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張翰的詩句

張翰的詩句

發布時間: 2020-12-30 02:50:49

古詩的背景

【年代】:唐

【作者】:張籍

【作品】:秋思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注釋】
意萬重:形容表達的思念很多 行人:這里指捎信的人
開封:把封好的信拆開 復恐:怕這封信的內容不夠多,說不盡.(相信你可以感覺到上一句中「意萬重」極言「家書」意義重大,詩人在家書中寄以厚意。然而像我們自己寫好的一封重要的信一樣,總是會擔心自己沒有在短短的信箋中把欲說之事言明,也就是「復恐匆匆說不明」,所以才會在要寄出的時候再拆開來看看,確定一下,哪怕僅僅是給自己一顆定心丸。
「復恐」一句,朴實而傳神的表達出家書中蘊藏的情誼,著神而不露形。)

【譯文】
洛陽城裡吹起了蕭瑟秋風,
要寫家信禁不住心緒萬重。
又恐匆忙傾述訴不盡情思,
捎書人臨行我又打開信封。

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卻非人人所能道出。作客他鄉,見秋風而思故里,托便人捎信。臨走時怕遺漏了什麼,又連忙打開看了幾遍。事本子平,而一經入詩,特別是一經張籍這樣的高手入詩,便臻妙境。這在詩壇上並不是常有的。

當然以家書為題材的作品,在唐詩中也不乏佳作。象岑參的《逢入京使》:「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寫作者戎馬倥傯,路遇使者,托傳口信以慰家人。杜甫的《春望》:「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寫作者身陷安祿山佔領下的長安,不知戰亂中的家人是否安吉,切盼來書以慰遠情。他們都用獨特的技巧表達了思家的心情。這首詩與眾不同的是寄深沉於淺淡,寓曲折於平緩,乍看起來,寥寥數語,細細吟味,卻有無窮意味。

王安石《題張司業》詩說:「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頗能道出這首詩的藝術風格和創作甘苦。詩以秋風起興,這是自《詩經》以來常用的手法。秋風一起,北雁南飛,他鄉羈旅,易觸歸思。例如劉禹錫的《秋風引》就曾說:「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我們再來看看詩人的歷史,原來他本籍吳中(今江蘇蘇州),這又使人想起晉人張翰的故事。據《晉書·張翰傳》說:「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蒓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張籍與張翰異代同里,且俱宦遊北方。張翰因預測到齊王司馬冏即將作亂,知機引退,張籍未必有什麼政治上的原因,但在見秋風而思故鄉這一點上,卻極其相似。他雖不能象張翰那樣馬上「命駕而歸」,但卻把一腔思鄉之情傾瀉在紙上。這種感物緣情的創作沖動,雖然用的是傳統的手法「起興」,但其中包括如許豐富的內涵,不能不是此詩的一個特色。

第二句「欲作家書意萬重」,其中的「欲」字緊承「見秋風」。原來詩人的心情是平靜的,象一泓清水。秋風乍起,吹起他感情上的陣陣漣漪。行文順暢自如,一氣流貫,然而句末「意萬重」三字,忽又來一個逆折,猶如書法上的無垂不縮。因此這里詩人的感情並未順流而下,而是向更深的地方去開掘。這種手法,看似尋常,實極高超。我們細玩詩意:詩人因見秋風而生鄉思,於是欲作家書,可是千言萬語,又不知從何寫起。「意萬重」,乃是以虛帶實。劉禹錫《視刀環歌》雲:「今朝兩相視,脈脈萬重心。」「萬重心」、「萬重意」,俱是極言思想感情的復雜。其中究竟有多少心意,每一個有生活經驗的讀者,都能體會得到。因為是 「意萬重」,這家書怎麼寫呢?寫了沒有?作者沒有明言,讓讀者去想像,這就叫做含蓄不盡,耐人尋味。

