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中唐詩歌特點

中唐詩歌特點

發布時間: 2020-12-23 20:03:28

1. 唐詩的主要特點:

中國唐代詩歌的稱謂。標志著中國古典詩歌的高峰。唐代詩歌創作繁榮,題材豐富、風格多樣、流派眾多、體制齊備,作家作品量多質高,據《全唐詩》存錄,詩有4.89萬余首,有姓名可考的作者2200多人。唐詩成就卓著,是在封建政治、經濟進一步發展、變革的歷史條件下,在社會思想比較開放,藝術文化普遍高漲的推動下,詩人們繼承和發揚《詩經》、《楚辭》以來的優良傳統,廣泛總結前人的創作經驗,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結果。它顯示出中國古典詩歌已發展到完全成熟的階段。
發展過程 唐詩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等4個階段。
①初唐詩歌。初唐詩歌仍處於陳隋時期餘光返照中。太宗李世民及周圍的文人詩作浮艷柔麗。上官體綺錯婉媚。只有魏徵、王績、王梵志等少數人能自拔於流俗。直到初唐四傑,詩歌的內容和形式才有所開拓。但他們仍未擺脫六朝後期「采麗競繁」的影響。真正廓清梁陳詩風影響的,是武後時期的陳子昂。他提倡「漢魏風骨」,以復古為革新,抵制浮靡詩風。與他略同時而不同流派的,有沈佺期、宋之問和文章四友(李嶠、崔融、蘇味道、杜審言),他們的作品多是奉和應制、點綴昇平,但他們其他題材詩中,也有一些佳作。尤其是杜審言的詩。但他們的主要貢獻在律體完成方面。沈、宋、杜三人被後世稱為五、七言律詩定型的奠基人。
②盛唐詩歌。盛唐詩人在陳子昂和沈、宋的基礎上,進一步把正確的方向和完美的形式結合起來。玄宗開元、天寶間,詩歌全面繁榮,名家大量出現。他們的作品精麗華美、雄健清新、興象超妙、韻律和諧,表現了時代共同的藝術特色。邊塞詩和田園山水詩在盛唐詩中比重很大。邊塞詩派以高適、岑參、李頎、王昌齡為代表,其作品氣氛濃郁、情調悲壯,多用七言歌行或七絕。田園山水詩人以王維、孟浩然、儲光羲、常建最知名,他們的詩多反映閑適、退隱的思想情緒,色彩清淡,意境深幽,多用五言律絕和五言古體。這派詩人在發掘自然美方面比六朝人前進了一大步。其中以王維成就最高。李白、杜甫是盛唐詩歌最高成就的標志。李白的名作,以安史之亂前為多。內容、題材豐富,氣勢雄放,想像豐富,風格飄逸,多側面、多層次地反映唐朝時期的社會生活和時代心理。杜甫的詩則是動亂時代的詩史,忠實地記錄了國家的變亂和人民的苦難;博大精深,沉鬱頓挫;開新樂府運動先聲。在詩歌語言、格律、技巧等方面,他善於轉益多師,廣泛地吸取前人和並世作者的經驗,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為後世詩歌發展開辟了眾多途徑。另外,元結、沈千運、孟雲卿等人也是此期較有特色的詩人。
③中唐詩歌。中唐之初,國家衰落,詩壇也不景氣。劉長卿和大歷十才子詩學王維,精緻秀潤,但內容多浮淺。盧綸、李益有部分蒼涼傷感、意境雄渾的邊塞絕句。此期較傑出者是韋應物,其田園山水詩高雅閑淡,而其樂府歌行則於婉麗流美中頗寄諷喻。此外,戎昱、顧況、戴叔倫等也有反映民生疾苦的佳篇。永貞革新和元和中興使詩壇重新活躍。白居易、元稹、李紳、張籍、王建一派倡導新樂府運動,寫下大量廣泛反映現實、批評時政的政治諷喻詩,風格舒徐坦易。而韓愈、孟郊、李賀、賈島一派則以奇險峭刻見長。但韓詩氣豪,孟詩思深,李詩幽麗,賈詩清苦。此外,姚合詩清奇僻苦,盧仝、劉叉等人以奇崛見長。兩大派之外,柳宗元的詩或澹泊雅麗,或哀怨激越。劉禹錫的詩精練含蓄,意境優美,韻律和諧。這一時期,詩人們的創新精神和個性風格是異常突出的。
④晚唐詩歌。晚唐五代詩風漸趨纖巧。雖有過在文學史上產生重大影響的作者和作品,但總的來說,缺少盛、中唐的闊大氣魄與渾融境界。傑出詩人李商隱、杜牧在詩歌藝術上有獨特的貢獻。其詩聲情流美,翰藻醲郁,但傷時憂國,哀怨深沉,有種沒落感。溫庭筠才思清綺,詞采穠麗,但格調低。他也是有佳篇秀句而總體風格輕淺纖微。此後詩家多是效法前人,藝術上無重大突破。較有名的詩人有皮日休、陸龜蒙、聶夷中、杜荀鶴、羅隱、韓偓等人。
成就 唐代詩歌體制多樣,宋以後的整個中國古典詩歌,都未超出它的范圍。唐人古體詩既可抒情,又可敘事、議論。由於受近體詩影響,唐人古詩或融入律句,或有意反律,皆不同於晉、宋以前古詩的純任自然。五古在唐初猶承齊梁變體,經陳子昂的變革,張九齡、李白的發揚,至杜甫而堂廡頓開。七言則是不入律的歌行和古詩與精工整煉、有律化傾向的傳統歌行體的雙軌並行。樂府是古體詩中特殊的一類。唐人樂府多不合樂,或借舊題寫新意,或立新題記新事。以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成就為最高。五七言律詩是唐代新興詩體。五律經王績、初唐四傑,至沈、宋終於實現體制規范化。七律興起較晚,至沈、宋和杜審言始有成篇。經王維、李頎和高、岑等人的發展,到杜甫境界大開。此後,五七言律平行發展。大歷十才子、賈島、姚合、許渾、趙嘏等均是律體名家。至晚唐李商隱,七律的音調美和語言技巧,發展到更為成熟的境地。律詩中又有排律,多數作者往往逞博矜奧,誇多斗靡。少有佳作。杜甫的部分排律,寫重大題材,工整流美,成就較高。
唐人絕句用來和樂歌唱,創作之盛,終唐之世未衰。盛唐前絕句,興象玲瓏,語意渾成,情景單純,韻味悠長;以李白、王維、王昌齡最為擅場。中晚唐絕句含思婉轉,筆意曲折;杜牧、李商隱是其代表。此外,杜甫開絕句中議論一體;劉禹錫、白居易仿民歌作《竹枝詞》、《楊柳枝詞》、《浪淘沙》,風趣活潑,音調往往拗中取峭,添絕句新格。
編選和研究 唐代詩對後世影響巨大,被奉為典範。後人的編選、箋注、品評、研究未曾間斷。唐詩總集有明胡震亨的《唐音統簽》、清彭定求等的《全唐詩》。選集方面,唐代有《唐人選唐詩(十種)》,宋朝李昉等的大型詩文合編選集《文苑英華》保存了大量唐詩資料,洪邁《萬首唐人絕句》對絕句一體輯錄詳備,都是影響較大的選本。歷代評論、研究的專著也極為豐富。唐孟棨的《本事詩》、張為的《詩人主客圖》,南宋計有功《唐詩紀事》、敖陶孫《臞翁詩評》、嚴羽《滄浪詩話》,元辛文房《唐才子傳》,明王世貞《全唐詩說》、胡應麟《詩藪》等都是有名的專著。明代胡震亨的《唐音癸簽》則在總結前人成果基礎上,全面研討唐詩,為建立唐詩學作出巨大貢獻。今人的研究專著,有聞一多《唐詩雜論》、岑仲勉《讀全唐詩札記》、傅璇琮《唐代詩人叢考》、任中敏《唐聲詩》等。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603009.html?si=1

