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詩歌平仄譜

詩歌平仄譜

發布時間: 2020-12-25 04:40:06

詩歌中平仄的問題

http://ke..com/view/641.htm

㈡ 詩歌平仄

唐代形成的律詩和絕句,句數、字數和平仄、用韻等都有比較嚴格的規定。從句式上說有五言、七言之分;從篇幅上說有律詩、絕句兩種。

《秋夕》--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詩詞的平仄
詩詞是依照中古音系統作的,為了保持音樂性,要依照中古音的系統讀。(仿作是否也要照貓畫虎,問題復雜,以後談。)這是原則,或理想;真去讀,就不能不顧事實的一面。事實是我們不能完全照辦。理由很多,其中最有力的一項是,以普通話為標准,我們已經沒有入聲。籠而統之說,字字照《詩韻》發音,不只不可能,而且太麻煩。不可能,只好放鬆一些。放鬆還可以有寬嚴的等級之別:嚴是平仄(不是四聲)完全從舊,寬是只有關鍵字從舊。以杜甫《詠懷古跡五首》(「群山萬壑赴荊門」)一首為例: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加點的字都是讀音古今有別的(當然還是就語音系統說),其中除「論」這里舊讀平聲以外,都是入聲字。照入聲讀不可能,只好退一步,滿足於維持仄聲,即讀如去聲。這是嚴的一路,即凡入聲字都讀如去聲。可以再放鬆,只關鍵字維持仄聲,其他非關鍵字從今音。這樣,變讀的字就只剩下「識」、「論」兩個(「曲」讀上聲,不變為去聲也可以)。為什麼可以這樣放鬆?以下談談這方面的情況。
問題由音樂性來,相當復雜,甚至相當微妙。前面說過,格律是音樂性的基礎,這話沒說清楚;想說清楚,就要理清音樂性和格律的關系。先打個比方,音樂性是道德性的,要求嚴而細;格律是法律性的,所謂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道德管得寬,兼及路遇佳人多看幾眼的小事(所謂誅心)。法律就不能這樣,只要沒嚴重到動手動腳就不管。音樂性也是這樣,也許情調的不同也應該算在內吧?如果竟是這樣,那就,例如平聲韻開朗,仄聲韻沉悶,也就與音樂性有關了。還可以加細,如同是平聲,十五刪韻宜於表現豪放,五微韻宜於表現悵惘,也就與音樂性有關了。還可以再加細,甚至同是仄聲,同是十灰韻,以杜甫的格調高的「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一聯為例,上聲的「掃」換為去聲字,「開」換為「裁」,且不問意義,音樂性也會差一些吧?這類細微的地方,我們一向不管,是因為:一,不能知道得一清二楚,因而就抓不準;二,即使弄得清,法令如牛毛,負擔太重,也必將苦於無所適從。於是不得不退一步,走切實可行的一條路,也就是粗略的一條路,只求合於格律。格律保證的是明顯而重大的音樂性,此外就都交給作者去神而明之了。
格律,與聲音有關的主要是兩種:一是押韻,二是平仄協調。
先說押韻,這是用回環的方式以表現音樂美。韻字一般放在句尾。說一般,因為,如《詩經·周南·關睢》「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韻字是放在句尾的虛字之前。中古以來的詩詞之作就不再有這種形式,所以也可以說,韻字都是放在句尾。押韻的格律要求是韻字要同韻(這是就近體說,古體和詞限制較寬,詳情留到後面說),所以讀,遇到韻字古今音不同(主要是平仄不同)的,就要從舊,以保持押韻的音樂美。舉下面幾首為例: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中秋月》)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遊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歐陽修《採桑子》)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讀平聲)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雨霖鈴》)
前兩首是詩。第一首押平聲十四寒韻,第四句「看」照今音讀去聲,不能與「寒」、「盤」押韻;為了保持音樂美,要讀平聲。第二首押入聲九屑韻,韻字照今音讀,「絕」是平聲,雪是上聲,不能與「滅」押韻;為了保持音樂美,都要讀如去聲。後兩首是詞。前一首押平聲六麻韻,上片末尾的韻字「車」,今讀chē,不能與「華」、「家」、「嘩」、「斜」、「花」押韻;為了保持音樂美,要讀chā。後一首基本押入聲六月和九屑韻(只有「闊」是七易韻,詞韻第十八部入聲五物、六月、七易、八黠、九屑、十六葉同用),「歇」、「發」、「噎」、「別」、「節」、「說」今都讀平聲,不能與「切」、「闊」、「月」、「設」押韻;為了保持音樂美,都要讀如去聲。
2 詩詞的平仄
就押韻的格律要求說,韻字是關鍵字,關鍵字讀音與中古音系統不合,就打亂了格律,也就破壞了音樂美。至於韻字以外,如果沒有其他規律(指平仄協調,下面談)拘束著,就放鬆些也未嘗不可,至少是關系不大。例如上面舉的四首,第二首的「獨」是入聲字,照今音讀為平聲,也不會感到怎麼難聽;同理,第三首「直」也是入聲字,照今音讀為平聲,也不會感到怎麼難聽。這是寬的一條路,只求合乎格律,或只管關鍵字,用大話說是得湊合且湊合主義。目的是減輕負擔,讓大量有志於學的人不費過多的心思也過得去。當然,如果自願走嚴的一條路,像剛才提及的「獨」和「直」,因為記得是入聲字,就讀如去聲,於是「獨釣寒江雪」就還原為仄仄平平仄,「直到城頭總是花」就還原為仄仄平平仄仄平,那就成為與古人更近,是連今人也不會反對的。
再說平仄協調。漢語語音有聲調,聲調可以分為平仄兩類,「事實」是本土有的,「理論」是外國來的。三國時曹丕寫信,說「節同時異,物是人非」(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東晉王羲之著文,說「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平仄仄平,仄平平仄),等等,正如沈約在《宋書·謝靈運傳論》中所說:「高言妙句,音韻天成,皆暗與理合,匪由思至。」這高,這妙,這理,不過是玩平仄變化的花樣(或無意)。到南朝,沈約、謝朓等不但變本加厲,還吸收翻譯佛經中梵語拼音的道理,創四聲、八病說,平仄變化的要求就由「暗與理合」變為有意追求。追求什麼?籠統說是聲音美。具體說就比較麻煩,因為必須講清楚,李絝的「開門雪尚飄」(平平仄仄平)好聽,鳳姐的「一夜北風緊」(仄仄仄平仄)差些,如果換為「一夜瑞雪降」(仄仄仄仄仄)就更差。為什麼?可以推想,我們的耳朵不願意接受千篇一律。正面說是愛聽有變化的。這里變是平仄變。用最簡明的說法,平聲的性質是揚,仄聲的性質是抑,正好對立,變就是揚後有抑,抑後有揚。何以這樣變就好聽?也許音樂理論家能夠說明,至於我們「家」以外的人,就無妨安於「天性使然」。換個說法,對於耳朵歡迎平仄變,我們容易知其當然,而不容易知其所以然。
還有不容易知其所以然的,是要求的變不是亂變,而是基本上以兩個音節(有人稱為「音步」,有人稱為「節」)為一個單位的變。以五言的近體詩為例,要求的變不是仄平仄平仄或平仄平仄平,而是仄仄平平仄或平平仄仄平。這樣的變擴張到句外,就成為上下聯的變:
五言 七言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這是在一聯中,兩個平仄相同的音節結合為一體之後才要求變;而且要求得徹底,兩個方向(左右,上下)的鄰居都要變。有極少數詩作是這樣循規蹈矩的,如:
愛此江邊好(仄仄平平仄),留連至日斜(平平仄仄平)。眠分黃犢(讀仄聲)草(平平平仄仄),坐占白鷗沙(仄仄仄平平)。(王安石《題舫子》)
爆竹(讀仄聲)聲中一(讀仄聲)歲除(仄仄平平仄仄平),春風送暖入屠蘇(平平仄仄仄平平)。千門萬戶曈曈日(平平仄仄平平仄),總把新桃換舊符(仄仄平平仄仄平)。(王安石《元日》)
這是字字合乎格律,一點不含胡。得到的酬報是,讀來會感到抑揚頓挫,確是好聽。
可是字字合乎平仄格律的整齊的變,常常不能與意義水乳交融。舉例說,一陣有所感,謅了這樣一句,「寶佑傷心事」,恰好是仄仄平平仄,字字合乎格律,如意得很;可是想想,事不是出於寶佑,而是出於淳佑,不得不改為「淳佑傷心事」,成為平仄平平仄,怎麼辦?在這種地方,古人也不敢強硬,於是遷就意義,放棄點聲音方面的地盤,甘心顧後不顧前,即承認兩個音節,後一個是重點,不得已就放棄前面那個輕的。這還有個名堂,曰「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這名堂是就七言說的,如果是五言,要改為「一三不論,二四分明」。我們翻看詩集,會發現有不少詩句是這樣將就的。

