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艾青詩歌的藝術特色

艾青詩歌的藝術特色

發布時間: 2020-12-21 02:10:26

『壹』 艾青詩歌的藝術特色

淺談艾青早期詩歌的藝術特點(一)

---------------------------------------------------------

文:憩園賞竹

艾青是五四以來新詩史上一位著名的詩人。他的作品具有較強的時代性,以深沉憂郁的筆調表現了深刻的思想內容,合著時代的節拍,反映著歷史的真實。他的詩作豐富和發展了新詩的現實主義精神,可以說,自他起步開始就走在了堅實的革命現實主義道路上。在這里,我想就艾青三十年代的詩歌創作,探討一下其詩的藝術特色。我認為,無論在豐富的意象,還是巧妙的抒情,亦或是形象化的語言等方面,艾青早期的詩歌在那個時期詩壇中都是別具一格的。

艾青早期的詩歌,以革命的現實主義手法,深沉憂郁地唱出了祖國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難和不幸,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悲慘命運,同時他的詩篇又激勵著千千萬萬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為神聖的國土不可侵犯而英勇斗爭。由於詩歌這一特殊的文學形式所表現的內容要高度概括集中,在表達上,要求有飽滿強烈的感情和豐富飛騰的想像,因而採用豐富多彩的意象可使形象更加豐滿生動。所謂意象,就是能寄託出某點感覺的事物、景色,是經過了主觀再創造的形象,是「具體化了的感覺」。由此可見,詩的形象化離不開具體生動的描寫,也離不開作者的主觀感受。艾青早期的詩歌,注重通過描寫具體可感的事物來引起感覺、發揮聯想、捕捉和選擇意象以凝結成形象,形成了他早期詩歌藝術最顯著的特徵之一。
在閱讀艾青早期詩歌中,我發現,艾青所採用的意象,其外延相當豐富,就是說,他的詩歌中以現實主義手法對生活作真實的再現,所攝取的物象品種多,表現的范圍廣,象徵的東西豐富。譬如一九三七年初的作品《太陽》一詩有這樣幾句:「震驚沉睡的山脈,若火輪飛旋於沙丘之上,太陽向我滾來。」就是一種光明來臨的具體化感覺,它暗示著光明時代的到來那種不可阻擋的雄偉氣勢。作為《太陽》起點的《春》這首詩一開頭就說:「春來了,龍華的桃花開了。」大家知道,龍華是蔣介石在上海屠殺革命者的刑場,那裡淤積著無數革命烈士的鮮血,詩人在這里發現了詩,激起了詩情,展開他的藝術構思,採用了一系列的意象向我們啟示:龍華的桃花是在「東方的深黑的夜裡」爆開的,那些深黑的夜是「血斑點點」的,那些也里「沒有星光」、「刮著風」,人們「聽著寡婦的咽泣」。烈士的殷紅的鮮血爆開了龍華桃樹上的蓓蕾,孕育了江南的春天。這一從「墓窟」中走來的春,是詩人透過暗夜與血跡對象徵自由、勝利的春天的呼喚,是詩人生活信念的結晶。再如《死地》里有句「大地已死了……它死在絕望里;臨終時依然睜著枯乾的眼,巴望天頂落下一顆雨滴……」這就是以大地作象徵的形象,刻畫出人民在大旱之年痛苦絕望的情緒。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更是運用意象的典範,全詩多處運用意象表現某些感覺的事物景色,給人以情景交融的感覺境界。在詩中,詩人開門見山地點出了大堰河與「我」的特殊關系後,引入了對大堰河的回憶,集中描述了她一生悲苦的經歷:「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壓著的草蓋的墳墓,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園地,你的門前的長了青苔的石椅……」幾個意象分別以墳墓、瓦菲、荒園、石椅這些物象的直觀表現烘托出詩人對保姆大堰河悲慘身世的感念。我們知道,艾青出生在一個地主家庭,自幼被寄養在一位貧苦的農婦家中,直到5歲才回到自己家中,這使他從小就感受到了農民的艱苦生活並把自己的命運同農民聯系在一起。因而,當他在這天清晨,透過監獄的窗口看到了漫天的大雪,就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家鄉,也想起了曾經用自己的乳汁哺育過他而今已埋進了「被雪壓著的草蓋的墳墓」的保姆——大堰河。這些意象注入了作者的主觀感受,融入了詩人的情與感,經過艾青的主觀再創造,使我們讀起他的詩,感受到艾青筆下的意象描寫已經不是單純的寫實了。
採用豐富多彩的意象表現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抒發深沉憂郁的感情,使抒情形象更加豐滿生動,充分體現了艾青獨到的藝術特色。五四啟蒙時代的郭沫若,他的詩也常用比喻、象徵等手法,藉助某一形象抒發感情,但他的詩中所表現的自然景物,表現的意象,大都被人化和神化了,藉以直抒胸臆地表現自我感情。這與艾青將意象與情與感交融、主觀與客觀有機結合的表現手法是不同的。與艾青同一時代的臧克家,他的詩執著於現實,取材於現實,他比較注重以客觀的准確意象代替主觀情緒的直接發泄,從現實生活中捕捉具體可感的畫面構成意象時,更傾向於單純寫實。
艾青詩歌意象的外延豐富多彩是與其內涵的深刻相一致的。同樣是寫太陽、春天、黎明、夜晚,同樣是寫某一具體可感的事物,艾青能夠賦予它深刻的思想內容,從而使其詩歌在藝術與思想內容方面形成了有機的統一。例如在《雪落在中國是土地上》這首詩一開頭就創造了一種富有象徵意義的陰冷、凄愴的氣氛和意象:「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接下來用擬人的手法寫道:「風,/象一個太悲哀的老婦,/緊緊地跟隨著/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著行人的衣襟,/用著象土地一樣古老的話/一刻也不停地絮聒著……」這里的「風」和「雪」既是對大自然景象的如實描寫,又是對當時慘遭戰亂的現實作的藝術寫照,不僅僅表現了自然界寒冷,更是對政治氣候和民族命運的暗示,表達了深刻的思想內容,為詩篇後面傾訴心曲,抒發憂國憂民的深情作了鋪墊。再如《乞丐》一詩,為了表現中國勞動人民在日本帝國主義鐵蹄蹂躪下流離失所至於淪為乞丐的慘狀,對乞丐的神態和一些特徵性的動作做了細致的刻畫:「在北方乞丐用固執的眼/凝視著你/看你在吃任何食物/和你用指甲剔牙齒的樣子。」我們從這些意象中可以感受到乞丐那種飢餓的痛苦和渴求食物的慾望,同時使我們對日本帝國主義入侵後的舊中國黑暗現實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參考資料:http://www.xj.cninfo.net/culture/shuchao/050508.htm

