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什麼是詩歌

什麼是詩歌

發布時間: 2020-12-29 18:32:11

❶ 什麼是詩歌

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
依據不同的劃分標准,可分為很多類別。
它具有專以下四個特點屬
1)詩歌內容是社會生活的最集中反映。
2)詩歌有豐富的感情與想像。
3)詩歌的語言具有精練、形象、音調和諧、節奏鮮明等特點。
4)詩歌的形式:不是以句子為單位,而是以行為單位,分行又主要是根據節奏,而不是以意思為主。
歷史起源
古時候,信息技術不發達,所以人們從這一個地區到那一個地區傳遞信息非常不方便,於是他們將寫好的詩編成歌,而詩歌就從人們的口中傳遞;詩歌起源於上古的社會生活,因勞動生產、兩性相戀、原始宗教等而產生的一種有韻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形式。《尚書·虞書》:「詩言志,歌詠言,聲依永,律和聲。」《禮記·樂記》:「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器從之。」早期,詩、歌與樂、舞是合為一體的。詩即歌詞,在實際表演中總是配合音樂、舞蹈而歌唱,後來詩、歌、樂、舞各自發展,獨立成體,詩與歌統稱詩歌。

❷ 什麼是詩歌詩歌有什麼特點

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

詩歌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像,語言凝練而形象性強,具有鮮明的節奏,和諧的音韻,富於音樂美,語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結構形式的美。

它具有以下四個特點:

1、詩歌的內容是社會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

2、詩歌有豐富的感情與想像。

3、詩歌的語言具有精練、形象、音調和諧、節奏鮮明等特點。

4、詩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為單位,而是以行為單位,且分行主要根據節奏,而不是以意思為主。

(2)什麼是詩歌擴展閱讀:

詩歌起源

古時候,古代信息技術不發達,所以人們從這一個地區到那一個地區傳遞信息都非常不方便,於是他們將寫好的詩編成歌,而詩歌就從人們的口中傳遞。詩歌起源於上古的社會生活,因勞動生產、兩性相戀、原始宗教等而產生的一種有韻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形式。

詩歌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學特質的文學樣式,它來源於上古時期的勞動號子(後發展為民歌)以及祭祀頌詞。詩歌原是詩與歌的總稱,詩和音樂、舞蹈結合在一起,統稱為詩歌。

表現手法

詩歌的表現手法很多,我國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傳統表現手法有「賦、比、興」。這三種表現手法,一直流傳下來,常常綜合運用,互相補充,對歷代詩歌創作都有很大的影響。詩歌的表現手法是很多的,而且歷代以來不斷地發展創造,運用也靈活多變,誇張、復沓、重疊、跳躍等等,難以盡述。

❸ 什麼是詩歌

詩歌概念起源
詩歌是一種主情的文學體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練,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用豐富的想像、富有節奏感、韻律美的語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來抒發思想情感。詩歌是有節奏、有韻律並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種語言藝術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學形式。詩歌起源於上古的社會生活,因勞動生產、兩性相戀、原始宗教等而產生的一種有韻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形式。《尚書.虞書》:「詩言志,歌詠言,聲依永,律和聲。」《禮記.樂記》:「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器從之。」早期,詩、歌與樂、舞是合為一體的。詩即歌詞,在實際表演中總是配合音樂、舞蹈而歌唱,後來詩、歌、樂、舞各自發展,獨立成體,詩與歌統稱詩歌。

詩歌主要有以下幾部分:
(一)詩歌的起源

詩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學特質的文學樣式。來源於古代人們的勞動號子和民歌,原是詩與歌的總稱。開始詩和歌不分,詩和音樂、舞蹈結合在一起,統稱為詩歌。中國詩歌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遺產,如,《詩經》《楚辭》和《漢樂府》以及無數詩人的作品。西歐的詩歌,由古希臘的荷馬、薩福和古羅馬的維爾吉、賀拉斯等詩人開啟創作之源。

