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詩歌花一把

詩歌花一把

發布時間: 2020-12-24 22:08:49

⑴ 紅樓夢黛玉有關花的詩是

林黛玉《葬花詩》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回撲綉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答,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綉簾,忍踏落花來復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初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殺葬花人;
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儂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願儂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⑵ 下面是一首題為」門」的詩歌。請在橫線上補寫有關詩句,要求想像合理與相關句子一致。詩人說:花朵把春天

你好!
①綠葉把夏抄天的門推開了
②果實把秋天的門推開了
③真誠把關愛的門推開了
④理解把隔閡的門推開了

如果本題有什麼不明白可以追問,如果滿意請點擊右上角好評並「採納為滿意回答」
如果有其他問題請採納本題後,另外發並點擊我的頭像向我求助,答題不易,請諒解,謝謝。
, 你得採納是我為你服務的動力。
祝學習進步!

⑶ 包念了蝴蝶,花朵,森林的一段詩詞

我贊美世界——顧城
我贊美世界,
用蜜蜂的歌,
蝴蝶的舞,
和花朵的詩。回
月亮,
遺失在夜空中答,
像是一枚卵石。
星群,
散落在黑夜裡,
像是細小的金沙。
用夏夜的風,
來淘洗吧!
你會得到宇宙的光華。
把牧童
草原樣濃綠的短曲;
把獵人
森林樣豐富的幻想;
把農民
麥穗樣金黃的歡樂;
把漁人
水波樣透明的希望;
……
把全天下的:海洋、高山
平原、江河,
把七大州:
早晨、傍晚、日出
月落,
從生活中,睡夢中,
投入思想的熔岩,
凝成我黎明一樣燦爛的
——詩歌。

⑷ 詩歌 水鄉行 作者 沙白 詩的開頭 一把櫓 和最後的 一手好櫓 有什麼不同

水鄉行
水鄉行 沙白
水鄉的路,
水雲鋪。
進庄出庄,
一把櫓。
漁網作門簾,
掛滿樹。版
走近才見,
幾戶人家住權。
榴火自紅,
柳線舞。
家家門前,
鎖一副。
要找人,
稻海深處。
一步步,
踏停蛙鼓。
蛙聲住,
水上起暮霧。
兒童解纜送客,
一手好櫓……
《水鄉行》這首詩是一幅農村的生活景象,也是江南水鄉特有的風情。水鄉的路,水雲鋪。終和全詩可以這樣說,在一塊以水田作為農作物的地方的路,路的旁邊都是水,。這是走在這種路上的體會。
詩中第一節中的「一把櫓」和最後一節中的「一手好櫓」所表達的意思我認為不相同。一把櫓,是說這水鄉里的人日常生活都有櫓在手,就是在勞動的意思。 一把好櫓么,是勞動的結果,也可以說是收獲的意思。

⑸ 關於想像的詩歌(要自編)

寫作思路:展開合理的想像,可以運用比喻或者擬人的手法來進行描述,比如寫假如生回活可以重新答開始,會更加珍惜每一天,會努力保護每一片森林等等。

正文:

假如生活重新開頭;

我會更加珍惜每一天。

每一小時;

每一分鍾。

看著天空美麗的霞陽;

咧開嘴燦爛地笑著;

就算厄運真的到來又有什麼關系。

假如生活重新開頭;

我會快樂眺望每一個國家。

每一個城市;

每一個人。

看著他們憂愁的臉;

告訴他們只要認真發現;

快樂其實就在身邊。

假如生活重新開頭;

我會努力保護每一片森林。

每一片樹葉;

每一棵小草。

看著它們幸福的笑臉;

我們也會不禁露出一個大大的微笑;

有時幸福就這么簡單。

⑹ 詩歌借給我一把遮風擋雨傘原文

借給我一把遮風擋雨傘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優美的意境,感受幫助他人的快樂。

2、掌握詩歌內容,能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3、會用簡潔的語言,形象生動的仿編詩歌

活動准備:

1、創設詩歌的情境:提供荷花頭飾、青蛙頭飾、大荷葉、荷葉傘等;

2、多媒體課件、下雨錄音、音樂《動物狂想曲》。

活動過程:

一、創設游戲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扮荷花姐姐,幼兒扮演小青蛙。

導語:

1)「下雨了,青蛙們快到我的綠傘下躲雨吧!」

2)「青蛙們,雨停了,讓我們坐下來休息一下吧」

二、談話導入主題

提問:剛才發生了什麼事?

荷花姐姐把什麼當作傘送給了小青蛙?

三、出示課件,引導理解詩歌內容

1、播放課件畫面,幼兒觀看。

2、分析理解詩歌內容:

提問:

1)「剛才畫面上是什麼地方?天氣是怎樣的?」

2)小雨點落在地上的聲音是怎樣的?

