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古詩知識

古詩知識

發布時間: 2020-12-22 19:03:25

㈠ 有關於詩歌的知識

詩歌,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形式較為多樣化,可以吟詠、朗誦。在中國古代,區別「詩歌」與「非詩歌」之間的主要標准為「是否押韻」(不押韻者絕非詩歌)。

新文化運動之後,在西洋文學的影響下,部分作者創作了不押韻的新詩,從此「無韻詩」正式登上了中國文學的舞台,甚至一度成為了詩界主流。詩歌主要的特點是高度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凝聚著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富於想像,語言凝練而形象,有鮮明的節奏感。

詩者,感其況而述其心,發乎情而施乎藝也——摘自趙缺《無咎詩三百序》。詩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學形式,是一種闡述心靈的文學體裁,而詩人則需要掌握成熟的藝術技巧,並按照一定的音節、聲調和韻律的要求,用凝練的語言、充沛的情感以及豐富的意象來高度集中地表現社會生活和人類精神世界。

(1)古詩知識擴展閱讀

發展:詩歌發展經歷了《詩經》→ 《楚辭》→漢賦→漢樂府詩→建安詩歌→魏晉南北朝民歌→唐詩→宋詞→元曲→明清詩歌→現代詩的發展歷程。

詩歌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學特質的文學樣式,它來源於上古時期的勞動號子(後發展為民歌)以及祭祀頌詞。詩歌原是詩與歌的總稱,詩和音樂、舞蹈結合在一起,統稱為詩歌。中國詩歌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遺產,如,《詩經》《楚辭》和《漢樂府》以及無數詩人的作品。歐洲的詩歌,由古希臘的荷馬、薩福和古羅馬的維吉爾、賀拉斯等詩人開啟創作之源。

㈡ 有關古詩的知識和故事

七言詩包括七言古詩(簡稱七古)、七言律詩(簡稱七律)和七言絕句(簡稱七絕)。

七言體是古代詩歌體裁,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為主的詩體。它起於民間歌謠。

先秦時期除《詩經》,《楚辭》已有七言句式外,《荀子》的《成相篇》就是模仿民間歌謠寫成的以七言為主的雜言體韻文。

西漢時期除《漢書》所載的《樓護歌》、《上郡歌》外,還有司馬相如的《凡將篇》、史游的《急就篇》等七言通俗韻文。

東漢七言、雜言民謠為數更多,如東漢末年的《小麥謠》、《城上烏》(司馬彪《續漢書·五行志》)、《桓靈時童謠》"舉秀才"(葛洪《抱朴子·審舉》)都是很生動、通俗流暢的七言和雜言民間作品。相傳漢武帝曾會聚群臣作柏梁台七言聯句,但據後人考證,實系偽托,並不可靠。

魏曹丕的《燕歌行》是現存的第一首文人創作的完整七言詩。以後湯惠休、鮑照都有七言作品。鮑照的《擬行路難》18首,不僅在詩歌內容上有很大擴展,同時還把原來七言詩的句句用韻變為隔句用韻和可以換韻,為七言體的發展開出了新路。

從梁至隋七言體詩歌逐漸增多,至唐代七言詩才真正發達起來。七言詩的出現,為詩歌提供了一個新的、有更大容量的形式,豐富了中國古典詩歌的藝術表現力。

(2)古詩知識擴展閱讀

古詩的特點

古體詩是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近體詩形成前,各種詩歌體裁。有「歌」、「行」、「吟」三種載體。

古體詩四言詩,在近體詩中已經不存在了,雖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體詩。《詩經》中收集的上古詩歌以四言詩為主。兩漢、魏、晉仍有人寫四言詩,曹操的《觀滄海》、陶淵明的《停雲》都是四言詩的典型例子。

五言和七言古體詩作較多,簡稱五古、七古。

五古最早產生於漢代。《古詩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詩。漢代以後,寫五言古詩的人很多。南北朝時的詩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後的古體詩中五言的也較多。而七古的產生可能早於五古。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見。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現,唐人又稱七古為長句。

雜言詩也是古體詩所獨有的。詩句長短不齊,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為三、四、五、七言相雜,而以七言為主,故習慣上歸入七古一類。《詩經》和漢樂府民歌中雜言詩較多。

漢魏以來樂府詩配合音樂,有歌、行、曲、辭等。唐人樂府詩多不合樂。唐宋時代的雜言詩形式多種多樣:有七言中雜五言的,如李白的《行路難》;

