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詩歌鑒賞
① 現代詩歌鑒賞
作者:葉挺 提名時:六面碰壁居士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
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
一個聲音高叫著:
——爬出來吧!給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將我連這活棺材一齊燒掉,
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
葉挺(1896~1946年),原名為詢,字希夷,廣東惠陽人,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者之一。毛澤東曾當面稱他是「共產黨第一任總司令,人民軍隊的戰史要從你寫起」。他開創人民軍隊之路的功績以及崇高的氣節,將永世流芳。1924年赴蘇聯東方勞動大學與軍事學校學習。1925年回國。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曾任國民革命軍獨立團團長、二十四師師長、十一軍軍長。1927年先後參加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抗戰時任新四軍軍長。1941年皖南事變時被國民黨非法逮捕,先後被囚於江西上饒,湖北恩施,廣西桂林等地,最後移禁於重慶「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集中營。1946年3月4日,由於中共中央的堅決要求,始獲自由。出獄後即電中共中央請求加入中國共產黨,於3月7日經中共中央批准。4月8日自重慶飛返延安,途中因飛機失事遇難。
----------------------------
1896年9月10日(清光緒二十二年八月初四)生於廣東省惠陽縣周田村。先後畢業於廣東陸軍小學堂、武昌陸軍第二預備學校和保定軍官學校。
1919年初投身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在粵軍中任支隊副官,同年加入中國國民黨。
1921年任孫中山陸海軍大元帥府警衛團第二營營長。次年6月粵軍總司令陳炯明叛變時奉命守衛總統府前院,掩護孫夫人宋慶齡脫險。
1924年赴蘇聯,入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和紅軍學校中國班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2月轉入中國共產黨。
1925年回國。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曾任國民革命軍獨立團團長、二十四師師長、十一軍軍長。
1926年,在北伐戰爭中率獨立團為先遣隊討伐軍閥吳佩孚,在湖北汀泗橋和賀勝橋等戰役中屢建戰功,被譽為「北伐名將」。北伐軍佔領武漢後,升任第十一軍第二十四師師長。
1927年8月參加領導南昌起義,後任前敵總指揮兼第十一軍軍長。同年12月參加領導廣州起義,任起義軍工農紅軍總司令。在中國革命的轉變關頭,為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和創建人民軍隊作出了重要貢獻。廣州起義失敗後,因受到中共廣東省委領導的責難和共產國際某些人的冷遇而消沉,與黨脫離關系,流亡歐洲,後到澳門隱居。
1933年11月到福州幫助蔡廷鍇、蔣光鼐等人在「福建事變」後成立的「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
1934年在香港加入了李濟深、陳銘樞等組織的以抗日為主旨的中華民族革命同盟。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出任新四軍軍長,指揮部隊挺進華中敵後,開展游擊戰爭。
1939年5月,穿越日軍封鎖線,北渡長江,在皖中主持成立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指揮部隊挺進皖東敵後,在津浦路東西兩側建立抗日根據地。1940年10月初,日軍五千餘人在空軍配合下進犯皖南涇縣雲嶺新四軍軍部,他指揮軍直屬隊頑強苦戰,斃傷日軍數百人,將敵擊退。
1941年1月皖南事變中被國民黨扣押,身陷囹圄,堅貞不屈,曾作《囚歌》明志。抗日戰爭勝利後,經中共中央向國民黨多次交涉沒.
