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詩歌評論文章

詩歌評論文章

發布時間: 2020-12-23 09:11:07

❶ 求一篇詩歌和點評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譯詩】

風雨將春天送走了,
飛雪又把春光迎來。
正是懸崖結下百丈冰柱的時節,
但仍然有花枝俏麗競放。
俏麗但不掠春光之美,
只是把春天消息來報告。
待到山花開滿大地時,
梅花就在花叢中歡笑。

賞析

梅花是中國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詠不絕的主題。宋代林和靖,這位賞梅愛梅的大隱士就有不斷吟唱梅花的詩篇。以「妻梅子鶴」的感情寄寓於梅花之中,可謂愛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這里所據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的《卜運算元·詠梅》的確與陸游所寫大相徑庭。陸游寫梅花的寂寞高潔,孤芳自賞,引來群花的羨慕與嫉妒。而主席這首詩卻是寫梅花的美麗、積極、堅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時代革命者的操守與傲骨。中國寫梅之詩不計其數,大意境與大調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確以一代大詩人的風范,出手不凡,一首詠梅詩力掃過去文人那種哀怨、頹唐、隱逸之氣,創出一種新的景觀與新的氣象,令人嘆為觀止,心服口服。

年復一年,風雨送春歸去,但漫天大雪又將春天迎了回來。哪怕縣崖峭壁上結下百丈冰棱,面對如此盛大寒冷的冬景,梅花仍然一支獨秀,傲然挺拔。詩人當然也依古訓,以詩言志,也借梅寄志。就在這「高天滾滾寒流急」的嚴峻當口(即:當時中國的三年自然災害,以及反帝、反修的激烈斗爭),詩人以隆冬里盛開的梅花勉勵自己,勸慰他人,應向梅花學習,在如此險峻的情況下,勇敢地迎接挑戰,去展示自己的俊俏。詩人這個「俏」字用得極好,梅花從未出現這的形象就在這一個字上出現了。這是喜悅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勝利者的形象,當然這不僅是詩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詩人自己以及中國共產黨人的形象。這個「俏」包含了多少層深刻的含義啊,積極進取、永不屈服。

下闋,詩人又把梅花的形象向縱深引導,它雖俏麗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使者,為我們送來春的訊息。而當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時候,梅花卻獨自隱逸在萬花叢中發出欣慰的歡笑。梅花,它在詩人眼中是一名戰士,它與嚴寒搏鬥,它只為了贏得春天,通報春天的來臨,然後退去,並不強奪春天的美景。這一形象是大公無私、默默奉獻的形象。詩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為一名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的形象,它已從一個中國革命者成為一名世界革命者。梅花在新中國里,它的形象已被詩人塑造成型,更加豐滿高大了。

2、 打麥詩

杜.培雷(法國)1522年--1557年

你們願以輕快的步履
走遍天下
輕聲搖曳著碧綠的影子
我獻上紫堇花 百合花
玫瑰花 剛摘下粉紅色的玫瑰花
與罌粟花
你們對田野吐氣
向住屋呼吸
我卻在炎熱中
翻打我的麥子

* 這是一首世界名詩,這是1975年義大利隱逸派詩人蒙塔雷在瑞典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典禮上號召全體人員一起朗誦的一首令人陶醉的小詩。在經過了27年後,我們依然可以想像和體會當時全體參加人員在蒙塔雷的領頌下內心所感受到的沉湎和此後會經常想起的那一種在「人類心靈的頂峰」相聚時所感到的霎那而又永恆的震動。
有意思的是,這首詩雖然在後世成了世界名詩,但寫出這首詩的詩人杜.培雷在法國詩歌史上的地位卻並不高,幸虧十九世紀的兩位不同國籍的文學家和文藝評論家推崇和解說,才使得這首寫於十六世紀的小詩流傳下來。而蒙塔雷的熱愛又使得這首詩將以更長的時間和更廣闊的地域來尋找到它自己最心愛的讀者。就象1988年我在杭州外文書店的二樓上翻讀到這首詩時的狀態一樣:我望著窗外不遠處那迷朦的西湖,霎那間,那微卷閃爍的湖波變成了一大片長滿了紫堇花、百合花、玫瑰花與罌粟花搖曳的田野,而湖面上那些幸福陶醉的人們,他們那揮動的手臂、翻飛的船槳也一下子變成了詩中的那個在炎熱中不斷翻打著麥子的身影......詩的能力一致於此,詩歌無以名狀的魅力使幸福的感受象每日的晚餐一樣變的觸手可及。
仔細分析這首詩,它的音韻是柔和的,它的節奏是舒緩的,它的發聲甚至是低婉而又輕悄的,就是這樣一首似乎都帶點兒女性意味的小詩,卻在最後兩句詩中突然變換了含義與聲調,一種優美與辛勞突兀的兩廂對立起來:當你們正在「以輕快的步履/走遍天下」,正陶醉在「對田野吐氣/向住屋呼吸」,時,「我卻在炎熱中/翻打我的麥子」。這樣,這首詩就忽然在輕松中變的沉重起來,就象唐代李商隱的名句:夕陽無限好之後,忽然來了句:只是近黃昏。又象芒克的《路上的月亮》一詩中的兩句,在「生活是多麼美好」的感慨之後,又忽然來了句徹底消極的兩個字:「睡覺!」。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但如果一首詩就按照這樣的例子去分辨好壞的話,那又會走上一條欣賞的歧路,詩歌發展到現在,它的形式是多樣的,它的節奏、音韻、聲調、抒寫的隨意性、意象的選擇和思想的呈現也是豐富多采,這里介紹的也就是其中的一種,正如浩瀚大海中的一滴水。
「偉大的抒情詩,能死亡,復活,再趨於毀滅,但常是人類心靈的頂峰」這正是蒙塔雷在介紹這首詩時想表達的一種他對詩歌的認識和觀念。正是這種觀念使得他把這首詩從十九世紀那兩位文藝評論家的文章中傳接下來並寫進了他自己的致答詞。
好了,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人們,現在我們沉下心來,讓我們一起跟著蒙塔雷輕聲朗誦:「你們願以輕快的步履/走 遍 天 下......」。

