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不是陽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蘇州」這句名言是出自誰的詩句
這句名言是出自章太炎的夫人湯國梨的詩句。
章太炎的夫人湯國梨,寄居吳中時,版留下「不是陽澄湖蟹權好,人生何必住蘇州」的名言。
陽澄湖蟹素以個大體肥,蟹肉豐滿,營養豐富聞名國內外, 自古以來,令無數食客為之傾倒。國學大師章太炎的夫人湯國黎女士曾用「不是陽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蘇州」一句詩句表達了她對陽澄湖蟹的推崇。

(1)陽澄湖大閘蟹的詩句擴展閱讀:
陽澄湖大閘蟹又名金爪蟹。產於蘇州陽澄湖。蟹身不沾泥,俗稱清水大閘蟹,體大膘肥,青殼白肚,金爪黃毛。肉質膏膩,十肢矯健,置於玻璃板上能迅速爬行。
每逢金風送爽、菊花盛開之時,正是金爪蟹上市的旺季。農歷9月的雌蟹、10月的雄蟹,性腺發育最佳。煮熟凝結,雌者成金黃色,雄者如白玉狀,滋味鮮美,是享譽中國的名牌產品。
吃大閘蟹是一種季節性的享受,俗語說:"秋風起,蟹腳癢,九月圓臍十月尖。"九月要食雌蟹,這時雌蟹黃滿肉厚;十月要吃雄蟹,這時雄蟹蟹臍呈尖形,膏足肉堅,有關大閘蟹的飲食文化又成為了大家的話題。
② 求關於大閘蟹的詩詞
找到3首《紅復樓夢》裡面寫蟹的詩,制不知道是不是陽澄湖大閘蟹
詠蟹
林黛玉
鐵甲長戈死未忘,堆盤色相喜先嘗。
螯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
多肉更憐卿八足,助情誰勸我千觴。
對斯佳品酬佳節,桂指清風菊帶霜。
詠蟹
賈寶玉
持螯更喜桂陰涼,潑醋擂姜興欲狂。
饕餮王孫應有酒,橫行公子竟無腸。
臍間積冷饞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詠蟹
薛寶釵
桂靄桐陰坐舉觴,長安涎口盼重陽。
眼前道路無經緯,皮裡春秋塵黑黃!
酒未滌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須姜。
於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餘禾黍香。
③ 關於陽澄湖大閘蟹的詩句有哪些
里詩句持螯更喜桂陰涼,潑醋擂姜興欲狂
④ 關於陽澄湖大閘蟹的詩句有哪些
1、稻抄熟江村蟹正肥,雙螯如哉襲挺青泥。
翻譯:稻子成熟的時候陽澄湖的大閘蟹正是肥美,兩個大螯支撐著身體撐在泥地里。
語出:明-徐渭《題畫蟹》
2、海饌糖蟹肥,江醪白蟻醇。
翻譯:在湖邊品嘗螃蟹的肥美,映著江水酣飲白米酒的醇厚。
語出:宋-黃庭堅《次韻師厚食蟹》

3、堪笑吳中饞太守,一詩換得兩尖團。
翻譯:大聲笑我這個吳中的嘴饞太守,一首詩就換回了一對螃蟹。
語出:宋-蘇軾《丁公默送蝤蛑》
4、蟹肥暫擘饞涎墮,酒綠初傾老眼明。
翻譯:剛動手擘開肥蟹時,饞得口水淌了下來,持螯把酒,昏花的老眼也亮了起來。
語出:宋-陸游《無題》
5、獨於蟹螯一物,心能嗜之,口能甘之,無論終身一日皆不能忘之。
翻譯:我只喜歡大閘蟹這一種,心裡想著它,嘴巴里吃著它,不管怎麼樣一輩子里沒有一天不想著大閘蟹。
語出:明-李漁《閑情偶寄-蟹》
6、左手持蟹螯,右手執丹經。瞪目視霄漢,不知醉與醒。
翻譯:左手裡拿著大閘蟹,右手裡拿著經卷。睜大眼睛看著天空,不知道是喝醉了還是清醒。
語出:唐-李頎《贈張旭》
⑤ 關於陽澄湖大閘蟹的詩句
章太炎夫人湯國黎女士有詩曰:「不是陽澄蟹味好,此生何必住蘇州!」
⑥ 關於陽澄湖大閘蟹的詩歌有人能寫兩句嗎古典的也可以
有關陽澄湖大閘蟹的典故以及詩歌舉例如下:
一、宋代時期:
1、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嗜蟹成癖,常以詩換蟹:"堪笑吳中饞太守,一詩換得兩尖團(螃蟹,古稱尖團)。「文豪一詩換兩蟹,得意之狀令人可掬」。難怪食蟹之後,發出「不到廬山辜負目,不食螃蟹辜負腹」之感嘆。
