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詩歌分類

詩歌分類

發布時間: 2020-12-21 07:42:07

詩歌的分類有哪些

一、詩按音律分,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

1、古體詩: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詩體裁的詩歌也屬古體詩。古體詩不講對仗,押韻較自由。古體詩的發展軌跡:《詩經》→楚辭→漢賦→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陶詩等文人五言詩→唐代的古風、新樂府。

2、近體詩:與古體詩相對的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是唐代形成的一種格律體詩,分為兩種,其字數、句數、平仄、用韻等都有嚴格規定。

3、詞:又稱為詩余、長短句、曲子、曲子詞、樂府等。其特點: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字數不同可分為長調(91字以上)、中調(59~90字)、小令(58字以內)。

詞有單調和雙調之分,雙調就是分兩大段,兩段的平仄、字數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單調只有一段。詞的一段叫一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闕、上闕、上片,第二段叫後闕、下闕、下片。

4、曲:又稱為詞余、樂府。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興起於金,興盛於元,體式與詞相近。特點:可以在字數定格外加襯字,較多使用口語。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數(套曲)兩種。

套數是連貫成套的曲子,至少是兩曲,多則幾十曲。每一套數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須同一宮調。它無賓白科介,只供清唱。

二、按內容來分類:可分為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悼亡詩、行旅詩和閨怨詩。

1、懷古詩。

一般是懷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跡。詠史懷古詩往往將史實與現實扭結到一起,或感慨個人遭遇,或抨擊社會現實。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感慨個人遭遇,理想和現實的矛盾,年過半百,功業無成。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表達對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滿,抨擊社會現實。

也有的詠史懷古詩只是對歷史作冷靜的理性思考與評價,或僅是客觀的敘述,詩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詩人的感慨只是畫外之音而已。如,劉禹錫的《烏衣巷》,今昔對比,表達了詩人的歷史滄桑之感。

2、詠物詩。

詠物詩的特點:內容上以某一物為描寫對象,抓住其某些特徵著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徵、擬人、對比等表現手法。

3、山水田園詩。

南朝謝靈運開山水詩先河,東晉陶淵明開田園詩先河,發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人物是王維、孟浩然。山水田園詩以描寫自然風光、農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見長,詩境雋永優美,風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練。

4、戰爭詩。

從先秦就有了以邊塞、戰爭為題材的詩,發展到唐代,由於戰爭仍頻,統治者重武輕文,士人邀功邊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舉進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種積極用世、昂揚奮進的時代氣氛,於是奇情壯麗的邊塞詩便大大發展起來了,形成一個新的詩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適、岑參、王昌齡。

5、行旅詩和閨怨詩。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長期流離漂泊,或久戍邊關,總會引起濃濃的思鄉懷人之情,所以這類詩文就特別多,它們或寫羈旅之思,或寫思念親友,或寫徵人思鄉,或寫閨中懷人。寫作上或觸景傷情,或感時生情,或托物傳情,或因夢寄情,或妙喻傳情。

6、送別詩。

古代由於交通不便,通訊極不發達,親人朋友之間往往一別數載難以相見,故古人特別看重離別。離別之際,人們往往設酒餞別,折柳相送,有時還要吟詩話別,因此離情別緒就成為古代文人一個永恆的主題。因各人的情況不同,故送別詩所寫的具體內容及思想傾嚮往往有別。

有的直接抒寫離別之情,有的藉以一吐胸中積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寫離愁別恨,有的重在勸勉、鼓勵、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三、現代詩歌的分類

詩歌的分類也有多種方法,根據不同的原則和標准可以劃分為不同的種類。基本的有以下幾種:

1、敘事詩和抒情詩。這是按照作品內容的表達方式劃分的。

敘事詩:詩中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詩人滿懷激情的歌唱方式來表現。史詩、故事詩、詩體小說等都屬於這一類。

