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梁鼎芬詩詞

梁鼎芬詩詞

發布時間: 2021-03-16 10:25:49

A. 贊美「惠州」的古詩詞有哪些

1.《惠州一絕 》

宋代:蘇軾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2.《臨江仙·惠州改前韻》

宋代:蘇軾

九十日春都過了,貪忙何處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莢陣,風轉柳花球。

我與使君皆白首,休誇少年風流。佳人斜倚合江樓,水光都眼凈,山色總眉愁。

3.《送吳先生謁惠州蘇副使》

宋代:陳師道

聞名欣識面,異好有同功。

我亦慚吾子,人誰恕此公。

百年雙白鬢,萬里一秋風。

為說任安在,依然一禿翁。

4.《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宋代:蘇軾

彷彿曾游豈夢中,欣然雞犬識新豐。

吏民驚怪坐何事,父老相攜迎此翁。

蘇武豈知還漠北,管寧自欲老遼東。

嶺南萬戶皆春色,會有幽人客寓公。

5.《惠州豐湖亦名西湖》

宋代:楊萬里

左瞰豐湖右瞰江,五峰出沒水中央。

峰頭寺寺樓樓月,清殺東坡錦綉腸。

三處西湖一色秋,錢塘穎水更羅浮。

東坡元是西湖長,不到羅浮便得休。

B. 有姓梁的詩人名字叫什麼

姓梁的詩人名字叫什麼?
如:
梁鴻——東漢隱士、詩人
梁辰魚——明代戲劇家
梁佩蘭——清代詩人
梁章鉅——清代,晚年從事詩文著作
希望能幫助到你

C. 描寫廬山景色的詩句有那些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蘇軾《題西林壁》

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 李白《望廬山五老峰》

廬山竹影幾千秋,雲鎖高峰水自流 —— 朱元璋《廬山詩》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雲錦張。 ——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 —— 宋之問《寒食江州滿塘驛》

阮籍推名飲,清風坐竹林。 —— 孟浩然《聽鄭五愔彈琴》

若看山下雲深處,直是人間路不通。 —— 杜荀鶴《題廬岳劉處士草堂》

廬山正南面,瀑布古來聞。 —— 江為《瀑布》

香爐初上日,瀑水噴成虹。 ——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

歸裝漸理君知否? 笑指廬山古澗藤。 —— 陸游《自詠示客》

要新詩准備,廬江山色。 —— 辛棄疾《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索落廬山夜,風雪宿東林。 —— 白居易《宿東林寺》

已知歸白閣,山遠晚晴看。 —— 賈島《寄白閣默公》

高人往來廬山遠,隱士往來張長公。 —— 李頎《送劉四赴夏縣》

范蠡常好之,廬山我心也。 —— 王維《送張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韻》

花映新林岸,雲開瀑布泉。 —— 張繼《江上送客游廬山》

去年上已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 —— 宋之問《寒食江州蒲塘驛》

D. 民國最後一位皇帝的老師

末代皇帝溥儀有5位老師:中文老師是陳寶琛、朱益藩、梁鼎芬;外國教師是庄士敦,滿語老師是伊克坦

1、陳寶琛(1848~1935)字伯潛,號弢庵、陶庵。 福建閩縣人。同治戊辰(1868)科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後授編修,又三年,擢翰林院侍講,充日講起居注官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1909年調京充禮學館總裁,辛亥革命後仍為溥儀之師,1935年卒於京寓。

5、伊克坦,1865-1922,字仲平,瓜爾佳氏,滿洲正白旗人,光緒十二年進士,以編修歷至都察院副都御史,充滿蒙文學堂監督。宣統三年,伊克坦奉命到毓慶宮,任溥儀的滿文老師。

E. 有趣的對聯故事:拆字聯痛罵梁太守

清朝末年,廣東人梁鼎芬擔任湖北武昌知府時,曾經招募一些士兵巡邏收費。這些士兵不論冬夏,都是頭戴紅綠絨頂的暖帽,身穿綠袖白心的紅號掛,下身穿黃色土布褲,身上五色俱全。

