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詩句古詩小學
詩中秋
1.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曹操:《觀滄海》)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版(李嶠:《風》)
3.春種一粒粟,權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4.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漢樂府?長歌行》)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6.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錫:《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8.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
Ⅱ 小學描寫秋天的詩句
有關描寫秋天的詩句如下
1、《暮江吟》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譯文】風靜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銅鏡,平滑光亮。遙望洞庭,山青水綠,林木蔥蘢的洞庭山聳立在泛著白光的洞庭湖裡,就像白銀盤里的一隻青螺。
Ⅲ 描寫秋天的詩句有哪些 小學版
NO.1
張繼·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版夜半鍾聲到客船權。
唐詩七絕壓軸之作,張繼的《楓橋夜泊》,千古經典。
NO.2
范仲淹· 《漁家傲》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在寫塞外秋景之中,融入憂國憂民的情思,立意高遠,寫景又遼遠闊大,如「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直追王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之雄奇。
NO.3
范仲淹· 《蘇幕遮》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無論是意境、思想、藝術性,各方面都是范仲淹詞的最佳之一。「碧雲天,黃葉地」六個字道盡秋意,再接著「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把秋天的景象描繪得意境宏深。後面的情語寫愁思,宛轉低回,感人至深。
Ⅳ 帶秋天的詩句 古詩小學
《山行》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天凈沙秋思》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Ⅳ 描寫秋天的古詩小學
1、秋風起兮來白雲飛,草木黃落兮源雁南歸。——戰國楚宋玉《九辯》
2、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漢劉徹《秋風辭》
3、樹樹秋聲,山山寒色。——南朝梁范雲《別詩》
4、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唐宋之問《始安秋日》
5、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唐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6、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唐李頎《望秦川》
7、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8、遠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 ——《秋興八首》
9、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 。——唐杜甫《秋野五首》
10、秋風萬里動,日暮黃雲高。——唐岑參《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
Ⅵ 小學生秋天的詩句 古詩
山居秋暝 唐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專歸浣女,屬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描繪了秋雨初晴後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並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以自然美來表現人格美和社會美。全詩將空山雨後的秋涼,松間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聲音以及浣女歸來竹林中的喧笑聲,漁船穿過荷花的動態,和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豐富新鮮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又像一支恬靜優美的抒情樂曲。
Ⅶ 關於秋天的詩句有哪些(小學版)
山居秋暝
【唐】王抄維襲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秋思
【唐】白居易
病眠夜少夢,閑立秋多思。
寂寞餘雨晴,蕭條早寒至。
鳥棲紅葉樹,月照青苔地。
何況鏡中年,又過三十二。
秋詞
【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漁家傲·七夕立秋
【宋】秦觀
七夕湖頭閑眺望。風煙做出秋模樣。不見雲屏月帳。天滉漾。龍軿暗渡銀河浪。
二十年前今日況。玄蟾烏鵲高樓上。回首西風猶未忘。追得喪。人間萬事成惆悵。
Ⅷ 小學生秋天的古詩
1、《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白話譯文:
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游盪下輕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隨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孫自可以久留。
2、《秋夜曲》
【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白話譯文:
月亮初升時秋露已經稀微,身著單薄的羅衣並未更換別的衣裳。
漫漫長夜滿懷深情地銀箏撥動,心中害怕獨守空房,不忍進屋睡覺。
3、《子夜秋歌》
【唐】李白
春歌
秦地羅敷女,採桑綠水邊。
素手青條上,紅妝白日鮮。
蠶飢妾欲去,五馬莫留連。
夏歌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秋歌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冬歌
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
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
白話譯文:
春歌
秦地有位羅敷女,曾在綠水邊採桑。素手在青條上采來採去,在陽光下其紅妝顯得特別鮮艷。她宛轉地拒絕了太守的糾纏,說:蠶兒已飢,我該趕快回去了,太守大人,且莫在此耽擱您寶斑的時間了。
夏歌
鏡湖之大有三百餘里,到處都開滿了欲放的荷花。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蓮,引得來觀看的人擠滿了若耶溪。西施回家不到一個月,便被選進了宮中。
秋歌
長安城上一片明月,幹家萬戶都傳來陣陣的搗衣之聲。秋風吹不盡的是,思婦們對玉門關外的綿綿的思念之情。何日才能掃平胡虜,夫君從此不再遠征。
冬歌
明晨驛使就要出發,思婦們連夜為遠征的丈夫趕制棉衣。纖纖素手連抽針都冷得不行,更不說用那冰冷的剪刀來裁衣服了。妾將裁製好的衣物寄向遠方,幾時才能到達邊關臨洮?
4、《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唐】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晚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白話譯文:
江邊的城池好像在畫中一樣美麗,山色漸晚時分我登上謝朓樓遠眺晴空。
宛溪與句溪如同明鏡環抱著宣城,鳳凰與濟川兩橋如同落入人間的彩虹。
村落間泛起的薄薄寒煙繚繞於橘柚間,梧桐樹在深沉的秋色里已經枯老。
除了我還有誰會想著到謝朓北樓來,迎著蕭颯的秋風懷想南齊詩人謝公?
5、《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白話譯文:
把小船停靠在煙霧迷濛的小洲,日暮時分新愁又湧上客子心頭。
曠野無邊無際遠天比樹還低沉,江水清清明月來和人相親相近。
Ⅸ 小學秋天的古詩
杜牧《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