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晴古詩
1. 有關元宵節古詩
有關元宵節古詩:
1、《鷓鴣天·月滿蓬壺燦爛燈》
宋代:佚名
月滿蓬回壺燦爛燈,與郎攜手至端門答。
貪看鶴陣笙歌舉,不覺鴛鴦失卻群。
天漸曉,感皇恩。傳宣賜酒飲杯巡。
歸家恐被翁姑責,竊取金杯作照憑。
2、《臨江仙·都城元夕》
宋代:毛滂
聞道長安燈夜好,雕輪寶馬如雲。
蓬萊清淺對觚稜。玉皇開碧落,銀界失黃昏。
誰見江南憔悴客,端憂懶步芳塵。小屏風畔冷香凝。
酒濃春入夢,窗破月尋人。
3、《喜遷鶯·月波疑滴》
宋代:史達祖
月波疑滴,望玉壺天近,了無塵隔。
翠眼圈花,冰絲織練,黃道寶光相直。
自憐詩酒瘦,難應接許多春色。
最無賴,是隨香趁燭,曾伴狂客。
蹤跡,漫記憶,老了杜郎,忍聽東風笛。
柳院燈疏,梅廳雪在,誰與細傾春碧?
舊情拘未定,猶自學當年游歷。
怕萬一,誤玉人寒夜,窗際簾隙。
2. 幾首經典元夕古詩詞 看看古人如何鬧元宵
元夕古詩詞如抄下:
1、《青玉襲案·元夕》
宋代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2、《元宵飲陶總戎家二首》
明代趙時春
將壇醇酒冰漿細,元夜邀賓燈火新。
直待清宵寒吐月,休教白發老侵人。
香翻桂影燭光薄,紅沁榆階寶靨勻。
群品欣欣增氣色,太平依舊獨閑身。
3、《女冠子·元夕》
宋代蔣捷
蕙花香也。雪晴池館如畫。
春風飛到,寶釵樓上,一片笙簫,琉璃光射。而今燈漫掛。
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況年來、心懶意怯,羞與蛾兒爭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問繁華誰解,再向天公借。剔殘紅灺。
但夢里隱隱,鈿車羅帕。吳箋銀粉砑。待把舊家風景,寫成閑話。
笑綠鬟鄰女,倚窗猶唱,夕陽西下。
3. 關於元宵節的古詩
關於元宵節的古詩復如下:
1、《人月圓制·小桃枝上春風早》
宋代:李持正
小桃枝上春風早,初試薄羅衣。
年年樂事,華燈競處,人月圓時。
禁街簫鼓,寒輕夜永,纖手重攜。
更闌人散,千門笑語,聲在簾幃。
譯文:
春風輕柔,小桃上指枝頭,脫卻厚重冬裝,換上新春的羅衣。
每年最開心的事情就是:華美的燈相互競美的地方,人月兩團圓。
御街上簫鼓沸騰,漫長的夜晚寒氣四處彌漫,與所愛戀的美人重逢,手攜手漫遊。
夜色將盡,遊人漸散,歡聲笑語流溢的千門萬戶,笑聲在簾幕後。
2、《元宵》
明代: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譯文:
這樣的夜,如果只有燦爛的燈,缺少皎潔的月,無以盡興,這樣的夜,如果只有皎潔的月,沒有燦爛的燈,無以為春。
春天邁著輕盈的腳步來到人間,美人如花似玉,彩燈帶著歡欣的笑意燃燒月下,月亮如水似銀。
滿街珠寶翡翠閃耀,那是春遊的村女,歌聲嘹亮,笙管悠揚,那是小伙在賽社神。
如果不盡興遊玩,開懷大笑,怎麼對得起這樣的吉日良辰?
