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郭沫若寫的詩歌

郭沫若寫的詩歌

發布時間: 2020-12-20 19:08:51

① 郭沫若詩歌十首

中折瀑奇峰傳二百,大小有龍湫。我愛中折瀑,珠簾掩翠樓。新松待千尺,水回量富更猶。作者 郭沫若朝答代 現代體裁 無霧中游含鄱口偶成人到含鄱口,望鄱新有亭。湖山雲里鎖,天籟霧中鳴。無中實有有,有有卻還無。東風吹萬里,空山也畫圖。作者 郭沫若朝代 現代體裁 無宿廬山美廬一夕廬山宿美廬,美其合二而一乎!美齡美寇斯為美,塗炭塗窮豈異塗?渾身都是人民血,對面猶存虎豹居。中正題名文字在,教材反面勝於無。作者 郭沫若朝代 現代體裁 無春雷春雷動地布昭蘇,滄海群龍競吐珠。肯定秦皇功百代,判宣孔二有餘辜。十批大錯明如火,柳論高瞻燦若朱。願與工農齊步伐,滌除污濁繪新圖。作者 郭沫若朝代 現代體裁 七律水調歌頭 歸途不羨天池鳥,不慕北溟魚。瞬息乘風萬里,鐵翼雲中舒。才到新西比利,已過烏蘭巴托,瀚海覽無余。誰謂乾坤大?渾似一漚夫。高歌倦,雄談歇,展畫圖。長城驀地眼底,岪郁盤雲途。地上山山橫黛,天上人人俯首,又見昆明作者 郭沫若朝代 現代體裁 詞

② 郭沫若的詩集還有那些

郭沫若的詩集還有:《女神》、《長春集》、《星空》、《潮汐集》、《駱駝集》、《東風集》、《百花齊放》、《新華頌》、《迎春曲》,具體內容如下:

1、《女神》

郭沫若作。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間的主要詩作。連同序詩共57篇。多為詩人留學日本時所作。其中代表詩篇有《鳳凰涅槃》、《女神之再生》、《爐中煤》、《日出》、《筆立山頭展望》、《地球,我的母親!》、《天狗》、《晨安》、《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等。

在詩歌形式上,突破了舊格套的束縛,創造了雄渾奔放的自由詩體,為「五四」以後自由詩的發展開拓了新的天地,成為中國新詩的奠基之作。也是郭沫若代表作。

2、《恢復》

是1928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郭沫若。本書是郭沫若詩集,創作於1928年1月5日至16日的半個月中。這時,郭沫若已經經受了革命戰爭的考驗、鍛煉,成長為一名共產主義的戰士。「八一」南昌起義失敗後,他又大病一場。但是反動派的血腥屠殺以及疾病的折磨,都不能磨損他的意志。

到了白色恐怖的上海,他大病初癒,便寫下了這些鬥志昂揚的詩。《恢復》在創作方法和藝術風格上又有新的發展,它繼承了《女神》的積極浪漫主義,又發揚了《前茅》的現實主義。《恢復》和《女神》都表現革命理想,但《女神》是通過幻想的形式、誇張的形象來表現;

《恢復》則通過現實中革命者具體的情操、行為來表現。它們都表現了理想化的「自我」形象,但《女神》的「自我」形象是物我的融合、統一,而《恢復》的「自我」則是現實中的無產階級革命者。《恢復》與《前茅》相比,生活實踐更豐富、世界觀更成熟、戰斗情緒更激昂、革命態度更堅定。

3、《序詩》

原來《女神》里的氣吞日月的理想化的叛逆「自我」形象,已經變成了「帶了箭的雁鵝」和「受了傷的勇士」,「偃卧在這莽莽的沙場上」。郭沫若幾度回國,希望看到祖國的新生,但五四高潮已過,國內仍然一片黑暗。他對現實有著更深的憎惡、不滿,又無可奈何;

只好到大自然或超現實的空幻境界尋找暫時的解脫和安慰。他不再禮贊「光芒萬丈的太陽」,而是仰望幽光閃爍的「星空」,不再是要「赤裸著雙腳」,永遠和地球「母親」相親,而是羨慕「天上的街市」。

4、《潮汐集》

是郭沫若於1959年編著的詩集。分潮集、汐集兩部分。《潮集》收1949年至1959年所作新舊詩詢二百餘首,《汐集》收1949年前所作新舊詩詞三百餘首。宋張載《正蒙"參雨》:「至於一晝夜之盈虛開降,則以海水潮汐,驗之為信。」又晝漲日湖,晚漲日沙。

