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花中四君子的詩句
① 關於贊美花中四君子的詩句
1、梅花
宋代: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2、墨梅
元代:王冕專
吾家洗硯池頭樹,屬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
3、雪梅·其一
宋代: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4、白梅
元代: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5、山園小梅·其一
宋代: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6、題畫蘭
清代:鄭燮
身在千山頂上頭,突岩深縫妙香稠。
非無腳下浮雲鬧,來不相知去不留。
7、卜運算元·蘭
宋代:曹組
松竹翠蘿寒,遲日江山暮。幽徑無人獨自芳,此恨憑誰訴。似共梅花語。尚有尋芳侶。著意聞時不肯香,香在無心處。
8、竹石
清代: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9、新竹
清代:鄭燮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10、寒菊
宋代:鄭思肖
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② 花中四君子的古詩有哪些
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
關於梅花的: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內雪,為有暗容香來。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流清氣滿乾坤。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關於蘭花的:
孤蘭生幽園, 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暉, 復非高秋月。
畹靜風吹亂,亭秋雨引長。靈均曾采擷,紉佩掛荷裳。
關於竹的: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破土凌雲節節高,寒驅三九領風騷。不流斑竹多情淚,甘為春山化雪濤。
關於菊花的:
唐·李商隱《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宋·陸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黃花芬芬絕世奇,重陽錯把配萸技。 開遲愈見凌霜操,堪笑兒童道過時。
③ 近代詩人寫花中四君子的詩句
其實近代木有太多、以下是:
梅 王安石
牆腳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卜運算元 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 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 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輾作塵, 只有香如故。
詠梅
《毛澤東詩詞》•卜運算元•詠梅
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
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
1961年12月
梅
王淇
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
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
3.【墨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頭樹,
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
只留清氣滿乾坤。
墨梅
宋·朱熹
夢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凜冰霜。 如今白黑渾休問,且作人間時世妝。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詠蘭
唐·韓愈
幽蘭操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
不採而佩,於蘭何傷。
今天之旋,其曷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貿貿,薺麥之茂。
子如不傷,我不爾覯。
薺麥之茂,薺麥之有。
君子之傷,君子之守。
唐·王勃
春庄
山中蘭葉徑,城外李桃園。
豈知人事靜,不覺鳥啼喧。
唐·唐彥謙
蘭
清風搖翠環,涼露滴蒼玉。
美人胡不紉,幽香藹空谷。
唐·唐彥謙
蘭
謝庭漫芳草,楚畹多綠莎。
於焉忽相見,歲宴將如何。
唐·施肩吾
蘭渚泊
家在洞水西,身作蘭渚客。
天晝無纖雲,獨坐空江碧。
唐·馬戴
秋思
亭樹霜散滿,野塘鳧鳥多。
蕙蘭不可折,楚老徒悲歌。
唐·李世民
芳蘭
春暉開禁苑,淑景媚蘭場。
映庭含淺色,凝露泫浮光。
日麗參差影,風傳輕重香。
會須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唐·李白
孤蘭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暉,復非高秋月。
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
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唐·張九齡
感遇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唐·無可
蘭
蘭色結春光,氛氳掩眾芳。
過門階露葉,尋澤徑連香。
畹靜風吹亂,亭秋雨引長。
靈均曾采擷,紉佩掛荷裳。
唐·李嶠
蘭
虛室重招尋,忘言契斷金。