1946年3月4日,在多方面的努力下,葉挺獲釋,第二天,他就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很快就得到了批准。葉挺參加了國共談判三人軍事會議。4月8日,他後乘飛機由重慶回延安,飛機在山西興縣黑茶山失事,不幸遇難,同機遇難的還有王若飛、博古、鄧發以及葉挺的妻子李秀文、五女兒楊眉和幼子阿九。
噩耗傳出後,毛澤東在《解放日報》上發表悼詞說:「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朱德提詞:「為全國人民和平民主團結而犧牲。」周恩來寫了《「四八」烈士永垂不朽》的悼念文章。
[講解]:
葉挺將軍這首《囚歌》,原詩以「六面碰壁居士」落款,這正是他當時處境的形象寫照。皖南事變後,時任新四軍軍長的葉挺將軍,遭到國民黨當局長期的無理拘押。寫作此詩時,他被囚禁於重慶郊區的紅爐廠,此處專門關押高級政治犯,是臭名昭著的中美技術合作所的「禁地」。
《囚歌》一詩濃縮著葉挺將軍牢獄生涯的深切體驗,是他對於生命、自由和尊嚴之辯證關系的悲壯思考,每一句都具有厚重的份量。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囚歌》的開始,葉挺將軍以形象的語言,把囚禁在牢獄里的受難者的自由與尊嚴相分離的景況直陳出來。一方面,反動當局絕對不允許被囚者以自由之身保有人的節操和尊嚴;另一方面,他們又千方百計誘惑受難者以尊嚴的喪失換取行動的開闊空間。隨後的「爬出來呵,給你自由」這廖廖八個字,把法西斯分子的驕狂、陰險、猙獰的嘴臉活脫脫地勾畫了出來。然而,革命者所渴求的自由從來就不以屈尊為代價,更不會以奴顏婢膝去換得所謂的「自由」。士可殺不可辱,這早已是自古以來志士仁人們律已的法則。「我渴望著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軀體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詩人高傲地拒絕著反動派的誘惑。自由誠可貴,然而,失去了尊嚴的自由,又怎能俯就?被囚的勇士依舊是勇士,而自由的畜牲,永遠是畜牲。自由的精靈被隔絕在法西斯的高牆之外,受難的人們時時渴求著自由的溫存,卻無法與之結合。牢獄從來就不是夢幻情調的溫床,陰森、恐怖、死亡才是它的現實。弱者本來就少得可憐的骨氣將在這里徹底消融,強者的凜然正氣卻可以在這里得到張揚。「我只能期待著,那一天地下的火沖騰,把這活棺材和我一齊燒掉,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囚歌》的結尾,慷慨而悲壯。
對於自由的信徒,革命的鬥士,死亡並不是什麼駭人的東西。他們明白,在被囚的那一刻,他們已與死亡比鄰而居。志士的被囚,對很多人來說,這便可能是他們整個抗爭生涯的最後階段。他們無懼於死亡,甚至樂於把這視為是他們生命中的最後輝煌。葉挺高歌「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便大有此種意味。實際上,在他們選擇成為自由鬥士的開始,他們便已領悟到這選擇與死亡之間存有割不斷的臍帶。「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也可看作是自由的鬥士在思考自己最後的行程時向世人豪邁的告白。事實也正如詩人自己所預言的,葉挺將軍逝世後,他的英名彪炳史冊,永垂不朽。
郭沫若在《葉挺將軍的詩》一文中曾如此評價葉挺將軍的《囚歌》:「他的詩是用生命和血寫成的,他的詩就是他自己。」葉挺將軍的這首詩,曾被譜上樂曲,與文天祥的《正氣歌》一起,被囚禁在這所法西斯集中營中的志士們所詠唱,維持著他們作為人的不可摧折的尊嚴。
② 現代詩歌賞析
1、《青春》席慕蓉
所有的結局都已寫好
所有的淚水也都已啟程
卻忽然忘了是怎麼樣的一個開始
在那個古老的不再回來的夏日
無論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輕的你只如雲影掠過
而你微笑的面容極淺極淡
逐漸隱沒在日落後的群嵐
遂翻開那發黃的扉頁
命運將它裝訂的極為拙劣
含著淚,我一讀再讀
卻不得不承認
青春 是一本太倉促的書
賞析:
人生的旅程已快結束,前景不會發生什麼變動了;該留的淚都已流了,人生的滋味已都嘗遍,不會再遭逢什麼希望未曾遭逢過的悲歡了。青春已經過去,它如今已成回憶。
青春歲月匆促短暫得很;「我」還未盡情享受青春的歡樂,於迷茫之中,青春時代就這樣結束了!整篇詩行中,都彌漫著悠悠的遺憾。因為美和時間打的永遠是一場失敗的戰爭,所以詩人含著淚「不得不承認——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