三、四兩句,又作轉折。盡管「意萬重」,無從下筆,但就文意看,家書還是寫了,問題在於匆匆著筆,意猶未盡。「匆匆」二字,生動如畫,既寫了自己一方,也反映出捎信者一方。聯系下文來看,那個捎信人是在行期在即時遇到的:也許就要上馬、上船,即便不象岑參與入京使「馬上相逢」那樣急迫,總還是行色匆匆不能久停的。由於捎信人是這樣行色匆匆,寫信人不得不匆匆落筆。由於匆匆落筆,萬重心意一下子很難表達清楚。在這種符合邏輯的描繪之中,詩人的急遽之情,匆忙之色,栩栩然如在目前。「說不盡」三字,也與上文「意萬重」緊相呼應,由於「意萬重」,所以才「說不盡」。而「意萬重」也與「見秋風」引起的鄉思相關聯。黃叔燦《唐詩箋注》說:「首句羈人搖落之意已概見,正家書所說不盡者。『行人臨發又開封』,妙更形容得出。試思如此下半首如何領起,便知首句之難落筆矣。」說明下半首的起頭與全詩的起句,環環緊扣,首尾相應。

結句更是造語入妙,寫情入微,可稱一篇之警策。近人俞陛雲評論說:「已作家書,而長言不盡,臨發開封,極言其懷鄉之切。」又說:「此類之詩,皆至性語也。」(《詩境淺說續編》)所謂「至性語」,就是說寫出了最真摯的人類共有的感情,而且達於極致。在結構上,上句說「匆匆說不盡」,下句說「臨發又開封」,渲染足了「匆匆」的氣氛。

由於此詩藝術上取得如此傑出的成就,因此前人給予極高的評價。林昌彝《射鷹樓詩話》說:「文昌(張籍字)『洛陽城裡見秋風』一絕,七絕之絕境,盛唐人到此者亦罕,不獨樂府古淡足與盛唐爭衡也。」一般論者以為詩到中唐,不足與盛唐爭衡。但就此詩來看,截取日常生活中一個片段,挖掘到人物感情的深處,以淡語寫至情,發纖濃於簡古,詩風質朴,意境渾成,稱之曰「七絕之絕境」,決不為過;與盛唐名家(如前舉之岑參)同類之作相比,也是毫不遜色的。

❷ 晉張翰《贈張弋陽詩》中"玄墨澄氣"四字是什麼意思

晉代之人 大多食散煉氣 修道以成仙 散指寒食散 氣則門道多多 數之不盡
晉代練氣內 講究個容玄字 至於什麼是玄 我們可以不必去研究 玄 墨 澄 都是氣中境界比較高的字眼 所以聯繫上下文可以理解 玄墨澄氣可以理解為代指境界比較高的練氣法門 或者直接就是叫「玄墨澄」的一門氣功

❸ 求音樂:《春曉》孟浩然 詩 景志欣,張翰書 曲

我是景志欣,是這首歌的作曲。有何問題可問我。

❹ 為張翰,鄭爽每人各寫一個詩,或者贊美的小文章。

爽:某年某日的某個季節,某時某地的某個瞬間

剛收起了身心的疲憊,卻在不經意之間被你深深吸引.

那落落大方,身著紅色禮服出現在流星雨發布會的公主,是,你嗎?

那麼,你,是誰?

憑借流星雨劇一炮而紅的你,光芒四射單卻出人意料的親切沁人心脾

我認得你,此時電視屏幕上顯示著的名字如此清晰,彷彿企圖深深的刻在我心中

當然,它做到了!而你....鄭爽!

我崇拜你,因為你的十八歲的花季和那初出茅廬的青澀
我喜歡你,永遠堅韌的蕁麻草令人難以抗拒
我牢記你,因為,你就是你.............