(二)詩歌的特點

詩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它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像,語言凝練而形象性強,具有鮮明的節奏,和諧的音韻,富於音樂美,語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結構形式的美。

我國現代詩人、文學評論家何其芳曾說:「詩是一種最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樣式,它飽含著豐富的想像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來表現,而且在精煉與和諧的程度上,特別是在節奏的鮮明上,它的語言有別於散文的語言。」這個定義性的說明,概括了詩歌的幾個基本特點: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飽含豐富的思想感情;第三,豐富的想像、聯想和幻想;第四,語言具有音樂美。

(三)詩歌的表現手法

詩歌的表現手法很多,我國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

的傳統表現手法有「賦、比、興」。《毛詩序》說:「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

這「六義」中,「風、雅、頌」是指《詩經》的詩篇種類,「賦、比、興」就是詩中的表現手法。

賦:是直接陳述事物的表現手法。宋代學者朱熹在《詩集傳》的注釋中說:「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詩經》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這種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繪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劉勰在《文心雕龍·比興》中說:「且何謂為比也?蓋寫物以附意,揚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說:「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詩經》中的《螽斯》《碩鼠》等篇即用此法寫成。

興:是托物起興,即借某一事物開頭來引起正題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現思想感情的寫法。唐代孔穎達在《毛詩正義》中說:「興者,起也。取譬引類,起發己心,詩文諸舉草木鳥獸以見意者,皆興辭也。」朱熹更明確地指出:「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如《詩經》中的《關雎》《桃夭》等篇就是用「興」的表現手法。

這三種表現手法,一直流傳下來,常常綜合運用,互相補充,對歷代詩歌創作都有很大的影響。

詩歌的表現手法是很多的,而且歷代以來不斷地發展創造,運用也靈活多變,誇張、復沓、重疊、跳躍等等,難以盡述。但是各種方法都離不開想像,豐富的想像既是詩歌的一大特點,也是詩歌最重要的一種表現手法。在詩歌中,還有一種重要的表現手法是象徵。象徵,簡單說就是「以象徵義」,但在現代詩歌中,象徵則又表現為心靈的直接意象,這是應予注意的。用現代的觀點來說,詩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種:

1.比擬。劉勰在《文心雕龍》一書中說:比擬就是「或喻於聲,或方於貌,或擬於心,或譬於事。」這些在我們前面列舉的詩詞中,便有許多例證。比擬中還有一種常用的手法,就是「擬人化」:以物擬人,或以人擬物。前者如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裡盪漾。把「雲彩」「金柳」都當作人來看待。以人擬物的,如,洛夫的《因為風的緣故》:……我的心意/則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燭光/稍有曖昧之處/勢所難免/因為風的緣故/……以整生的愛/點燃一盞燈/我是火/隨時可能熄滅/因為風的緣故。把「我的心」比擬為燭光,把我比作燈火。當然,歸根結底,實質還是「擬人」。

2.誇張。就是把所要描繪的事物放大,好像電影里的「大寫」「特寫」鏡頭,以引起讀者的重視和聯想。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其中說到「深千尺」「三千尺」,雖然並非事實真相,但他所塑造的形象,卻生動地顯示了事物的特徵,表達了詩人的激情,讀者不但能夠接受,而且能信服,很驚喜。然而這種誇張,必須是藝術的、美的,不能過於荒誕,或太實、太俗。如,有一首描寫棉花豐收的詩:「一朵棉花打個包/壓得卡車頭兒翹/頭兒翹,三尺高/好像一門高射炮。」讀後卻反而使人覺得不真實,產生不出美的感覺。

3.借代。就是藉此事物代替彼事物。它與比擬有相似

之處,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處在於:比擬一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體的、可見的;而借代卻是一方具體,一方較為抽象,在具體與抽象之間架起橋梁,使詩歌的形象更為鮮明、突出,以引發讀者的聯想。這也就是艾青所說的「給思想以翅膀,給感情以衣裳,給聲音以彩色,使流逝變幻者凝形。」

