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唐朝詩歌發展脈絡

唐朝詩歌發展脈絡

發布時間: 2020-12-24 05:44:23

A. 談一下唐代詩歌發展演變過程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國古典詩歌發展的全盛時期。唐詩是我國優秀的文學遺產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盡管離現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許多詩篇還是為我們所廣為流傳。

唐代的詩人特別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聞名的偉大詩人,除他們之外,還有其他無數詩人,象滿天的星斗一樣。這些詩人,今天知名的就還有二千三百多人。他們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詩》中的也還有四萬八千九百多首。唐詩的題材非常廣泛。有的從側面反映當時社會的階級狀況和階級矛盾,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有的歌頌正義戰爭,抒發愛國思想;有的描繪祖國河山的秀麗多嬌;此外,還有抒寫個人抱負和遭遇的,有表達兒女愛慕之情的,有訴說朋友交情、人生悲歡的等等。總之從自然現象、政治動態、勞動生活、社會風習,直到個人感受,都逃不過詩人敏銳的目光,成為他們寫作是題材。在創作方法上,既有現實主義的流派,也有浪漫主義的流派,而許多偉大的作品,則又是這兩種創作方法相結合的典範,形成了我國古典詩歌的優秀傳統。

唐詩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唐代的古體詩,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兩種。近體詩也有兩種,一種叫做絕句,一種叫做律詩。絕句和律詩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詩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這樣六種:五言古體詩,七言古體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古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寬:一首之中,句數可多可少,篇章可長可短,韻腳可以轉換。近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嚴:一首詩的句數有限定,即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每句詩中用字的平仄聲,有一定的規律,韻腳不能轉換;律詩還要求中間四句成為對仗。古體詩的風格是前代流傳下來的,所以又叫古風。近體詩有嚴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稱它為格律詩。

唐詩的形式和風格是豐富多彩、推陳出新的。它不僅繼承了漢魏民歌、樂府的傳統,並且大大發展了歌行體的樣式;不僅繼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詩,並且發展為敘事言情的長篇巨制;不僅擴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運用,還創造了風格特別優美整齊的近體詩。近體詩是當時的新體詩,它的創造和成熟,是唐代詩歌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國古曲詩歌的音節和諧、文字精煉的藝術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為古代抒情詩找到一個最典型的形式,至今還特別為人民所喜聞樂見。但是近體詩中的律詩,由於它有嚴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詩的內容受到束縛,不能自由創造和發揮,這是它的長處帶來的一個很大的缺陷。

【初唐詩歌】

這是唐詩繁榮的准備時期,重要詩人有被稱為「初唐四傑」的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此外還有陳子昂、沈佺期、宋之問等。唐代建國初的詩歌仍沿著南朝詩歌的慣性發展,柔靡纖弱,毫無生氣。「四傑」的出現開始轉變了這種風氣。他們才氣橫溢,不滿現狀,通過自己的詩作抒發憤激不平之情和壯烈的懷抱,拓寬了詩歌題材。如楊炯的《從軍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雕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這種激揚豪邁的格調,為唐初詩壇吹進一股新風。詩中表現了青年人不甘寂寞,想投筆從戎,到邊疆建功立業的熱望。寧可做個低級軍官(百夫長),也不想作書生老死窗下。繼「四傑」而起的是陳子昂,他從理論上對南朝以來衰弱的詩風提出批評,認為這類詩專門玩弄華麗的辭藻,內容空虛,拋棄了《詩經》重視思想性的傳統。對此他耿耿於心,提倡學習「漢魏風骨」,恢復建安時代的詩風。他的38首《感遇》詩實踐了自己的主張,影響很大。他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蒼涼遼闊,哀而不傷,被認為是懷古詩的絕唱。韓愈曾說:「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評價了他在唐詩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沈佺期、宋之問的貢獻主要在詩歌格律方面。他們總結了「永明體」以來詩人們探索詩歌格律的成果,以自己的詩作,促進「近體詩」最後定型。

鑒賞唐詩,首先要對「近體詩」和「古體詩」的分別有個概要的了解,掌握它們各自的特點,就能更好地領略其妙處。

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這個概念和通常說的「古代詩歌」不同,是專用名詞,專指唐代以前流行並在唐代繼續流行的一種詩體,和唐代形成的近體詩相對存在。古體詩的特點是:每篇句數不限,每句字數不限,可押韻也可不押韻,押韻也可換韻,句與句間沒有平仄對應和用詞對仗的要求。一句話,古體詩格律上比較自由,同近體詩在格律上有極嚴格的要求不同。古體詩分兩大類:五言古詩和七言古詩(或簡稱五古和七古)。此外還有句式長短不齊的古詩,一般歸入七古。有的古體詩句數、字數和律詩相同,但用韻、平仄和對仗都不同於律詩的要求,所以仍是古詩。上文講到的《古詩十九首》及陶淵明等人的詩都是古詩。

近體詩,又叫今體詩(「近」和「今」都是就唐代而言的),講求嚴格的格律。近體詩有四項基本要求:一是句數、字數有規定;二是按規定的韻部押韻;三是上句和下句各字之間要求平仄對立和相粘;四是規定某些句子之間用詞要對仗,即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等。