3、 盼 望

艾青(中國)1910年--1996年

一個海員說,
他最喜歡的是起錨所激起的
那一片潔白的浪花……

一個海員說,
最使他高興的是拋錨所發出的
那一陣鐵鏈的喧嘩……

一個盼望出發
一個盼望到達

* 這是一位中國的詩人,這當然也是一位我們浙江的詩人,而且這還是一位以描寫我們浙江一位鄉下老大媽而開始嶄露頭角的著名詩人。在上個世紀整個三四十年代,他的創作呈現了當時中國詩歌水平的一個高度,至今已被公認的一位在七十年代末又煥發過一次詩歌的青春的,並已得到定評的詩人。因為篇幅原因,這里無法展開他完整的詩歌創作,這首八行的小詩在他一生的寫作中也是一首不佔重要地位的作品。但作為中國老一代詩人中的代表,這一首小詩依然有可以一說的地方。當然,具體的從欣賞的角度看,這首詩與他的生命經歷也有著不可分隔的關系。

4、
雨下著

維森特.阿萊桑德雷(西班牙)1898年--1984年

黃昏,雨下著,我想像中的你也下著雨,這日子
記憶之門啟開著。你走了進來
我聽不到。記憶僅給我你的影象
那兒僅僅你的吻或是雨落著
你的聲音下著雨,你哀傷的吻下著雨,
深深的吻
泡在雨水裡,嘴唇濕潤著
記憶。你的吻
在柔和的灰空哭泣。
雨從你的愛中下著,濕潤我的記憶,
雨繼續下著。吻
自遠而下。灰色的雨
繼續下著。

* 法國超現實主義最重要的創始人之一布勒東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神奇永遠是美的」。阿萊桑德雷的這首愛情小詩在詩歌語言的呈現中便充分體現了這一點。首先,在下著雨的黃昏中,我想像中的「你也下著雨」,「你」怎麼會「下著雨」?我們的語文老師若看到這一句,可能馬上就要批上一句:病句!他可能還會將它改為:你也在雨中走著等等。這樣語法可能對了,但詩意卻被破壞了。象接下來的第五句到第八句:「你的聲音下著雨/你哀傷的吻下著雨/深深的吻/泡在雨水裡/嘴唇濕潤著/記憶。你的吻/在柔和的灰空哭泣/雨從你的愛中下著...」這一系列冒犯規范語法的詩句似乎更加值得批判:聲音怎麼會下雨?哀傷的吻又怎麼下雨?吻/泡在雨水裡?怎麼泡?不僅如此,這個吻而且還在柔和的灰空哭泣,吻還會哭泣?邊吻邊哭泣?高難度的吻?另外,雨從你的愛中下著...雨怎麼從你的愛中下來?等等,這一系列的詩句實在是不能從規范的語法中去領悟的,否則,病句連篇的評語是自然要得到的。那麼,一個獲諾貝爾獎的詩人的價值也就會在這樣的批語中被抹殺了。
其實,現代詩歌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充滿了「恢復語言的本來意義」以及「使用爛的語言重新煥發新的光彩」的責任和意義。這一點無論中外,已經有大量的文章加以論述。就中國古詩而言,這種創作手法也早已用熟,錢鍾書先生的一篇《通感》也已講的非常透徹。
阿萊桑德雷的《雨下著》便是這樣一首在語言的靈感上不斷展現神奇的作品。它就象一個奇峰緊接著另一個奇峰,神奇開掘著神奇,從一扇門推開你永遠不知道將會再見到另一種什麼樣的景象,但是,它總能帶來使你意料之外又驚喜於內心的效果。這就是詩歌發展的結晶和收獲之一。它也是詩歌「重新發現詞語」的成就和效果,這也是一個現代詩人,一代現代詩人和無數代接下來的詩人們的生命和價值所在。它有它自己的規律,無論你在中國,還是埃及,無論你是印度還是美國,正如這位西班牙傑出的詩人在這首詩中所展示的,現代詩歌的創作已經成為一種世界性的競賽,它自有它自成的標准與要求,每個詩人的才華和生命在這樣的創作中都會明顯地劃出優劣與價值。這是一桿標尺,而阿萊桑德雷已走到了一個令人贊許的高度。

