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詩詞格律

詩詞格律

發布時間: 2020-12-24 03:48:53

詩詞格律是什麼軟體

詩詞,是中國自古就有的一種藝術。《詩詞格律》幫助你快速的掌握各種詩詞的技巧,讓你快速了解詩詞格律,降低詩詞的學習門檻,讓你也能快速的寫出自己的詩。快來下載體驗一下吧。

Ⅱ 關於詩詞格律

1、雙平雙仄是基本元素

五言詩可分成平平、仄仄和單平或單仄的組合。這四個基本元素叫做「步」,由「音」組成了「步」,再由「步」組成了「句」。「步」的排列方式有二組四種:第一組是平平—仄仄—平和平平—平—仄仄,即前面皆是「雙平步」,後面的「雙仄步」與「單平步」互調;第二組是仄仄—平平—仄和仄仄—仄—平平,即前面皆是「雙仄步」,後面的「雙平步」與「單仄步」互調。每句開頭的第一個「步」,一定是雙音步。

2、相粘、相對、相錯

近體詩中第一二句、第三四句、第五六句、第七八句都叫做聯。「對」,是每聯上下句第一個「雙音步」平仄相反;「粘」,是前聯的下句和後聯的上句的第一個「雙音步」平仄相同。「錯」,則是對粘對規則的補充。

3、五言而七言

從五言到七言,就是把五言的第一個步(毫無疑問,雙音步)反過來,添在最前面,就成了七言了。上述五言的兩組四種,到七言就是:

第一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第二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擴展這里:

在唐代,產生了有嚴格的平仄和對仗要求的今體詩,宋代以後稱為近體詩,包括全部的律詩和一部分絕句。由此,就把近體詩產生以前的沒有嚴格的平仄和對仗要求的詩稱之為古體詩。而在隋唐時候,由於西域音樂的傳入中原,產生了新的音樂形式燕樂,配合燕樂演唱的詞則稱為曲子詞,或者直接叫曲子。

曲子詞是配樂演唱的,一開始並不太講每一個字的平仄調配,但後來隨著文人的介入,他們把寫慣了的近體詩的格律引入到詞中去,於是就有了小令詞的格律。後來,又有懂得音樂的文人,按照曲子的旋律,選擇與之相配合的字,後代文人不懂音樂,或者樂譜失傳,只能根據古代這些懂音樂的詞人所寫的詞的平仄,按照平仄來寫詞,這就是長調詞格律的來源。

Ⅲ 想學詩詞格律,哪些書籍比較權威

王力先生的《詩詞格律》,塗宗濤先生的《詩詞曲格律綱要》都是不錯的版本,王力先生的更為簡明扼要,塗宗濤先生的更為詳實。另外,啟功的《漢語現象論叢》提出了許多古典文學格律現象的新問題,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

Ⅳ 什麼是格律

格律是指一系列中國古代詩歌獨有的,在創作時的格式、音律等方面所應遵專守的准則。

中國古代屬近體詩、詞在格律上要求嚴格,其他如古體詩、現代詩歌、歐化詩歌等沒有確定的、嚴格的格律要求。

1、起源年代:南北朝齊梁時期

2、主要題材:四律,五律,七律,絕句

3、代表作家:李白,杜甫,王安石,李商隱

4、相關書籍:《切韻》《廣韻》《平水韻》

(4)詩詞格律擴展閱讀:

1、格律的來由:

格律本是來自音樂,在音樂散佚後,經研究者總結古詩歌的共同規律,便形成了如今的格律。

2、格律的要素:

般有四大要素:用韻、平仄、對仗、字數。其中律詩最為嚴格,必須滿足全部要素。近體詩中的絕句以及詞、散曲一般不需要對仗。古體詩相對最為寬松,一般只有不嚴格的用韻的概念。

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被稱為近體詩或今體詩,古人這么叫,我們也跟著這么叫,雖然它其實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齊梁時期就已發端,到唐初成熟。

唐以前的詩,除了所謂的「齊梁體」和楚辭,其他的都被稱為古體。唐以後不合近體的詩,也稱為古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格律

Ⅳ 求關於詩詞格律的書

王力先生的《詩來詞格律》,自
塗宗濤先生的《詩詞曲格律綱要》都是不錯的版本,
王力先生的更為簡明扼要,塗宗濤先生的更為詳實。

另外,啟功的《漢語現象論叢》和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提出了許多古典文學格律現象的新問題,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

