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中國唯美主義詩歌

中國唯美主義詩歌

發布時間: 2020-12-20 18:30:07

1. 中國近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詩派

詩歌派別詳解
嘗試派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白話詩歌是胡適1917年在《新青年》發表的《白話詩八首》,1918年劉半農、沈尹默也開始在《新青年》上發表白話詩,中國的現代白話文詩歌從此誕生。
1920年,胡適的個人詩歌專集《嘗試集》出版,受到讀者的歡迎,這是歷史上首次出現的現代詩歌個人專集,因此有更多的詩人開始效仿胡適的白話詩體寫作,形成了中國的文學史上的第一個流派「嘗試派」。該詩歌流派的成熟標志是胡適《嘗試集》的出版,所以一般被稱為中國現代詩歌的嘗試派。
代表詩人: 胡適 劉半農 沈尹默 俞平伯 康白情 劉大白
文學研究會
「五四」新文學運動中最早成立的文學社團。它「以研究介紹世界文學﹑整理中國舊文學﹑創造新文學為宗旨」(《文學研究會簡章》)﹐文學主張和創作實踐均傾向於現實主義。
五四運動以後﹐一些經受新思潮沖擊並且懷著美好希望覺醒過來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渴望通過文藝來表述自己的政治苦悶和人生理想﹔文學革命的發展也要求在創作實績上有新的突破。新的文學社團於是應運而生。文學研究會不但是成立最早的文學社團﹐而且因其成員多﹑影響大﹐在流派發展上具有鮮明突出的特色﹐成為新文學運動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文學社團。它的發起者與參加者後來有許多成為對中國新文學運動有卓越貢獻的人物。
文學研究會於1921年1月4日在北京正式成立﹐發起人為﹕鄭振鐸﹑沈雁冰﹑葉紹鈞﹑許地山﹑王統照﹑耿濟之﹑郭紹虞﹑周作人﹑孫伏園﹑朱希祖﹑瞿世英﹑蔣百里。後來陸續發展的會員有謝婉瑩(冰心)﹑黃廬隱﹑朱自清﹑王魯彥﹑夏丏尊﹑老舍﹑胡愈之﹑劉半農﹑劉大白﹑朱湘﹑徐志摩﹑彭家煌等﹐共達170餘人。成立時發表有《文學研究會宣言》及《文學研究會簡章》。會址設在北京。
文學研究會成立初期﹐除出版刊物﹑編輯叢書外﹐還組織成立了「讀書會」。「讀書會」設中國文學組﹑英國文學組﹑俄國文學組﹑日本文學組(以上按國別分組)﹑小說組﹑詩歌組﹑戲劇文學組﹑批評文學組(以上按文學類別分組)。規定凡文學研究會會員均須加入讀書會。這對提高會員文學素養和創作及研究水平起了積極的作用。
文學研究會的會刊﹐最主要的是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經過革新由沈雁冰接編後由鄭振鐸等人相繼主編的《小說月報》(自第12卷第1號起至1931年12月第12卷第12號止﹐不計號外﹐共出132期);此外還陸續出刊了《文學旬刊》(《文學旬刊》有北京和上海各自編輯的兩種﹐上海《文學旬刊》自1921年5月作為《時事新報》副刊出刊﹐到1929年第9卷第5期止﹐共出380期;第81期改名《文學》﹐每周一期﹐第172期又改名《文學周報》﹐始脫離《時事新報》單獨發行。北京《文學旬刊》自1923年出刊到1925年共出82期)﹑《詩》月刊(1922至1923年﹐共7期)等刊物。出版了以介紹外國文學作品為主同時也注重本國新文學創作的《文學研究會叢書》。
文學研究會奉行的原則是:「反對把文學作為消遣品﹐也反對把文學作為個人發泄牢騷的工具﹐主張文學為人生。」(沈雁冰《關於文學研究會》)從「為人生」出發﹐他們主張「文學應該反映社會的現象﹐表現並且討論一些有關人生一般的問題」﹐反對唯美派脫離人生的「以文學為純藝術」的觀點。他們的創作大都以現實人生問題為題材﹐產生了一批所謂「問題小說」。
文學研究會在反對封建主義﹑反對鴛鴦蝴蝶派的游戲文學方面採取了一致的態度﹐不僅反對舊禮教﹐也反對舊文學﹐對《禮拜六》﹑《游戲雜志》一類刊物進行了有力斗爭。但會員們在建設新文學的具體主張上意見並不一致。如有部分成員抽象強調「善」和「真」;有的雖然提倡「血和淚的文學」﹐但在反對藉文學「闡道翼教」封建觀念的同時﹐卻又承認「作者無所為而作﹐讀者無所為而讀」的「非功利」的觀點。另一些成員則比較明確地鼓吹進步文學的主張﹐提出「表現社會生活的文學是真文學」﹐「在被迫害的國度里」﹐作家應該注意觀察和描寫社會的黑暗﹑人們生活的痛苦及新舊兩代思想上的沖突。
在創作方法上﹐文學研究會繼《新青年》之後﹐進一步高舉現實主義的旗幟﹐強調「新文學上的寫實主義﹐於材料上最注重精密嚴肅﹐描寫一定要忠實」。由於當時的時代限制和理論局限﹐他們分不清現實主義和自然主義的界限﹐理論主張中常夾雜著自然主義的成分。
文學研究會十分重視外國文學的研究介紹。他們的目的一半是為了介紹外國的文藝以促進中國新文學的發展﹐一半是為了介紹世界的現代思想(茅盾《新文學研究者的責任與努力》)﹐他們著重翻譯俄國(包括後來的蘇聯)﹑法國﹑北歐及東歐諸國﹑日本﹑印度等國的現實主義名著﹐介紹了普希金﹑托爾斯泰﹑屠格涅夫﹑契訶夫﹑高爾基﹑莫泊桑﹑羅曼‧羅蘭﹑易卜生﹑顯克維奇﹑阿爾志跋綏夫﹑安特萊夫﹑拜倫﹑泰戈爾﹑安徒生﹑蕭伯納﹑王爾德等人的作品。該會會刊《小說月報》出過「俄國文學研究」﹑「法國文學研究」等特號和「被損害民族的文學」專號﹐出過「泰戈爾號」﹑「拜倫號」﹑「安徒生號」等專輯﹐在介紹外國進步的現實主義文學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
文學研究會成立宣言帶有著作工會色彩﹐它宣稱﹐文學研究會的成立「是建立著作工會的基礎」﹐希望「著作同業的聯合」﹐以「謀文學工作的發達與鞏固」。由於主客觀方面的原因﹐他們後來的活動未能完全按計劃進行﹐組織相當鬆散。1932年初《小說月報》停刊後﹐該會活動即基本停頓。