英浮漢家酒,雪麗楚王琴。
廣殿清香發,高台遠吹吟。
河汾應擢秀,誰肯訪山陰。
唐·崔塗
幽蘭
幽植眾寧知,芬芳只暗持。
自無君子佩,未是國香衰。
白露沾長早,春風到每遲。
不如當路草,芬馥欲何為。
唐·杜牧
蘭溪
蘭溪春盡碧泱泱,映水蘭花雨發香。
楚國大夫憔悴日,應尋此路去瀟湘。
唐·劉禹錫
重送鴻舉師赴江陵
西北秋風凋蕙蘭,洞庭波上碧雲寒。
茂陵才子江陵住,乞取新詩合掌看。
唐·劉商
與於中丞
萬傾荒林不敢看,買山客足擬求安。
田園失計全蕪沒,何處春風種蕙蘭。
唐·劉谷
和三鄉詩
蘭蕙芬芳見玉姿,路傍花笑景遲遲。
薴蘿山下無窮意,並在三鄉惜別時。
唐·褚朝陽
奉上徐中書
中禁仙池越鳳凰,池邊詞客紫薇郎。
既能作頌雄風起,何不時吹蘭蕙香。
宋·蘇軾
題楊次公春蘭
春蘭如美人,不採羞自獻。
時聞風露香,蓬艾深不見。
丹青寫真色,欲補《離騷》傳。
對之如靈均,冠佩不敢燕。
宋·蘇軾
題楊次公蕙
蕙本蘭之族,依然臭味同。
曾為水仙佩,相識《楚辭》中。
幻色雖非實,真香亦竟空。
④ 關於「花中四君子」的古詩
1、梅花
宋代: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回暗香來。
2、墨梅
元代:答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
3、雪梅·其一
宋代: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4、白梅
元代: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5、山園小梅·其一
宋代: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6、題畫蘭
清代:鄭燮
身在千山頂上頭,突岩深縫妙香稠。
非無腳下浮雲鬧,來不相知去不留。
7、卜運算元·蘭
宋代:曹組
松竹翠蘿寒,遲日江山暮。幽徑無人獨自芳,此恨憑誰訴。似共梅花語。尚有尋芳侶。著意聞時不肯香,香在無心處。
8、竹石
清代: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9、新竹
清代:鄭燮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10、寒菊
宋代:鄭思肖
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⑤ 贊美花中四君子的詩有那些
蘭: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暉,復非高秋月。
飛霜早淅瀝回,綠艷恐休歇。
若無清風答吹,香氣為誰發。
——唐·李白《孤蘭》
蘭溪春盡碧泱泱,映水蘭花雨發香。
楚國大夫憔悴日,應尋此路去瀟湘。
—唐·杜牧《蘭溪》竹: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清·鄭板橋《竹石》
華軒藹藹他年到,綿竹亭亭出縣高。江上舍前無此物,幸分蒼翠拂波濤。
——
唐·杜甫《
從韋續處覓綿竹》
菊: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唐·杜甫
《雲安九日》
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唐·白居易
《詠菊》松
豈不罹寧寒,松柏有本性。《贈從弟》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大雪壓青松,青松且挺直.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盧仝《與馬異結交詩》:「忽雷霹靂,猝風暴雨撼不動;欲動不動,千變萬化總是麟皴皮」
⑥ 描寫花中四君子的詩句
梅花
唐·白居易《詠菊》: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
金粟初開曉更清。
七絕
梅花芳盡暗香來,為有痴心動地開;夕日晴天春夢早,不倦秋雨灑雲台。
七絕
梅花散盡暗香留,總有痴心獨小樓;千帆徐徐東去早,一江冬水度春愁。
七絕
奇艷梅花春欲開,一江秋水灑雲台;風聲更罷它年舞,雁去吳山嘆感懷。
七絕
夜夜梅花感鐵牛,紛紛淚雨鎖長秋;鴉聲欲斷聲欲止,猶遠逢山更碧流。
七絕
一命梅花感落香,二泉秋水歷滄桑;東來夕日紅塵早,逝去身遺留芬芳。
七絕
梅花深意去何時,欲飲春愁敘小詩;熱淚灑滿蒼穹路,隔天煙雪飛雲馳。
菊花
菊韻〕--李師廣--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盡風流寫晚霞;信手拈來無意句,天生韻味入千家。
〔秋聲〕--風子-- 廊下階前一片金,香聲潮浪涌遊人。只緣霜重方成傑,梁苑東籬共古今。
〔菊城吟〕--王如亭-- 獅龍氣象竟飛天,再度輝煌任自威!淡巷濃街香滿地,案頭九月菊花肥。
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唐·太宗《賦得殘菊》: 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 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 還持今歲色,復結後年芳。
唐·杜甫《雲安九日》: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蘭花
吳嘉紀《三月三日絕句》 船頭昨夜雨如絲,沃我盆中蘭蕙枝, 繁蕊爭開修禊日,遊人正是到家時。
朱彝尊《顧夫人畫蘭》 青樓人去筆床空,往事西州說謝公。 猶有秦淮芳草色,輕紈勻染夕陽紅。
王士慎《馮女郎畫蘭》 丐得騷人筆下妍,玉池清照影駢娟。 一從弱質辭空谷,冶葉倡條盡可憐。
石濤《墨蘭》 根已離塵何可詩,以詩相贈寂寥之。 大千香過有誰並,消受臨池灑墨時。
巫山一段雲
風雪邊城暗,檀香旅夜長;凄凄寸草意茫茫,杯酒祭河山。
春去春復再,雲歸雁又還;漫天飛緒逝斜陽,芳詩寄你寒。
巫山一段雲
碧草長幽盪,檀花磬暗香。一翻風雨淺衣妝,揮淚灑春江。
覆水連秋夜,孤城旁雪山。昨年飛雁楚雄關,杯酒撫情殤。
⑦ 關於花中四君子的古詩
梅蘭竹菊的品質分別是:傲、幽、堅、淡。
