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詩詞的抒情方法

詩詞的抒情方法

發布時間: 2020-12-31 02:53:06

古詩賞析的方法

一、寫景抒情詩。

寫景抒情詩主要描繪的是山水名勝、唯美的自然風光,其寫景手法通常採用比喻、擬人、借代、誇張、反襯、對比等。

在賞析時,第一步就是要指出其寫景的手法;第二步就是簡要概況一下詩中呈現出的景象和寫景手法的作用。

第三步就是要揭露出詩人抒發的是何種感情,有的是贊揚祖國的大好河山,有的僅是抒發對眼前美景的喜愛,有的抒發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有的反襯自身仕途或遭遇的不幸等,這主要從寫景手法和詩人當時所處的背景展開論述。

二、詠物言志詩。

詠物言志詩主要描繪所詠之物的形與神,以此寄託詩人高尚的情懷,表現詩人的志向。這類詩主要是狀物,描寫手法包括比喻、誇張、擬人、反襯、正襯、對比、欲揚先抑等。

在賞析時,第一步是將詩人所狀之物的形給概括的描述出來;第二步將形反映出來的神加之於詩人身上,可結合詩人歷來的形象和所處的背景來綜合判斷。

例如,陶淵明詠菊,菊花可能並不能給人帶來淡泊名利的神韻,但是結合對詩人的了解可知,陶淵明是個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人,故可綜合判斷詩中所傳之意。

三、懷古詠史詩。

懷古詠史詩主要通過緬懷歷史英烈或描述歷史典故,來表明詩人的立場和情感。這類詩主要是繪史,描寫的方法最常見的有對比和襯托。

在賞析時,第一步就是要點明詩人所描繪的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這需要我們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基礎;第二步就是要結合作者寫詩當下的時事背景,兩者加以比較;第三步就是道明詩人的主觀看法和抒發的情感,這類詩多半是借古諷今,亦或是抒發滄桑巨變、物事人非的悵然之情。

四、邊塞征戰詩。

邊塞征戰詩主要通過描繪邊塞壯麗的風光和將士們的軍旅生活,來表現將士們的思鄉之情。這類詩的繪景通常大氣豪邁、恢弘壯麗,故而多採用誇張、比喻等手法。

在賞析時,第一步簡要描述一下詩中描繪的景象和邊塞將士的生活;第二步就是道出將士們的思鄉之情和保家衛國的英雄氣魄;第三步就是以詩人的立場表達其自身的情感,通常是對將士們的敬意。

五、山水田園詩。

山水田園詩主要描繪自然風光和農家生活,詩境大多清新淡雅,寧靜雋永。這類詩一般融合寫景和記事,手法多變,詞藻優美。

在賞析時,第一步描繪自然田園風光和農家生活的景象;第二步抒發詩人對恬靜美好生活的嚮往,還可結合詩人背景,考慮是否還表達了詩人想要歸隱田園的隱居之意。

詩歌的抒情方法都有哪些

抒情手法

一、直抒胸臆:這是直接對有關人物、事件、場景和環境表明愛憎喜怒態度的抒情方式。
如唐代女詩人陳玉蘭的《寄夫》一詩,寫得率意真誠,叫人怦然心動:夫戍邊關妾在關,西風妾妾憂夫。一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全詩以第一人稱(妾)內心獨白的形式來表現妻子對丈夫的思念和牽掛,首句念夫遠隔天涯,次句憂夫邊關苦寒,復次寄衣和淚修書,最後懸想寄衣到否。四句細膩逼真、層次井然的心理描寫直截了當地揭示出夫妻之間刻骨銘心、體貼入微的恩愛深情。

二、間接抒情
間接抒情與直接抒情相對,指通過對某些事物、某個問題等的敘述、描寫、議論,含蓄地抒發自己的感情。

三、間接抒情的類型與示例:

1、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指將感情融會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場景中,借對自然景物或場面的描摹刻畫來抒發感情,是一種間接的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在這里,春夜雨景,包含了詩人的喜悅心情。

