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安徽詩歌報

安徽詩歌報

發布時間: 2020-12-21 13:17:44

❶ 張凱的簡介

【張凱簡介】
張凱:男,1967年12月生於安徽省懷遠縣,大學中文系畢業。作家、詩人、廣西小小說學會副會長、海南散文詩協會富秘書長。
在《詩刊》、《星星》詩刊、《詩歌報》、《詩版圖》(香港)、《小說界》、《飛天》、《小說月刊》、《安徽文學》、《山東文學》、《時代文學》、《廣西文學》、《北方文學》、《小小說月刊》、《香港文學》、《山花》、《草原》、《黃河文學》、《文藝生活》、《當代小說》、《文學港》、《滇池》、《遼河》、《芒種》、《春風》、《野草》、《短篇小說》、《廈門文學》、《延安文學》等百餘家刊物發表中、短篇小說、小小說130餘萬字,散文、隨筆近30萬字,詩歌600餘首。
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說《路家大事》、《活吹》、《都是一輩子》、《下一個就是你》,短篇小說《天堂與地獄之間》、《男人的悲哀》、《女人的悲哀》,小小說《淮源人物》系列、《酥皮糖糕》、《牛跪》、《賭王》,散文隨筆《男女心事》系列、《瓦四詞典》系列、《郁達夫尚在人間》、《千古絕色王昭君》等。
作品入選《小說選刊》、《小說月報》、《中篇小說選刊》、《小小說選刊》、《微型小說選刊》、《名家精品小小說選•探戈皇後》、《2008中國微型小說年選》、《感動你一生的微型小說全集》、《最具閱讀價值的小小說選》等選刊或作品集,多篇作品獲各類文學獎項,小小說《酥皮糖糕》、《牛跪》、《賭王》入選高等院校「十一五」規劃教材《大學語文》。

【張凱自白】
我是淮北平原上一個農民的兒子,1967年農歷臘月初八,一個嗷嗷待哺的生靈偏偏降生在兩間小屋住著兩戶人家的茅草房裡,那是安徽省懷遠縣陳集鄉瓦四村年庄,因此給人的印象就是太土氣。奶奶一生沒得過上一天安寧的日子,故喚我來安,實則希望我來了以後平平安安,爸總希望張家繁榮,立於不敗之地,所以為我取學名興旺,然而卻自名為凱,實無他意。
命運對我不公。其實,命里本該和列祖列宗一樣「汗滴禾下土」,但陰差陽錯,和文學換了命。淮北那黑褐色的泥巴村落沒飄過多少「陽春白雪」,只有《大紅袍》、《楊家將》、《王三姐住寒窯》之類的評書流傳……這些被鄉土氣同化了的文學元素與大豆高粱中的維生素A、B、C一起植入了我的身心,心甘情願的被「魔鬼」引上了一條泥濘坎坷的文學之路,可至今未悔這種選擇。文學,是我潦倒時的一根精神支柱,是我拼搏時一串激昂的鼓點,數年來,我從人生中提煉文學,也用文學編織人生!
回憶我的童年,實在很糟,還在小學讀書的時候,就成為父親生活之車的一個幫套,因此淮北平原那淳厚的鄉情哺育了我。上世紀80年代初年的金秋我考取了懷遠師范學校,應了算命瞎子那句「這孩子是吃皇糧的命!」。後分配到一所中學任教,由於學淺才疏,故破釜沉舟於上世紀90年代初到到大學中文系進修,雖一度貧困,但決未後悔過,因為多少使我長了見識,學到知識。大學畢業後隨十萬人才漂洋過海,來到千古流放之地海南,開始了我人生的第二次選擇,隨後放棄了舒適的政府職員,赤身裸體下海,最終嗆了海水,差點沒能上得岸,也幾乎葬送文學的夢。
1986年我的第一篇作品《小雞學藝》在《蚌埠日報》上變成鉛字,接著陸續在《詩刊》、《星星》詩刊、《詩歌報》、《詩版圖》(香港)、《小說界》、《安徽文學》、《山東文學》、《廣西文學》、《時代文學》、《飛天》、《北方文學》、《小說月刊》、《小小說月刊》、《黃河文學》、《文藝生活》、《當代小說》、《草原》、《香港文學》、《文學港》、《山花》、《青年文學家》、《滇池》、《遼河》、《芒種》、《春風》、《三月三》、《野草》、《短篇小說》、《微型小說》、《廈門文學》、《延安文學》、《椰城》、《今日南國》、《人民日報》、《農民日報》、《光明日報》、《安徽日報》、《安徽青年報》、《安徽法制報》、《海南日報》、《特區時報》、《南寧晚報》等百餘家刊物發表中、短篇小說、小小說130餘萬字,散文、隨筆近30萬字,詩歌600餘首。
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說《路家大事》、《活吹》、《都是一輩子》、《下一個就是你》,短篇小說《天堂與地獄之間》、《男人的悲哀》、《女人的悲哀》,小小說《淮源人物》系列、《酥皮糖糕》、《牛跪》、《賭王》,散文隨筆《男女心事》系列、《瓦四詞典》系列、《郁達夫尚在人間》、《千古絕色王昭君》等。
作品入選《小說選刊》、《小說月報》、《中篇小說選刊》、《小小說選刊》、《微型小說選刊》、《名家精品小小說選•探戈皇後》、《2008中國微型小說年選》、《感動你一生的微型小說全集》、《最具閱讀價值的小小說選》等選刊或作品集,多篇作品獲各類文學獎項,小小說《酥皮糖糕》、《牛跪》、《賭王》入選高等院校「十一五」規劃教材《大學語文》。
現為廣西小小說學會副會長、海南散文詩協會副秘書長。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度過了「苦惱期」,多少明白了一點文學是什麼,於是,我發現了我的歸屬,我應該到故鄉那沉睡的土層尋找能耕耘收獲的文學種子,但是,我能否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作家,目前還不敢吹牛。