近體詩分兩大類:(1)律詩,由八句組成,五字句的稱五言律詩,七字句的稱七言律詩。(2)絕句,由四句組成,五字句的稱五言絕句,七字句的稱七言絕句。下面我們分別舉例說明。如大家熟悉的王之渙的《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是五言絕句,它必須是四句20字。其次它必須依照用韻要選一個韻部的字作韻腳①,這首詩的「流」、「樓」兩字就屬「十一尤」韻。再次,它用的字必須合乎規定的平仄格式,這樣讀起來才抑揚間錯,和諧動聽。這首詩的平仄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用·標出來的字可平可仄,其餘的字不能變通。平——指的是古代漢語中的平聲字;仄——指的是古代漢語中的上聲、去聲、入聲字。按現代漢語說,陰平(第一聲)、陽平(第二聲)字屬平;上聲(第三聲)、去聲(第四聲)字屬仄。絕句詩上下句之間可以對仗,也可以不對仗。這首絕句全首對仗,後兩句「欲窮」對「更上」,「千里」對「一層」,「目」對「樓」。

我們舉《登鸛雀樓》這首詩來說明近體詩最基本的格律要求,此外五言絕句還有三種平仄格式,共四種格式。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也都各有四種平仄格式。關於近體詩的平仄格式,只舉上例作些提示,不再詳細介紹了。如果不想創作這類詩,只是鑒賞前人作品,那麼關於格律的要求知道得粗略些,也是無妨的。

七言絕句,我們舉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來看:

荊吳相接水為鄉,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孤帆泊何處? 天涯一望斷人腸。

表達了送別友人遠行時留戀悵惘的感情。全詩四句,28個字,押的是「七陽」韻,平仄按規則。因絕句允許不對仗,這首詩就沒有對仗。

五言律詩,我們看戴叔倫的《除夜宿石頭驛》: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

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

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

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這是除夕夜晚遠離家鄉親人獨宿逆旅感慨自身遭際的詩。全詩八句,40個字,押「十一真」韻,平仄合規則。律詩的一二句稱「首聯」,三四句稱「頷聯」,五六句稱「頸聯」,七八句稱「尾聯」。律詩的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如這首的頷聯「一年」對「萬里」,「將盡」對「未歸」,「夜」對「人」;頸聯「寥落」對「支離」,「悲」對「笑」,「前事」對「此身」。

七言律詩,我們看柳宗元的《別舍弟宗一》:

寥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

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桂嶺瘴來雲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

欲知此後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

這是柳宗元被貶到蠻荒的柳州,送別堂弟柳宗一去江陵時寫的詩,情緒極度感傷悲憤。全詩八句,56個字,用的是「一先」韻,平仄合規則,頷聯和頸聯對仗工整。七言律詩第一句多用韻,也可不用韻,這首用韻。

律詩中還有一種「排律」,即把律詩延長至10句以上乃至百句,除首、尾兩聯外,中間所有出句與對句全要對仗。排律通常為五言。

唐代詩歌的樣式,在初唐時期已經齊備,到盛唐時期就出現了詩歌創作的高峰。

【盛唐詩歌】

到公元8世紀初,唐王朝出現了所說的「開元盛世」,經濟、文化發展到鼎盛。詩歌創作領域也出現大批優秀詩人,寫下內容異常豐富的詩歌。其中田園山水詩和描寫邊塞戰爭的詩占相當比重,李白、杜甫也出現在這時。下面分別作扼要介紹。

田園山水詩

這類詩歌最有名的作者首推王維。王維,字摩詰,官至尚書右丞,習慣上又稱他王右丞。他受佛教思想影響,厭倦官僚生活,長期隱居於輞〔wǎng網〕川別業,熱愛自然,熟悉農村,詩寫得恬靜閑適,具有一種靜態美。如《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夕陽的余輝映照著村落(墟落),歸牧的牛羊涌進村巷中。老人惦念著去放牧的孫兒,拄著拐杖在柴門外望他歸來。在野雞聲聲鳴叫中,小麥已經秀穗,吃足桑葉的蠶兒開始休眠。豐年在望,荷鋤歸來的農民彼此見面,娓娓動情地聊起家常。這美好的情景使詩人聯想到官場明爭暗鬥的可厭,覺得隱居在這樣的農村該是多麼安靜舒心;惆悵之餘不禁吟起《詩經》中「式微,式微,胡不歸?」的詩句(意即:天黑啦,天黑啦,為什麼還不回家呀?),表明他歸隱田園的志趣。王維精通音樂、繪畫、書法,藝術修養深厚;蘇東坡評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上面這首詩就可以說是一幅田園畫。

與王維齊名的詩人是孟浩然,原籍襄陽(在今湖北省),常被稱為孟襄陽,據說他曾在張九齡官署偶然遇到唐玄宗。玄宗知道他的詩名,命他朗誦詩作。他誦讀了《歲暮歸南山》,其中有「不才明主棄」(我缺乏才能,所以聖明的君主不用我)一句,玄宗聽了大不高興,說:「是你不求當官,不是我不讓你當官,你怎麼能怪我!」後來他考進士沒被錄取,也沒正式做官,長期漫遊和隱居,以山水詩聞名於世。他的《過故人庄》一詩流傳最廣: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老朋友殺雞做飯,請他到村中作客。近看,茂密的綠樹嚴嚴地圍住村莊;遠望,青翠的山巒向遠方延伸開去。打開軒窗,可見到堆著穀物的場院和青青的菜園;端著酒杯興致勃勃地聊起桑麻的長勢和收獲。在這樣天然圖畫中與好友飲醇酒,啖佳餚,縱情談笑,該是多麼快樂和愜意!酒後,朋友間仍戀戀不舍,約定九九重陽節再來歡聚,痛飲美酒,醉賞菊花。