2、《熱愛生命》佚名
我不去想,
是否能夠成功 ,
既然選擇了遠方 ,
便只顧風雨兼程。
我不去想,
能否贏得愛情 ,
既然鍾情於玫瑰 ,
就勇敢地吐露真誠 。
我不去想,
身後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 ,
既然目標是地平線,
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
我不去想,
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 ,
只要熱愛生命 ,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賞析:
對於成功,是需要落實的,而在行動的過程中未免有許多風雨是無可避免的。但是,也許正是因為這些阻礙自己前進的東西才更能豐富你行走的道路。一直向前。一切順利是不可能的。也是缺乏美感的。
因為經歷過的人生才是美麗的。要想成功,要想有自己的舞台,要想為自己或長或短的生命增添斑斕的色彩,我們就前進吧,和著風伴著雨。詩人認為只要心中有愛,有著對生命的一種熱愛,一切美好的結果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3、《斷章》卞之琳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賞析: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和「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這組鏡頭攝取的都是生活中常見的景象,第一個鏡頭中「你」是看風景的主體,到第二鏡頭里,橋上的「你」就是樓上人眼中的風景,成為看的客體了,主客體位置不著痕跡的轉換,暗示了宇宙中事物普遍存在的一種相對性。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和「你裝飾了別人的夢」這兩個鏡頭又構成了另一組並列蒙太奇,是對前一組鏡頭顯示的哲學上的相對性的強化。詩人解釋說:「這是抒情詩,當然說是情詩也可以,但絕不是自己對什麼人表示思慕之情,而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寫一剎那的意境。
4、《鄉愁 》席慕蓉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
彷彿霧里的揮手別離
離別後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賞析:
席慕蓉將這份鄉愁用簡短的七行三節詩進行概括:第一節寫鄉音的清新繚繞,笛聲「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試想一年四季又有幾個晚上沒有月光啊,這就隱隱喻出遊子無時無刻不在懷戀故鄉。
第二節寫鄉情的悵惘,對故鄉的懷念漸漸遙遠,時間的推移搖落了故鄉的輪廊,僅剩一種模糊不清的悵惘,如霧里別離,濃似血卻又隔著一層迷濛的雲霧.用霧里的揮手別離來比喻對故鄉的模糊而悵惘的印記,是用一種可觀可感的具象來描述抽象的主觀感受,可謂生動形象、貼切自然。
第三層寫鄉愁的永恆.是從上兩層的鄉音繚繞和鄉情纏綿過渡而來,這在形式上極具新穎意味.層次的漸遞使主題由模糊逐漸鮮明.詩人用沒有車輪的樹永駐遊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發了深似海洋的愁緒和懷戀、悵惘的情感。
5、《卵石》佚名
卵石
是一種完美的造物
等於它自身
留神於它的限制
確切地充滿了
卵石般的意義
他的香氣不會令人想起任何事物
不會嚇跑任何事物不會激起慾望
它的氣味和寒冷
公正而充滿尊嚴
我握著它時
感到深深的悔恨
它高貴的身體
被一種虛假的溫度滲透
——卵石不會被馴服
最後它們都會看著我們
以平靜、清澈的眼睛
賞析:
詩歌一開始以冷靜的語調作出判斷:「卵石∕是一種完美的造物」。「完美」是極致意義的詞語,似乎不應該用來修飾卵石,卵石太普通了,這一詞語的陌生組合,引人對卵石產生非分的想像。但詩人馬上制止這種猜想,以四個詩節闡釋「完美」的含義。
卵石的完美在於它與自己相等,打破了人們對完美的期待,完美在世人心目中的各種各樣附加的含義,被詩人刪除了,並且詩人強調地指出卵石的完美就是它是卵石,而非他物。
詩人用「留神於它的限制」賦予卵石以理性的人格,卵石懂得自己的局限,知道自己的邊界,它用理性控制自己,確保自己的完整,「確切地充滿了」表達了卵石既不想越出自我,以擴大疆界來增加自我,也不想因為任何因素減少自我,總之,必須是准確地等於自己,以保證自己的圓滿自足。