5、

❷ 請評論這些文章詩詞

雖然回答了看到你這個問題,我還是說一下自己的建議吧:
第一篇文章:還是那句話,最為高考,是一篇好文章,但是文章中應該有很多實在的東西,你寫完如果仔細想一想,這篇文字你要表達的到底是什麼呢?估計你自己都很難說清楚了。文字功底夠了,你的文字功底絕對夠了,你所差的,是對生活的閱歷。

第二首:詩的意境在那裡不多說什麼了,寫景抒情很有古風的味道在那裡,但是在韻腳上,並不是說詩都該句句押韻,我覺得這首詩做到一三四句押韻就可以了,第三句押韻,讓人讀起來反而別扭,這是一首佳作,但是細節要注意。

對詩:這個作品有些勉強,像大漠茫茫有綠洲中,這個有字就應該換掉,千年在古詩中沒人會這么表達,而會用千古,歲月這個詞一般不會出現在詩中,依舊也是。三秋秦淮千轉腸,中一般古詩中不會有千轉腸這種表達,這些細微的地方是需要多多錘煉的。

對於以下的我就不一一評說了,我發現你的作品中會很頻繁的出現一些字詞,諸如:未央、殤,對於未央我不多說,但是殤字,不要亂用,要用的話,用傷,因為殤這個字在古時候是不能亂用的,後果很嚴重時,一般才用。

我很肯定你的潛力,按照樓上白易安的說法,你可能會有所作為,但是按我和你聊天時候說的話,我還是希望你牢牢記下:任何文學作品的創作,不能夠脫離生活,任何人的情感都有兩面性,不能只悲不喜,你的功底真的已經夠了,即使不練了,也不會退步太多,你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去感悟你的生活,去增加你的閱歷,我相信,如此以來,你的佳作會更多!

❸ 白居易詩詞評論文章500字

白居易《高僕射》
富貴人所愛,聖人去其泰。
所以致仕年,著在禮經內。
玄元亦有訓,知止則不殆。
二疏獨能行,遺跡東門外。
清風久銷歇,迨此向千載。
斯人古亦稀,何況今之代。
遑遑名利客,白首千百輩。
惟有高僕射,七十懸車蓋。
我年雖未老,歲月亦雲邁。
預恐耄及時,貪榮不能退。
中心私自儆,何以為我戒。
故作僕射詩,書之於大帶。
《高僕射》一詩宣揚的則是那種重視道德、淡泊名利的崇高精神。強調時代的精英們,應當用聖賢所推崇的道德精神來約束自己,感染社會。「富貴人所愛,聖人去其泰。」說的就是一種崇高的社會觀。追求幸福、富貴,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理想,如果像聖人那樣,為的是天下大眾,則可為且當為;但若只是為了個人和小家幸福安泰,則就不足取。在個人利益上應當遵照古代聖賢的教導來節制自己,方能成就事業(「玄元亦有訓,知止則不殆。」)。面對當時社會上「遑遑名利客,白首千百輩」和「清風久銷歇,迨此向千載」的嚴峻現實,詩人唯恐自己到了「我年雖未老,歲月亦雲邁」之時,還難保晚節,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特意創作這首詩並書之於衣帶上時時警誡自己(「預恐耄及時,貪榮不能退。中心私自儆,何以為我戒。故作僕射詩,書之於大帶。」)