Ⅵ 王力的《詩詞格律》

《詩詞格律》是詩詞常識名家談系列叢書,由王力所編著,中華書局出版社出版發行。

書中所講的詩詞格律,大部分是前人研究的成果,也有一些地方是著者自己的意見。由於它是一部基本知識的書,所以書中不詳細說明哪些部分是某書上敘述過的,哪些部分是著者自己的話。《詩詞格律》著重在講格律,不是詩詞選本,所以對於舉例的詩詞,不加註釋。

所引詩詞的字句,也有版本的不同;著者對於版本是經過選擇的,但是為了節省篇幅並避免煩瑣,也不打算在每一個地方都加上校勘性的說明了。《詩詞格律》有一個總的目的,就是試圖簡單扼要地敘述詩詞的格律,作為一種基本知識來告訴讀者。

關於詩,著重在談律詩,因為從律詩興起以後,詩才有了嚴密的格律。唐代以前的古詩是自由體或半自由體,還沒有形成格律,所以不談。至於唐代以後的古體詩,雖然表面上也是不受格律的限制的,實際上還是有很多講究,所以不能不談,只不過可以少談罷了。

(6)詩詞格律擴展閱讀

王力(1900~1986),中國語言學家,詩人。字了一。1900年8月10日生於廣西博白,卒於1986年5月3日。

《詩詞格律概要》內容簡介:

王力著,《詩詞格律概要》雖然比《詩詞格律》簡單,而且基本內容也相同,但還是有它的特色。有些地方比《詩詞格律》還要詳細,例如,在講平仄的時候,舉出了常用的古代入聲字,以便於沒有入聲的方言區的讀者掌握平仄。

有的地方和《詩詞格律》有所不同,例如,把拗救分為兩種情況:大拗必救,小拗可救可不救,這也是為了使讀者能更好地掌握詩律。還有一點不同的,《詩詞格律》用了不少毛澤東的詩詞來分析詩詞格律,而《詩詞格律概要》用作分析的依據的全部是古典詩詞。

毛澤東的詩詞有很高的藝術性,也合乎格律,而且讀者比較熟悉,用來舉例是可以的,也有利於詩詞格律的普及。但從根本上說,詩詞格律是從古代一些大家的詩詞創作中概括出來的,用古代作家的詩詞來講詩詞格律,應該說更為合適。

Ⅶ 詩詞格律,對聯的平仄

樓上回答是蠻深奧的哦,我來回答個簡單點的,按今韻,拼音發聲一二聲為平聲,內三四聲為仄聲,由於容今韻取消入聲字,所以才有樓上補充,就如樓上所說:「白」古韻仄聲,「隔」古韻亦是仄聲等。

另外簡單來說,作為對聯來講,仄起平落,即:上聯尾字必須仄聲,下聯尾字必須平聲。同時忌三平尾、三仄尾,即末尾連續出現三個平聲或三個仄聲字。而到詩文中,則忌孤平和孤仄,其中孤平是大忌,古時科舉,在好的詩文如果犯了孤平直接不及格。於是就有了孤平拗救一說。而詞牌樓上已經解釋了,都是有平仄的詞格,所以常見有人說某詞出律就是平仄或韻與詞格不符

Ⅷ 什麼是漢語古典詩詞格律

【1】漢語古典詩詞格律簡單來說就是平和仄之間的轉化。仄:古漢語中「上聲」、「回去聲」答、「入聲」的總稱。平:漢語四聲之一:~聲。~仄。調配平仄聲調以加強詩歌的音樂美,是古典格律的精髓。研究平仄格律的著作不謂不多,但還有很多問題還必須從理論上作進一步的探討,
【2】漢語古典詩詞格律的構律要素
第一、平仄
第二、用韻
第三、對仗
第四、字數