接下來詩人從卵石與他者的關系中,進一步說明卵石的自我意義。卵石不是孤立於世界,它的存在必然和他者發生聯系,但是卵石在這種聯系之中,並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它保證自己在與他者的聯系中的零影響。
它的氣味(譯者翻譯為「香氣」似不妥,香氣濃烈了些,應該是下文的「氣味」)「不會令人想起任何事物」,他者看到的是它自己。它也不會戴著冠冕嚇跑任何事物,它不具備威脅,沒有威權形象。它甚至不會激起他者的慾望,不讓佔有,也不讓玷污。
③ 著名現代詩全文及賞析
《斷章》 "新月派"詩人卞之琳的代表作品。
原文: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賞析:
全詩分為兩節,恰似並置在一起的兩組鏡頭。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和「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這組鏡頭攝取的都是生活中常見的景象,第一個鏡頭中「你」是看風景的主體,到第二鏡頭里,橋上的「你」就是樓上人眼中的風景,成為看的客體了,主客體位置不著痕跡的轉換,暗示了宇宙中事物普遍存在的一種相對性。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和「你裝飾了別人的夢」這兩個鏡頭又構成了另一組並列蒙太奇,是對前一組鏡頭顯示的哲學上的相對性的強化。詩人解釋說:「這是抒情詩,當然說是情詩也可以,但絕不是自己對什麼人表示思慕之情,而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寫一剎那的意境。
我當時愛想世間人物、事物的息息相關、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風景,也可能自覺、不自覺點綴了風景;人(『你』)可以見明月裝飾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覺不自覺成了別人夢境的裝飾。意味進一步體會,也就超出一對男女相互關系的意義。」
李健吾認為,這首詩著重在「裝飾」兩個字,認為是「詩人對於人生的解釋」,「詩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裡卻埋著說不盡的悲哀」。優秀詩作的深層意蘊是不可究盡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也正是這首詩美麗的地方。
在藝術上,這首詩所表現的主要是抽象而又復雜的觀念與意緒,但是詩人並未進行直接的陳述與抒情,而是通過客觀形象和意象的呈現,將詩意間接表現,詩作有著突出的畫面感與空間感,意境深邃悠遠,又有著西方詩歌的暗示性,含蓄深沉,頗具情調。
(3)現代詩歌鑒賞擴展閱讀:
《斷章》創作背景
《斷章》創作於1935年10月,是一首精緻的哲理詩。據作者自雲,這四行詩原在一首長詩中,但全詩僅有這四行使他滿意,於是抽出來獨立成章,標題由此而來。
④ 現代詩賞析
思念(舒婷)
一幅色彩繽紛但缺乏線條的掛圖
一題清純然而無解的代數
一具獨弦琴,撥動檐雨的念珠
一雙達不到彼岸的槳櫓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陽一般遙遙地注目
也許藏有一個重洋
但流出來,只是兩顆淚珠
呵,在心的遠景里
在靈魂的深處
「思念」本就是一個極其美好的詞。古往今來,無數的騷人墨客都曾寫下流芳千古的華章麗句。「衣袋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晏幾道)、「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李煜)、「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揚花點點,是離人淚」(蘇軾)、如哀似訴、凄婉低徊的詩句穿越了時空的局限,千百年來在無數的讀者中引起共鳴。
在當代女詩人的筆下,「思念」依舊以其純美真率讓多少人傷懷落淚。
