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積累
『壹』 表示積累的詩句有哪些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王充《論衡》的《狀留篇》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王充《論衡》的《狀留篇》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警世賢文·勤奮篇》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篇》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李斯《諫逐客書》
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史記·李斯列傳》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荀子《勸學篇》
為善如築台,成功由積累。——陸游詩全集(九)
相從勉講學,事業在積累。——陸游《送子龍赴吉州掾》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進學解》
『貳』 形容積累的詩句
為善如築台,成功由積累。——陸游
相從勉講學,事業在積累。——陸游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叄』 有關於勸告人們多積累的古詩
1、歲暮
【作者】杜甫【朝代】唐
歲暮遠為客,邊隅還用兵。
煙塵犯雪嶺,鼓角動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誰請纓。
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
白話譯文
作客異鄉,年關已經臨近;邊防前線,戰爭還在進行。警報傳來,敵人進犯雪嶺;軍鼓號角,響聲振動江城。前方將士,日夜流血犧牲;朝廷大員,可有一人請纓?國難當頭,豈敢吝惜性命;報效無路,空有一片豪情!
2、夜雪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白話譯文
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讓我很驚訝,又看見窗戶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的時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為不時地能聽到雪把竹枝壓折的聲音。是因為不時地能聽到雪把竹枝壓折的聲音。
3、小至
【作者】杜甫【朝代】唐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綉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白話譯文
天時人事,每天變化得很快,轉眼又到冬至了,過了冬至白日漸長,天氣日漸回暖,春天即將回來了。刺綉女工因白晝變長而可多綉幾根五彩絲線,吹管的六律已飛動了葭灰。堤岸好像等待臘月快點的過去,好讓柳樹舒展枝條,抽出新芽,山也要沖破寒氣,好讓梅花開放。
我雖然身處異鄉,但這里的景物與故鄉的沒有什麼不同之處,因此,讓小兒斟上酒來,一飲而盡。
4、江雪
【作者】柳宗元【朝代】唐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白話譯文
千山萬嶺不見飛鳥的蹤影;千路萬徑不見行人的足跡。一葉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漁翁;獨自在漫天風雪中垂釣。
5、守歲
歲晚相與饋問,為「饋歲」;酒食相邀呼,為「別歲」;至除夜,達旦不眠,為「守歲」,蜀之風俗如是。余官於岐下,歲暮思歸而不可得,故為此三詩以寄子由。
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
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
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
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
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
白話譯文
要知道快要辭別的年歲,有如游向幽壑的長蛇。長長的鱗甲一半已經不見,離去的心意誰能夠攔遮!何況想系住它的尾端,雖然勤勉明知是無可奈何。兒童不睡覺努力掙扎,相守在夜間笑語喧嘩。晨雞呵請你不要啼唱,一聲聲更鼓催促也叫人懼怕。
長久夜坐燈花點點墜落,起身看北斗星已經橫斜。明年難道再沒有年節?只怕心事又會照舊失差。努力愛惜這一個夜晚,少年人意氣還可以自誇。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伍』 積累包括古詩詞嗎
積累當然是包括積累古詩詞在內啊!古詩詞可以讓我體會到古人的審美和品味,可以回從中讀出一段答又一段曾經的歷歷往事,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豐富我們的內涵,可以提高我們說話的素養,可以讓我們打下良好的文學功底,所以人生中積累古詩詞必不可少,積累當然是包括積累古詩詞在內的啊!