儲光羲也是一位失意的隱士,他的《釣魚灣》寫了隱居的情趣:

垂釣綠灣春,春深杏花亂。

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

日暮待情人,維舟綠楊岸。綠蔭蔽天,落花飄地,清潭見底,荷動魚散,漁翁之意不在魚,單是這美好的景緻就是最好的享受了。日暮罷釣系船,在綠楊芳草中等待好朋友(情人)來相見,這樣無憂無慮的生活,不就等於神仙了嗎?實際上他們的生活也不會沒有困擾和煩惱,然而作詩時要暫時拋開它,抓住某一美好的場景和情緒,盡情發揮和渲染,詩人滿足了創作欲,也給讀者帶來美的享受,這就叫作詩。

【中晚唐詩歌】

唐代中後期,王朝的鼎盛期已過,但詩歌創作仍未衰歇,先後出現了韓愈、柳宗元、張籍、李賀、白居易、元稹、劉禹錫、杜牧、李商隱、溫庭筠、杜荀鶴等等風格不一的傑出詩人。他們的詩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唐帝國走向衰落過程中的危機和民間苦難,藝術成就很高,對後世影響也很大。

韓愈是散文大家,同時也是著名詩人。他最崇拜李、杜,但並未亦步亦趨地去摹擬他們,而是通過自己的探索創出獨特的風格。韓詩的特點是求奇避俗,與他的好友孟郊一道被稱為「韓孟詩派」。他的《山石》是其詩歌代表作之一:

山石犖〔luò落〕確行徑微,

黃昏到寺蝙蝠飛。

升堂坐階新雨足,

芭蕉葉大梔〔zhī之〕子肥。

僧言古壁佛畫好,

以火來照所見稀。

鋪床拂席置羹飯,

粗糲〔lì利〕亦足飽我飢。

夜深靜卧百蟲絕,

清月出嶺光入扉。

天明獨去無道路,

出入高下窮煙霏。

山紅澗碧紛爛漫,

時見松櫪皆十圍。

當流赤足踏澗石,

水聲激激風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樂,

豈必局束為人羈。

嗟哉吾黨二三子,

安得至老不更歸?

20句詩,等於一篇完整的游記。開頭把讀者的想像從崎嶇的山路上,引到黃昏的寺廟中,恍惚看到迷茫的夜空中翩然來去的蝙蝠。作者很愜意地坐在台階上休息,看到雨後的梔子生意盎然,這該能引起人們多少有趣的遐想呵。接著寫看壁畫,吃飯,夜宿,直寫到第二天下山。這時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高低上下難以找尋的山路,兩旁山花爛漫,澗水呈碧,佳木蔥籠,再到清澈的澗水裡洗洗腳,涼爽的風吹到身上,該是多麼快慰!最後四句是議論:人生里這就是快樂,何必去當那個官兒,讓人管束呢?我們一夥的那幾位朋友啊,你們能到老都不辭官歸來嗎?這首詩寫的全是眼前景物,選擇、敘述恰到好處,語句峭拔,意境清新。

李賀也是一位有名的詩人。他的詩受韓愈影響,但風格又不同於韓愈。其詩想像豐富,形象怪特,辭語瑰麗,常把鬼魅題材寫得陰森可怖,被稱為「鬼才」。據說他為了寫出好詩,常帶一個小奴騎驢出遊,想出好句就趕緊寫下來投入一個破錦囊中,回家再點染成篇。他的《南園》詩之一,抒發了他作為詩人的幽憤:

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

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

漢代揚雄曾把吟詩作賦比作「雕蟲篆刻」,微不足道。此處「雕蟲」指作詩的人。李賀說自己是個專門「尋章摘句」為作詩拼盡心力的人,作詩經常通宵達旦,只有簾外彎彎如弓的曉月陪伴自己。國家重視武功,年年在遼海(指北方)打仗;寫詩作文的人只好在衰颯的秋風中哀哀哭泣。他果然壽命不永,27歲時便死去。

中唐時代成就最高的詩人是白居易。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字樂天,半生為官,與好友元稹齊名,被稱為「元白」。他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與元九書》),即詩文要為時代服務,為現實服務。這種明確的理論是相當進步的。他熟悉和同情百姓疾苦,他的政治諷諭詩《新樂府》50首和《秦中吟》10首,都是為民請命的好作品。我們讀《秦中吟》中的一首《輕肥》:

意氣驕滿路,鞍馬光照塵。

借為何為者,人稱是內臣。

朱紱〔fú浮〕皆大夫,紫綬悉將軍。

誇赴軍中宴,走馬去如雲。

樽罍〔léi雷〕溢九醞,水陸羅八珍。

果掰〔bāi〕洞庭橘,膾切天池鱗。

食飽心自若,酒酣氣益振。

是歲江南旱,衢〔qú渠〕州人食人!

