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運用設問手法的詩句

運用設問手法的詩句

發布時間: 2020-12-18 08:39:44

㈠ 唐詩宋詞中運用到設問的詩句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㈡ 修辭手法是設問的詩句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妝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㈢ 賣炭翁中用了設問修辭手法的詩句是什麼和什麼有什麼表達效果

問: 賣炭翁抄中用了設問修辭手法的詩句是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和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這一問一答,不僅化板為活,使文勢跌宕,搖曳生姿,而且擴展了反映民間疾苦的深度與廣度,情感色彩濃烈。

㈣ 詠柳一詩中運用設問修辭的句子是什麼 詩句的意思是什麼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意思:不知那絲絲柳葉是誰裁出,原來專二月的春風像巧匠手中的剪刀。屬

[賞析]這兩句是對大自然生化萬物所唱的贊歌。那巧如剪刀的春風裁製出絲絲碧柳,給大地披上新妝,是自然活力的象徵,給人以美的啟迪。宋代梅堯臣《東城送運判馬察院》詩雲:「春風騁巧如剪刀,先裁楊柳後杏桃。」清人金農《柳》詩雲:「千絲萬縷生便好,剪刀誰說勝春風。」無不由此化出。清黃周星《唐詩快》說它是「尖巧語,卻非有雕琢而得」,也就是說它比喻新巧,卻出語自然,毫無人工的痕跡。
希望採納~~

㈤ 詠柳一詩中運用設問修辭的句子是什麼詩句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出處:唐·賀知章《詠柳》
[今譯]不知那絲絲柳葉是誰裁出.原來二月的春風像巧匠手中的剪刀
運用比喻、比擬、設問等修辭手法
《詠柳》構思精巧意境深遠讀來十分耐人尋味全詩沒有出現柳字卻處處離寫柳;又完全執著於寫柳而能從更深處開掘翻出層新意贊美春天給萬物帶來蓬勃生機抒發了詩人歡樂心情
詩藉助於形象來表達思想感情首詩樣刻畫形象呢詩人交錯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頭句用了借喻來描繪楊柳整體形象剛剛綻出嫩葉泛著綠光遠遠看去像樹綠色玉石妝成本來用於寫人動作特別指女子打扮用里使柳樹具有擬人化色彩把柳樹寫成了綴滿珠玉少女了第二句寫柳枝又用了比喻把萬千柔條比作紛披下垂絲帶兩句合起來簡直把柳樹寫成風姿綽約美人了第三句寫葉沒有正面去描繪葉狀態而故意設問:知細葉誰裁出引發讀者自己去吟味下面生出層新意來柳葉尖尖說裁出來好像律人工製作共纖巧整齊之態宛見句對上面設問回答又用了比喻比喻背又暗含著比擬說春風像剪刀定春天巧匠手執利剪精心地把柳葉剪得美了春天和春風本看見東西現詩人使之形象化了成了具有意志能催化萬物力量詩人把讀者領進了生機勃勃、春意盎境界了
詩人樣巧妙地運用比喻、比擬、設問等修辭手法創造出鮮明、生動形象來

㈥ 運用了設問的修辭手法的詩句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妝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㈦ 含有設問的古詩句不知道古詩中有哪些是據含有設問成分

1、《觀書有感》——宋代朱熹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譯文:要問為何那方塘的水會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啊。

「問渠那得清如許?」詩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反映「天光雲影」的特點。但是到此詩人並沒有結束,他進一步地提出了一個問題。「問」那個「方塘」「那得清如許?」問它為什麼這么「清」,能夠反映出「天光雲影」來。

而這個問題孤立地看這個「方塘」的本身沒有法子來回答。詩人於是放開了眼界,從遠處看,終於,他看到了「方塘」的「源頭」,找到了答案。

2、《清明》——唐代杜牧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譯文: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借問酒家何處有?」問題發生了,怎麼辦呢?須得尋求一個解決的途徑。行人在這時不禁想到:往哪裡找個小酒店才好呢?事情很明白:尋到一個小酒店,一來歇歇腳,避避雨;二來小飲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濕的衣服;最要緊的是,藉此也能散散心頭的愁緒。於是,向人問路了。