2. 中唐前期詩歌有哪些特色

中唐前復期的代表人物劉長卿、韋應制物、戴叔倫及「大歷十才子」大多生於開元盛世,又都經歷了「安史之亂」,一方面,受到盛唐精神的感染和盛唐藝術的熏陶,詩歌中也會表現出對盛唐氣象的繼承,如詩中表現出追求建功立業的精神和豪邁的英雄氣概,邊塞詩中也流露出英雄豪情和愛國精神、表現出昂揚的感情基調和壯大的氣概,仍然關注社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現實生活;另一方面,時代的盛衰變化在他們心理上造成強烈的失落,熱切的仕進慾望為消極避世的隱逸情懷所取代,迴避現實、吟詠山水、稱道隱逸,遂詩壇的主要傾向。除應酬唱和之作外,他們的詩主要寫日常生活瑣事、自然風物和羈旅愁思,抒發寂寞清冷的孤獨情懷,表現超然世外的隱逸風調。這種時代風尚和人生情趣又影響到他們的審美情趣。詩歌中開元、天寶盛世時的理想色彩、浪漫情調逐漸消退,藝術上追求沖淡平和,追求淡遠韻味,雖有風味而氣骨頓衰。

來源:網頁鏈接

3. 初唐 盛唐 中唐 晚唐 各期的詩歌特點

唐詩的發展

簡介
『唐代詩歌是在繼承過去傳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我國的詩歌自三百篇、楚辭之後,經歷了漢魏六朝的長期發展過程。在這方面積累了豐富的遺產。如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光輝傳統的建立和發展,不同題材領域的開拓,各種體裁的不斷形成,以及聲律的運用,語言風格的創造,手法技巧的革新,創作經驗的總結,都為唐代詩歌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借鑒。更值得重視的是唐代作家對詩歌遺產所採取的批判繼承、推陳出新的態度,使之日新月異,出現了高峰。當然,唐代政治、經濟的昌盛繁榮,國力的強盛,思想的活躍,以詩取士的科舉制度,中外文化的交流等等,都是促進詩歌發展繁榮的社會基礎和歷史條件。