【張凱小說】
《牛跪》
張凱
古城淮源,水陸暢通,舟車絡繹,商客趨之若騖。
城有鄭屠,祖上三代,宰牛賣肉為生,方圓百里皆知。
一日,鄭至鄉下買一牛,體健,腰圓,肥碩。鄭屠觀其型,視其膘,樂津津,牽牛回村,一路思量,穩賺一筆。
翌晨,鄭屠差下人,端盆、倒水、放鹽、攪動置於牛前。少頃,鄭屠提壺喝酒,捉刀近前,欲開宰。
鄭屠目視牛面,忽見,牛雙目淚水盈盈,悲戚戚。
鄭屠思忖,牛通人性,已預感其厄運。但他還是舉起屠刀,欲刺之。瞬息,牛兩前腿「撲通」跪於屠,頭叩地連連。
鄭屠為之一怔,愕然。
鄭屠尋思,宰牛三十餘載,倒於刀下之牛,數以千計,死前掉淚常有,但下跪、叩首之牛,惟今一見。為生計,鄭屠不再多慮,決然動刀向牛,牛頸頓時鮮血汩汩流出,盈於盆。
牛去,凈牛膚。
稍息,鄭屠操刀劃牛,手中之刀忽「咣當」落地,轟然雙膝跪牛,連叩三頭,呆若木雞。
原來,剝皮開膛,見牛腹一小牛。
鄭屠猛醒,牛知己有孕,下跪、叩首乃為子哀求。
母牛愛子,深觸鄭屠,肉不賣,將其埋於曠野,立一墳丘,焚香下跪,叩頭祭拜。
從此,鄭屠戶收刀洗手,立下規矩:鄭氏後人不許殺牛。