塑造詩歌形象,不僅可以運用視角所攝取的素材去描繪畫面,還可以運用聽覺、觸覺等感官所獲得的素材,從多方面去體現形象,做到有聲有色,生動新穎。唐代詩人賈島騎在毛驢上吟出「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但又覺得用「僧敲月下門」亦可。究竟是「推」還是「敲」,他拿不定主意,便用手作推敲狀,不料毛驢擋住一位大官的去路,此人乃大文豪韓愈,當侍衛將賈島帶到他的馬前,賈據實相告,韓沉吟良久,說還是用敲字較好。因為「敲」有聲音,在深山月夜,有一、二記敲門聲,便使得那種情景「活」起來,也更顯得環境的寂靜了。前述《楓橋夜泊》的「烏啼」「鍾聲」,也是這首詩的點睛之筆。還有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音樂描寫,「大珠小珠落玉盤」一段,更是十分逼真,非常精彩!現代的如黃河浪的《晨曲》:「還有那尊礁石/在固執地傾聽/風聲雨聲濤聲之外/隱隱約約的/黎明/靈泉寺的晨鍾/恰似鼓山湧泉的/悠遠回應/淡淡淡淡的敲落/幾顆疏星/而漲紅花冠的/雄勁的雞鳴/彷彿越海而來/啼亮一天朝霞/如潮湧。這首詩也寫得很好。所以我們如果掌握了用聲音塑造形象的手法,那將為詩歌創作開拓一個更加廣闊的領域。

無論是比擬、誇張或借代,都有賴於詩人對客觀事物進行敏銳的觀察,融入自己的情感,加以大膽的想像,甚

至幻想。可以這樣說,無論是浪漫派也好,寫實派也好,沒有想像(幻想),便不成其為詩人。比如,以豪放著稱的李白,固然想像豐富,詩風雄奇,而以寫實著稱的杜甫,也寫出了諸如「安得廣廈千萬間……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和「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乾。」(《月夜》)等等浮想連翩的佳作。

詩歌的由來
在我們這個詩的國度,幾千年來,詩歌一直是文學史的主流。
詩是怎麼樣產生的呢?原來在文學還沒形成之前,我們的祖先為把生產斗爭中的經驗傳授給別人或下一代,以便記憶、傳播,就將其編成了順口溜式的韻文。據聞一多先生考證.[詩]與[志]原是同一個字,[志]上從[士],下從[心],表示停止在心上,實際就是記憶。文字產生以後,有了文學的幫助,不必再死記了,這時把一切文字的記載叫[志]。志就是詩。在心為志,發言為詩。
歌的稱謂又是怎樣來的呢?詩和歌原不是一個東西,歌是人類的勞動同時產生的,它的產生遠在文學形成之前,比詩早得多。考察歌的產生,最初只在用感嘆來表示情緒,如啊、兮、哦、唉等,這些字當時都讀同一個音:"啊"。歌是形聲字,由"可"得聲。在古代[歌]與[啊]是一個字,人們就在勞動中發出的[啊]叫作歌。因此歌的名字就這樣沿用下來。
既然詩與歌不是一回事,後來為什麼又把二者連在一起以[詩歌]並稱呢?這只要弄清楚它們的關系就明白了。歌,最初只用簡單的感嘆字來表示情緒,在語言產生之扣,人類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逐步深化,情緒更加豐富,用幾個感嘆字表達遠遠不夠用了。於是在歌里加進實詞,以滿足需要。在文字產生之後,詩與歌的結合又進了一步,用文字書寫的歌詞出現。這時,一支歌包括兩個部分:一是音樂,二是歌詞,音樂是抒情的,歌詞即詩,是記事的。這就是說,詩配上音樂就是歌,不配音樂就是詩。最初的詩都能配上音樂唱,歌就是詩,詩就是歌。關於詩與歌的結合,我國古籍中很早就有論述。
《毛詩序》:"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尚書》:"詩言志,歌永言"這便形象地指出了詩與歌的內在聯系。由於這種情況,後來人們就把詩與歌並列,稱為[詩歌],目前,詩歌已經成為詩的代名詞了。