3)小青蛙用什麼躲雨?誰的綠傘借給了青蛙?

4)得到幫助的青蛙心情怎麼樣?用什麼詞來形容歡快的心情?

四、欣賞詩歌,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1、教師朗誦詩歌。

2、提問:

1)想一想青蛙「呱呱」的唱歌聲好像在說什麼?

2)小雨點的「滴嗒嘀嗒」好聽的伴奏聲是送給誰的?

3)為什麼要送給荷花姐姐?

五、學習詩歌

1、整體朗誦,提出要求:聲音自然、好聽,有感情。

2、再次朗誦,討論:「你最喜歡詩歌里的哪一句,為什麼?」

3、分組朗誦,啟發幼兒用動作表演。

六、編詩歌

1、提問:下雨時荷花姐姐還會把綠傘借誰?

2、出示動物圖片及背景,引導幼兒仿編。

3、分組仿編,鼓勵幼兒與同伴討論交流。

4、分享創編內容。

5、討論:「平日生活中你幫助過誰,心情怎樣?」

⑺ 誦讀是解讀詩歌的一把鑰匙誰說的

意象,解讀詩歌的一把鑰匙
——例談中國古代詩歌的解讀
方睿

無需否認,作為教者,我更偏愛古代詩歌的教學。不僅因為自己對詩歌語言的那份凝練、情感表達的那種含蓄、意境營造的耐人尋味的一份迷戀,還因為詩歌中所滲透的精神和文化。品讀古詩,猶如徜徉在一個豐富的世界裡,感受美,感受真,感受力量: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恬淡,木蘭「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的純真,李清照「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豪氣,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自信,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理想,王安石「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氣魄,蘇軾「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豁達,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氣節……
母語教育就是人的教育,語文素養就是人的素養。品讀詩歌的過程,是一個審美的過程,可以提升人的審美思維、審美能力,進而提高人的審美情趣。因此,盡管詩歌在初中教材中的比例並不是很大,在考試中佔分的比值也不是很重,但我教得很認真,總希望學生也能陶醉於其中。
解讀古詩,對話文本,是古詩教學的起點。
與散文不同,古代詩歌是有其獨特的規定性的,對話文本,解讀古詩,要從詩歌特質入手。詩歌的本質特徵是內在的抒情性與外在韻律的結合。詩人的創作,是在主體與客體之間進行的一種精神活動,情與景、心與物構成了詩人創作活動的主客體關系。所以,體會物與景,體會心與情,是解讀詩歌的關鍵,只有這樣,才能入詩歌之「境」,領詩歌之「意」。
意象,是用來寄託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是寓「意」之「象」。《文心雕龍》中說「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斤」,說明創作主體在構思時須對審美觀照中的意趣、情志和浮現與腦際的外物形象相結合而成的審美意象進行加工。因此,品象,是解讀詩歌的第一步,是解讀詩歌的一把鑰匙。
1、公共性意象
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所長錢林森在《中國文學在法國》一書中說:「中國古詩語言是由整個象徵形象所組成的富於隱喻的語言,這種種的形象在漫長的歷史中形成,凝聚了一個民族的想像和希望。」也就是說,我國古詩中的意象,大多都是公共性意象,是歷史文化沉澱的產物,受到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規定和制約,具有一定的約定俗成性。領悟古詩中一些常見意象的象徵意義,對解讀古詩非常重要。
例如李煜的《相見歡》(蘇教版九年級上冊):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詞的上闕用了多個意象寫景——西樓、月、梧桐、深院。「西樓」多跟相思之情聯系在一起,「月亮」在許多古詩中則是思鄉的代名詞,「梧桐」是凄涼悲傷的象徵,「深院」則是已失去自由的詞人的生活寫照。如鉤的殘月,孤寂的西樓,詞人形單影只的身影,透出的是那一份對家鄉、對故土的無限思念;寂寞的梧桐,緊鎖的深院,讓這個秋天的夜晚更增清冷和凄涼。先人自古就有悲秋的情結,而在李煜的筆下,秋天的悲涼更加具體,更具藝術的穿透力。一彎殘月映照著他的孑然一身,任憑西樓有多高,視線也難及他魂牽夢縈的「雕欄玉砌」,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還是作者,已無法、也無須分辨,因為情與景已妙合無垠了。下闕中暗含的核心意象「絲」,是綿長無緒的「思」的諧音,把詞人那「剪不斷,理還亂」的愁苦和思緒表現得更加凄婉動人。
可見,理解和體會古詩中這些常見意象的公共涵義,對體會詩歌的感情至關重要。除了以上提到的幾種意象外,古詩中還有很多具有約定俗成涵義的意象,如:「柳」是離愁別緒的象徵,因為它不僅與「留」諧音,還因為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客舍青青柳色新」、「楊柳岸,曉風殘月」等詩句中都彌漫著離別時的難舍和纏綿;「雁」常常引起遊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等詩句中都能體會到;「菊花」是清高人格的寫照,屈原「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都藉此物來抒懷;「落日」、「夕陽」則帶上了離別和思念的意味,充滿了人生悲涼的色彩,「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讓人讀來頓生惆悵之情……
2、個人性意象(私設意象)
個人性意象是詩人觸興於物,臨時創造出來的、具有鮮明個性色彩的藝術形象。古詩中也有這樣的意象。在這類意象中,其象徵意義缺少一種約定俗成性,或者不同於一般的約定俗成,理解這樣的意象,對解讀詩歌更為重要。
例如王安石的《登飛來峰》(蘇教版八年級上冊):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詩中有一個重要的意象「浮雲」,是理解詩人情感的關鍵。「浮雲」作為公共性意象,多比喻在外漂泊的遊子,但在這首詩中則顯然不是。詩人登山,既不寫登山之事,也沒寫山中景物,開篇就極言山高、塔高,「千尋」一詞極具誇張,「雞鳴見日升」因「聞說」一詞可知是虛寫,其目的也在於突出山高、塔高。飛來峰,即浙江紹興城外的寶林山,我們都知道,江浙一帶高山並不多見,作者極言其高,是想引出後面的感慨——「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浮雲」顯然不是漂泊無依的遊子,也不是杜甫凝望泰山時讓他陶醉不已、滌盪心胸的「曾雲」,而是遮擋詩人視線、有可能阻礙他觀望人生美景的東西,一個「不畏」讓詩人的情感凸顯出來。「浮雲」在這首詩中究竟象徵什麼呢?聯系王安石在北宋歷史上的特殊身份,就不難理解,「浮雲」在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的筆下,正是那些阻礙他推行變法的保守勢力。登高遠眺,世界萬物,盡收眼底,那游盪的雲片再也擋不住視線了!在詩人,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對讀者,則是引人向上的啟示:在社會生活和思想修養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嗎?
個人性意象雖然缺少約定俗成性,但它一定切合詩人的心境,更能表現其獨特的情感狀態。只要我們知人論世,「瞻前顧後」,就不難體會這些意象在詩中的象徵意義,同樣可以解開詩人情感的「大門」。
讀詩,既要「入乎其內」,也要「出乎其外」;教古詩,更要「入乎其內」, 「出乎其外」。一首優秀的古詩,往往會集中抒發人類的某種美好情感,表達某種觀點,而這些情感和思想,既可以是一個人精神成長發育事必備的營養元素,將來也可能成為他的人生支點。可古詩教學的方法和策略研究,我才剛剛起步……