你付出的努力,舞檯面前的光鮮亮麗,我們懂...你的認真

我看到了,你的笑容....舞台背後的疲憊眼神

會累的吧,很累很累!會脆弱吧....你承受不起

面對指責,你承受不起,面對謠言,你依舊承受不起

那些沒有一點事實依據的猜測,一次又一次的挑戰我們的底線
張翰: 文/米

雨滴磅礴,思念肆無忌憚的侵蝕著我的淚腺。又是一次碎碎念,要怎樣才能不想念。每一次侃侃,亦或是呢喃,都是因為這個叫張翰的男孩,我真的陷進去,無法自拔。

是何時開始,早就註定了我會為一個男孩瘋狂。
是何時開始,一個叫張翰的男子已住進我心裡。
是何時開始,我的視線從未在這個男孩身上遠離。

一輩子,註定,我的追隨。

我一個人無奈的望著天空,天是鉛色的,大概是剛剛下過雨的關系吧。我喜歡這樣一個人,靜靜地想念那個男孩。一個人意味著的是孤單。或者是一種思念。 思念只有在一個人的時候才會進行,思念寄託著的是情感。就像是,就像是某些深刻的哲理一樣無時無刻的不進行。我的世界,早已從那個開滿向日葵的夏天開始,被一個男孩所佔據,滿滿的溫暖。

我很感嘆時間,初中畢業了,就算還沒經歷畢業典禮,可我依然感嘆著,感嘆即將來臨的那個新環境,意味著,我的高中生涯將在兩個月後開始。那時,張翰,我一定會更加想念你吧。晚上,我竟然晚晚失眠,幸好,幸好有那首《拾憶》,可以陪著我渡過一個個難熬的夜晚。這種滿足,是這個叫張翰的男子帶給我的,無比幸福。年華似水,忽爾今夏。

我害怕,時光將我的眼睛拋棄,如果我再也看不見你,我們還會有交集么。我屏息凝神,腦子像放電影般閃現你的畫面。如果閉上雙眼就能看不見悲傷,那麼我寧願永遠都這樣,只要我有你的記憶就好,就好。張翰,你能不能感受到,有多少人的思念為你魂牽夢縈。在這紅塵凡世,總會有一些情愫是無法割捨的。我不敢說永遠,永遠有多遠,我只想一天一天好好愛你。書桌上的花瓶里,那幾朵百合花早已失了我的照顧,但還是有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

我總是呢喃,張翰張翰,大概所有的情感都牽系著你。我照照鏡子,深棕色的眸子里只有濃濃的哀傷,像暴風雨將至的天空一般陰霾。一直以為,我是憤世嫉俗的人,其實不是,我多捨不得遠離這個世界,其實捨不得的,是你也在這個世界,活生生的存在著。我又怎敢離去,怎麼捨得。望著這些百合花,我不覺潸然淚下,咸澀的眼淚落在杯子里,濺起小小的水花,所有所有的思念,在此刻,蔓延。裡面,絕大部分都是屬於那個男孩的。

潔凈的窗戶外,看著滿是陰霾的天,我又習慣如同往日一樣,雙手合並,開始對那個男孩的祈禱與祝福。不知何時開始飄起了樓下花園的小花,我不知道它叫什麼名字,但它們真的像一個個沉寂的精靈,如同歲月一般飄然而至,飄然而逝,不留下任何的痕跡。 其實,思念的多了,會慢慢習慣這種哀傷。落花落的多了,會把一切都掩蓋,沒有記憶的人亦或是心裡只裝有一人的人,才是最幸福的。張翰,你教會我很多事。

我把頭深深地埋進膝蓋,那種思念的疼痛像雲雀的叫聲直沖雲霄,讓我很難用語言來形容。還好,這個家可以掩蓋我的思念,我能在這里感受到你的氣息,盡管你沒有出現,但我真的,能感受到你。我的那份濃濃的深愛。

❺ 「張翰黃花句,風流五百年。」此詩句出自李白的哪首詩

《金陵送張十一再游東吳》

僅供參考,請採納!

❻ 如何賞析西晉文學家張翰所作的古詩《思吳江歌》

【原文】:

《思吳江歌》

張翰

秋風起兮木葉飛,吳江水兮鱸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歸,恨難禁兮仰天悲。


❼ 端居永懷詩中運用賈誼、張翰的典故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

1、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譯文:本來就知道人死去了就什麼也沒有了回。只是為沒有親答眼看到中國的統一而感到悲傷。) 2、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譯文:朝廷的軍隊收復北方領土的那一天,在家裡祭祀祖先的時候,不要忘記...