創造社
中國現代文學團體。1921年6月由留學日本歸來的郭沫若、成仿吾、郁達夫、張資平、田漢、鄭伯奇等人在上海發起成立。前期的創造社反對封建文化、復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張自我表現和個性解放,強調文學應該忠實於自己「內心的要求」,是其文藝思想的核心命題,表現出浪漫主義和唯美主義的傾向。郭沫若的詩集《女神》,郁達夫的小說《沉淪》及郭沫若的譯作《少年維特之煩惱》(歌德),是該社最有影響的作品。以其獨特的文學主張和鋒芒畢露的文學活動,成為五四以後新文學一支生力軍,特別在文學青年中激起強烈共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創造社主要成員大部分傾向革命或從事革命實際工作。隨後,表現出「轉換方向」的態勢,並有新從日本回國的李初梨、馮乃超、彭康、朱鏡我等思想激進的年輕一代參加,遂發展而為後期創造社。後期創造社與太陽社一起大力倡導無產階級革命文學。1928年初,郭沫若的《英雄樹》、成仿吾的《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馮乃超的《藝術與社會生活》、李初梨的《怎樣地建設革命文學》等文章,要求文學適應革命形勢的需要,面向工農大眾,作家要獲得無產階級意識;對五四以後的文學和魯迅等作家,卻作為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意識代表進行偏激的批判。由此引起關於「革命文學」的論爭。1929年2月,創造社為國民黨政府封閉。
創造社前期主辦的刊物有《創造》季刊、《創造周報》、《創造日》(《中華新報》副刊)、《洪水》半月刊;後期的刊物主要有《創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半月刊、《思想》月刊、《新思潮》月刊等。除文學外,後期創造社刊物更注意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社會科學問題的研究和宣傳。創造社成立後即編輯和出版創造社叢書,出版的主要是該社成員的詩歌、小說、戲劇、散文、理論及譯作,在近十年的時間里,共出版60餘種。

湖畔詩派
應修人、汪靜之、潘漠華和馮雪峰於1922年3月在杭州成立湖畔詩社,被稱為中國的湖畔派詩人。
湖畔派原指19世紀英國的茲華斯、柯勒律治和騷塞三位浪漫主義詩人所形成的詩歌流派。中國的湖畔派詩人的詩歌與英國的浪漫主義湖畔派詩人的作品在風格上有相似之處,其最有特色的是歌頌愛情的詩歌。
湖畔詩社於1922年出版了《湖畔》和《春的歌集》的詩歌合集,在此之後有魏金枝、謝旦如、樓建南等詩人加入詩社

新格律詩派
1923年,胡適、徐志摩、聞一多、梁實秋、陳源等人發起成立新月社,開始是個俱樂部性質的團體,共後,因提倡現代格律待而成為在詩壇上有影響的社團。
新格律詩派因此逐步形成,由於新格律詩派源自於新月社,所以也稱為新月派。
1925年,聞一多回國,徐志摩接編《晨報副刊》,並於1926年4月1日創辦《詩刊》,團結了一大批後期"新格律詩派"的新詩人。
新格律詩派是中國新詩史上活動時間長並在創作中取得了較高成就的詩派。新格律詩派提出了「理性節制情感」的美學原則,提倡格律詩,主張詩歌的色彩美和意境美,講究文辭修飾,追求煉字煉意,其鮮明的藝術綱領和系統理論對中國新詩的發展進程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在新格律詩派詩人中,徐志摩是最有代表性的傑出詩人。