❹ 關於詩歌評論

詩歌無非就是田園,山水,邊塞,愛情,仕途的。所以看詩的類容一般看的出在寫那種回,答只要你記住寫田園,山水,邊塞,愛情,仕途的詩歌的某一個名作,其他的評論對照著寫就可以了,比如田園的就想想陶淵明的,說:什麼表達了作者多田園生活的熱愛、嚮往等,上水的就對比王維的寫,說: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嘆什麼的,像李清照李商隱的相思愛情,李白杜甫的仕途,陸游的家國命運……反正總能再其中找到類同的東西,從類容上進行評論。其次就是寫作形式,一般不同種類的是個會有不同的韻腳和句式,這個就按照句子的的樣子和詩歌的類容說讀來鏗鏘有力或者百轉千回或者盪氣回腸或者心曠神怡或者耳目一新。反正就是把平時是個知識的積累多發揮點就ok了。

❺ 推薦一篇優秀的詩詞鑒賞的文章

關於寫景詩詞的鑒賞:

贈別類的詩詞在唐宋詩詞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而且內容豐富,可謂「說盡故人離別情」。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親友們「相見時難別亦難」,而詩人們對親情和友 情又看得很重,抒寫了大量的這類詩詞,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其中不乏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這些作品大多寫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餘味深長,令人擊 節嘆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詩人無盡的友情熔鑄在詩情畫意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詩人深摯的情誼包含在殷勤的祝福 中;「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詩人的相思之情充塞在天地春色中;「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詩人的質朴與豪爽寄託在樸素無華的語言 中;「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詩人晶瑩透明的冰壺裝下了理解和信任……

我們在解答贈別詩詞問題時應著重抓住以下幾個要點:

黃徹在《蛩溪詩話》中指出:「昔人論文字,以意為主。」正確理解一首贈別詩詞,首先得從主題入手。開篇的一組排比句,說的正是贈別詩詞的不同立意。立意問 題非常復雜,只能就比較常見的加以簡要分析。表現離別的愁思,這是最為常見的,如許渾《謝亭送別》(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 天風雨下西樓。)、冷朝陽的《送紅線》(采菱歌怨木蘭舟,送客魂消百尺樓。還似洛妃乘霧去,碧天無際水空流。),還有風格有之迥異的李白名篇《黃鶴樓送孟 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硬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等。李白的詩境界闊大,爽朗高遠,全詩一氣流轉,把別情寫得豁達大 度,新穎別致,不落窠臼,工麗中別有一種英爽之氣;而許渾、冷朝陽的詩凄惻纏綿,情韻悠長,含蓄蘊藉,耐人尋味。李頎《送魏萬之京》(朝聞遊子唱離歌,昨 夜微霜初渡河。鴻雁不堪愁里聽,雲山況是客中過。關城樹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既表達了詩人對魏萬的一片深情厚 意,更是對魏萬的勉勵。王安石《示長安君》(少年離別意非輕,老去相逢亦愴情。草草杯盤供笑語,昏昏燈火話平生。自憐湖海三年隔,又作塵沙萬里行。欲問後 期何日是,寄書應見雁南征。)則抒寫了兄妹之情,言淺而情深,使人體味到親人間的純朴而真摯的感情,可謂情真意切,催人淚下。而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既是對讒毀的蔑視,又是對自身潔白無瑕品質的自譽,更塑造出孤介傲岸的自我形象, 其意義遠遠超出一般的贈別詩。我們可以用劉長卿的《別嚴士元》(春風倚棹闔閭城,水國春寒陰復晴。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綠 湖南萬里晴?東道若逢相識問,青袍今已誤儒生。)來出一道這樣的題目:「請將這首的尾聯和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中的『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作個簡要的比較鑒賞,談談其在立意上和表現手法上有何異同。」在比較鑒賞時首先應注意到王昌齡和劉長卿相同的被貶遭遇,從「詩言志」出發,可見他們的主旨 基本相同;再從譴詞造句上的差異,以區別其不同。然後就可以作出這樣的回答:「相同的是這兩聯詩都抒發自己壯志難酬的惆悵之情。不同的是這一聯詩的牢騷似 乎更甚,說得也更露骨些,憤激之情溢於言表;而王昌齡則說得更為婉曲蘊藉,更為優柔舒緩。」