❽ 在外吃到家鄉特產的心情詩句

古今異鄉各不同,
家鄉特產已空行。
天涯海角遍地通,
千里之外感親情。

❾ 唐朝中期的詩人________寫下的憫農詩千古傳誦 張翰著名的詩歌_____借「蒓鱸之思」表達了

唐朝中期的詩人__李紳___寫下的憫農詩千古傳誦?
張翰著名的詩歌_《思吳江歌》_借「蒓鱸之思」表達了他對政治的失望、欲避禍而全身之意。

曾樸的譴責小說__《孽海花》__展現了清末同治初到甲午中日戰爭這三十年間的社會面貌。

思鄉之濃情,退隱之深意
——解讀張翰的「蒓鱸之思」
徐 靜(蘇州職業大學管理系)
摘 要:吳地名士張翰的「蒓鱸之思」不僅表達思鄉之情,而且喻指文人退隱,意蘊深刻,影響深遠。
自古遊子思鄉,可謂人之常情。而吳地名士張翰的「蒓鱸之思」則別具一番意蘊,耐人尋味再三。(蒓chún多年生水草,蒓菜。鱸lú鱸魚)
張翰,字季鷹,西晉著名的文學家,正宗的蘇州人。現蘇州滄浪亭五百名賢祠內,有張翰石刻畫像一幅。畫像的上方刻有傳贊四句:「秋風京洛,馳想蒓鱸,首丘一賦,達士楷模。」這16個字言簡意賅,勾勒出張翰這位吳中先賢的性情特色。
史書記載,張翰博學多才,善作詩賦,提筆立就,文思泉湧。年青時有熱切的人世態度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期望有所作為。會稽名士賀循奉命入朝,途經蘇州閶門時,在船中彈琴。張翰此時正在金閶亭上,聽見琴聲清雅悠揚,便循聲拜訪賀循,兩人一見如故,很是投緣。得知賀循去京都洛陽就職,張翰便搭船與賀循一同赴京。他從家鄉蘇州來到京城洛陽做官,是希望有機會施展才華,建功立業。然而,美好的願望很快就破滅了。不是沒有機會,而是他看破了滾滾紅塵。
當時掌握朝廷實權的齊王司馬冏(jiǒng,光;明亮)倒也慧眼識珠,看中了張翰的才華,十分重用他,任命他為大司馬東曹椽。這是一個重要的職位,直接掌管官員的舉薦和任免。這可以說是張翰在仕途上的一個騰達機會,可謂春風得意。然而,張翰卻高興不起來,因為他具有一雙慧眼。在京城任職期間,他敏銳地發現,這是一個動盪不安的社會。西晉王朝正經歷著「八王之亂」。西晉惠帝時,因惠帝痴傻,給一些野心家造成了機會,他們躍躍欲試,都想登基稱帝。惠帝在位的十七年中,先後有八位王爺進行窩里斗,皇權篡奪劇烈。張翰心裡明鏡般地清楚,表面上觥籌交錯,實際上刀光劍影,殺機四起。當時執政的齊王司馬冏原本很有作為,因討伐篡位的司馬倫有功,得到官加九錫的最高待遇,與皇帝寶座僅差一步之遙。此時功勞大了,地位高了,逐漸驕橫起來。為了鞏固政權,排除異己,他不擇手段試圖翦滅諸王的勢力。雖然司馬冏當時正操持權柄,勢力如日中大,但張翰卻產生了一種大禍臨頭的危機感,他從當時紛亂的權力傾軋中,從齊王獨攬朝政、日益驕橫並且信任小人的所作所為中預測到了司馬冏必敗的結局。此時正值秋天,《晉書·張翰傳》雲:「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蒓羹、鱸魚膾。」詩人看到秋風起,白雲琶,草木黃落雁南歸,頓時感悟到時光的流逝,流年的虛度,一股思鄉之情油然而生。他想起了往昔的鄉居生活與家鄉風物,尤其思念起吳中特產、味道特別鮮美的菰菜、蒓羹、鱸魚膾,於是詩筆一揮,寫下了著名的《思吳江歌》:
秋風起兮佳景時,吳江水兮鱸魚肥。
三千里兮家未歸,恨難得兮仰天悲。