唐三百年間,詩歌發展的四個階段,即是初、盛、中、晚四期。第一期,自高祖武德元年(公元六一八年)至睿宗先天元年(公元七一二年)。唐開國之初的詩人皆當時的風雲人物,他們有較深的文學修養,又都受齊梁文風的影響,但是他們的詩歌中也散發出一些新鮮氣息。『貞觀、永徽之時,虞、魏諸公,稍離舊習。』(唐詩品匯·總序)即如太宗的《帝京篇》,胡元瑞曾贊揚它『藻贍精華,最為傑作』。魏徵《述懷》氣韻高古,虞世南的邊塞之什,追琢精警,風格蒼勁,亦稱力作。而模仿陶潛的生活與詩風的王績,則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先驅。到了武後時期,四傑挺出,他們是齊梁中健將,淵源於庾信,才調縱橫,氣象宏闊,改造了宮體詩,聲律及風骨兼有的唐詩正式形成。特別是七言長篇,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杜甫說『王楊盧駱當時體』,『不廢江河萬古流』,是完全正碓的評價。繼而有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李嶠的《汾陰行》,浸入玄想。以後發展成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將詩情和哲理自然地融合起來,成為『孤篇橫絕』(王闓運語)的宮體極致。

同時沈佺期、宋之問繼承了前人以聲律入詩的成就,完成了五、七言律詩形式的創造。自此以後,詩之分為近體和古體有了明確的界限,詩人在創作上,專工近體和古體也漸漸有分道揚鑣之勢,這的碓是『詞章改變之大機』(《詩藪》內篇卷四)。

陳子昂於舉世為齊梁之際,獨舉復古的大旗,提出漢魏風骨,以振衰起敝,端正詩歌發展的趨向,為以後唐詩的發展和繁榮打好了基礎,開拓了道路。他的《感遇》三十八首是這一主張的實踐。在內容上廣闊地反映社會現實,在形式上一掃藻飾華艷。上承阮籍《詠懷》,下啟李白《古風》,韓愈所稱『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者以此。

第二期,自唐玄宗開元元年(公元七一三年)起至代宗永泰二年(公元七六六年)。主要是開元、天寶時代,是唐朝的鼎盛時期。詩人們為了反映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和表現各種願望和理想,把詩歌藝術繼續推向前進,在創作實踐中發展了各種體裁和形式,開創了眾多流派,表現了多種風格,而蔚為詩國中萬紫千紅、百花齊放的壯觀。其時名家輩出,佳作如林,形成我國古典詩歌發展史中的極為繁榮的時代,即文學史家所羨稱的『盛唐』。天寶以前,奮厲無前、蓬勃向上的精神和浪漫主義的詩風是這時期詩壇的主流。以高適、岑參為主,並有王昌齡、李頎等人共同形成的邊塞詩派,是浪漫主義中的一個重要流派。他們的邊塞之作,表現了馳騁沙場、建立功勛的英雄壯志,抒發了慷慨從戎、抗敵禦侮的愛國思想,還描寫了西北邊強奇異壯麗的景色。同時也反映了征夫思婦的幽怨和戰士的艱苦,各民族之間、將軍和士卒之間的矛盾。邊塞詩反映了這個時代中有關戰爭各方面的現實,產生了許多優秀傑出的詩篇。這一派名家中還有王翰、王之渙、崔顥、劉灣、張謂等。

同時,有以孟浩然、王維、儲光羲等為代表的田園山水詩派。他們上承陶淵明、謝靈運、謝眺的藝術傳統,描寫山川的自然和田園閑適生活。在他們的筆下,有壯闊的湖山,有恬靜私村落,也有清新秀麗的園林。或以素描見長,或以刻畫見工,使晉宋以來形成的山水詩更加豐富,描寫技巧上有所發展。這一派的作家還有常建、祖詠、裴迪、丘為、崔曙、綦毋潛等。

這兩個流派詩人的作品並不局限於本派之內。王、孟除田園山水詩外,高、岑子邊塞詩外,他們都寫過反映其他現實生活的詩篇,說他們是田園山水詩人或邊塞詩人,只不過是就其作品的主要方面而言。例如王維,作品中就有一些邊塞名篇,如洋溢著慷慨報國精神的《隴頭吟》、《老將行》等。至於就風格上說,雖然同一流派的詩人有其同的特點,但每個詩人都建立起自己的風格,這是唐代著名詩人的特色,也是我國詩歌藝術已經成熟的標志。

盛唐是唐詩發展的高峰,而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和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則是這座高峰的頂點。

