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卡洛斯威廉斯詩歌
Ⅰ 伊茲拉·龐德和威廉·卡洛斯·威廉斯對中國的貢獻
埃茲拉·龐德作為美國意象主義詩歌的先驅,是一位具有「中國文化情結」的詩人。他的很多詩作都是對中國古典詩歌的創造性重構。文章通過對龐德詩歌和詩學觀點的進一步研究,闡述了龐德在許多方面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包括對中國古代繪畫技法、中國漢字的象形性特徵,以及對中國儒家思想的借鑒。中國古典詩歌與中國文化成就了龐德在美國現代詩歌領域的巨大成功。
Ⅱ William Carlos Williams這位美國詩人的傳記和詩集,在哪裡可以找到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1883-1963)是20世紀美國最負盛名的幾個詩人之一。威廉斯在談到《荒原》的面世對他個人的影響時說:「對於我,它特別像迎面射來的一顆嘲笑的子彈。我立刻感到它使我後退了20年,我相信的確如此。」在另一處威廉斯把《荒原》的發表看作是詩壇上的晴天霹靂,說「它好像是原子彈落下來,把我們的世界炸開,我們向未知領域作的種種勇敢的突擊被化為灰塵」。艾略特以詩歌創作開辟了西方現代詩壇,以他的美學思想創建起來的英美新批評理論更是雄霸英美詩評論壇和大學文學講堂長達30年之久。然而威廉斯卻認為艾略特是在向後看,同時認為自己應該向前看,即他希望自己能夠創作出純粹美國化的詩歌以抵抗艾略特的創作路線。
威廉斯的父親是英國人,父母移居美國,他算是生在美國的第一代美國人,他終生是個職業醫生,重臨床、重器械,職業與出身造就了這是個現實味十足的詩人。威廉斯不好張揚傳統與觀念上的東西,不願意去謳歌歐洲傳統和文明,也反對精英意識,認為詩歌必須走出象牙之塔回到現實。威廉斯認為只有堅持美國本土精神才是他所要追求的藝術道路。他的這種反歐洲傳統文化的思想表現在他提倡的「只有新的,才是好的」的美國化詩歌理念,而他的另一名言「沒有觀念,除非在事物中」,更是高度概括地表達了威廉斯的詩歌創作原則:丟棄傳統回歸生活,用簡潔明了的意象來表達思想。威廉斯的名篇《紅色手推車》就是在試圖與艾略特的詩歌觀念背道而馳,提倡重新回到現實生活的創作思想指導下於1923年完成的。
Ⅲ 美國文學史的詩歌賞析,紅色手推車,一片葉子落下 怎麼賞析
看了第一個答案,覺得有必要將這二首詩歌在這里推薦一下,否則會出笑話。下面這篇文章是我覺得挺好的一篇,我推薦一下。作者:李鵬慧
《紅色手推車》中譯本小議
作者:李鵬慧
《紅色手推車》是美國詩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於1923年發表的一首抒情小詩,其中包含了20世紀後半期美國後現代主義詩歌的許多因子,但詩歌發表的當時卻沒有引起大眾的注意,直到20世紀後半葉,進入了所謂龐德——威廉斯時代,才被詩歌愛好者競相傳誦。作為後現代主義詩歌的典範之作,《紅色手推車》是研究詩歌和愛好詩歌的人不能忽視的一首不朽詩作。它從非常簡單明了的日常事物入手,發現了蘊藏在生活中的詩性,簡短而透明。威廉斯在當代美國倡導以美式口語入詩,拋棄英式英語中的格律,打破散文和詩的形式界限,成為英語文學中最早嘗試詩文混合即興體的詩人,具有明顯的反傳統反結構傾向。
《紅色手推車》的中文版本非常多,許多學者在編譯國外詩歌選集的時候都將它收錄進去,繼而,在譯文上就出現了千姿百態的類型。因為這首詩歌較為短小,許多不同的版本之間僅是在個別字句或者分行上存在一些小的變動,內容上基本都抓住了原著的核心。在此試舉出兩個較為有特色的中文版本,進行比較,指出它們之間存在的差異以及闡明閱讀原著的重要性。
紅色手推車
(美)威廉•卡洛斯•威廉斯
一群
白色的雞雛旁
一輛
紅色的手推車
雨水中
晶瑩閃亮
承載著
如許分量
這篇出自清華大學覃學嵐之手的譯文,讀起來朗朗上口,非常的押韻,帶著詩歌慣有的節奏感。簡單的來講,「一群」,「一輛」,都是數量詞;「白色的雞雛旁」,「紅色的手推車」,分別是形容加主詞,工整對仗;後兩節每行在字數上也相同,尾句都押「ang」韻,結構相同,整齊有序,從形式上講非常的優美。節奏作為傳達情緒最直接有力的手段之一,是詩歌語音形式的重要表現,覃學嵐的譯文充分展示了這一特性,無論在聽覺還是視覺上都給人以精練之感。在眾多的譯文中,這個版本極富有詩性,其在語音形式上的著意為許多中譯文所不及。那麼是否覃學嵐的譯文要算作是對《紅色手推車》的較完美的譯作呢?再來看看「九葉」派詩人鄭敏對它的翻譯吧。
紅色手推車
(美)威廉•卡洛斯•威廉斯
這么多的事物都依賴
於
那一輛紅色輪子的
推車
它濕漉漉的沾滿雨
水
站在一群
白色的小雞旁邊
咋一讀起來發現,鄭敏的譯文與覃學嵐的譯文存在很大的差異,在音節、句式、形式上都明顯不同。從詩的感覺上來講,鄭敏的譯文差了些,對於喜歡閱讀古典詩歌的讀者來說,這種既不押韻也無節奏感且還拗口的詩句恐怕是無多少美感可言的,甚至我們可能還會懷疑這是否是一首詩歌。細細讀來,譯者還刻意地將「雨/水」拆作兩行,「紅色手推車」也成了「紅色輪子的/推車」,這又作何解釋呢?如果說覃學嵐的譯文還可以談韻律的話,那麼鄭敏的譯文也許只可以從詩文的形式上作些許的探討。簡單讀完這兩個中文的版本,想必已經有種迫不及待想看原著的沖動了吧,那麼威廉斯的原文到底是什麼樣子呢?
