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古詩送別
㈠ 關於送別的古詩大全
關於復送別的古詩有:
1、唐·李白制《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3、唐·李白《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4、宋·黃庭堅《十二月十九日夜中發鄂渚曉泊漢陽親舊攜酒追送聊為短句》
接淅報官府,敢違王事程。宵征江夏縣,睡起漢陽城。鄰里煩追送,杯盤瀉濁清。袛應瘴鄉老,難答故人情。
5、唐·李頎《送魏萬之京》
朝聞遊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鴻雁不堪愁里聽,雲山況是客中過。關城樹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㈡ 有關送別的古詩有哪些
有關送別的古詩有:
1、《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代: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內枯榮。
野火燒不容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2、《渡荊門送別》渡荊門送別
唐代: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3、《送別 / 山中送別 / 送友》唐代: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4、《送別》
唐代:王之渙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
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5、《送別》
唐代: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卧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㈢ 王維古詩《送別》及意思
送別
作者:【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綠,王孫專歸不歸。
【註解】屬:
又題:《山中送別》
1、柴扉:柴門。
2、王孫:貴族的子孫,這里指送別的友人。
【韻譯】: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後,
夕陽西墜我關閉柴扉。
春草明年再綠的時候,
遊子呵你能不能回歸?
【評析】:
這首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的依依不捨,卻更進一層寫冀望別後重聚。這是超出一般送別詩的所在。開頭隱去送別情景,以「送罷」落筆,繼而寫別後回家寂寞之情更濃更稠,為望其再來的題意作了鋪墊,於是想到春草再綠自有定期,離人回歸卻難一定。惜別之情,自在話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別運,高人一籌。
㈣ 關於送別的古詩
1、《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譯文: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一線長江,向邈遠的天際奔流。
2、《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
唐代: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譯文:清晨的微雨濕潤了渭城地面的灰塵,館驛青堂瓦舍柳樹的枝葉翠嫩一新。真誠地奉勸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陽關就難以遇到故舊親人。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代: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譯文:巍巍長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卻在迢迢遠方。你我命運何等相仿,奔波仕途,遠離家鄉。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內不覺遙遠。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覺就像近鄰一樣。岔道分手,實在不用兒女情長,淚灑衣裳。
4、《別董大二首.其一》
唐代: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譯文:千里黃雲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風吹著歸雁大雪紛紛。不要擔心前路茫茫沒有知己,普天之下哪個不識君?
5、《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譯文: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風光與其它季節確實不同。荷葉接天望不盡一片碧綠,陽光下荷花分外艷麗鮮紅。
㈤ 關於送別的古詩大全
1
《送別》
朝代:唐作者:駱賓王
2
《送別》
朝代:唐作者:楊憑
3
《送別》
朝代:明作者:王景
4
《送別(二首)》
朝代:明作者:董少玉
5
《送別》
朝代:唐作者:賈島
㈥ 送別的古詩
贈汪倫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內情。
送別
[唐容] 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易水送別
[唐] 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送上人
[唐] 劉長卿
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
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送靈澈上人
[唐]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鍾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㈦ 送別古詩 送別詩
送別
[作者] 王維[朝代] 唐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
送別
[作者] 駱賓王[朝代] 唐
寒更承夜永,涼夕向秋澄。 離心何以贈,自有玉壺冰。 >>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作者] 李白[朝代] 唐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
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 王維[朝代] 唐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
芙蓉樓送辛漸
[作者] 王昌齡[朝代] 唐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作者] 楊萬里[朝代] 宋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
贈汪倫
[作者] 李白[朝代] 唐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
網路漢語APPAI讓學習更簡單立即下載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 王勃[朝代] 唐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作者] 岑參[朝代] 唐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
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
[作者] 白居易[朝代] 唐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
送友人
[作者] 李白[朝代] 唐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
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
[作者] 王觀[朝代] 宋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 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
渡荊門送別
[作者] 李白[朝代] 唐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
送別 / 山中送別 / 送友
[作者] 王維[朝代] 唐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
送靈澈上人
[作者] 劉長卿[朝代] 唐
蒼蒼竹林寺,杳杳鍾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
㈧ 王維古詩《送別》及意思
一、古詩原文
《送別》
作者:王維(唐)
下馬飲君酒, 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 歸卧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 白雲無盡時。
二、白話譯文
請你下馬來喝一杯酒,敢問朋友你要去何方?