南京鍾山書院

後應張之洞聘,主講廣東廣雅書院和江蘇鍾山書院,為《昌言報》主筆。辛亥革命前有反帝主戰思想。詩詞多慷慨憤世之作,與羅惇曧等人並稱"嶺南近代四家"。

F. 古詩詞鑒賞,詩意高手來

之葬花詞: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樹,落絮輕沾撲綉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綉閨,忍踏落花來復去?
柳絲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初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研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
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入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依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願依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杯凈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依收葬,未卜依身何日喪?
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詩詞鑒賞】
《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嘆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藉以塑造這一藝術形象,表現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它和《芙蓉女兒誄》一樣,是作者出力摹寫的文字。這首風格上仿效初唐體的歌行,在抒情上淋漓盡致,藝術上是很成功的。

這首詩並非一味哀傷凄惻,其中仍然有著一種抑塞不平之氣。「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就寄有對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憤懣;「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豈不是對長期迫害著她的冷酷無情的現實的控訴?「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杯凈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則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時,所表現出來的那種不願受辱被污、不甘低頭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這些,才是它的思想價值之所在。

這曾詩的另一價值在於它為我們提供了探索曹雪芹筆下的寶黛悲劇的重要線索。甲戌本有批語說:「余讀《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憾慨,令人身世兩忘,舉筆再四,不能下批。有客日:『先生身非寶主,何能下筆?」即字字雙圈,批詞通仙,料難遂顰兒之意,俟看玉兄之後文再批。』噫唏!阻余者想亦《石頭記》來的,散停筆以待。」值得注意的是批語指出:沒有看過「玉兄之後文」是無從對此詩加批的;批書人「停筆以待」的也正是與此詩有關的「後文」。所謂「後文」毫無疑問的當然是指後半部佚稿沖寫黛玉之死的文字。如果這首詩中僅僅一般地以落花象徵紅顏薄命,那也用不著非待後文不可;只有詩中所寫非泛泛之言,而大都與後來黛玉之死情節聲切相關時,才有必要強調指出,在看過後面文字以後,應回頭來再重新加深對此詩的理解。由此可見,《葬花吟》實際上就是林黛玉自作的詩讖。這一點,我們從作者的同時人、極可能是其友人的明義《題紅樓夢》絕句中得到了證明。詩曰;傷心一首葬花詞,似讖成真自不如。安得返魂香一縷,起卿沉痼續紅絲?「似讖成真」,這是只有知道了作者所寫黛玉之死的情節的人才能說出來的話。以前,我們還以為明義未必能如脂硯那樣看到小說全書,現在看來,他讀到過後半部部分稿子的可能性極大,或者至少也聽作者交往的圈子裡的人比較詳盡地說起過後半部的主要情節。如果我們說,明義絕句中提到後來的事象「聚如春夢散如煙」、「石歸山下無靈氣」之類,還可由推測而知的話;那麼,寫寶王貧窮的「王孫瘦損骨嶙峋」,和寫他因獲罪致使他心中的人為他的不幸憂忿而死的「慚愧當年石季倫」等詩句,是再也無從憑想像而得的。上面所引之詩中的後兩句也是如此:明義說,他真希望有起死回生的返魂香,能救活黛玉,讓寶、黛兩個有情人成為眷屬,把已斷絕的月下老人所牽的紅絲繩再接續起來。試想,只要「沉痼」能起,「紅絲」也就能續,這與後來續書者想像寶、黛悲劇的原因在於婚姻不自主是多麼的不同!倘若一切都如程偉元、高鶚整理的續書中所寫的那樣,則寶玉已有他屬,試問,起黛玉「沉痼」又有何用?難道「續紅絲」是為了要她做寶二姨娘不成? 此詩「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等末了數句,書中幾次重復,特意強調,甚至通過寫鸚鵡學吟詩也提到。可知紅顏老死之日,確在春殘花落之時,並非虛詞作比。同時,這里說「他年葬儂知是誰」,前面又說「紅消香斷有誰憐」、「一朝飄泊難尋覓」等等,則黛玉亦如晴雯那樣死於十分凄慘寂寞的境況之中可以無疑。那時,並非大家都忙著為寶玉辦喜事,因而無暇顧及,恰恰相反,寶玉、鳳姐都因避禍流落在外,那正是「家亡莫論親」、「各自須尋各自門」的日子,詩中「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或含此意。「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幾句,原在可解不可解之間,憐落花而怨及燕子歸去,用意甚難把握貫通。現在,倘作讖語看,就比較明確了。大概春天裡寶黛的婚事已基本說定了,即所謂「香巢已壘成」,可是,到了秋天,發生了變故,就象梁間燕子無情地飛去那樣,寶玉被迫離家出走了。因而,她悲嘆「花魂鳥魂總難留」,幻想著自己能「脅下生雙翼」也隨之而去。她日夜悲啼,終至於「淚盡證前緣」了。這樣,「花落人亡兩不知」,若以「花落」比黛玉,「人亡」(流亡也)說寶玉,正是完全切合的。寶玉凡遭所謂「丑禍」,總有別人要隨之而倒霉的。先有金釧兒,後有晴雯,終於輪封了黛玉,所以詩中又有「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的雙關語可用來剖白和顯示氣節。「一別秋風又一年」,寶玉在次年秋天回到賈府,但所見怡紅院已「紅瘦綠稀」(脂評),瀟湘館更是一片「落葉蕭蕭,寒姻漠漠」(脂評)的凄涼景象,黛玉的閨房和寶玉的絳芸軒一樣,只見「蛛絲兒結滿雕梁」(脂評謂指寶黛住處),雖然還有寶釵在,而且以後還成其「金玉姻緣」,但這又怎能彌補他「對境悼顰兒」時所產生的巨大精神創痛呢?「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難道不就是這個意思嗎?這些只是從脂評所提及的線索中可以得到印證的一些細節,所述未必都那麼妥當。但此詩與寶黛悲劇情節必定有照應這一點,大概不是主觀臆斷吧;其實,「似讖成真」的詩還不止於此,黛玉的《代別離·秋窗風雨夕》和《桃花行》也有這種性質。前者彷彿不幸地言中了她後來離別寶玉的情景,後者則又象是她對自己「淚盡夭亡」(脂評)結局的預先寫照。