The Red Wheelbarrow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so much depends
upon
a red wheel
barrow
glazed with rain
water
beside the white
chickens
威廉斯的《紅色手推車》總體上來講還是頗為工整的,每節由三個單詞與一個單詞分行構成,數量相等。作者將「depends upon」拆開作兩行,強調了「upon」承載和負擔的意義;「wheelbarrow」這一復合詞也拆做兩行,手推車本來是一件物品,在作者的描寫下,卻成了有著「red wheel」的推車,「wheel」輪子的作用被突出,成為關節點,一些翻譯者為抓住作者的用意,就將它譯成了「獨輪」,刻意突出了單數的性質以及輪子的存在;而第三節中「rainwater」也做兩行入詩,鄭敏在分析該句時說,「將雨——水分寫在兩行,以增加水沫的零落姿態和雨的成片在感覺上的差異」。[1]在彭予選編的《20世紀英美抒情詩選》中將這一句翻譯做「雨水澆得它/渾身溜滑」,大約譯者充分領略到了這種「rain」和「water」的區別吧。最後一句寫到「white」,「白色」的「雞」,突出了「白色」,很明顯與前面「red」,「紅色」構成了對比。總的來講,這種分行是作者對詩歌形式獨具匠心的嘗試,所傳達的意義也是有所指的。《紅色手推車》有許多的評論,人們都為它的簡練又不失深刻而折服,不過,如果拋開威廉斯的英文原著,就中文的譯文來解讀這首詩歌的話,那不同的中文版本就可能出現不同的分析結果,如此一來也就可能背離原著的本意。
拿威廉斯的英文原文對照本文所舉出的兩個中文翻譯版本,會發現,似乎鄭敏的譯文更忠實於原著。她將「depends」譯作「依賴」,用「於」這個介詞表達了「upon」的意義,強調了「so much」與「a red wheel/barrow」之間依存的關系,針對威廉斯將「wheelbarrow」分作兩行,鄭敏也作了相應的拆分,譯作「紅色輪子的/推車」,同樣「雨/水」也做分行,不過此處稍顯生硬。而在覃學嵐的譯文中則看不到威廉斯在原作中所著意的上述工作,譯文帶有明顯創作的痕跡,所使用的對仗和尾韻也不是威廉斯主張的。大體來看,鄭敏的譯文能夠較好地傳達原著的精神面貌,但同時也要注意的是,譯文畢竟帶有譯者對作品的主觀見解,具有個體分析的思維特徵,並不能夠真正全方位地反映出作者的真正意圖,故而要回到原著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閱讀原著需要讀者回到作者所操作的語言體系下,在相同的語域中去理解作者傳達思想的方式,發現隱含在作品背後的深層心理結構和人生圖式,這樣才可能貼近作者真正的思想,才能做出真正符合作者意圖的審美判斷。比如美國詩人卡明斯曾寫過這樣的一首詩《L(a)》:「l(a/ le/ af/ fa/ ll/ s )/ one/ l/ iness」。猛一看這首詩歌不知所雲,相當的令人費解,經過文學評論家的解讀才明白,這首詩是由四個單片語成,卻被分成五段:分別是a leaf falls(「一片葉落下」)和loneliness(「寂寞」);a leaf falls放在括弧里插在loneliness一詞中間。這是詩人以圖示詩,讓讀者去「看」詩的繪畫性,將這四個單詞拆散豎排的目的是要造成一片落葉漸漸落下的視覺現象,用落葉的具體現象烘托出「寂寞飄零」這一抽象概念。[2]如果將這首詩譯成中文的話恐怕存在一定的難度,也很難傳達出作者的用意,讀者只有在對原著的閱讀和鑒賞下才能進行恰當的解讀。吳曉東在《從卡夫卡到昆德拉》一書中曾講到,「我其實談的只是中國讀者依靠譯文所能感受到的共通的文學性的那些東西,是翻譯中沒有失去的有普遍性的部分」,「我力圖呈現的只是一個中國文學研究者和外國文學愛好者眼裡的外國小說」。靠中文去讀外國文學作品,無論詩歌也好小說也罷都存在一定的問題,譯文忠實原著的程度乃至能否准確傳達原作者的精神思想都影響著讀者的審美接受,無怪乎吳曉東稱這是「外國文學愛好者的悲哀」。閱讀原著要回到第一文本,就是要閱讀第一手的資料,也意味著要解讀作者本人的著作而不是別人轉述或評論的文字,否則所做出的結論必然存在疏漏。當下,各門學科都在強調回到原著,解讀原著,這是做學問的基本要求,更是實事求是精神的體現。我們在20世紀初期見到的馬恩選集,有些是從俄文本轉譯過來的,今天回頭來看,其中存在著不少對馬恩思想理解不全面的地方,於是依據德文原著重新對他們進行解讀就顯得十分必要。同樣,在文學領域,閱讀原著,把握原作者的思想成為解讀文學作品理解作家的一把有效的鑰匙,創新觀點的形成也離不開對原著的細致分析,當今,許多高校紛紛推出「原著精讀」系列叢書,一方面在倡導閱讀原著的良好風氣同時也是培養學生獨立發現問題的能力。因此也可以說回到原著是對精神文化遺產最好的保存方式。
注釋:
[1]鄭敏:《詩歌與哲學是近鄰——結構—解構詩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第148頁.