自古清涼的秋風最易觸動人們的鄉關之思。秋風乍起,清爽的空氣,帶來絲絲清新宜人的涼意,舒緩著緊張的神經和疲憊的心態,悠悠往事浮上心頭。遙念故鄉,水碧風清,一派佳麗景色。此時,吳江水光瀲灧,清流縈回,正是鱸魚肥美的收獲季節吧。秋風潦人,鄉思纏綿,而如今詩人卻離鄉千里思歸不得,身陷爾虞我詐的名利場中不得自由與安寧,這樣的人生又有什麼價值和意義呢?詩人想到這里,不禁引發心中的「恨」與「悲」。單從全詩的字面上看,此恨此悲是因「蒓鱸之思」而起,但如果聯系寫作此詩的政治處境和動盪局勢,其所含的政治失望、避禍全身之意也就很明顯了。那種濃濃的思鄉之情因為擔憂朝廷內亂、國無寧日的局勢而變得愈加強烈,這里卻拋開對時局的感慨,將遠離亂世的深層心理轉化為對美食的慾望,這是詩歌的含蓄寫法。其實,張翰本性放縱不羈,任心自適,見世道紛亂不堪,早生歸退之意。《世說新語·識鑒》記載,張翰曾對同鄉好友顧榮說:「天下紛紛,禍難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難。吾本山林間人,無望於時。」意思是說,如今天下動盪不安,禍難變故連綿不斷。一般四海之內有名望的人,很難從名利場中脫身而退。我本來就是山林中人,對眼下的時局,也不抱什麼希望了。也就是說,張翰已經看透了,已經萌生歸意。到如今,撩人鄉思的秋風更使他驀然頓悟:「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人生最重要的是任心自適,自由自在,怎麼能被功名利祿束縛而背井離鄉千里之外呢?於是,他對外聲稱自己思念蘇州家鄉的美味佳餚,抵擋不了美食的誘惑,只好辭官歸吳了。張翰當時還寫了一篇《首丘賦》來描述心跡,可惜此賦未能流傳下來。
不久,齊王司馬冏在新一輪的權力斗爭中兵敗被殺,其屬官受株連幾乎被殺殆盡,而張翰則因早早抽身而退倖免於難。這是一種怎樣的先見之明!由此觀之,他的見秋風思鱸魚,棄官還鄉,其實是審時度勢之後作出的明智之舉。他經過了一個由儒家人世到道家出世的心路歷程,表面上是因為「蒓鱸之思」,而實質上是由於思想和心理的成熟,使他對現實社會有了深刻的洞察和把握,繼而對自己的人生之路重新做出理智的抉擇。他千里迢迢來到京城,本想施展自己的卓越才華,實施自己的濟世理想,豈料生不逢時,遭遇「八王之亂」,內耗不斷。險惡的政治斗爭,使他感到自己的理想難以實現。所謂「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智者入世的前提是天下合乎「道」,如果「道」得不到實行,就從勾心鬥角的官場中拔腿而出,返歸園林山水,把大自然作為精神的憩園,過一種恬淡適意的隱居生活。這種理智的抉擇合乎張翰的本性,他原本就是一個性情曠達的人。《世說新語·任誕》中記載,張翰經常縱酒豪飲、以醉態傲世,與阮籍相似,有人勸他說:「卿乃可縱適一時,獨不為身後名邪?」你只追求一時的享樂,難道不考慮身後的名聲嗎?張翰的回答真可謂驚世駭俗:「使我有身後名,不如即時一杯酒。」要我死後留個好名聲,還不如現在多喝一杯酒呢。這是張翰的一句名言,這話表面上似乎消極了點,但在特殊的背景下,卻反映了一種瀟灑達觀的人生態度,一種超凡脫俗的風度之美。後世的酒仙李白在《行路難》中也寫道:「且樂生前—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這似乎受到張翰的影響。