詩的第一節,便以獨特的構思和形式展現此詩與眾的不同。「一幅色彩繽紛但缺乏線條的掛圖 」——能感其美卻無法觸其形;「一題清純然而無解的代數 」——能曉其情卻無法覓其果。如此無奈和悲哀不正是如煙似夢的思念所在嗎?琴弦孤身隻影,琴聲破碎欲絕,希望與失望在若斷若續「檐雨的念珠」中閃現。有槳卻無法致岸,有情卻無法會面,不正如「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及「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痛楚嗎?纏綿悱惻的相思愁苦滿溢詩里行間,令人不忍觸摸。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默默」一詞使「蓓蕾」這個意象更加形象突出,等待的熱切和希望的深切之情溢於紙上;「夕陽一般遙遙地注目」,「遙遙」更突出了等待的悲哀和思念的痛苦。
兩個意象把人們思念的心定個在這暖和而溫暖的畫面里。而心的深處,是海洋。淚如海,思念如海,期待如海。最終翻騰不息的海語,溢滿了兩汪深湖,兩顆晶瑩剔透的淚珠,映現了世間一切的真情。思念的真切,在此從內到外,由淺及深,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相思不是簡單之物,詩人表現也從多角度多側面出發,用形象幫助思維說話。四個意象雖無邏輯關聯,但每一意象的本質都能讓人聯想起意味相似的相思。此時,詩作的思維是跳躍的、抽象的,找不到明顯的邏輯痕跡,但給人情感感受空間是立體的,回味是深遠的。
王曉維
鄉色酒
舒蘭
三十年前
你從柳樹梢頭望我
我正年少
你圓
人也圓
三十年後
我從椰樹梢頭望你
你是一杯鄉色酒
你滿
鄉愁也滿
【賞析】
這是一首有色有味、又淡又濃的現代小詩。說它淡,淡在詩景,淡淡的酒香,淡淡的月色;說它濃,濃在詩情,濃濃的相思,濃濃的鄉愁。仔細品嘗這杯《鄉色酒》真是又甜又苦,又醉又醒。
詩句的行列布局完全是對宋詞小令的發揚與創新,對稱均勻,簡約精純。自然地想到了《生查子》:「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鄉色酒》是從民族文化的優秀遺產中汲取了精華,用傳統的審美形式釀出的當代人的民族情思。這種遠近時間的跨越、空間距離的跳躍、「你」「我」位置的變換,雖是幾字之別,卻能景象遷移、情緒突變,其情由甜而苦,其思由醉而醒,其地由故園而他鄉,油然而生濃濃的相思,無限的鄉愁。
鄉愁
席慕蓉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
彷彿霧里的揮手別離
離別後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賞析】
對故土的眷戀可以說是人類共同而永恆的情感。遠離故鄉的遊子、漂泊者、流浪漢,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葉落歸根。
席慕蓉將這份鄉愁用簡短的七行三節詩進行概括:第一節寫鄉音的清新繚繞,笛聲「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試想一年四季又有幾個晚上沒有月光啊,這就隱隱喻出遊子無時無刻不在懷戀故鄉。第二節寫鄉情的悵惘,對故鄉的懷念漸漸遙遠,時間的推移搖落了故鄉的輪廊,僅剩一種模糊不清的悵惘,如霧里別離,濃似血卻又隔著一層迷濛的雲霧。用霧里的揮手別離來比喻對故鄉的模糊而悵惘的印記,是用一種可觀可感的具象來描述抽象的主觀感受,可謂生動形象、貼切自然。第三層寫鄉愁的永恆。是從上兩層的鄉音繚繞和鄉情纏綿過渡而來,這在形式上極具新穎意味。層次的漸遞使主題由模糊逐漸鮮明。詩人用沒有車輪的樹永駐遊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發了深似海洋的愁緒和懷戀、悵惘的情感。
情感抒發與意象選擇的融合,使整首詩的意境深邃悠遠。比喻的貼切自然、語言的樸素優美更使整首詩具有牧歌式的情調。(王曉維)
⑤ 賞析現代詩的方法
現代詩鑒賞的來方法
1、抓詩眼源
詩眼是詩中最富表現力、最能開拓詩歌意境的關鍵詞句,是能使詩歌生輝的聚光點。詩眼的錘煉和設置在詩歌創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古今詩評家無不從這點出發賞析詩歌。
2、析意象。
意象是詩人的主觀意念和外界客觀物象撞擊的產物,是詩人為了表現自己的內心世界,把客觀的物象經過選擇、提煉,重新組合而產生的一種含有特定意義的語言藝術形象。詩歌中,詩人不僅要用意象進行思考和感受,還要用意象進行表達。
(5)現代詩歌鑒賞擴展閱讀
鑒賞入手
情感
詩歌一般都會抒情言志,鑒賞時必須深切體會詩歌的感情內涵。具體地講,就是要從詩歌的形象、意境中體會作者的情感。
有些詩歌的思想情感是通過比喻、象徵意義來體現的。理解這類詩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展開聯想和想像,准確把握詩歌形象的內涵,以便加深對感情的理解。