[2]王先霈,胡亞敏:《文學批評導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63頁.
李鵬慧,山西長治人,湖南科技大學文藝學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現當代文學批評。
Ⅳ 誰知道美國威廉·威卡洛斯·廉姆斯詩歌《只是想說》英語原文謝謝!
This Is Just to Say
I have eaten
the plums
that were in
the icebox
and which
you were probably
saving
for breakfast
Forgive me
they were delicious
so sweet
and so cold
Ⅳ 對於美國詩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評論,英漢都可以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1883-1963)是20世紀美國最負盛名的幾個詩人之一。威廉斯在談到《荒原》的面世對他個人的影響時說:「對於我,它特別像迎面射來的一顆嘲笑的子彈。我立刻感到它使我後退了20年,我相信的確如此。」在另一處威廉斯把《荒原》的發表看作是詩壇上的晴天霹靂,說「它好像是原子彈落下來,把我們的世界炸開,我們向未知領域作的種種勇敢的突擊被化為灰塵」。艾略特以詩歌創作開辟了西方現代詩壇,以他的美學思想創建起來的英美新批評理論更是雄霸英美詩評論壇和大學文學講堂長達30年之久。然而威廉斯卻認為艾略特是在向後看,同時認為自己應該向前看,即他希望自己能夠創作出純粹美國化的詩歌以抵抗艾略特的創作路線。
威廉斯的父親是英國人,父母移居美國,他算是生在美國的第一代美國人,他終生是個職業醫生,重臨床、重器械,職業與出身造就了這是個現實味十足的詩人。威廉斯不好張揚傳統與觀念上的東西,不願意去謳歌歐洲傳統和文明,也反對精英意識,認為詩歌必須走出象牙之塔回到現實。威廉斯認為只有堅持美國本土精神才是他所要追求的藝術道路。他的這種反歐洲傳統文化的思想表現在他提倡的「只有新的,才是好的」的美國化詩歌理念,而他的另一名言「沒有觀念,除非在事物中」,更是高度概括地表達了威廉斯的詩歌創作原則:丟棄傳統回歸生活,用簡潔明了的意象來表達思想。威廉斯的名篇《紅色手推車》就是在試圖與艾略特的詩歌觀念背道而馳,提倡重新回到現實生活的創作思想指導下於1923年完成的。
Ⅵ 普利策詩歌獎的歷屆獲獎名單
年代 姓名 得獎著作
1922年 埃德溫·阿林頓·羅賓遜
Edwin Arlington Robinson Collected Poems
1923年 埃德娜·聖文森特·米萊
Edna St. Vincent Millay The Ballad of the Harp-Weaver A Few Figs from Thistles Eight Sonnets in American Poetry, 1922. A Miscellany
1924年 羅伯特·弗羅斯特
Robert Frost New Hampshire A Poem with Notes and Grace Notes
1925年 埃德溫·阿林頓·羅賓遜
Edwin Arlington Robinson The Man Who Died Twice
1926年 艾米·洛厄爾
Amy Lowell What's O'Clock
1927年 利奧諾拉·斯貝耶
Leonora Speyer Fiddler's Farewell
1928年 埃德溫·阿林頓·羅濱遜
Edwin Arlington Robinson Tristram
1929年 斯蒂芬·文森特·貝尼特
Stephen Vincent Benet John Browns Body
1930年 康拉德·艾肯
Conrad Aiken Selected Poems
1931年 羅伯特·弗羅斯特
Robert Frost Collected Poems
1932年 喬治·狄龍
George Dillon The Flowering Stone
1933年 阿奇博爾德·麥克利什
Archibald MacLeish Conquistador
1934年 羅伯特·希利爾
Robert Hillyer Collected Verse
1935年 奧德麗·沃德曼
Audrey Wurdemann Bright Ambush
1936年 羅伯特·彼得·特里斯特拉姆·科芬
Robert P.T. Coffin Strange Holiness
1937年 羅伯特·弗羅斯特
Robert Frost A Further Range
1938年 馬里奧·Zaturenska
Marya Zaturenska Cold Morning Sky
1939年 約翰·古爾德·弗萊徹
John Gould Fletcher Selected Poems
1940年 馬克·范多倫
Mark Van Doren Collected Poems
1941年 倫納德·培根
Leonard Bacon Sunderland Capture
1942年 威廉·羅斯·貝內
William Rose Benet The Dust Which Is God
1943年 羅伯特·弗羅斯特
Robert Frost A Witness Tree
1944年 斯蒂芬·文森特·貝內
Stephen Vincent Benet Western Star
1945年 卡爾·夏皮羅
Karl Shapiro V-Letter and Other Poems
1946年 沒有頒發
1947年 羅伯特·洛厄爾
Robert Lowell Lord Weary's Castle
1948年 威斯坦·休·奧登
W. H. Auden The Age of Anxiety
1949年 彼得·維里克
Peter Viereck Terror and Decorum
1950年 格溫多琳·布魯克斯
Gwendolyn Brooks Annie Allen
1951年 卡爾·桑德伯格
Carl Sandburg Complete Poems
1952年 瑪麗安·穆爾
Marianne Moore Collected Poems
1953年 阿奇博爾德·麥克利什
Archibald MacLeish Collected Poems 1917-1952
1954年 西奧多·羅特克
Theodore Roethke The Waking
1955年 沃利斯·斯蒂文斯
Wallace Stevens Collected Poems
1956年 伊麗莎白·碧許
Elizabeth Bishop Poems - North & South
1957年 理查德·威爾伯
Richard Wilbur Things of This World
