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古詩詞閱讀

古詩詞閱讀

發布時間: 2020-12-21 12:58:41

古詩文閱讀

臣亮言:先帝(1)創業(2)未半而中道(3)崩

諸葛亮 出師表
殂(4),今(5)天下三分(6),益州疲弊(7),此(8)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9)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10)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11),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13)先帝遺德,恢弘(15)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16),引喻失義(17),以塞忠諫之路也(18)。

出師表書法作品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19);陟罰臧否(20),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21)及為忠善者(22),宜付有司(23)論其刑賞(24),以昭陛下平明之理(25);不宜偏私(26),使內外異法也(27)。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28),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29):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

出師表
之(30),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31),有所廣益(32)。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33),曉暢(34)軍事,試用(35)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36):愚以為營(37)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38)和睦,優劣得所(39)。
親賢臣,遠小人(39),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40)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41)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42)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43),可計日(44)而待也。
臣本布衣(45),躬耕於(46)南陽(47),苟全(48)性

出師表
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49)。先帝不以臣卑鄙(50),猥(51)自枉屈,三顧(52)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53),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54)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55)。受命以來,夙夜憂嘆(56),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57),深入不毛(58)。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59),當獎率(60)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61),攘除奸凶(62),興復漢室,還於舊都(63)。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64)。至於斟酌損益(65),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諸葛亮設計圖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66),不效,則治臣之罪(67),以告(68)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69),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70),以彰其咎(71);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72),察納雅言(73),深追先帝遺詔(74)。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75)遠離,臨表涕零(76),不知所言(77)。[1-2]
後出師表
先帝慮漢、賊不兩立(1),王業不偏安(2),故托臣

出師表 諸葛亮 矢量圖
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3)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4):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並日(5)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6)王業不可偏安於蜀

諸葛亮 出師表
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而議者(7)謂為非計。今賊適疲於西,又務於東,兵法「乘勞」:此進趨(8)之時也。謹陳其事如左:
高帝明並日月,謀臣淵深(9),然涉險被創(10),危然後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策(11)取勝,坐(12)定天下:此臣之未解(13)一也。
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歲不征,使孫策坐大,遂並江東: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計,殊絕(14)於人,其用兵也,彷彿孫、吳,然困於南陽(15),險於烏巢(16),危於祁連(17),逼於黎陽(18),幾敗北山(19),殆死潼關(20),然後偽定(21)一時耳;況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22)不下,四越巢湖(23)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委任夏侯而夏侯敗亡,先帝每稱操為能,猶有此失;況臣駑下,何能必勝: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漢中(24),中間期年(25)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驅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26),叢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復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27)敵: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28)難平者,事也。昔先帝敗軍於楚(29),當此時,曹操拊手(30),謂天下已定(31)。——然後先帝東連吳、越,西取巴、蜀,舉兵北征,夏侯授首(32):此操之失計,而漢事將成也。——然後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曹丕稱帝:凡事如是,難可逆見(33)。臣鞠躬盡瘁(34),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35),非臣之明所能逆睹(36)也。