『貳』 艾青詩歌的藝術特點是什麼簡答題,不用太詳細,謝謝

艾青早期的詩歌,注重通過描寫具體可感的事物來引起感覺、發揮聯想、捕捉回和選擇意象以凝答結成形象,形成了他早期詩歌藝術最顯著的特徵之一。
採用豐富多彩的意象表現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抒發深沉憂郁的感情,使抒情形象更加豐滿生動,充分體現了艾青獨到的藝術特色。
艾青詩歌意象的外延豐富多彩是與其內涵的深刻相一致的。
樸素、凝練、想像豐富、意象獨特、講究哲理,是艾青詩歌的一貫特點。

『叄』 艾青的創作特點

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寫太陽、火把、黎明等有象徵性的事物,表現出艾青對舊社會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對黎明、光明、希望的嚮往與追求。艾青從對農村勞動人民的熱愛和接近他們的要求出發,十多年來,一直向他們呈獻著自己最真切的詩情。

艾青的詩歌以它緊密結合現實的、富於戰斗精神的特點繼承了「五四」新文學的優良傳統,又以精美創新的藝術風格成為新詩發展的重要收獲。這里既反映了作者的藝術才能,又銘記下他嚴肅的、艱苦的藝術實踐。在他的詩歌中,飽滿的進取精神和豐富的生活經驗帶來鮮明。艾青的詩歌具有鮮明深刻的形象,隨著詩歌結束,形象也就完成。形象,不僅指人,也包括物,以及思想等的形象化。

艾青的詩在形式上不拘泥於外形的束縛,很少注意詩句的韻腳和字數、行數的劃一,但是又運用有規律的排比、復沓,造成一種變化中的統一。

(3)艾青詩歌的藝術特色擴展閱讀

1928年中學畢業後考入國立杭州西湖藝術院。1933年第一次用筆名發表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從事革命文藝活動。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大堰河》。