《酥皮糖糕》
張凱
一絕巷緊靠淮河碼頭。因淮源人沒有忘記王拐子門前那塊「清宮御點」牌匾,楞是把酥皮糖糕當做一絕。
就像天津衛的狗不理包子雲南的過橋米線一樣,一絕巷的酥皮糖糕也是有歷史典故的。若不,縣志辦的人也不會左三番右五次地來找王拐子,非要他在地方美食這一章節里,把酥皮糖糕的來龍去脈說個仔細不可。王拐子今年六十有八,是酥皮糖糕的正宗傳人。他做人也同他製作糖糕一樣,斤是斤兩是兩,從不含糊。他清楚,雖說這「清宮御點」的牌匾掛在了自家門前,可王家並沒有資格獨享專利。
光緒年間老佛爺慈禧路經這里時,為她做糖糕的是兩個人而不是一個人。他們都早已作古,一個是王家的先人,另一個便是對門街坊仇俊發。為爭這塊匾額,兩家人明爭暗鬥了幾輩子。自從王拐子被爹打跛了腿,仇家人帶著痴戀上王拐子的獨生女兒遠走他鄉,這「清宮御點」牌匾才算穩穩當當地掛在了王家的門口。如今,掛著它招攬一下生意倒還可以,真要是白紙黑字地入書立志,王拐子自覺問心有愧。
王拐子如果不說,這酥皮糖糕的故事怕真的就要失傳了。晚清時節,這巷子口原本有兩家糖糕鋪子,做出的糖糕各有特色,難分伯仲。剛好那一年老佛爺巡遊四方,船泊碼頭,她一時心血來潮要品嘗一下民間小吃,王仇兩家便遵旨把糖糕奉上龍船。那天老佛爺玩得高興,胃口大開,把仇家的糖糕一口氣吃了三個,連聲稱好,端上王家的糖糕時,不知為何她只咬了一口便放下了。自此,王仇兩家糖糕孰高孰低算是被老佛爺的金口玉牙一咬定了音,「清宮御點」的牌匾此後便一直掛在仇家門口。
王拐子自小就能體察到王家人對仇家人的敵視。他倒覺得仇家人蠻好,仇家的糖糕也蠻好吃的。尤其仇家妮子那雙會說話的眼睛,常引得他伸著脖子往街對面望。她不明白,老爺子為什麼會動那麼大的肝火。那天,他只不過想給仇家妮子送一擔荊山白乳泉里擔回來的泉水,還沒挑到仇家門口,竟被發了瘋似的老爺子失手打殘。人丁不旺的仇家無意再與王家對峙,一天夜裡便搬出了家什人去屋空。
殘了腿的王拐子更是倔強,他一輩子沒有結婚,他用這種獨特的方式報復了只剩他一根獨苗的老爺子。
近日對面新開了一家糖糕店。店主是個中年漢子,姓卜,朝鮮族人。這店一開,王拐子的「清宮御點」便一日不濟一日。這天趁顧客多的時候,王拐子也混進店裡看了一眼,一看頓覺耳目一新。小店潔凈溫馨,雪白的桌布,鋥亮的桌椅,牆壁上掛著些極富民族特色的小飾品。為糖糕佐餐的是口味極佳的朝鮮族鹹菜、辣白菜、道拉吉……還有白白嫩嫩的豆腐腦。姓卜的店主認出了王拐子,熱情地請他就坐,叫上糖糕小菜讓王拐子品嘗指點。王拐子本意是來刺探情報,這一來倒叫他愈加羞愧。店主說本來在延邊生意做得挺紅火的,可寡母年紀越老越懷舊,非要回到淮源開店不可……王拐子一震,剛咬了一口的糖糕掉在桌上。店主並未察覺,仍舊侃侃而談。他說辦這店全憑阿媽早年的手藝,只不過後來融進了打糕的做法,多了幾道工序,口感就更沒說的了。
王拐子不知自己是怎麼走出店門的。從此一絕巷的人們再也沒有見到他做過糖糕。他家門上的那塊「清宮御點」牌匾也不知何時摘掉了。
這日,王拐子從城郊的荊山白乳泉里挑了一擔泉水下來。此刻他才明白了老爺子當年為何下那狠手。用這泉水和面炸出來的糖糕格外酥軟香甜,仇妮的手藝雖然無人能比,但細細品嘗口味還能覺出水管子的鐵腥氣和自來水裡的消毒劑味。王拐子一瘸一拐地挑擔走過一絕巷,當要叩響卜家大門時,萬千感慨涌心頭。嘿,送這一擔水,竟然足足走了半個世紀。

【張凱散文】
《家中事三章》
■張凱

家中書

我大學畢業後,每天都被大堆大堆的書包圍著,就像活在書的海洋中,一直叫人喘不過氣來。十餘平方米的辦公室,四壁皆書,家中靠牆的地方,放滿了書櫃,擠滿了書。有些過時的書和雜志,就一包一包堆在地上,摞起來足有半人高,不知道的看了,還以為我們是書販子呢。
有時候買書是出於興趣,但更多時候卻是為了工作的需要。為了要及時掌握一些新的知識,看見新書就想據為己有,總之,買書有癮,看書卻犯困。教書的時候,買教學參考書,從政的時候買為官之道書,經商那年月就買經濟類的書,但文學類的書是我一直未間斷買的,肯定也是我一生中不會放棄買的書。夜深人靜的時候,每每看著這些書,家徒四壁對於我來說竟然成了奢侈的渴望,多少有些壓抑感。
我最怕搬家,因為書是一切煩惱的根源,書是最頭疼的事情,書是超級的噩夢。遷出時將書打包裝成近百箱,可以塞滿搬運車,真是泛濫成災。遷入時,每次都要花上十天半月的時間才能清理妥當,簡直是活受罪。於是希望有一天,我要搬家了,將書完全清理掉,還我一個輕松自由的空間。
其實,在我的書架上也沒有非看不可的書了,一切講求榮枯隨緣,遇合盡興,總之,盼望著有一天,眼前有書,心中無書,重返自然,其樂無窮。