2注釋譯文編輯
前出師表
(1)先帝:指蜀昭烈帝劉備。先,尊稱死去的人。
(2)創:開創,創立。業:統一天下的大業。
(3)中道:中途。
(4)崩殂(cú):死。崩,古時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5)今:現在。
(6)三分:天下分為孫權,曹操,劉備三大勢力。
(7)益州疲弊:弱,處境艱難;益州:漢代行政區域十三刺史部之一,包括今四川省和陝西省一帶。這里指蜀漢。疲弊:人力缺乏,物力缺無,民生凋敝。
(8)此:這;誠:的確,實在;之:的;秋:時,時候。這里指關鍵時期;一般多指不好的。
(9)然:然而;侍:侍奉;衛:護衛;懈:鬆懈,懈怠;於:在;內:皇宮中。
(10)忘身:捨身忘死,奮不顧身。
(11)蓋:原來;追:追念;殊遇:優待,厚遇。
(12)誠:的確,確實;宜:應該。
(13)開張聖聽:擴大聖明的聽聞,意思是要後主廣泛地聽取別人的意見。開張,擴大。
(14)光:發揚光大,用作動詞;遺德:留下的美德。
(15)恢弘:發揚擴大,用作動詞。恢,大。弘,大,寬。這里是動詞,也做「恢宏」;氣:志氣。
(16)妄自菲薄:過於看輕自己;妄:過分;菲薄:小看,輕視。
(17)引喻失義:講話不恰當。引喻:稱引、譬喻;喻:比如;義:適宜、恰當。
(18)以:以致(與以傷先帝之明的以用法相同:以致);塞:阻塞;諫:勸諫。
(19)宮:指皇宮;府:指丞相府;俱:通「具」;全,都。
(20)陟(zhì):提升,獎勵;罰:懲罰;臧否(pǐ):善惡,這里用作動詞,意思是評論人物好壞。
(21)作姦犯科:做姦邪事情,觸犯科條法令。作奸:做了姦邪的事情;科:科條,法令。
(22)及:以及;為:做。
(23)有司:職有專司,就是專門管理某種事情的官吏。
(24)刑:罰。
(25)昭:顯示,表明;平:公平;明:嚴明;理:治理。
(26)偏私:偏袒,有私心。
(27)內外異法:內宮和外府刑賞之法不同。內外,指內宮和外府。異法,刑賞之法不同。
(28)志:志向;慮:思想,心思;忠純:忠誠純正。
(29)簡:選擇;一說通「揀」,挑選;拔:選拔;遺(wèi):給予。
(30)悉以咨之:都拿來跟他們商量。悉,全部;咨:詢問,商議,徵求意見。之,指郭攸之等人。
(31)必能裨補闕漏:一定能夠彌補缺點和疏漏之處;裨(bì):補。闕,通「缺」缺點,疏漏..
(32)有所廣益:有所啟發和幫助;廣益:增益。益,好處。
(33)性行(xíng)淑均:性情善良品德端正;淑,善;均,平。
(34)曉暢:精通。
(35)試用:任用。
(36)督:武職,向寵曾為中部督(禁衛軍統帥)。
(37)營:軍營、軍隊。
(38)行(háng)陣:指部隊。
(39)優劣得所: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39)小人:晚輩,下人,這里指:宦官。
(40)傾頹:傾覆衰敗。
(41)痛恨:痛惜,遺憾
(42)死節:為國而死的氣節,能夠以死報國。
(43)隆:興盛。
(44)計日:計算著天數,指時日不遠。
(45)布衣:平民;百姓。
(46)躬:親自;耕:耕種。
(47)南陽:當時南陽郡,今河南南陽和湖北襄陽城西一帶。
(48)苟:苟且;全:保全。
(49)聞達:顯達揚名,揚名顯貴。
(50)卑鄙:地位、身份低微,見識短淺;卑:身份低微;鄙:地處偏遠。與今義不同。
(51)猥(wěi):辱,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枉屈:枉駕屈就。
(52)顧:探望。
(53)感激:有所感而情緒激動。
(54)許:答應;驅馳:奔走效勞。
(55)有:通「又」,跟在數詞後面表示約數。
(56)臨崩寄臣以大事:劉備在臨死的時候,把國家大事託付給諸葛亮,並且對劉禪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臨:將要,臨近。
(57)夙夜憂嘆:早晚憂慮嘆息。
(58)瀘:水名,即如今的金沙江。
(59)不毛:不長草木,這里指人煙稀少的地方。毛,莊稼,苗。
(60)兵:武器;甲:裝備。
(61)獎率:獎賞率領。
(62)庶:希望;竭:竭盡;駑(nú)鈍:比喻才能平庸,這是諸葛亮自謙的話;駑:劣馬,走不快的馬,指才能低劣。鈍:刀刃不鋒利。
(63)攘(rǎng)除:排除,鏟除;奸凶:姦邪凶惡之人,此指曹魏政權。
(64)還:回;於:到;舊都:指東漢都城洛陽。
(65)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這是我用來報答先帝,效忠陛下的職責本分。所以:用來...的是
(66)斟酌損益:斟情酌理、有所興辦。比喻做事要掌握分寸。(處理事務)斟酌情理,有所興革。損:除去。益:興辦,增加。
(67)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把討伐曹魏復興漢室的任務交付給我;托:託付,交付;效:效命的任務。
(68)不效則治臣之罪:沒有成效就治我的罪。
(69)告:告慰,告祭。
(70)興德之言:發揚陛下恩德的忠言。
(71)慢:怠慢,疏忽,指不盡職。
(72)彰其咎:揭示他們的過失。彰:表明,顯揚。咎:過失,罪。
(73)咨諏(zōu)善道:詢問(治國的)良策。諏(zōu),詢問,咨詢。
(74)察納:識別採納。察:明察。雅言:正確的言論,正言,合理的意見。
(75)深追:深刻追念;先帝遺詔:劉備給後主的遺詔,見《三國志·蜀志·先主傳》注引《諸葛亮集》,詔中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遺詔:皇帝在臨終時所發的詔令。
(76)當:在……時候。
(77)臨:面對;涕:眼淚;零:落下。
(78)不知所言:不知道再該說些什麼。[3-4]
譯文
先帝開創統一天下的大業沒有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如今天下一分為三,蜀漢處境艱難,這實在是形勢危急、存亡難料的關鍵時期啊。然而侍衛大臣在皇宮內毫不懈怠,忠誠有志的將士在戰場上捨生忘死,這都是追念先帝對他們的特殊待遇,想要報答給陛下。陛下的確應該擴大聖明的聽聞,來發揚光大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振奮有抱負的人們的志氣,不應隨便看輕自己,說話不恰當,以致堵塞臣子忠言勸諫的道路。
皇宮中和丞相府中的人,都是國家的官員;獎懲他們的功過好壞,不應該因在宮中或在府中而不同。如果有作姦邪事情、觸犯科條法令,或盡忠做善事的人,都應該交給主管的官員評定他們的獎懲,來顯示陛下公正嚴明的治理,而不應當偏袒、有私心,使朝廷內外刑賞的法令不同。
侍中郭攸之、費禕、侍郎董允等人,這些都是善良誠實的人,他們的志向和心思都忠誠無二,所以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給予陛下。我認為宮廷中的事情,無論大小,都拿來跟他們商量,然後再實行,就一定能夠彌補缺點和疏漏之處,得到更多的成效。