唐代政治腐敗的根源之一,就是太監專權。這首詩就是諷刺宦官的。他們穿紅佩紫,騎著高頭大馬耀武揚威地去到軍隊里赴宴,飲罷美酒佳釀,吃完山珍海味,得意洋洋,精神亢奮,旁若無人。詩的最後筆鋒突然一轉:這年江南大旱,衢州(今浙江省衢縣)出現了人吃人的慘劇!沒有一句議論,思想已鮮明地表達出來:原來這幫國賊吃的是人民的膏血!《秦中吟》、《新樂府》之外,同類的詩作還有很多,如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寫的《代賣薪女贈諸妓》:

亂蓬為鬢布為巾,曉踏寒山自負薪。

一種錢塘江上女,著紅騎馬是何人?

賣柴婦女亂草一樣的頭發上扎著粗布頭巾,每天都到寒冷的山中去背柴;同樣是錢塘江畔長大的女人,為什麼另一些人卻穿紅戴綠、騎馬坐轎,過著舒坦日子?「著紅騎馬」的是妓女,其實她們過的是另一種辛酸的日子,表面穿戴好,付出的是被人玩弄的代價;真正的剝削者是那些欺壓農民、玩弄妓女的達官貴人。不平之中還隱藏著不平,詩頗耐人尋味。白居易詩名很大,在外國(如日本)也有很大影響。他的名作還有長篇敘事詩《長恨歌》和《琵琶行》,前者寫唐玄宗李隆基和楊玉環的愛情故事,後者寫一名樂妓的辛酸遭遇,都寫得優美和諧,真切動人,流傳千古而不衰。晚唐詩人杜荀鶴、聶夷中、皮日休等,學習白居易,寫過許多反映人民疾苦的好詩。

李商隱和杜牧是晚唐詩人中的佼佼者。杜牧的清新明麗的抒情小詩,廣為人知。李商隱擅長律絕詩,常以歌詠歷史題材來諷諭現實。我們讀他一首《隋宮》:

紫泉宮殿鎖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

玉璽不緣歸日角,錦帆應是到天涯。

於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

地下若逢陳後主,豈宜重問後庭花?

「紫泉」是長安水名(原名紫淵,因避唐高祖李淵之諱改為紫泉),代指長安。首聯說隋煬帝楊廣出外游幸不再回長安,那裡的宮殿只有煙霞籠罩,十分寂寞;因為楊廣要以繁華的揚州(蕪城)為都城,在那裡享樂。在頷聯里,作者設想,如果由秦始皇傳下來的玉璽不是歸於李淵(傳說李淵面相是「日角龍庭」,前額狀如太陽,屬帝王之相),即隋朝不滅亡,那麼隋煬帝以錦為帆的龍船說不定要游到天涯海角去,他的奢侈荒唐的行為不會停止。頸聯說,當年隋煬帝夜間出來遊玩,讓百姓收集大量螢火蟲放飛供他玩賞,以至今天亂草堆中螢火蟲已經絕跡(古人有「腐草化螢」的不科學說法);只有隋煬帝開鑿的大運河兩岸柳樹上,黃昏時有無數烏鴉翔噪,似在憑吊隋朝滅亡。陳後主(陳叔寶)是個荒淫誤國的皇帝,被隋文帝楊堅俘虜後,與當時尚為太子的楊廣有過交往。楊廣當皇帝後,曾在夢中與死去的陳後主相遇,並讓陳後主的寵妃張麗華舞了一番《玉樹後庭花》。尾聯兩句就此議論:隋煬帝死後到九泉下遇到陳後主,就不應再有歌舞《玉樹後庭花》的事了,因為他自己也走了陳後主的老路,該感到慚愧。這首詩是針對唐後期帝王的腐敗而作的。然而作詩只是作詩,沒有哪個帝王會因此醒悟。試看隋亡以後哪個朝代少了陳叔寶、楊廣那樣的人物?正如杜牧在《阿房宮賦》里說的,「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唐代詩歌,無論就其作者之眾多、題材之廣泛,還是就其藝術之高超、影響之深遠來說,都是空前的。我們要繼承和研究這份寶貴的遺產,吸收其精華,期望有一天再創造出一個中國詩歌的新高峰。

B. 漢魏至唐代詩歌體裁的發展脈絡

古代詩歌按體裁分為:楚辭體、樂府體、歌行體、格律體等。 戰國兩漢:(楚辭體) 楚辭體,是戰國時期楚國屈原所創的一種詩歌形式,其特點是運用楚地方言、聲韻,具有濃厚的楚地色彩。東漢劉向編輯的《楚辭》,全書十七篇,以屈原作品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離騷》為代表作,後人因此又稱「楚辭體」為「騷體」。 漢魏到唐五代:(樂府體,歌行體) 樂府體,是指漢魏到唐五代樂府機關搜集保存而傳下來的可配樂的歌辭。 歌行體,是樂府詩的一種變體。漢、魏以後的樂府詩,題名為「歌」、「行」的頗多,二者雖名稱不同,其實並無嚴格區別,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節、格律一般都比較自由,形式採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於變化,以後遂有「歌行」一體。 唐開始:(格律體詩,分為絕句和律詩兩類) 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唐代以前,寫詩不講究平仄、對仗,用韻自由,句式句數不拘,每句則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雜言諸體(後世使用古體詩、七言者較多),唐人因而將這類詩歌稱為古體詩,又稱古詩、古風。與古體詩相對的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是唐代形成的一種格律體詩,分為絕句和律詩兩類,其字數、句數、平仄、用韻等都有嚴格規定。例如,起源於南北朝、成熟於唐初的律詩,每首四聯八句,每句字數必須相同,可四韻或五韻,中 間兩聯必須對仗,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詩定格基礎上加以鋪排延續到十句以上,則稱排律,除首末兩聯外,上下句都需對仗,也有隔句相對的,稱為「扇對」。再如,絕句僅為四句兩聯,又稱絕詩、截句、斷句,平仄、押韻、對偶都有一定要求。 以格律嚴整計,格律詩中除律詩、絕句外,尚包括詞和曲,但近體詩只稱律詩絕句而不含詞曲,故嚴格地說,廣義的格律詩不能全等於近體詩。

