惟有各自善保千金之軀,借月盟心,長毋相忘。原意雖從謝庄《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句化出,蘇軾加「但願」二字,則情更深,意更濃矣。

其詞詠月,關合人事。

上片借月自喻,起舞弄影,憤世獨立,自現孤高。既懷逸興壯思,高接混茫,而又腳踏實地,自具雅量高致。開頭四句,接連問月問年,一似屈原《天問》,起得奇逸。「不知」數句,筆勢回折,開合跌宕,多姿多彩,以揭示「出仕」,「入世」,即退隱與進仕間的抉擇和引起的困惑。想超脫塵世,乘風歸去,又猶豫徘徊,樓高宇寒不勝之,落足現實,月下「起舞弄清影」,勝似仙境,這就說明詞人並不完全超然自然,而是於自然中覓求「苦中作樂」的生活意義,即蘇軾還是立足於現實,熱衷於人世,覺得有兄弟親朋之愛的人間生活,來得更親切更溫暖。

下片用月襯別情,意在懷人,筆致回環由寫實為寫意,化景為情。用「轉」「低」「照」三字,描摹隨月光流轉,光影的物移,時間跟著推進,無眠而情生。即月光繞過朱閣,又從門戶下射進屋內,照在夜不能寐的人兒身上。其明寫月,暗寫人,頗含怨惱之意。「不應」二句,筆勢淋漓,頓挫有致,看似賞月,問月,實為懷人。用「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常事常規,來自我寬解。這種演繹自然物理,闡釋悲歡離合,意境豁達,令人玩味不盡。末兩句妙用謝庄《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句意,推陳出新,將月圓思親推向更高境界。人生並非沒有憾事,悲歡離合即為其一。蘇軾認為,人有悲歡離合,同月有陰晴圓缺一樣,兩者都是自然常理,無須傷感。終於以理遣情,從共同遣月中互相慰藉,離別這個人生憾事就從友愛的感情當中得到了補償。人生不求長聚,兩心相照,明月與共,未嘗不是一個美好的境界。這首詞上片執著人生,下片善處人生,表現了蘇軾熱愛生活,情懷曠達的一面。詞中境界高潔,說理通達,情味深濃,並以瀟灑之筆,不假雕琢,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來傳誦不衰,可見宋元時傳唱之盛。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之所能傳誦千古,在我看來原因有三:由於它高曠的胸襟、豐富的想像和奇妙的藝術構思,使這首詞所展示的形象廣闊而深刻,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藝術魅力;所抒寫的「此事古難全」的離愁別恨能激起各個時代、各種類型的讀者的共鳴;詞中對美好生活的祝願已越過蘇軾兄弟的界限,「變為一切熱愛幸福生活的人的共同希望」。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蘇軾獨具特色,膾炙人口的佳作。首先,立意,構思,奇逸飄妙,以超現實的遙想,以虛無飄渺的幻想世界,表現非常現實而具體的人之常情。在這里,詞人通過對月宮仙境的想像,在一種極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現自己的思想矛盾與波折,人生體驗與認識。這種表現不僅超凡脫俗,也構成了本篇的浪漫主義色調和超曠飄逸的風格。

其次,以月為主線,使情,景,理融會貫通起來,是本篇的又一突出特色。上片開頭,由月展開思索,通過連續發問,表現對超脫出世的嚮往。下片亦由月生情,用月的陰晴圓缺,比賦人間的悲歡離合。全篇以月成景,由月生情,又以月明理,寄寓著詞人的人生理想,也使得本篇顯得境界高遠,意味深長,情味厚重。

❼ 一至四年級白居易的古詩有哪些急需

憶江復柳
---白居易
曾栽楊制柳江南岸,一別江南兩度春。
遙憶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二月二日
---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
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

聽夜箏有感
---白居易
江州去日聽箏夜,白發新生不願聞。
如今格是頭成雪,彈到天明亦任君。

池鶴八絕句·烏贈鶴
---白居易
與君白黑大分明,縱不相親莫見輕。
我每夜啼君怨別,玉徽琴里忝同聲。

大林寺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上香爐峰
倚石攀蘿歇病身,青筇竹杖白紗巾。
他時畫出廬山障,便是香爐峰上人。

鵝贈鶴
---白居易
君因風送入青雲,我被人驅向鴨群。
雪頸霜毛紅網掌,請看何處不如君?

莫走柳條詞送別
---白居易
南陌傷心別,東風滿把春。
莫欺楊柳弱,勸酒勝於人。

少年問
少年怪我問如何,何事朝朝醉復歌?
號作樂天應不錯,憂愁時少樂時多。

聽幽蘭
琴中古曲是幽蘭,為我殷勤更弄看。
欲得身心俱靜好,自彈不及聽人彈。

❽ 給我一篇表演古詩話劇的作文400字以上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精彩的話劇表演,其中我最喜歡《小燕子學壘窩》的故事:貓頭鷹、老鷹、喜鵲、麻雀、烏鴉、小燕子一起去學本領,它們的老師是鳳凰。鳳凰老師問:「你們最想學什麼呀?」同學們說:「我們最想學壘窩。」老師說:「壘窩是最難學的啦,你們想學嗎?學壘窩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貓頭鷹想:壘窩需要有耐心。「會了會了。」拍拍翅膀飛走了。老師又說:「壘窩需要大樹杈。」老鷹說:「壘窩需要大樹杈,簡單簡單,會了會了。」拍拍翅膀飛走了。烏鴉上課睡覺,小麻雀看見烏鴉頭上有隻蚱蜢,就對小喜鵲說:「喜鵲,快看,烏鴉頭上有隻蚱蜢,我們去玩吧。」烏鴉醒了,對小麻雀說:「我做了一個好夢,夢見自己睡在一個很暖和的窩里。小麻雀說:」真是一個好夢啊。「老師又說:」壘窩需要壘杈杈。「烏鴉說:」壘杈扠,壘杈扠,我會了。「說著也飛走了。小麻雀發現小烏鴉踩死了小蚱蜢,吵著要小烏鴉賠,小喜鵲也跟著它們飛走了。老師對小燕子說:」它們都學會了,你還想學嗎?「小燕子說:」老師,我還要學。「老師說:」壘窩很難的。「小燕子說:」再難,再累我也不怕。「小燕子就跟著老師學壘窩,學啊學,一天天過去了,小燕子壘的窩越來越好了。
刮大風了,小喜鵲它們的窩沒造好,風一吹,抖來抖去的,馬上就破了。這回好了,大家都從窩里跑了出來,羽毛也濕了,還打著噴嚏。只有小燕子壘的窩又牢固又好看,躺在裡面真舒服啊。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