有七言中雜三言的,如張耒的《牧牛兒》;有七言中雜三、五言的,如李白的《將進酒》;有七言中雜二、三、四五言至十言以上的,如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有以四、六、八言為主雜以五、七言的,如李白的《蜀道難》。

此外,古絕句在唐時也有作者;都屬古體詩范圍。古體詩在發展過程中與近體詩有交互關系,南北朝後期出現了講求聲律、對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介乎古體、近體之間的新體詩。

唐代一部分古詩有律化傾向,乃至古體作品中常融入近體句式。但也有些古詩作者有意識與近體相區別,多用拗句,間或散文來避律。

㈢ 關於知識的古詩

1、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2、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3、別裁偽體回親風雅答,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
4、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5、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6、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
7、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三國志)
8、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發憤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9、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10、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杜荀鶴)
11、生也有涯,知(智)也無涯。(莊子)
12、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宋•羅大京)
13、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14、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子•權修》)
15、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紅樓夢》)
16、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17、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
18、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
19、貴有恆,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20、學問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左宗棠)

㈣ 有關古詩詞的知識

詩、詞、曲抄是古代詩歌的三大類。
古代的詩可分
古體詩

近體詩
兩大類
律詩分五言律詩和
七言律詩
。絕句又叫截句、斷句,因其形式很像截取律詩的一半
詞還有曲子詞、
短句

詩余
、樂府等名稱
曲是由詞進一步發展而成的。宋、金時期北方產生了新的樂曲
曲詞
,發展到元代,就形成了與
唐詩
、宋詞並稱的元曲(又稱
北曲
)。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

㈤ 古詩的常識有些什麼

關於古詩的常識,列舉如下:

1、古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又稱古體詩或古風。指的是產生於唐代以前並和唐代新出現的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相對的一種詩歌體裁。其特點是格律限制不太嚴格。

2、古詩,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後仍按古式創作的詩。以唐朝為界限,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唐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後,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

3、古詩(古體詩)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相對於近體詩,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漢魏以後的古詩一般以五七言為基調,押韻、轉韻有一定法式。

4、所有古體詩都是按照詩句的字數分類。四字一句的稱四言古詩,簡稱四古;五字一句的稱五言古詩,簡稱五古;七字一句的稱七言古詩,簡稱七古。四言詩,遠在《詩經》時代就已被人們採用了。但至唐代卻逐漸衰微,寫它的人很少了。

5、五言古詩,是古體詩的正統,寫的人很多。七言古詩,不是古體詩的主流,這是它起源較晚的緣故。所以,七言古風頗受七言近體詩的影響。

(5)古詩知識擴展閱讀

關於唐詩:

唐詩泛指創作於唐代的詩。唐代被視為中國各朝代舊詩最豐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詩、宋詞之說。大部分唐詩都收錄在《全唐詩》,自唐朝開始,有關唐詩的選本不斷涌現,而流傳最廣的當屬蘅塘退士編選的《唐詩三百首》。按照時間,

唐詩的創作分四個階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唐代的詩人特別多。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是世界聞名的偉大詩人。

唐詩在創作方法上,有現實主義的流派,也有浪漫主義的流派,而許多偉大的作品,則又是這兩種創作方法相結合的典範,形成了我國古典詩歌的優秀傳統。

唐代的古體詩,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兩種。近體詩也有兩種,一種叫做絕句,一種叫做律詩。絕句和律詩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詩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這樣六種:五言古體詩,七言古體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

㈥ 關於學習知識的古詩

古代的「勸學詩」集錦

一、立志
少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神童詩》)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神童詩》)
讀律看書四十年,烏紗頭上有青天。男兒欲畫凌煙閣,第一功名不愛錢。(明 楊繼盛《言志詩》)

二、勤學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 顏真卿《勸學》)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宋 劉過《書院》)

三、惜時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 陶淵明《雜詩》)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唐 《金縷衣》)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過去了,今日徒煩惱。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覺今日又過了。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萬事立業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佚名《昨日歌》)
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明 文嘉《今日歌》)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東流水,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清 錢泳《明日歌》)

四、方法
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宋 陸九淵《讀書》)
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己不學,既學患不行。(唐 韓愈《勸學詩》)

五、體會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月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 朱熹《觀書有感》)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觀書有感》)