2、借景抒情
指詩人把自身抒發的情感、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過描寫景物予以抒發。
如杜甫的《絕句》: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全詩抒發了羈旅異鄉感慨,詩人借對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寫,透露了思歸的感傷,以樂景寫哀情,別具韻致。
情景交融與借景抒情有何區別:
「融情於景」,明寫景,即字面都是景語;但是,必須暗含情,即所有景語皆情語也。
「借景抒情」者,抒情的一種方法,即藉助於景物,以達到抒情的目的。
二者的共同點是,以抒情為中心。其區別是,前者表面寫景,實質寫情;後者寫景、抒情都是明寫,只是景為由、情為根而已。
如杜甫的《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這里的開頭兩句是「借景抒情」,詩人借故都長安的殘破景象,抒發了無限悲痛的心情:昔日的繁榮盪然無存,此乃安史叛軍之罪。這里體現了「景為由、情為根」的理念。第三四句是「融情於景」,災難中的春花感於時事,露水化眼淚;被戰亂嚇破膽的春鳥,聞聲而心驚。這里明寫「花」與「鳥」,但是,一個「感」、一個「恨」字,卻道破了句句在表現「人」即作者的情懷:此處的「景語」,都是「情語」。前兩聯詩句,重點都在抒情,而所用方法卻明顯不同,可見杜甫的筆法是非常高明的。

3、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指詩人借富有特徵的事物來寄託、傳達某種感情、抱負和志趣,詩中的物帶有人格化的色彩。
如於謙的《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詩人借物詠懷,通過開採石頭燒成石灰的過程及結果,抒發了自己不畏艱難困苦的堅貞情操和清正磊落的高潔思想。
托物言志與借景抒情有如下不同:
(1)「托物言志」是通過詠物來抒情,常常藉助於某些具體植物、動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將作者的感情表達出來。這些「物」不是「景」,詠物不是寫景。「借景抒情」是藉助寫景來抒情,或景中含情,時時流露;或情寓景中,蘊而不露。這里的「景」是指自然風景,而不是某種物品。
(2)「托物言志」中的「志」,含義很廣,可以指感情、志向、情趣、愛好、願望、要求等。「借景抒情」中的「情」,專指熱愛、憎惡、贊美、鞭撻、快樂、悲傷等感情。
(3)「托物言志」不在內容上產生意境,作者的某種感情、志向通過與之相關的實物傳達出來,即達到寫作目的,可以敘述和議論。「借景抒情」要求達到思與境諧,情與景會,寓情於景,情景相生,內容形成情景交融、形神結合的有立體感的審美意境。

4、用典抒情
用典抒情,即在詩歌中援引史實,使用典故來抒情。用典是指在文章中引用、截取前人的語句或使用前人的事跡故事,藉以表達某種特定的含義,以抒發某種思想與情感。用典可以拓展意境,使詩詞情意顯得含蓄,達到字少意豐的效果。如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這首詩用了如下典故:
(1)孫仲謀的典故,抒發了詩人對英雄的懷念,表達了收復失地的理想。
(2)南朝宋武帝劉裕的故事 表達了詩人北伐的決心。
(3)魏太武帝拓拔燾小名佛狸,他曾在長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宮,即後來的佛狸祠。詩人將今昔對照,內心沉痛。
前三個典故,表達了詩人對主戰派的期望,還藉此對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進行諷刺和譴責。
(4)劉義隆好大喜功,倉促北伐,以至慘敗。這一典故,借古諷今,忠告韓侂胄要吸取歷史教訓,不要草率從事。
(5)借廉頗自比,表示出詞人報效國家的強烈願望和對宋室不能進用人才的慨嘆。

5、借古諷今
借古諷今是詠史詩常見的表現手法,即詩人往往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為題材,借詠嘆史實,憑弔古跡來達到感慨盛衰、托古諷今的目的。如劉禹錫《台城》:
台城六代競奢華,結綺臨春事最奢。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
全詩以台城這一六朝帝王起居臨政的地方為題,描寫了六朝縱情作樂的荒淫生活,和野草叢生的凄涼景象形成了鮮明對比,把嚴肅的歷史教訓化作了接目搖心的具體形象,寄託了弔古傷今的無限感慨。
用典抒情與借古諷今有何區別?
用典抒情:用典是指在文章中引用、截取前人的語句或使用前人的事跡故事,藉以表達某種特定的含義。借古諷今是引用典故以方便於比況和寄意。詩中有不便直述者,可借典故之暗示,婉轉道出作者的心聲,
借古諷今是用典抒情的一種方式,借古諷今是引用前人前事等來評論當前風氣、時政等;用典抒情則是著重自己的感受,引用前人的語句或事跡來表現出來。