『陸』 形容「積累」的詩句有哪些
1、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出自宋代陸游的《冬夜讀書示子聿》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釋義:
古人在學習上不遺餘力,年輕時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不夠完善,要透徹地認識事物還必須親自實踐。
2、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出自唐代杜甫的《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節選)
紈絝不餓死,儒冠多誤身。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釋義:
富家的子弟不會餓死,清寒的讀書人大多貽誤自身。韋大人你可以靜靜地細聽,我把自己的往事向你直陳。我在少年時候,早就充當參觀王都的來賓。先後讀熟萬卷書籍,寫起文章,下筆敏捷好像有神。
3、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出自唐代顏真卿的《勸學》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釋義:
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奮學習,到老了後悔讀書少就太遲了。
4、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出自唐代黃櫱禪師的《上堂開示頌》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釋義:
擺脫塵勞事不尋常,須下力氣大幹一場。不經過徹骨寒冷,哪有梅花撲鼻芳香。
5、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出自唐代杜荀鶴的《小松》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釋義:
松樹小的時候長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沒看不出來,到現在才發現已經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許多。那些人當時不識得可以高聳入雲的樹木,直到它高聳入雲,人們才說它高。
6、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出自唐代杜甫的《柏學士茅屋》
碧山學士焚銀魚,白馬卻走深岩居。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
晴雲滿戶團傾蓋,秋水浮階溜決渠。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釋義:
安史之亂的戰火使柏學士失去了官職,昔日常參議朝政,直言相諫的他,將茅屋搭建在險峻的碧山之中,隱居於此。但他仍象漢代文學家東方朔一樣的刻苦讀書,雖然他年少,但已學業有成。
觀茅屋戶外,那祥雲如車蓋一樣密密地聚集,秋水順著道路,如大水決渠一樣地湍急流去。自古以來榮華富貴必定從勤苦中得到,有識之男應當如柏學士一樣去博覽群書,以求功名。
7、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出自唐代孟郊的《勸學》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釋義:
只有擊打石頭,才會有火花;如果不擊打,連一點兒煙也不冒出。人也是這樣,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掌握知識;如果不學習,知識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任何事情必須自己去實踐,別人得到的知識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時期就應趁早努力,一個人難道能夠永遠都是「少年」嗎?
『柒』 關於「積累」的詩句有哪些
《曉出凈慈寺送復林子方》宋代 楊萬里制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初夏絕句》宋代 陸游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
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客中初夏》宋代 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初夏睡起》 楊萬里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三衢道中》宋代 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捌』 多積累古詩對成長有什麼益處
古詩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精華,對陶冶孩子情操、豐富孩子的想像能力是很有幫助的。
古詩是漢語中語言韻味和嚴密性最強的,多背誦就可以增加孩子的對語句押韻性,以及對孩子的語言能力、對孩子的思維的發展、對孩子的智力有一定幫助。
古詩中很多都是描寫朋友之間友誼,母子之間情誼或者描寫一些高尚的美德這些古詩在很大程度上面讓孩子在培養了孩子的高尚品德。
古詩對自身語料的積累非常有幫助。
『玖』 積累古詩的方法
累古詩詞的三種方式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精華,是古人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積累一定數量的古詩詞,既是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中華優秀文化的感情的需要,也是提高學生自身文化品位的需要,而且也能讓學生在高考的詩歌鑒賞題中拿高分。目前,高中語文教學往往比較重視現代文詞彙、句子的積累,而不太重視古詩詞的積累。其實古詩詞的積累是知識能力提高的基礎,它可以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審美情趣、文學素養,人們常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成詩也會吟」、「腹有詩書氣自華」,正是這一道理。所以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不能只是停留在教材上,應該延伸到課外的名家名篇,讓學生積累更多的古詩詞,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筆者認為,可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背誦古詩詞
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誦讀是學習古詩文的基本功,背誦是積累古詩詞的一個重要手段。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從高一開始就狠抓古詩文背誦,使學生積累更多的古詩詞。但是,由於古人的說話方式與我們現在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學生讀古詩詞不是很容易,背誦起來更難。那麼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背誦古詩詞時,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特點,採用更佳的背誦方式,以達到更好的背誦效果。以下是筆者根據平時的教學經驗歸納出的幾種不同的背誦方法。
(一)聽音樂背誦法。音樂背誦法是一種通過給古詩詞配音樂進行朗誦的背誦方法。心理學家認為,讓視覺和聽覺共同參與記憶,要比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