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曾赴黑龍江、新疆生活和勞動,創作中斷了二十餘年。1979年平反後,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國際筆會中心副會長等職。1985年獲法國文學藝術最高勛章。

偉大的抗日戰爭為詩歌創作開辟了一個新的時代,艾青隨之擴大了政治視野和精神天地,他所創作的長詩《向太陽》和《火把》,以磅礴的氣勢表現了中華民族所煥發出的振奮精神和英雄氣概。

『肆』 艾青詩歌的特點

艾青的詩歌具有鮮明深刻的形象,隨著詩歌結束,形象也就完成。形象,不僅指人,也包括物,以及思想等的形象化。

艾青的詩歌以它緊密結合現實的、富於戰斗精神的特點繼承了「五四」新文學的優良傳統,又以精美創新的藝術風格成為新詩發展的重要收獲。

這里既反映了作者的藝術才能,又銘記下他嚴肅的、艱苦的藝術實踐。在他的詩歌中,飽滿的進取精神和豐富的生活經驗帶來鮮明。

(4)艾青詩歌的藝術特色擴展閱讀

生平事跡:

1928年中學畢業後考入國立杭州西湖藝術院。1929年在林風眠校長的鼓勵下到巴黎勤工儉學,在學習繪畫的同時,接觸歐洲現代派詩歌。比利時詩人凡爾哈侖給他的影響最大。1932年創作第一首詩《會合》,此詩以筆名「莪伽」發表於同年七月出版的《北斗》第2卷第3、4期合刊。

1932年5月回到上海,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並組織春地畫社。7月,被捕入獄,在獄中翻譯凡爾哈侖的詩作並創作了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接著創作了《蘆笛》、《巴黎》等。1935年10月,經保釋出獄。

1937年抗戰爆發後到武漢,寫下《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1938年初到西北地區,創作了《北方》等著名詩篇。同年到桂林,任《廣西日報》副刊編輯,又與戴望舒合辦詩刊《頂點》,此間較重要作品有《詩論》。

1940年到重慶任育才學校文學系主任,不久赴延安,在陝甘寧邊區文化協會工作。此時代表作有《向太陽》等。1944年獲模範工作者獎狀,並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共產黨黨員。

1945年10月隨華北文藝工作團到張家口,後任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領導工作,寫有《布穀鳥》等詩。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分子,1958年到黑龍江農墾農場勞動,1959年轉到新疆石河子墾區。1979年徹底平反後,寫下《歸來的歌》、《光的贊歌》等大量詩歌。

『伍』 艾青詩歌的藝術特點

艾青是五四以來新詩史上一位著名的詩人。他的作品具有較強的時代性,以深沉憂郁的筆調表現了深刻的思想內容,合著時代的節拍,反映著歷史的真實。他的詩作豐富和發展了新詩的現實主義精神,可以說,自他起步開始就走在了堅實的革命現實主義道路上。在這里,我想就艾青三十年代的詩歌創作,探討一下其詩的藝術特色。我認為,無論在豐富的意象,還是巧妙的抒情,亦或是形象化的語言等方面,艾青早期的詩歌在那個時期詩壇中都是別具一格的。