詩歌總要反映一定的時代生活,理解詩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時代特徵。同一題材的作品,由於詩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經歷、所處時代不同,會表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理解詩歌的感情還要顧及詩歌的類別、風格、流派等因素。例如,現實主義詩歌和浪漫主義詩歌在感情表達上就有區別,豪放派詞和婉約派詞表達的思想感情也常不同。
⑥ 求一篇現代詩歌鑒賞範文
你好,以來下是以戴望舒的《源雨巷》為例的鑒賞。
《雨巷》這首詩是戴望舒現代派詩歌創作的代表作。
具體表現為: (1)運用象徵進行抒情。《雨巷》中的許多意象諸如「雨巷」「姑娘」「頹牆」等都被賦予象徵意味。就是其中的情節——在雨天里遇到一個姑娘,並和她失之交臂的過程,也都具有象徵意蘊。詩的意象既具有古典情調又具有現代性。
(2)這首詩具有音樂美。作品音節優美,韻腳鏗鏘,每節壓韻兩到三次,運用復沓和重復的手法來強化全詩的音樂性。這首詩是戴望舒早期代表作,體現了戴望舒早期的藝術追求和所受到的新月派詩歌理論的影響。葉聖陶曾說:「這首詩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的紀元。」
(3)詩作意象具有中國古典的美又具有西方現代派的情韻。詩作中姑娘的形象和「哀而不傷」的詩風是純粹中國傳統美學具有神韻上的血緣關系;而其中的情感和意象的頹廢,又具有西方現代派的特性。在這首詩中,戴望舒受法國象徵派和中國古代詩詞的影響很深,從而刻意追求詩歌意象的朦朧。
希望能幫助到你。滿意請採納~謝謝!!!
⑦ 摘抄簡短現代詩進行賞析
《送行》
作者:林泠
那掛上紅燈馳來的
是最後的一班車
你輕輕躍上去,不要專回頭
我看得見你的影子屬
真奇怪啊,為什麼冬天竟會不冷
為什麼,一份聯想永不能被分割
縱然那懸著紅燈的車已駛來,載你離開
而我的歸途上,雨落著
有人豎起大衣的領子……
賞析
林泠作品通常帶有一種冷冷的色調,她很擅長把這種冷變為豐富的意象,轉化為詩進行情感的表達,如《散場以後》、如《造訪》、再如這首《送行》,幾乎都是冷冷淡淡的,
正如她的名字一樣——清涼澄澈,如風如水.這種冷調子並不會使人寒冷,而是清清爽爽的,如一杯涼水,從口到喉,再經過食道到達胃裡,它總會讓人慢慢回味.
這首詩正是如此,「那掛上紅燈馳來的/是最後的一班車/你輕輕躍上去,不要回頭/我看得見你的影子"朋友風別也好,親人分別也好,本應該是依依不捨的,這里作者卻說不要回頭,
只願看著你的影子就好.「為什麼冬天竟會不冷」,「而我的歸途上,雨落著/有人豎起大衣的領子……」,真的不冷嗎?那為什麼會豎起領子?這里作者是矛盾的,把這種冷調子渲染得極為特別,
讓人讀起來反而暖暖的,這是林泠許多作品都有的一個現象。
⑧ 現代詩歌及賞析
在迷戀和期待中成長
———穆旦的《春》賞析
徐賢友
春
穆旦
綠色的火焰在草上搖曳,
他渴求著擁抱你,花朵。
反抗著土地,花朵伸出來,
當暖風吹來煩惱,或者歡樂。
如果你是醒了,推開窗子,
看這滿園的慾望多麼美麗。
藍天下,為永遠的迷迷惑著的
是我們二十歲的緊閉的肉體,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鳥的歌,
你們被點燃,卻無處歸依。
呵,光,影,聲,色,都已經赤裸,
痛苦著,等待伸入新的組合。
在穆旦的《春》里,我們讀出了一個別一樣的「春天」:它是醒來,是第一次的誕生和再生,但也是慾望與沉迷的誘惑;是飛揚的歌聲敞開的歡樂,也是沉滯的泥土與緊閉的肉體;是燃燒、分散、反抗,也是散亂之後的新的組合與新生。它是自然的春天,也是人生的青春,是詩人春心的萌動和詩心的勃發,是黎明、早春、二十歲的青春的融合。他們恰如光、影、聲、色的赤裸與感官和思想的盪漾,它們新的組合的出現會更美、更誘人。
這首詩表現出「三美」。動態美:火焰、搖曳、渴求、擁抱、等詞展現出春天的勃勃生機;靜態美:綠色、土地、草與花朵等詞是春天亘古不變的特徵;對立美:「醒」與「迷惑」的對立,是人生青春期躁動的慾望與詩人沉思形象的對立。這些構成了詩歌的沉摯、堅實、富有現代感的抒情基調。同時詩人將對生命中的新生和強力沖動的迷戀和期待——清醒/沉醉、沉滯/飛揚、根基/擺脫,通過與「春」相關的生動意象(綠色/火焰、擁抱/反抗、土地/花朵)表現出來。
春天是美好的,但又是易逝的,在美好面前,會更覺得人生苦短。唯一的就是在迷戀中成長起來,在期待中看到自己擁有美好青春的希望!
