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古詩
Ⅰ 關於母愛的詩句有哪些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孟郊《遊子吟 / 迎母漂上作》
行前的此時此刻,老母一專針一線,針屬針線線都是這樣的細密,是怕兒子遲遲難歸,故而要把衣衫縫製得更為結實一點兒罷。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王建《短歌行》
人人都說生男生女是一件好事,卻不知道男孩女孩更加催人老去。
哀哀父母,生我勞瘁。——佚名《蓼莪》
可憐我的父親和母親,撫養我大實在是太辛勞!表達了對父母的憐惜和痛惜。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蔣士銓《歲暮到家》
愛子之心是沒有窮盡的,最高興的事莫過於遊子及時歸來。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黃景仁《別老母》
把帷帳撩起,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故依依不捨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仃,眼淚也流幹了。
Ⅱ 關於母愛的古詩詞大全
1、《遊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誰專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屬別老母》【清】黃仲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3、《十五》【宋】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4、《歲末到家》【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Ⅲ 關於母愛的古詩大全
1、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出處:唐代孟郊的《遊子吟》
釋義:慈祥的母親手裡把著針線,為即將遠游的孩子趕制新衣。
2、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出處:清代蔣士銓的《歲暮到家 / 歲末到家》
釋義:母親的愛子之心是無窮無盡的,最高興的事莫過於遊子過年之前能夠返家。
3、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出處:清代黃景仁的《別老母》
釋義:即將去往河梁,掀起門簾依依不捨的與母親告別,愁容滿面,凄切悲涼,欲哭無淚。
4、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出處:清代蔣士銓的《歲暮到家 / 歲末到家》
釋義:一見面母親便憐愛地說我瘦了,呼叫著我細問旅途的艱難。
5、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出處:元代與恭的《思母》
釋義:看到寒霜把蘆花摧殘,不禁落下了傷心的淚水;滿頭白發的老母親再也不會到門口倚靠者柴門盼望我、看望我了。
Ⅳ 關於母愛的古詩詞大全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孟郊《遊子吟 / 迎母漂上作》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王建《短歌行》
哀哀父母,生我勞瘁。——佚名《蓼莪》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蔣士銓《歲暮到家》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 迎母漂上作》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佚名《蓼莪》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黃景仁《別老母》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王冕《墨萱圖·其一》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蔣士銓《歲暮到家》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白居易《母別子》
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與恭《思母》
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王建《渡遼水》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李白《豫章行》
明朝甑復空,母子相持哭。——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十五綵衣年,承歡慈母前。——孟浩然《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杜甫《石壕吏》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守節自誓,親誨之學。——歐陽修《畫地學書》
提出西方白帝驚,嗷嗷鬼母秋郊哭。——李賀《春坊正字劍子歌》
Ⅳ 表示母愛的古詩
一、黃景仁(清代) - 《別老母》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白話文:
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所以把帷帳撩起,依依不捨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停,眼淚也流幹了。
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二、孟郊(唐代) - 《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白話文:
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
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
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三、杜甫(唐代) -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白話文:
日暮時投宿石壕村,夜裡有差役來強徵兵。老翁越牆逃走,老婦出門應付。差役喊叫得是那樣兇狠,老婦人啼哭得是那樣悲傷。
我聽到老婦上前說:「我的三個兒子去參加鄴城之戰。其中一個兒子捎信回來,說另外兩個兒子剛剛戰死。活著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遠不會復生了!
老婦我家裡再也沒有其他的人了,只有個正在吃奶的小孫子。因為有小孫子在,他母親還沒有離去,但進進出出連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沒有。
老婦雖然年老力衰,但請允許我跟從你連夜趕回營去。趕快到河陽去應征,還能夠為部隊准備早餐。」
夜深了,說話的聲音逐漸消失,隱隱約約聽到低微斷續的哭泣聲。天亮後我繼續趕路,只能與返回家中的那個老翁告別。
四、白居易(唐代) - 《燕詩示劉叟》
樑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
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觜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
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飢。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
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
卻入空巢里,啁啾終夜悲⑿。
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白話文:
屋樑上來了一雙燕子,翩翩飛舞,一雄一雌。銜泥在椽條間壘窩,一窩生下乳燕四隻。四隻乳燕日夜成長,求食的叫聲喳喳不住。青蟲不容易抓到,黃口小燕似乎從來沒吃飽飯。
雙燕用爪抓,用嘴銜,氣力用盡,不知疲倦。不一會兒往返十來轉,還怕餓著窩里的小燕。辛辛苦苦忙了三十天,拖瘦了母燕喂肥了小燕。喃喃不斷教小燕發音,一一為它們梳理打扮。
小燕一朝羽毛長得豐滿,引上了庭院里的樹枝,再不回頭,隨著風兒四下飛散。雌雄雙燕,空中叫喊,聲嘶力竭,也喚不回還。
只好回到空窩裡面,悲鳴通宵不斷!老燕啊,切莫悲嘆,你們應當回想從前:想想你們是乳燕的時代,也同樣遠走高飛,拋棄父母那時父母多麼掛念,今天你們應有體驗!
五、李白(唐代) - 《豫章行》
胡風吹代馬,北擁魯陽關。
吳兵照海雪,西討何時還?
半渡上遼津,黃雲慘無顏。
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
白馬繞旌旗,悲鳴相追攀。
白楊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為休明人,斬虜素不閑。
豈惜戰斗死?為君掃凶頑。
精感石沒羽,豈雲憚險艱?
樓船若鯨飛,波盪落星灣。
此曲不可奏,三軍發成斑。
白話文:
北風吹著胡馬占據著汝州的魯陽關。吳越新徵集的兵馬冒著鄱陽湖上的大雪,要西上征討胡虜。吳地的官軍在上遼津渡水,黃雲慘淡。
老母別子,一片悲天蹌地的哭喊,人心愁煩。白馬繞著旌旗,悲鳴追逐。白楊為之蕭索,秋月為之慘淡,早早地落入了豫章山中。
生於太平盛世,素不慣於與胡人打仗,但為了盡忠報主,掃滅敵頑,不惜戰斗犧牲。其精誠可感,金石為開,豈能懼怕艱險?
樓船像長鯨一樣在水中飛馳,波濤洶涌,激盪著落星灣。我這一曲悲歌,就暫停到這里,再奏下去的話,三軍將士的頭發都要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