1958年 羅伯特·佩恩·沃倫
Robert Penn Warren Promises Poems 1954-1956
1959年 斯坦利·庫尼茲
Stanley Kunitz Selected Poems 1928-1958
1960年 威廉·德威特·斯諾德格拉斯
W. D. Snodgrass Heart's Needle
1961年 菲莉斯·麥金利
Phyllis McGinley Times Three Selected Verse From Three Decades
1962年 亞蘭·杜根
Alan Dugan Poems
1963年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Pictures from Breughel
1964年 路易斯·辛普森
Louis Simpson At The End Of The Open Road
1965年 約翰·貝里曼
John Berryman 77 Dream Songs
1966年 理查德·埃伯哈特
Richard Eberhart Selected Poems
1967年 安妮·塞克斯頓
Anne Sexton Live or Die
1968年 安東尼·赫克特
Anthony Hecht The Hard Hours
1969年 喬治·奧本
George Oppen Of Being Numerous
1970年 理查德·霍華德
Richard Howard Untitled Subjects
1971年 威廉·史坦利·默溫
William S. Merwin The Carrier of Ladders
1972年 詹姆士·萊特
James Wright Collected Poems
1973年 馬克辛·庫敏
Maxine Kumin Up Country
1974年 羅伯特·洛厄爾
Robert Lowell The Dolphin
1975年 蓋瑞·施耐德
Gary Snyder 《龜島》
1976年 約翰·阿什伯雷
John Ashbery Self-Portrait in a Convex Mirror
1977年 詹姆斯·梅里爾
James Merrill Divine Comedies
1978年 霍華德·內梅羅夫
Howard Nemerov Collected Poems
1979年 羅伯特·佩恩·沃倫
Robert Penn Warren Now and Then
1980年 唐納德·賈斯蒂斯
Donald Justice Selected Poems
1981年 詹姆士·斯凱勒
James Schuyler The Morning of the Poem
1982年 西爾維婭·普拉斯
Sylvia Plath The Collected Poems
1983年 高爾韋·金內爾
Galway Kinnell Selected Poems
1984年 瑪麗·奧利弗
Mary Oliver American Primitive
1985年 卡羅林·凱澤
Carolyn Kizer Yin
1986年 亨利·泰勒
Henry Taylor The Flying Change
1987年 麗塔·達夫
Rita Dove Thomas and Beulah
1988年 威廉·梅瑞迪斯
William Meredith Partial Accounts New and Selected Poems
1989年 理查德·韋爾伯
Richard Wilbur New and Collected Poems
1990年 查爾斯·西米克
Charles Simic The World Doesn't End
1991年 莫娜·范杜因
Mona Van Duyn Near Changes
1992年 詹姆士·塔特
James Tate Selected Poems
1993年 路易絲·格拉克
Louise Gluck The Wild Iris
1994年 尤瑟夫·科曼亞卡
Yusef Komunyakaa Neon Vernacular New and Selected Poems
1995年 菲力普·樂文
Philip Levine The Simple Truth
1996年 喬里·格雷厄姆
Jorie Graham The Dream of the Unified Field
1997年 麗澤·米勒
Lisel Mueller Live Together New and Selected Poems
1998年 查爾斯·萊特
Charles Wright Black Zodiac
1999年 馬克·斯特蘭德
Mark Strand Blizzard of One
2000年 C.K.·威廉斯
C.K. Williams Repair
2001年 斯蒂芬·鄧恩
Stephen Dunn Different Hours
2002年 卡爾·丹尼斯
Carl Dennis Practical Gods
2003年 保羅·馬爾登
Paul Muldoon Moy Sand and Gravel
2004年 弗朗茲·萊特
Franz Wright Walking to Martha's Vineyard (ISBN 0375415181)
2005年 Ted Kooser
Ted Kooser Delights & Shadows
2006年 Claudia Emerson
Claudia Emerson Late Wife
2007年 Natasha Trethewey
Natasha Trethewey Native Guard
2008/ Robert Hass 羅伯特·哈斯 /Time and Materials 《時與物》/Ecco/HarperCollins
2008/ Philip Schultz 菲利普·舒爾茨/Failure《失敗》/ Harcourt
2009/ W.S. Merwin W·S·默溫/ The Shadow of Sirius 《天狼星陰影》/Copper Canyon Press
2010/ Rae Armantrout 雷·阿爾曼特勞特 /Versed 《精韻》/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2011/ Kay Ryan 凱·瑞恩 /The Best of It: New and Selected Poems 《新詩加精選》/Grove Press
2012/Tracy K Smith 特蕾茜·K·史密斯/life On Mars《火星生活》
Ⅶ 用弗洛伊德的觀點分析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的The use of force
呵呵,我也要考這個,難道我們是校友嗎?