❹ 詩歌概念是什麼

1、概念
詩歌是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版社會生活並具有一定節奏權和韻律的文學體裁。
2、詩歌特點
(1)詩歌的內容是社會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
(2)詩歌有豐富的感情與想像。
(3)詩歌的語言具有精練、形象、音調和諧、節奏鮮明等特點。
(4)詩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為單位,而是以行為單位,且分行主要根據節奏,而不是以意思為主。
3、分類
按音律分類,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
按內容分類,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悼亡詩、諷喻詩。

❺ 什麼是詩歌 關於詩歌

詩歌
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並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
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毛詩-大序》記載:「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南宋嚴羽《滄浪詩話》雲:「詩者,吟詠性情也」。只有一種用言語表達的藝術就是詩歌。
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毛詩-大序》載:「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南宋嚴羽《滄浪詩話》雲:「詩者,吟詠性情也」。只有一種用言語表達的藝術就
是詩歌。
中國古代不合樂的稱為詩,合樂的稱為歌,現代一般統稱為詩歌。它按照一定的音節、韻律的要求,表現社會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虞舜時期就有相關文獻記載。《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相傳為孔子所整理,關於這個問題學術界尚有爭論。中國古代詩歌歷經漢魏六朝樂府、唐詩、宋詞、元曲之發展。《漢書·禮樂志》:「和親之說難形,則發之於詩歌詠言,鍾石筦弦。」 漢荀悅《漢紀·惠帝紀》作「詩謌」。 唐朝韓愈《鄆州溪堂詩》序:「雖然,斯堂之作,意其有謂,而喑無詩歌,是不考引公德而接邦人於道也。」 明王鏊《震澤長語·官制》:「 唐宋翰林,極為深嚴之地,見於詩歌者多矣。」魯迅《書信集·致竇隱夫》:「詩歌雖有眼看的和嘴唱的兩種,也究以後一種為好。」孔羽《睢縣文史資料·袁氏陸園》:「袁氏(袁可立)陸園在鳴鳳門內,……每逢佳日節期,州內文人名士在此聚會。所吟誦的詩歌,後來薈為專集,名《蓬萊紀勝》。」

❻ 什麼是詩歌

詩歌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到底到底高到什麼程度呢?詩人們一直在探索,版樓上說心中所嘆權皆為詩歌,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確的,因為詩歌本就是情感的抒發。你若不同意這個答案,那就只能說明你在顧及詩歌的形式及韻律,現代詩歌的形式是多樣的,要從詩歌的體態上審美,即欣賞詩歌的形式美只需分段恰當。韻律旨在營造一種循環往復的境界,讓人深陷其中。現在許多不好的詩歌就憑借韻律讓人覺得他是好詩歌,其實不然,詩歌只要看他的意境,整體給人的感覺而不是幾個韻腳怎麼樣。

我認為你的命題是偽命題,詩歌以他高高在上需要我們尊敬,而不是怎樣試圖解開她的面紗,我們也永遠不會揭開,因為他始終高於我們的生活!