3 詩詞的平仄
舉以「詩律細」自負的杜甫為例:
·江動·月移石(讀仄聲),溪虛·雲傍花。·鳥棲知故道,·帆過宿誰家?(《絕句六首》之一)
草閣(讀仄聲)柴扉·星散居,·浪翻·江黑(讀hè)雨飛初。山禽引子·哺紅果,·溪女·得(讀仄聲)錢·留白(讀bò)魚。(《解悶十二首》之一)
加點的字,「江」、「雲」、「帆」、「星」、「江」、「溪」、「留」是應仄而平,「月」、「鳥」、「浪」、「哺」、「得」是應平而仄,位置有的是一,有的是三,有的是五,都是一個單位的前一個音節。這樣,蕭規曹隨,比如讀這位杜老的以下兩首: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讀仄聲)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讀平聲)簪。(《春望》)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讀仄聲)古來稀。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
(《曲江二首》之一)
加點的字,在一位置上的「國」、「白」,在三位置上的「七」、「蛺」,都是入聲字,就可以依照放鬆輕、抓緊重的原則,照今音讀。也是依照放鬆輕、抓緊重的原則,在二位置上的「別」和在四位置上的「十」,也是入聲字,就要依照中古音系統,讀如去聲。
上面舉讀音可以通融的例,五言句沒有在三位置上的,七言句沒有在五位置上的,意思是想補充說明,在這兩個位置上的,即使不是非論不可,也總是以論為好。原因是如果不論,就會成為這樣:
五言 七言
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平
讀讀試試,不好聽。為什麼五言句的三,七言句的五,要另眼看待?理難說,無妨設想個現象性質的規律,是也如積薪然,「後來居上」。居上,在耳朵里占重要地位,貴賓不可慢待,因而放鬆就不妥當了。本諸此理,像這樣的詩:
花枝·出建章,鳳管·發昭陽。借問承恩者,雙蛾幾許長?(皇甫冉《婕好怨》)
銀燭(讀仄聲)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街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杜牧《秋夕》)四個加點的字都是入聲字,今讀平聲,位置或三或五,從今讀不好聽,最好是不憚煩,從舊,讀如去聲。(平平仄仄平五言句的第一字,仄仄平平仄仄平七言句的第三字,也要論,以後談作的時候談。)
還要順著後來居上的情況往下說,那是與韻字對稱的字,五言句在五位置上的,七言句在七位置上的,雖然也是單數,因為必須與韻字平仄不同,所以非論不可。例如: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讀仄聲)為·別,孤蓬萬里征。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李白《送友人》)
水流花謝兩無情,送盡東風過楚城。蝴蝶(讀仄聲)夢中家萬里,杜鵑枝上月三更。故園書動經年·絕,華發春催兩鬢生。自是不歸歸便·得,五湖煙景有誰爭。(崔塗《春夕旅懷》)
四個加點的字都是入聲字,今讀平聲,因為在句末,與韻字對稱,所以要從舊,讀如去聲。
以上談平仄協調都是以近體詩為例。讀詞呢?「基本上」也要求詩那樣的平仄變化,關鍵字為二四或二四六以及句末。
如: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無·風水·面·琉·璃·滑(讀仄聲),不·覺(讀仄聲)·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歐陽修《採桑子》)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讀仄聲)·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