有人說,《葬花吟》是從唐寅的兩首詩中「脫胎」的(《紅樓夢辨》)。詩歌當然是有所繼承借鑒的,但不應把文藝創作的「源」和「流」的關系弄顛倒了。說到《葬花吟》在某些遣詞造句、意境格調上利用前人之作,實不必到明人的集子中去找。唐初劉希夷《代悲白頭翁》中「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之類為人熟知的詩句還不足以借取利用嗎?即如葬花情節,也未必徑取唐寅將牡丹花「盛以錦囊,葬於葯欄東畔」事,作者的祖父曹寅的《楝亭詩鈔》中也就有「百年孤冢葬桃花」的詩句,難道還不足以啟發他的構思嗎?但這些都是「流」,都僅僅是利用,既不表現詩的主要精神,也決不能代替作者源於現實生活的創造。何況,如前所述,此詩中,作者運筆鬼斧神工之處,完全不在於表面上那些傷春惜花詞句的悱惻纏綿。

一、忽有故人心上過

書話一貼的題目,甚愛。原句出自龔自珍的己亥雜詩:
問我清游何日最?木樨風外等秋潮。忽有故人心上過,乃是虹生與子瀟。
詩不如句。
家中有一幅字,寫的是厲鶚句子:相見亦無事,不來忽憶君,氣味相近。比之龔句更從容些,有君子氣。後者或從此化來。
在海南蘇公祠看到蘇軾幾封手札,其中寫給陳季常的就有兩封。拍了一張,文字隨意,是知己口吻。
《方山子傳中》說季常為人:「少時慕朱家、郭解為人,閭里之俠皆宗之。……從二騎,挾二矢,游西山,鵲起於前,使騎逐而射之,不獲。方山子怒馬獨出,一發得之。」描摹有神。又有書信:「欲借《易》家文字及《史記》索隱、正義。如許,告季常為帶來。季常未嘗為王公屈,今乃特欲為我入州,州中士大夫聞之聳然,使不肖增重矣。」
攜書挾矢,為我入州。如此故人,寧不思憶?