你說因為生活不得意,回鄉隱居在終南山旁。
只管去吧我何須再問,看那白雲正無邊飄盪。
(8)百度古詩送別擴展閱讀
《送別》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這是首送友人歸隱的詩,採用問答的方式從友人口中說出歸隱的原因,也表現了詩人復雜的思想感情。詩人對友人關切愛護,既勸慰友人又對友人的歸隱生活流露出羨慕之情,說明詩人對自己的現實也不很滿意。
王維這首《送別》,用了禪法入詩,富於禪家的機鋒。禪宗師弟子間斗機鋒,常常不說話,而做出一些奇怪的動作,以求「心心相印」。即使要傳達禪意,也往往是妙喻取譬,將深邃意蘊藏在自然物象之中,讓弟子自己去參悟。
王維在詩歌創作中吸收了這種通過直覺、暗示、比喻、象徵來寄寓深層意蘊的方法。他在這首詩中,就將自己內心世界的復雜感受凝縮融匯在「白雲無盡時」這一幅自然畫面之中,從而達到了「拈花一笑,不言而喻」,尋味無窮的藝術效果。
㈨ 表達送別的古詩
1、踏莎行·祖席離歌
宋代:晏殊
祖席離歌,長亭別宴。香塵已隔猶回面。居人匹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轉。
畫閣魂消,高樓目斷。斜陽只送平波遠。無窮無盡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遍。
譯文
餞行酒席上唱完離別的悲歌,亭中散了離別的飲宴,香塵遮住了視線,離人仍頻頻回首。送行人的馬隔著樹林嘶叫,行人的船已隨著江波漸去漸遠。
畫閣上我黯然魂消,上高樓望斷天涯,夕陽下只見江波無邊無垠。人世間無窮無盡的是離愁,我的心要飛到天涯地角尋他個遍。
2、烏夜啼·離恨遠縈楊柳
金朝:劉迎
離恨遠縈楊柳,夢魂長繞梨花。青衫記得章台月,歸路玉鞭斜。
翠鏡啼痕印袖,紅牆醉墨籠紗。相逢不盡平生事,春思入琵琶。
譯文
離恨啊常常縈繞在分手的楊柳前,夢魂啊總是忘不了美人庭院中那雪白的梨花,記得自己官微職冷時身穿青衫妓院中曾得到她的賞識,一直玩到月色西斜才跨馬沿著歸路返家。
美人啊常常在翠鏡中照著自己憔悴的顏容,兩袖上沾滿了相思啼哭的淚花,當年醉後舞墨題詩紅牆之上,美女仿效前人在題詩的壁上籠上碧紗。
今日重新相逢說不盡平生心事,無限情思全都凝聚在傳情的琵琶。
3、減字木蘭花·傷懷離抱
宋代:歐陽修
傷懷離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細似輕絲渺似波。
扁舟岸側,楓葉荻花秋索索。細想前歡,須著人間比夢間。
譯文
離人的懷抱甚是傷心,老天倘若有感情,也會因離別而衰老;它有時如輕絲般纖細卻纏綿悠遠,有時又如波濤般一浪高過一浪地湧上心頭。
湖邊一葉扁舟停靠在岸邊,楓葉、蘆花在秋風里瑟瑟發抖,將前歡與現實形成對照,相聚時的歡樂是一去不復返了,除非相逢於夢中。
4、玉蝴蝶·秋風凄切傷離
唐代:溫庭筠
秋風凄切傷離,行客未歸時。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遲。
芙蓉凋嫩臉,楊柳墮新眉。搖落使人悲,斷腸誰得知。
譯文
凄凄切切的秋風已吹起,天氣轉涼了,遠游的人兒還沒有歸來,不禁叫人牽腸掛肚,增添離別的感傷。現在塞外應該是衰草遍野,滿目枯黃了吧,而飛往江南的北雁還遲遲未到。
嫩臉已經變衰如芙蓉般凋謝,新眉也像楊柳的葉子失去了往日的顏色。她見到秋天裡眾芳搖落的情景,睹物思人,心中充滿了悲傷,可是那柔腸寸斷的離愁別情,又有誰知道呢?
5、點絳唇·離恨
宋代:蘇軾
月轉烏啼,畫堂宮徵生離恨。美人愁悶。不管羅衣褪。
清淚斑斑,揮斷柔腸寸。嗔人問。背燈偷搵,拭盡殘妝粉。
譯文
月轉換下沉了,烏鴉啼叫起來,華麗的堂室里響起了傳遞離情別恨的音樂。美女們愁苦煩悶,竟然顧不上羅衣被脫下來。
清亮的斑斑淚,揮灑後而柔腸寸斷。憎惡人們發問,只好背著燈光暗暗地把淚水擦掉,連同臉上的化妝粉揩乾凈了。
㈩ 送別的古詩。
送別
[作者] 王維[朝代] 唐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
送別
[作者] 駱賓王[朝代] 唐
寒更承夜永,涼夕向秋澄。 離心何以贈,自有玉壺冰。 >>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作者] 李白[朝代] 唐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
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 王維[朝代] 唐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
芙蓉樓送辛漸
[作者] 王昌齡[朝代] 唐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作者] 楊萬里[朝代] 宋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
贈汪倫
[作者] 李白[朝代] 唐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
網路漢語APPAI讓學習更簡單立即下載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 王勃[朝代] 唐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作者] 岑參[朝代] 唐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
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
[作者] 白居易[朝代] 唐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
送友人
[作者] 李白[朝代] 唐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