4 詩詞的平仄
可以通融的大致是靠前的單數字。
說「大致是」,或說「基本上」,是因為詞的平仄要求比詩嚴格,平仄變化比詩復雜。差異由詞的句法和音律與詩有別來。先說句法。詩,尤其近體,無妨說,只有五言、七言兩種(六言的作品極少)。詞就不同,由一字到十字都有。只舉例說說兩端的較少見的。一字的有大斷、小斷兩種,如《十六字令》的開頭一字要斷句,入韻,是大斷;許多領字,如「·漸霜風凄緊」,「·悵客里光陰虛擲」,加點的字讀時要頓,是小斷。二字的不少,多用在換頭處,如「明月,明月」,「·江·國,正寂寂」。三字的更多,如「蕭聲咽」,「秦樓月」。超過七字的數量不大,如「更那堪冷落清秋節」,「英雄無覓孫仲謀處」是八字句,「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是九字句,「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是十字句。再說音律。深追,可以細到如李清照在《詞論》中所說:「蓋詩文分平側(仄),而歌詞分五音,又分五聲,又分六律,又分清濁輕重。」我們不敢這樣要求,但也不能退到像詩那樣,只滿足於平平仄仄的變化。超出詩以外的情況,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較粗,是平仄的變化不是平平仄仄式。還可以分為縮短和延長兩種:縮短是不到兩個字就變,如《如夢令》的「如夢,如夢」(平仄,平仄),《天仙子》的「淚珠滴」(仄平仄),《六醜醜》的「願春暫留」(仄平仄平),都是;延長是超過兩個字才變,如平韻《憶秦蛾》的「桃花紅」(平平平),《蘭陵王》的「似夢里,淚暗滴」(仄仄仄,仄仄仄),《黃鶯兒》的「黃鸝翩翩」(平平平平),《聲聲慢》的「慘慘戚戚」(仄仄仄仄),《夜半樂》的「漁人鳴榔歸」(平平平平平),《倒犯》的「駐馬望素魄」(仄仄仄仄仄),都是。另一類加細,是不只辨平仄,有些地方還要限定用仄聲的哪一種。如《永遇樂》的「尚能飯否」,「否」一定要用上聲;《瑞鶴仙》的「又成瘦損」,「瘦」一定要用去聲;《紅林檎近》的「蕭索水雲鄉」,「索」一定要用入聲。(《憶秦娥》、《賀新郎》等習慣押入聲韻的詞調,韻字當然要用入聲。)這么瑣細,初學怎麼辦?有勞、逸兩種辦法:勞是對照詞譜,逸是大致照讀詩那樣讀(注意平仄變化和韻字)。當然,如果仿作,就只能走勞的一條路。
總括以上所說,以下面兩首為例,加點的字,讀音就應該從舊,以求不破壞音樂美。
好雨知時·節(jiè),當春乃·發(fà)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jū)·黑(hè),江船火·獨(dù)明。曉·看(kān)紅·濕(shì)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正單衣試酒,悵客里光陰虛擲(zhì)。願春暫留,春歸如過翼,一去無·跡(jì)。為問家何在?夜來風雨,葬楚宮傾·國(guò)。釵鈿墮處遺香·澤(zè),亂點桃溪,輕翻柳陌。多情更誰追·惜(xì)?》但蜂媒蝶(diè)使,時叩窗·槅(gè)東園岑寂,漸蒙籠暗碧,靜繞珍叢底,成嘆·息(xì)。長條故惹行客,似牽衣待話,·別(biè)情無·極(jì)。殘英小、強簪巾幘(zè)。終不似、一朵釵頭顫裊,向人欹側。漂流處、莫趁潮·汐(xì)。恐斷紅尚有相思字,何由見·得(dè)?(周邦彥《六丑》)
最後說說理論上沒啥實際上也許會碰到的一個問題,是:讀,從舊(就說是為數不多)有困難,完全從今不成嗎?困難有不同的來源。一個小的是與「省力」有矛盾。這在前面已經談過,圖省力,就只好犧牲音樂美。兩條路只能走一條,走哪條是個人的自由,不必勉強,勉強也沒有用。另一個大的是與推廣普通話有矛盾。據我所知,電台和電視中讀詩詞,就以此為理由,一律照今音讀。這是集體的自由,也不必勉強。但這會引來一個小矛盾,是:讀,大多是描畫某一首如何美,這美包括意境美和聲音美,而如果照今音吟誦,比如與「今夜鄜州月」對稱的「閨中只獨看」,讀為guīzhōngzhǐdúkàn,那聲音就成為相當難聽了。怎麼解決才好?難免左右為難。這就更足以證明,讀詩詞怎樣發音還是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希望能幫到你!