之二、最難風雨故人來

睡到半夜,突然想起一句話:最難風雨故人來。記得在老殘游記上看到過,凍河一章里。文中只說古人說如何如何,卻不知出處。剛剛查了一下,原來不是詩句,而是孫星衍的自題聯。上句是莫放春秋佳日過,後一句才是最難風雨故人來。這一添上去,頓時失色不少,沒有單獨一句扣人心弦了。
詩句的流傳確有道理,有全章平平,只某一句閃光的,那便傳句不傳詩。宋之問詩: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前一句渾然天成,神來之筆,相比之下,後一句未免累贅多餘,亦屬此類。話說回來,百年、千年,能有一兩句還被人記住,夠本了。
孫出生在1753,早了劉鶚一個世紀還多,當得起「古人」這個稱呼。 榜眼出身,學問廣博,曾作過南京鍾山書院的主講。有清一代,鍾山書院最是繁盛,桐城派的姚鼐、末代帝師梁鼎芬,都作過書院山主。然而太平天國之後,便頹敗了。如今再上鍾山,怕是沒人知道當年此地,也曾書聲朗然。

之三、鐵馬秋風大散關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
之前說過傳句不傳詩的,這個便可拿來作個例子。作者是南宋方岳,字秋崖(沒人覺得這個名字很武俠么?)。宋詩選里似乎沒有這一首《別子才司令》,懶怠打字,放狗狗搜了一圈,也沒看到全詩,倒是很多地方都以訛傳訛成了「宋子岳」。其實應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自識荊門子才甫,夢馳鐵馬戰城南。——後兩句實在平庸,煞風景得很,還不如不打出來。
詩到了宋,有頹氣了。我對宋的偏見一是來自割地求和,二是來自理學先生,文治太盛,武功太弱,看起來便有點畸形,彷彿大腦袋小手小腳的侏儒。連帶著也就不待見宋詩,總覺得底氣不足。要麼纖柔無骨,要麼淺白無文。修飾太過與素樸太過,都有些「作」詩的味道,不自然。好句子還常見,渾然天成的好詩太少。
順便再拿一句出來,「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黃庭堅的。這個估計也比較熟悉。黃庭堅的詩怪石嶙峋,既瘦且硬,又喜歡用典,偶爾冒出來幾句家常話倒還可愛。他的朋友徐積,詩名差他太遠,然而一首贈他的詩:不見故人彌有情,一見故人心眼明。忘卻問君船住處,夜來清夢繞西城。平直有味,是我喜歡的風格,可與姜夔那首「君若到時秋已半」相參看,無後者蘊藉,卻也自然真切。
宋詩無出放翁右者。蘇軾也好,清照也好,拼詞可以,拼詩不行。他最大的毛病是寫得太多,所謂六十年間萬首詩,一個人寫上一萬首,有個九千首劣作是正常的。但哪怕優良者僅佔十分之一、百分之一,拿基數一乘也就相當可觀了。倘若因為他的那些劣作便把他拉成二流詩人,那是誓死不同意的。若無放翁,宋詩的檔次還要下一個台階。「夜闌卧聽風吹雨」的悵然憂憤,「沈園柳老不吹綿」的黯然低回,「鐵馬秋風大散關」的慨然縱橫,放在任何一個人身上,都足以成就一個名詩人。可惜集中到了一人,反而不顯。陸游寫詩,是拿詩當博客,發自於心,自然而然。僅此一點,後人便難以企及。
大散關位於川陝交界。陸游確曾到過那裡,那時他是四川宣撫使王炎的幕僚。金兵在關外,數里之遙,兩軍對峙。宋軍降將猶有心懷故國的,將對方消息以蠟丸封裹,傳遞到宋營,而陸游則是接受訊息者。照這樣說來,不只是詩人,也是007的幹活。嗣後王炎被召回,陸游入蜀,當年密計付之東流。這鐵馬秋風,便只能於夜闌夢中隱約聞得消息了。
衣上征塵雜酒痕,遠游無處不銷魂。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之四、辛苦應憐天上月