杯中酒

朋友聚會,能夠旨酒嘉餚,當然高興。其實不飲酒,如果能談若懸河,也是一樣盡情。正是酒令列諸將,有一股催情的香氣,引人入醉,談鋒摧辯客,有一腔熱血的豪情,使人陶醉。
有些人滴酒不沾,看起來當然健康,但也很難進入一個幽玄無阻的世界,引發一些無謂的遐想,點綴姿采;對於生命來說,孰得孰失,我不敢妄評,只能尊重他的選擇而已。對於一些刻意飲醉的人,大抵是想逃避現實,忘懷得失,當然也是絕頂聰明可愛的人了。他可以自由出入於兩個完全不相屬的世界當中,時醉時醒,醒而復醉,就像魏晉高人王弼、何晏、嵇康、阮籍等名士一樣,生命必然精彩。
人生難得幾回醉,此時不醉何時醉,在胡鬧中沉睡,在醉酒時暢所欲言,追求絕對的超脫和自由,以至寂靜,不受拘管。陶淵明有雲: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醉人醒來又是一條好漢,不必再痴等十八年,醉酒之人能體驗到由生而死,死而復生的感覺,何樂而不為?
現時社會世故日深,你難以擺脫世俗,其實我沒有非喝不可的酒了,未必遺憾,但我也沒有拒絕過飲酒,自然而聚,盡歡而散。
對於杯中酒,這往往代表一份熱情,代表一份情意,難道你不珍惜嗎?

戲中人

在人的一生中,難免會遇到這樣的朋友: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大庭廣眾之中,總有點秀麗的感覺,清新脫俗,令人眼前一亮,簡單說了幾句不著邊際的話,不是假話,也不見得是真話。與之萍水相逢,過後煙消雲散,什麼印象都沒有了,連電話號碼也不必留下,留下了,也不會打。近來,我在談判過程中相識了一位朋友,過後我就想連連點頭之交的朋友都不想做了,只有在談判時面對面才有一點點真實的存在。
我還真沒想到,在茫茫人海之中,沒幾天竟然會在街上碰面了,他居然認出了我,咋就這么巧。對於他,我當然也有些印象。我這新相識的朋友說道他有一些疑難,讓我幫他解決,但要解決這個疑難,必須查書,而恰好他又住近咫尺,於是貿然地隨著新相識的陌生人上樓去了。在樓上才逗留十來分鍾,討論了一些問題,彼此都有些得意。可是對方突然接了電話,好像趕著要辦一些事似的,心不在焉,話題才剛展開,馬上又得戛然中止。未幾臉色一沉,更好像要下逐客令似的,毫無情趣可言,我也不想留下來了。
走到街上,冬日的陽光照在身上暖融融的,心情馬上好起來,這次相遇,我們還是沒有交換電話號碼,他的住所淹沒於樓層之中,再也記不起是哪一間房了,於是就想,人與人之間如果只剩下利用關系時,不要朋友也吧。上帝寬恕,希望不再遇上他。
現代的師生關系也很淡薄,沒有以前的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概念。現在的很多學生都是一樣,畢業考試一過,離開母校,以後再也沒有任何聯系。就像聽戲一樣,戲完了,大家各自回家,互不相干,戲中的男歡女愛,幻像而已,完全不必執著。
其實,已過不惑之年的我,大抵也沒有非交不可的朋友了,即便這樣也無大的缺憾,但我絕不拒絕新朋友的到來,有緣自然成為摯友,無緣我便是那戲中人了。