㈢ 詩歌平仄判斷程序

近體詩是我國詩歌發展到頂峰的盛唐定型的.它是詩歌韻律在形式上最為完美版的形式,也就權是說,它符合中國語言、文字、思想感情的內在規律。近體詩以律詩(五律和七律)為代表,格律要求是:頷聯和頸聯對偶,每句平仄相間,每聯平仄相間,兩聯之間平仄相粘。這些相對相間相粘的字,在一句中又有「一二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要求。押韻必須是平聲韻,且一韻到底。
這些韻律要求,只要有一些語文功底的人,都是能判斷出來的。詩歌創作是推敲的過程,古人有「為吟一字正,捻斷三根須」,偉大的詩歌作品,總是高遠思想境界和完美語言藝術的結合,從來沒有,將來也不可能出現自動化生產詩歌的機器或者計算機。就算科學發達了,我想人們也不會編寫這樣的程序用於詩歌創作,作為娛樂玩具或許有市場。
學好語言,提升思想,你才能成為真正的詩人!

㈣ 詩歌的押韻、平仄到底是怎麼回事

一、回答:
1、平仄是中國詩詞中用字的聲調。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據隋朝至宋朝時期修訂的韻書,如《切韻》、《廣韻》等,中古漢語有五種聲調,稱為平(陰平、陽平)、上、去、入。除了平聲,其餘三種聲調有高低的變化,故統稱為仄聲。詩詞中平仄的運用有一定格式,稱為格律。平聲和仄聲,代指由平仄構成的詩文的韻律。平仄是四聲二元化的嘗試。四聲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所謂聲調,指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 平仄是在四聲基礎上,用不完全歸納法歸納出來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在古代上聲,去聲,入聲為仄,剩下了的是平聲。自元朝周德清後,平分陽陰,仄歸上去。逐步形成陰平、陽平歸平,上聲、去聲歸仄,入聲取消的格局。
2、押韻,又作壓韻,是指在韻文的創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後一個字,都使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誦或詠唱時,產生鏗鏘和諧感。這些使用了同一韻母字的地方,稱為韻腳。
二、擴展知識:
1、詩詞平仄簡表: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為平聲
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為仄聲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聲
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聲
對聯:(聯尾)上仄下平
2、押韻的禁忌:
(1)、忌重韻
即同一個韻字在一首詩的韻腳里重復出現,此乃大忌。
(2)、避免同義字相押
如一首詩中同時使用「花」、「葩」,「芳」、「香」等。
(3)、避免出韻
古人寫詩多依官韻,而許多我們認為是同韻的字在官韻中被分別列入不同的韻部之中,如「冬」與「東」之類,如果在同一首詩中相押,即為出韻。這主要是因為古今語音變化的原因,今天已沒有必要再強調這一點了。