❼ 什麼是詩歌

詩歌的定義及分類

定義:
詩歌是文學的一大樣式。它要求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會生活,飽和著作者豐富地思想感情和想像,語言精練而形象性強,並具有一定的節奏韻律,一般分行排列。它在各種文學體裁中出現最早。中國古代,講不合樂的稱為詩,合樂的叫做歌,現在一般統稱為詩歌。按有無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可分為敘事詩和抒情詩;按語言有無格律,可分為格律詩和自由詩;按是否押韻,又可分為有韻詩和無韻詩。
敘事詩:
詩歌的一種。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如史詩、英雄頌歌、故事詩、詩劇等。
史詩:
(1)指古代敘事詩中的長篇作品。反應具有重大意義的歷史事件或以古代傳說為內容,塑造著名英雄的形象,結構宏大,充滿著幻想和神話色彩。(2)比較全面地反映一個歷史時期社會面貌和人民群眾多方面生活的優秀敘事作品,有時也稱為史詩,或史詩式的作品。
故事詩:
敘事詩的一種。用詩體寫成的故事。
詩體小說:
敘事詩的一種。用詩的形式寫成的小說。它與小說一樣具有人物性格及其發展的具體細致的描繪和完整的情結結構。
抒情詩:
詩歌的一種。通過直接抒發詩人的思想感情來反映社會生活,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抒情詩因其內容的不同,分為頌歌、哀歌、輓歌、情歌等。
十四行詩:
又稱"商籟體",系義大利語sonotto,英語、法語sonotto的音譯。歐洲一種格律嚴謹的敘事詩體。其起源說法不一,最初流行於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後流行於英、法、德各國。義大利體的十四行詩,又稱彼得拉克體,由兩節四行詩兩節三行詩組成,音節整齊,押韻前兩節一般是甲乙乙甲、甲乙乙甲,後兩節六行或兩韻變化,或三韻變化;莎士比亞體的十四行詩,又稱伊麗莎白體,由三節四行詩和兩行對句組成,押運方式一般是甲乙甲乙、丙丁丙丁、戊己戊己、庚庚。
田園詩:
歌詠田園生活的詩歌。
牧歌:
拉丁文pastoralis。一譯"田園詩"。起源於古代希臘的一種描寫牧人生活或農村生活的短小抒情詩。後泛指寫農村田園生活情景的抒情詩為牧歌。
格律詩:
詩歌的一種。形式有一定規格,音韻有一定規律,尚有變化,需按一定規則。中國古典格律詩中常見的形式有五言、七言的絕句和律詩。詞、曲每調的字數、句式、押韻都有一定的規格,也稱為格律詩。歐洲格律詩大體是一句一行或一句二行,每節有一定行數,每節有一定字數、頓數、起韻、押韻、換韻都按一定規律。
無韻詩:
一譯"素體詩"。英語格律詩的一種。每行用五個長短格音步――十個音節組成,每首行數不拘,不壓韻。
自由詩:
詩歌的一種。語言不講究格律,詩的段數、行數、字數也沒有固定規格,但要有節奏,押大致相近的韻。美國詩人惠特曼為創始人。
散文詩:
兼有散文和詩的特點的一種文學體裁。篇幅短小,有詩的意境,但象散文一樣,不分行,不押韻。
朗誦詩:
詩歌的一種。並無固定格律,以主題鮮明,節奏明快,音調和諧,明白易懂,適合口頭朗誦為特色,便於直接向群眾進行宣傳鼓動。
打油詩:
詩歌的一種。據宋錢易《南部新書》載:"有胡飣餃、張打油二人皆能為詩。"張打油(唐代人)《雪詩》雲:"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所用都是俚語,且故作詼諧,又是暗含譏嘲,後人稱這類詩歌為"打油詩"。

❽ 什麼是詩歌啊

為什麼詩叫這名,這首詩要表達什麼意思,這是寫詩者所要回答出來的問號。

寫詩歌跟寫作文一樣,要有個主題,然後圍繞著主題寫,表達中心思想,表達出自己想要說的話。怎樣寫好開頭,怎樣結束,中間的過程要怎樣過度,這是寫詩時必備條件。

寫詩前要立意和構思,立意和構思不明確,寫出來的東西自然不明朗。個人的思維,決定寫出來的詩好與賴。想像豐富、氣魄宏大、寓意深刻的詩做目標。做為初學者,要有良好的方向,堅持不懈的攀登,到達最高峰。