艾青早期的詩歌,以革命的現實主義手法,深沉憂郁地唱出了祖國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難和不幸,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悲慘命運,同時他的詩篇又激勵著千千萬萬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為神聖的國土不可侵犯而英勇斗爭。由於詩歌這一特殊的文學形式所表現的內容要高度概括集中,在表達上,要求有飽滿強烈的感情和豐富飛騰的想像,因而採用豐富多彩的意象可使形象更加豐滿生動。所謂意象,就是能寄託出某點感覺的事物、景色,是經過了主觀再創造的形象,是「具體化了的感覺」。由此可見,詩的形象化離不開具體生動的描寫,也離不開作者的主觀感受。艾青早期的詩歌,注重通過描寫具體可感的事物來引起感覺、發揮聯想、捕捉和選擇意象以凝結成形象,形成了他早期詩歌藝術最顯著的特徵之一。
在閱讀艾青早期詩歌中,我發現,艾青所採用的意象,其外延相當豐富,就是說,他的詩歌中以現實主義手法對生活作真實的再現,所攝取的物象品種多,表現的范圍廣,象徵的東西豐富。譬如一九三七年初的作品《太陽》一詩有這樣幾句:「震驚沉睡的山脈,若火輪飛旋於沙丘之上,太陽向我滾來。」就是一種光明來臨的具體化感覺,它暗示著光明時代的到來那種不可阻擋的雄偉氣勢。作為《太陽》起點的《春》這首詩一開頭就說:「春來了,龍華的桃花開了。」大家知道,龍華是蔣介石在上海屠殺革命者的刑場,那裡淤積著無數革命烈士的鮮血,詩人在這里發現了詩,激起了詩情,展開他的藝術構思,採用了一系列的意象向我們啟示:龍華的桃花是在「東方的深黑的夜裡」爆開的,那些深黑的夜是「血斑點點」的,那些也里「沒有星光」、「刮著風」,人們「聽著寡婦的咽泣」。烈士的殷紅的鮮血爆開了龍華桃樹上的蓓蕾,孕育了江南的春天。這一從「墓窟」中走來的春,是詩人透過暗夜與血跡對象徵自由、勝利的春天的呼喚,是詩人生活信念的結晶。再如《死地》里有句「大地已死了……它死在絕望里;臨終時依然睜著枯乾的眼,巴望天頂落下一顆雨滴……」這就是以大地作象徵的形象,刻畫出人民在大旱之年痛苦絕望的情緒。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更是運用意象的典範,全詩多處運用意象表現某些感覺的事物景色,給人以情景交融的感覺境界。在詩中,詩人開門見山地點出了大堰河與「我」的特殊關系後,引入了對大堰河的回憶,集中描述了她一生悲苦的經歷:「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壓著的草蓋的墳墓,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園地,你的門前的長了青苔的石椅……」幾個意象分別以墳墓、瓦菲、荒園、石椅這些物象的直觀表現烘托出詩人對保姆大堰河悲慘身世的感念。我們知道,艾青出生在一個地主家庭,自幼被寄養在一位貧苦的農婦家中,直到5歲才回到自己家中,這使他從小就感受到了農民的艱苦生活並把自己的命運同農民聯系在一起。因而,當他在這天清晨,透過監獄的窗口看到了漫天的大雪,就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家鄉,也想起了曾經用自己的乳汁哺育過他而今已埋進了「被雪壓著的草蓋的墳墓」的保姆——大堰河。這些意象注入了作者的主觀感受,融入了詩人的情與感,經過艾青的主觀再創造,使我們讀起他的詩,感受到艾青筆下的意象描寫已經不是單純的寫實了。
採用豐富多彩的意象表現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抒發深沉憂郁的感情,使抒情形象更加豐滿生動,充分體現了艾青獨到的藝術特色。五四啟蒙時代的郭沫若,他的詩也常用比喻、象徵等手法,藉助某一形象抒發感情,但他的詩中所表現的自然景物,表現的意象,大都被人化和神化了,藉以直抒胸臆地表現自我感情。這與艾青將意象與情與感交融、主觀與客觀有機結合的表現手法是不同的。與艾青同一時代的臧克家,他的詩執著於現實,取材於現實,他比較注重以客觀的准確意象代替主觀情緒的直接發泄,從現實生活中捕捉具體可感的畫面構成意象時,更傾向於單純寫實。
艾青詩歌意象的外延豐富多彩是與其內涵的深刻相一致的。同樣是寫太陽、春天、黎明、夜晚,同樣是寫某一具體可感的事物,艾青能夠賦予它深刻的思想內容,從而使其詩歌在藝術與思想內容方面形成了有機的統一。例如在《雪落在中國是土地上》這首詩一開頭就創造了一種富有象徵意義的陰冷、凄愴的氣氛和意象:「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接下來用擬人的手法寫道:「風,/象一個太悲哀的老婦,/緊緊地跟隨著/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著行人的衣襟,/用著象土地一樣古老的話/一刻也不停地絮聒著……」這里的「風」和「雪」既是對大自然景象的如實描寫,又是對當時慘遭戰亂的現實作的藝術寫照,不僅僅表現了自然界寒冷,更是對政治氣候和民族命運的暗示,表達了深刻的思想內容,為詩篇後面傾訴心曲,抒發憂國憂民的深情作了鋪墊。再如《乞丐》一詩,為了表現中國勞動人民在日本帝國主義鐵蹄蹂躪下流離失所至於淪為乞丐的慘狀,對乞丐的神態和一些特徵性的動作做了細致的刻畫:「在北方乞丐用固執的眼/凝視著你/看你在吃任何食物/和你用指甲剔牙齒的樣子。」我們從這些意象中可以感受到乞丐那種飢餓的痛苦和渴求食物的慾望,同時使我們對日本帝國主義入侵後的舊中國黑暗現實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陸』 分析艾青的巜北方》的藝術特色