中國早期象徵詩派
中國早期的象徵主義詩歌出現於出現於20世紀的20年代,主要的代表詩人是李金發,其他的象徵派詩人或者著有象徵主義詩歌作品的詩人有王獨清、穆木天、馮乃超等。
象徵主義始於法國的19世紀下半葉的詩歌運動,象徵主義最早的作品是波德萊爾的《惡之花》詩集。之後魏爾倫、馬拉美、韓波等詩人發表了更多的象徵主義詩歌,1886年《象徵主義宣言》在《費加羅報》上發表,從此象徵主義作為流派走向成熟。象徵主義的創作理論和實踐在20世紀20年代開始對已經進入白話詩歌的中國現代詩歌運動產生影響,1925年李金發出版了中國最早的象徵主義作品《微雨》,在此之後的4年中,他發表了更多的象徵主義詩歌作品。此外,新月派詩人於賡虞、邵洵美、蓬子和創造社的穆木天、馮乃超、王獨清也陸續發表了象徵主義的詩歌作品。
中國早期的象徵主義通過象徵的寫作手法來暗示主觀的精神意義,在非理性的心靈世界中認識自我。這種象徵主義的創作原則對後來的中國早期現代主義詩歌的形成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中國現代派詩群
中國現代派詩群的興起是新月派和中國早期象徵詩派詩歌發展的結果,中國現代派形成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現代》雜志在1932年的創刊。作為現代詩歌的平台,《現代》的周圍逐漸聚集起一批現代派詩人群,代表詩人有戴望舒、卞之琳等。
中國的現代主義詩歌在風格上不受韻律和格律限制,手法上多用象徵暗喻等表達方式,詩歌的內容以自我心靈的感受為主。
現代派詩歌形成之後,其詩歌創作的理論,由孫作雲於1935年正式提出。他發表了《論「現代派」詩》一文,標志著中國現代派詩群的正式誕生。

七月派
抗日戰爭爆發後,胡風長期擔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的領導工作,與周恩來等黨在後方的領導人保持緊密的聯系。他先後主編《七月》、《希望》雜志和《七月詩叢》、《七月文叢》等,寫下大量文藝理論、評論文章,推出和評介了大量國統區進步青年作家和解放區作家的作品,艾青、田間、鄒荻帆、阿壠、路翎等一批青年作家在他的指導和幫助下崛起於文壇,在他的帶動下形成了著名的文學流派「七月派」,「七月派」「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歷時甚長、富有探索精神、而又具有沉重的悲劇命運的進步文學流派」
七月派的主要成就在詩歌上,1981年出版的詩集《白色花》,收入被稱為「七月派」詩人的作品。他們是:阿壠、魯藜、孫鈿、彭燕郊、方然、冀汸、鍾瑄、鄭思、曾卓、杜谷、綠原、胡征、蘆甸、徐放、牛漢、魯煤、化鐵、朱健、朱谷懷、羅洛。《白色花》(註:綠原、牛漢編,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綠原作序。)序中說,「即使這個流派得到公認,它也不能由這20位作者來代表;事實上,還有一些成就更大的詩人,雖然出於非藝術的原因,不便也不必邀請到這本詩集里來,他們當年的作品卻更能代表這個流派早期的風貌」。這些沒有指明的詩人,當指艾青、田間、鄒荻帆等,也可能包括「七月派」的領導得胡風。由於胡風等的文藝思想在40年代後期起已受到有組織的批判,相應也形成了對這一詩派的巨大壓力。在進入50年代之後,這些詩人的創作已明顯減少。有的作品,發表時就受到批評。最主要的例子是胡風在當時的創作:1949年11月到1950年1月寫成、有三千多行的「英雄史詩五部曲」。這部總題為《時間開始了》的長詩,分為《歡樂頌》、《光榮贊》、《青春頌》、《安魂曲》和另一部《歡樂頌》。胡風從中國近現代屈辱和斗爭的歷史上,來闡發新中國誕生的意義,包括對毛澤東的贊頌。不過,他對「歷史」的敘述,對英烈、領袖的頌揚,並沒有完全採用當時通用的「話語方式」,而個人體驗和主觀情緒的鋪張加入,也使它與當時詩的寫作規范產生距離。它出版不久,即在聯系胡風「主觀唯心主義」的文藝思想的角度上,受到批評。此時,魯藜、綠原、牛漢等也寫有不少詩作,但原有的風格已有所損失,而發表的機會也日見減少。
「七月派」是由抗戰所催發的一個文學流派,其與現實膠著的關系,決定著它的流派性格。救亡與啟蒙的互相促進,也是七月派的精神追求。而隨著抗戰時局的變遷,七月派總體創作風格也發生明顯的變化,後期偏於沉鬱悲愴。
七月派是活躍在抗日戰爭的時空下,與抗日戰爭休戚與共、血肉相連的一個文學流派。伴隨著抗戰的始終,七月派走過了從發生、發展到消隱的演變過程。其中,流派人員構成的分化重組,流派風格樣貌的前後變化,都與抗戰時局的動盪和戰爭狀態的轉變息息相關。更值得注意的是,七月派在抗戰文化背景中,執守著五四新文學的啟蒙姿態,並將啟蒙的思路與抗戰的現實需求結合起來,發展和深化了新文學的啟蒙精神。
「七月派」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極富探索精神而又具有悲劇命運的文學流派,以路翎、丘東平、彭柏山為代表的小說作家,依託其強烈的主體意識與深厚的生活體驗,同時博採表現主義、新感覺派,象徵主義等現代派的手法技巧,極大地豐富了現實主義的美學傳流,「七月派」小說呈現出深沉、粗獷、凝重、悲愴的審美風格,最突出的審美特徵在於對小說真實性的全新把握,而「七月派」小說高度的真實性,集中體現在作品「再現」之真與「表現」之真的深度融合,其人物形象逼近生活的原生態,「七月派」既強調了作家創作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主體性,又充分尊重了社會生活第一性的原則,總之「七月派」以新的姿態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贏得了不可取代的地位。
胡風一派的詩論,作為其文學理論的組成部分,在50年代初也受到批評。阿壠(陳亦門)的《人與詩》(1948)、《詩與現實》(1951)和《詩是什麼》(1954)等論著,對於詩的見解,對於中國現代詩人所作的評論和依據的尺度,許多地方都可以辯駁商討。但是,50年代初對這些論著的批評,卻被作為胡風文藝思想批判的組成部分。在此期間,阿壠的《論傾向性》、《略論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註:《論傾向性》,《文藝學習》(天津)1950年第1期;《略論正面人物與反面人物》(署名張懷瑞),《起點》(上海)1950年第2期。批評者認為前者宣揚唯心論的「藝術即政治」,是「抵抗馬列主義的關於文藝的黨性的思想」(陳涌《論文藝與政治的關系——評阿壠的〈論傾向性〉》,1950年3月12日《人民日報》),對後者的指責則是歪曲馬克思推銷自己的錯誤觀點(史篤、蔣天佐《反對歪曲和偽造馬列主義》,1950年3月19日《人民日報》)。)等文章,也受到嚴厲批評。在胡風一派的詩觀中,最受到持續的責難的,1948年關於詩的一番言論。胡風認為,詩應是對於人民受難的控訴的聲音,是對於人民前進的歌頌的聲音,詩應在前進的人民里前進;不過,「在前進的人民裡面前進,並不一定是走在前進的人民中間了以後才有詩」,「因為,歷史是統一的,任誰的生活環境都是歷史底一面,這一面連著另一面,那就任誰都有可能走進歷史底深處。……哪裡有人民,哪裡就有歷史。哪裡有生活,哪裡就有斗爭,有生活有斗爭的地方,就應該也能夠有詩」。胡風接著又說,「人民在哪裡?在你底周圍。詩人底前進和人民底前進是彼此相成的。起點在哪裡?在你底腳下。哪裡有生活,哪裡就有斗爭,斗爭總要從此時此地前進。胡風的理論批評文字涉及多種文體及中外作家作品、「五四」新文學運動中出現的理論問題等,但中心是圍繞著現實主義的原則、實踐及其發展而展開的。對胡風的一些理論主張,長時期內一直存在著不同意見,展開過批評,發生過論爭,胡風堅持自己的觀點,進行了反批評。1954年向中共中央寫了《關於幾年來文藝實踐情況的報告》(即「三十萬言書」),被定為「胡風反革命集團」之首,被捕入獄,並開展全國范圍的批判、斗爭。1979年獲釋。1980年平反。

