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碑詩句
⑴ 白馬馱經事已空,半碑殘剎見遺蹤。是誰的詩句。
宿白馬寺
[唐] 張繼
白馬馱經事已空,斷碑殘剎見遺蹤。
蕭蕭茅屋秋風起,一夜雨聲羈思濃。
⑵ 岳飛墓碑前的詩句是什麼
這是秦檜跪像背後岳飛墓闕上的楹雲:「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忠骨指岳飛的屍骨
佞臣指奸臣秦檜、張俊等
上聯「青山有幸埋忠骨」寫此地以能埋岳飛而感到有幸;
下聯「白鐡無辜鑄佞臣」寫岳飛墳前以白鐡鑄造的秦檜夫婦像, 不罵二人而寫白鐡之無辜, 因二人而日夜為人所唾罵。
對聯所用到「青山有幸」和「白鐵無辜」,「青山」和「白鐵」本是死物,根本就不會「有幸」,也不會「無辜」,但經聯子這樣一些,天地萬物彷彿都有了人性!青山本忌墳頭,因為這會壞「風水」,但聯中卻說「青山有幸埋忠骨」,這就好比連山神都為忠臣而感動,寧可壞自己風水,也要做忠臣鄰居!下一句「白鐵無辜鑄佞臣」也是同出一理!可見世界也為忠臣而感慨!
⑶ 中國歷史上最悲壯的詩句是哪句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里人
寄語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憑君莫話封侯事 一將功成萬骨枯
殘碑讀罷呼雄鬼,生死都從李晉王。
欲悲聞鬼叫,我哭豺狼笑。灑淚祭雄傑,揚眉劍出鞘。
須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問去留
大丈夫當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二百年天子猶不能事,安能臣豎子乎!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別去雲天高,救邊涉遠道。兵甲代青袍,昔夢里金戈成今朝。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引刀成一塊,不負少年頭。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⑷ 有關「壯志難酬」而「意志消沉」的古詩句有哪些
1.《題墨葡萄圖》
明代: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
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
2.《浪淘沙·岸柳可藏鴉》
宋代:吳琚
岸柳可藏鴉。路轉溪斜。忘機鷗鷺立汀沙。咫尺鍾山迷望眼,一半雲遮。
臨水整烏紗。兩鬢蒼華。故鄉心事在天涯。幾日不來春便老,開盡桃花。
3.《破陣子·贈行》
宋代:辛棄疾
少日春風滿眼,而今秋葉辭柯。便好消磨心下事,莫憶尋常醉後歌。可憐白發多。
明日扶頭顛倒,倩誰伴舞婆娑。我定思君拼瘦損,君不思兮可奈何。天寒將息呵。
4.《薊中作》
唐代:高適
策馬自沙漠,長驅登塞垣。
邊城何蕭條,白日黃雲昏。
一到征戰處,每愁胡虜翻。
豈無安邊書,諸將已承恩。
惆悵孫吳事,歸來獨閉門。
5.《人月圓·雪中游虎丘》
元代:張可久
梅花渾似真真面,留我倚闌桿。
雪晴天氣,松腰玉瘦,泉眼冰寒。
興亡遺恨,一丘黃土,千古青山。
老僧同醉,殘碑休打,寶劍羞看。
⑸ 鄭板橋詩中「兄繁削盡留清瘦」後面的詩句是
全詩是這樣的:
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
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
⑹ "拂拭殘碑敕飛字,依稀堪讀恨當初"求問這句詩的全文和作者
拂拭殘碑,敕飛字,依稀堪讀。慨當初,倚飛何重,後來何酷!果是功成身合死,可憐事去難言贖。最無幸堪恨更堪柃,風波獄。
豈不念,中原蹙?豈不惜,徽欽辱?但徽欽既返,此身何屬!千古休證南渡錯,當時自怕中原復。笑區區一檜亦何能,逢其欲?!----〈宋思陵與岳武穆手敕墨本〉——《滿江紅》.文徵明
⑺ 滿江紅古詩全文
1、原文
《滿江紅·怒發沖冠》(宋·岳飛)
怒發(髪)沖冠,憑欄(闌內)處、瀟瀟雨歇。抬望眼,容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2、譯文
我憤怒得頭發豎了起來,帽子被頂飛了。獨自登高憑欄遠眺,驟急的風雨剛剛停歇。抬頭遠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長嘯,一片報國之心充滿心懷。三十多年來雖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塵土微不足道,南北轉戰八千里,經過多少風雲人生。好男兒,要抓緊時間為國建功立業,不要空空將青春消磨,等年老時徒自悲切。
靖康之變的恥辱,至今仍然沒有被雪洗。作為國家臣子的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要駕著戰車向賀蘭山進攻,連賀蘭山也要踏為平地。我滿懷壯志,打仗餓了就吃敵人的肉,談笑渴了就喝敵人的鮮血。待我重新收復舊日山河,再帶著捷報向國家報告勝利的消息!
3、《滿江紅·怒發沖冠》是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飛創作的一首詞。表現了作者抗擊金兵、收復故土、統一祖國的強烈的愛國精神。
⑻ 關於泰山封禪的詩句!
唐玄宗於開元十三年東封泰山,到達泰山時正值冬季,有雪,故寫了一首五言古詩《登封喜雪》,以表達此時的心情:
日觀卜先征,時巡順物情。
風行未備禮,雲密遽飄英。
委樹寒花開,縈空落絮空。
朝如玉已會,庭似月猶明。
既睹膚先合,還欣尺有盈。
登封何以報,因此謝成功。
這首詩主要寫了雪景,從「雲密」到「飄英」;從「膚先合」到「尺有盈」,寫的景色如畫,美妙動人,最後歸結到雪是豐年的徵兆,同時也是自己封泰山的結果。
到了清朝,到泰山封禪的皇帝較多,其中康熙、雍正、乾隆均有封禪詩傳世。
康熙曾寫有《登岱》一詩,表明了自己對封禪之事的不屑:
岩岩岱嶽高無極,攀陟遙登最上頭。
路轉天門青靄合,峰迴日觀白雲浮。
振衣嶻嶭凌千仞,騁目蒼茫辨九州。
欲與臣鄰崇實政,金泥玉檢不須留。
雍正則寫了《岱頂》:
芙蓉萬仞插丹梯,海上群峰莫與齊。
九點青煙看野馬,五更紅日候天雞。
雲封峭壁松多古,蘚積殘碑字未迷。
冉冉嶺頭笙鶴下,仙壇曾此降金泥。
寫出了雍正陶醉於封禪之事的內在心態。
乾隆一生曾十次來泰山游歷、祭神,所到之處,輒題詩刻石。其中寫有《題封禪事》,表明了 他對封禪故事持否定的態度:
登封降禪古來傳,總屬誇為可鄙旃。
造極至今凡六次,無他祗謝愧心虔。
封禪,這是古代中國的傳統,本身具有「中國特色」,並與泰山息息相關,因而使泰山具有了很濃厚的文化意味。我們從不同朝代的皇帝寫的封禪詩可以看出,他們對封禪本身並不太感興趣,而真正讓他們感興趣的是統治的合法性與穩定性,恰恰泰山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成就其合法性與穩定的神秘載體,所以很多的皇帝競相來參拜泰山,從而使泰山具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威與其它山無法比擬的地位。
⑼ 給先祖重立碑!有殘碑(明朝)!殘碑只剩下半部!請高人指點殘碑和新碑應怎麼排列
殘碑在後,新碑在左前,同時新碑⬆️要註明為何立新碑,一般做石碑的地方都知道怎麼辦,這個可有講究,最好找個明白人,不要自己瞎捅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