李白以儒家的兼濟天下思想為主,道家的功成身退思想為輔。他有宏偉抱負和進步理想,但生活在唐朝統治階級開始走向腐化、政治趨向黑暗的時期,無法實現。特別是經過三年供奉翰林的政治生涯,洞悉當時的腐敗現實,因而在放還之後寫出許多猛烈抨擊黑暗政治、極度蔑視腐朽無能的權貴、沖擊封建禮教的光輝詩篇,表現出強烈的叛逆精神和熱烈追求光明的理想。他的筆力變化,極於七古雜言歌行,如《蜀道難》、《遠別離》、《將進酒》、《天姥吟》等等。他的詩風壯浪縱恣,熱情奔放,豪壯飄逸,擺去拘束,千變萬化,豐富多彩,使梁陳宮掖之風,掃地並盡,不愧為屈原以後另一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安史之亂的爆發是唐代由盛而衰的轉折點。這年杜甫寫出了震爍古今的傑作《奉先詠懷五百字》,揭露了階級的對立。此後他寫了《悲陳陶》、《哀江頭》、《春望》、《北征》、《洗兵馬》、『三吏』、『三別『』、《秦州雜詩》、《秋興八首》等一系列具有高度愛國主義精神和熱愛人民的偉大詩篇,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現實,被後人稱為『詩史』。在作法上,集傳統遺產之大成而獨開生面。他的樂府詩即事命題,無復依傍,古近體以時究入詩、議論入詩,使詩歌歷史化各散文化,開辟了詩歌的新天地。在風格上極盡沉鬱頓挫,雄渾激壯之能事,成為變古開新的偉大現實主義詩人。

第三期:自代宗大歷元年(公元七六六)至文宗大和九年(公元八三五年)。這是中唐時期。安史之亂雖然平定,但社會上瘡痍滿目,憲宗元和時期國家實力有所增強,平定了兩個藩鎮,這就是史家所謂的『中興』,對中唐文學的繁榮有很大的刺激作用。

此期詩歌的派別最多,可分前後兩小期:(一)大歷,(二)元和。

大歷前期有元結、顧況等揭發社會矛盾、同情人民疾苦的詩歌,成為杜甫的同調。劉長卿多寫山水隱逸,清新含蓄,字句研煉,權德輿推為『五言長城』;韋應物高雅閑淡,為白居易所稱道,皆接近王、孟。

大歷有十穿子之目,他們的詩皆以華美靈秀為宗。《四庫全書總目》雲:『大歷以還,詩格初變,開、寶渾厚之氣,漸遠漸漓,風調相高,稍趨浮響,升降之關,十子實為之職志。』(《錢仲文集》)這個評斷是中肯的。獨李益的七絕,音節神韻,可追王昌齡、李白。

後期元和,詩歌又出現第二次高潮,突破了大歷詩人的狹窄天地,顯現出多種流派和多種風格。就其趨向而言,大致為韓孟詩派及元白詩派。其代表人物是韓愈和白居易。

韓愈在倡導古文的同時,也致力於詩風的革新,力矯大歷十才子的平弱詩風。他學習李、杜,繼承並發揚李白豪放和杜甫沉雄的傳統,他的詩驅駕氣勢,嶄絕崛強,萬怪恍惚,採取為文作賦的筆調,鋪張揚厲,議論縱橫,開創了奇險生新的風格。他的表作有《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石鼓歌》、《山石》等。而思苦奇澀、硬語盤空的孟郊,備受韓愈的推崇。屬於這一派的還有盧仝、劉叉、賈島、李賀等人。他們各以自己獨具風格的作品豐富了詩歌園地,其中李賀以濃麗的色彩、出人意表的想像,警邁奇詭,絕去翰墨畦徑,尤為傑出。

同時以平易通俗的語言繼承杜甫新題樂府傳統而加以發展各革新的白居易,代表了當時的現實主義流派。寫了《秦中吟》和《新樂府》等偉大作品,使他成為此期的偉大詩人。他的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在當時和後世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如晚唐鄭嵎的《津陽門》、韋庄的《秦婦吟》,一直到明末吳偉業的《永和宮詞》、《圓圓曲》,以及近代王闓運的《圓明園詞》、王國維的《頤和園詞》,皆是他的流風遺韻。與白同派的作家有元稹、張籍、王建、李紳等人,皆以新樂府著名。元稹的《連昌宮詞》是其力作,論者以為高於《長恨歌》;他的《遣悲懷》抒情真摯,膾炙人口。李紳則是標榜並創作新題樂府的第一人。

在這兩大派以外,自樹一幟的有柳宗元和劉禹錫。他二人都是永貞革新失敗後被貶的傑出作家。劉禹錫在當時有詩豪之目,其詩雄渾老蒼,尤多感慨諷刺之什,近體高於古體,七絕為當時之最,在學習民歌上有卓越的成就。