漢園三詩人
30年代中國現代派詩歌創作中三位風格獨異的詩人:何其芳、李廣田、卞之琳,1936年出版了合集《漢園集》(商務印書館),內收何其芳《燕泥集》、李廣田《行雲集》、卞之琳《數行集》,因此而得名。他們注重以詩歌傳達獨特的氣質:何其芳主要表現青年人朦朧的理想和淡淡的憂傷;李廣田的詩歌,風格質朴,蘊藉深沉;卞之琳善於在不露聲色中深含著情感與哲理,對現代詩歌的客觀化、非個人化等藝術手法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文字奇巧。

中國新詩流派
中國新詩流派是20世紀1940年代在上海出版的《中國新詩》等刊物上發表作品的詩人群,因此該詩派被稱為中國新詩流派。
中國新詩流派的作品注重詩歌的現實意義和藝術價值,追求靈感和對理性的領悟,代表詩人有穆旦、辛笛、曹辛之、唐祈、唐湜、杜運燮、陳敬容、鄭敏、杭約赫、袁可嘉等。
其中曹辛之、辛笛、陳敬容、鄭敏、唐祈、唐湜、杜運燮、穆旦和袁可嘉等九人出版了作品合輯《九葉集》,他們也被稱為九葉詩派。嚴格地說,九葉詩派是屬於中國新詩流派的組成部分。

九葉詩派
九葉詩派:(中國新詩派)是抗戰後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的一個具有現代主義傾向的詩歌流派。主要成員有辛笛、穆旦、陳敬容、杜運燮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詩創造》《中國新詩》。它們強調反映現實與挖掘內心的統一,詩作視野開闊,具有強烈的時代感、歷史感和現實精神。在藝術上,他們自覺追求現實主義與現代派的結合,注重在詩歌里營造新穎奇特的意象和境界。他們承接了中國新詩現代主義的傳統,為新詩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九位詩人分別為曹辛之(杭約赫)、辛笛(王馨迪)、陳敬容、鄭敏、唐祈、唐湜、杜運燮、穆旦和袁可嘉。
他們於1981年出版了《九葉集》,因此被稱為九葉詩人。
代表詩人: 杭約赫 辛笛 陳敬容 鄭敏 唐祈 唐湜 杜運燮 穆旦 袁可嘉