一夕如環,夕夕長如玦。
這一句是諧音,環=還,玦=訣。所以細細品起來,還是很有味道的。
說納蘭性德好話的人太多,反而讓我疑惑。因為我總覺得他的詞骨子裡還是小聰明,深情只是小聰明敷衍出來的假象。篤於友情,或有可能;把吳兆騫的生還算在他頭上,則過於誇張,實際上吳兆騫回家主要靠顧炎武的外甥,和納蘭本人關系並不大。
這么說好像有點對他不起,同時也粉碎了一段文壇佳話,但我很懷疑,一個錦衣玉食的小資(?)公子是否真能理解「只絕塞、苦寒難受」。兩相對照,顧貞觀的「季子平安否」,其中感情要真切得多。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即便如此,那根芽也畢竟浮泛。人生憂患,原不是紅樓中人可知。納蘭的詞,初看驚艷,細讀之下,終究過淺,因此易得好句,難尋佳篇。
錄吳梅村的《悲歌贈吳季子》,以作對照:
人生千里與萬里,黯然銷魂別而已。君獨何為至於此,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
十三學經並學史,生在江南長紈綺,詞賦翩翩眾莫比,白璧青蠅見排詆。
一朝束縛去,上書難自理。絕塞千里斷行李,送吏淚不止,流人復何倚。彼尚愁不歸,我行定已矣。
八月龍沙雪花起,橐駝垂腰馬沒耳,白骨皚皚經戰壘,黑河無船渡者幾,前憂猛虎後蒼兕,土穴偷生若螻蟻,大魚如山不見尾,張鬐為風沫為雨,日月倒行入海底,白晝相逢半人鬼。
噫嘻乎悲哉!生男聰明慎莫喜,倉頡夜哭良有以,受患只從讀書始,君不見,吳季子!
一路讀來,沉鬱頓挫,欲說還休。倉頡夜哭良有以,受患只從讀書始,這兩句確實是畫龍點睛之筆,揭出了事件的真相:科場案、文字獄,背後有著更加深遠黑暗的政治背景;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同是江南士子的吳梅村和顧貞觀,才是吳兆騫的生死知己,而納蘭性德只是個抱著同情心的局外人。這樣的詩,他是寫不出來的。

之五、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李白的《俠客行》,寫得好的是頭八句。趙客吳鉤,是靜態影像;白馬流星,是動感flash;十步千里,是表面行事,事了拂衣,則是內在精神。有這八句,活畫出俠客形象,真是施朱太赤,敷粉太白;增之則肥,減之則瘦。後面那些就有點畫蛇添足,汗漫不著邊際了。不管怎麼說,李老大吹牛的本事,倘認了第二,又有誰來認這個第一呢?

之六、夜雨秋池

突然發現,大多數時候也只有沉默。說自己的別人不懂,說別人的自己不會――這真是,無法可想。
眼耳鼻舌身意,唯獨沒有口。只因前六者都是接受外界的信息,唯有口,是向外界發送信息的。接收信息的設備很重要,發送則相對而言,沒那麼要緊。
小學五年級體檢,視力突然大幅下降。家人恐嚇:再……,就會瞎的。「……」中內容,不外乎一天到晚捧著書,而且愛躺著看之類。於是大恐懼。想了一晚上,得出的結論是決不可當瞎子,其他的,聾啞都還可以將就。特別是啞這種情況,並不妨礙表達,反而清靜,因此倒還有點羨慕。細究起來也還是懶。懶惰到了一定的程度,便連與人的交道也省了。
常態下,我是話少的人,大多是在心裡轉念頭,想完便拋開,不值得對人說去。一旦形諸語言,入他人耳,反而會有爭執,有誤解,何苦來哉。語言文字的力量,偶爾也靠留白。
李商隱道,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莫被「卻話」二字騙了,夜雨秋池之際,其實是無聲的。