C. 唐詩的發展過程或演變

一、最初的九十年左右,即至開元十五年前後,是唐詩繁榮到來的准備階段。就表現領域說,逐漸從宮廷台閣走向關山與塞漠,作者也從宮廷官吏擴大到一般寒士;就情思格調說,北朝文學的清剛勁健之氣與南朝文學的清新明媚相融合,走向既有風骨又開朗明麗的境界、

就詩的形式說,在永明體的基礎上,把四聲二元化,並解決了粘式律的問題.從律句律聯到構成律篇,擺脫永明詩人種種病犯說的束縛,創造了一種既有程式約束又留有廣闊創造空間的新體詩——律詩。

到了開元十五年前後,無論是情思格調、意境興象,還是聲律形式.都已經為唐詩繁榮的到來准備了充分的條件。

二、開元、天寶盛世唐詩的全面繁榮。這個時期,出現了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孟浩然,把山水田園的靜謐明秀的美表現得讓人心馳神往。出現了邊塞詩人高適、岑參,把邊塞生活寫得瑰奇壯偉、豪情慷慨。還有王昌齡、李頎、崔顥、王之渙等一大批名家。

當然最重要的是偉大詩人李白,以其絕世才華,豪放飄逸的氣質,把詩寫得行雲流水而又變幻莫測,情則滾滾滔滔,美如清水莢蓉。後人對此期唐詩,有許多的評論。概括地說就是骨氣端翔,興象玲瓏。無工可見,無跡可求,而含蘊深厚,韻味無窮。

三、天寶後期至貞元年間,安史之亂成了唐代社會由盛而衰的分水嶺,這一社會大變動,也引起了文學的變化。

正當唐詩發展到它的高峰的時候,唐代社會也從它繁榮的頂峰走向動亂與衰敗。詩歌中開元、天寶盛世繁榮期那種興象玲瓏、骨氣端翔的境界意味已逐漸淡化,理想色彩、浪漫情調也逐漸消退。代表這一時期的最偉大的詩人.就是詩聖杜甫。

他直面這場歷經八年的安史之亂,以動地的歌吟.表現戰火中的人間災難、生民血淚。把強烈深沉的抒情融人敘事手法中,以敘事手法寫時事,從題材到寫法,都不同於盛唐詩了,這可以說是唐詩發展中的一種轉變。此後大歷詩人出來。

因社會的衰敗而心緒彷徨,詩中出現了寂寞情思,夕陽秋風,氣骨頓衰。

四、貞元元和年間,士人渴望中興,與政治改革同時,詩壇上也出現了革新的風氣。詩歌創作出現了又一個高潮。韓愈、孟郊、李賀等人,受到杜甫奇崛、散文化、煉字的影響,更加怪變,怪怪奇奇。甚至以丑為美,形成韓、孟詩派。

白居易、元稹,還有張籍、王建,則從樂府民歌吸取養料,把詩寫得通俗易懂,形成元、白詩派。這些中唐詩人在盛唐那樣高的水平上,在盛極難繼的局面中,以他們的革新精神和創新勇氣,又開拓出一片詩歌的新天地。

五、長慶以後,中興成夢,士人生活走向平庸,心態內斂,感情也趨向細膩。詩歌創作也由此進入一個新階段。題材多狹窄,寫法多苦吟。在這一片詩的退潮中,杜牧、李商隱突起,聚顯光芒。

特別是李商隱,以其善感靈心、細膩豐富的感情,用象徵、暗示、非邏輯結構的手法,表現朦朧情思與朦朧境界,把詩歌表現心靈深層世界的能力推向了無與倫比的高峰,創造了唐詩最後的輝煌。

(3)唐朝詩歌發展脈絡擴展閱讀

唐詩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唐代的古體詩,主要有五言和七言兩種。近體詩也有兩種,一種叫做絕句,一種叫做律詩。絕句和律詩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詩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這樣六種:五言古體詩,七言古體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

古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寬:一首之中,句數可多可少,篇章可長可短,韻腳可以轉換。近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嚴:一首詩的句數有限定,即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每句詩中用字的平仄聲,有一定的規律,韻腳不能轉換;律詩還要求中間四句成為對仗。

古體詩的風格是前代流傳下來的,所以又叫古風。近體詩有嚴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稱它為格律詩。

唐詩的形式和風格是豐富多彩、推陳出新的。它不僅繼承了漢魏民歌、樂府傳統,並且大大發展了歌行體的樣式;不僅繼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詩,並且發展為敘事言情的長篇巨制;不僅擴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運用,還創造了風格特別優美整齊的近體詩。