❸ 詩歌有幾種抒情方式

一、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直接對有關人物和事件表明愛憎態度的抒情方式。《詩經》和後來的樂府民歌大都直抒胸臆。如思慕所愛的姑娘便直抒「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關雎》);思念遠征的愛人竟宣稱「願言思伯,甘心首疾」(《衛風·伯兮》);「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王風·黍離》)直露而真率地抒發了詩人內心沉重而深廣的憂傷;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樂府詩集·鼓吹曲辭》)寫一位女子對「君」剖白心跡, 直接表達了少女至真、至善、至烈的愛情,顯得坦盪、真率而震憾人心。

關漢卿的《[雙調]•沈醉東風》「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時間月缺花飛。手執著餞行杯,眼閣著別離淚。剛道得聲『保重將息』,痛煞煞教人捨不得。『好去者,望前程萬里』。」這首曲寫送別的場面和依依不捨的感情,真摯感人。古典詩詞中寫送別之情的篇章不少。如柳永《雨霖鈴》:「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等,所寫情景與此曲相似。但此曲表情如此率真,語言如此質朴自然,與大多數委婉之作,截然有別。再如陳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以慷慨悲涼的基調,通過登幽州台直接表達了詩人功業難就、空懷壯志的悲憤和失意苦悶的情懷。

二、間接抒情,

眾所周知,中國古典詩歌的創作十分講究含蓄、凝練。詩人在處理情感時一般不是直接的抒情,而是言在此意在彼,敘事則因事緣情,寫景則借景抒情,詠物則托物言志,記史則詠史抒懷。

1、因事緣情:如唐代張籍的《秋思》「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這首秋思寓情於事,藉助日常生活中一個富於包孕的片斷——寄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行動細節,非常真切細膩地表達了作客他鄉的人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懷念。又如白居易的《藍橋驛見元九詩》「藍橋春雪君歸日,秦嶺秋風我去時。每到驛站先下馬,循牆繞柱覓君詩。」這首絕句,乍讀只是平淡的征途紀事,頂多不過表現白與元交誼甚篤,愛其人而及其詩而已。其實,這貌似平淡的二十八字,卻暗含著詩人心底的萬頃波濤。可貴的友情,可泣的共同遭際,詩中一句不說,只是讓讀者自己去尋覓包含在春雪秋風中的人事深沉變化,去體會詩人那種沉痛凄愴的感情。這正是所謂「言淺而深,意微而顯」。

2、借景抒情:詩人對某種景物有所感觸時,把自身所要抒發的感情 ,寄寓在景物中,通過描寫景物予以抒發,這種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一般情況下,是樂景寫樂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樂景襯哀情或哀景寫樂情的寫法。

樂景樂情:如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是描繪春雨夜景,表現喜悅心情的名作。謝靈運的「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從春草中,從園柳和鳴禽中,詩人感到春天的蓬勃生機,透露出喜悅的感情。

哀景哀情:如劉禹錫的《石頭城》「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詩人把石頭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寫,放在帶涼意的潮聲中寫,放到朦朧的月夜中寫,這樣尤能顯示出故國的沒落荒涼。只寫山水明月,而六代繁榮富貴,俱歸烏有。詩中句句是景,然而無景不融合著詩人故國蕭條,人生凄涼的深沉感傷。再如元稹的《聞樂天授江州司馬》「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元稹貶謫他鄉,又身患重病,心境本來就不佳。現在忽然聽到摯友也蒙冤被貶,內心更是極度震驚,萬般怨苦,滿腹愁思一齊湧上心頭。以這種悲涼的心境觀景,一切景物也都變得陰沉昏暗了。首尾兩句,既是景語,又是情語,以哀景抒哀情,情與景融合一體,「妙合無垠」。