❷ 羅亮的個人簡介

經濟論文十餘來篇見於《對外經自貿實務》、《當代經濟研究》等中國經濟類,國貿類核心期刊。詩歌作品百餘首散見於《飛天》、《詩刊》、《詩歌報》、《詩歌月刊》、《詩林》、《綠風》、《揚子江》、《黃河文學》、《上海一周》、《深圳特區報》等二十餘種雜志報刊;作品及其人被品介見於《名作欣賞》、《詩歌報》、《詩歌月刊》、《安徽日報》、《蘭州日報》、《安徽人口報》、《今報》、《徽商. 菁英會》、《合肥印象》等報刊雜志;入選《中國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生詩人作品精選:詞語的盛宴》(經濟日報出版社)、《精短文學作品選集》(內蒙古文化出版社)、《安徽青年作家叢書*詩歌卷》(作家出版社)、《中國新詩白皮書:1999-2002》(昆侖出版社)、《安徽現代詩選》(中國文聯出版社)等十幾種詩集。多次參加安徽省委宣傳部、安徽人民廣播電台、安徽新安晚報專訪、座談、詩歌活動;安徽人民廣播電台新千年、新世紀元旦和春節獻詞詩歌作者之一。

❸ 白雪的安徽省散文家協會理事、作家


徐紅(白雪),全球華人女性詩獎「第三屆葉紅女性詩獎」首獎得主。 當代女作家。中國作家協會、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安徽省散文家協會理事。著有新專集《水的唇語》。在多家知名媒體開有專欄。15歲開始青春寫作。安徽大學經濟系畢業,高級審計師,現任安徽某市經濟責任審計局副局長。
八十至九十年代作品:入選中國文聯出版社《禁果》(《詩歌報》首屆愛情詩大獎賽獲獎作品集);安徽文藝出版社《全國詩歌報刊集萃》、《青春無語》、《愛情詩歷》、《一行詩人作品集》;江蘇河海大學出版社《中國當代青年詩人自薦代表作選》;遼寧人民出版社《贈你一瓣心香》、四川大學出版社《最初的玫瑰》等。
近期作品:入選長江文藝出版社《中國詩歌精選》、花城出版社《中國詩歌年選》、美國天涯文藝出版社《當代世界華詩文精選》;中國文聯出版社《中國當代新詩100家》,中國文聯出版社《當代實力詩人15家詩選》、河北人民出版社《中國網路詩歌前沿佳作賞評》、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中國詩歌散文文集》、中國戲劇出版社《心靈的燈》、遠方出版社「成就中學生完美人生系列叢書」之《啟迪中學生一生的精品美文》、《啟迪中學生一生的優美詩歌》。等
主要代表作:《慾望天堂》、《水之魚》、《肉體是愛的原因》、《櫻桃》、《很輕》、《蘋果樹下》、《想你的時候》、《西藏的藍》 。
主要文論:《女性詩歌要盡可能去擔當人性 》
知名媒體訪談徐紅:
聆聽「水的唇語」—第三屆葉紅詩獎首獎得主徐紅專訪
徐紅:詩人的城市――《詩選刊》答問錄
徐紅訪談:在真實和虛無之間彷徨
《詩歌月刊》訪談徐紅:一打開便是遠方