將軍向寵,性格品行善良端正,通曉軍事,在從前試用的時候,先帝稱贊他有才能,所以大家商量推舉他做中部督。我認為軍營中的事情,都拿來和他商量,就一定能夠使軍中團結和睦,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漢朝前期之所以能夠興隆昌盛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漢朝後期衰敗的原因。先帝在世時,每次和我談論這些事情,沒有一次不對桓、靈二帝的昏庸感到痛心遺憾的。侍中、尚書、長史、參軍,這些人都是忠貞優秀、以死報國的大臣,希望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這樣漢室的興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來是個平民,親自在南陽種地,只希望在亂世里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望在諸侯中揚名顯達。先帝不認為我身份低微,見識淺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廬來拜訪我,向我詢問當時的大事,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緒激動,就答應為先帝奔走效勞。後來又遇上挫折,在軍事上失敗的時候我接受了重任,在危難緊迫的關頭接受命令,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辦事謹慎,所以臨終的時候,把國家大事託付給我。我接受任命以來,早晚憂慮嘆息,擔心託付給我的大事做得沒有成效,而有損於先帝的英明,所以五月渡過瀘水,深入到不長莊稼的荒涼地方。現在南方的叛亂已經平定,武器裝備已經充足,應該勉勵並率領三軍北上平定中原。我希望竭盡我有限的才能,去鏟除那些姦邪凶惡的敵人,復興漢室,遷回舊都洛陽。這是我報答先帝、忠於陛下的職責。至於處理事務斟情酌理,有所興革,進盡忠言,那是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責任了。
希望陛下把討伐曹魏興復漢室的任務交付給我,如果不能實現,就(請)治我的罪,來告慰先帝在天之靈。如果沒有發揚聖德的忠言,就應當責罰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怠慢失職,揭示他們的過失;陛下也應該自行謀劃,征詢治國的良策,識別、採納正確的言論,深切追念先帝的遺命。(如果您能這么做,那)我就感恩戴德感激不盡了。
現在我將要遠離陛下,面對這份奏表,禁不住流淚不止,不知道再該說些什麼。[5]
後出師表
注釋
(1)漢:指蜀漢。賊:指曹魏。古時往往把敵方稱為賊。
(2)偏安:指王朝局處一地,自以為安。
(3)孰與:謂兩者相比,應取何者。
(4)入南:指諸葛亮深入南中,平定四郡事。
(5)並日:兩天合作一天。
(6)顧:這里有「但」的意思。蜀都:此指蜀漢之境。
(7)議者:指對諸葛亮決意北伐發表不同意見的官吏。
(8)進趨:快速前進。
(9)淵深:指學識廣博,計謀高深莫測。
(10)被創:受創傷。這句說:劉邦在楚漢戰爭中,屢敗於楚軍,公元前二○三年,在廣武(今河南省滎陽市)被項羽射傷胸部:在漢朝初建時,因鎮壓各地的叛亂而多次出征,公元前一九五年又曾被淮南王英布的士兵射中;公元前二零零年在白登山還遭到匈奴的圍困。
(11)長策:長期相持的打算。
(12)坐:安安穩穩。
(13)未解:不能理解。胡三省認為「解」應讀作「懈」,未解,即未敢懈怠之意。兩說皆可通。
(14)殊絕:極度超出的意思。
(15)困於南陽:建安二年(197)曹操在宛城(今河南省南陽市,漢時南陽郡的治所)為張綉所敗,身中流矢。
(16)險於烏巢:建安五年(200),曹操與袁紹在官渡相持,因乏糧難支,在荀攸等人的勸說下,堅持不退,後焚燒掉袁紹在烏巢所屯的糧草,才得險勝。
(17)危於祁(qí)連:這里的「祁連」,據胡三省說,可能是指鄴(在今河北省磁縣東南)附近的祁山,當時(204)曹操圍鄴,袁紹少子袁尚敗守祁山(在鄴南面),操再敗之,並還圍鄴城,險被袁將審配的伏兵所射中。
(18)逼(bì)於黎陽:建安七年(202)五月,袁紹死,袁譚、袁尚固守黎陽(今河南浚縣東),曹操連戰不克。
(19)幾敗北山:事不詳。可能指建安二十四年(219),曹操率軍出斜谷,至陽平北山(今陝西勉縣西),與劉備爭奪漢中,備據險相拒,曹軍心渙,遂撤還長安。
(20)殆死潼關:建安十六年(211),曹操與馬超、韓遂戰於潼關,在黃河邊與馬超軍遭遇,曹操避入舟中,馬超騎兵沿河追射之。殆,幾乎。
(21)偽定:此言曹氏統一北中國,僭稱國號。諸葛亮以蜀漢為正統,因斥曹魏為「偽」。
(22)昌霸:又稱昌豨。建安四年(199),劉備襲取徐州,東海昌霸叛曹,郡縣多歸附劉備。
(23)四越巢湖:曹魏以合肥為軍事重鎮,巢湖在其南面。而孫吳在巢湖以南長江邊上的須濡口設防,雙方屢次在此一帶作戰。
(24)漢中:郡名,以漢水上流(古稱沔水)流經而得名,治所在南鄭(今陝西省漢中市東)。
(25)期(jì)年:一周年。
(26)突將、無前:蜀軍中的沖鋒將士。賨(cóng)叟、青羌:蜀軍中的少數民族部隊。散騎、武騎:都是騎兵的名號。
(27)圖:對付。
(28)夫:發語詞。平:同「評」,評斷。
(29)敗軍於楚:指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大軍南下,劉備在當陽長阪被擊潰事。當陽屬古楚地,故雲。
(30)拊手:拍手。
(31)以定:已定,以,同「已」。
(32)授首:交出腦袋。
(33)逆見:預見,預測。
(34)鞠躬盡力:指為國事用盡全力。一作「鞠躬盡瘁」。
(35)利鈍:喻順利或困難。
(36)睹(dǔ):亦即「逆見」,預料。[6]
譯文
先帝考慮到蜀漢和曹賊是不能同時存在的,復興王業不能偏安一方,所以他才把征討曹賊的大事託付給我。憑著先帝的英明來衡量我的才幹,本來他是知道我去征討曹賊,我的才能是很差的,而敵人是強大的。但是不征伐曹賊,他所創建的王業也會丟掉,坐著等待滅亡,哪裡比得上去討伐敵人呢?因此先帝毫不遲疑地把討伐曹賊的事業託付給我。
我接受遺命以後,每天睡不安穩,飯吃不香。想到為了征伐北方的敵人,應該先去南方平定各郡,所以我五月領兵渡過金沙江,深入到連草木五穀都不生長的地區(南蠻)作戰,兩天才吃得下一天的飯。不是我自己不愛惜自己,只不過是想到蜀漢的王業決不能夠偏安在蜀都,所以我冒著艱難危險來奉行先帝的遺意。可是有些發議論的人卻說這樣做不是上策。如今曹賊剛剛在西方顯得疲睏,又竭力在南方和孫吳作戰,兵法上說要趁敵軍疲勞的時候向他進攻,
高帝象日月一樣英明,謀臣們智謀淵博深遠,卻是經歷過艱險,受過創傷,遭遇危難以後才得到安全。現在,陛下及不上高祖皇帝,謀臣也不如張良、陳平,卻想採用長期相持的策略來取得勝利,安然平定天下,這是我不理解的第一點。
劉繇、王朗,各自占據州郡,在談論如何才能安全、提出種種計謀時,動不動就引用聖賢的話,眾人滿腹都是疑問,胸中塞滿了難題,當年不戰,第二年又不出征,使得孫策安然強大起來,於是吞並了江東。這是我不理解的第二點。
曹操的智慧計謀,遠遠地超過一般人,他用起兵來就好像孫臏、吳起一樣,可是他卻曾在南陽受困,在烏巢處於險境,在祁連山上遭到危險,在黎陽被逼,幾乎在北山失敗,差一點死在潼關,後來才在表面上穩定了一段時間。何況我的才能很弱,卻打算不經歷危險來安定天下。這是我不理解的第三點。
曹操五次攻打昌霸沒有獲勝,四次渡過巢湖沒有獲得成功,任用李服,可是李服卻圖謀殺死他,委任夏侯淵,可是夏侯淵卻戰敗身亡。先帝常常稱贊曹操是個有才能的人,他還有這些失誤的地方,何況我才能平庸低下,哪裡就一定能獲勝呢?這是我不理解的第四點。
自從我到漢中,其間不過一年罷了,可是卻失去了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邰、鄧銅等人,以及部曲中的首領、屯兵中的將官共七十多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等士卒一千多人,這都是幾十年來從四處聚合起來的精銳力量,不是一州所能具有的。如果再過幾年,那就要損失全軍的三分之二,那時拿什麼兵力去消滅敵人呢?這是我不理解的第五點。
現在百姓窮困、兵士疲憊,可是戰爭不能停止。戰爭不能停止,那軍隊駐紮下來和去攻打敵人,所付出的辛勞和費用正好是相等的。既是這樣,不趁現在考慮攻取北方,卻想用一州之地,去和曹賊長期相持。這是我不理解的第六點。
天下的事情是很難評論斷定的。從前先帝在楚地打了敗仗,在這時,曹操拍手稱快,認為天下已被他平定了。以後先帝東邊聯合吳越,西邊攻取巴蜀,發兵向北征討,夏侯淵就被殺掉了,這是曹操未曾想到的,而復興漢朝的大業將要成功了。後來東吳改變態度,違背了盟約,關羽兵敗被殺,先帝又在秭歸失誤,曹丕稱帝,所有的事情都象這樣,很難預料。我小心謹慎地為國獻出我的一切力量,直到死為止。至於事業是成功是失敗,進行得順利還是不順利,那就不是我的智慧所能夠預見的了。[6]