如果只憑感覺胡亂寫些長短不齊的句子,就叫做詩歌的話,寫完不但別人看不懂寫些什麼,就連自己也無法確切說出想要表達什麼。

學寫詩歌,不但要有良好的寫作能力,還要具備閱讀能力。如果不能閱覽群芳,那你的知識從哪來的呢。誰的知識都不能天生,天才是1%的先天智慧,和後天99%的刻苦努力得來的。

自己寫什麼樣詩歌,要有個風格。寫完後多請智者點評,吸取營養,虛心求教,知道自己不足之處,加強改進。不要光聽奉承話,聽慣了會腐化思想,玷污寫詩能力,浪於虛名一世,無真才實學的作為。

詩仙李白多是寫祖國風景,大好山水秀麗。詩聖杜甫多是寫實事民情,勞苦人民的生活。詩豪劉禺錫多是寫豪放心情,大器大志大肚量。詩鬼李賀多是寫惆悵情懷,每次寫詩前都是黑夜去墳地找靈感。「小李杜」之一的李商隱多是愛情和感情,詩名多是《無題》,可見他想表達的情不夠明朗,讀他的詩可以感覺到東一句西一句,滿懷願望的抱負無處釋放。

李商隱的詩有些經典的愛情詩句,如「身無彩鳳無雙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寫的很到位,因此後人女性多是喜愛。但他的詩中無大志,顯露的只是渺小的心裡。

特有的高貴理想主義,豐饒的想像力,平易而優美的風格,這是真正詩人所具備的能力。這樣要求有點難為初學者,那我們簡單的要求寫詩歌的四要素吧。

一、准確。我在審閱詩歌作品中,有人寫夜黑蝴蝶采蜜。蝴蝶是采粉不採蜜,而且白天出來,傍晚入巢,這是典型的隨意寫的東西,缺乏觀察。有人寫古體詩中,寫出來半夜聽鍾聲,若是古人寫的沒毛病,可今人寫就出病句了,今天已經沒有更夫,半夜只能聽見火車鳴笛。還有人寫大冬天站在雪地,看著屋裡的燭光。這么冷的天,站在雪地上干麻,不知道,現在是有電燈社會,你點蠟燭,難道是停電了。這些都寫的不準確,不到位不細心觀察。

二、鮮明。你寫的詩歌要有特色,不要照仿,這樣會覺得有抄襲的味道。比如說人家寫月亮的美,你也寫,不創新,缺乏藝術美。還有,常人所看不到,你寫出來了,叫大家信服,如果你寫的都是常人所想,那就缺少意義了。

三、生動。這個意思好理解,就是寫的詩歌要耐讀,吸引讀者眼睛,詩讀起來繪聲繪色,不要乾巴無味,生硬枯燥。

四、簡練。我覺得如果不是寫長江黃河等大器詩歌,現代詩超過二十行,就覺得有點像雜文。過於追求深澳,卻把自己搞得迷茫不堪,沒有方向。其實,優秀詩歌在乎精短,不在於長短。

當代寫詩歌的人,多是在校或畢業的學生,或沒有考上大學的青年。這些人已經念了十多年的書,已經很疲憊,想寫詩歌來放鬆下自己的心情。自然他們很容易缺乏閱讀能力,電腦普及家家有,都是徒著玩,很少有年輕人還刻苦求學求教。

年輕人畢業或綴學,年齡都在二十歲以上,多是八零後。將要面對自己的人生,愛情和事業,面對物價高房價高所帶來的壓抑,面對青春欲動性的幻想,前途一片迷茫。

有了電腦,寫詩歌好交流,寫出自己的心聲,寫出自己的人生,寫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但在學作詩歌前,一定要讀名著,多讀多思多寫,知識是自己的,若不想閱讀,那你的層次很難進步。

