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詩詞中

詩詞中

發布時間: 2020-12-20 19:41:07

1. 古詩中的( )

古詩中的故事
天寶末年,李白來到安徽涇縣桃花潭遊玩。桃花潭的水深得透徹,桃花開得艷麗,美麗的風景深深吸引著李白。當地一位名叫汪倫的村民,非常欣賞李白的文學才幹,酷愛李白寫的詩句,常常以美酒熱情地款待他,處處關心李白,給予方便。他倆經常在一起談天說地,慢慢地成為了好朋友。
終於有一天,李白要離開桃花潭了。當李白乘上船准備啟程出發時,突然他聽到岸上傳來了唱歌的聲音。李白回過頭一看,只見好友汪倫正站在岸邊,一邊用腳踏地打拍子,一邊深情地望著李白唱著歌。汪倫捨不得李白走,帶了許多東西和美酒,趕來給他餞行。
汪倫唱完歌,對李白說:「李大人,趁著這船還沒有走,咱們何不再在這岸上,美美地喝上幾杯呢?」李白上岸後,汪倫把酒對李白說:「李大人,您的詩篇家喻戶曉,我一直崇拜著您,您能來桃花潭,是我們桃花潭的榮幸。如今,您就要離開這里了,請帶上用桃花潭水釀制的美酒吧。我祝您一帆風順!
有機會再來桃花潭呀。」李白感動地說:「在這里的日日夜夜,給您添了不少麻煩,多謝您對我的深情款待與幫助,以後有時間,我還會再來拜訪您的。今日,請允許我贈送給您一首詩吧,以表達我道不盡的謝意。」沉思片刻,李白便吟出了膾炙人口的名詩——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2. 詩詞中的名言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矩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3. 詩詞中的襯托

襯托是指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類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別的事物作陪襯,是一種「烘雲托月」的表現手法。襯托的手法在古詩里多有使用,往往能讓詩歌的畫面更加形象生動,讓詩意更濃。

以動襯靜
入若耶溪

南北朝·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陰霞生遠岫,陽景逐迴流。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遊。

從標題可知,這是詩人寫到若耶溪遊玩的。開頭兩句寫詩人乘船入溪遊玩,用一「何」字寫出滿懷的喜悅之情,而「空水」之後用了一個「共」,寫出水天一色,自然交匯之美。用「悠悠」一詞寫出「空水」悠然恬靜之態。

三四句寫在船上看到的山光水色,山峰北面生出層層雲霞,陽光照耀著蜿蜒曲折的水流。詩人用一「生」字寫雲霞從山巔孕育而出,賦予其動態,盡顯生氣。「海日生殘夜」,「海上生明月」等都是用的這樣的寫法。其次,詩人用一「逐」字寫陽光,彷彿陽光也有了生命,有意地追逐著蜿蜒曲折的水波。一切都是那樣地美好而富有生機。

五六句用以動襯靜的手法來渲染山林的幽靜,蟬聲陣陣,林間愈發寂靜,鳥鳴聲聲,山中更顯幽靜。「蟬噪」、「鳥鳴」是因為山林的幽靜才使得這些聲音能給人噪的感覺,但是只聞其聲不見其影,山林的寂靜就更加凸顯出來了。「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二句是千古傳誦的名句,被譽為「文外獨絕」。這種用聲響來襯托一種靜的境界,據說正是王籍的首創。

末尾兩句寫詩人面對這若耶溪的美景,不禁厭倦官場宦遊,「此地動歸念」,產生了歸隱此地之意。

全詩借景抒情,融情於景,抒寫自然之美便是在抒發自己內心見美景之後的歡喜,情與景十分自然和諧。詩人文辭清婉,以山林間的尋常景物創造出寧靜恬淡的意境,使人聞之忘俗,見而忘憂。如此美景,怎麼不讓人流連忘返?

這樣的以動襯靜的寫法,王維可謂是個中高手。他多詩歌裡面都是這樣的,動靜結合、以動襯靜,而且往往詩中有畫,美不勝收。來看這首大家很熟悉的《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此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後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對山水田園美景的喜愛,並對隱居生活的滿足。

首聯是寫雨後山中秋景,「空山」寫出這里人跡罕至,自然空靈。秋雨初歇,空氣、天地都洗刷一新。

頷聯寫天色已晚,卻有皓月當空,盈盈月光穿透松

4. 古詩中的各種主題

1.離別
長干行
李白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台。
十六君遠行,瞿塘灧預堆。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別懂大
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熏,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已,
天下誰人不識君!

