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臨死寫的詩句
⑴ 魯智深死後那首詩是什麼意思啊
魯智深死前所寫的詩內容為:
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
忽地頓開金枷,這里扯斷無專鎖。
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意思為:第一句是描述自己一生的性格,平生魯莽行事,不修善事,生平做了很多殺人放火之事。第二句是佛家所說的解脫,人總是會在某個瞬間就醒了,就如同大徹大悟一樣,明白了之前所堅持的都是錯的,既對僧人來說死是一種解脫。最後一句可能是聽到錢塘江的潮信,自己大徹大悟的意思,才明白我只是我。
拓展資料:
魯智深為梁山革命了一輩子,大概也是在五十歲的時候,某天,忽然上級要他不幹了。要他放棄他喜愛的事業,要他休息,他想去想來,後來他想清楚。
,就坐在禪椅上不動了,有詩頌曰:平屬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里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魯智深悟了,成了正果。
⑵ 誰知道《新水滸傳》中,魯智深臨終前寫的那首詩的內容
樓上說得對補充下還有一個是一個和尚說的。 魯智深魯智深,起身自綠林。兩只放火眼,一片殺人心。忽地隨潮歸,果然無處跟尋。咄!解使滿空飛白玉,能令大地作黃金
⑶ 求魯智深圓寂時做的那首詩
魯智深圓寂時作的是偈。《水滸傳》第一百十九回魯智深臨終作偈道:
原文:
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枷,這里扯斷玉鎖。
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譯文:我平生做人並不做善事,只喜歡殺人放火。現在卻忽然頓時領悟到名利都只是虛妄,在這時掙脫了名利的束縛。
自己的困惑像被洶涌的錢塘潮席捲而去,知道了自己是誰,並且也明白了人生的根本。
魯智深是在生擒方臘以後在杭州六和寺圓寂了。魯智深很相信他的師父師智真長老。智真長老早在五台山就說過魯智深可功德圓滿,並留給他四句偈言:逢夏擒,遇臘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
當魯智深在杭州六和寺聽到錢塘江潮水,原以為是戰鼓。小僧人告訴他這是潮信,猛然聽見潮信二字,再聯系自己擒夏侯成、捉方臘的經歷,魯智深恍然大悟,對智真長老的法語深信不疑。
他詢問小僧,圓寂是啥意思,人家說圓寂就是死。魯智深說死就死吧,魯智深沐浴更衣,法堂焚香,而後坐在禪椅上就圓寂了。
(3)魯智深臨死寫的詩句擴展閱讀
魯智深原名魯達,是關西人氏。他早年在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種諤)麾下從軍,積功至關西五路廉訪使。後來,小種經略相公(種師道)鎮守渭州,麾下卻沒有將領幫護。老種便將魯達調撥到渭州,讓他在小種的經略府擔任提轄官。
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惡霸鎮關西,為了躲避官府緝捕便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智深。後又因搭救林沖,流落江湖,與楊志、武松一同在二龍山落草。
三山聚義後加入梁山泊,排第十三位,上應天孤星,擔任步軍頭領。他在征四寇的戰役中累立戰功,生擒方臘後在杭州圓寂,追贈義烈昭暨禪師。
書中外貌描寫:
只見一個大漢大踏步竟入來,走進茶坊里。史進看他時,是個軍官模樣。但見頭裹芝麻羅萬字頂頭巾,腦後兩個太原府紐絲金環,上穿一領鸚哥綠紵絲戰袍,腰系一條文武雙股鴉青絛,足穿一雙鷹爪皮四縫干黃靴。
生得面圓耳大,鼻直口方,腮邊一部落腮鬍須。身長八尺,腰闊十圍。
⑷ 魯智深死的時候寫了哪首詩
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
忽地頓開金繩,這里扯斷玉鎖。
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⑸ 水滸傳中魯智深死前寫的詩是什麼全文
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里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⑹ 魯智深死的時候寫的一首詩
魯智深自己留詩為:
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
忽地頓開金繩,這里扯斷玉鎖。
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另外智真長老的預言為:
逢夏而擒,遇臘而執。
聽潮而圓,見信而寂。
⑺ 魯智深臨死的時候那首詩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平時不做好事,只喜歡殺人放火,然而到了時機地點,忽然參悟,潛心修煉,錢塘江潮信到來的時候,才知道我是我。
臨死前的詩: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里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故事詳情:
第90回,宋江與眾將同魯智深來到五台山參見智真長老,求問前程,智真長老先寫了四句偈語給宋江,然後:「喚過智深近前道:『吾弟子此去,與汝前程永別,正果將臨也!與汝四句偈,去收取終身受用。』偈曰:『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魯智深拜受偈語,讀了數遍,藏在身邊,拜謝本師。」
後來,魯智深在萬松林里活捉了夏侯成;後來又生擒了方臘,正應了「逢夏而擒,遇臘而執」。及至一百一十九回在六合寺,半夜忽聽得錢塘江潮信響,想起智真長老所贈偈言中有「聽潮而圓,見信而寂」之語。
於是頓悟,「又問寺內眾僧處討紙筆,寫了一篇頌子,去法堂上捉把禪椅,當中坐了。焚起一爐好香,放了那張紙在禪床上,自疊起兩只腳,左腳搭在右腳,自然天性騰空。比及宋公明見報,急引眾頭領來看時,魯智深已自坐在禪椅上不動了。
(7)魯智深臨死寫的詩句擴展閱讀
魯智深圓寂:
魯智深雖為佛門中人,可憐的是不知圓寂為何意,智真長老贈他的偈語,感覺生性拗口,這也和他率真而為的個性相關,也就沒有理會,只是記在心裡,不曾理解。
就在他死前的一晚,就請教過六和寺中的小和尚,圓寂究竟是為何意,小和尚答:「佛陀之死為收迷界之化用,而入悟界,既已圓滿諸德,寂滅諸惡,故稱圓寂,民間說法就是僧尼之死。」
到此是魯智深他理解的「果」,那什麼又是「因」呢。聽潮而圓,見信而寂。潮信,圓寂。
也許就是他聽到的那如戰鼓聲聲的錢塘江潮信吧。同樣是請教六合寺的小和尚,他只知這江上之潮更,喚作江潮,卻是不知為何喚作潮信。
小和尚答:「這潮信分日夜兩番准時到來,從未提前或延後,今天正好是八月十五日,這潮頭應於三更子時到來,果不其然,這潮頭准時准刻到來,因從不失信,謂之潮信。」
早前他拜訪智真長老(他師傅),求問前程,智真長老曾說:「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說他現下雖然凶頑,日後正果非凡。
修佛的人有一招很厲害,頓悟,無論你修行多久,沒那種悟性,始終都是參不透。死對於魯智深來講,也許就是一種解脫。
⑻ 《水滸傳》中魯智深死前寫的詩是什麼
【原文】:
平生不修善果,
只愛殺人放火。
忽地頓開金枷,
這里扯斷玉鎖。
錢塘江上潮信來,
今日方知我是我。
⑼ 「魯智深圓寂時」留下的一首詩
「魯智深圓寂時」留下的一首詩: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里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⑽ 魯智深死前詩
臨死前的詩: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里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意思是:平時不做好事,只喜歡殺人放火,然而到了時機地點,忽然參悟,潛心修煉,錢塘江潮信到來的時候,才知道我是我。
故事詳情:
接受朝廷招安後,他跟隨宋江南征北戰立功無數,特別是在圍剿方臘的戰斗中,先擒拿方的大將夏候成,接著活捉方臘立下首功。宋江勸他還俗做官,被他拒絕,而且說了句極有寓意的話:「灑家心已成灰,不願做官,只圖尋個凈了去處,安身立命足矣。」
見他如此消沉又勸他主持名山大寺,魯智深還是拒絕:「都不要,要多也無用,只圖個囫圇屍首,便是強了。」這幾句話好像他有所感,料到以後的結局。
路過五台山便隨宋江一道來拜見師傅,師傅開口說了句「徒弟一去數年,殺人放火不易。」弄得兩人尷尬不已,臨別又贈言語:「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
也許是殺人太多良心難安,也可能受師指點而看破紅塵,不久就到杭州的六和寺再度出家。一天夜裡突聞戰鼓大響,以為有什麼緊急情況,摸了禪杖大喊著跳出來,嚇得寺廟眾僧不知所措,結果是虛驚一場,原來是錢塘江潮水響聲。
魯智深是關西人不知浙江潮信,聞聽後拍掌大笑:「俺師傅智真長老,曾囑咐與我四句偈言:逢夏而擒,我在萬松林捉了夏候成;遇臘而執,我生擒了方臘;今日應了潮信,俺想既逢潮信合當圓寂。」
又問眾僧「圓寂」是什麼?當得知圓寂就是死時,便笑道:「既然死叫著圓寂,灑家今已必當圓寂,煩與俺燒桶熱水,灑家要沐浴。」洗好後安排人去告訴宋江,自己就打坐在椅子上,說了人生最後一句話:「今日方知我是我。」真的圓寂了。
(10)魯智深臨死寫的詩句擴展閱讀
魯智深圓寂:
魯智深雖為佛門中人,可憐的是不知圓寂為何意,智真長老贈他的偈語,感覺生性拗口,這也和他率真而為的個性相關,也就沒有理會,只是記在心裡,不曾理解。
就在他死前的一晚,就請教過六和寺中的小和尚,圓寂究竟是為何意,小和尚答:「佛陀之死為收迷界之化用,而入悟界,既已圓滿諸德,寂滅諸惡,故稱圓寂,民間說法就是僧尼之死。」
到此是魯智深他理解的「果」,那什麼又是「因」呢。聽潮而圓,見信而寂。潮信,圓寂。
也許就是他聽到的那如戰鼓聲聲的錢塘江潮信吧。同樣是請教六合寺的小和尚,他只知這江上之潮更,喚作江潮,卻是不知為何喚作潮信。
小和尚答:「這潮信分日夜兩番准時到來,從未提前或延後,今天正好是八月十五日,這潮頭應於三更子時到來,果不其然,這潮頭准時准刻到來,因從不失信,謂之潮信。」
早前他拜訪智真長老(他師傅),求問前程,智真長老曾說:「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說他現下雖然凶頑,日後正果非凡。
修佛的人有一招很厲害,頓悟,無論你修行多久,沒那種悟性,始終都是參不透。死對於魯智深來講,也許就是一種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