㈤ 詩歌的平仄是怎樣的

現在平仄有兩套系統,一是以普通話為標准,簡稱為新聲。二是以《平水韻》為標准,簡稱為古聲。現在這兩套系統交叉並用,這叫雙軌制。但是,不能混用。就是寫一副聯,只能用一套標准。 (一)、新聲(現代漢語即普通話)。 普通話分為四個聲調,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在詩歌和對聯的格律應用中,把陰平和陽平(第一、二聲)稱為平聲,上聲和去聲(第三、第四聲)稱為次聲。 四十歲以下的朋友應該明白的。這里就不多說了。 (二)、古(舊)聲 現在社會都發展到哪裡了,都要實現幾個現代化了,況且現在全部通行普通話了,我們還有必要學習古韻?是不是多餘的事!是不是有意在為難大家?是不是在開歷史倒車?古韻是不是一點用處都沒有了?我認為:一個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人-----楹聯愛好者,或是一個對聯工作者,應該新聲、古聲都懂,哪怕是今後全部通行現代漢語了。我們也要了解古韻,這是欣賞,學習,吸收,傳承對聯文化的需要!!!否則就不好說了。其實這兩套系統相差不是很大,約有300多個字,按照偏旁來記不是很難的,只需記幾十個字就夠了。 習慣用新聲或古聲創作對聯都是可以的,不能把自己的用韻習慣作為標准去定是非,這樣也不好。既然我們有心要學習楹聯創作,就應該花些時間,學習、了解一下古韻,是很有好處的。俗話說得好:技(才)不壓身。在一生中,這是個難得的學習機會。這也許是我們與平時自己看書學習的不同的一個方面。有大家在一起討論,效果會不一樣的。 古漢語將漢字分為平、上、去、人四個聲調。平,所指的就是古漢語中的平聲字(包括現在漢語中的第一、二聲中的大多數);仄,所指的是古漢語中的上、去、入聲(現代消息,分入四聲之中)。這是舊韻(古聲)的平仄分法。 「擊、說、積、極、習」在古漢語中均屬入聲字,雖然現在已入陰平、陽平之中,但論及平仄時,按舊韻,仍應屬仄聲。入聲字的特點是讀起來有短、促、急、收、藏的感覺(現在我國江南的一些地方,如湖南方言和閩南方言,仍保持著這種發音方式,他們對入聲字並不難辯認,)。利用不同聲調的意態,交錯排列成句,就形成平仄律。將這種平仄律應用於不同的文學體裁之中,就使文學作品有了抑揚頓挫的音樂感。 《康熙字典》上載一首歌訣,即說明四聲的讀法,其歌曰: 「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收藏,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 根據這一原則,人們將所有的漢字統統分成兩大類,即一平一仄,非平即仄。這就形成了漢字的對立和統一。一平一仄,也就是一陰—陽的關系,平揚仄抑,平清仄濁,平長仄降,平悠長仄短促,平和緩仄急劇。平仄相替、節奏方出,節奏出則韻步起,由此形成了漢語的音韻美。 聯語中不但同句平仄要交替,上句和下句也同樣要交替,就是說上句用了平聲字。下句相對應的位置必須用仄聲字與之相對,反之上聯用仄聲,下句則必須用平聲。這樣,就形成了字音的對立統一,有了字義的對仗,又有了字音的對仗,就形成了聯語結構的參差美,讀起來便琅琅上口,抑揚頓挫,鏗鏘有度,韻味和諧。現代詩歌理論家李汝倫說:「宇聲的平仄合乎音樂的配置,使詩詞具有了獨立性。」「可以吟而不唱,可以唱而不吟,也具有音樂美,即使動眼不動口,在眼中出現文字,也能顯示它的鏗鏘揚抑,因為有通感在起作用。」 (關於平仄方面的書籍很多,如要進一步分辨清楚平仄,特別是入聲字的熟練運用,都需要看專門的工具書,在此我推薦幾本供大家選擇:首推王力先生的《漢語詩律學》和郭錫良先生的《漢字古音手冊》以及唐作藩先生的《上古音手冊》,其次閉克朗先生的《入聲》、周秉均先生的《古漢語綱要》也不錯) 對偶和對仗是兩種極為相象的語言形式。所謂「相象」,是說它們相同之處較多而不同之點較少,所以區別起來就較為困難,甚至連一些工具書對這兩個概念都解釋得含糊其辭,不甚了了。如《辭海》「對仗」條下注釋曰:「指詩文詞句的對偶。」陝西教育出版社的《古文自學辭典》則解釋「對偶」為「修辭方法一種,……詩歌中叫『對仗』。」如此以「對偶」注「對仗」,用「對仗」釋「對偶」的輾轉解說,造成了概念的混淆,其結果是使人誤以為「對偶」與「對仗」是一回事,是一個概念的兩種稱謂。 那麼,究竟什麼是「對偶」?什麼是「對仗」?二者有什麼區別呢? 對偶,是一種修辭格。成對使用的兩個文句「字數相等,結構、詞性大體相同,意思相關」。這種對稱的語言方式,形成表達形式上的整齊和諧和內容上的相互映襯,具有獨特的藝術效果。 對仗,是指詩詞創作及對聯寫作時運用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詩詞聯句在對偶基礎上,上下句同一結構位置的詞語必須「詞性一致,平仄相對」,並力避上下句同一結構位置上重復使用同一詞語。格律詩詞的對仗使語言音韻和諧,增強了節奏感和音樂美,達到表現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因而格律詩詞的對仗要求也就甚為嚴苛,符合上述原則的詩詞聯句便是對仗的;否則就是不對仗或對仗不工穩,這是詩詞創作所不允許的。 了解了對偶與對仗的特點,就能一般地區別什麼是對偶,什麼是對仗了。例如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這兩個句子各方面都符合對偶的要求,但由於其平仄不相對,音律欠和諧,並在同一結構位置重復使用了「天下」、「之」、「而」等這樣的詞語,所以不合對仗的要求。再請看下面這個例句: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白樂天》) 這組聯句是原詩中的頸聯,無論哪個方面都完全合乎對仗原則,而且對得極為工穩,是最為典型的對仗聯句。 對偶與對仗其所以有這樣一些不同,主要是因為它們是運用於不同文體的。由於不同的文體對各自表達的要求不同,所以對表達形式的要求也就不同。作為修辭方法的對偶,常常被廣泛用於各種文體,其中古代散文和古體詩歌運用尤其頻繁。它整飭了語言,增強了語勢,而且兩個偶句互為補充、相互映襯,使語言頗具形式美和表現力。對仗則是格律詩詞獨具的一種特殊創作技法。興起於隋唐的格律詩,嚴格要求律詩中的頷聯與頸聯必須對仗。這一方法同時也為詞曲創作所採用;後來又被用於對聯撰寫。由於律詩詞曲的創作本身對語言運用有很高的藝術要求,講究煉字煉句,而對仗正好能夠在相當程度上極大提高詩歌的表達技巧和審美情趣,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和表現力。對仗的這些特殊功能顯然是對偶力不能及的。可以說「對仗」是格律詩詞創作和欣賞的重要標准之一,自然也就成了非詩詞莫屬的專用術語。正因如此,所以格律詩詞中的對仗雖同時也符合對偶的標准要求,但鑒於「對仗」本身的特點,並且為了有別於一般文體中的對偶,故而我們通常不以「對偶」稱之,而特稱之曰「對仗」。

古詩如何分平仄

五言的平仄,只有四個類型,而這四個類型可以構成兩聯。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由這兩聯的錯綜變化,可以構成五律的四種平仄格式。其實只有兩種基本格式,其餘兩種不過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礎上稍有變化罷了。