史詩如古希臘荷馬的《伊里亞特》和《奧德賽》;故事詩如我國詩人李季的《王貴與李香香》;詩體小說如英國詩人拜倫的《唐璜》,俄國詩人普希金的《葉甫蓋尼•奧涅金》。

抒情詩:主要通過直接抒發詩人的思想感情來反映社會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

2、格律詩、自由詩和散文詩。這是按照作品語言的音韻格律和結構形式分類的。

格律詩: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規則寫成的詩歌。它對詩的行數、詩句的字數(或音節)、聲調音韻、詞語對仗、句式排列等有嚴格規定,如,我國古代詩歌中的「律詩」「絕句」和「詞」「曲」,歐洲的「十四行詩」。

自由詩:是近代歐美新發展起來的一種詩體。它不受格律限制,無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內在的節奏,押大致相近的韻或不押韻,字數、行數、句式、音調都比較自由,語言比較通俗。

美國詩人惠特曼(1819—1892)是歐美自由詩的創始人,《草葉集》是他的主要詩集。我國「五四」以來也流行這種詩體。

散文詩:是兼有散文和詩的特點的一種文學體裁。作品中有詩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節奏感和音樂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樣不分行,不押韻,如,魯迅的《野草》。

(1)詩歌分類擴展閱讀

一、詩歌的起源

詩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學特質的文學樣式。來源於古代人們的勞動號子和民歌,原是詩與歌的總稱。開始詩和歌不分,詩和音樂、舞蹈結合在一起,統稱為詩歌。

中國詩歌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遺產,如,詩經楚辭和漢樂府以及無數詩人的作品。西歐的詩歌,由古希臘的荷馬、薩和古羅馬的維爾吉、賀拉斯等詩人開啟創作之源。

二、詩歌的特點

詩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它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像,語言凝練而形象性強,具有鮮明的節奏,和諧的音韻,富於音樂美,語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結構形式的美。

我國現代詩人、文學評論家何其芳曾說:詩是一種最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樣式,它飽含著豐富的想像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來表現,而且在精煉與和諧的程度上,特別是在節奏的鮮明上,它的語言有別於散文的語言。

這個定義性的說明,概括了詩歌的幾個基本特點: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飽含豐富的思想感情;第三,豐富的想像、聯想和幻想;第四,語言具有音樂美。

㈡ 詩歌分類及其標準是什麼

1.
從詩歌的形式可分為:

古體詩,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詩體裁的詩歌也屬古體詩。古體詩不講對仗,押韻較自由。古體詩的發展軌跡:《詩經》→楚辭→漢賦→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陶詩等文人五言詩→唐代的古風、新樂府。

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

詞,又稱為詩余、長短句、曲子、曲子詞、樂府等。其特點: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字數不同可分為長調(91字以上)、中調(59-90字)、小令(58字以內)。詞有單調和雙調之分,雙調就是分兩大段,兩段的平仄、字數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單調只有一段。詞的一段叫一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闕、上闕、上片,第二段叫後闕、下闕、下片。

曲,又稱為詞余、樂府。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興起於金,興盛於元,體式與詞相近。特點:可以在字數定格外加襯字,較多使用口語。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數(套曲)兩種。套數是連貫成套的曲子,至少是兩曲,多則幾十曲。每一套數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須同一宮調。它無賓白科介,只供清唱。
2.
從詩歌的題材可分為:

寫景抒情詩,歌詠山水名勝、描寫自然景色的抒情詩歌。古代有些詩人由於不滿現實,常寄情於山水,通過描繪江湖風光、自然風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這類詩常將要抒發的情感寄寓在後描寫的景物之中,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寓情於景。其風格清新自然。

詠物言志詩,詩人對所詠之物的外形、特點、神韻、品格進行描摹,以寄託詩人自己的感情,表達詩人的精神、品質或理想。

即事感懷詩,因一事由而引發詩人的感慨,如懷親、思鄉、念友等。

懷古詠史詩,以歷史典故為題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諷今,或抒發滄桑變化的感慨。
⑤邊塞征戰詩,描寫邊塞風光和戍邊將士的軍旅生活,或抒發們樂觀豪邁或相思離愁的情感,風格悲壯宏渾,筆勢豪放。