② 古詩詞閱讀方法

閱讀方法】
一、讀詩題。古詩詞,除一部分詞、曲只有詞牌、曲牌外,多數是有標題的,它們或標明寫作對象,寫作重點,或表現感情基調。如《春夜洛城聞笛》就交代了時間、地點及引發情感的事件。《聽鄰家吹笙》「鳳吹聲如隔彩霞」,扣「吹笙」;「不知牆外是誰家」,扣「鄰家」;「疑是碧桃千樹花」,仍是扣題,即笙聲產生的幻覺(注意「疑」字),並非描寫「庭院美景」。
二、讀「明示」。古詩詞表達的思想情感往往是蘊含在形象之中含而不露的。但也有些詩詞中個別詞句明示著思想情感傾向,閱讀時對這些可貴的信息應圈點出來,結合全詩加以體會。如趙嘏《江樓舊感》「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起句「獨上」,表現了詩人孤單的身影,孤獨的情感,第三句「同來」與之呼應。「思渺然」,直接表露出茫然悵惘的情思。這種情思產生的原因就在三、四句。再如李白《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傷心」、「愁」觸景傷懷,孤獨生愁;表現全詞感情基調;「空」表現苦等無果;「歸程」明確表達思歸之情。高考所選詩歌,大都是絕句律詩。絕句一般是「卒章顯志」。第四句明示主旨,如《峨眉山月歌》「思君不見下渝州」,《春夜洛城聞笛》「何人不起故園情」等。律詩一般是一二聯寫景敘事,三四聯議論抒情,如杜甫的《旅夜書懷》《登岳陽樓》等

③ 關於讀書的古詩

一、紙復上得來終覺淺,絕知制此事要躬行。——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譯文: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不夠完善,要透徹地認識事物還必須親自實踐。

二、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唐·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譯文:專心讀書,不知不覺已經到了暮春時節,一寸光陰就像一寸黃金珍貴。

三、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宋·蘇軾《和董傳留別》

譯文:雖然生活當中身上包裹著粗衣劣布,但胸中有學問氣質自然光彩奪人。


四、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顏真卿《勸學》

譯文: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奮學習,到老了後悔讀書少就太遲了。

五、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宋·李清照《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譯文:靠在枕上讀書是多麼閑適,門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

④ 關於讀書的古詩有哪些

1、唐代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釋義:專心讀書,不知不覺春天過完了,每一寸時間就像一寸黃金珍貴。並不是道人過來嘲笑,周公的精義孔子的思想教導投入鑽研中。

2、唐代顏真卿《勸學》: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釋義: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少年時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後悔自己年少時為什麼不知道要勤奮學習。

3、宋代陸游《讀書》:

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

釋義:歸鄉隱居的志向就算沒有那五畝田園也依然如故,讀書的本意原在於黎民百姓。燈下讀書,眼神已大不如從前了。卻還是閱讀完了兩萬的蠅頭小字。

4、唐代杜甫《柏學士茅屋》:

碧山學士焚銀魚,白馬卻走深岩居。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

晴雲滿戶團傾蓋,秋水浮階溜決渠。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釋義:安史之亂的戰火使柏學士失去了官職,昔日常參議朝政,直言相諫的他,將茅屋搭建在險峻的碧山之中,隱居於此。但他仍象漢代文學家東方朔一樣的刻苦讀書,雖然他年少,但已學業有成。

觀茅屋戶外,那祥雲如車蓋一樣密密地聚集,秋水順著道路,如大水決渠一樣地湍急流去。自古以來榮華富貴必定從勤苦中得到,有識之男應當如柏學士一樣去博覽群書,以求功名。

5、宋代王禹偁《清明》: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釋義:我是在無花可觀賞,無酒可飲的情況下過這個清明節的,這樣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廟的和尚,一切對於我來說都顯得很蕭條寂寞。昨天從鄰家討來新燃的火種,在清明節的一大早,就在窗前點燈,坐下來潛心讀書。

⑤ 語文初一古詩詞閱讀

直接網路整首詩,就知道了

⑥ 古詩文閱讀的技巧和方法有哪些

課改五年來,許多問題層出不窮地浮出水面,逼迫人們去反思、去探索、去解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遺憾地看到批評者多建設者少、被動觀望等待者多主動探究實踐者少.
我國從單獨設立語文科以來,尤其是解放後半個世紀以來,由於受到前蘇聯教育家的影響,課堂教學建立了一些模式(如「五個環節」「三個步驟」等).由於這些模式在當時具有相當的權威性、一定的合理性,所以影響甚廣;但是,隨著時代的前進和教育的改革,傳統模式的不科學之處愈來愈明顯,成了教育發展的桎梏.
正如某些行業的管理「一抓就死,一放就亂」,中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似乎也出現了這種現象.課改前,廣大教師都不同程度地意識到「語文課不能這樣上」,都懷著強烈的改革願望;但是,舊的不行,新的語文課應當怎麼上?頭腦里又是茫茫然.雖然,教師們參加了課改培訓,學習了課改理論,然而,理論到實踐還須跨越一座「橋梁」,需要一個吸收、消化、運用的過程,而且,其中還可能產生誤解、步入歧途.
課改後,舊的模式被廢棄了,新的模式又還沒有建立起來.在這個痛苦摸索的轉型時期,出現了一些異常的語文課:或者喪失自我,異化為生物課、歷史課、物理課、文化課、思維課、班會課等;或者忽視語言文字,重在人物形象、主題思想、寫作技巧的分析,高唱人文主義,教學內容虛泛、空洞;或者教師急於向課外延伸、拓展,學生獨立閱讀、感悟課文的時間得不到基本的保證;或者為問而問,為討論而討論,課堂場面虛假繁榮,徒有形式而缺乏實質意義、價值;或者幾個學生掌握著話語霸權,其他大多數同學充當冷靜的看客,面向全體變異為面向個別:或者教師動輒表揚,對學生的發言缺乏恰如其分的判斷、評價,讓學生感到一頭霧水;或者濫用多媒體,直觀形象的畫面抑制了學生對漢語言的感受和想像.——這種種語文課實在發人深思!
批評容易,建設困難.然而,時不我待,課改下的課堂閱讀教學亟待建立新的模式.
「模式」這個詞,當今不大時興,因為它彷彿帶有貶義色彩.某種課堂教學結構或樣式一旦成為模式,就具有唯一性、排他性,容易被人們固定化、程式化,以致僵化;這不符合新世紀開放、多元的價值取向與時代潮流,不符合課程改革發展、創新的理念.所以,筆者以為,不宜在課改中用「模式」來匡正、束縛正在改革、探索的課堂教學;但是,針對上面列舉的現象,又確實需要進一步明確課堂閱讀教學中應該重視的幾個問題,或者說幾個基本的、必要的環節.
一、學生讀課文
讀課文,學生在課堂里有齊讀、默讀、散讀、朗讀之分.公開課上常見的齊讀,書聲琅琅,洪亮整齊,悅耳中聽;其實這是表演給人看、給人聽的讀,對學生而言價值極低.它不適合於在學習一篇課文的起始階段運用,因為學生照顧了讀的整齊,卻無法用心去感悟、體味課文,只能是「和尚念經,有口無心」.它可以用在課文學習的結尾階段,或者檢查全班學生的古詩文背誦情況.默讀,教室里一片靜悄悄,而學生的大腦正處於亢奮狀態,是一種學生真正進入文本、感悟文本、沉浸於文本的讀.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年級的升高,它越來越重要;教師要抓緊培養他們默讀的良好習慣、方法,不斷提高其默讀的速度、效果.散讀,學生讀出聲來,但又不大聲整齊地讀,而是低聲地各讀各的,表面上七嘴八舌、混亂嘈雜,實際上學生能夠口耳心相通,能更真切地感受課文的語言魅力,從而受到感染、熏陶.它一般適用於文學作品,但還沒有得到廣大教師的足夠重視;當然,學生也需要一個散讀的習慣養成和能力培養的過程.新課標十分重視朗讀,並在四個學段一以貫之,要求學生朗讀「用普通話」,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讀」中大有學問,大有講究;遺憾的是,不少教師對朗讀意義的認識還不夠到位,對朗讀技巧的掌握還有待提高,對學生朗讀的指導還比較欠缺.
課堂閱讀教學首先要保證學生讀課文的時間,保證學生獨立感受、體驗、理解的時間,要且慢開講,且慢啟發.那種學生連課文都還未讀完一遍,還來不及「想想」,教師就急於發問的教學,表面上趕了進度,好像提高了教學效率,實質上還是以教師為中心,把課堂教學當成「教案劇」的演出.
語文的學習是一個體味、浸染的過程,不能急躁,不能快節奏;必須讓學生保持寧靜、平和的心境,獨立閱讀、思考.「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自主閱讀是前提,倘若學生個人對課文缺乏感知、體會,那麼,就談不上與其他同學交流、合作,更談不上探究.
以往,不少教師先布置思考題,然後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這樣,學生讀的方向、思考的重點明確,緊跟著教師既定的問題亦步亦趨,教師教案里的教學目標好像順利達到了,教學進度按時完成了;然而,不足的是教師的問題在學生頭腦里先入為主,造成思維定勢,嚴重干擾了他們獨立、自主地閱讀,無形中剝奪了學生學習主體的地位.可想而知,如此閱讀,學生怎麼可能獲得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二、字詞句教學.語文知識教學