⑨ 現代詩歌應該如何賞析
現代詩歌賞析方法
一、利用已知,調動儲存
「已知」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試題提供的,如題干要求、標題、作者、寫作題材范圍、寫作時間、注釋等;二是考生個人的,如對作者這一作品和其它作品的閱讀經驗,對所寫的題材、寫作背景的了解,以及修辭知識、寫作知識,直接抒情、間接抒情,象徵、對比、襯托等手法的理解,詩歌的傳統、風格、流派、典故等已知的經驗。
目前現代詩歌鑒賞題題干要求多是逆選,這有助於考生利用三項正確選項理解詩意;標題、作者、時代、題材、心境及各種有關知識這一「已知」要密切聯系課本學過的內容(如99年《我愛這土地》,就應聯系《大堰河——》),教師補充的內容,自己課外學過的內容。這樣積極把自己的經驗儲存調動起來,為下一步仔細體味作準備。
二、把握意象,體味詩情
「意」是作者表達的中心,寄託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具體可感的事物。「意象」合指作家頭腦中所形成的客觀形象和主觀情趣的有機融合,也指表現在作品裡的、包含著主觀思想情趣的具體形象。如《我愛這土地》中的「鳥」、「土地」、「河流」、「風」、「黎明」等就是寄予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的具體可感的事物,即為意象。詩歌是抒情的,除了少數直接抒情,大多數都要為情感抒發找個可代表、可象徵、可寄託的具體的「象」。要體味詩情就必須解開意象。因此把握意象是真正解讀詩歌的第一步。
把握意象,必須在利用已知的基礎上初步把握詩歌的風格、情感基調。詩人描寫的圖景是與其思想感情和-諧統一的,美景當然流露喜愛之情,但情哀之時美景含淚,如「感時花濺淚」;心涼之時美景卻又倍受詰問,如「念橋邊紅葯,年年知為誰生?」這里的意象「花」「紅葯」所含的情感就是很清楚的了。
體味詩情,首先要充分運用聯想和想像。從想像中體味形象,對詩人的想像活動進行再經歷和再體驗。讀《我愛這土地》,順著詩句,把自己想像成一隻小鳥,體味喉嚨為什麼會「嘶啞」,愛國者的形象即可清晰地浮現在眼前。因為這首詩的形象的核心是一隻不懈地為土地、河流、風和黎明歌唱,死後連羽毛都奉獻給土地的多情鳥。讀詩的全過程,想像活動都是圍繞著這只鳥的形象展開的,對於詩歌中的愛國主義激-情的把握,是通過對這只熱愛土地的鳥的想像而獲得的,離開了想像將一無所獲。
體味詩情,還要善於在詩歌的抒情中寄託情思。詩歌的抒情多是含蓄的,要深入詩情,就要把詩歌所提供的含蓄的東西「泡」出來。就是說,要把詩人由繁雜的生活現象加以精煉概括的東西,還原到它原來的狀態中去。如《金黃的稻束》中的「沉思」的內容就需要好好挖掘。
體味詩情,要能從含蓄中咀嚼出真味。優秀的詩歌總是避免這鋪直敘。詩人只是含蓄的點撥你,然後給你以天女散花般的想像的自由。要善於咀嚼、尋找並最後判斷詩人所提供的形象背後所蘊含的情思,鑒賞活動不可停留在表面意思的理解上。《黃金的稻束》是寫母親的美麗還是寫母親的疲倦?咀嚼出這一點對第10題的d項的判斷有很大的作用。
最後,體味詩情,不可忽視詩歌感情的兩個作用。一是動力作用,詩人把最真、最美的濃烈情感融入詩中,使詩歌產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2000年春京皖卷的《雷》。二是線索作用,當然要准確的把握意象、體味詩情,還要利用選項進行推敲。
三、品味語言,挖掘詩美
詩歌難於解讀,首先含蓄在意象上,其次含蓄在語言上。詩歌的語言不同於一般的記敘描寫性語言,更不同於一般的議論說明性語言。詩歌的語言是高度個性化的,比一般的語言更含情,它的表達往往是非直陳式的、反常化的。