㈢ 詩歌的分類可以分為什麼

一般分類
一、按字數分類
1、微型詩
三十字以內,三行以內。特點是短、精、深,優勢是快餐文學,難點是於一粒砂中雕刻世界。『螺螄殼里做道場』,要求著一種更為精細、精審與精製的藝術營造,同時也開拓了生活與詩的新天地。
舉例「《陽光》陽光象美麗的麻花辮/纏著遊子的身體/石頭開花,一地純真的童年」
2、小詩
也是一種即興式的短詩,多以三五行為一首,表現剎那間的情緒和感觸,寄予人生的哲理和思想,並執著於意境的追求,引起讀者的聯想,具有言簡意賅的效果。
代表人物冰心,書籍《繁星春水》
舉例:「童年呵!/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冰心
3、短詩
詩詞在14行內的就是短詩。
舉例:
李先夜
《不言》
有一行海子的詩句,我再也不能記起,
有一條毗鄰的道路,我再也不能來了。
有一面鏡子,我照了最後一次,
有一扇門,我將它關上,直到世界末日來臨。
在我的書店的書中,有一本
我再不會打開--我正注視著它們。
今年冬天,我將滿三十歲,
飛快的將我磨損呵,死神!
4、詩歌
標准詩歌,不同於長詩,行數較少,但多於短詩。
5、長詩
自古便有諸多長詩,如著名的《孔雀東南飛》,而到了現當代,寫長詩的人更不在少數。如《跨越時空的情戀》,《雲心樞》……
二、按詩歌類別分
1、敘事詩
詩中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詩人滿懷激情的歌唱方式來表現。史詩、故事詩、詩體小說等都屬於這一類。史詩如古希臘荷馬的《伊里亞特》和《奧德賽》;故事詩如我國詩人李季的《王貴與李香香》;詩體小說如英國詩人拜倫的《唐璜》,俄國詩人普希金的《葉甫蓋尼·奧涅金》。
2、抒情詩
主要通過直接抒發詩人的思想感情來反映社會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頌歌、哀歌、輓歌、牧歌和諷刺詩。現代詩歌中比如:著名詩人汪國真的《熱愛生命》[5] 《如果生活不夠慷慨》[5] 、王衍釗的《鄉戀》等,這類作品很多,不一一列舉
3、格律詩
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規則寫成的詩歌。它對詩的行數、詩句的字數(或詩歌 音節)、聲調音韻、詞語對仗、句式排列等有嚴格規定,如,我國古代詩歌中的「律詩」「絕句」和「詞」「曲」,歐洲的「十四行詩」。
4、自由詩
是近代歐美新發展起來的一種詩體。它不受格律限制,無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內在的節奏,押大致相近的韻或不押韻,字數、行數、句式、音調都比較自由,語言比較通俗。美國詩人惠特曼是歐美自由詩的創始人,《草葉集》是他的主要詩集。我國「五四」以來也流行這種詩體
5、散文詩
是兼有散文和詩的特點的一種文學體裁。作品中有詩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節奏感和音樂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樣不分行,不押韻,如,魯迅的《野草》。
6、)韻腳詩
屬於文學體裁的一種,顧名思義,泛指每一行詩的結尾均須押韻,詩讀起來朗朗上口如同歌謠。這里的韻腳詩指現代韻腳詩,屬於一種新型詩體,類似流行於網路的方道文山流素顏韻腳詩。出道於2000年之後。
具體後面舉例就先這樣了。希望對你有幫助。這個我曾回答過一次

㈣ 詩歌的分類有哪幾種

按照詩歌發展的階段分類:
(1)中國現代詩歌:二十世紀上半葉以前的詩歌內稱為中國容現代詩歌
(2)中國當代詩歌:二十世紀下半葉以後的詩歌稱為中國當代詩歌
按照詩歌語言節奏和諧性的層級分類:
(1)現代風體詩歌
(2)現代格律詩歌
按照作品內容的表達方式劃分:
(1)敘事詩
(2)抒情詩
按照作品語言的音韻格律和結構形式分類:
(1)格律詩
(2)自由詩
(3)散文詩
(4)韻腳詩