Ⅷ 有沒有人知道美國詩人威廉姆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
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魯瑟福德城的一個商人的家庭。在他少年時期隨同母親和哥哥去往歐洲生活。1902年考入賓夕法尼亞大學,結識了埃茲拉.龐德和希爾達.杜利特爾,這段友誼給了他的詩歌創作的激情。從賓夕法尼亞大學畢業後取得醫學學位。又去德國萊比錫大學進修。他的一生主要是行醫,直到50年代才退休。業余從事詩歌創作,也寫小說和評論文章。 威廉斯在文學創作上曾受大學時期的好友埃茲拉· 龐德和其他意象派作家的影響,同時繼承了惠特曼的浪漫主義傳統,並在詩歌形式方面進行了實驗,發展了自由詩體。他反對感傷主義的維多利亞詩風,堅持「美國本色」,力求用美國本土語言寫作,很少使用普通讀者所不熟悉的詞彙。1950年獲全國圖書獎,1952年獲博林根獎金,並被聘為國會圖書館詩歌顧問。他的主要作品有長篇敘事詩《佩特森》(1963年全部發表),它以新澤西州一小城的歷史和社會生活為背景,反映美國的文化和現代人的風貌,是當代美國哲理詩的代表作品之一。
被稱為美國後現代主義詩歌的鼻祖。
Ⅸ 曼尼福的《夢魘》詩歌
外國詩選家編輯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
本詩集共收錄了著名翻譯家李文俊先生歷年來的譯詩126首,涉及65位詩人,主要來自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幾個英語國家,另有一小部分是西班牙、以色列、奈及利亞等國家的詩人。其中既有文學史上殿堂級的人物,例如勃朗寧、哈代、王爾德、福克納、聶魯達、沃萊·索因卡等,也有在現代詩壇留下深刻烙印的詩人,例如龐德、伊麗莎白·畢肖普、泰德·休斯、西爾維婭·普拉斯,還有對詩歌的文本形式作出了大膽的實驗性探索的詩人,例如e.e.肯明斯、萊昂內爾·吉恩斯,以及民謠搖滾明星萊昂納德·科恩等。[1]
目錄
1內容簡介
2目錄
1內容簡介
編輯
本書收集整理了翻譯家李文俊不同時期的詩歌譯作共128首,涉及65位詩人,這些詩人不僅來自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幾個主要的英語國家,也來自西班牙、以色列、奈及利亞等國;不僅有托馬斯·哈代、勃朗寧、王爾德、福克納這樣文學史上響亮的名字,更多的是像威廉·卡洛斯·威廉斯、華萊士·史蒂文斯、伊麗莎白·畢肖普、西爾維婭·普拉斯、泰德·休斯等在現代詩壇留下深刻烙印的作者,還有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哈娃·平哈斯-科恩等在當今文壇備受關注的人物,甚至還收錄了著名的民謠搖滾歌手萊昂納德·科恩的作品,是一本了解現代英語詩歌的優秀讀物。
2目錄
編輯
J.S.曼尼福(1915—1985)
1. 夢魘_1
A.D.霍普(1907—2000)
2. 新娘_7
3. 病床_9
亨利·勞森(1867—1922)
4. 街上的面龐_13
克里斯托弗·布倫南(1870—1932)
5. 因為她會問_21
約翰·肖·尼爾森(1872—1942)
6. 愛情正在來臨_25
肯尼斯·斯萊塞(1901—1971)
7. 天外來客_29
威廉·哈特-史密斯(1911—1990)
8. 當你撫觸 _35
羅斯瑪麗·多布森(1920—2012)
9. 等待召喚_39
班卓·帕特森(1864—1941)
10. 雪河之子_43
朱迪斯·賴特(1915—2000)
11. 無名花 _53
約翰·肖·尼爾森(1872—1942)
6. 愛情正在來臨_25
肯尼斯·斯萊塞(1901—1971)
7. 天外來客_29
威廉·哈特-史密斯(1911—1990)
8. 當你撫觸 _35
羅斯瑪麗·多布森(1920—2012)
9. 等待召喚_39
班卓·帕特森(1864—1941)
10. 雪河之子_43
朱迪斯·賴特(1915—2000)
11. 無名花 _53
12. 夜鷺_55
13. 琴鳥_57
布魯斯·道(1930—)
14. 舍棄汽車_61
15. 存在_63
16. 不行_65
傑弗里·佩奇(1940—)
17. 我枕邊的腦袋_69
18. 路景_71
19. 凌晨四至六時之間_72
20. 發現_74
21. 維利耶-布列東涅的墓誌銘_76
22. 靜靜的聽筒_78
大衛·坎貝爾(1915—1979)
23. 夜播_83
24. 霜凍的日子_85
25. 城市規劃_86
26. 母與女_88
27. 艾爾斯利 _89
28. 狐狸_90
奧斯卡·王爾德(1854—1900)
29. 虛擲的年華_95
30. 航行印象_97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1939—)
31. 賽壬之歌(外三首)_101
32. 「睡」的變奏_104
33. 在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的一夜_106
34. 最初,我有幾個世紀_110
35. 大街上,愛情_113
36. 治療者_117
瑪格麗特·艾維森(1918—2007)
37. 在失業的季節里_123
阿爾弗雷德·珀迪(1918—2000)
38. 一個印第安村落遺址_129
萊昂內爾·吉恩斯(1937—)
39. 同黨_135
帕特里克·萊恩(1939—)
40. 野馬_139
菲麗絲·韋伯(1927—)
41. 嫉恨的種子 _143
厄爾·伯尼(1904—1995)
42. 她是_147