因為贈別詩詞是以抒情為主,而情景交融又是中華詩詞獨有的抒情方法,所以其次要抓住詩中所描繪的景物,做深入的分析,才能領悟到作者所抒何情。如李頎《送 魏萬之京》的中間兩聯,頷聯為魏萬設想分別後的寂寞情懷和鄉思之愁。出句寫聲,對句寫色,用鴻雁的悲鳴和山中的雲霧襯托出別情。頸聯聯想到魏萬赴京沿徒所 見的極易觸發羈旅鄉愁之感的景物。出句寫色,對句寫聲,用潼關樹林的秋色和宮苑中的搗衣聲來隱含別情。這兩聯詩雖然都沒有從正面來寫離情別意,但卻使讀者 強烈地感受到濃郁的情意,因為詩人完全將這些深厚的情意滲透在敘事和寫景中,用詩的語言來抒情,不但含蓄,而且有味、有趣。又如李白《送友人》中的「浮雲 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採用比喻,「白雲」、「落日」,形象鮮明生動,並富有創造性,出人意外,入人意中。且抒情豁達大度,情深而不覺悱惻,意切而不露哀 傷,有恰到好處之妙。詩人以景喻情,即景抒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我們可以用劉長卿《別嚴士元》(春風倚棹闔閭城,水國春寒陰復晴。細雨濕衣看不見,閑 花落地聽無聲。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綠湖南萬里晴?)來出一道題來加以鞏固,題曰:「詩人在這首詩中怎樣多層次地描繪江南水鄉的景物?抒發了什麼樣的感 情?」答題之前首先要看出前三聯全是寫景,其次要懂得每聯各寫何景。在此基礎上對每聯詩意作簡要的概括即可。其答案是:「首聯總寫江南水鄉初春的特點—— 春寒料峭,乍陰乍晴,變幻不定;頷聯具體描摹江南春景,主要抓住雨和花;頸聯則分寫現實和想像中的景色。以之寄託別情,並抒發自己壯志難酬的惆悵之情。」

領會詩詞中所蘊含的典故的含義,懂得詩人怎樣化用前人詩文,也是理解贈別詩詞的一個關鍵。

例如陳子昂的《送魏大從軍》(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悵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橫代北,狐塞接雲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以三個古代立功邊疆 的英雄人物比喻魏大,寄予魏大以很大的希望,同時也表現出詩人自己為國立功的宏願。開篇以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和魏絳消除邊患這兩個典故起,很自 然地切合送魏大從戎,希望他能像霍去病和魏絳一樣殺敵建功,保衛邊疆。而魏絳和魏大同姓,用這樣的典故更顯得有詩趣,古人寫詩填詞常用此法。接下以趙充國 喻魏大,《漢書》稱其為「六郡良家子」,他抗擊匈奴,官至後將軍。這一典故用得很別致,不直接點出是用典,而是通過送別時的交談透出,別有一番風味。最後 以燕然勒石的竇憲喻魏大,激勵友人勇立戰功。這四個歷史上的抗敵英雄的典故,詩人在使用時,或用其言,或用其事,或直接點出其名,或只說出其出生地,個不 相犯,富有變化,表現出作者純熟的技藝。又如李白《送友人》中的「揮手自茲去,蕭蕭斑馬鳴」,化用《詩經》中「蕭蕭馬鳴」,點石成金,把馬猶如斯,人何以 堪的繾綣之情很好地表現了出來。我們可以用鄭文寶《柳枝詞》(亭亭畫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煙波與風雨,載將離恨過江南。)來出一道題來加以鞏 固,題曰:「從『載將離恨過江南』和李清照『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王實甫『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中,你看到詩人們用 了什麼樣的思維來寫離別的愁怨?請作較詳細的分析。」 答題前要懂得:把愁、怨、恨「物化」——化虛為實,用形象來加以表達的創作方法,這是一個關鍵,再則,解答這道題要用比較分析法,既要異中求同,也要同中 求異。才能做出如下的正確答案:「詩人們都用了創造性思維,「載」是一個創新,他把愁恨搬上了船,後來李清照反過來說,這船「載不動許多愁」,王實甫又把 它搬上了車,用疑問句來表達,有繼承,也有發展。」

抓住贈別詩中的細節描寫,是深入領會詩意的一個重要環節。從詩歌創作的理論上來說,細節也叫「有包孕的片刻」,也就是最有情趣、最耐人尋味、最能引起人們 想像的片刻,它可以使讀者賞心悅目,得到一種美感的享受。如李白《送友人》中的「揮手自茲去」,可以算是一個較為典型的例子,但遺憾的是,往往被許多人忽 略了。人們只注意「蕭蕭斑馬鳴」這一典故的使用,稱贊其達到「鬼斧神工」佳境,卻隻字不提「揮手」這一淡到極點的細節描寫。其實,淡到極點,也就妙到極 點,你看,無論是行人還是送別的人,大家都沉浸在深深的別情中,盡管心中的有「不盡長江滾滾來」般的別情,但為如刀似的別愁所割斷,心知「千萬遍陽關也則 難留」,卻只能「欲說還休」,欲哭無淚,把千言萬語都融在這一「揮手」之中,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最佳境界,要不然的話,這一細節動作何以流傳至今, 千年不衰?還有,課本里柳永《雨鈴霖》中的「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則更為典型,詞人以非常細膩的描寫,刻畫出主人公離別時愁苦的容態,凄惻的內 心,極其深刻地揭示出離別時的無窮悲痛。你看,男女主人公緊緊握住對方的手,互相注視,淚眼汪汪,他們一句話也沒說,已經到了哽咽不能語的地步。與李白的 「揮手自茲去」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可以用黃庭堅《新喻道中寄元明》(中年畏病不舉酒,孤負東來數百觴?喚客煎茶山店遠,看人獲稻午風涼。但知家裡俱 無恙,不用書來細作行。一百八盤攜手上,至今猶夢繞羊腸。)來出這樣一道題:「這首詩尾聯的『一百八盤攜手上』中的『攜手』這一細節描寫,抒發了詩人怎樣 的一種感情?妙在哪裡?」回答前就應該運用「有包孕的片刻」這一理論進行思考,然後作出如下的回答:「『攜手』 非常准確而又生動地表現出詩人兄弟之間的深厚親情。作者侃侃道來,充滿親情,不須雕琢,自見意切。」

