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蜂的古詩

蜂的古詩

發布時間: 2020-12-20 03:46:55

㈠ 《蜂》古詩

蜂(羅 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㈡ 古詩蜂及意思

《蜂》唐代: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釋義:

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在山峰,及其美好的風景都被蜜蜂佔有。蜜蜂啊,你采盡百花釀成了花蜜,到底為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嘗香甜?

作者簡介: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於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



(2)蜂的古詩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羅隱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作者心灰意冷,後又看見人民辛苦勞作在田間地頭與部分朝廷官員不勞而獲這樣相對立的情景而產生的憤懣,這可能是羅隱作出這首諷喻不勞而獲者的《蜂》的原因。

賞析

此詩抓住蜜蜂特點,不做作,不雕繪,不尚詞藻,雖平淡而有思致。

前兩句寫蜜蜂的生存狀態,在山花爛漫間不停穿梭、勞作,廣闊的領地給了它們相當大的施展本領的空間。「不論」「無限」,蜜蜂在辛勤勞動中「占盡風光」,簡單寫來看似平平無奇,純行直白,幾乎是欣賞、誇贊的口吻,實則是匠心獨運,先揚後抑,為下文的議論做出了鋪墊。

後兩句緊乘「蜜蜂」這一意象,把它象徵的「勞動者」意象加以引申、擴大,發出「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釋義:你采盡百花釀成了花蜜,到底為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嘗香甜?)」的一聲嘆息。

同時也提出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已採的百花釀成蜜,辛辛苦苦的勞作終於有了可喜的成果,話鋒一轉,這般辛勞到底又是為了誰。詩人以反詰的語氣控訴了那些沉迷利祿之人,感喟良久之餘不禁又對廣大的勞苦人民產生了矜惜憐憫之情。

㈢ 關於蜜蜂的古詩大全

一、醉中天

元代:王和卿

彈破莊周夢,兩翅駕東風,三百座名園、一采一個空

誰道風流種,唬殺尋芳的蜜蜂。

輕輕飛動,把賣花人搧過橋東。

譯文:

掙破了那莊周的夢境,來到現實中,碩大的雙翅駕著浩盪的東風。把三百座名園里的花蜜全采了一個空,誰知道它是天生的風流種,嚇跑了采蜜的蜜蜂。翅膀輕輕搧動,把賣花的人都搧過橋東去了。

二、偶成

宋代:饒節

松下柴門閉綠苔,只有蝴蝶雙飛來。

蜜蜂兩股大如繭,應是前山花已開。

譯文:

松下柴門緊閉長滿一院子青苔,

只有那蝴蝶成雙成對地飛來飛去。

蜜蜂兩腿上的花粉團大的如蠶繭,

大概是前面山上春花又盛開

三、蜂

唐代: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譯文:

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在那高山,哪裡鮮花迎風盛開,哪裡就有蜜蜂奔忙。

蜜蜂啊,你采盡百花釀成了花蜜,到底為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嘗香甜?

四、雨晴

唐代:王駕

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後兼無葉里花。

蛺蝶飛來過牆去,卻疑春色在鄰家。

譯文:

雨前初次見到新開花朵的花蕊,雨後連葉子底下也不見一朵花。

蜜蜂和蝴蝶紛紛地飛過了牆去,讓人懷疑迷人的春色盡在鄰家。

五、芳心苦·楊柳回塘

宋代:賀鑄

楊柳回塘,鴛鴦別浦。綠萍漲斷蓮舟路。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雲帶雨。依依似與騷人語。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譯文:

楊柳圍繞著曲折的池塘,偏僻的水渠旁,又厚又密的浮萍,擋住了采蓮的姑娘。沒有蜜蜂和蝴蝶,來傾慕我幽幽的芳香。荷花漸漸地衰老,結一顆芳心苦澀。

潮水帶著夕陽,涌進荷塘,行雲夾著雨點,無情地打在荷花上。隨風搖曳的她呀,像是向騷人訴說哀腸:當年不肯在春天開放,如今卻在無端地在秋風中受盡凄涼。

㈣ 古詩《蜂》的全文意思

《蜂》

唐代: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譯文: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在那高山,哪裡鮮花迎風盛開,哪裡就有蜜蜂奔忙。蜜蜂啊,你采盡百花釀成了花蜜,到底為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嘗香甜。

(4)蜂的古詩擴展閱讀

這是一首詠物詩,也是一首寓言詩。小蜜蜂為了釀蜜勞苦一生,付出多享受少。詩人著眼於此,輕輕說出一個深刻的人生感慨。

全詩寄寓了詩人辛苦歸自己、甜蜜給別人的高尚品格,為人們指出了一條做人的准則,即要像蜜蜂那樣時刻想著他人。詩人抓住小蜜蜂的特點,平淡中見深意,不做作,不雕飾,沒有華麗的詞句,是一首影響深遠的詩。

前兩句寫蜜蜂的生存狀態,在山花爛漫間不停穿梭、勞作,廣闊的領地給了它們相當大的施展本領的空間。「不論」「無限」,寫出了蜜蜂從早到晚無時不在辛勤地忙碌。

後兩句緊乘「蜜蜂」這一意象,把它象徵的「勞動者」意象加以引申、擴大,發出「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的一聲嘆息。

同時也提出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已採的百花釀成蜜,辛辛苦苦的勞作終於有了可喜的成果,話鋒一轉,這般辛勞到底又是為了誰呢?在當時黑暗腐朽的社會里,為的正是那些不勞而獲、占據高位、手握重權的剝削者,此中的諷意不言而明。

詩人以反詰的語氣控訴了那些沉迷利祿之人,感喟良久之餘不禁又對廣大的勞苦人民產生了矜惜憐憫之情,從另一個側面對這種勞者不獲、獲者不勞的不平現實加以嘲諷和鞭笞。

㈤ 《蜂》的古詩

《蜂》【作者】羅隱【朝代】唐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白話釋義:

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在那高山,哪裡鮮花迎風盛開,哪裡就有蜜蜂奔忙。

蜜蜂啊,你采盡百花釀成了花蜜,到底為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嘗香甜。

(5)蜂的古詩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唐代詩人羅隱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是一首詠物詩,前兩句寫蜜蜂飛到平地山尖,經歷了無限美麗的風光,不辭勞苦,不畏艱險。後兩句寫蜜蜂採集百花,釀成蜂蜜,供人享受,為人辛苦,給人甜蜜。這首詩通過描寫蜜蜂採花釀蜜供人享受這一自然現象,比喻廣大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被封建統治階級殘酷剝削的現實,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大中十三年(859)底,羅隱至京師考進士,考了許多年,都沒中第,史稱「十上不第」。詩人對當時的考試制度、朝廷很失望,在這樣的情緒下,看見人民辛苦勞作在田間地頭與部分朝廷官員不勞而獲這樣相對立的情景而產生憤滿。這大致是羅隱作出這首諷喻不勞而獲者的《蜂》的原因。

文章賞析:

此詩運用了夾敘夾議的手法,但議論並未明確發出,而運用反詰語氣道之。前二句主敘,後二句主議。後二句中又是三句主敘,四句主議。「採得百花」已示「辛苦」之意,「成蜜」二字已具「甜」意。但由於主敘主議不同,末二句有反復之意而無重復之感。

本來反詰句的意思只是:為誰甜蜜而自甘辛苦呢?卻分成兩問:「為誰辛苦」?「為誰甜」?亦反復而不重復。言下辛苦歸自己、甜蜜屬別人之意甚顯。而反復詠嘆,使人覺感慨無窮。詩人憐惜之意可掬。