柳宗元以五古山水詩為最,他處連蹇困厄之境,發清夷澹泊之音,而嵯峨蕭瑟之感自蘊其中。蘇軾評雲:『子厚詩在陶淵明下,韋蘇州上。退之詩豪放奇險則過之,而溫麗靖深不及也。』又雲:『外枯中膏,似淡實美,淵明、子厚之流是也。』然溯柳詩之淵源,則劉熙《藝概》謂:『陶謝並稱,韋柳並稱,蘇州出於淵明,柳州出於康樂,蓋各得其性之所近。』斯言得之。

第四期:自文宗開成元年(公元八三六年)至哀宗天佑四年(公元九O七年),是為晚唐。此期唐朝國勢衰微動亂,詩有深沉的感傷情調,向著華艷纖巧的方向發展。這時期的傑出詩人有杜牧和李商隱。

杜牧具有政治抱負而不得施展,在《河湟》詩中,他對朝政的混亂和國勢的衰微表示無限的憂憤;在《早雁》中對邊地人民表示受情。他的律詩、絕句成就最高,詠史詩很著名,對歷史上興亡成敗的關鍵問題發表獨到的議論,這種史論絕句的形式,頗為後來文人所仿效。他的抒情寫景的七絕,爽朗俊逸,雄姿英發,有很高的藝術成就。

李商隱在牛、李黨爭中站在李德裕的革新力量一邊的。當李黨處於無可挽回的失敗情況下,他卻用自己的一支筆為之申冤辯誣,表現了他堅持進步傾向、追求理想的氣概和品質。由於當時腐朽勢力的強大,革新派的最終被扼殺,唐朝從此一蹶不振,這就是李商隱悲劇的根源,也就是他創造出沉博絕麗而又撲朔迷離的富有悲劇色彩的詩歌的真正原因。他的名篇《安定城樓》、《重有感》,或關懷國運,或痛憤時局,慷慨激越。他的詠史絕句,曲折地對政治問題發表意見,形象鮮明,諷意強烈。而對唐帝國的奄奄一息,在《樂游原》中發出了低沉末世的哀音。他的作品中最為人傳頌的是無題詩。這些七律被後人認為是最高的藝術成就。在藝術上繼承了杜甫七律沉鬱頓挫的特色,又融合了齊梁詩的濃艷色彩,李賀的幻想像徵手法,形成了深情綿邈、綺麗精工的獨特風格,具有更多的創造性。

唐末五代,政治極度黑暗腐朽,戰禍連年,經濟衰退,詩壇的總趨勢也走向衰落。這時,有一批比較貧寒的詩人,如杜荀鶴、聶夷中、羅隱、於濆等。他們以通俗的語言反映現實,特別反映勞動人民的疾苦。也有一批以凄婉輕艷的風格,抒寫傷離悼亂的詩人如韓偓、司空圖、韋庄等。還有皮日休、陸龜蒙,宗奉韓愈,詩境艱澀、用字奇僻,在吟詠個人生活中寫對世事的沉痛。還有一批效法張籍、賈島專寫律詩的如李洞,方干、唐求等人,這些作家一般說來成就不大。

以上是對唐代詩歌發展流變的極簡單敘述,只是唐代作家流派風格的一斑,唐詩的內容當然遠不止此。勾劃這個輪廓,聊供讀者參考。』

4. 中唐時期唐詩的創作特點

中唐是唐詩的繁衍期。此時的風格流派比盛唐更多:劉長卿、韋應物的山水詩,李益、盧內綸的邊塞詩,都在容一定程度上繼承了盛唐詩風;韓愈、孟郊有意發展杜詩雄奇的一面,形成了以橫放傑出、排奡瘦硬為特點的韓孟詩派;李賀更融合楚辭、樂府和李白的浪漫色彩,獨樹詭麗瑰奇之一幟;劉禹錫、柳宗元或發思古之幽情,或借山水以抒幽憤,亦有獨到的渾成清峻的特色。值得注意的是他們之中有些人在語言上刻意推敲,如韓愈、孟郊,有些人在意境上著意刻畫,如李賀、柳宗元,有些人尤喜以議論或散文入詩,如韓愈,這都不但進一步豐富了「唐音」,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開啟了「宋調」。

中唐詩歌影響最大的流派,要推以白居易為首的,有李紳、元稹、張籍、王建等人廣泛參加的新樂府運動。

5. 唐詩四個階段的寫作特點

1、初唐時期:

在文風上,初唐時期的詩人作品中氣象萬千,雄渾博大,已經從南北朝爭相纖構狹小的宮體詩中逐漸走了出來,開辟了新的世界。

2、盛唐時期:

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唐詩發展至頂峰時期,題材廣闊,流派眾多,出現「邊塞詩派」與「田園詩派」等。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和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即是這一時期最傑出的代表。

3、中唐時期:

在中唐時期,分為前期與後期,前期處於低潮,後期則重現繁榮景象。前期代表詩人劉長卿、韋應物(山水詩,王孟余緒)、盧綸、李益(邊塞詩,高適、岑參余緒)後期則出現「新樂府詩派」、「韓孟詩派」。

