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柴的古詩詞

柴的古詩詞

發布時間: 2020-12-24 15:13:40

古詩《鹿柴》中的「柴」怎麼讀

鹿柴(zhài):王維輞川別墅之一(在今陝西省藍田縣西南)。柴:通「寨專」、「砦」,用樹木屬圍成的柵欄。

《鹿柴》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作品,原文為: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譯文:

山中空曠寂靜看不見人,只聽得說話的人語聲響。

夕陽的金光直射入深林,又照在幽暗處的青苔上。

(1)柴的古詩詞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唐天寶年間,王維在終南山下購置輞川別業。鹿柴是王維在輞川別業的勝景之一。輞川有勝景二十處,王維和他的好友裴迪逐處作詩,編為《輞川集》,這首詩是其中的第五首。

賞析

這首詩描繪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時分的幽靜景色。詩的絕妙處在於以動襯靜,以局部襯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筆先寫空山寂絕人跡,接著以但聞一轉,引出人語響來。空谷傳音,愈見其空;人語過後,愈添空寂。最後又寫幾點夕陽余暉的映照,愈加觸發人幽暗的感覺。

這首詩創造了一種幽深而光明的象徵性境界,表現了作者在深幽的修禪過程中的豁然開朗。詩中雖有禪意,卻不訴諸議論說理,而全滲透於自然景色的生動描繪之中。

㈡ 唐詩鹿柴中的柴發音是Chai還是Zhai

鹿柴中的柴,正確讀音是:(zhài)。

《鹿柴》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作品。原文如下: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釋義:

幽靜的山谷里看不見人,只聽得說話的人語聲響。落日的影暈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處的青苔上。

詞語注釋:

但:只。返景:同「返影」,太陽將落時通過雲彩反射的陽光。復:又。

(2)柴的古詩詞擴展閱讀:

《鹿柴》第一句「空山不見人」,先正面描寫空山的杳無人跡。王維喜歡用「空山」這個詞語,但在不同的詩里,它所表現的境界卻有區別。「空山不見人」,則側重於表現山的空寂清泠。由於杳無人跡,這並不真空的山在詩人的感覺中顯得空廓虛無,宛如太古之境。「不見人」,把「空山」的意蘊具體化了。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寫空山中傳語進而描寫深林返照,由聲而色,深林,本來就幽暗,林間樹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見陽光。寂靜與幽暗,雖分別訴之於聽覺與視覺,但它們在人們總的印象中,卻常屬於一類,因此幽與靜往往連類而及。

按照常情,寫深林的幽暗,應該著力描繪它不見陽光,這兩句卻特意寫返景射入深林,照映的青苔上。讀者猛然一看,會覺得這一抹斜暉,給幽暗的深林帶來一線光亮,給林間青苔帶來一絲暖意,或者說給整個深林帶來一點生意。但細加體味,就會感到,無論就作者的主觀意圖或作品的客觀效果來看,都恰與此相反。

一味的幽暗有時反倒使人不覺其幽暗,而當一抹余暉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駁駁的樹影照映在樹下的青苔上時,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無邊的幽暗所構成的強烈對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

特別是這「返景」,不僅微弱,而且短暫,一抹余暉轉瞬逝去之後,接踵而來的便是漫長的幽暗。如果說,一二句是以有聲反襯空寂;那麼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襯幽暗。整首詩就像是在絕大部分用冷色的畫面上摻進了一點暖色,結果反而使冷色給人的印象更加突出。

㈢ 柴寬的古詩和詩意

有這樣一首詩嗎,是《鹿柴》吧?

古詩《鹿柴》詩意:這首詩寫一座人跡罕至的空山內,一片古木容參天的樹林,意在創造一個空寂幽深的境界。第一句先正面描寫空山的杳無人跡,側重於表現山的空寂清冷。之後緊接第二句境界頓出,以局部的、暫時的「響」反襯出全局的、長久的空寂。第三、第四句由上幅的描寫空山傳語進而描寫深林返照,由聲而色。

●《鹿柴》原文:

《鹿柴》(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鹿柴》譯文:

空寂的山中不見一個人,只聽到一陣人語聲。

太陽的一抹余暉返人深林,又照到林中的青苔上。

●《鹿柴》作者介紹:王維,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世稱「王右丞」,因篤信佛教,有「詩佛」之稱。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㈣ 鹿柴的古詩

鹿柴的古詩如下:

鹿柴

【作者】王維 【朝代】唐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譯文

幽靜的山谷里看不見人,只能聽到那說話的聲音。

落日的影暈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注釋

鹿柴(zhài):「柴」同「寨「,柵欄。此為地名。

(4)柴的古詩詞擴展閱讀

有人將詩歌稱為「時間的藝術」,因為好詩總是擷取最富表現力的瞬間,通過藝術的點化,使之成為永恆。王維的這首《鹿柴》便是如此。

詩人以他特有的敏感,把握住了「空山人語響」和「返景入深林」的一剎那間,營造出一種永恆的幽靜空寂的意境。明李東陽《懷麓堂詩話》評曰:「淡而愈濃,近而愈遠,可與知者道,難與俗人言。」

明人胡應麟和清人王士都曾說,王維《輞川集》諸詩「字字入禪」。此言雖或有誇張,但王維的山水詩的確常常透出一種「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禪意,讀來使人「身世兩忘,萬念皆寂」。

因為王維是以一顆清凈、虛空的心去觀照自然,這使得他的這類詩中,雖然有聲有色,有響有動,卻始終是以寂靜為旨歸的。這種寂然的心境,自然與王維長期受佛教尤其禪宗思想影響有關。也正因如此,後人尊王維為「詩佛」。

對於這首詩中的「禪意」,今人李澤厚作過進一步的生發。他在評《鹿柴》和《辛夷塢》、《鳥鳴澗》三首詩時說:「一切都是動的。非常平凡,非常寫實,但它所傳達出來的意味,卻是永恆的靜,本體的靜……這便是在『動』中得到的『靜』,在實景中得到的虛境,在紛繁現象中獲得的本體,在瞬刻的直感領域中獲得的永恆。

自然是多麼美啊,它似乎與人世毫不相干,花開花落,鳥鳴春澗,然而就在這對自然的片刻感悟中,你卻感到了那不朽者的存在……運動著的時空景象,都似乎只是為了呈現那不朽者——凝凍著的永恆。」或許,正是在詩中所描繪的那一瞬間,詩人再次頓悟到了生命的本質——那就是「永恆的靜,本體的靜」。

㈤ 含柴字的古詩詞

《夜到漁家》張籍來
漁家在自江口,潮水入柴扉。

《登城寄王秘書建》張籍
十年為道侶,幾處共柴扉。

《送韓侍御歸山》張籍
明日珂聲出城去,家僮不復掃柴關。

《漁家》貫休
赤蘆蓋屋低壓恰,沙漲柴門水痕疊。

《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貫休
柴門寂寂黍飯馨,山家煙火春雨晴。

《上馮使君山水障子》貫休
柴棚坐逸士,露茗煮紅泉。

㈥ 含有柴和雪的古詩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㈦ 鹿柴的古詩

鹿柴

(2371人評分) 8.0

朝代:唐代

作者: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㈧ 古詩 鹿柴

《鹿柴》唐代: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釋義:

幽靜的山谷里看不見人,只能聽到那說話的聲音。落日的影暈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作者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

(8)柴的古詩詞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鹿柴是王維在輞川別業的勝景之一。唐天寶年間,王維在終南山下購置輞川別業。輞川有勝景二十處,王維和他的好友裴迪逐處作詩,編為《輞川集》,這首詩是其中的第五首。

賞析:

這首詩猶如一支天人合一的交響樂曲。詩的前兩句是:「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釋義:「在空寂的山林中,偶然傳來幾聲人語)」

其實,這里的「響」,當回聲講。初中語文課本有一篇標題為《三峽》的課文,是北魏時酈道元的作品。其中形容三峽猿猴的叫聲時,就用了「空谷傳響」這個詞。課文下面這樣註解:「空盪的山谷里傳來了回聲。響,回聲。」 這個註解非常正確。

王維這首詩前兩句寫的環境,與《三峽》寫的環境類似:都是空曠的山谷,都有回聲。區別只在於,酈道元寫的是猿猴啼叫的回聲,而王維寫的是「人語」的回聲罷了。

沒有「人」,就不可能有「語」;沒有「空山」,就不可能有「響」。詩中的「人」,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幾個人;可以是王維的友人,也可以是山中其他的人。不管是誰,他們都與「空山」匯成了一支樂曲。

它既是人的音樂創造,又是美妙的天籟!它是大自然與詩人相融的傑作,它是天人合一的交響樂曲。

詩的後兩句是:「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景,是陽光,這是夕陽的光輝返照在深山中的密林里,與林中的青苔相會了。夕陽的光輝是紅色的,而青苔是綠色的。紅綠相間,紅綠相融,一個招人遐想的境界。

這首詩獻給讀者的,不是一般的只是描繪自然風景的圖畫,而是一幅物中有人、人中有物的物我一體的奇妙畫圖。《鹿柴》是以動寫靜,意在展現輞川恬靜優美的田園風光,表現詩人隱居山林、脫離塵俗的閑情逸致。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