Ⅸ 詩詞格律規律

(01)關於近體待
我們要講的詩律,指的是近體詩的格律,不涉及詩經、樂府中的那種古體詩。近體詩是唐以後逐漸形成的,它對平仄、對仗、字數有嚴格的要求。近體詩,從體例劃分,有三種:絕句(每首四句),律詩(一般每首八句),排律(每首十句以上)。基礎是絕句,明白了絕句,其他就好懂了。
(02)平仄的基本格式
平仄排列最基本的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後加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後加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前加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前加仄)
所以要說這是「基本格式」,是因為其他各種格式(包括五言和七言的,包括絕句和律詩,共16種),都可以從它推導出來。學習中,一定要先把這個「基本格式」背熟,記住。從基本格式推導其他格式,是學習的一個竅門。如果把全部16種格式都開列出來,機械硬背,那是不容易記住的。
這個「基本格式」中所說的「平」,大體上就是現在普通話中的「陰平」字和「陽平」字;「仄」,大體上就是現在普通話里的「上聲」字和「去聲」字。這里所以只能說「大體上」,是因為並不完全如此。對這個問題,後面還要專門講述。
上面說的這種基本格式,其實是五言絕句的一種。試舉兩例。 例一: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
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李白《勞勞亭》
(詩中第一個字,本應用仄聲字,卻用了「天」字,是平聲字,但在此處是允許的。原因,後面會講到。)
例二: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渙《登鸛雀樓》
(「一」 字,在唐韻里是讀仄聲的,後面會講到。)
(03)「對」和「粘」的規則
從上面所舉的基本格式中,可以看出,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平仄是相反的,這叫「對」。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平仄也是相反的,這也是「對」。然而第二句和第三句,從頭兩個字來看,平仄卻是相同的,這叫「粘」。律詩要求做到這種「對」和「粘」。如果不符合這個要求,就叫「失對」、「失粘」,就是毛病。

按照詩律學的術語,從一首詩的開始算起,每兩句叫做一「聯」,每聯中的上一句叫「出句」,一下句叫「對句」。這樣也就是說,每一聯的出句和對句必須「對」,上一聯的對句和下一聯的出句必須「粘」。「對」和「粘」,看一句詩的頭兩個字,由於第一個字有時可平可仄,所以實際上主要以第二個字衡量「對」和「粘」的標准。如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中,第一句中的「日」字是仄聲字,第二句中的「河」字是平聲字,符合「對」的要求,第二句的「河」字與第三句的「窮」字都是平聲字,符合「粘」的要求。第三句的「窮」字是平聲字,而第四句的「上」字是仄聲字,又符合「對」的要求。掌握了「對」和「粘」的規則,我們就可以根據基本格式很容易地推導出其他各種平仄格式。
(04)五言絕句的基他格式
絕句和律詩,都有一個要求,即偶句必須押韻,單句不用押韻(首句是個例外,押韻或不押韻都可以)。拿絕句來講,第二句的最後一個字和第四句的最後一個字必須押韻。如《登鸛雀樓》中的「流」字和「樓」字就是押韻的。押韻的字又必須是平聲字。當然,也有押仄聲韻的詩,但很少,不屬於一般情況,在此暫且不論。
按照偶句平聲押韻的要求,再加上對和粘的規則,我們就可以從上面講過的那種基本格式,推導出其他各種不同的格式。如前所述,基本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這個格式中(共四句)的每一句,都可以做首句。每換一種首句,就是一種新的格式。如以基本格式中的第二句(平平仄仄平)作為首句,那麼,下一句必須與之相「對」,又必須以平聲字結尾以便押韻,那就只能選「仄仄仄平平」。第三句必須與第二句相「粘」,又必須以仄聲字結尾,那就得選「仄仄平平仄」。第四句要與第三句相「對」,又必須以平聲字結尾,那就只能選「平平仄仄平」。這樣就產生了第二種格式: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舉例:
南山宿雨晴,春入鳳凰城。
處處聞弦管,無非送酒聲。
——劉禹錫《路旁曲》
依此類推,如以基本格式中的第三句(平平平仄仄)作為首句,就可以推導出第三種格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例詩:
岸芳春色晚,水影夕陽微。
寂寂深煙里,漁舟夜不歸。
——司空曙《黃子陂》
如以第四句作為首句,又可推導出第四種格式: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例詩: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盧綸《和張僕射塞下曲六首》
以上是五言絕句的全部格式,共四種。其實就是基本格式中的四句倒換先後次序產生的。不同的首句,導出不同的格式。
對這四種格式,當然也可以機械地硬背硬記。不過,還是把硬記和掌握規律結合起來,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05)五言律詩
五言律詩,簡稱五律。單就平仄。句式而言,把五言絕句按照「對」和「粘」的規則繼續往後延伸四句,變為八句,即成五言律詩。因為五言絕句有四種格式,所以五言律詩也有相應的四種格式。
第一種格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可以看出,這實際上就是把前面講過的基本格式重復兩遍。舉例:
方丈渾連水,天台總映雲。
人間長見畫,老去恨空聞。
范蠡舟偏小,王喬鶴不群。
此生隨萬物,何處出塵氛。
——桂甫《觀李固清司馬弟出水圖》
需要注意的是,例詩中常有一些字,表面上看似乎並不完全符合格式的規定,這都是有原因的,將在後面逐步說明。
第二種格式: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這種格式首句入韻。舉例:

何年顧虎頭,滿壁畫滄州。
赤日石林氣,青天江水流。
錫飛常見鶴,杯渡不驚鷗。
似得廬山路,莫隨惠遠游。
——杜甫《玄武禪師屋壁》
第三種格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舉例:
江城如畫里,山晚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桔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李白《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第四種格式: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這種格式也是首句入韻。舉例: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常不達,況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憶舍弟》
(06)七言絕句和七言律詩
前面說的都是五言詩,現在開始講七言詩,包括七言絕句和七言律詩,簡稱七絕和七律。七言詩的平仄格式,就是在五言句子的前面加上兩個字,這兩個字的平仄,要與該五言句子前兩個字的平仄相反。
以五言詩的基本平仄格式來講,變成七言詩就成了這樣: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這也就是七言絕句的第一種格式。在實際運用上,七言詩的第一個字,平仄要求不嚴格,平仄兩可。舉列: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軾《飲湖上,初晴雨後》
七言絕句的第二種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此格式首句入韻。舉例:
豈有豪情似舊時,花開花落兩由之。
何期淚灑江南雨,又為斯民哭健兒。
——魯迅《悼楊銓》
七言絕句的第三種格式是: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舉例: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桔綠時。
——蘇軾《贈劉景文》
七言絕句的第四種格式是: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這種格式首句入韻。舉例: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李白《客中行》
現在講講七言律詩。七言律詩也有四種格式,並且和五言律詩的四種格式是相對應的,只是每句詩的前面多了兩個字。
七言律詩的第一種格式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舉例:
留春不住登城望,惜夜相將秉燭游。
風月萬家河兩岸,笙歌一曲郡西樓。
詩聽越客吟何苦,酒被吳娃勸不休。
從道人生都是夢,夢中歡笑亦勝愁。
——白居易《城上夜宴》
七言律詩的第二種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此格式首句入韻。舉例:
油壁香車不再逢,峽雲無跡任西東。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幾日寂寥傷酒後,一番蕭索禁煙中。
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 ——晏殊《寓意
「達」字在詩韻中讀仄聲。關於韻的問題,後面還要專門講。
七言律詩的第三種格式是: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舉例: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黃庭堅《清明》
七言律詩的第四種格式是: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此格式也是首句入韻。舉例:
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
斑竹一枝幹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
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里盡朝暉。
——毛澤東《答友人》
(07)格式以外的規則
前面講過了五言詩(五絕、五律)和七言詩(七絕、七律)的全部十六種格式。事實上,我們看到的律詩,包括唐詩、宋詩以及後來的作品,很少有每個字都符合上面所講的平仄格式的,幾乎每首詩總有些字不符合。這是因為,上面講的乃是標准化、理想化的格式。這些格式是非常重要的基礎,但除了格式之外,還有其他一些規則起作用。這些規則也都是歷史形成的、公認的。主要有四條。
第一、「一三五不論」
關於律詩的平仄格式,歷來有「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之說。意思是講,七言詩每句的第一個字、第三個字、第五個字,平仄可以不論,用平聲字或仄聲字都可以,平仄兩可,可平可仄:第二個字、第四個字、第六個字的平仄,必須分明,必須按照平仄格式的規定選用平聲字或仄聲字。第七個字當然都必須分明,是不言而喻的,因為涉及韻腳。如果就五言詩而論,那就是
「一三不論,二四分明」。第五個字當然也屬於不言而喻,是必須分明的。
這個口訣,簡明易記,很有用處。但必須注意,它只是大概的說法,並不完全准確,掌握的時候,要加上一些修正才行。拋開變格先不說,最重要的修正有兩點(以五言詩而論):
一是:「平平仄仄平」這一句式最須注意,其第一個字決不可不論。如果不論,誤用了仄聲字,使這一句變成了「仄平仄仄平」,那是大錯誤,詩論的術語叫做犯「狐平」(除了韻腳之外只剩下一個平聲字)。科舉考試時,犯了「孤平」,詩就不及格了。此是大忌。
二是:「仄仄仄平平」這一句,第三個字也應當論。如果不論,最後三個字都變成了平聲,這一句就成了「仄仄平平平」,這叫「三平調」。「三平調」是古風的特色,對律詩來說,被認為是比較大的毛病,應當避免。
另外,「平平平仄仄」這一句式中,第三字也可能不用仄聲,以免形成「三仄腳」,但這不是格律的硬性規定。
我們還是以五言詩的四句(種)基本格式來看,把可平可仄、可以不論的字加上括孤,即變成如下的樣子: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七言詩的基本平仄格式則變成: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可以看出,七言詩的各種句子,第一個字的平仄一律可以不論;第二個字的平仄,一律必須分明。後面五個字的平仄要求,和五言詩相同。