近幾年來,一些觀摩課上,由於字詞句教學不夠「熱鬧」,難以「出彩」,因此,執教者常常採取迴避或者輕描淡寫的做法,這使不少聽課教師產生了誤解,誤以為課改倡導人文性,不用進行字詞句教學了.
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是積累.字、詞教學分為靜態、動態兩種.靜態的教學是將字詞孤立出來,離開課文來解釋,動態的教學是結合語境來理解.低學段,前者採用較多:高學段,後者採用較多.在一篇課文教學中,視字詞的具體情況,或側重前者,或側重後者,或二者相結合.句的教學,一般應在具體語境中進行.
字詞句教學並非雕蟲小技,它必須結合文字學、語法學、修辭學、邏輯學、語用學、語體學等知識,滲透思維訓練,重在實踐、運用,開展科學的訓練.課堂上,如果教師自身專業功底過硬,又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深入鑽研、用心備課,那麼,字詞句教學也同樣可以「出彩」.
葉聖陶先生早就說過:「語文這一門課是學習運用語言的本領的.」我們必須緊緊抓住課文的語言文字,突出語文教學的「語文味」;因為語文學科的本質特徵表明: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均具體地體現、落實在語言文字上;語文一旦離開了語言文字,「工具」也就無法成為工具,「人文」也就無所依附,只能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
新課標所言「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與完整」,並非指不需要語文知識.語文雖然不是一門知識性很強的學科,而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但是它也有自身特有的知識,例如:語言知識(言語知識)、語體知識、語用知識、閱讀知識、口語交際知識、寫作知識、文學知識、古代文化知識等.一些研究者已經在這方面扎扎實實做了許多建設性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果,我們可以借鑒.
中小學生學習語言不是為了分析語言、研究語言,而是為了積累語言、豐富語言;無知便無能,學習必要的語文知識是為了轉化、培養語文能力.從認知心理學角度看,目前在全國推廣使用的幾套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教材中,語文知識的觀念還比較滯後,大多停留於介紹一些陳述性知識(「是什麼」,如:什麼是比喻句),程序性知識(「怎麼做」,如:怎麼寫比喻句,怎麼運用比喻)不足,需要教師們作適當的補充,多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培養語文能力.
三、多向對話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但這幾種對話並不是並列關系,其中「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是核心,其他對話則是為學生的個體閱讀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共同促進學生與文本對話的展開.
教師既要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又要防止「無界閱讀」,學生的個人理解並不一定就是個性化理解;須知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只能是哈姆雷特,而不是奧賽羅、賈寶玉——「多元解讀應為『多元有界』」(賴瑞雲,《語文學習》2004年第9期).因此,在學生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認真地傾聽、敏銳地捕捉、准確地判斷,不失時機地點撥、去蔽、引導,在與學生的平等對話中充分發揮「首席」的作用.
當下,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充滿了整個課堂,教師接二連三地提出問題,學生處於「被動接受」「被追問」的狀態.這種對話並不是真正的對話:其一,學生不是學習的主動者、問題的發現者,並未真正成為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其二,教師提的問題太多,不到兩三分鍾又跳到另一個問題,容易使學生養成浮光掠影、學習思考不深入的習慣;其三,從實際情況看,不少問題的思考價值不高,有的甚至偏離了課文教學,任憑教師個人主觀隨意地聯系、聯想、類比,給學生的思維品質、學習習慣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學生與文本的直接對話是閱讀教學的重要內容和不可或缺的環節.面對文本,學生的最初感受是什麼?他們喜歡不喜歡課文?喜歡哪裡不喜歡哪裡?這些閱讀的初始認識可能是膚淺的、片面的,但也是真實的、質朴的、個性化的.教師應當珍視它們,不要忙於把理性的概念和結論塞給學生,阻礙學生對文本鮮活的感受和體驗;應當相機誘導,善於調動他們的生活經驗、知識積累去解讀文本;應當面向大多數學生,因材施教,尊重和解答不同層次學生的問題,關注他們的不同需求與發展.這樣,伴隨著課堂教學生成與發展的,始終是學生與文本對話產生的問題.在這里,教師真正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促進者.
浙江省幾所中學正在開展的「非指示」「非預設」教學實驗,對教師的備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其具體教學形式、方法可能還無法大面積推廣,因為教師的專業水平如果沒有跟上,課堂教學將無異於「放羊」;然而,它的教學理念確有可取之處.
在幾十個生命、思想、個性交融與碰撞的課堂里,每節課的教學樣式、結構、環節一定無比豐富多彩.以上三點,筆者僅就中小學課堂閱讀教學的共性、常態而言.同時,我們還將繼續研究和實踐語文教學「基本模式與個性化設計的統一」.基本模式,要落實課程改革的新理念,體現語文學科的特點,符合學生學習語文(母語)的規律;個性化設計,即從課文本身、學生實際、教師專長出發,設計出彰顯教師個人教學風格或者學生學習特點的教學方案.這二者的辯證統一,能使課堂閱讀教學的改革進入一個更新的層次.