作者把1949年前的舊詩作名《汐集》,謂在黑暗時期的思想發抒; 1949 年後作者意氣風發,思如潮湧,故名其詩集為《潮集》,謂為光明時期思想的發抒。合之為《潮汐集》。

5、《駱駝集》

是近代郭沫若創作的詩集。共二十五首。此集是作者從1949年至1959年十年間陸續出版的《新華頌》、《百花齊放》、《長春集》、《潮汐集》中選出的新舊詩十三題、二十五首。題名《駱駝集》,因詩集中有作者比較喜歡的《駱駝》一首。

《駱駝》一詩,以駱駝最能吃苦耐勞,總是不斷地「引導著旅行者,走向黎明的地平線」來象徵和歌頌中國共產黨,並塑造了一個在征途中不畏任何艱難險阻,永遠奮進不止的革命者形象,以激勵全黨和全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奪取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新勝利。

③ 郭沫若主要詩歌

郭沫若的詩歌:
1、朋友們愴聚在囚牢里

朋友們愴聚在囚牢里──
象這上海市上的賃家
不是一些囚牢嗎?
我們看不見一株青影,
我們聽不見一句鳥聲,
四圍的監牆
把清風鎖在天上,
只剩有井大的天影笑人。
朋友們愴聚在囚牢里──
象我們這樣的生涯
不是一些囚徒嗎?
我們囚在述茫的霧中,
我們囚在慘毒的魔宮,
金色的魔王
坐在我們的頭上,
我們是呀動也不敢一動。
啊啊,
我們是呀動也不敢一動!
我們到兵間去吧!
我們到民間去吧!
朋友喲,愴痛是無用,
多言也是無用!
2、洪水時代


我望著那月下的海波,
想到了上古時代的洪水,
想到了一個浪漫的奇觀,
使我的中心如醉。
那時節,茫茫的大地之上
匯成了一片汪洋;
只剩下幾朵荒山
好象是海洲一樣。
那時節,魚在山腰游戲,
樹在水中飄搖,
孑遺的人類
全都逃避在山椒。

我看見,塗山之上
徘徊著兩個女郎:
一個抱著初生的嬰兒,
一個扶著抱兒的來往。
她們頭上的散發,
她們身上的白衣,
同在月下迷離,
同在風中飄舉。
抱兒的,對著皎皎的月輪,
歌唱出清越的高音;
月兒在分外揚輝,
四山都生起了回應。

「等待行人呵不歸,
滔滔洪水呵幾時消退?
不見凈土呵已滿十年,
不見行人呵已滿周歲。
兒生在抱呵兒愛號啕,
不見行人呵我心寂寥。
夜不能寐呵在此徘徊,
行人何處呵今宵?──
唉,消去吧,洪水呀!
歸來吧,我的愛人呀!
你若不肯早歸來,
我願成為那水底的魚蝦!」

遠遠有三人的英雄
乘在只獨木舟上,
他們是椎髻、裸身,
在和激漲的潮流接仗。
伯益在舟前撐篙,
後稷在舟後搖艄,
夏禹手執斧斤,
立在舟之中腰。
他有時在斫伐林樹,
他有時在開鑿山岩。
他們在奮涌著原人的力威
想把地上的狂濤驅回大海!

伯益道:「好悲切的歌聲!
那怕是塗山上的夫人?」
後稷道:「我們搖船去吧,
去安慰她耿耿的憂心!」
夏禹,只把手中的斤斧暫停,
笑說道:「那隻是虛無的幻影!
宇宙便是我的住家,
我還有甚麼個私有的家庭。
我手要胼到心,
腳要胼到頂,
我若不把洪水治平,
我怎奈天下的蒼生?」……

哦,皎皎的月輪
早被稠雲遮了。
浪漫的幻景
在我眼前閉了。
我坐在岸上的舟中,
思慕著古代的英雄,
他那剛毅的精神
好象是近代的勞工。
你偉大的開拓者喲,
你永遠是人類的誇耀!
你未來的開拓者喲,
如今是第二次的洪水時代了!
3、黃浦江口

平和之鄉喲!
我的父母之邦!
岸草那麼青翠!
流水這般嫩黃!
我倚著船圍遠望,
平坦的大地如像海洋,
除了一些青翠的柳波,
全沒有山崖阻障。
小舟在波上簸揚,
人們如在夢中一樣。
平和之鄉喲!
我的父母之邦!
一九二一年四月三日
4、仰 望