之七、薪盡煙消亦可哀

cctv10的百家講壇節目終於火起來了。先是正說清宮十二帝的滿族人老閻,再然後是把紅樓當案子破的劉心武,最後輪到了評話三國的易中天。
劉心武的解構完全是小說家式的,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卻缺乏有力證據。聽來做奇談可以,正經當作學問來看,未免太不嚴謹。此外許多小節也有毛病,比如說他認為第三十回的回目應當斷作:寶釵―借扇機―帶雙敲,齡官―劃薔―痴及局外,這種想法就很奇怪。不必說老式的對仗,就算從詞性來看,也不帶這么分的。
《源氏物語》被當作日本的紅樓夢來宣傳,其實這兩本書並不相像。家中的源氏物語是八二年人民出版社那一版,前頭的序言很有意思,先是說本書反映了宮廷的復雜的政治斗爭,是腐朽貴族生活的縮影,再是對源氏荒淫無恥的批判,最後則總結道該書描繪了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歷程――我讀這本書的時候也還小,但心裡已經開始疑惑了:這書說的跟序言是一回事嗎?或者反過來說,這序言是給這書作的么……
紫式部自身估計是沒法子批判源氏的荒淫無恥了。至於政治,書中肯定有所表露,但也不會是她的主題。就像劉心武一直強調的雙懸日月照乾坤,即使真有此事,也不是曹雪芹寫紅樓夢的最終意圖,只能當作大背景來看。背景是需要的,然而沒有人會關注它勝過演員的表演。一切都生拉硬拽到政治斗爭之上,非要用這個來解讀全書,未免本末倒置。無論曹雪芹還是紫式部,他們都是想記錄一種生活,一種他們曾經有過的生活,以及在這生活里曾經存在過的人們。這樣想,讀起來反而輕松。
還有一個共同之處,這兩本書都可以隨便翻一頁,從中段隨意看起。這完全是從我私人的閱讀習慣來說的。我比較喜歡這樣亂翻書,而且反復看,有時候還能看出一些有趣味的東西來。比如今天午睡前正好翻到《法事》一章,內里有紫姬贈給明石的一首詩:
身隨物化無須惜,薪盡煙消亦可哀。
贈詩的背景是紫姬患病,自知不久於人世,於是舉行了盛大法事祈福。法事中僧人吟唱《薪樵》一章,於是紫姬心有所感。但何以要贈詩給向來不算和睦的明石?明石是源氏當年流放之際背著紫姬娶下的妾,身份較低,好不容易生育了個女兒又被紫姬抱養。身隨物化自然是指自己即將死去,「無須惜」便是對死亡的態度,可既然死去都無須惜了,還有什麼可哀的?睡意朦朧中一想,薪煙當指源氏的恩愛榮華,所不能拋撇者惟此而已。既如此,此詩贈明石也就順理成章,可以說是袒露心跡的話兒。而明石裝作不懂她的意思,虛詞敷衍,其實質也還是不肯融洽,不肯原諒。
不知是不是翻譯的原因,源氏物語里的詩歌都太淺白,比紅樓差得太多。不過有一點倒很有意思,這里的詩歌全是酬答中的,其弦外之意就很耐人尋味。粗一看很可能不屑一顧地放過,再看時,明白了,原來人情世故都在這里:因是此人,故作此語。這過程就有了尋寶游戲一樣的樂趣,彷彿是無意中發現了作者偷偷藏起來的寶貝。我猜劉心武對紅樓,也是懷著這種惡作劇的興趣的。

之八、柔綠篙添梅子雨,淡黃衫耐藕絲風

不知為何,想到這兩句的時候心裡出現的是黃蓉以女兒身份初見郭靖那一幕。蓉兒這形象的確很符合文人墨客心目中的江南。
這句詞所描繪的景象還需更晚一些,是夏初。初春的雨有一點涼,僅憑一件淡黃衫兒怕是搪不過去。網上有個調查:你認為南京屬於江南嗎?居然參與的人不少,大概南京當地人居多。論風物,南京無疑算是江南;論人文,則更近江北。算或不算,沒什麼大礙。
在天涯看到一則軼聞:當初選射鵰黃蓉的時候,也作了類似今天的海選,翁美玲是最終入圍的五人之一,權衡來去,委決不下。於是某日,在編劇和作者聚會的時候,翁著戲中裝束,分花拂柳突然出現在金庸面前,盈盈下拜,說道,小女子黃蓉,參見金大俠。恰如書中走出的人物,於是定下。這故事聽起來有趣,細想漏洞甚多,大約也是後人附會的。總而言之,傳說而已。
豎起衣領,在雨中走了很遠,衣服全濕了。