2. 唯美現代詩

《小夜曲》---- 當晚風吹走太陽光 我就悄然來到你身旁 把黑色的紗衣 披在你肩上 把群星和月亮 輕輕放到銀河岸旁 讓如水的月光 灑到湖面上 讓水中的樹影 隨著微風盪漾 當東方露出魚肚白 我就要走了 到另一個地方去 去接替太陽。( 公子淋澤原創 )
《那來自天國的雪花》---- 雪花 定是來自天國 不然,她為何 這般玲瓏,這般剔透? 為何
把人間無限的美好和希望 隨身帶著? 雪花 隨風來到人間 紛紛揚揚 彌漫了整個天空 也彌漫了整個寒冬 她定是冬日裡的天使 有了她 冬天才不再寂寞 雪花 定是來自天國 不然,她為何
安靜的來,安靜的去 由始至終,悄無聲息? 為何 這般的神秘? (公子淋澤原創 )
《別了,我的童年》---- 花開,花落 又是一年 童年,多麼明媚的字眼 卻經不起歲月的考驗
在時光一點一滴的流逝中 美好的昨天 離我越來越遠 心醉,心碎 又是一天 揮揮手,告別 我的童年 你我只好在夢中相見 童話般的美麗 隨風飄散 在無奈的嘆息聲中 一切美好被時光沖淡 漸漸褪去了往日的光彩 不得不,說聲再見: 別了,我的童年 但願,我的青春 和你一樣美好得讓人留戀!( 公子淋澤原創 )

3. 中國古代詩歌有哪些中國現代詩歌有哪些中國古代詩人有哪些中國現代詩人有哪些外國詩歌有哪些外

古代詩歌按體裁分成兩部分: 古體詩(古風、古詩)和格律詩(五七律、絕,排律,又稱新詩)。 古風以時代劃分為:先秦古詩(《詩經》)、騷體詩(《離騷》)、漢樂府(《孔雀東南飛》)、五七言詩(《古詩十九首》)及後人以古風體寫的古詩(《將進酒》)、古體律絕(除了不要求格律且韻寬外,基本和律絕一樣)等。新詩以字數和格律劃分為: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排律。 現代詩」名稱,開始使用於1953年—紀弦創立「現代詩社」時確立。現代詩的含義: 1.形式是自由的 2.內涵是開放的 3.意象經營重於修辭。 「古典詩」與「現代詩」的比較: 「詩」者皆為感於物而作,是心靈的映現。「古典詩」以「思無邪」的詩觀,表達溫柔敦厚、哀而不怨,強調在「可解與不可解之間」;「現代詩」強調自由開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陳述,進行「可感與不可感之間」的溝通。 現代詩的特點 * 有高度的概括性、鮮明的形象性、濃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諧的音樂性,形式上分行排列。 現代詩潮的十大流派 * 現實主義 * 唯美主義 * 象徵主義 * 新浪漫主義 * 意象主義 * 未來主義 * 表現主義 * 超現實主義 * 後現代主義 * 具體主義 現代詩歌的分類 詩歌的分類也有多種方法,根據不同的原則和標准可以劃分為不同的種類。基本的有以下幾種: 1.敘事詩和抒情詩。這是按照作品內容的表達方式劃分的。 (1)敘事詩:詩中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詩人滿懷激情的歌唱方式來表現。史詩、故事詩、詩體小說等都屬於這一類。史詩如古希臘荷馬的《伊里亞特》和《奧德賽》;故事詩如我國詩人李季的《王貴與李香香》;詩體小說如英國詩人拜倫的《唐璜》,俄國詩人普希金的《葉甫蓋尼·奧涅金》。(2)抒情詩:主要通過直接抒發詩人的思想感情來反映社會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頌歌、哀歌、輓歌、牧歌和諷刺詩。這類作品很多,不一一列舉。 當然,敘事和抒情也不是絕然分割的。敘事詩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過它的抒情要求要與敘事緊密結合。抒情詩也常有對某些生活片斷的敘述,但不能鋪展,應服從抒情的需要。 2.格律詩、自由詩和散文詩。這是按照作品語言的音韻格律和結構形式分類的。 (1)格律詩: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規則寫成的詩歌。它對詩的行數、詩句的字數(或音節)、聲調音韻、詞語對仗、句式排列等有嚴格規定,如,我國古代詩歌中的「律詩」「絕句」和「詞」「曲」,歐洲的「十四行詩」。(2)自由詩:是近代歐美新發展起來的一種詩體。它不受格律限制,無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內在的節奏,押大致相近的韻或不押韻,字數、行數、句式、音調都比較自由,語言比較通俗。美國詩人惠特曼(1819—1892年)是歐美自由詩的創始人,《草葉集》是他的主要詩集。我國「五四」以來也流行這種詩體。 (3)散文詩:是兼有散文和詩的特點的一種文學體裁。作品中有詩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節奏感和音樂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樣不分行,不押韻,如,魯迅的《野草》。 現代詩的發展 中國現代詩也可以分為兩個相對獨立的階段: * 中國現代詩歌:二十世紀上半葉以前的詩歌稱為中國現代詩歌 * 中國當代詩歌:二十世紀下半葉以後的詩歌稱為中國當代詩歌