㈤ 詩歌的分類

1、懷古詩,一般是懷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跡。詠史懷古詩往往將史實與現實扭結到一起,或感慨個人遭遇,或抨擊社會現實。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感慨個人遭遇,理想和現實的矛盾,年過半百,功業無成。

2、詠物詩,詠物詩的特點:內容上以某一物為描寫對象,抓住其某些特徵著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徵、擬人、對比等表現手法。

3、山水田園詩,謝靈運開山水詩先河,東晉陶淵明開田園詩先河,發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人物是王維、孟浩然。山水田園詩以描寫自然風光、農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見長,詩境雋永優美,風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練。

4、邊塞詩,從先秦就有了以邊塞、戰爭為題材的詩,發展到唐代,由於戰爭仍頻,統治者重武輕文,士人邀功邊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舉進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種積極用世、昂揚奮進的時代氣氛,其代表人物是高適、岑參、王昌齡。

5、行旅詩和閨怨詩,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長期流離漂泊,或久戍邊關,總會引起濃濃的思鄉懷人之情,所以這類詩文就特別多,它們或寫羈旅之思,或寫思念親友,或寫徵人思鄉,或寫閨中懷人。寫作上或觸景傷情,或感時生情,或托物傳情,或因夢寄情,或妙喻傳情。

6、送別詩,古代由於交通不便,通訊極不發達,親人朋友之間往往一別數載難以相見,故古人特別看重離別。離別之際,人們往往設酒餞別,折柳相送,有時還要吟詩話別,因此離情別緒就成為古代文人一個永恆的主題。

(5)詩歌分類擴展閱讀:

新詩分類:

1、敘事詩和抒情詩

(1)敘事詩:詩中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詩人滿懷激情的歌唱方式來表現。史詩、故事詩、詩體小說等都屬於這一類。

(2)抒情詩:主要通過直接抒發詩人的思想感情來反映社會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頌歌、哀歌、輓歌、牧歌和諷刺詩。

2、格律詩、自由詩、散文詩和韻腳詩。

(1)格律詩: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規則寫成的詩歌。它對詩的行數、詩句的字數(或音節)、聲調音韻、詞語對仗、句式排列等有嚴格規定。

(2)自由詩:是近代歐美新發展起來的一種詩體。它不受格律限制,無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內在的節奏,押大致相近的韻或不押韻,字數、行數、句式、音調都比較自由,語言比較通俗。

(3)散文詩:是兼有散文和詩的特點的一種文學體裁。作品中有詩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節奏感和音樂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樣不分行,不押韻,如,魯迅的《野草》。

(4)韻腳詩:屬於文學體裁的一種,顧名思義,泛指每一行詩的結尾均須押韻,詩讀起來朗朗上口如同歌謠。這里的韻腳詩指現代韻腳詩,屬於一種新型詩體,類似流行於網路的方道文山流素顏韻腳詩。出道於2000年之後。

(5)現代詩: 是一現代的文筆寫出來的一種詩詞。 現代詩也叫「白話詩」,與古典詩歌相對而言,一般不拘格式和韻律中國的詩歌發展到唐朝,形成了一種新的詩體——律詩和絕句。

㈥ 詩歌的分類和標准

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依據不同的劃分標准,可分為很多類別。它具有以內下四個特點:(1)詩歌內容容是社會生活的最集中反映。(2)詩歌有豐富的感情與想像。(3)詩歌的語言具有精練、形象、音調和諧、節奏鮮明等特點。(4)詩歌的形式:不是以句子為單位,而是以行為單位,分行又主要是根據節奏,而不是以意思為主。
一、古詩分類:
1、按音律分類:
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
2、按內容分類:
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悼亡詩、諷喻詩。
二、新詩分類:
1.敘事詩和抒情詩:這是按照作品內容的表達方式劃分的。
2.格律詩、自由詩、散文詩和韻腳詩:這是按照作品語言的音韻格律和結構形式分類的。