是向誰問的路呢?詩人在第三句里並沒有告訴我們,妙莫妙於第四句:「牧童遙指杏花村」。以「行動」為答復,比答話還要鮮明有力。

3、《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五代李煜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譯文: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問君能有幾多愁?」詩人用發人深思的設問,點明抽象的本體「愁」,接著用生動的喻體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滿江的春水來比喻滿腹的愁恨,極為貼切形象,不僅顯示了愁恨的悠長深遠,而且顯示了愁恨的洶涌翻騰,充分體現出奔騰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4、《望岳》——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譯文: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偉?走出齊魯,依然可見那青青的峰頂。

「岱宗夫如何?」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高興得不知怎樣形容才好的那種揣摹勁和驚嘆仰慕之情,非常傳神。「夫如何」,就是「到底怎麼樣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於句首的語氣助詞,這里把它融入詩句中,是個新創,很別致。

5、《次北固山下》——唐代王灣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譯文: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時才能到達,希望北歸的大雁捎到洛陽去。

這兩句前一句問,後一句答,採用了設問的修辭手法。這兩句緊承三聯而來,遙應首聯,作者是有鄉卻不可歸,有家卻不能回,一種失落、遺憾、惆悵的情懷體現得淋漓盡致。而此時的作者看到正在歸去的大雁落在了洛陽河邊,思鄉之情更加濃烈,一種無盡的無奈。

㈧ 醉翁亭記中運用設問的修辭手法的詩句是

醉翁亭記中運用設問的修辭手法的句子有:
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

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㈨ 有關設問的詩句

設問
設 問
為了引起別人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自問自答,叫做設問.
設問除了能引起注意外,還能啟發讀者思考.
例子(1):甚麼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為.
例子(2):這人是誰?不是別人,原來是大明.
例子(3):數學真的很難嗎?我看不是.
設問
明知故問,自問自答,或提出問題,不需確定答案,這種修辭方式叫做設問.
運用設問,能引人注意,啟發思考;有助於層次分明,結構緊湊;可以更好地描寫人物的思想活動.
例如:
①什麼是路?就是從沒有路的地方踏出來的,從有荊棘的地方開辟出來的.(魯迅《生命的路》)
②誰是最可愛的人呢?我們的戰士,我覺得他們是最可愛的人.(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
③啊,是誰,這么早就把那親愛的令人心醉的鄉音送到我的耳畔?是誰,這么早就用他那吱吱哇哇的悅耳動聽的音樂喚來了玫瑰色的黎明?是一個青年人.(峻青《鄉音》)
④蔣介石總是要強迫人民接受戰爭,他左手拿著刀,右手也拿著刀.我們就按照他的辦法,也拿起刀來.這是經過調查研究以後才找到的辦法.這個調查研究很重要.看到人家手裡拿著東西了,我們就要調查一下.他手裡拿的是什麼?是刀.刀有什麼用處?可以殺人.他要拿刀殺誰?要殺人民.
……(毛澤東《抗日勝利後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
⑤日本日立公司電機廠,五千五百人,年產一千二百萬千瓦;咱們廠,八千九百人,年產一百二十萬千瓦.這說明什麼?要求我們干什麼?(蔣子龍《喬廠長上任記》)
⑥老岩不是要在南方過年么?為什麼提前回來了?一推門,我就看到了一個奇跡:一把褐色的樣式古樸的陶土瓦壺,在蜂窩爐上噝噝地冒著水汽.(葉文玲《心香》)
⑦她像一隻輕捷的小鳥一樣飛走了.她剛一走,我就後悔了.晚上,校門口---這不明明是約會嗎?萬一讓人看見了還講得清楚?她怎麼敢?到底有什麼事呢?對了,一定是想把那張照片要回去,可是照片還在呂宏手裡哩!(張抗抗《夏》)
上面例①和例②是一問一答;例③是二問一答;例④是連接三個一問一答;例⑤和例⑥是二問不答;例⑦是四問不答.前面四個例句中,先故意設問,然後再自己回答,是為了提醒讀者的注意,引起讀者深入思考;後面三個例句中,問而不答,目的是讓讀者去聯想,去回味.設問的基本特點是"無疑而問",在運用時首先要求我們對問題清晰明確的認識,心中有數,然後才能做到善問善答;還要立足全局,當問則問,不當問則止,這樣才能使行文不呆板、有波瀾.

㈩ 含有設問修辭手法的詩句

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賀鑄《青玉案》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