雨霖鈴·寒蟬凄切 宋。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待與何人說!

送沈子福之江東
王維
楊柳渡頭行客稀,
罟師盪漿向臨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歸。

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高適
嗟君此別意如何,
駐馬銜杯問謫居。
巫峽啼猿數行淚,
衡陽歸雁幾封書。
青楓江上秋帆遠,
白帝城邊古木疏。
聖代即今多雨露,
暫時分手莫躊躇。

送人東游
溫庭筠
荒戍落黃葉,
浩然離故關。
高風漢陽渡,
初日郢門山。
江上幾人在,
天涯孤棹還。
何當重相見,
樽酒慰離顏。

送別

李叔同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杯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花 語
吾本是,荷花女,
衷腸未訴淚如雨。
君若看到荷花淚,
可知荷花幾多苦?

吾本是,荷花女,
只是與君心相許。
今宵為君把歌唱,
句句都是傷心曲。

吾本是,荷花女,
朝朝暮暮為君舞。
看盡人間多少事?
知己只有吾和汝。

吾本是,荷花女,
夢里與君做詩侶。
但願天下有情人,
總有一天成眷屬。

吾本是,荷花女,
一片芳心請記取。
他年荷花盛開日,
朵朵帶去吾祝福。
2.漁 父 圖
春風吹碧樹,
紅塵中奈何難斷,
離愁別緒。
縱無寸功報蒼天,
壯心依然如故,
不祈求天賜神助。
世人皆逐東流水,
唯豪傑獨行天涯路:
看飛舟,
又南渡。

一葉浮萍歸何處?
嘆往事不堪回首,
傷心一幕。
千古江山今猶在,
萬丈豪情難訴,
風雨中春秋幾度。
重上九霄會有時,
何須問蒼天萬千句?
駕飛鴻,
沖霄去。
四三、南歌子兩首
1.泊里
常念遇見君,
不再去流浪。
一生相約莫相忘:
留在故鄉,
留在青山上。

揮毫太瀟灑,
潑墨最豪放。
百鳥飛出蘆葦盪:
聲聲傳情,
齊為我歌唱。

2.古詩中的風花雪月
詩中風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王維:《觀獵》)
3.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
4.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7.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9.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
10.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詩中雪
1.草枯鷹眼急,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2.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8.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9.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10.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詩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詩中花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庄》)
2.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3.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5.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7.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8.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10.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3.古詩中的山水風光
下江陵 作者: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桃花溪 作者:張旭 (註:桃花溪在湖南常德)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登鸛雀樓 作者:王之煥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黃鶴樓 作者: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哺川歷歷沒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登岳陽樓 作者: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參考資料:唐詩三百詩

4.古詩中的名勝古跡
歐陽修《西湖》詩:
菡萏香消畫舸浮,使君寧復憶揚州。
都將二十四橋月,換得西湖十頃秋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西湖的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蘇軾《夜泛西湖》詩:

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漸見燈明出遠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蘇軾《開西湖》詩:

偉人謀議不求多,事定紛紜自唯阿。
盡放龜魚還綠凈,肯容蕭葦障前坡。
一朝美事誰能繼,百尺蒼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當亦喜,月明時下浴金波。

歐陽修《西湖》詩:

菡萏香消畫舸浮,使君寧復憶揚州。
都將二十四橋月,換得西湖十頃秋

留得杯前興,偕游意與俱。

5. 盡在詩詞中

1、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黃巢《菊花》

2、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陶淵明《過故人庄》

3、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菊花》

4、秋爽齋偶結海棠社,蘅蕪苑夜擬菊花題--《紅樓夢》

5、世情兒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范曾大《重陽後菊花三首》)

6、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 鄭思肖《畫菊》

7、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飲酒》

8、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宋 范成大《重陽後菊花二首》

9、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離騷》

10、羞與春花艷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風。不須牽引淵明此,隨分籬邊要幾叢。 (劉克庄《菊》)

11、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味濃。 (鄭思肖《寒菊》)

12、瘦菊依階砌,檐深承露難。 (陳佩《瘦菊為小婢作》)

13、吾家頗有東籬菊,歸去秋風耐歲寒。鄭板橋在《畫菊與某官留別》

14、家家菊盡黃,梁園獨如霜。唐 劉禹錫《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15、靈菊植幽崖,擢穎凌寒飆。袁崧 《菊》