諧音修辭手法的運用在贈別詩詞中能起到含蓄雋永的表達效果,這一點也很重要。先看一下韋應物的《賦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鍾時。漠漠帆來 重,冥冥鳥去遲。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詩的最後一句就運用了諧音的修辭手法,詩中的「絲」是「思」的諧音。詩人將「相送 情」和「散絲」「互藏其宅」,可謂「妙合無垠」,且富有創新。李白以「唯見長江天際流」,「桃花潭水深千尺」寫別情,或取其長,或取其深,言情深意長者, 白也為最,余者皆不足稱。而韋應物則以細密的雨絲為比,且比中巧妙地蘊含諧音的手法可謂別開生面,獨辟蹊徑,雖不及李白,卻也給人以嶄新的形象,使詩句情 景交融,意韻悠長,堪稱一絕。贈別詩詞中最為常見的諧音字有以「柳」諧「留」,以「秋」諧「愁」等,如王維《渭城曲》中的「客舍青青柳色新」,鄭谷《淮上 與友人別》中的「揚子江頭楊柳春」,李商隱《離亭賦得折楊柳》中的「含煙惹霧每依依,萬緒千條拂落暉」,如李益《喜見外弟又言別》中的「明日巴山道,秋山 又幾重」,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中的「秋盡江南草木凋」等等,就不再一一詳細闡述了。我們可以用楊巨源的《和練秀才楊柳》(水邊楊柳曲塵絲,立馬煩君折 一枝。唯有春風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來出一道題來加深對諧音修辭法的認識,題曰:「詩中的『折柳』和『春風』各比喻什麼?有何好處?詩中哪些地方用 了諧音的修辭手法?有何深意?」解答之前只要理清諧音是諧何字,找到喻體和本體,即可迎刃而解,作出如下正確的回答:「詩中的折柳喻行人,春風喻送行人, 生動而貼切,堪稱妙喻。詩中有兩個地方用了諧音的修辭手法,一是『絲』,作者以柳絲含蓄地表達出離別之『思』;二是『柳』,耐人尋味地寫出了無情折柳似有 情,極其生動地表達了依依惜別之情。」

領悟並背誦一些贈別詩詞的名句可觸類旁通,有助於深入領會同類詩詞。杜甫有詩雲:「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佳句是一首詩的精華之所在,清朝的 何紹基曾經在《與汪菊士論詩》中說過:「詩無佳句,則溫馨之致不出。」詩無佳句若枝頭無花,似空中無霞。許多詩人因佳句而名垂千古,如宋祁因「紅杏枝頭春 意鬧」,張先因「雲破月來花弄影」,秦觀因「山抹微雲」,賀鑄因「梅子黃時雨」,李清照因「人比黃花瘦」而名滿當世,甚至因此而得「賀梅子」之類的令名。 且領悟佳句更有益於領悟全篇,這自是不待言了。從高考命題的角度考慮,佳句絕對是命題的重點,試卷中所選用的作品,只要有佳句,那就考你沒商量,這絕對是 命題的原則,會出題的人哪個不是遵循這一原則呢?