白居易、元稹領導了新樂府運動。白居易,他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進步理論主張,白居易的詩明白曉暢,通俗易懂,深受群眾喜愛,代表作有《長恨歌》、《琵琶行》等;此外,劉禹錫,李賀之詩也頗有成就。

(5)中唐詩歌特點擴展閱讀:

唐詩繁榮原因:

1、唐代社會在發展中解決了很多的束縛,在一些政治變革、經濟變革、取得很大的進步,更重要的是由『門閥仕族攏斷政治』局面已基本結束,使老百姓在生活實踐中,思想大大解放,從而為文化生活之一的形式『詩歌創作』開拓了視野、詩歌藝術得到了『活水源泉』。

2、由於經濟的普遍提高,給文學的繁榮提供了物質條件和廣泛的來源。

3、前代文學積累,得到了很好的繼承,因此也為唐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唐代詩人們是在前人的文化遺產上,發揚光大才有可能兼收並蓄,取人之長,推陳出新,把中華詩歌文化推向新的高峰。

4、唐代採取了科舉制度,考試內容就有詩、賦,而皇帝也熱愛詩歌,必然造成重視詩歌的『社會風氣』,因而,提高了文人的社會地位。

6. 唐代詩歌的的特點

唐朝是我國詩歌史上的黃金時代,流轉至今的有兩千多位詩人的近五萬專首詩歌。唐詩反映了唐代屬社會生活的豐富內容,具有完美的藝術形式,是我國封建社會燦爛文化的一朵奇葩。
唐朝詩歌的 發展分為四個時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1初唐詩人中,有創見的是陳子昂等,他強調詩歌思想內容,代表作是《登幽州台 歌》。
2盛唐時期,詩歌有了新的發展,才華橫溢的詩人輩出。王維 以優美的山水、田園詩聞名。這時詩歌成就最高的大詩人是李白,和杜甫比李白的詩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想像豐富、語言輕快,人稱為「詩仙」;杜甫的詩歌反映了唐代由盛轉衰復雜、動盪的歷史時代,後人稱他的詩為「詩史」,稱他為「詩聖」。
3中唐時期,詩壇掀起改革浪潮。以白居易為代表的一些詩人,提倡詩歌更多地反映現實生活,達到教育目的。
4晚唐時,國事日趨衰危,是多事之秋。李商隱和杜牧是這時文壇上的雙壁,他們的詩里表達了憂國憂民的情感。

7. 唐代不同時期詩歌的不同特徵

唐代 (618 -- 907) 的詩主要可為四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1. 初唐 (618 -- 712):初唐是唐詩的醞釀形成時期,主要的詩人有初唐四傑 (王勃、駱賓王、盧照鄰、楊炯)、沈?期、宋之問、陳子昂。
1)詩境上:歌行在盧駱手裡「從宮廷走到市井」(盧照鄰《長安古意》);五律在王楊手裡「從台閣移至江山塞漠」(楊炯《從軍行》)。

(2)重視聲律;

(3)講求骨氣:如《從軍行》慷慨豪邁;《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洗悲酸之態,爽朗超脫;《在獄詠蟬》有寄託。

四傑有自覺的變革文風的意識,提倡剛健骨氣的文風。楊炯《王勃集序》曰:「(龍朔變體)骨氣都盡,剛健不聞。思革其弊,用光志業。」在他們的詩中已出現壯大、慷慨的作品。楊炯《王勃集序》評王詩:「壯而不虛,剛而能潤,雕而不碎,按而彌堅。」認為王勃能以風骨充實作品,既壯健又有藻飾。

明王世貞《藝苑卮言》:「詞旨華麗,固緣陳、梁之跡,骨氣翩翩,意象老境,超然勝之。」認為既有宮體詩華靡的一面,又有風骨。他們努力開拓詩歌境界,能夠運用比較暢達的氣勢來去感駕文辭,將六朝的駢儷轉化為流麗矯健。

杜甫《戲為六絕句》: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2. 盛唐 (712 -- 675):盛唐時期是唐詩的黃金時代。當時優秀詩人如群星麗天,還出現了兩位光耀千古的偉大詩人 -- 李白和杜甫。除李、杜外,高適、岑參、王維、孟浩然也是傑出的詩人。

初唐詩歌發展的脈絡是從宮廷御用轉向個人抒情。盛唐詩歌普遍的主題是社會政治主題,盛唐詩歌反映了唐人重視事功、富有理想、高度自信、胸懷開朗、熱情豪邁的總體風貌。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李白《上李邕》)

1)、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2)、表現新的體驗。即使是舊題材,也寫出新體驗。如邊塞詩。

3)、大眼光、大格局。初唐詩歌精細,盛唐詩歌闊大。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黃河之水天上來,奔騰到海不復回;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會須一飲三百杯……與爾同銷萬古愁。(李白《將進酒》)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州。(李白)王灣《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4)、寒士階層大量地走向詩壇。