1、散文化筆法。作為現代詩作,全詩不靠外在韻律取勝,而是用自然散化的語言,以沉重、徐緩的節奏來表達內在的情感。因而詩作內在的情感節奏如重錘敲擊,表達了作者深切的感情。而且鋪展的文字,將作者舉目四望沉痛悲哀的心情逼真地表現出來,有相當感人的效果。

2、畫圖感與一系列的意象表達。全詩用一個個有內在聯系的北方圖景構成意象,而沙漠風,荒漠的原野,孤單行進的行人,重負的驢子,乾涸的河道,失群的大雁等等,描畫出色彩暗淡的北方畫圖,那是「北方的悲哀」,它們一幅幅跳動在讀者面前,強烈地震撼著讀者的心。

3、因為作者以深沉的筆調,蒼涼遼闊的場景寫北方,所以詩的意象雖然沉鬱,但給人的感受是堅強有力的。

(6)艾青詩歌的藝術特色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北方》是現代詩人艾青於1938年2月創作的一首新詩。此詩中,詩人既悲嘆北方的貧瘠落後以及戰爭給北方民眾帶來的苦難,又謳歌北國民眾自古具有的不屈的生存意志和保家衛國的決心,具有濃郁的愛國主義情懷。

此詩寫於1938年2月。當時,正值抗日戰爭爆發,戰火迅雷般逼近了黃河,艾青正和蕭紅、蕭軍、聶紺弩、端木蕻良、張仃等一批文化界朋友,應聘赴山西民族革大學執教,旅經陝西潼關。

詩人目睹戰爭陰雲籠罩下北國大地一派荒涼、郁和紛亂的景色,心靈受到極大震動,一位朋友感嘆「北方是悲哀的」,更觸發了他的思緒,因而詩人路過潼關之時寫下這首《北方》,同年四月發表在《七月》雜志的卷首。

『柒』 名著導讀試題 艾青詩歌有哪些主要特色

艾青的詩歌來具有緊密結合現實的、自富於戰斗精神的特點,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寫太陽、火把、黎明等有象徵性的事物,表現出艾青對舊社會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對黎明、光明、希望的嚮往與追求。

艾青的詩在形式上不拘泥於外形的束縛,很少注意詩句的韻腳和字數、行數的劃一,但是又運用有規律的排比、復沓,造成一種變化中的統一。

(7)艾青詩歌的藝術特色擴展閱讀:

人物評價:

鐵凝評:艾青以「最偉大的歌手」要求自己,無論是在烽火連天的戰亂歲月,還是在解放後的生活里,寫作已然成為他的生活方式。

他說道:「我永遠渴求著創作,每天我像一個農夫似的在黎明之前醒來,一醒來,我就思考我的詩里的人物和我所應該採用的語言,和如何使自己的作品能有一分進步,甚至在我吃飯的時候,甚至在我走路的時候。」

一個詩人,始終渴求著寫作,堅持著寫作,這一點,深深地感動著同為寫作者的我這樣一個晚輩,也讓我們看到一個作家對於文學至死不渝的熱愛。

『捌』 艾青詩選藝術特色

艾青,1910年3月27日生於浙江金華,1996年5月5日凌晨4時15分因病逝世,享年86歲,現代文專學家、詩人。曾任中屬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國際筆會中心副會長等職,1985年獲法國文學藝術最高勛章。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寫太陽、火把、黎明等有象徵性的事物,表現出艾青對舊社會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對黎明、光明、希望的嚮往與追求。他的詩在形式上不拘泥於外形的束縛,很少注意詩句的韻腳和字數、行數的劃一,但是又運用有規律的排比、復沓,造成一種變化中的統一。艾青的詩歌以它緊密結合現實的、富於戰斗精神的特點繼承了"五四"新文學的優良傳統,又以精美創新的藝術風格成為新詩發展的重要收獲。既反映了作者的藝術才能,又銘記下他嚴肅的、艱苦的藝術實踐。他的詩歌中,飽滿的進取精神和豐富的生活經驗帶來鮮明。艾青的詩歌具有鮮明深刻的形象,隨著詩歌結束,形象也就完成。形象,不僅指人,也包括物,以及思想等的形象化。