❹ 百度知道安徽省金寨縣近代有詩人嗎周擁軍是嗎

如果真的是名人 可以做網路。

❺ 張國領的張國領

河南省禹州人氏。1977年神後鎮高中畢業回鄉務農,入伍前放過牛、耕過田、挖過煤、拾過糞。
1978年應征入伍後,安徽省軍區獨立六團戰士,扛過槍、站過哨,當過炊事員、飼養員、給養員、報道員。
1985年後任武警安徽總隊阜陽支隊排長。
19867年後任武警安徽總隊新聞幹事、電視攝像、編導。
1993年後任武警河南總隊電視新聞記者、編導。
1996年後任《中國武警》雜志編輯、副編審。
2006年後任《橄欖綠》文學期刊主編。
2009年後任《中國武警》月刊主編。
武警大校警銜。
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
南京政治學院新聞系研究生。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北京作家協會會員。
河南作家協會會員。 1981年發表第一首詩《復活》;
1991出版第一部詩集《綠色的誘惑》;1993年出版散文集《失戀的男孩》;
1998年出版散文集《男兵女兵》;
2001年出版詩集《血色和平》;
2003年出版報告文學集《高地英雄》;
2005年出版散文集《和平的守望》;
2007年出版散文集《和平的斷想》;
2008年出版愛情詩集《千年之後你依然最美》
2009年出版報告文學集《決戰卡馬》;
2010年出版詩集《和平的歡歌》
2010年長篇散文《高地上的風景》被選入「2009我最喜愛的散文」一書。
2010年詩歌《和諧中國》被選入中國作協三十年詩選「跨越」一書。
2010年詩歌《那個叫故鄉的地方》被選入建國六十年詩選一書。
主編隨筆散文集《我的兵之初》、報告文學集《生死大營救》等。
在《詩刊》《詩歌報》《解放軍文藝》《人民日報》《解放軍報》《文藝報》《散文選刊》《綠風》等百餘家報刊發表詩歌、散文兩千餘首(篇)。 1983年詩歌《草地上》獲南京軍區前線文藝一等獎。
1985年詩歌《故鄉的山》獲金盾文藝獎一等獎。
1986年詩歌《輝煌》獲衛士杯新詩大獎賽一等獎。
19889年獲武警部隊優秀新聞工作者。
1989年電視紀錄片《光明的使者》獲安徽電視台專題一等獎。
1989年報告文學《決戰長江》獲全軍抗洪搶險優秀文藝作品獎。
1991年電視紀錄片《當代紅嫂》獲中央電視台、中國電視學會一等獎。
1998年詩歌《春天的懷念》獲武警文藝獎一等獎。
1999年散文集《男兵女兵》獲全軍新作品二等獎、武警文藝獎一等獎。
1999年獲武警部隊建國五十周年文藝獻禮工程獎。
1999年歌詞《我們從這里出發》獲全軍戰士文藝獎一等獎。
1999年歌詞《擁抱明天的太陽》獲全國音樂協會一等獎。
1999年歌詞《天安門廣場》獲全國音樂家協會一等獎。
2000年歌詞《我們從這里出發》獲文化部群星獎銀獎。
2002年歌詞《我們從這里出發》獲中央電視台青年歌手大獎賽一等獎。
2002年詩集《血色和平》獲全軍文藝新作品作一等獎。
2003年詩歌《非常戰士》獲人民日報文藝徵文二等獎。
2004年詩集:《血色和平》獲中國人口文化獎 金獎。
2005年軍旅系列散文《高地上的風景》獲解放軍文藝年度獎。
2008年散文集《和平的斷想》獲得第三屆冰心散文獎。
2008年散文《電話人生》獲文藝報改革開放三十年徵文二等獎。
2009年詩歌《致祖國》獲建國六十周年惠達杯詩歌徵文一等獎。
2009年軍旅系列散文《高地上的風景》獲得中國散文排行榜第六名。
2009年軍旅系列散文《高地上的風景》獲全軍建國六十周年徵文優秀作品獎。
2010年散文《老哨所》獲「海內外華語文學」一等獎。
從軍三十年,十次佩戴軍功章,並獲得軍隊優秀科技人才津貼。 1982年《人民前線報》發表介紹張國領的通訊:戰士小詩人。
1984年《安微青年報》發青介紹張國領的通訊:戰士的希冀。
1984年《解放軍文藝》發表喬良的文章對張國領的組詩進行評論。
1985年《人民武警報》發表何建明評張國領的文章:起飛的丑小鴨。
1986年《安徽文化報》發表牛廣進評張國領的文章:丑小鴨展飛翔了。
1988年《人民武警報》發表陳建中評張國領的文章:青年作者張國領印象記。
1989年《安徽公安》發表韓賀彬評張國領的文章:在誘惑和被誘惑之間。
1990年老詩人嚴陳發表評論張國領的文章:戰士——詩人。
1991年《合肥晚報》《安徽日報》發表牛廣進評張國領的文章:綠色的誘惑。
1999年《解放軍報》發表丁臨一評張國領的文章:男兵女兵的魅力。
1999年《人民武警報》發表李春玲評張國領的文章:綠軍衣與黃土地。
2001年《文藝報》發表北喬評張國領的文章:拒絕文字游戲的沖鋒號。
2001年《人民政協報》發表北喬評張國領的文章:和平或詩人的顏色。
2001年《新華書目報》發表張國領訪談:突出重圍的軍旅文學。
2002年《橄欖綠》發表丁臨一評張國領的文章:閱讀與思考。
2002年《敢欖綠》發錶王久辛評張國領的文章:四重奏序曲。
2002年《文學報》、《橄欖綠》雜志發錶王久辛評張國領的文章:個性的魅惑。
2002年《人民武警報》發表陳峰評張國領的文章:和平的激情。
2003年《人民武警報》發表評論張國領的文章:真情,在字里行間流淌。
2005年《新安晚報》發表韓賀彬評張國領的文章:詩人本色是軍人。
2006年《人民武警報》發表北喬評張國領的文章:和平中的焦慮。
2007年《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發表北喬、張慧敏評張國領的文章:因為靈魂的擁抱而溫暖。
2007年《中國國門時報》發表對張國領的專訪:張國領,為和平、為軍人而歌唱。
2008年《人民網》《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中國詩人》發表黃恩鵬評張國領的文章:超驗寫作的靈魂。
2009年《解放軍生活》發表黃恩鵬評張國領的文章:尋找或抵達一種精神鄉愁。
2009年《橄欖綠》發表北喬評張國領的文章:與詩歌一起回家。
2009年《橄欖綠》發表張國領訪談:夢回吹角連營。
2009年《中華讀書報》發表陳菁霞評張國領的文章:張國領發出愛情宣言。
2009年《人民武警報》發表黃恩鵬評張國領的文章:跨越時空的精神之旅。
2009年《海南日報》發表佘正斌評張國領的文章:為美麗而感動。
2010年《中國武警》發表張曉紅評張國領的文章:植玫瑰砌一座庄園
2010年《人民網》、《中國武警》雜志發表黃恩鵬評張國領的文章:一脈清新的心靈陽