張翰身在官場而能毅然走出官場確實是超脫瀟灑的。然而,並非人人都有這樣的智慧洞達,都能從世俗功利中超脫出來。最鮮明的對比是,與張翰同時代又同是吳地名人的大文豪陸機,因為有強烈的功名心,涉足仕途,跌入深不可測的政治陷阱而不能自拔。俗語說,識時務者為俊傑。當時,陸機的朋友曾勸他引退還鄉,但他不識時務,負其才名,還想有所作為,結果被人陷害,成為「八王之亂」的犧牲品。臨刑前嘆道「華亭鶴唳,豈可復聞乎?」意思是說故園華亭的鶴叫聲,怎麼能再聽到呢?這真是催人淚下的悲嘆。陸機遇害時年僅43歲,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嘆息。相比較,張翰便是一位智者,一位達士,一位高人。他能深刻洞察世情洞悉人生真諦,追求人生的「貴得適志」,不願在旦夕禍福、瞬間浮沉的宦海中掙扎。他回歸蘇州後,將園林山水自然美景作為自己的精神寄託。小橋邊,看夕陽西下,聽流水輕唱,品美酒佳餚,好不適性快意。對於自己的智慧選擇,雖說是生不逢時的無奈之舉,但詩人似乎並不後悔,有詩為證:他的《雜詩》第二首托物喻人,寫「東鄰有一樹」,「無花復無實,亭亭雲中竦。」詩中描寫此樹並不因為無花無果而自慚形穢,相反,以其挺拔的姿態來顯示自己的傲骨。此詩既寄寓著詩人對世俗偏見的不屑—顧,又包含著作者對自身價值的充分肯定。《雜詩》第三首寫「忽有一飛鳥,五色雜英華。」詩中竭力描繪這「飛鳥」如何獨具特色:其色華美,其聲悅耳,特立獨行,卓爾不群。這與眾不同的「飛烏」同樣是詩人自我形象的隱喻。確實,獨步園林,寄心山水,一任世事滄桑,白雲蒼茫,而陶醉於自然永恆的領悟之中,這在個人自我覺醒的魏晉時代,也是一種美麗人生。
張翰也許始料不及,他本不想身後留名,偏偏「蒓鱸之思」使張翰身後美名遠播,千古流傳。讀唐宋詩詞常會遇到「秋風鱸膾」、「蒓羹鱸膾」的典故。「蒓鱸之思」不僅成為思鄉之情的代名詞,而且喻指文人退隱。自古文人名士在嚮往建功立業的同時,常常將回歸自然作為調適身心的最好去處;在「兼濟天下」而不得的時候,崇尚自然的思想為他們提供了一條超越現實的途徑,這就是獨善其身的「隱居」。以山水田園為安身立命之所,在那裡汲取生命的新機,安頓憔悴的身心,撫慰憂傷的靈魂。因此,適時的退隱,不是無所事事的光陰虛擲,它是生命積極的存在狀態,是生活意趣的盡情揮灑。因此,文人隱居是我國歷史上長期存在的社會現象,在政治黑暗的歷史時期尤其突出。近人王文濡認為:「季鷹吳江鱸蒓與淵明故園松菊,同斯意致。」「蒓鱸之思」成為厭棄仕途、歸隱山林、維護個體人格獨立、嚮往自由自在生活的代名詞。
張翰的「蒓鱸之思」對後世尤其是吳中大地影響深遠。宋代在張翰家鄉吳江垂虹橋旁還建有鱸鄉亭和「三高祠」(紀念范蠡、張翰、陸龜蒙這三位「高人」)。在漫漫歷史中,在滾滾紅塵中,吳地文人常常能夠打破功名利祿的俗夢,具有淡泊超脫的胸懷。尤其是在動盪不安的亂世,吳人更為深切地感到,世俗功名猶如過眼煙雲實在不值得為之獻身,惟有保持超脫瀟灑、怡然自得的心態,才能求得心理上的平衡。面對白駒過隙、忽忽而已的短暫人生,只有歸真返樸,才能實現自我拯救,走出人生的無奈,在有限的人生中開掘出別樣的美麗。這或許是受到了吳中先賢「達士楷模」張翰的影響,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