關於梅蘭竹菊對梅蘭竹菊的詩一般的感受,是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為背景的。梅蘭竹菊,占盡春夏秋冬,中國文人以其為"四君子",正表現了文人對時間秩序和生命意義的感悟。梅高潔傲岸,蘭幽雅空靈,竹虛心有節,菊冷艷清貞。中國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負載了自己的一片真情,從而使花木草石脫離或拓展了原有的意義,而成為人格襟抱的象徵和隱喻。 大凡生命和藝術的"境界",都是將有限的內在的精神品性,升華為永恆無限之美。梅、蘭、竹、菊成為中國人感物喻志的象徵,也是詠物詩和文人畫中最常見的題材,正是根源於對這種審美人格境界的神往。
梅高潔傲岸,蘭幽雅空靈,竹虛心有節,菊冷艷清貞。 關於"梅"的詩句: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梅》-王安石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山園小梅》-林和靖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卜運算元·詠梅》陸游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卜運算元·詠梅》毛澤東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雪梅》-宋·盧梅坡 關於"蘭"的詩句
懊恨幽蘭強主張,花開不與我商量。《蘭花二首》(明)李日華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幽蘭》陶淵明
蘭色結春光,氛氳掩眾芳。《詠蘭》 釋無可
蘭溪春盡碧泱泱,映水蘭花雨發香。《蘄州蘭溪》杜 牧 關於"竹"的詩句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崖中。《竹石》 鄭板橋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竹》(宋)蘇東坡 風摧體歪根猶正,雪壓腰枝志更堅。《詠竹》(七律) 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山居即事》王維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板橋題畫.竹》鄭燮
關於"菊"的詩句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菊花》唐·元稹 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菊花》明·唐寅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詠菊》黃巢 採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飲酒》(東晉)陶淵明 待到重陽日, 還來就菊花。《過故人庄》孟浩然
⑧ 關於贊美花中四君子的詩句
1、梅花
宋代:王抄安石襲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2、墨梅
元代: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
3、雪梅·其一
宋代: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4、白梅
元代: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5、山園小梅·其一
宋代: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6、題畫蘭
清代:鄭燮
身在千山頂上頭,突岩深縫妙香稠。
非無腳下浮雲鬧,來不相知去不留。
7、卜運算元·蘭
宋代:曹組
松竹翠蘿寒,遲日江山暮。幽徑無人獨自芳,此恨憑誰訴。似共梅花語。尚有尋芳侶。著意聞時不肯香,香在無心處。
8、竹石
清代: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9、新竹
清代:鄭燮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10、寒菊
宋代:鄭思肖
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⑨ 關於「花中四君子」的詩
梅蘭菊竹詩四首復
梅
黃昏風雨斷制橋頭,更被群芳妒不休。
奇士梅花今古慨,凄涼豈獨問天樓。
蘭
聞香喜識玉蘭幽,雅潔清新韻欲流。
入畫入歌皆不愧,也宜春色也宜秋。
菊
一
含翠分黃意念深,有人默契費沉吟。
群芳斗艷爭春去,獨向清秋展素心。
二
含香挹露黃金靨,耐冷凌霜造化功。
不羨繁華桃與李,硃砂石畔笑秋風。
三
德全五美號兼材,萬物蕭條獨盛開。
唯有鈞翁知我意,筆移金蕊入蕭齋。
1、三國時鍾會《菊花賦》:「夫菊有五美焉為:黃花高懸,准天極也;純 黃不雜,後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穎,象勁直也;流中輕體,神 仙食也。」兼材,指菊花有多種用途,如葯用、除蟲用、食用及觀賞用等。」
2、廣西藝院大雕塑家、畫家朱培鈞老曾畫菊相贈,並系以詩曰:「蕭瑤瀟灑有風神,笑傲江湖劍膽心。最愛千禧迎瑞氣,黃花晚節共芳馨。」
題台島易蘇民先生《蘭竹圖》
勁節獨能持,幽香有所思。
比鄰兄與弟,同氣復連枝。
⑩ 關於花中四君子的古詩
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
關於梅花的: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版有暗香來。
吾家洗硯池頭權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流清氣滿乾坤。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關於蘭花的:
孤蘭生幽園, 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暉, 復非高秋月。
畹靜風吹亂,亭秋雨引長。靈均曾采擷,紉佩掛荷裳。
關於竹的: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破土凌雲節節高,寒驅三九領風騷。不流斑竹多情淚,甘為春山化雪濤。
關於菊花的:
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