『玖』 對比郭沫若、聞一多的詩歌創作,分析艾青詩歌的藝術特色

郭沫若、聞一多、艾青的愛國新詩繼承了我國古代愛國主義文學的傳統題材,並賦予這些共時性的基本內容以新的光彩與活力,又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擴充了新的時代內容.另外,三詩人的愛國詩創作於不同歷史時期,三詩人有各自的思想情感方式,因此他們愛國詩所反映的內容各有側重,即使是同一題材的內容也各有其不同的著眼點與意蘊.

艾青詩獨特的意象與主題

每一個有獨創性的詩人都有屬於他自己的意象:在這意象里凝聚著詩人對生活的獨特感受、觀察與認識,凝聚著詩人獨特的思想與感情。艾青詩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與太陽。
「土地」的意象里,凝聚著詩人對祖國——大地母親最深沉的愛;愛國主義是艾青作品中永遠唱不盡的主題。把這種感情表現得最為動人的,是他的《我愛這土地》。
我們的祖國,貧窮落後,多災多難;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痛苦多於歡樂,我們心中郁結著過多的「悲憤」,「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然而,這畢竟是生我養我的祖國!即使為她痛苦到死,也不願意離開這土地——「死了」以後連「羽毛」也要「腐爛在土地裡面」。這里所表達的是一種刻骨銘心、至死不渝的最偉大、最深沉的愛國主義感情;這種感情在近代中國人民中具有典型性與普遍性。「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艾青的這兩句詩,真實而樸素,卻來自詩人內心深處,來自民族生命深處,因而具有不朽的藝術生命力。
「土地」的意象還凝聚著詩人對生於斯、耕作於斯、死於斯的勞動者最深沉的愛,對他們的命運的關注與探索。艾青說過:「這個無限廣闊的國家的無限豐富的農村生活——無論舊的還是新的——都要求在新詩上有它的重要篇幅。」艾青最真切的詩情都是獻給中國的農民的: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一個地主階級叛逆的兒子獻給他的真正母親——中國大地上善良而不幸的普通農婦的頌歌。「大堰河」,作者說她沒有自己的名字,「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莊的名字」,而她又是用自己的乳汁養育了「我」的。這樣的描述是來自生活的,但同時又賦予了「大堰河」以某種象徵的意義,簡直可以把她看作永遠與山河、村莊同在的人民的化身,或者說是中國農民的化身。作者在描述「大堰河」的命運時,所強調的依然是她的平凡性與普遍性:不僅她的歡樂是平凡的,就是她的苦難也是平凡的,普遍的。這是一個「沉默」的大地母親、生命的養育者的形象:沉默中蘊含著寬厚、仁愛、純朴與堅忍。這樣,在艾青的筆下,「大堰河」成了「大地」「母親(乳母)」「農民」「生命」多重意象的組合(與糾結)。這首詩可以看作是艾青的詩的宣言書:他至高無上的詩神是養育了他的以農民為主體的中國普通人民,他(她)們的生命存在。在以後的詩里,詩人關注的中心,始終是與中國土地合而為一的普通農民的命運。於是,他寫出了「土地—農民」受蹂躪的痛苦:「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飢饉的大地,朝向陰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顫抖著的兩臂」(《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在北方,乞丐用固執的眼光凝視著你,看你吃任何食物,和你用指甲剔牙齒的樣子」(《乞丐》),這里的每一個字都震撼著讀者的靈魂。詩人更寫出了「游動於地心的熱氣」、「土地—農民」的復活:「我們曾經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復活了!」「在它溫熱的胸膛里,重新漩流著的,將是戰斗的血液」(《復活的土地》)。隨著歷史的前進,詩人終於寫出了「土地—農民」的翻身與解放:「雲從東方來,天下雨了,從東到西,從南到北,雨灑著冀中平原」,「到處都淋著雨水,到處都好像在笑」(《春雨》)。詩人正是通過對於土地的痛苦、復活與解放的描繪,真實地寫出了中國農村現實的靈魂。
「太陽」的意象表現了詩人靈魂的另一面:對於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熱烈的不息的追求。詩人說過:「凡是能夠促使人類向上發展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詩的。」正是從這種美學思想出發,詩人幾十年如一日地熱情謳歌著:太陽,光明,春天,黎明,生命與火焰。這正是艾青的「永恆主題」。這一時期寫得最好的光明頌是《向太陽》與《黎明的通知》。《向太陽》全詩九節,共分四個段落。一至三節,「我」從昨天來:「昨天」我生活在「精神的牢房裡」,「被不停的風雨所追蹤,為無止的噩夢所糾纏」——這是對舊中國人民命運的高度概括。四至五節,正面唱出了太陽之歌。這是「現代化城市」里的「太陽之歌」,詩人所要追求與表現的是現代化社會的新的理想,因此,人們從太陽里所受到的啟示是:創造性勞動,民主,自由,平等,博愛與革命。六至七節,歌頌「太陽照耀下」的抗日解放戰爭新時代里,祖國山河的蘇醒與人的新生。詩人著重抒寫了現實生活中的傷兵、少女、工人及士兵的形象,寫出了他們新的精神面貌。八至九節,轉向寫自己內心的感受,在新時代里靈魂的改造:與寂寞、彷徨與哀愁告別,勇敢地走向太陽,走向新生活。這首詩從一個獨特的角度歌頌了抗日解放戰爭給民族帶來的新生。《黎明的通知》則是以一個更加樂觀、明朗的調子宣告著新的時代的來臨:「趁這夜已快完了,請告訴他們,說他們所等待的就要來了!」在這里,詩人正是一個時代的預言者與理想世界的呼喚者。