㈦ 詩歌的具體分類。

詩歌分類
詳細
詩歌分類
體裁―――古體詩、近體詩(絕句、律詩)
題材內容――山水田園詩、邊塞詩、詠物詩、詠史詩、詠懷詩

㈧ 詩歌分類

詩歌分類
(1)詩歌的特點
詩歌是與小說、散文、戲劇並列著的一種文體,它以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地表達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具有一定的節奏和韻律。其主要特點是:
①詩歌的內容是社會生活最集中的反映。②詩歌有豐富的感情和想像,善於從感情上打動讀者。③詩歌的語言凝練形象,音調和諧,節奏鮮明。④詩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為單位,而是以行為單位(中國的舊體詩、詞、曲的一句就是一行)。
(2)詩歌的分類
按照不同的分類標准,詩歌可分為若干類別。
按國別分,可分為中國詩歌和外國詩歌;中國詩歌按時代分,可分為古代詩歌和新詩;中國古代.詩歌按體例分,分為詩、詞、曲;中國古代的詩歌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詞可分為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90字)和長調(9l字以上);(1997年全國已考)元曲可分為小令和套數(又叫套曲);新詩又可分為自由詩和用舊形式寫成的新詩。
(3)古代詩歌與新詩
古代詩歌是泛指古代文學長河中用文言寫成的韻文,即這一歷史時期的詩、詞、曲。新詩指五四新文化新文學運動以後出現的詩歌。
(4)古體詩與近體詩
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二者的主要區別是:(1996年全國、2001年春季已考)古體詩主要是指唐代以前的古代詩歌,其主要特點是每首詩行數不固定、每行詩字數不固定、每首詩的用韻不固定;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它是與古體詩相對而言的,主要指初唐形成的律詩和絕句,其主要特點是每首詩行數固定、每行詩字數固定、每首詩的用韻固定。
(5)詩、詞、曲的區別
詩、詞、曲都是韻文,其主要區別在於詩要求節奏和講求韻律。詞是一種配樂歌唱的詩體,它比詩的要求更加嚴格。曲也是和樂演唱的一種韻文形式,但句法比詞靈活,句中經常添加襯字等。
(6)新詩中的自由詩和舊體詩
新詩是指「五四運動」前後,新文化運動提倡並興起的一種新詩體,其中用白話寫的大致押韻、形式自由的詩叫做自由體詩,如《天上的街市》、《大堰河——我的保姆》、《王貴與李香香》等。與新詩相對的,用文言寫成的格律詩以及詞、曲統稱為舊體詩,如毛主席的《七律•長征》、《沁園春•雪》、陳毅的《梅嶺三章》等,這些形式是舊的,但其內容是現代的,人們習慣地把它比作「舊瓶裝新酒」。
(7)歌、行、吟
「歌」、「行」、「吟」是古體詩的標志,都指古代詩歌體裁,它們無嚴格區別,其音節、格律等一般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雜言。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琵琶行》、《夢游天姥吟留別》等。
(8)樂府詩
樂府本是漢武帝時掌管音樂的官署名稱,後來成為詩體的名稱。指漢、魏、南北朝樂府官署採集和創作的樂歌。魏晉和唐代及其以後詩人以樂府寫的詩歌雖不入樂,但也稱為樂府或擬樂府。如《敕勒歌》、《木蘭詩》、《孔雀東南飛》、《夢游天姥吟留別》等。
(9)律詩與絕句
律詩與絕句的區別主要在句數上。絕句又叫「截句」,每首詩只有四句,偶句押韻和押平聲,它可以對仗,也可以不對仗;律詩每首詩共有八句,除了偶句押韻與押平聲外,頷聯和頸聯都必須對仗。八句以上的律詩,稱為排律。
(10)抒情詩、敘事詩、說理詩
抒情詩是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抒發作者內心的思想情感來反映時代精神和社會生活的,常常是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即使有某些片斷的景物描寫,也是為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敘事詩是用詩的形式來描述事件、塑造人物、反映社會生活的。與抒情詩相比,敘事詩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說理詩從廣義上講包含在抒情詩中,它主要是藉助景物描寫來闡述深刻的道理。
(11)詞牌
詞的標題和詞牌是有著嚴格區別的,詞題是就內容而言的,它是詞的內容的精煉,是一首詞的眼睛。詞牌是就形式而言的,是一首詞曲調的名稱。
(12)豪放詞與婉約詞
豪放詞和婉約詞是宋代詞壇上的兩大流派,其作品分別表現出不同的風格。豪放派作品氣勢豪放,意境雄渾,詞中充滿豪情壯志,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蘇軾、辛棄疾。代表作品有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等。婉約派作品語言清麗、含蓄,詞內抒寫的感情婉轉纏綿,情調或輕松活潑,或離愁別緒,或深沉幽怨,刻功精細,題材較狹窄,往往多是寫個人遭遇、男女戀情,也間有寫山水,融情於景的。代表詞人有柳永、秦觀、李清照等,代表作品有李清照的《聲聲慢》、柳永的《雨霖鈴》等。