污濁的上海市頭,
干凈的存在
只有那青青的天海!
污濁了的我的靈魂!
你看那天海中的銀濤,
流逝得那麼愉快!
一隻白色的海鷗飛來了。
污濁了的我的靈魂!
你乘著它的翅兒飛去吧!
5、黃海中的哀歌

我本是一滴的清泉呀,
我的故鄉,
本在那峨眉山的山上。
山風吹我,
一種無名的誘力引我,
把我引下山來;
我便流落在大渡河裡,
流落在揚子江里,
流過巫山,
流過武漢,
流通江南,
一路滔滔不盡的濁潮
把我沖盪到海里來了。
浪又濁,
漩又深,
味又咸,
臭又腥,
險惡的風波
沒有一刻的寧靜,
滔滔的濁浪
早已染透了我的深心。
我要幾時候
才能恢復得我的清明喲?

④ 郭沫若寫過哪些短詩

郭沫若詩兩首 《天上的街市》 《靜夜》
天上的街市

遠遠的/街燈/明了,
好像/閃著/無數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現了,
好像/點著/無數的/街燈。

我想那/縹緲的/空中,
定然有/美麗的/街市。
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

你看,/那淺淺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寬廣。
那/隔著河的/牛郎/織女,
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

我想/他們/此刻,
定然/在/天街/閑游。
不信,/請看/那朵流星,
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

靜夜

月光/淡淡,
籠罩著/村外的/松林。
白雲/團團,
漏出了/幾點/疏星。

天河/何處?
遠遠的/海霧/模糊。
怕會有/鮫人/在岸,
對月/流珠?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四川樂山人,中國現代浪漫主義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早年先後在日本岡山高等學校和九州帝國大學學習醫學。在帝國大學,詩人開始從事文學創作。1920年詩人在《時事新報·學燈》上發表了一系列重要作品,1921年出版詩集《女神》。這部詩集是中國現代詩歌史上的里程碑,開創了中國新詩的浪漫主義風格。同年,詩人和郁達夫等人組織成立創造社,創辦《創造》季刊。1923年,詩人從帝國大學畢業。1926年,詩人出任廣東大學校長。同年7月,詩人隨國民革命軍北伐。1927年8月,參加南昌起義,加入中國共產黨。起義期間,詩人創作了大量歷史劇,宣傳革命,挖苦諷刺蔣介石的丑惡嘴臉,遭到蔣介石的通緝。1928年2月,他開始了在日本的10年流亡生涯。期間詩人潛心研究中國古代文化,奠定了他的史學家、古文字學家的地位。1937年,他秘密回國,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創作了大量有時代氣息的歷史劇,如《虎符》、《屈原》等。解放後詩人一直主持文化工作,歷任中國科學院院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

名作賞析

郭沫若的詩一向以強烈情感宣洩著稱,他的《鳳凰涅》熱情雄渾;他的《天狗》帶著消滅一切的氣勢;他的《晨安》、《爐中煤》曾經讓我們的心跳動不止。但這首詩卻恬淡平和,意境優美,清新素樸。詩人作這首詩時正在日本留學,和那時的很多中國留學生一樣,他心中有著對祖國的懷念,有對理想未來的迷茫。詩人要藉助大自然來思索這些,經常在海邊彷徨。在一個夜晚,詩人走在海邊,仰望美麗的天空、閃閃的星光,心情變得開朗起來。詩人似乎找到了自己的理想,於是他在詩中將這種理想寫了出來——那似乎是天國樂園的景象。

詩人將明星比作街燈。點點明星散綴在天幕上,那遙遠的世界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想。街燈則是平常的景象,離我們很近,幾乎隨處可見。詩人將遠遠的街燈比喻為天上的明星,又將天上的明星說成是人間的街燈。是詩人的幻覺,還是詩人想把我們引入「那縹緲的空中」?在詩人的心中,人間天上是一體的。

那縹緲的空中有一個街市,繁華美麗的街市。那兒陳列著很多的物品,這些物品都是人間的珍寶。詩人並沒有具體寫出這些珍奇,留給了我們很大的想像空間,我們可以將它們作為我們需要的東西,帶給我們心靈寧靜、舒適的東西。