㈥ 蜂 古詩

蜂 年代:【唐】 作者:【羅隱】 體裁:【七絕】
不論平地與山尖,
無限風光盡被占。
採得百花成蜜後,
為誰辛苦為誰甜?
【詩文解釋】
無論是平地還是山峰,無限花開的風光,都被蜜蜂佔領。它們采盡百花釀成蜜後,到頭來又是在為誰忙碌?為誰釀造醇香的蜂蜜呢?
詞語解釋】
山尖:山峰。
占:占其所有
盡:都
甜:醇香的蜂蜜

這首詩贊美了蜜蜂辛勤勞動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對不勞而獲的人的痛恨和不滿。這首詩有幾個藝術表現方面的特點:欲奪故予,反跌有力;敘述反詰,唱嘆有情;寓意遙深,可以兩解。 蜂與蝶在詩人詞客筆下,成為風韻的象徵。然而小蜜蜂畢竟與花蝴蝶不同,它是為釀蜜而勞苦一生,積累甚多而享受甚少。詩人羅隱著眼於這一點,寫出這樣一則寄慨遙深的詩的「動物故事」。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此詩藝術表現上值得注意的有三點: 一、欲奪故予,反跌有力。此詩寄意集中在末二句的感喟上,慨蜜蜂一生經營,除「辛苦」而外並無所有。然而前兩句卻用幾乎是矜誇的口吻,說無論是平原田野還是崇山峻嶺,凡是鮮花盛開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領地。這里作者運用極度的副詞、形容詞——「不論」、「無限」、「盡」等等,和無條件句式,極稱蜜蜂「占盡風光」,似與題旨矛盾。其實這只是正言欲反、欲奪故予的手法,為末二句作勢。俗話說:抬得高,跌得重。所以末二句對前二句反跌一筆,說蜂採花成蜜,不知究屬誰有,將「盡占」二字一掃而空,表達效果就更強。如一開始就正面落筆,必不如此有力。 二、敘述反詰,唱嘆有情。此詩採用了夾敘夾議的手法,但議論並未明確發出,而運用反詰語氣道之。前二句主敘,後二句主議。後二句中又是三句主敘,四句主議。「採得百花」已示「辛苦」之意,「成蜜」二字已具「甜」意。但由於主敘主議不同,末二句有反復之意而無重復之感。本來反詰句的意思只是:為誰甜蜜而自甘辛苦呢?卻分成兩問:「為誰辛苦」?「為誰甜」?亦反復而不重復。言下辛苦歸自己、甜蜜屬別人之意甚顯。而反復詠嘆,使人覺感慨無窮。詩人矜惜憐憫之意可掬。 三、寓意遙深,可以兩解。此詩抓住蜜蜂特點,不做作,不雕繪,不尚詞藻,雖平淡而有思致,使讀者能從這則「動物故事」中若有所悟,覺得其中寄有人生感喟。有人說此詩實乃嘆世人之勞心於利祿者;有人則認為是借蜜蜂歌頌辛勤的勞動者,而對那些不勞而獲的剝削者以無情諷刺。兩種解會似相齟齠,其實皆允。因為「寓言」詩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作者為某種說教而設喻,寓意較淺顯而確定;另一種是作者懷著濃厚感情觀物,使物著上人的色彩,其中也能引出教訓,但「寓意」就不那麼淺顯和確定。如此詩,大抵作者從蜂的「故事」看到那時苦辛人生的影子,但他只把「故事」寫下來,不直接說教或具體比附,創造的形象也就具有較大靈活性。而現實生活中存在著不同意義的苦辛人生,與蜂相似的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所謂「終朝聚斂苦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一種是「運鋤耕劚侵星起」而「到頭禾黍屬他人」。這就使得讀者可以在兩種意義上作不同的理解了。但是,隨著時代的前進,勞動光榮成為普遍觀念,「蜂」越來越成為一種美德的象徵,人們在讀羅隱這詩的時候,自然更多地傾向於後一種解會了。可見,「寓言」的寓意並非一成不變,古老的「寓言」也會與日俱新。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