之九、聽琴圖

吃飯,飯店裡照例有附庸風雅的裝潢,包間里橫著一幅金漆字屏風。瞥了一眼,覺得詞句拗口生澀。突然發現上頭一個題款,赫然是「古稀天子」。這是乾隆專用印章,莫非正是這位的御筆?再看下方,有「京謹題」的字眼,更覺得有趣了。於是記下其中一句,回來查了一下,卻原來是個張冠李戴的例子。
吟征調商灶下桐,松間疑有入松風。仰窺低審含情客,似聽無弦一弄中。——蔡京《聽琴圖題詩》
皇帝倒真是皇帝,不過是宋徽宗,不是清高宗,後者大約只是收藏。就詩而言,平庸而已。放在十全老人那萬首御制中也算不得辱沒,難怪錯認。書法還是可觀的。蘇黃米蔡四家,假如不因人廢書,蔡大約還應高排一些。水滸傳的緣故,蔡京在民間頗有惡聲,歷史上此人也確是佞人。然而若就此說書法有媚骨什麼的,未免牽強。倘不遇事,誰人不君子?
聽琴圖。按照清人考證,彈琴的是徽宗,紅衣低審者為蔡京,也有人言非是。
http://img3.tianyablog.com/photo/2007/4/10/3165992_1614968.jpg

之十、西出陽關無故人

幾年前去敦煌,在滿壁飛天中流連久了些,到得回程已經日暮。原定行程中有陽關,導游便徵求意見,說那裡現在已經什麼都沒了,不過是一個土堆。商議的最終結果,我與陽關擦肩而過。
其實真去了也沒什麼,就好比朱雀橋、烏衣巷,那些古意盎然的名字,那些金粉剝落的滄桑也只能在詩里活著。非要將它坐實了某處某址,砌一段舊牆,豎一塊匾額,引一群觀光遊人,未免像是將一位端莊老婦塗脂抹粉,令其倚門接客。陽關也是如此,所謂的人文景觀往往不能兩全,一旦景觀了,也就沒有人文了。
我心中的陽關不是地圖上的某個點,當然也不是現如今那一片斷壁殘垣。它是故鄉的反稱,對於行者而言,或許便是人生的終點。一路西行、西行,渭城朝雨越來越遠,化作一片牧草青青。突然看到碧草黃沙中一座高台,下馬驚問,方知此處名叫陽關。其時正值黃昏,風吹草低,天似穹廬,空曠悠遠。胡笳一聲,驀然回首,天地間只剩得一個人。
或許這就是我喜歡唐詩的原因。唐人詩境,即便是離愁也灑落自然。人生苦短,這一去是生離,卻又何嘗不是死別?是以說道「無故人」,然而又絕不流露哀婉凄惻之意,甚至連淚沾巾的念頭都沒有。只是淡淡舉酒,說,再喝一杯吧。態度之溫和坦然,非知己不能出此。
悲歡離合一杯酒,東西南北萬里程。將相聚與別離看作人生的一部分,以平常心去接納。只行走,不憂傷。塞上秋寒,於荒涼寂寥中想起此生杯酒,料也是暖意叢生。

G. 含有法字的詩句

  • 待考

  • 祖以僧為帝,孫以帝為僧,彈指迭興亡,法席難追皇覺寺;浪穹縣潛龍庵聯

  • 桑懌

  • 文章高似翰林院;法度嚴於按察司。明倫堂聯

  • 巫三祝

  • 一切有為法,如夢如幻如泡影如露珠,作如是觀,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龍川霍山藏經堂聯