隨著時間的流逝,對五四文學的研究興趣將越來越轉向文學自身。郭沫若《女神》留給後世的啟示性意義,也許將主要在新詩形式方面。新詩在韻律節奏探索上的一系列嘗試和突破表明,新詩中「自由派」與「格律派」之爭並非文學史描述中的那種兩軍對壘,而與詩人創作個性有密切的關系。
關鍵詞 郭沫若《女神》 新詩形式探索 詩人創作個性

隨著20世紀進入尾聲,本世紀初誕生的五四新詩,將留下一些遺產給新的世紀。這筆遺產現在我們還不能打理清楚,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時間越長,選擇就將越偏重於文學本身。
作為五四新詩的重要成果之一,郭沫若以《女神》為代表的早期詩歌創作,一直被普遍視為現代新詩史的真正開篇。長期以來,研究者們反復談論《女神》中充滿理想光耀的自我抒情形象、大膽叛逆精神以及滲透在內容和形式中的徹底解放感,為的是——也習慣於從中尋找它與五四時代之間的種種精神聯系以及啟示意義。但是,當人們談論了大半個世紀以後,可能會發現,他們的觀點實際上並沒有真正超出1922年聞一多《〈女神〉之時代精神》一文的見解。這篇文章開宗明義就斷定了,《女神》之「新」,「最要緊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時代精神——20世紀底時代的精神。」即《女神》的獨特性正在於它驚心動魄的精神風格使新詩無愧於那個偉大時代。接著,聞一多准確分析了詩中那個狂放不羈的自我與五四一代青年的內在精神聯系,「現在的中國青年——『五四』後之中國青年,他們的煩惱悲哀真象火一樣燒著,潮一樣涌著,他們覺得這『冷酷如鐵』,『黑暗如漆』,『腥穢如血』的宇宙真一秒鍾也羈留不得了。他們厭這世界,也厭他們自己。於是急躁者歸於自殺,忍耐者力圖革新。」那麼在這樣一個時刻,「忽地一個人用海濤底音調、雷霆底聲音替他們全盤唱出來了。這個人便是郭沫若,他所唱的就是女神。」因此,聞一多指出,《女神》中那個炫新耀奇的自我並「不是這位詩人獨有的,乃是有生之倫,尤其是青年們所同有的」〔①〕。
而現在,20世紀的串串雷聲漸漸遠去了,又是世紀之交,生活還要繼續。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問題必然要提出來,這就是:郭沫若的早期詩歌創作,除了顯而易見的時代精神特點或象徵意義外,還有沒有更為長遠的啟示性意義呢?如果沒有,它早晚將塵封在一頁歷史中;如果有,它又在什麼地方呢?
顯然,這一啟示性意義應當到形式方面去尋找。郭沫若在新詩形式解放方面的貢獻是人所共知的。朱自清曾明確指出,五四新詩革命與近代「詩界革命」的一個重要區別,就在於「新詩從詩體解放下手」〔②〕。而導致詩體空前大解放的第一人,正是郭沫若。經過以胡適為代表的早期白話詩人步履蹣跚的短暫嘗試,郭沫若的《女神》以高度自由、狂放不羈的詩行,一舉結束了早期新詩在形式上文白參半的稚拙狀態,使新詩體真正獲得了自由的生命。《女神》這一重要貢獻不僅在新詩史上具有開篇意義,也必然作為一份歷史遺產面對未來新詩形式的發展產生相應的啟示作用。