第二、「孤平拗救」
前面講過,「平平仄仄平」這個句式的第一個字(七言句為「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的第三個字),平仄不能不論,必須用平聲字。如果用了仄聲字,則為「犯孤平」,是寫律詩之大忌。
但有時根據詩意的需要,第一個字不得不用仄聲字,或用仄聲字於文意更好,那怎麼辦呢?有辦法:就是在第一個字用了仄聲字之後,把第三個字改用平聲字。這樣整個句子就變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句則變成「仄仄仄平平仄平」),這是允許的。這種變格,叫做「孤平拗救」。舉例:
寵深還若驚(王禹稱《五更睡》)
鳥鳴春意深(陳與義《寒食》)
山雨欲來風滿樓(許渾《咸陽城東樓》)
江上女兒全勝花(王昌齡《浣紗女》)
總觀唐、宋名家之詩作,犯孤平者極為罕見,可以說是絕無僅有。但孤平拗救的詩句則非常普遍,說明這是詩界歷來公認的規則。
第三、「三四字互救」

五言詩基本格式中的第三句「平平平仄仄」,也是有變格的。這個變格就是把第三字和第四字的平仄位置互換,
達到互救的效果。這樣,這個句式就變成了「平平仄平仄」。如為七言,就由「仄仄平平平仄仄」變為「仄仄平平仄平仄」。
舉例:
落花滿春水,疏柳映新唐。(儲光羲《答王十三維》)
愁來理弦管,皆是斷腸聲。(崔垣《春怨》)
朱實出傳九華殿,繁花舊雜萬年枝。(崔興宗《和王維敕賜百官櫻桃》)
寒樹依微遠天外,夕陽明滅亂流中。(韋應物《自鞏洛舟行入黃河》)
這種句式,是平仄格式的一種變格。值得注意的是,它突破了「二四六分明」的口訣。五言的第四個字(七言的第六個字),該用仄聲字而用了平聲字。這種句式雖然是變格,但在唐、宋以來的律詩中,用得非常普遍,甚至並不比正格用得少,連應試詩也允許用它。
第四、「對句相救」
以五言而論,對句互救主要適用於下面這一聯格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這也就是基本格式的前兩句。在這兩句中,對句(第二句)的第三個字如果用了平聲字,那末在出句(第一句)中,不僅首字可平可仄,而且第三個字、第四個字都可用仄聲字。這樣出句就有可能全部是仄聲字。整個這兩句的格式就變成了下面這樣:
(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
括弧里的字,平仄兩可。還可以反過來加以說明:出句(即第一句)的第三、第四個字按正格本該用平聲字,而如果用了仄聲字,可以在對句(即第二句)中加以挽救,辦法是把對句的第三個字改為平聲字,而對句的第一個字,按「孤平拗救」的規則,照樣可平可仄。七言句,依此類推,只是在前面按正常規律加兩個字。
舉例: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古原草》)
落日池上酌,清風松下來。(孟浩然《裴司事見尋》)
以上兩例,都是用對句的第三字救出句的第四字。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李商隱《樂游原》)
草木歲月晚,關河霜雪清。(杜甫《送遠》)
以上兩例的出句都是仄聲。唐宋名詩中這樣例子很多,在此不多舉。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李白《掛席江上待月有懷》)
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李商隱《落花》)
以上兩例,不僅出句的第三、四字全是仄聲字,而且對句的第一個字也用了仄聲字。對句用了「孤平拗救」的規則。對句第三字的平聲字,既救本句的孤平,同時也起了救上一句的作用。
再舉幾個七言的例子: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杜牧《江南春》「十」是入聲)
宦遊何啻路九折,歸卧恨無山萬重。(陸游《桐廬且泛舟東歸》)
馬蹄踏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方岳《夢尋梅》「七」是入聲)
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陳師道《絕句四首》)
應當注意的是,這種「對句相救」的變格形式,也突破了「二四六分明」的口訣。所以必須記住,「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不是很確切的,用時須有若干修正。
(08)簡便的公式
前面已經講過了近體詩的各種平仄格式,基本格式只有四句,又講了正常格式以外的四條規則。這四條規則,主要是講拗救和變格,也都是詩律不可缺少的部分,決不是可有可無的。研究詩詞格律的權威北大王力教授有一個比喻很好,他說:「談詩律必須兼談拗救,這等於法律上的『但書』;『但書』應認為是法律的一部分,並非法律以外的東西。」他又說「拗而能救,就不是病。」
拗救,或統稱變格,在詩詞創作中,大有用處。首先,它可以擴大遣詞用字的自由度,從而保住某些必須用的字,提高詩句的質量。例如杜甫的詩句「遠在劍南思洛陽」,其中的劍南是地名,很難改動這個「劍」字,因而就在後面用一個「思」字來救,自然而又和諧。又如「檐飛宛溪水,窗落敬亭山」。(李白《過崔八丈水亭》)其中「宛溪」、「敬亭」都是地名,出句用了「三四字互救」的變格,解決了用字的困難,詩句合律而又流暢。毛主席詩句「我欲因之夢寥廓」,用的是「三四字互救」的變格,總不能為了湊成正格把「寥」和「夢」調換位置吧。變格的妙用,實不可不知。