(13)散曲
散曲是金元時代興起的,由詞蛻化出來的一種歌曲,其體式和詞相近,都比詞自由,可以在字數定格外加襯字,較多地使用口語。它包括小令和套數兩種形式;小令只含一支曲子,而套數是合一個曲調中多支曲子為一套,是戲曲或散曲中連貫成套的曲子,它少則兩曲,多則不限。每一套都以第一曲的曲牌作全套的曲牌名;全套曲必須有同一個宮調,有首有尾,一韻到底;結尾處多用「煞」。用多少遍沒有規定,順序一般倒寫。各「煞」前有配曲,最後用「尾」結束全曲。如《越調•天凈沙•秋思》只含「天凈沙」一曲,是小令。再如《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它含有屬於「般涉調」這一宮調的八支曲子,其中「哨遍」是這套曲的第一支曲的曲牌名,它又是全套曲的曲牌。(1998年全國已考)
(14)元雜劇
元雜劇是在宋金時期諸宮調基礎上成長起來的一種文學樣式,是把歌曲、賓白、舞蹈結合起來的藝術形式。元雜劇可分為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兩種,在結構上包括四折一楔子。每折相當於現代戲劇中的一幕,每折戲只能用一個宮調,如《竇娥冤》就是旦本戲,而其中第三折用的是「正宮」調,元雜劇劇本由科、唱、白組成。科是劇本中對主要動作表情和舞台效果作出的規定,唱就是唱詞。白是人物的對白、獨白、旁白、帶白。元雜劇的主要角色是末(男子)、外末(老年男子)、凈(花臉)、旦(女角色)、正旦(女主角)、卜兒(老婦人)、丑(小花臉或大花臉)等。
(15)宮調、曲牌宮調是音樂術語,是音樂的一種調式。宮調不同,音調就不同,如《竇娥冤》中的《正宮》就是一種宮調。曲牌和詞牌一樣,是曲的音樂譜式。不同的是曲牌在字數、平仄、押韻上往往不同,如《竇娥冤》中的《耍孩兒》、《鮑老兒》、《叨叨令》、《端正好》、《=滾綉球》、《一煞》、《二煞》等都是曲牌。
(16)旦、末、丑、外、仆兒
旦、末、丑、外、仆兒都是元雜劇中的角色名。旦扮演女主角,配角有副末、外末、小末等。凈又稱大花臉,大都扮演性格、相貌有特異之點的人物,如張飛、李逵等。丑俗稱小花臉,大都扮演男性次要人物。外扮演老年男子。卜兒扮演老年婦女。
(17)科、白
科和白都是元雜劇劇本的組成部分。「科」也叫作「介」,是戲劇動作的總稱,包括一般的舞台稱式、武打和舞蹈動作等。「白」就是賓白,是劇中的說白部分,在元雜劇中佔有重要地位。賓白又分為對白(人物對話)、獨白(人物自敘)、旁白(背著別的人物自敘心理)、帶白(唱詞中的插話)等。
(18)對聯
對聯的字數相等,詞性相對,上聯最後一個字一般為仄聲,下聯最後一個字為平聲。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19)四言、五言、七言、雜言
言代表字,四言就是每句詩四個字;五言即每句詩五個字,七言即每句詩七個字,雜言即每句詩字數不等。古代詩歌以五言、七言為最多。
(20)押韻
無論古詩還是新詩,都是講求押韻的。所謂押韻,是指詩歌詞賦的某些句子的末尾一字用韻母桂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調和諧優美。