4. 元夕的古詩怎麼讀
元夕的古詩來:
1、《燭影自搖紅·元夕雨》
宋代:吳文英
碧澹山姿,暮寒愁沁歌眉淺。
障泥南陌潤輕酥,燈火深深院。入
夜笙歌漸暖。彩旗翻、宜男舞遍。
恣游不怕,素襪塵生,行裙紅濺。
銀燭籠紗,翠屏不照殘梅怨。
洗妝清靨濕春風,宜帶啼痕看。
楚夢留情未散。素娥愁、天深信遠。
曉窗移枕,酒困香殘,春陰簾卷。
2、《元宵飲陶總戎家二首》
明代:趙時春
將壇醇酒冰漿細,元夜邀賓燈火新。
直待清宵寒吐月,休教白發老侵人。
香翻桂影燭光薄,紅沁榆階寶靨勻。
群品欣欣增氣色,太平依舊獨閑身。
3、《傳言玉女·錢塘元夕》
宋代:汪元量
一片風流,今夕與誰同樂。
月台花館,慨塵埃漠漠。
豪華盪盡,只有青山如洛。
錢塘依舊,潮生潮落。
萬點燈光,羞照舞鈿歌箔。
玉梅消瘦,恨東皇命薄。
昭君淚流,手捻琵琶弦索。
離愁聊寄,畫樓哀角。
5. 元夕這首古詩的詩意是什麼
生查子·元夕
宋代: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內。
今年元容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濕 一作:滿)
譯文:
去年元宵節的時候,花市被燈光照的如同白晝。
與佳人相約在黃昏之後、月上柳梢頭之時同敘衷腸。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月光與燈光仍同去年一樣。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相思之淚沾濕了春衫的衣袖。
注釋:
元夜:元宵之夜。農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自唐朝起有觀燈鬧夜的民間風俗。北宋時從十四到十六三天,開宵禁,游燈街花市,通宵歌舞,盛況空前,也是年輕人蜜約幽會,談情說愛的好機會。
花市:民俗每年春時舉行的賣花、賞花的集市。
燈如晝:燈火像白天一樣。
月上:一作「月到」。
見:看見。
淚濕:一作「淚滿」。
春衫:年少時穿的衣服,也指代年輕時的自己。
6. 關於元宵節的古詩
1、生查子 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版,月與燈依權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2、青玉案·元夕宋代: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3、正月十五 唐代: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游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元宵節,是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歷正月。古人稱夜為夜。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整夜。
因此,正月十五被稱為「元宵節」,道家「特里淵」稱正月十五也叫「上元節」,自古以來,元宵節就以賞燈的溫馨喜慶習俗為主。
7. 元夕古詩
有關元夕的古詩:
1、《明月逐人來》
宋代:李持正
星河明淡,春來深淺專。紅蓮正、滿城開遍。屬
禁街行樂,暗塵香拂面。皓月隨人近遠。
天半鰲山,光動鳳樓兩觀。東風靜、珠簾不卷。
玉輦將歸,雲外聞弦管。認得宮花影轉。
2、《臨江仙·都城元夕》
宋代:毛滂
聞道長安燈夜好,雕輪寶馬如雲。
蓬萊清淺對觚稜。玉皇開碧落,銀界失黃昏。
誰見江南憔悴客,端憂懶步芳塵。
小屏風畔冷香凝。酒濃春入夢,窗破月尋人。
3、《好事近·春雨細如塵》
宋代:朱敦儒
春雨細如塵,樓外柳絲黃濕。
風約綉簾斜去,透窗紗寒碧。
美人慵翦上元燈,彈淚倚瑤瑟。
卻上紫姑香火,問遼東消息。
8. 元宵節古詩
關於元宵節的詩句
《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宋朝 · 辛棄疾
《生查子·元夕》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宋朝 · 歐陽修(一說朱淑真)
《上元夜六首·其一》
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
唐朝 · 崔液
《正月十五夜燈》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唐朝 · 張祜
《正月十五夜》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唐朝 · 蘇味道
《十五夜觀燈》
錦里開芳宴,蘭缸艷早年。
唐朝 · 盧照鄰
《汴京元夕》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明朝 · 李夢陽
《永遇樂·落日熔金》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
宋朝 · 李清照
《上元竹枝詞》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
清朝 · 符曾
《元夕二首》
尚憶先朝多樂事,孝皇曾為兩宮開。
明朝 · 王守仁
《京都元夕》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
金朝 · 元好問
《觀燈樂行》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唐朝 · 李商隱
《女冠子·元夕》
而今燈漫掛。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
宋朝 · 蔣捷
《解語花·上元》
相逢處,自有暗塵隨馬。
宋朝 · 周邦彥
《古蟾宮·元宵》
聽元宵,今歲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
明朝 · 王磐
《蝶戀花·密州上元》
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隨馬。
宋朝 · 蘇軾
《傳言玉女·錢塘元夕》
玉梅消瘦,恨東皇命薄。
宋朝 · 汪元量
《思越人·紫府東風放夜時》
五更鍾動笙歌散,十里月明燈火稀。
宋朝 · 賀鑄
《好事近·春雨細如塵》
美人慵翦上元燈,彈淚倚瑤瑟。
宋朝 · 朱敦儒
《生查子·元夕戲陳敬叟》
人散市聲收,漸入愁時節。
宋朝 · 劉克庄
《元宵飲陶總戎家二首》
將壇醇酒冰漿細,元夜邀賓燈火新。
明朝 · 趙時春
《踏莎行·元夕》
撥雪尋春,燒燈續晝。
宋朝 · 毛滂
《綉鸞鳳花犯·賦水仙》
空獨倚東風,芳思誰寄。
宋朝 · 周密
《鷓鴣天·元宵後獨酌》
千點寒梅曉角中,一番春信畫樓東。
明朝 · 楊慎
《燭影搖紅·元夕雨》
曉窗移枕,酒困香殘,春陰簾卷。
宋朝 · 吳文英
《鷓鴣天·建康上元作》
分明一覺華胥夢,回首東風淚滿衣。
宋朝 · 趙鼎
《臨江仙·都城元夕》
酒濃春入夢,窗破月尋人。
宋朝 · 毛滂
9. 元夕歐陽修的古詩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10. 生查子·元夕古詩帶拼音
qù nián yuán yè shí , huā shì dēng rú zhòu 。
去年元夜版時,花市燈如晝。
yuè shàng liǔ shāo tóu , rén yuē huáng hūn hòu 。
月上柳梢頭權,人約黃昏後。
jīn nián yuán yè shí , yuè yǔ dēng yī jiù 。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bù jiàn qù nián rén , lèi shī chūn shān xiù 。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