其次,有時只有用變格才能完成某種高難度的精彩的對仗(對仗問題,以後還要專門講)。特別是涉及到數字的對仗,常常得用變格。因為按照詩韻,所有的數字,只有「三」和「千」是平聲,其他都是仄聲,不用變格就很難對了。前面引用的一個例子,「馬蹄踏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對得很好,若不用變格,就沒有這種效果。唐宋名作中類似詩例很多。
平仄格式和格式以外的變格規則,並不難懂,但初學的人普遍覺得難記。為此我根據自己的體會,歸納出一個簡便的公式,與大家共酌。
一變格
(仄)仄(平)(平)仄
(平) 平 平 仄 平
基本格
(仄)仄(平)平 仄
平 平(仄) 仄 平
(平)平(平)仄 仄
(仄) 仄 仄 平 平
二變格
仄 平 平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仄
上列基本格式與一二變格的關系,包括了前面講過的關於平仄格式和變格的全部規則。四個基本句式,四條變格規定,可在這個公式表格中一覽無餘。
中間部分,是平仄基本格式。其他格式,包括五言和七言詩的平仄格式,都可由它推導出來。括弧中的字,是適用於「一三五不論」的字,是平仄兩可的。
上邊一變格是對應基格格式一二句的可變成的形式,即與之對應的單句變格形式。下邊第一句是對應基本格式第二句的變格,是「孤平拗救」。第二句為對應基本格式第三句的第二個變格是「三四字互救」。
左邊是兩句同時變化的變格形式,(用了大括弧來聯接)即前面講的「對句相救」那種形式。
初學者,在寫詩或研究詩的時候,可以隨時拿這張表來對照,比到書中去查找規則,省事多了,快捷多了。
09)非格律的技巧性追求
關於律詩的平仄法則,上面已全部講完。總的就是四個基本句式(加上「對」和「粘」的要求),四條規則(格式以外的)。掌握了這些,寫詩就不會違反平仄的格律。
前面講的是歷代公認的格律規則,寫律詩時必須遵守。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屬於某些詩人在格律之外的藝術追求;還有的屬於一家之言的主張。這些並不是格律的組成部分,詩詞作者不一定遵守,但了解一下也是必要的。
第一、廣互救
就是本來可以不救的,也去救。七言詩的第一字、第三字,除了犯孤平的句子以外,本來都可以不論,不必去救,但有的詩人為了使詩句的音調顯得更加抑揚頓挫、鏗鏘優美,也盡可能去救。有的在本句中第一字與第三字互救。如:
若非群玉山頭見。(李白《清平調詞》)
故燒高燭照紅妝。(蘇軾《海棠》)
有的在對句中一與一互救、三與三互救。還有的除本句互救之外,同時在對句中又救。如:
千歲鶴歸猶有恨,一年人住豈無情。(杜牧《移居言溪館》)
樓上鳳凰飛去後,白雲紅葉屬山雞。(王建《九仙公主舊庄》)
城帶夕陽聞鼓角,寺臨秋水見樓台。(許渾《西湖亭宴餞》)
由於採取這種多重互救的方法,「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聯句式,變成了下面這種形式:
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這種形式,在中晚唐以後詩作中非常普遍,並不比正規格式用得少。
第二、避「上尾」