歐文·萊頓(1912—2006)
43. 高效能望遠鏡_153
萊昂納德·科恩(1934—)
44. 贈安妮_157
多蘿西.李夫西(1909—1996)
45. 傷悼_161
46. 孩子們的信 _165
47. 不請自來的人_167
莫琳·海里斯(1943—)
48. 又是夏娃_171
49. 我們眾生之母_172
艾德麗安·里奇(1929—2012)
50. 天象儀_177
51. 歌 _181
52. 生活的必需_183
53. 潛入沉船_187
華萊士·史蒂文斯(1879—1955)
54. 觀察烏鶇的十三種方式_195
55. 彼得·昆斯彈奏古琴_200
56. 星期天早晨_206
57. 瓮的傳說_215
58. 一個高音調的基督教老太太_216
伊麗莎白·畢肖普(1911—1979)
59. 一種藝術_221
60. 人蛾_223
德爾莫·舒瓦茨(1913—1966)
61. 在柏拉圖的洞窟里,在一張光禿禿的床上_229
62. 笨重的熊與我同行_231
唐納德·霍爾(1928—)
63. 踢樹葉_237
64. 死亡機器里的人 _246
簡·肯庸(1947—1995)
65. 高士_251
66. 傷悼_253
67. 它匆匆進來,匆匆地說_254
希爾達·杜利特爾(1886—1961)
68. 勒忒河_259
69. 群星在紫光中盤旋_261
70. 奧里亞德_262
71. 熱_263
e.e.肯明斯(1894—1962)
72. 在我從未到過之處_267
73. 柏拉圖告訴過_269
埃茲拉·龐德(1885—1972)
74. 這是一小時_273
75. 花園_274
76. 地鐵車站_275
羅伯特·潘·沃倫(1905—1989)
77. 深夜讀書,水銀柱不斷下降 _279
78. 紅尾鷹與少年時代的火堆_292
西爾維婭·普拉斯(1932—1963)
79. 邊緣 _303
80. 話語_305
羅伯特·弗羅斯特(1874—1963)
81. 不遠也不深_309
82. 火與冰_311
埃德加·李·馬斯特斯(1868—1950)
83. 《匙河集》_315
84. 理查·波恩_317
卡爾文·赫頓(1932—2001)
85. 遙遠的鼓聲 _321
路易斯·辛普森(1923—2012)
86. 美國詩歌 _325
羅賓森·傑弗斯(1887—1962)
87. 黃昏的退潮_329
西奧多·羅特克(1908—1963)
88. 天竺葵_333
埃德加·愛倫·坡(1809—1849)
89. 致海倫_337
90. 長眠者_339
91. 致一位在天國的人_343
92. 黃金國_345
93. 孤獨_347
瑪克辛·庫明(1925—)
94. 你來到熊的家鄉_351
丹妮絲·萊弗托夫(1923—1997)
95. 啞巴_359
拉里·沃依沃德(1941—)
96. 廢棄的廄棚_365
卡爾·桑德堡(1878—1967)
97. 霧_371
艾米·洛威爾(1874—1925)
98. 俳句(兩首)_375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1883—1963)
99. 紅色手推車 _379
瑪麗安·摩爾(1887—1972)
100.致蝸牛_383
哈特·克萊恩(1899—1932)
101.橋 _387
阿奇博爾德·麥克利什(1892—1982)
102.詩的藝術_391
威廉·福克納(1897—1962)
103.我的墓誌銘_395
104.綠枝_396
105.海倫_397
佚名
106.周小姐在自助餐廳里寫詩_399
沃萊·索因卡(1934—)
107.安魂曲_405
108.電話交談 _409
安東尼奧·馬查多(1875—1939)
109.那青青的山_417
110.索里亞的田野_418
111.長裙曳過崎嶇的土地 _419
古斯塔沃·阿道弗·貝克爾(1836—1870)
(選自《韻詩集》)
112.微風_423
113.什麼是詩_424
114.嘆出的是氣_425
115.灰色的燕子_426
116.你是暴風雨_428
117.咆哮的巨浪_429
塔米爾·格林伯格(1959—)
118.憂傷 (三首)_433
哈娃·品哈斯-科恩(1955—)
119.她的聲音_443
120.地方_446
121.別的_449
122.疆域_450
托馬斯·哈代(1840—1928)
123.「啊,是你在我的墳上挖掘么?」 _455
阿爾弗雷德·諾伊斯(1880—1958)
124.強盜_461
羅伯特·勃朗寧(1812—1889)
125.我上一位公爵夫人_471
西格夫里·薩松(1886—1967)
126.大合唱_477
泰德·休斯(1930—1998)
127.神學_481
巴勃魯·聶魯達(1904—1973)
128.告別西蓋羅斯_485[2]
Ⅹ 關於現代繪畫藝術對於美國詩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影響
威廉斯與畫家
在眾多的歐美藝術家和畫家中,杜尚對威廉斯產生的極大影響不容忽略。1915 年,杜尚從法國移居到美國,很快便成為沃爾特·阿倫斯伯格沙龍最引人注目的人物。威廉斯和史蒂文斯常去Arensberg工作室欣賞杜尚的畫作。威廉斯(Williams, 1967:136)也承認,盡管他不能極為敏銳地領會杜尚的畫,但卻使他心緒不寧,十分著迷。實際上,威廉斯比其他美國畫家、作家更能較為深刻地領會杜尚的作品和思想,並從中獲益匪淺。因為從小聆聽著法語長大的威廉斯是惟一能自如、流利地用法語與杜尚進行交流的作家。