3. 中唐 (766 -- 835):中唐的詩歌,不過是盛唐的延續。 中唐是唐詩發展史上的重要轉折時期,也是繼盛唐之後的又一個繁榮時期。至貞元、元和年間,由於出現了韓孟、元白兩大風格迥異的流派和劉禹錫、柳宗元等風格獨標的名家,唐詩又掀起了第二次高潮。中國古代詩歌史上有三個高峰期,稱為「三元」??開元、元和、元佑。主要的詩人有韋應物、柳宗元、韓愈、孟郊、元稹、白居易。與盛唐時期詩歌相比,這一時期的詩歌創作呈現如下的特徵:

1)、詩歌作者和作品數量多、遠遠超過盛唐時期

2)、追求新變。盛唐時期詩歌創作達到高峰,盛極難繼,中唐詩人不得不另闢蹊徑,追求新變。正如白居易所說:「詩到元和體變新」(《餘思未盡加為六韻重寄微之》。借用,實際白是專指唱和長律而言)。

3)、多元化。不同的詩人和創作群體有不同的新變追求,結果就形成詩歌創作的多元化。其表現就是創作個性更為鮮明突出,風格流派更為豐富多樣。

4. 晚唐 (836 -- 906):晚唐時期是唐詩從盛轉入衰微的時代,多數的詩人以摹仿前人為能事,氣度不足,藝術成就不高。晚唐詩歌普遍帶有衰颯悲涼的氣氛,感傷色彩很濃。葉燮《原詩?外篇》:

論者謂晚唐之詩,其音衰颯。……盛唐之詩,春花也,……晚唐之詩,秋花也。江上之芙蓉,籬邊之叢菊,極幽艷晚香之韻,可不美乎?

余恕誠《唐詩風貌》把晚唐詩歌分為兩大群體:一是窮士詩人,以賈島、姚合、孟郊為代表,包括皮日休、陸龜蒙。風貌特點:收斂境界縮小、淡冷淡泊冷清的心理、著意寫詩用心思。二是綺艷詩人,以「小李杜」、溫庭筠為代表。風貌特點:悲愴、綺麗、委婉。

晚唐詩人以李商隱、溫庭筠、杜牧三人為代表。

初唐約百年,詩人大約270人,詩歌2757首,其中心問題是要批判地繼承六朝文學,融合南北文風,為詩歌發展開辟一條健康的發展道路。

初唐百年詩歌的演進,可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即前後兩個五十年。初唐的前五十年可說是宮廷詩的時代(2)。從作家來講,初唐前五十年主要是以李世民為代表,包括李百葯、虞世南、馬周、許敬宗、楊師道、長孫無忌、魏徵、上官儀、褚亮等人在內的作家群,而以「綺錯婉靡為本」的「上官體」為這一時期的代表。初唐的後五十年是逐步突破舊的詩風,建立唐詩風范的時期。這一時期,文壇上比較熱鬧,改革詩風的呼聲與創作實踐同樣強烈,先是高宗武後時期,以「文章名天下」的初唐四傑登上詩壇,把詩歌的題材從宮廷移到市井,從台閣移到江山與塞漠,感情基調也清新健康起來,繼之有沈?期、宋之問確立了律詩這種新形式。最後是陳子昂登高一呼,痛斥齊梁,高倡風骨,為唐詩開展健康地發展道路。總而言之,初唐詩歌雖未完全擺脫六朝的浮華和纖弱,詩歌的現實性和思想性尚有待進一步提高,但已透露了新的氣息。

盛唐,是唐代詩歌達到繁榮的頂點時期,在短短的五十三年裡,涌現出了十幾位大詩人,他們以不相同的風格,投入到了盛唐之音的大合唱之中去。正如李白《古風》其一所說:「群才屬休明,乘運共躍鱗。文質相炳煥,眾星羅秋?。」在盛唐詩壇上,李白、杜甫無疑是兩位最偉大的時代歌手。而以王維、孟浩然為首的一批詩人和以高適、岑參為首的另一批詩人分別以或寧靜優美、或豪邁奔放的音符,彈奏出盛唐之音的不同音部。總體來說,這一代詩人大都具有宏偉的理想和抱負、蓬勃熱烈的感情,他們的詩歌大都充滿了一種積極向上的青春活力,這也就是後人所稱道的盛唐之音。李白詩歌則是盛唐之音的典型代表。「安史之亂」是唐帝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也是整個中國封建社會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偉大的詩人杜甫,以他如椽巨筆,在詩中真實而又生動地反映了這一時代巨變。在詩歌史上,他既是盛唐之音的結束者,又是中唐詩歌的開啟者,在整個唐代詩歌史上占據著繼往開來的作用,也是整個中國古代詩史上一位傑出偉大詩人。