樂景哀情:《姜齋詩話》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如杜甫的《絕句二首》「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碧綠的江,青蔥的山,火紅的花,潔白的鳥,這春末夏初的景色不可謂不美,可惜歲月荏苒,歸期遙遙,非但引不起遊玩的興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傷。再如唐代張仲素的《春閨思》「裊裊城邊柳,青青陌上桑。提籠忘采葉,昨夜夢漁陽。」春意盎然的美景反襯出少婦內心的哀怨、凄涼。以樂景寫哀情,別具韻致。

3、托物言志:詩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徵,來表達某種志向或情感,詩中的物帶有了人格化的色彩。如虞世南的《蟬》:「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詩中三四句借蟬聲遠傳的獨特感受,道出了蘊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潔的人,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借,自能聲名遠播,從而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贊頌和高度自信。 王安石的《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占春。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作塵。」杏花,絢麗而脫俗,傍水杏花,更是風姿綽約,神韻獨絕。本詩寫臨水開放的杏花,是一首詠物詩,更是作者淡然心境,高潔人格,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倔強個性的體現。

4、詠史抒懷:如張可久的《[中呂]•賣花聲》懷古「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讀書人一聲長嘆」這首曲慨嘆秦漢時統治者之間的戰爭和各民族間的戰爭,給老百姓造成了深重的災難,表現了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又如劉禹錫的《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昔日車水馬龍的朱雀橋,衣冠往來的烏衣巷,而今已經荒涼冷落,籠罩在寂寥慘淡的氛圍之中。從中我們可以清晰地聽到作者對這一變化發出的滄海桑田的無限感慨。

❹ 九上文言文和詩詞的抒情方式是什麼

抒情方式是借減租行借物抒情的方式

❺ 古詩三種間接抒情方法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融情於景

❻ 詩詞鑒賞中易混的幾種抒情方式

詩歌鑒賞的表達方式有四種:敘述、描寫、抒情、議論。
一、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
二、描寫:正面描寫、側面描寫、虛實結合、動靜結合
二、議論
四、敘述

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

1、表現手法:
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於事、聯想、想像、渲染、對比、襯托、虛實結合、動靜結合、正側面結合、直抒胸臆、卒章顯志、借古諷今、欲揚先抑、欲抑先揚等;
2、修辭手法:
比喻、比擬、借代、對偶、誇張、象徵、對比、襯托、雙關、設問、反問、反語、通感、互文、用典、化用、疊詞等;
3、表達方式:
敘述、描寫、抒情、議論。

寓理於事:
詩歌分抒情詩和敘事詩兩大種,其中還有一種說理詩,雖數量不多,但影響頗大。這些詩都是通過具體事物來說理。幾大詩人如杜甫、陸游、蘇軾的作品中經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題西林壁》蘇軾)——說明陷在裡面不能跳出來,往往被各種現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
朱熹《觀書有感》里的「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陸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❼ 古詩詞中常見的抒情方式有哪些

漁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專千嶂里,長煙落屬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當時范仲淹被派經略延安,鎮守邊陲,防禦西夏。這首詞是他切身的體會。時間是秋天,地點是塞下,具體的地方是孤城。人物是將軍和征夫。他們離家萬里,在塞外看到雁南飛,聽到悲哀的笳聲和羌管,自然想家,但功未成,不能回去。飲濁酒,愁不能寐。詞中所寫的悲涼凄愴的景象,充分配合當時的人的心情,情景交融,使讀者體會到這些在邊疆衛戍的人的情懷。

❽ 古詩詞的抒情方法有哪幾種分別有何表達效果

抒情來方法有直接抒情和源間接抒情之分。古詩詞的抒情方法以間接抒情為主,即通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方法抒發詩人的思想感情,以情景交融為最高境界。 例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上片描寫赤壁古戰場的「如畫」景色,下片由景而人,想到在此建功立業、年輕有為的儒將周瑜,又由周瑜想到自己被貶謫的處境,從而抒發了詩人理想不能實現的無限感慨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