(1)五律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春望(唐代-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掻更短,渾欲不勝簪。

白話譯文

國家淪陷只有山河依舊,春日的城區里荒草叢生。

憂心傷感見花開卻流淚,別離家人鳥鳴令我心悸。

戰火硝煙三月不曾停息,家人書信珍貴能值萬金。

愁悶心煩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發疏稀插不上簪。

另一式,首句改為仄仄仄平平,其餘不變。

(2)五律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山居秋暝(唐代-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白話譯文

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游盪下輕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隨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孫自可以久留。

另一式,首句改為平平仄仄平,其餘不變。

七律是五律的擴展,擴展的辦法是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個兩字的頭。仄上加平,平上加仄。試看下面的對照表:

(1)平仄腳

五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

七言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仄平腳

五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

七言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腳

五言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

七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平腳

五言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

七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

因此,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個類型,這四個類型也可以構成兩聯,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由這兩聯的平仄錯綜變化,可以換成七律的四種格式。其實只有兩種基本格式,其餘兩種不過在基本格式的基礎上稍有變化罷了。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書憤(宋代-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白話譯文

年輕時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艱難。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熱血沸騰啊怨氣如山啊。

記得在瓜州渡痛擊金兵, 雪夜裡飛奔著樓船戰艦。秋風中跨戰馬縱橫馳騁, 收復了大散關捷報頻傳。

想當初我自比萬里長城, 立壯志為祖國掃除邊患。到如今垂垂老鬢發如霜, 盼北伐盼恢復都成空談。

不由人緬懷那諸葛孔明, 出師表真可謂名不虛傳,有誰像諸葛亮鞠躬盡瘁, 率三軍復漢室北定中原!

另一式,第一句改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餘不變。

(2)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長征(毛澤東)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白話譯文

紅軍不怕萬里長征路上的一切艱難困苦,把千山萬水都看得極為平常。綿延不斷的五嶺,在紅軍看來只不過是微波細浪在起伏,而氣勢雄偉的烏蒙山,在紅軍眼裡也不過是一顆泥丸。

金沙江濁浪滔天,拍擊著高聳入雲的峭壁懸崖,熱氣騰騰。大渡河險橋橫架,晃動著凌空高懸的根根鐵索,寒意陣陣。

更加令人喜悅的是踏上千里積雪的岷山,紅軍翻越過去以後個個笑逐顏開。

另一式,第一句改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餘不變。

(6)詩歌平仄譜擴展閱讀:

特定格式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這個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個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七言是五言的擴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這個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個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

這種格式的特點是:五言第三四兩字的平仄互換位置,七言第五六兩字的平仄互換位置。注意:在這種情況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須用平聲,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

這種格式在唐宋的律詩中是很常見的,它和常規的詩句一樣常見。例如:

月夜(唐代-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白話譯文

今夜裡鄜州上空那輪圓月,只有你在閨房中獨自遙看。

遠在他鄉憐惜幼小的兒女,還不懂得你為何思念長安。

染香的霧氣打濕你的鬢發,明月的清光使你玉臂生寒。

何時能並肩坐在薄帷帳下,月光照你我盡把淚痕擦乾。

一首詩只有兩個句子是應該用「平平平仄仄」的,這里都換上了「平平仄平仄」了。

這種特定的平仄格式,習慣上常常用在第七句。例如:

渡荊門送別(唐代-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白話譯文

我乘舟渡江來到遙遠的荊門外,來到戰國時期楚國的境內游覽。

高山漸漸隱去平野慢慢舒展開,江水一片彷彿流進廣闊的莽原。

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飛來的明鏡,空中彩雲結成綺麗的海市蜃樓。

但我還是更愛戀故鄉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著我萬里行舟。

㈦ 詩歌的平仄規律

作為近體格律詩產生的時代的唐詩,格式上承六朝宮體詩,四聲標注詩詞格律,官方定韻後,提出簡化四聲的平仄概念,宮體詩人依據平仄創造了近體格律詩的概念,成為科考項目和高層文人創作主流。

同時,非格律的古體詩依舊大行其道。古體詩不遵守平仄基本格式,歌行體依舊按照樂府舊調,隨著舊樂府音樂散佚,歌行體也逐漸以四聲韻為基礎開始創作,但是相對於平仄格式來說,要自由得多。

唐朝實際上是古體詩(古風)和近體詩(格律詩)齊頭並進,各領風騷的大時代。

同時,在格律詩規則的制定和規范的過程中,也有大量詩人的創作不一定遵守格律體,但是都在向平仄格式靠攏。有些詩句子可能是律句,但是整體出律;有些整體合平仄,但是首句和尾句押鄰韻,而且《唐韻》分韻較細,有些詩的韻腳可能在當時不是一個韻部,到了宋末的《平水韻》大合並,有可能反而合韻了。

我們要清楚,所謂合韻合律,只是後人按自定標准進行的劃分工作,其實與唐朝創作者關系不大。到了格律體完全成熟之後,才會出現按照平仄格律亦步亦趨的寫詩方法。

這其中按照今天的標准,也還有大批的「半律體」的唐詩存在。

那麼,唐詩中的平仄有什麼規律?