⑻ 媽媽的手/詩歌.媽媽的手像一把小傘......媽媽的手像一朵美麗的花......媽媽的手像一張小

我蹣跚著來走向生活,自
母親的手
盪一片慈愛的湖,
波鱗輕漾的
一片光艷,
柔軟在母親的波心,
湖面彌散著清香,
我跌撞著
向你母親撲來。

我頑皮地走向生活,
母親的手
點一盞溫馨的燈,
燈芯閃著淳樸的光,
蒼白了世俗虛榮,
真善寫進我的骨髓,
把無知的我
籠罩在光亮中。

我彷徨著走向生活,
母親的手
是村口滄桑的洋槐,
遙指前方,
叮囑在風中
沙沙作響;

年關里
蕭索干癟的樹干,
老眼昏花 卻
夜夜堅守 日日眺望;
樹梢上掛著的那彎殘月,
腰身佝僂,
正微笑著
擦乾我思念的淚行。

⑼ 把《散步》改為一首詩歌

《散步》
我 母親 妻子 兒子
散步在南方初春的田野里
遠遠望去濃淡相間內的綠意
圍繞著容冒著泡的處處冬水
使人起敬誕生生命的春季
「前面走著老母子倆」
「後面跟著小母子倆」
小傢伙無意中發現並喊出
讓一家人臉上露出了笑意
大路與小路在眼前岔開來
母親說該走大路平順安全
孫子說小路有意外的驚喜
媽媽習慣於聽從我的安排
兒子一向於贊同我的主意
妻子於家外總是給我尊重
三人的眼神給我莫大鼓勵
我不想拆散和諧的一家人
同走大路理解母親的心意
但是母親卻決定改變初衷
同意與孫子去往小路獵奇
金色的菜花與整齊的桑樹
看盡頭那魚塘風吹起漣漪
我背起母親跨過小小河溝
兒子趴上了妻背仍在頑皮
暖陽下四人重合的背影里
融化成天地間大愛的傳遞
改編於莫懷戚《散文》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