⑦ 古詩文閱讀。

鄭燮,復號板橋,清乾隆制元年進士,以畫竹,蘭為長。曾任范縣令,愛民如子。室無賄咯,案無留牘。公之餘輒與文士暢飲詠詩,至有忘其為長吏者。遷濰縣,值歲荒,人相食。燮開倉賑濟,或阻之,燮曰:「此何時,若輾轉申報,民豈得活乎?上有譴,我任之。」即發谷與民,活萬餘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選出下列句中加橫線詞的意思理解有誤的一項

⑧ 閱讀古詩詞的基本方法

閱讀古詩詞的基本方法

一、抓詩眼、抓意象、明意境
1、詩眼詩歌是語言的藝術版,古人寫詩特權別講究「煉字」。一句詩或一首詩中最傳神的一個字、一個詞,一般是動詞、形容詞。如「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等等,使詩歌生動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詩作中作者所寫之景、所示之物,這客觀的「象」與作者借景抒情的「情」、詠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結合。古詩詞中的意象往往是約定俗成,有規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潔品格的象徵;「月亮」代表思鄉之情;「鴻雁」是傳書的信使等等。有時詩人還會創造一群意象,如馬致遠的《秋思》就創造了11個意象,用「斷腸人」這一中心意象來表達思歸懷遠的秋思。
3、意境是文藝作品中和諧、廣闊的自然和生活圖景,滲透著作者含蓄、豐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誘發讀者想像和思索的藝術境界。優秀的古詩詞都創造了具有廣闊藝術空間的意境。詩歌意境(情景)關系往往比較多的是寓情於景、觸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點有:慷慨悲壯、雄渾蒼勁、恬淡自然、雄渾壯觀、悲壯蒼涼、孤獨冷寂等等。可見,抓住這幾個關鍵處,我們就可以穿越語言屏障,迅速觸摸到詩人的心靈世界,走進詩的藝術境界,解詩答題。

⑨ 古詩文閱讀!