六、樂趣
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地爐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稱讀書者。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元 翁森《四時讀書樂》冬)
春讀書,興味長,磨其硯,筆花香。讀書求學不宜懶,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語鶯歌希領悟,桃紅李白寫文章。

㈦ 古詩知識

中國歷代著名詩人
【先秦】
屈原 宋玉
【兩漢】
枚乘 賈誼 司馬相如 王逸 東方朔 朱穆 王褒 劉徹 班婕妤 趙壹 秦嘉 班彪 班昭 班固 揚雄 張衡 蔡邕 蔡琰 禰衡 曹操 孔融
【魏晉】
曹丕 曹植 王粲 陳琳 劉楨 徐幹 阮瑀 應璩 應瑒 繁欽 曹睿 嵇康 向秀 阮籍 何邵 潘尼 潘岳 張翰 張華 張協 張載 傅玄 陸機 陸雲 石崇 孫楚 左思 曹攄 陶淵明 郭璞 劉琨 盧諶 袁宏
【南北朝】
謝惠連 謝靈運 鮑照 謝朓 鮑令暉 孔稚珪 蕭衍 江淹 沈約 范雲 何遜 陰鏗 徐陵 庾信 江總 朱超
【隋代】
楊素 薛道衡 陳子良 盧思道 孔德紹 孔紹安
【唐五代】
虞世南 上官儀 王勃 盧照鄰 楊炯 駱賓王 陳子昂 杜審言 朱彎 沈佺期 宋之問 張說 張九齡 常建 儲光羲 李頎 高適 岑參 王昌齡 孟浩然 王維 李白 杜甫 劉長卿 韓愈 柳宗元 韋應物 寒山 拾得 顧況 李益 盧綸 錢起 王建 張籍 孟郊 元稹 白居易 劉禹錫 賈島 許渾 李商隱 杜牧 李賀 薛濤 皮日休 陸龜蒙 杜荀鶴 羅隱 僧皎然 僧貫休 僧齊己 溫庭筠 韋庄 王翰 崔道融 劉希夷 徐氏 張謂 張繼 崔曙 蘇味道 馬戴 劉叉 崔顥 王灣 王之渙 賀知章 崔護 朱晝 劉方平 於良史 聶夷中 於鵠 祖詠 楊師道 趙徵明 張若虛 袁郊 崔涯 張仲素 秦韜玉 李約 王涯 胡令能 盧汝弼 戎昱 崔珏 王駕 黃巢 崔國輔 於武陵 捧劍仆 施肩吾 花蕊夫人 李郢 皇甫松 張祜 綦毋潛 張南史 徐彥伯 李珣 馮延巳 李煜
【宋遼金】
潘閬 范仲淹 蘇舜欽 歐陽修 張先 晏殊 晏幾道 柳永 王安石 蘇軾 黃庭堅 秦觀 陳師道 李之儀 張耒 晁補之 賀鑄 陳與義 呂本中 毛滂 周邦彥 李綱 朱敦儒 李清照 朱淑真 舒亶 韓元吉 胡銓 葉夢得 張元干 張孝祥 范成大 陸游 楊萬里 陳亮 辛棄疾 劉過 姜夔 吳文英 史達祖 劉克庄 元好問 蔣捷 文天祥 王沂孫 劉辰翁 吳激 蔡松年 段克己 戴復古 李祁 黃裳 朱熹 王觀 趙佶 林逋 張泌 周密 李克 岳飛 李重元 康與之 魏承班 曾覿 徐俯 閻選 孫光憲 黃公度 周紫芝 趙令畤
【元代】
薩都剌 劉因 關漢卿 狄君厚 范康 高文秀 金仁傑 宮天挺 孔文卿 王實甫 白樸 馬致遠 孟漢卿 尚仲賢 石君寶 張養浩 劉致 張可久 貫雲石 盧摯 鄭光祖 高明 紀君祥 鄭廷玉 張國賓 岳伯川 楊梓 武漢臣 王伯成 趙孟頫 王冕 洪希文 楊載 楊維楨 元好問
【明代】
劉基 高啟 湯顯祖 陳子龍 夏完淳 袁宏道 於謙 王世貞 李攀龍 何景明 李夢陽 唐寅 戚繼光
【清代】
錢謙益 吳偉業 顧炎武 顧貞觀 陳維崧 朱彝尊 洪升 孔尚任 王士禎 查慎行 納蘭性德 袁枚 倉央嘉措 黃景仁 龔自珍 黃遵憲 秋瑾 蘇曼殊 乾隆 鄭板橋 曹雪芹 劉鶚
【近代】
譚嗣同 王國維 梁啟超 李叔同 柳亞子 郁達夫 斌宗法師 太虛法師 虛雲法師 月溪法師
【現代】
20世紀20年代: 徐志摩 聞一多 李金發 穆木天 馮至 田間
20世紀30年代: 朱自清 林徽因 戴望舒 李廣田 艾青 卞之琳 何其芳 南星 辛笛 覃子豪 紀弦 臧克家
20世紀40年代: 王佐良 陳敬容 杜運燮 穆旦 羅寄一 鄭敏 唐祈 袁可嘉 牛漢 屠岸
20世紀50年代: 周夢蝶 羊令野 方思 餘光中 洛夫 羅門 蓉子 瘂弦 昌耀 林泠
20世紀60年代: 鄭愁予 任洪淵 楊牧 葉維廉 食指
20世紀70年代: 江河 北島 芒克 多多 舒婷 劉自立 嚴力 楊煉 梁小斌 顧城
[編輯本段]唐 朝 詩 人 雅 稱
唐朝詩人輩出,成就卓越,人們給他們具有概括性、贊美性的雅稱。
詩祖——陳子昂。元·方回稱「陳拾遺子昂,唐之詩祖也。」
詩星——孟浩然。清·陸風藻《小知錄》「詩星,孟浩然也。」
詩佛——王維。由於其虔誠信佛,在部分詩歌中宣揚佛教,贊美佛教的無聲寂火而得名。
詩天子——王昌齡。他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美譽。
詩仙——李白。因其詩歌雄奇豪放而得名。
詩豪——劉禹錫。唐·白居易稱「彭城劉夢得,詩豪也。」
詩聖——杜甫。
詩魔——白居易。其作《與元九書》「勞心靈,役聲氣,連朝接夕,不知其苦,非魔而何」
詩囚——孟郊、賈島。元好問《放言》稱「長沙一湘纍,郊島兩詩囚。」
詩鬼——李賀。因其詩歌設想奇絕,瑰麗凄惻而得名。
詩奴——賈島。一生以作詩為命,好刻意苦吟,人稱其為「詩奴」。
詩傑——王勃。其詩流利婉暢,宏放渾厚,獨具一格,人稱「詩傑」
詩骨——陳子昂。其詩詞意激昂,風格高峻,大有「漢魏風骨」,被譽為「詩骨」。