以上六點僅是鑒賞贈別詩詞的一些主要方法,而要掌握好,並能在實戰中使用,還應深入領會,做到融會貫通才行。

查看全文 >>>
評論:0條 發表 查看 鮮花:0朵 送鮮花 雞蛋:0個 砸雞蛋

2006年10月23日 17:01

古詩名句分類集成

詩中春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6.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7.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9.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10.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游園不值》)

詩中夏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7.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休亭送華瞬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詩中秋
1.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曹操(觀滄海》)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李嶠《風》)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4.常恐秋節至,煜黃華葉衰。(《漢樂府•長歌行》)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6.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鍋《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8.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遭中》
詩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杜甫《兵車行》)
2.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寒松。(陶淵明《四時》)
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董思恭《守歲》)
5.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王繳《四氣詩》
6.隆冬到來時,百花亦已絕?(陳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8.兒童冬學鬧比鄰,據岸愚懦卻子珍。(陸游《秋日郊居》)
9.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自居易《冬至夜思塞》)
10.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杜甫《小至》)

詩中山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田園田居》)
9.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詩中水
1.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
2.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3.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4.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鍀《竹枝詞》)
8.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9.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詩中日
1.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漢樂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杜甫《絕句》)
4.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劉長舞《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8.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元日》)
9.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另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0.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李白《望天門山》》

詩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詩中風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王維《觀獵》)
3.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
4.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自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隨風潛入夜,滑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7.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9.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
10.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詩中花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庄》)
2.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3.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5.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7.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8,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10.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詩中雨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螟》)
3.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5.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6.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人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7.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清明》)
8.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9.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詩中雪
1.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2.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8.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9.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10.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詩中草
1.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2.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3.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5.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
6.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7.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陶淵明《歸園田居))
8.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韋應物《滁州西澗》)
9.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詩中柳
1.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韓 《寒食》)
2.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絕句》)
4.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6.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8.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陸游《釵頭鳳》)
9.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10.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降》

詩中樹
1.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曹操《觀滄海》)
2.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庄》)
3.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4.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賀知章《詠柳》)
5.忽如一夜春風來,干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崔灝《黃鶴樓》)
7.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8.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9.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10.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蝶戀花》)

詩中鳥
1.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2.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3.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5.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杜甫《望岳》)
6.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
7.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8.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
9.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10.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王籍《人若耶溪》)

詩中河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詩經•關雎》)
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5.旦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木蘭辭》)
6.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夏完淳《別雲間》)
7.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望廬山瀑布》)
8.蔞篙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蘇軾《題惠崇〈春扛晚景〉》)
9.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10.三萬里河東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詩中江
1.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夏日絕句》)
2.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白居易《憶江南》)
5.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7.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8.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9.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10.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詩中雲
1.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2.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賈島《尋隱者不遇》)
4.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李白《渡荊門送別》)
6.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6.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8.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10.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詩中別
1.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4.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6.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