㈨ 詩歌的分類

1、按內容分類: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悼亡詩、諷喻詩。

2、按題材分類:

(1)懷古詩:一般是懷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跡。

(2)詠物詩:詠物詩的特點:內容上以某一物為描寫對象,抓住其某些特徵著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徵、擬人、對比等表現手法。

(3)山水田園詩:曹操開山水詩先河,東晉陶淵明開田園詩先河,發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人物是王維、孟浩然。

(9)詩歌分類擴展閱讀:

其他分類方式:

按音律分類

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

(1)古體詩: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詩題材的詩歌也屬古體詩。古體詩不講對仗,押韻較自由。古體詩的發展軌跡:《詩經》→楚辭→漢賦→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陶詩等文人五言詩→唐代的古風、新樂府。

①楚辭體:是戰國時期楚國屈原所創的一種詩歌形式,其特點是運用楚地方言、聲韻,具有濃厚的楚地色彩。東漢劉向編輯的《楚辭》,全書十七篇,以屈原作品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離騷》為代表作,後人因此又稱「楚辭體」為「騷體」。

②樂府:樂府是自秦代以來朝廷設立的管理音樂機構,漢武帝時期大規模擴建,從民間搜集了大量的詩歌,後人統稱為漢樂府。

後來樂府成為了一種詩歌體裁。(1976年在秦始皇陵區出土了一件鈕鍾,上書錯金銘文:「樂府」,2000年在西安秦遺址出土「樂府承印」封泥一枚,進一步肯定了這一史實,而非始於漢武帝時期。)

(2)近體詩:與古體詩相對的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是唐代形成的一種格律體詩,分為兩種,其字數、句數、平仄、用韻等都有嚴格規定。

①一種稱「絕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簡稱五絕,七言的簡稱七絕。

②一種稱「律詩」,每首八句,五言的簡稱五律,七言的簡稱七律,超過八句的稱為排律(或長律)。

律詩格律極嚴,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韻有定位(押韻位置固定),字有定聲(詩中各字的平仄聲調固定),聯有定對(律詩中間兩聯必須對仗)。

例如,起源於南北朝、成熟於唐初的律詩,每首四聯八句,每句字數必須相同,可四韻或五韻,中間兩聯必須對仗,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

如果在律詩定格基礎上加以鋪排延續到十句以上,則稱排律,除首末兩聯外,上下句都需對仗,也有隔句相對的,稱為「扇對」。再如,絕句僅為四句兩聯,又稱絕詩、截句、斷句,平仄、押韻、對偶都有一定要求。 從上到下,分為首聯,頷聯,頸聯,尾聯。

(3)詞:又稱為詩余、長短句、曲子、曲子詞、樂府等。其特點: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

字數不同可分為長調(91字以上)、中調(59~90字)、小令(58字以內)。詞有單調和雙調之分,雙調就是分兩大段,兩段的平仄、字數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單調只有一段。詞的一段叫一闋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闋、上闋、上片,第二段叫後闋、下闋、下片。

(4)曲:又稱為詞余、樂府。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興起於金,興盛於元,體式與詞相近。特點:可以在字數定格外加襯字,較多使用口語。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數(套曲)兩種。套數是連貫成套的曲子,至少是兩曲,多則幾十曲。每一套數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須同一宮調。它無賓白科介,只供清唱。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