威廉斯首先注意到杜尚作品標題的獨特。例如,杜尚的一幅題名為《泉》(Fountain)的畫面上實際上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尿壺。杜尚之所以用富有詩意的《泉》命名他的作品,主要是為了吸引觀者的注意力,激起他們的興致。杜尚經常對標題十分重視和感興趣,他把標題視為藝術作品中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部分。他認為「特定詞語的意義中有種類似爆炸的東西,他們比詞典中的意義更具有價值。」 (Marling, 1982:57) 杜尚對作品標題的情有獨鍾促使威廉斯對詩歌標題的作用重新思考。於是,威廉斯也開始把標題視為詩歌創作的工具。他通過重新投射詩歌的語境把讀者引到一個新的構架中去。例如,他的《一個機車的舞會的序曲》(Overture to a Dance of Locomotive),《獻給孤獨弟子》(To a Solitary Disciple),《願望頂樓》(The Attic Which Is Desire)這些奇特的標題就緊緊地抓住了讀者的注意力。
此外,在威廉斯的作品中,我們還可以尋覓到杜尚的「現成物體變換法」(readymade)的蹤跡。(Macleod,2000:210) Readymade是達達派(Dadaist)開創的一個著名的藝術形式。在創作readymade 的過程中,藝術家將常見的物體放在不常見的環境中,即換位,造成一種強烈奇特的氣氛。上文提及的杜尚的《泉》便是典型的readymade藝術形式的作品。不難想像,再平常不過的便池,作為一件藝術作品被放置在展覽館里,在當時引起的轟動是可想而知的。這恰恰是藝術家所要追求的。威廉斯把這種Readymade藝術手法所造成的強烈而奇特的藝術效果移植到詩歌創作,例如,《紅色手推車》展示「車、水、雞」三個沒有任何聯系、朴實無華的意象來表現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一個景象和生活畫面,讀者會情不自禁地從中悟出:最平凡、最司空見慣事物中最具樸素美。而這恰好是這首小詩的動人之處和魅力所在。這也是威廉斯所認為的「任何事物都可入詩」(A poem can be made of anything.)的真實寫照。(Halter, 1994:13)
盡管威廉斯開始了文學創作生涯,可是做畫家的念頭還時常縈繞在其心頭,久久不舍放棄。與此同時,一位美國著名畫家又時常懷著當作家的雄心,這個畫家就是威廉斯的第一個最親密的朋友查爾斯·德穆思(Charles Demuth)。威廉斯與德穆思志趣相投、志同道合,以及對現代主義持有相同的理解和看法使他們成為終生密友。而且,通過德穆思的介紹引見,威廉斯結識了許許多多畫界和文學界的朋友。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德穆思把威廉斯引入了紐約現代派前衛派的圈內。威廉斯為了表達他對德穆思的敬意,他把其詩作《春天及一切》(Spring and All)奉獻給了德穆思。而德穆思也將自己的繪畫作品《機器》(Machinery)和《我看見金色的5字》(I Saw the Figure 5 in Gold)奉獻給摯友威廉斯。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德穆斯的未來主義繪畫作品《我看見金色的5字》是在讀了威廉斯的詩作《巨大的數字》(The Great Figure)這首詩作之後,靈感大發,創作而成。畫面上三個醒目的金色的5字非常奪目。最大的5字占滿了整個畫面,似乎正從我們眼前飄過,第二和第三個5字退後退遠作為畫面背景,一下子把人們的注意力集中在中心,營造了深遠、緊張、速度、運動的不穩定感,整個畫面充滿了視覺張力。有趣的是,這幅畫營造的氣氛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是畫家德穆斯採納了威廉斯「運用重疊的畫面」的建議所獲得的。(Halter, 1994:102)
此外,威廉斯一生中收集了德穆思、哈特利、希勒等很多畫家的作品。在閑暇之餘,他便欣賞、體味、研究這些畫作,並根據這些繪畫來創作詩歌。盡管威廉斯在其後期作品中從未停止探索現代主義,但他對古典繪畫的濃厚興趣仍絲毫未減。例如,他的詩集《來自布魯蓋爾的畫》(Pictures from Breugel) 中的全部詩作都是基於他最喜愛的畫家布魯蓋爾的畫而創作的,如《舞蹈》(The Dance)、《孩子的游戲》(Children』s Games)、《盲人的寓言》(Parable of the Blind)等等。威廉斯試圖在這些詩中表現布魯蓋爾在其畫中所要體現的效果。事實上,在威廉斯的不少詩作中,我們都可尋覓到他最喜愛的畫家或藝術家作品的影子。如,《幼小的美國梧桐》(Young Sycamore)使我們聯想到阿爾弗雷德·斯泰格利茨的攝影作品《春天陣雨》(Spring Showers)、《古典景象》(Classic Scene)使我們聯想到查爾斯·希勒的畫《古典風景》(Classic Landscapes)。
3. 詩與畫的結合
3.1威廉斯與立體主義
「畫家率先進行現代主義的革新探索,因而繪畫是藝術形式的先鋒。現代派作家經常效仿視覺藝術,進行文學實驗性創作嘗試。因此,倘若對現代藝術最基本的知識都一無所知,就無法透徹地理解現代主義文學的發展。」(Macleod,2000:194) 這恰好與威廉斯在其自傳中所說的:「正是塞尚和印象派追隨者的作品開創了斯泰因(Stein)、喬伊斯(Joyce)和許多其他作家的時代。」(Williams,1967:380)具有異曲同工之處。