2、宋代詩人黃庭堅喜食揚州貢蟹,稱其物美絕倫,詩雲:"鼎司費萬錢,玉食常羅珍,吾評揚州貢,此物真絕倫。"他還諳熟烹蟹之法,認為蟹性寒,宜拌一點姜,並在蟹詩中寫道:「解縛華堂一座傾,忍堪支解見姜橙」。
3、代高似孫詩雲:「西風送冷出湖田,一夢酣春落酒泉;介甲盡為香玉軟,脂膏猶作紫霞堅;魂迷楊柳灘頭月,身老松江瓮里天;不是無腸貪卡櫱,要將風味與人傳。」與其說是詩,還不如說是一條絕佳的謎語呢,吃過醉蟹嗎?一隻傻螃蟹,竟然爬進了鄉村野夫的酒瓮里去了。魂迷酒鄉的蟹啊,做了一回大好事,自作多情地為人類發明了一例珍餚—醉蟹,哈哈!「要將風味與人傳。」有關蟹的謎語詩還有皮日休的《詠蟹詩》,「未游滄海早知名,有骨還從肉上生。莫道無心畏雷電,海龍王處也橫行。」把蟹的橫行之狀躍然紙上。
二、明代時期:
1、明末哲學家李贄人謂「蟹仙」。且看這位至情之人對蟹的說法,「蟹之鮮而肥,甘而膩,白似玉而黃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至極,更無一物可以上之。」他曾對螃蟹發出這樣的感慨,「予嗜此一生,每歲於蟹未出時,即儲錢以待,因家人笑予以蟹為命,即自呼其錢為買命錢。」可見其對於自己食蟹之僻津津樂道,樂在其中!不愧為「蟹仙」也!
2、明代劇作家李漁:以蟹為命,一生嗜之李漁在所著《閑情偶寄》中自稱以蟹為命,一生嗜之。自上一年螃蟹退市時即儲錢以待,自呼其錢為「買命錢」。自螃蟹上市之日起到斷市之時終,他家七七四十九隻大缸里始終裝滿螃蟹,用雞蛋白飼養催肥。他無一日不食螃蟹,因擔心季節一過難以為繼,還要用紹興花雕酒來腌制醉蟹,留待冬天食用。
三、清代時期:
1、代文學家曹雪芹鍾情螃蟹,在文學名著《紅樓夢》第38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薛蘅蕪諷和螃蟹詠"中,有生花的妙筆,把大觀園中的螃蟹宴和人們吃蟹的形態、方法描寫得淋漓盡致,栩栩如生,不失神來之筆。
2、《紅樓夢》第三十八回,描寫了貴族們賞花吃蟹作詩的情景。寶玉胸有成竹地地先寫:「持蟹更喜桂陰涼,潑醋擂姜興欲狂。饕餮王孫應有酒,橫行公子竟無腸!......」這時,寶釵說:「我也勉強了一首,寫出來取笑兒罷。」詩雲:「桂個靄桐陰坐舉觴,長安涎口盼重陽!眼前道路無經緯,皮裡春秋空黑黃。酒示滌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須姜。於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餘禾黍香。」眾人看畢,都說這方是食蟹的絕唱。
⑦ 從古至今流傳的陽澄湖大閘蟹古詩句有哪些
蟹性寒,酒可解之,故蟹酒相連,最是自然而然。歷史上最早的螃蟹美食家就是一個內嗜酒之人,這就是畢卓。容《世說新語》有載,畢卓曾雲:「得酒滿數百斛船,四時甘味置兩頭,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有酒有蟹,復夫何求?有酒無蟹自然是最大之遺憾,詩仙李白在《月下獨酌》對此作了最好的注腳,「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台。」把酒持蟹,登臨高台,明月高照,縱目四野,自是人間大快意之事。
宋代高似孫詩雲:「西風送冷出湖田,一夢酣春落酒泉;介甲盡為香玉軟,脂膏猶作紫霞堅;魂迷楊柳灘頭月,身老松江瓮里天;不是無腸貪櫱,要將風味與人傳。」此詩用擬人之手法,描寫螃蟹爬出湖田,落入酒瓮之中,成為醉蟹的過程。也許這就是醉蟹產生的最正式原因吧,只是一個偶然的事件,要不鄉村野夫又怎能想起去把一個張牙舞爪的傢伙放至香美的酒中呢,怪只怪這只螃蟹太貪杯了。
⑧ 古代人怎麼說陽澄湖大閘蟹的
中秋佳節,即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從古至今,變的是時間,不變的是與家人團聚的心。這時候家裡的老人們開始盼望著子女能夠早日回家吃頓團圓飯,兒女們開始想念家裡的父母長輩。都會帶上父母愛吃的禮品孝敬他們。
近年來送禮佳品可謂是正宗陽澄湖大閘蟹了。而歷代文人騷客對於陽澄湖大閘蟹的也是贊不絕口。甚至在品蟹的時候就會即興來一首。
下面我們來看下宋代時期:
1、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嗜蟹成癖,常以詩換蟹:"堪笑吳中饞太守,一詩換得兩尖團(螃蟹,古稱尖團)。「文豪一詩換兩蟹,得意之狀令人可掬」。難怪食蟹之後,發出「不到廬山辜負目,不食螃蟹辜負腹」之感嘆。
2、宋代詩人黃庭堅喜食揚州貢蟹,稱其物美絕倫,詩雲:"鼎司費萬錢,玉食常羅珍,吾評揚州貢,此物真絕倫。"他還諳熟烹蟹之法,認為蟹性寒,宜拌一點姜,並在蟹詩中寫道:「解縛華堂一座傾,忍堪支解見姜橙」。
⑨ 歷代文人贊美陽澄湖大閘蟹不錯的詩句有哪些
中秋佳節,即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從古至今,變的是時間,不變的是與家人團聚的心。這時候家裡的老人們開始盼望著子女能夠早日回家吃頓團圓飯,兒女們開始想念家裡的父母長輩。都會帶上父母愛吃的禮品孝敬他們。近年來送禮佳品可謂是正宗陽澄湖大閘蟹了。而歷代文人騷客對於陽澄湖大閘蟹的也是贊不絕口。甚至在品蟹的時候就會即興來一首。下面我們來看下宋代時期:1、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嗜蟹成癖,常以詩換蟹:"堪笑吳中饞太守,一詩換得兩尖團(螃蟹,古稱尖團)。「文豪一詩換兩蟹,得意之狀令人可掬」。難怪食蟹之後,發出「不到廬山辜負目,不食螃蟹辜負腹」之感嘆。2、宋代詩人黃庭堅喜食揚州貢蟹,稱其物美絕倫,詩雲:"鼎司費萬錢,玉食常羅珍,吾評揚州貢,此物真絕倫。"他還諳熟烹蟹之法,認為蟹性寒,宜拌一點姜,並在蟹詩中寫道:「解縛華堂一座傾,忍堪支解見姜橙」。 3、代高似孫詩雲:「西風送冷出湖田,一夢酣春落酒泉;介甲盡為香玉軟,脂膏猶作紫霞堅;魂迷楊柳灘頭月,身老松江瓮里天;不是無腸貪卡櫱,要將風味與人傳。」與其說是詩,還不如說是一條絕佳的謎語呢,吃過醉蟹嗎?一隻傻螃蟹,竟然爬進了鄉村野夫的酒瓮里去了。魂迷酒鄉的蟹啊,做了一回大好事,自作多情地為人類發明了一例珍餚—醉蟹,哈哈!「要將風味與人傳。」有關蟹的謎語詩還有皮日休的《詠蟹詩》,「未游滄海早知名,有骨還從肉上生。莫道無心畏雷電,海龍王處也橫行。」把蟹的橫行之狀躍然紙上。明代時期:1、明末哲學家李贄人謂「蟹仙」。且看這位至情之人對蟹的說法,「蟹之鮮而肥,甘而膩,白似玉而黃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至極,更無一物可以上之。」他曾對螃蟹發出這樣的感慨,「予嗜此一生,每歲於蟹未出時,即儲錢以待,因家人笑予以蟹為命,即自呼其錢為買命錢。」可見其對於自己食蟹之僻津津樂道,樂在其中!不愧為「蟹仙」也!2、明代劇作家李漁:以蟹為命,一生嗜之李漁在所著《閑情偶寄》中自稱以蟹為命,一生嗜之。自上一年螃蟹退市時即儲錢以待,自呼其錢為「買命錢」。自螃蟹上市之日起到斷市之時終,他家七七四十九隻大缸里始終裝滿螃蟹,用雞蛋白飼養催肥。他無一日不食螃蟹,因擔心季節一過難以為繼,還要用紹興花雕酒來腌制醉蟹,留待冬天食用。清代時期:1、代文學家曹雪芹鍾情螃蟹,在文學名著《紅樓夢》第38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薛蘅蕪諷和螃蟹詠"中,有生花的妙筆,把大觀園中的螃蟹宴和人們吃蟹的形態、方法描寫得淋漓盡致,栩栩如生,不失神來之筆。2、《紅樓夢》第三十八回,描寫了貴族們賞花吃蟹作詩的情景。寶玉胸有成竹地地先寫:「持蟹更喜桂陰涼,潑醋擂姜興欲狂。饕餮王孫應有酒,橫行公子竟無腸!......」這時,寶釵說:「我也勉強了一首,寫出來取笑兒罷。」詩雲:「桂個靄桐陰坐舉觴,長安涎口盼重陽!眼前道路無經緯,皮裡春秋空黑黃。酒示滌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須姜。於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餘禾黍香。」眾人看畢,都說這方是食蟹的絕唱。推薦閱讀:陽澄湖大閘蟹防偽戒指的查詢方式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