生活在繼續,每一個活在世上的總是努力朝著讓自己最快樂的方向挺進。有時,停下來,環顧一下四周,觀賞一下花朵,放鬆一下自己,也許快樂早就停靠在離這個不遠的地方。

❾ 詩歌是什麼意思

1、詩歌的意思

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並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

2、詩歌的發展

《詩經》→ 《楚辭》→漢樂府詩→魏晉南北朝民歌(代表者:建安七子)→唐詩→宋詞→元曲→明清詩歌→現代詩、新詩

3、詩歌的起源

古時候,古代信息技術不發達,所以人們從這一個地區到那一個地區傳遞信息都非常不方便,於是他們將寫好的詩編成歌,而詩歌就從人們的口中傳遞。詩歌起源於上古的社會生活,因勞動生產、兩性相戀、原始宗教等而產生的一種有韻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形式。

(9)什麼是詩歌擴展閱讀

詩歌按內容分類

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悼亡詩、諷喻詩,現代詩

(1)懷古詩

一般是懷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跡。詠史懷古詩往往將史實與現實扭結到一起,或感慨個人遭遇,或抨擊社會現實。

(2)詠物詩

詠物詩的特點:內容上以某一物為描寫對象,抓住其某些特徵著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徵、擬人、對比等表現手法。

(3)山水田園詩

謝靈運開山水詩先河,東晉陶淵明開田園詩先河,發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人物是王維、孟浩然。

(4)邊塞詩

從先秦就有了以邊塞、戰爭為題材的詩,發展到唐代,由於戰爭仍頻,統治者重武輕文,士人邀功邊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舉進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種積極用世、昂揚奮進的時代氣氛,於是奇情壯麗的邊塞詩便大大發展起來了,形成一個新的詩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適、岑參、王昌齡。

(5)行旅詩和閨怨詩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長期流離漂泊,或久戍邊關,總會引起濃濃的思鄉懷人之情,所以這類詩文就特別多,它們或寫羈旅之思,或寫思念親友,或寫徵人思鄉,或寫閨中懷人。寫作上或觸景傷情,或感時生情,或托物傳情,或因夢寄情,或妙喻傳情。

(6)送別詩

古代由於交通不便,通訊極不發達,親人朋友之間往往一別數載難以相見,故古人特別看重離別。離別之際,人們往往設酒餞別,折柳相送,有時還要吟詩話別,因此離情別緒就成為古代文人一個永恆的主題。

❿ 什麼是詩

詩,又稱詩歌,是一種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並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

廣義的詩,是一切藝術(包括作為語言藝術的文學)的統稱,是自然美、藝術美和人生美的代名詞,是人類觀照世界的一種方式,是人的靈魂逃逸現實後的棲息方式。

狹義的詩,就是從巴比倫英雄史詩《吉爾伽美什》以來,尤其是中國的《詩經》和古希臘的荷馬史詩以來,幾千年一直被創作、傳播和鑒賞著的,在中國近代以前一直被奉為文學正宗的那種文體。

(10)什麼是詩歌擴展閱讀:

詩是詩人對現實觀念或世俗理念的不認同而感發的憤怒和不滿。無論是離騷體、古詩體、近代詩還是現代詩都不過是詩的一種形式。最優美之處在於站在人類歷史的高度來閃現出詩的時代光環。

詩並不是只在詩里,而且抒情美是一切文學樣式和藝術類型的共同質素。所以,詩是一種普遍的藝術,甚至是超過藝術疆界的藝術。

詩的本質的特徵是抒情美。無論是小說、散文、戲劇,最優美之處,無不閃現出詩的光環來。因而詩是文學中的文學。在藝術領域中,詩無所不在。詩美是藝術美的普遍因素的最高體現。詩歌的美也不時出現在非文學藝術的領域中,在科學著作的精美片段中散發出智慧光彩,甚而在人的生活狀態、工作狀態中也都有詩的蹤影。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