㈧ 關於「古詩」的小知識有哪些

【古詩的含義】

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版的詩歌權作品,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以唐朝為界限,以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後,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體詩,但唐代之後的詩歌不一定都算近體詩,具體在於格律聲韻之分。

【古體詩的字數和詩行】

古體詩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所有古體詩都是按照詩句的字數分類。四字一句的稱四言古詩,簡稱四古;五字一句的稱五言古詩,簡稱五古;七字一句的稱七言古詩,簡稱七古。四言詩,遠在《詩經》時代就已被人們採用了。但至唐代卻逐漸衰微,寫它的人很少了。所以古體詩仍以五言、七言為代表。

㈨ 知識集錦的75首古詩

【第一冊】
畫 唐朝·王維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第二冊】
草 唐朝·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春曉 唐朝·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古朗月行 唐朝·李白
小時不識月,蟾蜍蝕圓影,
呼作白玉盤.大明夜已殘.
登鸛雀樓 唐朝·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尋隱者不遇 唐朝·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第三冊】
憫農(二) 唐朝·李紳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蠶婦 宋朝·張俞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梅花 宋朝·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第四冊】
村居 清代·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詠柳 唐朝·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所見 清代·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小池 宋朝·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第五冊】
古詩兩首:
江畔獨步尋花 唐朝·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菊花 唐朝·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古詩三首:
鹿柴 唐朝·王維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江上漁者 宋朝·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入風波里.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 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 風雪夜歸人.
【第六冊】
古詩二首:
四時田園雜興 宋代·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小兒垂釣 唐朝·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台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古詩三首:
宿建德江 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獨坐敬亭山 唐代·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舟夜書所見 清• 查慎行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第七冊】
古詩兩首:
絕句 唐朝·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早發白帝城 唐代·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古詩三首:
望廬山瀑布 唐朝·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山行 唐代·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第八冊】
古詩兩首:
惠崇春江晚景 宋代·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江南春 唐朝·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古詩三首:
贈汪倫 唐朝·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朝·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回鄉偶書 唐朝·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第九冊】
古詩兩首:
望天門山 唐代·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題西林壁 宋代·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古詩三首:
楓橋夜泊 唐朝·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別董大 唐朝·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暮江吟 唐朝·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第十冊】
詞兩首:
憶江南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漁歌子 唐代·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古詩三首:

㈩ 有關古詩詞的知識

古詩詞知識--------詩、詞、曲
詩、詞、曲是古代詩歌的三大類。

1.詩

古代的詩可分古體詩和近體詩兩大類。古體詩是指沒有嚴格的格律要求的詩,近體詩是講究格律、有固定格式的詩。
古體詩:又稱古詩、古風,指唐代產生近體詩以前的詩,句式大體整齊,也要押韻,但在字數、句數、押韻、平仄、對仗等方面沒有嚴格的規定,可以算一種自由體。詩的每一句有幾個字,就稱為幾言。按言分有四言詩、五言詩(簡稱"五古")、七言詩(簡稱"七古")、雜言詩(詩中各句字有多有少)等。如《碩鼠》為四言詩,《石壕吏》、《飲酒》為五古,《琵琶行》為七古,《夢游天姥吟留別》為雜言詩。

近體詩:近體詩是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詩。當時為了與過去的非格律詩加以區別,稱格律詩為近體詩或今體詩。
近體詩又分為律詩、絕句、排律三種。
律詩分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每首八句,每兩句叫一聯。頭兩句叫首聯,三、四句叫頷聯,五、六句叫頸聯,七、八句叫尾聯。中間兩聯必須對仗。偶數句句尾要押韻(通常押平聲韻,首句可押韻也可不押韻)。每個字用平聲(相當現代漢語的陰平和陽平)還是用仄聲(相當現代漢語的上聲和去聲)都有規定。如《過故人庄》是五言律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七言律詩。
絕句又叫截句、斷句,因其形式很像截取律詩的一半。或五言,或七言。每首四句,二、四句要押韻(通常押平聲韻),句中各字用平聲還是仄聲也有規定,絕句用不用對仗都可以。如《送元二使安西》、《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都是絕句。

2.詞

詞還有曲子詞、長短句、詩余、樂府等名稱。詞萌芽於南朝,形成於唐代,盛行於宋代。開始是用來為某樂譜配詞,用於歌唱的。為譜配歌詞叫填詞,填詞所選定的調子叫詞調,詞調都有名稱(如"水調歌頭"、"念奴嬌"等),叫做詞牌。後來成了與音樂失去聯系的一種文學體裁,詞牌也便成了說明文字聲韻格式即詞譜的名稱。填詞時為點明題旨,多在詞牌下另標題目。如"早行"、"詠梅"等。
詞一般按字句多少分為小令、中調、長調三類。五十八字以內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為中調;九十一字以上為長調。一首詞只一段的叫單調,兩段的叫雙調,三段、四段的叫三疊、四疊。一段叫一闋。雙調中的兩段,稱上闋、下闋,或叫上片、下片,三疊、四疊中的段落按次序叫第一闋、第二闋……詞在句式方面的基本特徵是長短句,從一字句到十一字句都有。詞譜中對每種詞調的平仄、押韻都有規定。

3.曲

曲是由詞進一步發展而成的。宋、金時期北方產生了新的樂曲曲詞,發展到元代,就形成了與唐詩、宋詞並稱的元曲(又稱北曲)。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是清唱曲,包括小令與套數;雜劇是可以演出的戲曲。另外,流行在南方用南曲演唱的叫南戲。
小令一般常以一支曲子為獨立單位,只有幾句到十幾句,必須按曲牌規定的字數、平仄、韻腳填寫。
套數又稱套曲或散套,是成套的曲子,由兩支或兩支以上的曲子組成,其組成有一定的規則。
雜劇是戲曲,有唱詞、科介、賓白。有完整的故事情節,一般分四折加一個楔子。一折相當一幕,楔子在開頭或四折中間,相當於序幕或過場。全劇由科介、賓白、唱詞互相配合推動情節發展,刻畫人物性格。角色有旦、末、凈、丑。全劇曲子由主角一人唱到底。關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被稱為元曲四大家。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