非直陳式的,是指詩歌語言多通過比喻、用典、象徵等方式表達語意,從而使人感到含蓄、朦朧、多義。如《就是那一隻蟋蟀》就用《詩經》的典,「蟋蟀不僅是客觀自然中的物體,更深的寓意是反映我們民族共同的心理狀態,反映我們中國人共同的血緣和共同的文化」。
反常化主要指詩歌語言的跳躍使得句與句不像其它文體一樣連貫、符合語法規范與邏輯思維規律。《金黃的稻束》對中心意象「金黃的稻束」在視覺與聽覺兩種感受截然不同的描寫,就體現了語言的反常化。
鑒於詩歌語言以上的特點,在品味時就要善於從簡約中猜測主題,從跳躍中填補奧妙。
四、了解設題,發現障礙
這種方法主要針對逆選題錯誤項的設題技巧而言。歸納此類題的一般設題技巧,及早發現選項障礙,對於答題是有幫助的。一般說來,此類題設題障礙主要有:曲解字句;無中生有;張冠李戴;無限拔高;魚目混珠;故意反說。
⑩ 現代詩歌賞析怎麼寫
通過抓詩眼、析意象具體分析詩歌所表達的主題思想,再結合詩歌的表現手法來鑒賞現代詩歌。
現代詩歌賞析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1、抓詩眼
詩眼是詩中最富表現力、最能開拓詩歌意境的關鍵詞句,是能使詩歌生輝的聚光點。詩眼的錘煉和設置在詩歌創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古今詩評家無不從這點出發賞析詩歌。
2、析意象。
意象是詩人的主觀意念和外界客觀物象撞擊的產物,是詩人為了表現自己的內心世界,把客觀的物象經過選擇、提煉,重新組合而產生的一種含有特定意義的語言藝術形象。詩歌中,詩人不僅要用意象進行思考和感受,還要用意象進行表達。
現代詩歌特點:①.形式自由;②.內涵開放;③.意象經營重於修辭;④.有高度的概括性、鮮明的形象性、濃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諧的音樂性,形式上分行排列。
(10)現代詩歌鑒賞擴展閱讀:
運用手法:
詩歌的表現手法很多,我國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傳統表現手法有「賦、比、興」。《毛詩序》說:「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
詩歌的表現手法是很多的,而且歷代以來不斷地發展創造,運用也靈活多變,誇張、復沓、重疊、跳躍等等,難以盡述。但是各種方法都離不開想像,豐富的想像既是詩歌的一大特點,也是詩歌最重要的一種表現手法。在詩歌中,還有一種重要的表現手法是象徵。
象徵,簡單說就是「以象徵義」,但在現代詩歌中,象徵則又表現為心靈的直接意象,這是應予注意的。用現代的觀點來說,詩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種:
一、比擬
劉勰在《文心雕龍》一書中說:比擬就是「或喻於聲,或方於貌,或擬於心,或譬於事。」這些在我們前面列舉的詩詞中,便有許多例證。比擬中還有一種常用的手法,就是「擬人化」:以物擬人,或以人擬物。當然,歸根結底,實質還是「擬人」。
二、誇張
就是把所要描繪的事物放大,好像電影里的「大寫」「特寫」鏡頭,以引起讀者的重視和聯想。
三、借代
就是藉此事物代替彼事物。它與比擬有相似之處,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處在於:比擬一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體的、可見的;而借代卻是一方具體,一方較為抽象,在具體與抽象之間架起橋梁,使詩歌的形象更為鮮明、突出,以引發讀者的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