中唐詩人大約五百七十人,詩歌數量最多,約一萬九千餘首,詩歌流派也最多,所以高?稱之為「中唐之再盛」。這時與安史之亂期間相比,雖然時局得到相對的穩定,但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朋黨之爭以及日益尖銳的階級矛盾,使社會陷於嚴重的無法擺脫的危機之中。盛唐那積極浪漫主義的熱情和理想退潮了,嚴峻、冷酷的現實使詩人們不得不傾向冷靜的觀察與思考,所以詩歌轉向了現實主義道路。而盛唐詩歌在藝術上所達到的成熟完美的境界,也為中唐詩人在詩歌藝術的創新與開拓上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中唐詩歌無論在內容還是藝術上,都出現了竟相創新的局面,詩人及流派的創作「如危峰絕壑,深澗流泉,並自成趣,不相沿襲」(胡應麟《詩藪》外編卷四)。中唐詩壇,大致有以下幾派:

(1)以白居易和元稹為首,包括李紳、王建、張籍等人在內,倡導新樂府的創作,要求「歌詩合為時而作文章和為事而著」,揭露中唐社會政治的各種弊端,反映時弊民疾,在詩歌形式上只要求淺顯平易通俗,自然,他們的創作在當時乃至以後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2)以韓愈孟郊為代表的一派詩人,從尚奇怪,重主觀的創作主張出發,著力於探討詩歌的新的藝術形式,並且通過個人的遭遇來反映社會的黑暗。這一派詩人除了韓孟之外,還有劉叉、盧仝、馬異、賈島、李賀等,其中韓、孟、李最為出色。

(3)韓、孟、元、白之前的中唐早期,尚有劉長卿、韋應物與大歷十才子等詩人,帶著對盛唐的依戀,以蕭條、冷落的心境表現山林隱逸的生活情趣。

(4)柳宗元、劉禹錫等「元和貶謫」詩人,或借異鄉山水以抒發貶謫之苦悶,或借歷史古跡抒發千古興亡之慨嘆,柳的山水詩寫得清淡秀麗,峻潔峭激,劉的詠史詩則豪邁暢朗。

晚唐七十年,是唐詩的晚秋時節,但並非一片蕭瑟。總體來看,由於晚唐政治形勢的惡化,人民生活更加貧困,所以現實主義詩歌在晚唐繼續得到發展。李商隱、杜牧兩位詩人為晚唐之翹楚,他們的詩歌,無論其內容還是藝術都具有傑出的成就。許渾、溫庭筠、韋庄、司空圖、韓?、鄭谷等詩人,也都各有特色。而皮日休、杜荀鶴、聶夷中等人,繼承了中唐元白新樂府的傳統,在反映民生疾苦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由於晚唐時局如西風落照,士人深感回天乏力,故淡泊情懷與艷情綺思的主題在晚唐詩壇便十分流行。而艷情綺思的題材在詞這一新起的藝術形式中表現的更為充分。到了五代時期,詞這種形式迅速發展,為後來宋詞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8. 中唐時期唐詩的風格流派呈現出怎樣的特點

中唐是唐詩的繁衍期。此時的風格流派比盛唐更多:劉長卿、韋應物的山回水詩,答李益、盧綸的邊塞詩,都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盛唐詩風;韓愈、孟郊有意發展杜詩雄奇的一面,形成了以橫放傑出、排瘦硬為特點的韓孟詩派;李賀更融合楚辭、樂府和李白的浪漫色彩,獨樹詭麗瑰奇之一幟;劉禹錫、柳宗元或發思古之幽情,或借山水以抒幽憤,亦有獨到的渾成清峻的特色。值得注意的是他們之中有些人在語言上刻意推敲,如韓愈、孟郊,有些人在意境上著意刻畫,如李賀、柳宗元,有些人尤喜以議論或散文入詩,如韓愈,這都不但進一步豐富了「唐音」,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開啟了「宋調」。

杜工部集 杜甫著

9. 初唐詩歌 總體特徵

初唐詩歌是唐抄代詩歌走襲向興盛的准備階段。初唐大致是指從唐初到唐玄宗先天時期(618-712)。初唐前期詩歌受南朝齊梁詩風的影響較大。貞觀時期聚集在唐太宗周圍的宮廷詩人虞世南、李百葯等,他們的創作日趨宮廷化、貴族化,多是奉和應制之作,琢磨技巧,雕飾辭藻,齊梁積習猶存。以上官儀為代表的「上官體」,成為當時宮廷詩人創作的典範。初唐後期詩歌雖沒有完全擺脫齊梁詩風的影響,但出現了新的轉機。「四傑」的創作開創了不同於宮廷詩人的新詩風,在內容題材、審美追求和風格上都發生了關鍵性的轉變。「文章四友」、「沈宋」雖也都是宮廷詩人,但對律詩的定型和成熟作出了貢獻。陳子昂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是轉變唐代詩風的重要人物,他力反齊梁詩風,主張恢復漢魏風骨和風雅的興寄傳統,並且實踐了這個主張。總而言之,初唐詩歌顯示了過渡和創新的特點。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