近體詩是當時的新體詩,它的創造和成熟,是唐代詩歌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國古曲詩歌的音節和諧、文字精煉的藝術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為古代抒情詩找到一個最典型的形式,至今還特別為人民所喜聞樂見。

但是近體詩中的律詩,由於它有嚴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詩的內容受到束縛,不能自由創造和發揮,這是它的長處帶來的一個很大的缺陷。

D. 簡述唐詩發展的基本歷程

1、初唐時期

在文風上,初唐時期的詩人作品中氣象萬千,雄渾博大,已經從南北朝爭相纖構狹小的宮體詩中逐漸走了出來,開辟了新的世界。

2、盛唐時期

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唐詩發展至頂峰時期,題材廣闊,流派眾多,出現「邊塞詩派」與「田園詩派」等。

3、中唐時期

在中唐時期,分為前期與後期,前期處於低潮,後期則重現繁榮景象。

4、晚唐時期

晚唐時期為夕陽返照時期晚唐詩人較著名的有:溫庭筠、李商隱、杜牧、韋庄等。其中,李商隱和杜牧被人們稱為「小李杜」。

(4)唐朝詩歌發展脈絡擴展閱讀

唐詩主要體裁,是古風(五古、七古)、絕句(五絕、七絕)、律詩(五律、七律)。六言詩,也常出自詩人的筆下。

唐朝詩人劉長卿的六律《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清溪落日初低,惆悵孤舟解攜。鳥向平蕪遠近,人隨流水東西。白雲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後溪。獨恨長沙謫去,江潭芳草萋萋。」寫景、抒情、用典及平仄粘對皆妙,可稱為六律中的上乘之作。

六言詩是中國古典詩歌中的一種特殊體式,雖非主流,但從漢魏到清代,許多名家均有六言詩佳作傳世。而且,唐朝的六言詩對後世亦有影響,及至宋代,王安石、黃庭堅、蘇軾等大家均有六言詩代表作。

王安石是宋代詩人中的大腕,《宋詩三百首》中有他的六言絕句《題西太一宮壁(二首選一)》:「柳葉鳴蜩綠暗,荷花落日紅酣。三十六陂春水,白頭想見江南。」有趣的是,齊白石在為人書寫篆字時,多次寫下這首詩,以表達他久別湖南而居北京,白發蒼顏之思鄉情切。

E. 唐詩的發展歷程是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唐代是我國古典詩歌發展的全盛時期。唐代詩歌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內初唐、盛唐和中晚容唐三個階段,下面分別作一下簡單的介紹。

初唐詩歌:這是唐詩繁榮的准備時期,重要詩人有被稱為「初唐四傑」的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此外還有陳子昂、沈佺期、宋之問等。唐代建國之初的詩歌仍沿著南朝詩歌的慣性發展,柔靡纖弱,毫無生氣。「四傑」的出現開始轉變了這種風氣。他們才氣橫溢,不滿現狀,通過自己的詩作抒發憤激不平之情和壯烈的情懷,拓寬了詩歌題材。

盛唐詩歌:到公元8世紀初,唐王朝出現了所說的「開元盛世」,經濟、文化發展到鼎盛。詩歌創作領域也出現大批優秀詩人,寫下內容異常豐富的詩歌。其中田園山水詩和描寫邊塞戰爭的詩占相當比重,李白、杜甫也出現在這時。

中晚唐詩歌:唐代中後期,王朝的鼎盛期已過,但詩歌創作仍未衰竭,先後出現了韓愈、柳宗元、張籍、李賀、白居易、元稹、劉禹錫、杜牧、李商隱、溫庭筠、杜荀鶴等等風格不一的傑出詩人。他們的詩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唐帝國走向衰落過程中的危機和民間苦難,藝術成就很高,對後世影響也很大。

F. 誰能簡述唐朝詩歌的發展史

源遠流長的中國古代文學發展到隋唐五代時,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局面。而歷時近三百年的唐代,則是文學發展的黃金時期,文壇上百花齊放,文學成就輝煌燦爛。其中唐代詩歌是中國文學的驕傲,唐詩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初唐、盛唐、中唐 、晚唐4個階段。
初唐詩歌
初唐詩歌仍處於陳隋時期的影響下,宮廷文臣以及帝王後妃在詩壇上非常活躍,形成了陣營龐大的詩人群體。但大多詩作浮艷柔麗上官體綺錯婉媚。只有魏徵、王績和詩僧王梵志等少數人能夠清新脫俗,不被世風束縛。一直到後來的初唐四傑,詩歌的內容和形式才有所開拓。但他們仍未擺脫六朝後期「采麗競繁」的影響。後來的陳子昂提倡「漢魏風骨」,以復古為革新,抵制浮靡詩風。同時代的沈佺期、宋之問以及被稱為文章四友的李嶠、崔融、蘇味道、杜審言,他們的作品多是奉和應制、點綴昇平,但其中也有一些佳作。尤其是杜審言的詩,以律詩著稱。他與沈佺期、宋之問被後世稱為五、七言律詩定型的奠基人。
盛唐詩歌
盛唐詩歌在前人的努力下,進一步走向輝煌。開元、天寶年間,詩歌全面繁榮,名家大量出現。他們的作品精麗華美 、雄健清新、興象超妙、韻律和諧,表現了時代共同的藝術特色。山