詩律講平仄,而仄聲包括上、去、入三聲。有人認為,上、去、入三聲應交替使用。同一聲連用,如「上上」、「去去」、「入入」,則是應該避免的。還有,一首律詩的四個出句(尾字),最好上、去、入都有,至少不要連用兩個上聲,或連用兩個去聲,或連用兩個入聲。連用了,就叫「上尾」。唐詩的許多大家,對這一點還是比較注意的,尤其是杜甫。如:
蜀 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平)?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入),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去),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上),常使英雄淚滿襟。
曲 江
一片黃花減卻春(平),風吹萬點正愁人。
且看欲盡花經眼(上),莫厭傷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去),苑邊高冢卧麒麟。
細推物理須行樂(入),何用浮名絆此身。
從寫詩的技巧上講,「上尾」的毛病應當盡可能避免。但避「上尾」不是詩律,不是必須遵守的。
第三、不重字。
許多詩人都很講究這一條,在同一首詩中決不用兩個同樣的字。當然,有的詩人為了造成雙聲疊韻,或為了特別強調某一點,而故意使用重復字,則不在此例。如:「歌管樓台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蘇軾);「月光如水水如天」(趙嘏);「山外青山樓外樓」(林升);「故園更在北山北,佳節可憐三月三」(王
至)。等等。這些詩句中使用重復字,追求的是一種特殊藝術效果,不是無心之失。但也有的詩,顯然不是有意使用重復字的,如陸游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詩中用了兩個「卧」字,詩人對此可能並不在意,也可能是疏忽。但畢竟這是一首好詩,一首很好的詩。話又說回來,在同一首詩中,對於並非有特殊效果的重復字,當然還是盡量避免為好。
(10)小律和排律
前面講過,凡按照律詩的平仄要求寫的詩,每首四句的,叫絕句(五絕和七絕):八句的叫律詩(五律和七律)。此外還有兩種:每首隻有六句的,叫小律,也叫三韻小律(即使首句入韻,仍稱為三韻小律);超過八句,達到十句或十句以上的,叫排律。也有人只承認絕句、律詩、排律這三個品種,而把小律作為律詩的一種。小律和排律,這兩種詩都比較少。
三韻小律舉例:
寒閨夜 白居易
夜半衾稠冷,孤眠懶未能。
籠香銷盡火,巾淚滴成冰。
為惜影相伴,通宵不滅燈。
送羽林陶將軍 李白
將軍出使擁樓船,江上旌旗拂紫煙。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舞龍泉。
莫道詞人無膽氣,臨行將贈繞朝鞭。
排律的寫法,就像五律或七律一樣,只不過要按照「對」和「粘」的規律一直寫下去。除了首聯和尾聯以外,中間各聯都用對仗。排律常以用多少「韻」作為

Ⅹ 詩詞格律的平仄是什麼

簡單說,在普通話四聲中,第一聲、第二聲是
平聲
;第三聲、第四聲是
仄聲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