16、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白居易 《重陽席上賦白菊 》

17、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黃巢《題菊花》

18、秋霜造就菊城花,不盡風流寫晚霞。--李師廣 《菊韻》

19、淡巷濃街香滿地,案頭九月菊花肥。 --王如亭《菊城吟》

20、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21、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唐·太宗《賦得殘菊》

22、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唐·杜甫《雲安九日》

23、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唐·白居易《詠菊》

24、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宋·蘇軾《趙昌寒菊》

6. 古詩詞中的各種美

唐詩
中國自《詩經》、《楚辭》、《漢賦》、《樂府》以來一直有作詩的傳統。《詩經》的詩句多以四字為一句。從漢到魏晉南北朝發展出來的古體詩,有不固定字數的、亦有五言、六言或七言的,但句數不限。隋唐除了承襲了古體詩的體裁,亦同時發展出對結構更為工整的近體詩,如四句的絕句和八句的律詩,對押韻、平仄等等格律上有更嚴格的要求。在結構上講求工整均稱之餘,詩所包含的題材多樣化,既有抒發個人情感,亦有深刻反映現實社會的作品,意境深遠,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
宋詞
婉約派的特點,主要是內容側重兒女風情。結構深細縝密,重視音律諧婉,語言圓潤,清新綺麗,具有一種柔婉之美。內容比較窄狹。由於長期以來詞多趨於宛轉柔美,人們便形成了以婉約為正宗的觀念。就以李後主、柳永、周邦彥等詞家為「詞之正宗」,正代表了這種看法。婉約詞風長期支配詞壇,直到南宋姜夔、吳文英、張炎等大批詞家,無不從不同的方面承受其影響。

豪放派的特點,大體是創作視野較為廣闊,氣象恢弘雄放,喜用詩文手法、 句法和字法寫詞,語詞宏博,用事較多,不拘守音律,北宋黃庭堅、晁補之、賀鑄等人都有這類風格的作品。南渡以後,由於時代巨變,悲壯慷慨的高亢之調,應運發展,蔚然成風,辛棄疾更成為創作豪放詞的一代巨擘。豪放詞派不但屹然別立一宗,震爍宋代詞壇,而且廣泛地沾溉詞林後學,從宋、金直到清代,歷來都有標舉豪放旗幟,大力學習蘇、辛的詞人。

7. 詩詞中帶有中字的有那些

一、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唐·王維《終南別業》

譯文:中年以後存有較濃的內好道之心,直容到晚年才安家於終南山邊陲。

二、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宋·志南《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

譯文:把小船停放拴在岸邊的古木樹蔭下,拄著拐杖走過橋的東邊恣意觀賞這春光。

三、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唐·王維《山中送別》

譯文: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陽西墜把柴門關閉。

四、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兩漢·佚名《庭中有奇樹》

譯文: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樹,滿樹綠葉襯托著繁盛的花朵。

五、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南北朝·吳均《山中雜詩》

譯文:山與天相接的地方繚繞著陣陣嵐氣雲煙,從竹林的縫隙里看灑落下余暉的夕陽。

8. 古詩中的-------

安得廣廈千萬間,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

9. 詩詞中詞的概念

【詞】起於五代與唐,流行於宋的一種文學體裁。

文體名,詩歌的一種一種韻文形式回,由五言詩、七言詩或答民間歌謠發展而成,

起於唐代,盛於宋代。原是配樂歌唱的一種詩體,句的長短隨歌調而改變,

因此又叫長短句。有小令和慢詞兩種,一般分上下兩闋

詞的種類

詞最初稱為「曲詞」或「曲子詞」,是配音樂的。從配音樂這一點上說,它和樂府是同一類的文學體裁,也同樣是來自民間文學。後來詞也跟樂府一樣,逐漸跟音樂分離了,成為詩的別體,所以有人把詞稱為「詩余」。文人的詞深受律詩的影響,所以詞中的律句特別多。

詞是長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數是有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

詞大致可分為三類:⑴小令;⑵中調;⑶長調。有人認為:五十八字以內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為中調,九十一字以外為長調①。這種分法雖然未免太絕對了,但是,大概的情況還是這樣的。

敦煌曲子詞中,已經有一些中調和長調。宋初柳永寫了一些長調。蘇軾、秦觀、黃庭堅等人繼起,長調就盛行起來了。長調的特點,除了字數較多以外,就是一般用韻較疏。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