4. 求唯美主義古代詩歌

切,你好草

5. 唐詩的唯美主義的內容簡介

詩可以延伸出通向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的路,包括宇宙和心靈,世界上任何一專條路最後都會歸於詩,屬哪怕這條路一開始和詩南轅北轍。詩人時時都在製造「不可能犯罪」,帶著詩般的殺意。他們在符號地海洋中尋找那朵能將讀者淹沒窒息的浪花,企圖用一句話、一個字甚至一個標點伏擊讀者,完成注入力量,抽去溫度、剝離思考、陰截血液流動等高難度動作。他們畢生都在尋找通向自身和他人心靈的猶大之窗,進入那棲息在身體里的,上鎖的房間。
詩人是另一種獨裁者,他毋需頒布法令或建立軍隊,然而全世界都淪為詩歌的道具供其予取予求,由他安排角色和劇本。無垠宇宙在詩人面前等待著,不言不語,而詩人終日思索的,是在其中挑選怎樣的演員,展開怎樣的情節,才能成功演出自己內心那部盪氣回腸、永垂不朽的好戲。

6. 推薦一首愛國思鄉的詩歌 並寫出理由

紅燭

紅燭啊!
這樣紅的燭!

詩人啊!

吐出你的心來比比,

可是一般顏色?

紅燭啊!

是誰制的蠟——給你軀體?

是誰點的火——點著靈魂?

為何更須燒蠟成灰,

然後才放光出?

一誤再誤;

矛盾!沖突!

紅燭啊!

不誤,不誤!

原是要「燒」出你的光來——

這正是自然底方法。

紅燭啊!

既制了,便燒著!

燒罷!燒罷!

燒破世人底夢,

燒沸世人底血——

也救出他們的靈魂,

也搗破他們的監獄!

紅燭啊!

你心火發光之期,

正是淚流開始之日。

紅燭啊!

匠人造了你,

原是為燒的。

既已燒著,

又何苦傷心流淚?

哦!我知道了!

是殘風來侵你的光芒,

你燒得不穩時,

才著急得流淚!

紅燭啊!

流罷!你怎能不流呢?

請將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間,

培出慰藉底花兒,

結成快樂底果子!

紅燭啊!

你流一滴淚,灰一分心。

灰心流淚你的果,

創造光明你的因。

紅燭啊!

「莫問收獲,但問耕耘。」

作者簡介

聞一多(1899—1946), 原名聞家驊,湖北浠水人,中國現代詩人、思想家。1912年考入清華學校。1922年赴美留學,先後入芝加哥美術學院、科羅拉多大學美術系學習,同時創作了大量愛國思鄉的詩歌。1924年,詩人的詩集《紅燭》出版,奠定了詩人在中國現代詩歌史上的地位。1925年詩人回國,任北京藝術專科學校教務長,曾參與創辦《大江》雜志,同時與徐志摩等在北京《晨報》上開設副刊《詩鐫》。1927年去武漢國民革命軍政治部工作,同年任南京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系主任。1928年參與創建「新月社」,和徐志摩等創辦《新月》雜志,同年出版詩集《死水》。此後詩人放棄詩歌創作,埋頭鑽研學術,先後任武漢大學、青島大學文學院院長,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抗戰期間,詩人帶領最後從北京離開的學生徒步前往雲南,任西南聯合大學中文系教授。1944年加入民盟。1946年7月15日,詩人抗議國民黨暗殺民盟黨員李公僕,在李的追悼會上演說著名的《最後一次演講》,回家途中遭國民黨特務槍殺。

名作賞析

這首詩寫於1923年。詩人准備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詩集,在回顧自己數年來的理想探索歷程和詩作成就時,就寫下了這首名詩《紅燭》,將它作為同名詩集《紅燭》的序詩。

詩的開始就突出紅燭的意象,紅紅的,如同赤子的心。聞一多要問詩人們,你們的心可有這樣的赤誠和熱情,你們可有勇氣吐出你的真心和這紅燭相比。一個「吐」字,生動形象,將詩人的奉獻精神和赤誠表現得一覽無余。

詩人接著問紅燭,問它的身軀從何處來,問它的靈魂從何處來。這樣的身軀、這樣的靈魂為何要燃燒,要在火光中毀滅自己的身軀?詩人迷茫了,如同在生活中的迷茫,找不到方向和思考不透很多問題。矛盾!沖突!在曾有的矛盾沖突中詩人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因為,詩人堅定地說:「不誤!不誤」。詩人已經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准備朝著理想中的光明之路邁進,即使自己被燒成灰也在所不惜。

詩歌從第四節開始,一直歌頌紅燭,寫出了紅燭的責任和生活中的困頓、失望。紅燭要燒,燒破世人的空想,燒掉殘酷的監獄,靠自己的燃燒救出一個個活著但不自由的靈魂。紅燭的燃燒受到風的阻撓,它流著淚也要燃燒。那淚,是紅燭的心在著急,為不能最快實現自己的理想而著急,流淚。詩人要歌頌這紅燭,歌頌這奉獻的精神,歌頌這來之不易的光明。在這樣的歌頌中,詩人和紅燭在交流。詩人在紅燭身上找到了生活方向:實干,探索,堅毅地為自己的理想努力,不計較結果。詩人說:「莫問收獲,但問耕耘。」