水田園詩和邊塞詩在盛唐詩中佔有很大比重。山水田園詩人以王維、孟浩然、常建最知名,他們的詩多反映閑適、退隱的思想情緒,色彩清淡,意境深幽,多用五言律絕和五言古體。與前朝相比,山水田園詩人在發掘自然美方面有了很大進步,其中以王維成就最高。邊塞詩派以高適、岑參、李頎、王昌齡為代表,其作品氣氛濃郁、情調悲壯,多用七言歌行或七絕。李白、杜甫是盛唐詩歌最高成就的標志。李白以豐富的內容、題材,多側面、多層次地反映盛唐的社會生活和時代特徵。杜甫的詩則是反映社會真實的詩史,忠實地記錄了國家的變亂和人民的苦難;博大精深,沉鬱頓挫;開新樂府運動先河。
中唐詩歌
中唐詩歌由於國家的衰落也變得不景氣。此時期最為傑出的應數韋應物,其田園山水詩高雅閑淡,而其樂府歌行則於婉麗流美中頗寄諷喻。此外,盧綸、李益有部分蒼涼傷感、意境雄渾的邊塞絕句。顧況、戴叔倫等也有反映民生疾苦的佳篇。永貞革新和元和中興使詩壇重新活躍 。白居易、元稹、李紳、張籍、王建一派倡導新樂府運動,寫下大量廣泛反映現實、批評時政的政治諷喻詩,風格舒徐坦易。而韓愈、孟郊、李賀、賈島則以奇險峭刻見長。但各有特色,韓詩氣豪,孟詩思深,李詩幽麗,賈詩清苦。除此之外,柳宗元的詩或澹泊雅麗,或哀怨激盪。劉禹錫的詩精練含蓄,意境優美,韻律和諧。詩人們的創新精神和個性風格發揮到了極致。

晚唐詩歌
晚唐傑出詩人李商隱、杜牧在詩歌藝術上有獨特的貢獻。被稱為「小李杜」是對他們最好的褒獎。其詩聲情流美,但傷時憂國 ,哀怨深沉,有種沒落之感。溫庭筠才思清綺,但格調不高。此後詩家多是效法前人,藝術上無重大突破。較有名的詩人有皮日休 、陸龜蒙、羅隱、韓偓等人。
唐代詩歌的發展紛繁復雜,此篇只是淺顯談談。輝煌的唐代詩歌還有很多值得研究與探索的地方。隨著歷史的發展,這些輝煌燦爛的詩歌文化將會永遠在歷史中熠熠生輝。