不過,研究者們雖然很早就注意到郭沫若對新詩形式解放所做的突出貢獻,但似乎更多地是將這種貢獻納入史的描述中。最早從30年代起,朱自清在《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導言》中,便將對新詩形式方面的不同見解和嘗試粗略地劃分成兩派,一派是主張自由體新詩的,另一派是主張格律體新詩的。這樣概括也許是為了便於描述20年代有關新詩形式方面論爭的基本狀況,但從這以後,文學史學家們的研究思路便不假思索地循著朱自清的觀點走,似乎再沒有人想到越雷池一步。於是,根據一般新詩歷史的描述,我們得知的是,自由詩派和格律詩派從20年代即已形成,並各有各的旗手,自由詩派的當然旗手是郭沫若,而稍晚些的新月派諸詩人則是格律詩派的典型代表。這兩個詩派又反復論爭,各持一端,脈絡清晰,在每個時代差不多都可以找出它們的代表者。它們的實際影響也依時代的不同而互有消漲,並且還將無休止地爭論下去。
文學史家從中獲得了高層建瓴地把握文學現象的線索和激情,但問題是詩人們憑什麼要一代代地這樣對峙下去呢?詩人們在理論上也許確實主張過什麼,甚至還大聲呼籲過,但這對他們自己的創作來說並不是金科玉律,對別人就更不是。這些主張也許是個人的體會、感悟,也許寄託了某種理想,也許與詩人特定的社會、政治立場和態度有關。但無論怎樣,當詩人們提筆創作時,這些背景因素就統統隱退了,唯一使他們激動的只能是盡可能完美表達的沖動和願望。實際上,越是好的作品似乎越是自由自在,很少自我限制,劃地為牢。郭沫若的早期代表作之一《天上的市街》是一個例子

『拾』 艾青的詩歌具有什麼風格

艾青的詩歌以它緊密結合現實的、富於戰斗精神的特點繼承了「五四」新文學的優良傳統,又以精美創新的藝術風格成為新詩發展的重要收獲。

這里既反映了作者的藝術才能,又銘記下他嚴肅的、艱苦的藝術實踐。在他的詩歌中,飽滿的進取精神和豐富的生活經驗帶來鮮明。艾青的詩歌具有鮮明深刻的形象,隨著詩歌結束,形象也就完成。形象,不僅指人,也包括物,以及思想等的形象化。

(10)艾青詩歌的藝術特色擴展閱讀

艾青說,「目前中國新詩的主流,是以自由的、樸素的語言,加上明顯的節奏和大致相近的腳韻作為形式。」在他所理想的自由和樸素還不那麼失控的情況下,艾青寫出了他最能持久的作品,這便是1942年文化生活出版社印行的《北方》。

在這個薄薄的詩集中,艾青充分體現了他對「豐富的現實的緊密而深刻的觀照」。艾青本來是學繪畫的,所以他戲稱自己「母雞下了鴨蛋」,但即使在《北方》的詩中,也能領略到他的繪畫藝術修養。

主要作品:

《歸來的歌》、《北方》、《他死在第二次》、《曠野》、《反法西斯》、《黎明的通知》、《願春天早點來》、《雪裡鑽》、《獻給鄉村的詩》、《走向勝利》、《歡呼集》、《艾青選集》、《新文藝論集》、

《寶石的紅星》、《海岬上》、《春天》、《彩色的詩》、《落時集》、《雪蓮》、《海戀花》、《啟明星》、《域外集》、《向太陽》、《吳滿有》、《黑鰻》、《大堰河—我的保姆》、《下雪的早晨》、《太陽的話》、《我愛這土地》、《太陽的話》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