這首詩有濃重的浪漫主義和唯美主義色彩。詩歌在表現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觀情緒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嘆詞,以優美的語言強烈地表達了心中的情感。在詩歌形式上,詩人極力注意詩歌的形式美和詩歌的節奏,以和詩中要表達的情感相一致,如:重復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採用中國傳統詩歌的押韻形式、前後照應和每節中詩句相對的齊整等等。詩人所倡導的中國新詩的格律化、音樂性的主張在這首詩中有一定的體現。可以說,聞一多融匯古今、化和中外的詩歌形式,以強烈的情感表達和追求精神開辟了中國一代詩風,激勵著一代代的中國詩人去耕耘和探索。

7. 尋求唯美主義詩歌一首嗎,最好是組詩!謝謝

推薦你看泰戈爾的詩歌,附詩一首吧

家 庭

我獨自在橫跨過田地的路上走著,夕陽像一個守財奴似的,正藏起它的最後的金子。
白晝更加深沉地投入黑暗之中,那已經收割了的孤寂的田地,默默地躺在那裡。
天空里突然升起了一個男孩子的尖銳的歌聲。他穿過看不見的黑暗,留下他的歌聲
的轍痕跨過黃昏的靜謐。
他的鄉村的家坐落在荒涼的邊上,在甘蔗田的後面,躲藏在香蕉樹,瘦長的檳榔樹,
椰子樹和深綠色的賈克果樹的陰影里。
我在星光下獨自走著的路上停留了一會,我看見黑沉沉的大地展開在我的面前,用
她的手臂擁抱著無量數的家庭,在那些家庭里有著搖籃和床鋪,母親們的心和夜晚的燈,
還有年輕輕的生命,他們滿心歡樂,卻渾然不知這樣的歡樂對於世界的價值。

--------------------------------------------------------------------------------

孩童之道

只要孩子願意,他此刻便可飛上天去。
他所以不離開我們,並不是沒有緣故。
他愛把他的頭倚在媽媽的胸間,他即使是一刻不見她,也是不行的。
孩子知道各式各樣的聰明話,雖然世間的人很少懂得這些話的意義。
他所以永不想說,並不是沒有緣故。
他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學習從媽媽的嘴唇里說出來的話。那就是他所以看來這
樣天真的緣故。
孩子有成堆的黃金與珠子,但他到這個世界上來,卻像一個乞丐。
他所以這樣假裝了來,並不是沒有緣故。
這個可愛的小小的裸著身體的乞丐,所以假裝著完全無助的樣子,便是想要乞求媽
媽的愛的財富。
孩子在纖小的新月的世界裡,是一切束縛都沒有的。
他所以放棄了他的自由,並不是沒有緣故。
他知道有無窮的快樂藏在媽媽的心的小小一隅里,被媽媽親愛的手臂所擁抱,其甜
美遠勝過自由。
孩子永不知道如何哭泣。他所住的是完全的樂土。
他所以要流淚,並不是沒有緣故。
雖然他用了可愛的臉兒上的微笑,引逗得他媽媽的熱切的心向著他,然而他的因為
細故而發的小小的哭聲,卻編成了憐與愛的雙重約束的帶子。

--------------------------------------------------------------------------------

不被注意的花飾

啊,誰給那件小外衫染上顏色的,我的孩子,誰使你的溫軟的肢體穿上那件紅的小
外衫的?
你在早晨就跑出來到天井裡玩兒,你,跑著就像搖搖欲跌似的。
但是誰給那件小外衫染上顏色的,我的孩子?
什麼事叫你大笑起來的,我的小小的命芽兒?
媽媽站在門邊,微笑地望著你。
她拍著她的雙手,她的手鐲丁當地響著,你手裡拿著你的竹竿兒在跳舞,活像一個
小小的牧童。
但是什麼事叫你大笑起來的,我的小小的命芽兒?
喔,乞丐,你雙手攀摟住媽媽的頭頸,要乞討些什麼?
喔,貪得無厭的心,要我把整個世界從天上摘下來,像摘一個果子似的,把它放在
你的一雙小小的玫瑰色的手掌上么?
喔,乞丐,你要乞討些什麼?
風高興地帶走了你踝鈴的丁當。
太陽微笑著,望著你的打扮。
當你睡在你媽媽的臂彎里時,天空在上面望著你,而早晨躡手躡腳地走到你的床跟
前,吻著你的雙眼。
風高興地帶走了你踝鈴的丁當。
仙鄉里的夢婆飛過朦朧的天空,向你飛來。
在你媽媽的心頭上,那世界母親,正和你坐在一塊兒。
他,向星星奏樂的人,正拿著他的橫笛,站在你的窗邊。
仙鄉里的夢婆飛過朦朧的天空,向你飛來。

8. 中國最有意境的十首詩句

一、《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時,日日與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離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尋花,夜夜棲芳草。
二、《卜運算元》 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 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三、《詩經•邶風•擊鼓》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於以求之?於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於嗟闊兮,不我活兮。於嗟洵兮,不我信兮。
四、《上邪》
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五、《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六、《鵲橋仙》 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雁邱詞》 元好問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邱處。
八、《江城子》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九、《離思》 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十、《蝶戀花》 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唐詩的唯美主義一書中
美將我們俘虜,更美將我們釋放——錦瑟(李商隱)
如果愛,請深愛——讀薛濤《牡丹》
獻給一個時代的情書——讀韓翃《寒食》
向記憶深處打聽一個人——讀杜牧《贈別》二首
於輪回中開啟永恆之門——春江花月夜(張若虛)
思念如蝴蝶般撲面而來——望月懷遠(張九齡)
人生是個蒼涼的手勢——讀王維《終南別業》
時間永在,是我們飛逝——讀劉希夷《代悲白頭吟》
不敢訴封的信——讀宋之問《渡漢江》

9. 我要寫「聞一多詩歌的唯美主義」的畢業論文,有誰能幫忙提供資料

多找一些關於現代文學的評議之類的

10. 以「祖國在我心中」為主題的愛國思鄉的詩歌

現代詩歌:
第一部分 中國卷
第3節 紅燭

紅燭啊!
這樣紅的燭!