2010年《散文選刊》發表大兵評張國領的文章:擁裹著感恩情懷的溫暖之作
2010年《解放軍報》發表曹宇翔評張國領的文章:蒼天不負詩人的苦心。 (記者曉靜北京報道) 作為作家出阪社2011至2012年的跨年大卷——《張國領文集》11卷,日前在全國各新華書店隆重發行。這套由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何建明作序、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的、全部採用精裝本的文集,1—4卷為張國領「經典長詩卷」「經典政治抒情詩卷」「經典軍旅短詩卷」和「經典愛情詩卷」,第五卷為張國領「經典散文詩卷」,6—9卷為張國領「經典散文隨筆卷」,10—11卷為張國領「經典紀實文學卷」。
作家出版社是中國作家協會所屬的國家級大型文學出版社,多年來一直以「增創新意識,出精品圖書,與世界接軌,創一流名社」而著稱。作為作家出阪社2011至2012年的跨年大卷——《張國領文集》11卷,主要分為詩歌、散文隨筆和紀實文學;從文集的內容看,均是軍事題材的詩文,無論大小篇章,主題緊扣「和平」這一關乎人類生存、社會進步的大提要;從排列順序看,仍以他擅長的詩歌創作做主打,以他從事的軍事新聞事業作收尾。使讀者可以從中看出他文學創作的主張和脈絡。
張國領1978年冬天踏著改開放的鼓點,從中原大地上的一個小鄉村踏入軍營,時代的快速變革和軍營的火熱生活,使他青春的熱血一直處在強列的激盪之中,原本只有高中文化的他,在緊張的訓練、站哨、學習和勞動之餘,自覺地拿起手中的筆,謳歌時代、謳歌軍人、謳歌日益強盛的祖國,以詩歌和散文的形式,抒發自己切身的感受和真摯的情感。他十八歲寫第一首詩,二十歲發表第一首詩,三十歲出片版第一本詩集《綠色的誘惑》,可以說他的創作生命一直處在激情噴發期,先後出版了《男兵女兵》《血色的平》《高地英雄》《和平的守望》《和平的斷想》《平的歡歌》等十幾本詩歌、散文集,並多次獲得全國、全軍的文學創作大獎。現在已從軍34年的張國領,雖為武警大校警銜,並擔任《中國武警》月刊主編,但依然筆耕不輟,每天堅持創作,雖然十幾年前他就從基層部隊調入武警部隊的最指揮機關工作,但的心始終和戰士在一起,始終和寂寞的哨位在一起,軍人的職責和戰士的使命感,無論在他的筆下還是身上,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張國領文集》計三百多萬字,是他從三十多年來創作的結晶,正如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何建明在序言中所說:「詩與散文本身就是有內在聯系的文體,很多詩人就是散文家,國領亦然。這些年他除了發表大量的詩歌之外,還發表了二百多篇散文。這套十一卷《張國領文集》的出版,我相信只是他一個時期文學創作的小結,所以,我們期待他的新作不斷問世。並且有更多出彩的佳作呈現給這個偉大的時代。」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