高考古詩鑒賞題十大規律
一、抓詩眼、抓意象、明意境
1、詩眼詩歌是語言的藝術,古人寫詩特別講究「煉字」。一句詩或一首詩中最傳神的一個字、一個詞,一般是動詞、形容詞。如「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等等,使詩歌生動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詩作中作者所寫之景、所示之物,這客觀的「象」與作者借景抒情的「情」、詠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結合。
古詩詞中的意象往往是約定俗成,有規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潔品格的象徵;「月亮」代表思鄉之情;「鴻雁」是傳書的信使等等。有時詩人還會創造一群意象,如馬致遠的《秋思》就創造了11個意象,用「斷腸人」這一中心意象來表達思歸懷遠的秋思。
3、意境是文藝作品中和諧、廣闊的自然和生活圖景,滲透著作者含蓄、豐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誘發讀者想像和思索的藝術境界。優秀的古詩詞都創造了具有廣闊藝術空間的意境。詩歌意境(情景)關系往往比較多的是寓情於景、觸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點有:慷慨悲壯、雄渾蒼勁、恬淡自然、雄渾壯觀、悲壯蒼涼、孤獨冷寂等等。可見,抓住這幾個關鍵處,我們就可以穿越語言屏障,迅速觸摸到詩人的心靈世界,走進詩的藝術境界,解詩答題。
二、掌握古詩詞基本知識
詩歌分為古體詩(又稱「古風」)、今體詩(又稱「格律詩」)。
古體詩:包括「今體詩」出現以前的除「楚辭」以外的所有詩作,也包括「今體詩」出現以後的除「今體詩」以外的所有詩作。「歌、行、吟」分別是古體詩的一種體裁。如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
今體詩:分為律詩、絕句。律詩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聯(一、二句)、頷聯(三、四句)、頸聯(五、六句)、尾聯(七、八句),頷聯、頸聯必須對仗。絕句每首四句,有五絕(五字)、七絕(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聲韻,一韻到底。
詞:是今體詩之後產生於盛唐,流行於中唐,發展於晚唐與五代,成就於宋代的一種新詩體。詞又稱長短句句子字數不等、長短不一)、詩余(由詩歌發展而來)。根據詞的長短,詞又分單調(也叫小令,一般認為58字以內)、中調(一般分上下闕,58-96字)、長調(96字以上,三闕以上)。詞有詞牌,詞牌嚴格律定了每首詞的格律和音韻。
曲:即散曲,分為「小令」、「套數」。是宋金時期逐漸形成的一種新詩體。曲與詞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詞規定的字數中增加襯字,從而增加語言的生動性,更自由靈活地表達思想與情感。
有關詩詞知識的測試范圍很廣。1993年、1996年、2000年、2004年的上海卷都從詩歌體裁、押韻、對仗等方面對考生進行了測試。掌握詩 詞知識,不但要記,還要會用。1997年上海卷的排序題就是一例。
三、把握不同的詩作題材
就詩作題材內容的不同,古詩詞可分為寫景(抒情)詩、記事(詠懷)詩、詠史(懷古)詩、詠物(言志)詩、田園(山水)詩、邊塞(征戰)詩等等。
寫景詩:學生在高中階段大體接觸過,毋須多說。
詠懷詩:敘事抒懷,通過具體的事件的敘寫來抒寫胸臆,抒寫個人的恨別、懷遠、思鄉、離愁、感時等情懷的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詠史詩:詩人對某一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詠嘆,一般融進了詩人獨到的見識,以史詠懷,以史誦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如陶淵明、劉禹錫、杜牧等都是詠史詩的作者。
詠物詩:主要特點是托物言志。這類古詩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義的意象。如桃花象徵美人、牡丹寄寓富貴、楊花有飄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內蘊。
山水田園詩:寫田園生活和山水風景,陶淵明是田園詩的開山,南朝的謝靈運是山水詩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園詩派,主要有王維、孟浩然、儲光羲、常建等。
邊塞詩:描寫邊塞生活與民族矛盾,還有一系列與邊塞有關的東西形成於盛唐,最高成就為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
四、分清各種風格流派
「風格」是指詩人在選擇題材、塑造形象以及語言運用等方面形成的創作特色。如陶淵明的詩恬淡平和,王維的詩詩中有畫,李白的詩豪放飄逸,杜甫的詩沉鬱頓挫。
流派主要指詩歌的流派和詞的流派。
1、詩歌流派:現實主義、浪漫主義
現實主義:提倡客觀地觀察現實生活,精確細膩地描寫現實,真實地表現典型環境的典型人物。源頭:《詩經》;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陸游等。
浪漫主義:善於抒發對理想的熱烈追求,用熱情奔放的語言、奇特的想像和誇張手法、神話故事來塑造形象。源頭:《楚辭》;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李賀、龔自珍等。
2、詞的流派:豪放派、婉約派豪放派:氣勢磅礴,格調高昂,意境雄渾,感情激盪。代表人物:蘇軾、辛棄疾。
婉約派:筆調柔和,感情細膩,委婉纏綿,韻味深遠。代表人物:劉永、姜夔、秦觀、李清照。
五、注意分析各種表達技巧
◆如推敲方面的煉字、煉句、煉意。
◆選材方面的虛實結合。
實景是詩人描寫的現實客觀景物,即眼前之景、可觀之景;虛景是詩人通過感覺、聯想或想像而虛擬出的景物,即心中之景、可想之景。虛實結合往往是古詩詞意境的基本方法。
◆選材方面的反襯。
古詩詞表達技巧中的反襯是相對「正襯」而言的一種表達技巧。在作品中為了使對某事物的描寫更清楚、突出,而採用相反的、相對立的事物從旁陪補的方法。它與「對比」不同,對比的兩個事物間的關系是並列的,結果是突出對比雙方;反襯卻可以明顯地分出襯托的事物和被襯托的事物,突出被襯托的一方。
◆內容方面的動靜結合。有時可理解為「以動襯靜」,「動靜相對」。
◆結構方面的伏筆與照應。
詩作者在讀者不經意處的暗示交代,使詩歌結構嚴謹,首尾呼應,文題呼應。
◆結構方面的對比。
對比是指在作品中把兩個相互對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互矛盾的兩方面並舉出來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適於突出形象特徵,揭示形象意義,對於主題的表達也易產生犀利、深刻的效果。
◆結構方面的設問與懸念。
寓意方面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諷今、借古抒懷、意在言外等等。
古詩詞的藝術手法在更多的情形下,並不都是單一的,往往是綜合復雜地運用。我們在鑒賞的時候,要注意在具體語境、整體詩境中分析藝術特點,不要簡單地陷入術語、概念的怪圈,有時候還要根據不同的題型,不同的題干要求,從規定的角度,作出正確的判斷。
六、注意品味各種語言風格
古詩詞中對詞句的考查往往由字面到內涵的深入解說,因此了解各種不同的語言風格很重要。古詩詞語言風格一般有莊重、嚴肅與詼諧、風趣;形象、生動與質朴;簡練與縝密;含蓄與明了;犀利與平和;細膩、委婉與豪爽、熱烈。對語言感知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詩歌鑒賞力的高低。
◆要在意境中品味詞、句:詩中的詞、句處在統一意境中,只有在詩境中分析,才能得到正確的理解。如注意了《月夜憶舍弟》的總體意境,就能正確理解「月是故鄉明」———因思鄉念故鄉而備覺故鄉的月更明。
◆要把握特殊語法現象:為了合乎作詩詞的規則,所以往往有變式句存在。如「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詩詞中詞類活用現象也要引起注意,如「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綠,形容詞動用,使…變綠)等等。
七、注意明辨各種修辭手法
古詩詞中作者常常會運用各種不同的修辭手法,使表情達意豐富形象。
◆比喻:最常用的技巧。寫同一事物還可以用不同比喻。如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寫了「似春水」的「愁之多,之源源不斷」。
◆通感:把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溝通起來,如林逋的「暗香浮動月黃昏」,用視覺「暗」寫嗅覺「香」、突出梅香的特點。
◆借代:如用「帆」代「船」,「朱門」代「權貴豪門之家」。
◆互文:在連貫性話語中,將本應含在一起的詞語,分別安排在上下兩句,或一句的上下段中,既省字又表意。如白居易的「主人下馬客在船」,實際是說:「主人下馬在船,客人下馬在船」。
◆設問:如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誇張:如辛棄疾的「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古詩詞常用的修辭還有擬人、反問、反復等,都要求我們去注意。
八、注意關注詩歌題目
詩歌的題目很重要,往往可以透露出重要的線索,如2000年上海卷,試題為「約客」,作者約人,對方遲遲沒有來,環境上「家家雨,處處蛙」的渲染,約了客人,怎麼不來?突出了作者等待的焦慮。
九、注意明察考題暗示
古詩鑒賞題後,往往會有一些注釋,填表式題目中已有內容實際上就是例題。如2000年秋考的填表題,填空題空格的前面或後面。2001年春考的18題中,「安史之亂」的提示,都為考生答題給予了人文關懷,注意了這些方面就有利於解題。
十、注意運用聯想、想像
詩歌鑒賞是一種再創造。再創造的主要方式是聯想、想像,如王駕的《雨晴》,作者沒有描寫鄰家院子景色,但寫了「蜂蝶紛紛過牆去」這一實景。如果考生緊緊依傍這一詩句,透過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重重迷霧,會聯想到鄰家春色美不勝收,如此景緻,連路人都會駐足觀望,更何況是喜花的蜂蝶呢!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