詩人啊!

吐出你的心來比比,

可是一般顏色?

紅燭啊!

是誰制的蠟——給你軀體?

是誰點的火——點著靈魂?

為何更須燒蠟成灰,

然後才放光出?

一誤再誤;

矛盾!沖突!

紅燭啊!

不誤,不誤!

原是要「燒」出你的光來——

這正是自然底方法。

紅燭啊!

既制了,便燒著!

燒罷!燒罷!

燒破世人底夢,

燒沸世人底血——

也救出他們的靈魂,

也搗破他們的監獄!

紅燭啊!

你心火發光之期,

正是淚流開始之日。

紅燭啊!

匠人造了你,

原是為燒的。

既已燒著,

又何苦傷心流淚?

哦!我知道了!

是殘風來侵你的光芒,

你燒得不穩時,

才著急得流淚!

紅燭啊!

流罷!你怎能不流呢?

請將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間,

培出慰藉底花兒,

結成快樂底果子!

紅燭啊!

你流一滴淚,灰一分心。

灰心流淚你的果,

創造光明你的因。

紅燭啊!

「莫問收獲,但問耕耘。」

作者簡介

聞一多(1899—1946), 原名聞家驊,湖北浠水人,中國現代詩人、思想家。1912年考入清華學校。1922年赴美留學,先後入芝加哥美術學院、科羅拉多大學美術系學習,同時創作了大量愛國思鄉的詩歌。1924年,詩人的詩集《紅燭》出版,奠定了詩人在中國現代詩歌史上的地位。1925年詩人回國,任北京藝術專科學校教務長,曾參與創辦《大江》雜志,同時與徐志摩等在北京《晨報》上開設副刊《詩鐫》。1927年去武漢國民革命軍政治部工作,同年任南京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系主任。1928年參與創建「新月社」,和徐志摩等創辦《新月》雜志,同年出版詩集《死水》。此後詩人放棄詩歌創作,埋頭鑽研學術,先後任武漢大學、青島大學文學院院長,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抗戰期間,詩人帶領最後從北京離開的學生徒步前往雲南,任西南聯合大學中文系教授。1944年加入民盟。1946年7月15日,詩人抗議國民黨暗殺民盟黨員李公僕,在李的追悼會上演說著名的《最後一次演講》,回家途中遭國民黨特務槍殺。

名作賞析

這首詩寫於1923年。詩人准備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詩集,在回顧自己數年來的理想探索歷程和詩作成就時,就寫下了這首名詩《紅燭》,將它作為同名詩集《紅燭》的序詩。

詩的開始就突出紅燭的意象,紅紅的,如同赤子的心。聞一多要問詩人們,你們的心可有這樣的赤誠和熱情,你們可有勇氣吐出你的真心和這紅燭相比。一個「吐」字,生動形象,將詩人的奉獻精神和赤誠表現得一覽無余。

詩人接著問紅燭,問它的身軀從何處來,問它的靈魂從何處來。這樣的身軀、這樣的靈魂為何要燃燒,要在火光中毀滅自己的身軀?詩人迷茫了,如同在生活中的迷茫,找不到方向和思考不透很多問題。矛盾!沖突!在曾有的矛盾沖突中詩人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因為,詩人堅定地說:「不誤!不誤」。詩人已經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准備朝著理想中的光明之路邁進,即使自己被燒成灰也在所不惜。

詩歌從第四節開始,一直歌頌紅燭,寫出了紅燭的責任和生活中的困頓、失望。紅燭要燒,燒破世人的空想,燒掉殘酷的監獄,靠自己的燃燒救出一個個活著但不自由的靈魂。紅燭的燃燒受到風的阻撓,它流著淚也要燃燒。那淚,是紅燭的心在著急,為不能最快實現自己的理想而著急,流淚。詩人要歌頌這紅燭,歌頌這奉獻的精神,歌頌這來之不易的光明。在這樣的歌頌中,詩人和紅燭在交流。詩人在紅燭身上找到了生活方向:實干,探索,堅毅地為自己的理想努力,不計較結果。詩人說:「莫問收獲,但問耕耘。」

這首詩有濃重的浪漫主義和唯美主義色彩。詩歌在表現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觀情緒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嘆詞,以優美的語言強烈地表達了心中的情感。在詩歌形式上,詩人極力注意詩歌的形式美和詩歌的節奏,以和詩中要表達的情感相一致,如:重復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採用中國傳統詩歌的押韻形式、前後照應和每節中詩句相對的齊整等等。詩人所倡導的中國新詩的格律化、音樂性的主張在這首詩中有一定的體現。可以說,聞一多融匯古今、化和中外的詩歌形式,以強烈的情感表達和追求精神開辟了中國一代詩風,激勵著一代代的中國詩人去耕耘和探索。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