我們知道平仄是近體格律詩才需要使用到的音調劃分規則。所以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就把古體詩排除在外了。也就是說,我們只是在討論近體格律詩的規則。

近體詩分為絕句、律詩、排律。三者體裁大小有不同,但是平仄規律是一樣的。

第一,平仄兩兩交替。

平仄知識我們這里不詳解了,大家大概知道漢字一二聲為平,三四聲為仄即可。唐詩肯定是以當時的古韻為主,四聲中「平」為平,「上去入」為仄,我們可以根據南宋末的平水韻大致分析。具體的知識和原因另外有文章細說,這里就不展開了。

這個我們用俗話「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來更容易解釋。格律詩平仄關系正格中的「二、四、六」位置上的平仄必須是相反的。格律詩的四種基本格式起句,我們排列出來,大家就可以看清楚:

仄(仄)平(平)仄。 仄、平

平(平)仄(仄)平。 平、仄

平(平)平(仄)仄。 平、仄

仄(仄)仄(平)平。 仄、平

七言的平仄基本格式的關鍵位置也是一樣: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仄

我們可以任意找一些近體格律詩的句子來看,百分之九九都是這種結構。隨便舉例:

白日依山盡, 仄、平

黃河入海流。 平、仄

欲窮千里目, 平、仄

更上一層樓。 仄、平

如果關鍵位置的平仄出現問題,比如五言「平、平」,七言「平、平、仄」之類的,統稱為「失替」。

另外百分之一的特殊情況就是變格和拗救,那是規律之外的事情,這里就不討論。

這是單個律句的用字規則。

第二,出對句平仄相對。

這個規則適用於絕句的上下句,律詩和排律中一聯中的上下句。還是看剛才的例子:

白日依山盡, 仄、平

黃河入海流。 平、仄

欲窮千里目, 平、仄

更上一層樓。 仄、平

我們會發現,句子與句子之間的平仄規律。第一句是「仄、平」,則第二句為「平、仄」,第三句為「平、仄」,則第四句為「仄、平」,相互之間是平仄對應的。

我們稱這為格律詩的平仄「相對」的規則,有了這個規則,我們在創作近體格律詩的時候寫了第一句,自然就知道第二句要如何用相對應的平仄的字詞來寫了。

如果出現平仄不相對的情況,稱之為「失對」。

大家可以自行尋找絕句或者律詩來印證。

第三,後聯出句與前聯對句平仄要相粘。

這個也簡單,其實就是為了保證音調的承續性,如「黃河入海流」為「仄、平」,那麼「欲窮千里目」的關鍵位置平仄要完全相同,所以也是「平、仄」。如果出現平仄不同,我們稱之為「失粘」。

「失替」、「失對」、「失粘」就是近體格律詩平仄的三大錯誤,出現了這三種情況,一般就會把詩作劃入古風范疇。但是「半律體」中,失粘是允許存在的,比如《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 平、仄、平

客舍青青柳色新。 仄、平、仄

勸君更盡一杯酒, 平、仄、平

西出陽關無故人。 仄、平、仄

這就是典型的失黏但不失替又不失對,這種情況稱之為「折腰體」。

肯定有朋友會說,這是因為王維是名人,所以區別對待。

其實並非如此,這只是我們對他們詩作的一種歸類而已,你硬要說這是出律,是古風,也沒有問題。這種「半律體」在唐詩中的存在,其實是從古體詩向格律詩平仄上的進步,只是不符合近體格律詩的一個規則而已。

而「折腰體」在音律上也確實不如「相粘」的格律詩,所以在格律成熟之後,這些「半律體」就逐漸消失了。除非是有人喜歡劍走偏鋒,去故意創作拗律體,如黃庭堅。

這也是沒有問題的。

​寫詩本來就是為了抒情言志,規則只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表達內容。

㈧ 如何分析一首詩歌的平仄

樓上的沒有分析的韻律直接出現似乎是錯誤的。

霓裳中序江奎

平平仄仄仄(韻)。
館的非常高
仄仄平仄仄平(韻)。
蔣林歸沒有亂七八糟關閉。
平仄仄平仄仄(韻)。
生病,但沒有空軍,
赤平仄仄平,平平仄(韻)。
條件慈雲山漸疏,,特洛伊早索。
平仄仄(韻),的澤澤和色調的圖案和色調模式(韻)。
流光通過了國內空白,為客戶嘆了口氣杏梁雙燕。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赤平仄(韻)。
人們說謊?一簾淡月,,彷彿根據顏色。

平仄(韻),仄平平仄(韻)。
深居簡出,混亂板球陰牆
仄仄,赤平仄仄(韻)。
自動於西嗯清愁如織。
平平仄仄仄(韻)仄仄平仄仄平仄(韻)。
的沉思年輕的痕跡笛關山柳廣場街道。
赤平仄仄(韻),仄平仄仄仄仄(韻)。
秋天的紅色,彌漫性暗水涓涓皮特下滑。
澤,赤平平仄,仄仄平仄(韻)。
徘徊了很長一段時間了,現在你所希望的嗎?醉卧酒黃土的一面。

以上澤,內容的每一行字的內容。目前還不清楚是否一些格律的基本知識,熟悉精通的業主是沒什麼好解釋的意義,誰不知道我稍微說幾句話。總之,約等於現代中國大聲和聲音的平聲,而仄聲約等於3倍,和4個現代的中國人,但也不是絕對的,如屬於仄聲的入聲字古老的今天,走了,發送到現代中國之間的四類音,很難確定。色誘序列的第一個一成的音韻字,在一般情況下,發回原審韻的字,用於表達的陰郁沮喪或強烈的感情(如「年」,「Yulinling」滿江紅「恭喜新郎」,「蘭陵」詞牌) ,比喻詞在句子的一大特點,「藝術無,說:」兩個高潮,特別是在下半年這兩個聲法的典型形象地說澤澤狹窄的平仄「的措辭」(法律一句應改為「仄仄平平仄「),一般認為,這樣一個健全的法律安排最能體現感情的激動。不知道,少數稍微你能找到一些感覺。