G. 唐代詩歌的成就及發展脈絡

中國唐代詩歌的稱謂。標志著中國古典詩歌的高峰。唐代詩歌創作繁榮,題材豐富、風格多樣、流派眾多、體制齊備,作家作品量多質高,據《全唐詩》存錄,詩有4.89萬余首,有姓名可考的作者2200多人。唐詩成就卓著,是在封建政治、經濟進一步發展、變革的歷史條件下,在社會思想比較開放,藝術文化普遍高漲的推動下,詩人們繼承和發揚《詩經》、《楚辭》以來的優良傳統,廣泛總結前人的創作經驗,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結果。它顯示出中國古典詩歌已發展到完全成熟的階段。
發展過程 唐詩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等4個階段。
①初唐詩歌。初唐詩歌仍處於陳隋時期餘光返照中。太宗李世民及周圍的文人詩作浮艷柔麗。上官體綺錯婉媚。只有魏徵、王績、王梵志等少數人能自拔於流俗。直到初唐四傑,詩歌的內容和形式才有所開拓。但他們仍未擺脫六朝後期「采麗競繁」的影響。真正廓清梁陳詩風影響的,是武後時期的陳子昂。他提倡「漢魏風骨」,以復古為革新,抵制浮靡詩風。與他略同時而不同流派的,有沈佺期、宋之問和文章四友(李嶠、崔融、蘇味道、杜審言),他們的作品多是奉和應制、點綴昇平,但他們其他題材詩中,也有一些佳作。尤其是杜審言的詩。但他們的主要貢獻在律體完成方面。沈、宋、杜三人被後世稱為五、七言律詩定型的奠基人。
②盛唐詩歌。盛唐詩人在陳子昂和沈、宋的基礎上,進一步把正確的方向和完美的形式結合起來。玄宗開元、天寶間,詩歌全面繁榮,名家大量出現。他們的作品精麗華美、雄健清新、興象超妙、韻律和諧,表現了時代共同的藝術特色。邊塞詩和田園山水詩在盛唐詩中比重很大。邊塞詩派以高適、岑參、李頎、王昌齡為代表,其作品氣氛濃郁、情調悲壯,多用七言歌行或七絕。田園山水詩人以王維、孟浩然、儲光羲、常建最知名,他們的詩多反映閑適、退隱的思想情緒,色彩清淡,意境深幽,多用五言律絕和五言古體。這派詩人在發掘自然美方面比六朝人前進了一大步。其中以王維成就最高。李白、杜甫是盛唐詩歌最高成就的標志。李白的名作,以安史之亂前為多。內容、題材豐富,氣勢雄放,想像豐富,風格飄逸,多側面、多層次地反映唐朝時期的社會生活和時代心理。杜甫的詩則是動亂時代的詩史,忠實地記錄了國家的變亂和人民的苦難;博大精深,沉鬱頓挫;開新樂府運動先聲。在詩歌語言、格律、技巧等方面,他善於轉益多師,廣泛地吸取前人和並世作者的經驗,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為後世詩歌發展開辟了眾多途徑。另外,元結、沈千運、孟雲卿等人也是此期較有特色的詩人。
③中唐詩歌。中唐之初,國家衰落,詩壇也不景氣。劉長卿和大歷十才子詩學王維,精緻秀潤,但內容多浮淺。盧綸、李益有部分蒼涼傷感、意境雄渾的邊塞絕句。此期較傑出者是韋應物,其田園山水詩高雅閑淡,而其樂府歌行則於婉麗流美中頗寄諷喻。此外,戎昱、顧況、戴叔倫等也有反映民生疾苦的佳篇。永貞革新和元和中興使詩壇重新活躍。白居易、元稹、李紳、張籍、王建一派倡導新樂府運動,寫下大量廣泛反映現實、批評時政的政治諷喻詩,風格舒徐坦易。而韓愈、孟郊、李賀、賈島一派則以奇險峭刻見長。但韓詩氣豪,孟詩思深,李詩幽麗,賈詩清苦。此外,姚合詩清奇僻苦,盧仝、劉叉等人以奇崛見長。兩大派之外,柳宗元的詩或澹泊雅麗,或哀怨激越。劉禹錫的詩精練含蓄,意境優美,韻律和諧。這一時期,詩人們的創新精神和個性風格是異常突出的。
④晚唐詩歌。晚唐五代詩風漸趨纖巧。雖有過在文學史上產生重大影響的作者和作品,但總的來說,缺少盛、中唐的闊大氣魄與渾融境界。傑出詩人李商隱、杜牧在詩歌藝術上有獨特的貢獻。其詩聲情流美,翰藻醲郁,但傷時憂國,哀怨深沉,有種沒落感。溫庭筠才思清綺,詞采穠麗,但格調低。他也是有佳篇秀句而總體風格輕淺纖微。此後詩家多是效法前人,藝術上無重大突破。較有名的詩人有皮日休、陸龜蒙、聶夷中、杜荀鶴、羅隱、韓偓等人。
成就 唐代詩歌體制多樣,宋以後的整個中國古典詩歌,都未超出它的范圍。唐人古體詩既可抒情,又可敘事、議論。由於受近體詩影響,唐人古詩或融入律句,或有意反律,皆不同於晉、宋以前古詩的純任自然。五古在唐初猶承齊梁變體,經陳子昂的變革,張九齡、李白的發揚,至杜甫而堂廡頓開。七言則是不入律的歌行和古詩與精工整煉、有律化傾向的傳統歌行體的雙軌並行。樂府是古體詩中特殊的一類。唐人樂府多不合樂,或借舊題寫新意,或立新題記新事。以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成就為最高。五七言律詩是唐代新興詩體。五律經王績、初唐四傑,至沈、宋終於實現體制規范化。七律興起較晚,至沈、宋和杜審言始有成篇。經王維、李頎和高、岑等人的發展,到杜甫境界大開。此後,五七言律平行發展。大歷十才子、賈島、姚合、許渾、趙嘏等均是律體名家。至晚唐李商隱,七律的音調美和語言技巧,發展到更為成熟的境地。律詩中又有排律,多數作者往往逞博矜奧,誇多斗靡。少有佳作。杜甫的部分排律,寫重大題材,工整流美,成就較高。
唐人絕句用來和樂歌唱,創作之盛,終唐之世未衰。盛唐前絕句,興象玲瓏,語意渾成,情景單純,韻味悠長;以李白、王維、王昌齡最為擅場。中晚唐絕句含思婉轉,筆意曲折;杜牧、李商隱是其代表。此外,杜甫開絕句中議論一體;劉禹錫、白居易仿民歌作《竹枝詞》、《楊柳枝詞》、《浪淘沙》,風趣活潑,音調往往拗中取峭,添絕句新格。
編選和研究 唐代詩對後世影響巨大,被奉為典範。後人的編選、箋注、品評、研究未曾間斷。唐詩總集有明胡震亨的《唐音統簽》、清彭定求等的《全唐詩》。選集方面,唐代有《唐人選唐詩(十種)》,宋朝李昉等的大型詩文合編選集《文苑英華》保存了大量唐詩資料,洪邁《萬首唐人絕句》對絕句一體輯錄詳備,都是影響較大的選本。歷代評論、研究的專著也極為豐富。唐孟棨的《本事詩》、張為的《詩人主客圖》,南宋計有功《唐詩紀事》、敖陶孫《臞翁詩評》、嚴羽《滄浪詩話》,元辛文房《唐才子傳》,明王世貞《全唐詩說》、胡應麟《詩藪》等都是有名的專著。明代胡震亨的《唐音癸簽》則在總結前人成果基礎上,全面研討唐詩,為建立唐詩學作出巨大貢獻。今人的研究專著,有聞一多《唐詩雜論》、岑仲勉《讀全唐詩札記》、傅璇琮《唐代詩人叢考》、任中敏《唐聲詩》等。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