  • 余應松

  • 法星沉桂管,遺愛應刊有道碑。挽郭文匯聯

  • 盧福普

  • 法雨半分千佛國;曇雲初護五羊城。廣州華林寺羅漢堂聯

  • 孫豫元

  • 法堂下無非士,無非農,無非商賈,敢任性縱情,漫道我惟行我法;廬州郡署大堂聯

  • 康熙帝

  • 禪心澄水月;法鼓聚魚龍。天寧寺聯

  • 廖厚初

  • 具大威靈,法力摩天憑寶劍;上墩玄天上帝廟聯

  • 張心泰

  • 古佛西來,法雨慈雲空色相;惠州古佛廟聯

  • 張百基

  • 詞苑摧華,法曹萎化,數載愴懷群季,同嗟宦海星沉。挽張百熙聯

  • 待考

  • 法雨慈雲窺色相;清池明月露禪心。集字聯

  • 諸葛既死無家財,溯廿年甲胄,殺東南百萬賊,法兼水火,威挾雷霆,詠小姑似風流,辟邪教真道學,大星隕矣,尚遺語湘衡舊部,好憑忠義保身名。挽彭玉麟聯

  • 施煥

  • 我亦桃李一分子,溯回漢水景仰鍾山,法立憲章學存國粹,著述雲富,此日空淚灑南皮。挽張之洞聯

  • 武承謨

  • 不容情,不受賄,招搖撞騙,法所必嚴。無錫縣署照壁聯

  • 聶一峰

  • 法合理與情,倘能三字兼收,庶無冤獄;新會縣署大堂聯

  • 金慎緘

  • 立德立功立言,法於天下,傳於後世;挽張之洞聯

  • 陳景亮

  • 法雲地獲金剛乾慧地,救護親因入遍知海;法海寺聯

  • 龍允

  • 慈訓親承二十年,仁能濟物,禮善持躬,盛德仰高風,法守永教留矩矱;挽郭嵩燾聯

  • 俞廉三

  • 片言窺抱負,經營八表,法越後甲午為一變,庚子為再變,老成應變建豐功。挽張之洞聯

  • 弘歷

  • 治統溯欽承,法戒兼資,洵哉古可為監;歷代帝王廟聯

  • 法雲回蔭蓮花塔;慈照長輝貝葉經。高旻寺東佛堂聯

  • 張之洞

  • 雖有文事,亦有武備,法我先聖先師。兩湖書院聯

  • 清末近現代初

  • 梁鼎芬

  • 法制遵周禮;根原本孝經。課兒聯 其一百九十八

  • 法良稱酒母;書好作茶神。課兒聯 其七百九十七

  • 梁啟超

  • 法祖者師其意不必泥其跡,敢向宗人演說,合群乃能保種,自強根本在斯乎。

H. 梁鼎芬的介紹

梁鼎芬(1859—1919)晚清學者、藏書家。字星海,一字心海,又字伯烈,號節庵,別號不回山民、孤庵、病翁、浪遊詞客、葵霜、藏山、藏叟等;室名有恥堂、葵霜閣、棲鳳樓、抗憤堂等,廣東番禺人。光緒六年進士,授編修。歷任知府、按察使、布政使,曾因彈劾李鴻章,名震朝野。後應張之洞聘,主講廣東廣雅書院和江蘇鍾山書院,為《昌言報》主筆。辛亥革命前有反帝主戰思想。後任溥儀的毓慶宮行走。詩詞多慷慨憤世之作,與羅惇曧等人並稱「嶺南近代四家」。

I. 惠州西湖求有關於惠州的詩句

七律/與詩侶游惠州西湖(舊作)

讀史先聞范蠡名,西施難覓柳青青。

花從圃內無拘發,鳥在蓬間得意鳴。

舊雨詩詞歌物阜,新年景象構時平。

探春秘妙欣為伍,劃向湖心舟自輕!

七絕】游惠州西湖見東坡聯

段牆絲雨淚新痕,南國初涼白菊欣。

博士當年腸斷處,楹留巧對悼朝雲。
花洲曲》,翰林梁鼎芬的"花墩花放白青紅,蝴蝶雙雙撲曉風"的雋永詩句正出於此。"忽驚豪雨來天外,灑向平湖萬斛珠",每當雨時,在此觀景,驪光最佳,故有"花洲話雨"之景譽。今百花洲建有盆景園,在落霞榭舊址處辟有劉侖畫閣,花卉盆景增輝,使百花洲更加絢麗多姿。
茫茫水月漾湖天,人在蘇堤千頃邊,多少管窺誇見月,可知月在此間圓
點翠洲詩》中曰"西湖西子兩相儔,湖面 偏宜點翠洲,一段芳華描不就,月灣婉轉似眉頭"

J. 含欲的詩句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