注意:雖然在今天的「佛」字讀二聲,但在古代的入聲字,當然,屬於仄聲。請仔細看前面我澤分析。此外,古音水平成四聲,並不是悄無聲息這樣的說法,真正停止使用現代漢語嚴格古音。

㈨ 詩詞平仄規律

什麼是平仄?我們都學過漢語拼音,這個貌似小學一年級就學的。漢語拼音有四聲:第一聲陰平、第二聲陽平、第三聲上聲、第四聲去聲。那麼,粗略地說,「平」就是第一聲(陰平)和第二聲(陽平),「仄」就是第三聲(上聲)和第四聲(去聲)。也就是說,將四聲簡化為平仄兩聲。為什麼說這只是個粗略地劃分呢,後面我們會說到,實際上詩詞里每個字的平仄,不是按現代漢語的陰陽上去四聲來劃分平仄的,而是按一種特殊的韻書叫平水韻的來劃分四聲,劃分的方法與現代漢語有一些區別。這個我們可以先不管它,我們現在先按現代的四聲來吧。

現在我們先來看成語。曾經在某大學的一次講座中,要求在場的學生隨口說出一個四個字的成語,也就是最先想到哪個成語就說哪個。學生說了很多,比如虎背熊腰、赤膽忠心、一馬平川、疾風勁草、井井有條、峰迴路轉等等。這些成語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什麼呢?

我們來看它的第二個字和第四個字,就會發現,第二個字和第四個字的平仄是相反的:虎背(仄)熊腰(平)、赤膽(仄)忠心(平)、一馬(仄)平川(平)、疾風(平)勁草(仄)、井井(仄)有條(平)、峰迴(平)路轉(仄)。當時學生報上來20多個成語,除了兩個不符合這個規律之外,其他的都符合。這說明什麼問題呢?

說明大多數成語符合這么一條規律:二四分明,也就是第二和第四字的平仄是相反的。我們如果翻開一本成語詞典,就會發現,大多數成語符合「二四分明」這一規律,比例有多高我未做過統計,但憑感覺來說,應該有70%到80%,而那天學生報出來的比例要更高些,當時有20多個學生報了成語,只有兩個人的不符合這一規律,符合的比例在90%以上。這說明了如下幾個問題:

一、說明漢語存在一種平仄交替的聲律。因為如果不存在這種聲律,純粹按概率的話,這種「二四分明」的現象不可能有這么高的比例。

二、說明有這種平仄交替規律的成語更容易被人記憶。因為如果純粹按概率的話,學生報出的成語,符合「二四分明」的應該與成語詞典里的一致,就是70%到80%,而現在達到了90%以上。說明有這種規律的成語更抑揚頓挫、琅琅上口,容易讓大家脫口而出。

我們知道,成語大都產生於唐以前,早至商周時期,這說明,漢語的聲律是一個客觀的存在,不是人為硬性規定或編造出這么一個東西。這種平仄交替的聲律,就如舞步的鼓點,既有規律,又抑揚頓挫的富於變化,能達到悅耳美聽的效果。因此說漢語是形與音諧美的文字,漢語格律詩是形、音、意三者一體的完美結晶。雖然四聲和平仄是早已潛伏於漢語中的規律,但直到南朝,周顒、沈約等人才明確提出四聲的概念,沈約並把這一概念應用到做詩中,提出了「四聲八病」說。「四聲八病說」可以說是近體詩格律的前身。近體詩的格律,是在唐代成熟的。或者換句話說,近體詩(也叫格律詩)是在唐代形成的。

我們會聽到,格律詩有幾個名稱:近體詩、今體詩、舊體詩。近體詩、今體詩這兩個名稱,是唐朝人命名的,因為格律詩產生於唐朝,相對於更早的古體詩而言,唐朝人就把格律詩叫近體詩,也有叫今體詩的。舊體詩這個名稱,是五四運動以後,搞新文化運動的那幫人命名的,因為這時候又產生了一種新的詩歌體裁,就是白話詩,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謂的「新詩」。因為有了「新詩」,所以原來的詩就被稱為「舊詩」、「舊體詩」。但也有一些人對「舊體詩」這個名稱很不滿,認為隱含著「過時」的貶意。再順便說一句,一些寫新詩的人,對中國的傳統詩歌一概稱之為古體,這是不對的。古體和近體是兩種不同的詩歌體裁。

二格律詩的格律

我們今天寫格律詩,不必再考慮「四聲八病」,只要符合格律就行了。下面就來講講格律詩的格律。

既然四個字有平仄交替、「二四分明」的規律,那麼六個字呢?八個字呢?我們自然會想到,這種規律是不是可以延伸呢?事實上確實是可以延伸的。我們知道,常見的格律詩有兩種,一種是五字一句的,四句的叫五絕(五言絕句的簡稱),八句的叫五律(五言律詩的簡稱);一種是七字一句的,四句的叫七絕(七言絕句的簡稱),八句的叫七律(七言律詩的簡稱)。那麼,有沒有六字一句的,或八字的一句的,或更多字一句的格律詩呢?理論上是可以有的,但極少見。六字一句的前人作品有少量,八字一句的則幾乎沒有,或者只見於某些游戲詩中。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