那不僅是一個街市,更是一個生活的場景。那被淺淺的天河分隔的對愛情生死不渝的牛郎、織女,在過著怎樣的生活?還在守著銀河只能遠遠相望嗎?「定然騎著牛兒來往」,詩人這樣說。在那美麗的夜裡,他們一定在那珍奇琳琅滿目的街市上閑游。那流星,就是他們手中提著的燈籠。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就顛覆了流傳千年的神話,化解了那悲劇和人們嘆息了千年的相思和哀愁。

這首詩風格恬淡,用自然清新的語言、整齊的短句、和諧優美的韻律,表達了詩人純真的理想。那意境都是平常的,那節奏也是緩慢的,如細流,如漣漪。但就是這平淡的意境帶給了我們豐富的想像,讓我們的心靈隨著詩歌在遙遠的天空中漫遊,盡情馳騁美好的夢想

⑤ 郭沫若最著名的詩集

郭沫若最著名的詩集《女神》。

《女神》是郭沫若的作品。在詩歌形式上,《女神》沖破了舊俗的束縛,是一首自由詩體,為「五四」以後自由詩的發展開拓了新的天地,為中國新詩體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這部作品大部分都是作者在日本留學的時候所寫,《女神》創作想像之豐富奇特,抒情之豪放熱烈堪稱詩界一絕。它所具有的無與倫比的浪漫主義藝術色彩將是照徹詩歌藝術長廊的一束耀眼光芒。


(5)郭沫若寫的詩歌擴展閱讀:

《女神》運用神話題材、詩劇體裁、象徵手法等來反映現實。其中《女神之再生》是象徵著當時中國的南北戰爭。詩人說過:「共工象徵南方、顓頊象徵北方,想在這兩者之外建設一個第三中國————美的中國。」不過,詩人早期的社會理想是模糊的。

他曾說過:「在初自然是不分質的,只是朦朧地反對舊社會,想建立一個新社會。那新社會是怎樣的,該怎樣來建立,都很朦朧。」因此,女神要去創造新鮮的太陽,但仍是一個渺茫的創造,只是理想的憧憬,光明的追求。但在五四時期,它曾給了廣大青年以力量的鼓舞。

《女神》的藝術網路是多樣化的統一。激情如閃電驚雷,火山噴發;柔情如清風明月,涓涓流泉。而《女神》中的代表詩篇《天狗》其藝術風格當屬前者。這首詩寫於郭沫若新詩創作的爆發期,正是青年郭沫若情感最熾烈的時刻。這首詩的風格是強悍、狂暴、緊張的。

⑥ 郭沫若寫過什麼有名的詩

《三葉集》、詩集《女神》、《漂流三部曲》、《小品六章》、《星空》、《瓶》、《前茅》、《恢復》、《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甲骨文字研究》、《棠棣之花》、《屈原》、《蔡文姬》、《武則天》、《新華頌》、《百花齊放》、《駱駝集》等。
抗戰時郭沫若在重慶寫過一本歷史劇,叫《棠棣之花》,講的是聶政刺俠累的故事,劇本寫得還算成功,那時歷史劇非常流行,郭沫若自己寫了很多,比較有名的有屈原,後來香港還把它改成了同名電影,感覺那時的郭沫若是不錯的,繼承了自女神以來所固有的一慣的激情。屈原劇中有一大段著名的台詞叫雷電頌,還引發了一場公案,徐遲給郭沫若寫了一封信,指屈原和莎劇李爾王的相似之處,言下似郭有抄襲之嫌。郭沫若回信說他沒看過李爾王,這不太讓人心服,被稱為革命的浪漫主義詩人的郭沫若,居然沒看過莎士比亞四大悲劇,很難讓人相信。而郭沫若在給徐遲的信中還引用了蘭謨評論莎劇的話,對坪內逍遙的日譯本也很熟悉,而他對werlag版的king lear和hamlet的熟悉又讓人疑心,雖然他用的是據說,但他對莎劇的熟悉程度非一般人可比,徐遲引莎劇還有筆誤,郭沫若則駕輕就熟。
棠棣之花寫於一九四一年,關於這部戲有各式各樣的說法,大部分是些無意義的「郭學」之類,不過我一直以為棠棣之花是一種想像中的花,實際並不存在。說來我對郭其他的東西不以為然,包括他寫的女神,爐中煤,但覺得他寫的歷史劇是不錯的,棠棣之花算是郭的作品中我比較喜歡看的一本,一直想考證一下到底什麼是棠棣之花。在劇本的後記和郭寫的相關的一些文章中,並沒有關於棠棣之花的說明,當然郭自己肯定是知道來歷的,我以前一直也沒搞明白,前兩天偶爾翻出棠棣之花,又看了一遍。想起在郭沫若文集中他的一封信里談到棠棣之花的時候提到過《詩經·小雅》,不過具體怎麼說的也忘了,但想從小雅里總可以找出一些蛛絲馬跡。
小雅大部分是一些春秋時貴族寫的詩,很少民間歌謠,在春秋詩詩經的功能除了在大型的典禮上演奏外,主要還用於藉助這些詩來表達一些感情之類,所謂的詩言志說的其實也就是這事。小雅里有一首《常棣》,原來讀這些東西囫圇吞棗,大多象過眼煙雲,沒怎麼想去考證,常棣是否棠棣的通假,也沒去查過。香港中華書局有一本金性堯先生著的關於詩經的考證的書,拿來看看,常果然是棠的通假。棠棣,俗稱郁李,落葉灌木,春開花,夏結果,古人常用棠棣之花來比喻兄弟親情,而典故的出處就是小雅中的這首《常棣》:

常棣之華,鄂不樺樺,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喪之威,兄弟孔懷,原陽衰矣,兄弟求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每有良朋,況也永嘆。

原詩較長,有八節,總體上是講述兄弟之情的文字。兄弟為古代五倫之一,也就是常說的五常,屬於天倫,五倫為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五倫一般也被稱為人倫,最早見於《孟子·滕文公上》:「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樣的分法,已經不單是偏,幾乎就是無恥了,孟子的很多言論有時讓人忍無可忍。
在詩經的年代,還沒有這樣的提法,歌頌兄弟之情,應該是一種原始人性的頃述吧。這首詩的影響很大,後世以花萼,棠棣,脊鴒,孔懷比兄弟之情,基本是從此詩中取意。唐明皇李隆基為表示和他的兄弟相愛無間,特在宮中建花萼相慶之樓,他登上此樓,即可望見其兄弟們的宅第,又自書一首《脊鴒頌》,時時念叨,以示自己不望兄弟之意,雖不免作秀,比起動不動就手足相殘的歷代帝王,也算難得。而以手足之情比喻兄弟,則始於南北朝,梁邵陵王蕭倫寫信給元帝:豈可手足厷支自相屠害。比之棠棣之喻,晚了很多。更有名的是曹植的七步詩煮豆燃豆萁之說,不過這已經不是在歌頌兄弟之情,而是在嘲諷詛咒了。
常棣這首詩據說是周公所作,這大概不太可靠,但周公於這些兄弟之情有矛盾心理也非異常,白居易有首小詩:周公恐懼流言時,王莽禮賢下士時,假使當初身便死,一身真偽有誰知?管,蔡流言,並非純粹要中傷周公,其最終目的也是效忠成王,中興周室,俗話說無風不起浪,產生流言的原因可能很復雜,這首詩假如真是周公所作,那麼也可證明他事後的一些懺悔之意,歷史總是夾雜著太多的不確定性,稽康寫過一篇《管蔡論》對於周公和管蔡的心理分析得是很到位的。
既然棠棣之花的意思是兄弟之情,那麼郭沫若的劇本應該很好理解其含義,但郭的劇本卻明明寫的是一個姐弟之情的故事。據他在《我怎樣寫棠棣之花》一文中說,棠棣之花最先的名稱叫《聶婁》,這本子最早寫於「五卅慘案」,不過構思是在二零年就有了,但五卅慘案激發了他的創作慾望,於是用十天時間寫完了這個劇本。這個劇本後來被收到了郭沫若的《三個叛逆女性》一書中。
郭沫若不可能不知道棠棣之花的典故,但他卻始終沒有說名這個劇名的意思,我想可能他本來想表達的是一種姐弟之情,但在重男輕女的古代社會實在沒法找到這樣一個有名的典故,於是就用棠棣來取代了,也許他本來就認為姐弟和兄弟沒什麼區別。
說到郭沫若的棠棣之花,還有一個小故事和周恩來有關,郭在劇本中寫了聶政之母死後,他守孝三年,這是典型的儒家之禮,周恩來則認為俠的精神是與儒相悖的,聶政作為一個俠士,讓他遵照儒家的禮法守孝三年,於理不合。不過郭沫若終於沒按周的意見改劇本。周恩來對俠的看法顯然是理想化了,不知他要是看到金庸的小說會有何感想?只是現代武俠小說中俠的實質早已和春秋戰國時大相徑庭。周恩來的看法,也算一種趣向吧。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