❻ 詩歌評論文章

《登高》是杜甫詩集中一首很有名的七言律詩,寫於唐代宗大歷二年(767)的秋天,是詩人流寓夔州時為深秋登高有感而作。這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曾被人譽為「古今七言律第一」(胡應麟《詩藪-內編》)。
全詩寫登高所覽之景,雄渾蒼莽;在闊大雄健的氣象之中,滲透著一股勃鬱之氣。通篇語言凝煉,聲調鏗鏘,氣韻流轉,對仗工整。抒寫詩人內心郁結不舒的愛國情感和羈旅愁思,悲憤而不過分,凄苦而不消沉,在藝術上是很見功力的。
詩由寫景開頭,十四個字勾勒出一幅登高遠眺的壯闊圖景。時當深秋,晴空如海,登高仰視,愈覺其迢迢無極,所以說「高」;夔州一帶,山高林密,每至晴初霜旦,常有高猿長嘯,空谷傳響,哀轉不絕,所以說「哀」;深秋九月,潭寒澗肅,沙洲小渚,孤零冷落,所以說「清」;風霜高潔,水落石出,所以說「白」。因為台高,故愈覺其風大,所以說「急」;風大則水鳥低飛盤旋,所以說「回」。用字遣詞都極其貼切。「天高」「沙白」「猿嘯」「鳥飛」,這些又都是具有夔州三峽秋季特徵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詩,不但形象鮮明,使人讀了如臨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也極雄渾高遠,飽含著詩人無窮的情思。
三、四兩句寫遠眺之景,從大處落筆,上句寫山景,承首句;下句寫江景,承次句。山上江中,往復交織,構成一幅非常生動的三峽秋景圖,深秋風大,所以聞落葉之「蕭蕭」;峽深流急,所以見波濤之「滾滾」。「落木」而以「無邊」來形容,則見其境界之闊大;「長江」而以「不盡」來形容,則見大江之無窮。在極其蕭颯荒涼的景象中,又充滿著一種渾灝奔放的氣勢。兩句又多用雙聲迭字,讀來音調鏗鏘,充滿著聲韻之美。
「深於言情者,正在善於寫景」。以上四句寫景,確實有力地烘託了詩人的心情,寫出了詩人登高望遠的悲秋之意,卻又不直接使用「悲秋」的字面,而是將這種悲愁之情滲透在具體的畫面之中。詩中所描寫的這些自然景物,既具有客觀事物的具體特徵,季節特徵,同時也飽含著詩人特殊的感情色彩,表現了詩人特定的心情。啼猿作為一種動物,本身並不具有人的感情,但在「艱難苦恨」中的詩人聽來,猿啼聲卻充滿著一種凄哀的情調。同樣,那滾滾的長江,蕭蕭的落木,盤旋的飛鳥,冷清的小渚,也無一不起著渲染環境氣氛、烘托詩人情緒的作用。「情以物遷,辭以情發,一葉且或迎意,蟲聲有足引心」(《文心雕龍-物色》),更何況眼前這一片凄涼肅殺的景色?自然更使得詩人觸景生情、引起相應的心理活動與感情變化了。而這種心理活動與感情變化,又反過來加深了景物的感情色彩。所以詩中的景物已不同於自然的景物,它是詩人主觀化了的客觀景物。在文學作品中,當景物的描寫體現了作者特殊感情的時候,當作者的主觀感覺和景物的客觀特徵得到和諧統一的時候,它對讀者所產生的藝術魅力,就不是一般地描摹景物的詩句所能比擬的了。
五、六兩句由上文寫景很自然地過渡到抒情。兩句寫出自己身多疾病長期漂泊的艱難處境和秋景蕭瑟觸景生悲的愁苦心情。「萬里悲秋常作客」,這是就空間方面說,即所謂「橫說」;「百年多病獨登台」,這是就時間方面說,即所謂「縱說」。兩句承上啟下,點出全詩主旨。在結構上,則層層遞進,步步轉折,包含著極其豐富的內容。宋人羅大經說:「萬里』,地之遠也;『秋』,時之慘凄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處也;『獨登台』,無親朋也。十四字之間含八意,而對偶又精確。」(《鶴林玉露》乙編卷十五)作客登台,已有遊子思鄉之意,加上萬里漂泊,百年多病,則孤零悲苦之情便得到更進一層的描寫。秋風蕭瑟,已令人觸景生哀,更何況又值垂暮之年抱病登台呢?由於採用了這種層層遞進的頓挫筆法,蘊藏在詩人內心深處的沉鬱悲抑的感情便更深刻有力地表達出來了。深厚的感情,來自豐富的生活,詩中反映的雖是詩人的個人遭遇,但讀者卻可從中窺見戰亂時代廣大人民的苦難。

❼ 急求關於一篇詩歌文章鑒賞的文章要從審美性和蘊藉性為出發點評論。

陳崎嶸: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西北大學的同學們,大家下午好!

初夏之際,詩意西安,由文化部、中國作協和陝西省政府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詩歌節已經拉開了帷幕,昨晚我們在充滿盛唐底蘊充滿中國氣派的大唐芙蓉園具有了開幕式,今天下午,我們具有第二屆中國詩歌節重點活動之一,詩歌論壇活動,各主辦單位領導來自全國各地,包括港澳台地區的學者,會聚在西北大學,大家將圍繞著詩歌時代的精神和大眾審美的議題在這研討和交流,在論壇開始之前,請允許我介紹一下今天論壇和就坐的各位領導和嘉賓。

他們是中國作協主席鐵凝女士;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李冰同志;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高洪波同志;中國詩歌協會常務副會長、省政府副省長吉狄馬加同志;中國詩詞協會代會長鄭伯農同志;中國作協主席團委員、陝西省作協主席、西安市榮譽主席賈平凹同志;陝西省作協副主席、黨組書記雷濤同志;我們的承辦方西北大學校長喬學光教授,湖南省作協副主席、省文聯主席譚仲池同志;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李玉臻同志;解放軍藝術中心原主任李文朝將軍;有著名的詩人學者代表我們尊重的屠岸老師、謝冕老師、曉雪老師、雷抒雁老師、綠諦先生、章士釗先生、讓我們用掌聲對我們表示熱烈的歡迎。

同志們第二屆詩歌節論壇開幕式現在開始,為了讓我們的詩歌更好的反映時代,貼近群眾,走進校園,本屆詩歌論壇第一場安排在具有悠久文化傳統的西北大學舉行,西北大學領導對本詩歌論壇十分重視,為詩歌論壇的順利進行做了精心的准備,現在我們先請西北大學校長喬學光教授致歡迎辭。

❽ 晚年的餘光中先生,寫下了大量的當代詩歌評論文章病句怎麼改

這個病句屬於語序不當,可以改為餘光中先生,晚年寫了大量的當代詩歌評論文章。

❾ 發表詩歌,評論文章

可以,先拿去檢測一下,查重一下,然後再到知網上發表。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