十九世紀末,西方繪畫界興起了一種新的理念:將形、色等繪畫元素從寫實形象中抽象出來,去重新塑造或表現與自然不同的內心視象。二十世紀初,畢加索和勃拉克創造出一種與傳統法規相去甚遠的、全新的繪畫語言:用塊面結構關系來分析物體,表現體面的重疊、交錯。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畫給觀眾的真正印象是非「立體」的,因為一切物象的碎片均給鋪陳在畫布的「平面」上,其背景並無縱深感。理論上,畫家要使觀眾對分成小立方塊的物體作「面面觀」,時而瞥見一物之左側,時而瞥見一物之右側。於是,以畢加索、勃拉克為代表的「立體主義」繪畫逐漸興起,它的興起標志著現代繪畫進入一個嶄新階段。
早期的立體主義被稱為「分析立體主義」(Analytical Cubism)。逐漸地,這種「分析立體主義」的手法走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於是畫中的立方體變成了扁平的方形而相互重疊。繼而三角形,長方形,字母和單詞等等元素出現於畫面,並且真正的物體,如一張香煙包裝紙,一片音樂或者一篇報紙文章出現於畫面。終於,物體的原形或部分或全部重現於畫面,而穿插閃躲於幾何構圖之間。色彩也有沉悶的單色變為鮮艷的的復色。這時候,「綜合立體主義」(Synthetic Cubism)便登上了歷史舞台。總之,立體主義主張把許多不同視點的視象在一幅畫面中同時呈現出來,並把一切物象加以主觀的組合。立體派主張抵抗純粹的抽象觀念,但又努力與那些非模仿卻又與現實相聯的藝術形式的關鍵問題達成妥協的這些藝術觀點深深地吸引著威廉斯,並對其詩風產生一定的影響。
例如,《辯論者》(The Disputants)就明顯地帶有立體派的痕跡。在詩中威廉斯運用了立體主義畫派的表現手法,按照立體主義畫派的空間系統法則,將看似零亂,交織組合在一起的立體靜物畫展示給讀者——碗、樹枝、葉穗、花瓣、花尖、叉子、麵包屑和盤子。並讓讀者根據對這些零亂的物體用思維把它們在頭腦中「綜合」成整個物體。
詩人在這里運用了自然解體的分解形式,將這些物體分解為各種幾何切面,然後加以主觀的組合,利用相互間的重疊、交錯,把物體的不同面組合在同一畫面上,從而達到了立體主義畫派所追求的四維空間。在這種切割、分解、交織中「花鎮定自若」,而在桌邊邊喝咖啡邊冷靜地交談者與花卉取得了一致性,在零亂中獲取冷靜,並形成了畫面的中心。這種「以靜制動」,使「高談闊論家如綜藝節目那樣弱不經風」。此處讀者也進入了創作過程,在這種智力游戲般的藝術中,對藝術的一種非社會性的個人思維方式闖入了繪畫的創作與欣賞。客觀的視覺藝術朝著主觀的觀念藝術迅疾轉化。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讀這首詩時,就會感覺到詩中的物體之間的關系看上去不像是顯示主義畫中的那樣有秩序、有條理的組合。那是因為在立體畫派中,畫面中各個單位的空間獨立性是依照有效的視覺手段確定下來的,而立體主義畫派所使用的有效手發之一,就是重合法。通過重合法描繪出來的事物都是透明的。這使他的詩作格外具有獨特性和現代性。
3.2威廉斯與未來主義
未來主義是歐洲藝術和文學的一次前衛派運動,未來主義藝術家認為,藝術的演變和人類歷史的演變一樣,是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他們對傳統舊文化藝術實施了最猛烈地抨擊,並試圖將其摧毀。「向舊世界宣戰,摧毀一切現代的文明形式,創造和表現一個新世界——一個充滿運動、速度、動能的新世界,乃是未來主義藝術的根本精神。」(河清,1998:5)未來主義藝術作品所要表現的都是現代生活的新題材,與過去的舊題材無關:「必須清除一切陳舊的主題,以表現我們的、驕傲狂熱的旋渦般的生活。」 (河清,1998:12) 未來主義畫家最愛的題材是火車和汽車的疾駛,飛機的穿梭,車站和節慶的喧鬧,夜晚的電燈光等。
未來主義的觀念在威廉斯的詩作里表現得淋漓盡致。例如,威廉斯在「巨大的數字」這首詩中,以極其感嘆的筆調,描繪了他在回家的路上,目睹一輛印著金色5字的紅色救火車疾馳而過給他留下極其深刻的瞬間印象的奇妙感覺。夜雨、疾馳的紅色救火車,巨大的金色的數字5,鑼聲緊敲,警報尖鳴,車輪隆隆,相互交織在一起,在讀者面前展現出一系列清晰鮮明的視覺印象:紅色的救火車,金色數字5呈灰暗色調的夜雨中,巨大的金色5字不停地閃耀,更增加了緊張、速度、運動的不穩定感,使整個畫面充滿了視覺張力,構成了一幅典型的充滿未來主義理念的畫面:「一切都在(運)動,一切都在賓士,一切都在迅速變遷。」 (河清,1998:6) 同時,體現出現代社會生活的速度,體現了未來主義藝術所提倡的的根本精神——創造和表現一個新世界 —— 一個充滿活力、運動、速度、動能的新世界。這一瞬間的印象太突然、太深刻了,於是威廉斯從口袋裡掏出紙即興寫下了這首詩歌。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畫家德穆斯(Charles Demuth)在讀了威廉斯的這首詩作之後,深受啟發,於是創作出一幅未來主義的繪畫作品《我看見金色5字》(I Saw the Figure 5 in Gold)。
4. 結束語
威廉斯曾告訴他的采訪者說「我很想成為一名畫家。它一定至少給我作為詩人同樣多的滿足。」(Marling,1982:35) 他還曾說「要不是運送手稿比運送潮濕的油畫帆布容易的話,我肯定會成為一個畫家的。」(Marling,1982:1) 聽起來這似乎是句玩笑話,但不難看出,威廉斯對繪畫的鍾愛和留戀,盡管他最終選擇從事詩歌、小說和劇本創作。威廉斯對繪畫藝術的熱愛,以及割捨不斷繪畫情結對其一生的文學詩歌創作生涯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