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古詩鑒賞
菊花
唐朝 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賞析
東晉大詩人陶潛寫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其愛菊之名,無人不曉,而菊花也逐漸成了超凡脫俗的隱逸者之象徵。難怪宋人周敦頤因陶淵明後真隱士不多,要大發「菊之愛,陶後鮮有聞」的感慨了。歷代文人墨客愛菊者不乏其人,其中詠菊者也時有佳作。中唐詩人元稹的七絕《菊花》便是其中較有情韻的一首。
詩人對菊花由衷喜愛:開得正旺的菊花一簇簇、一叢叢,遍布屋舍四周,他沿著竹籬,忘情地欣賞這些親手栽種的秋菊,不覺日已西斜。第一句的「繞」字寫屋外所種菊花之多,給人以環境幽雅,如陶淵明家之感。第二句的「繞」字則寫賞菊興致之濃,不是到東籬便駐足,而是「遍繞籬邊」,直至不知日之將夕。其愛菊之情,似較五柳先生有過之而無不及。短短的十四個字,有景、有情、有聯想,活脫脫地勾勒出一幅詩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叢賞花吟詩而樂不思返的畫圖。
第三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轉,指出自己並非沒來由地鍾情菊花。時至深秋,百花盡謝,唯有菊花能凌風霜而不凋,獨立支持,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機。詩人熱愛生活、熱愛自然,這四季中最後開放的菊花使他忘情,愛不能舍了。中國古典詩詞常借物詠懷喻志,如屈原的《桔頌》,陳子昂的《感遇》,都是範例。元稹《菊花》一詩贊菊花高潔的操守、堅強的品格,也寓有深意。
這首詩取陶詩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樸素的語言吟詠,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蘊藉之至;而是在描繪具象之後,以自述的方式道出愛菊之由而又不一語說盡,留下了想像空間讓人們去回味咀嚼,這就增強了它的藝術感染力。因而歷來被人們所喜愛。
㈡ 七言絕句《菊花》(黃巢)的賞析
七言絕句《菊花》的賞析:
句子的意思是重陽佳節未到, 而詩人卻為回之慶祝,「待到秋來九月答八,我花開盡百花殺」具有凌厲、激越的肯定意味。「九月八」不單單是押韻,而且透露出一種迫不及待,呼喚革命到來的情緒。
用金菊冬天盛開和百花在冬天凋謝做對比,顯示出菊花的頑強生命力。也暗示著農民革命的風暴來臨,腐朽的唐晚潮就會像枯枝敗葉一樣。
三四句「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是對勝利的憧憬和預見,菊花盛開,整個長安城變成了菊花的世界,充分展現了農民革命摧毀舊統治,建立更新的王朝,統治一切的勝利前景。
(2)菊古詩鑒賞擴展閱讀:
黃巢本是山東菏澤人,祖上都是販鹽的,只有他讀書顯得聰穎些,於是讓他去應考,時值大唐末期,天下漸漸混輪,想中舉你必須得賄賂主考官,黃巢不知道,他考了五六次都沒有中舉,憤憤不平,自感明珠蒙塵,於是寫下了《不第後賦菊》。
黃巢起義的結局雖然最終失敗了,但他也使腐朽不堪的唐王朝徹底動亂起來,終釀成了五代十國的慘劇。
㈢ 描寫菊花的古詩與賞析
菊 花
元稹
秋絲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飲酒》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元稹 《菊花》
稚子書傳白菊開,
西成湘滯未容回。
月明階下窗紗薄,
多少清香透入來。
陸龜蒙《憶白菊》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李商隱《菊花》
憶菊
一季西風未盡思,秋心最記傲霜時。
黃花燦燦籬枝綻,瘦影纖纖山月知。
蝶葉翩躚搖夢遠,冰魂繾綣念君痴。
詩中宿怨經年嘆,憔悴瀟湘待約期。
訪菊
朗日晴心趁興游,東籬素韻為詩留。
馨香繞舍誰家院?冷蕊呵枝檻外秋。
傲骨幽懷情重重,痴心細語思悠悠。
逍遙南山同物老,一曲清歌吟白頭。
種菊
幽幽小院待君來,為伴仙姿素手栽。
雨落聽風欣葉長,霜飛掃徑喜花開。
朝吟冷色詩成韻,暮飲寒香酒入杯。
腹有經書亭有客,心棲凈土遠塵埃。
對菊
棄世留香品貴金,黃華自重傲霜深。
疏籬抱膝聽花語,素韻呈秋對月吟。
虛竹同君盟契友,幽蘭與我共知音。
清心若水流泉響,守靜懷朴度寸陰。
供菊
清容出水伴詩儔,黃卷青燈夜更幽。
秀色徐開香滿室,明眸善睞韻三秋。
書鄰綠友成佳境,夢赴蘭台約舊游。
騁目馳懷方寸遠,雲舒雲卷月心留。
詠菊
入夜詩情隨露侵,翻書揀句問琴音。
千年故事何詞賦?萬古高風怎樣吟?
李醉花陰裁瘦句,陶懷菊意念痴心。
羞將鈍筆說靈秀,脈脈秋思詠到今。
畫菊
臨箋秉筆寫疏狂,研墨揮毫放眼量。
綠葉青青猶帶露,黃花燦燦正含霜。
纖枝蘊秀生新色,皓月傾輝惜晚香。
傲骨天成難繪就,秋容一紙沐斜陽。
問菊
寂寞秋心孰可知?寒香冷蕊自東籬。
孤標傲世何人伴?瘦雨凄風那季遲。
圃舊園空飛雁斷,魂單影只倩誰思?
痴情不遇休恨隱,解語相期回首時。
簪菊
種綠裁枝閑日忙,黃花一朵扮新妝。
嬌羞女兒三分秀,適性先生九樣狂。
竹下吟詩驚月影,雲中放鶴踏秋霜。
蘭心可比書山玉,不染紛華素鬢旁。
菊影
秋窗素印一重重,疊疊流光入畫中。
風動香臨花隱約,雲飄葉顫蕊玲瓏。
疏枝簾上輕曳綠,舊夢眸中漫幻空。
惜玉憐芳呵遠近,憑心月下認朦朧。
菊夢
一季花魂水樣清,秋籬月色透窗明。
情牽驛路思前願,夢去蓬山覓故盟。
魏晉鄉魂東圃遇,宋唐客雁北坡鳴。
雲中漫步攜知己,芳草天涯不了情。
殘菊
西風凋碧老枝欹,露重霜深落葉時。
衰草寒煙香已散,疏籬冷圃翠無披。
惟余傲骨詩心念,只怕冰魂夢里遲。
歲歲年年花事了,年年歲歲待相思。
唐寅
題菊花圖
黃花無主為誰容,冷落疏籬曲徑中;盡把金錢買脂粉,一生顏色付西風。
菊花圖
九日風高斗笠斜,籬頭對酌酒頻賒。御袍采采揚妃醉,半夜扶歸挹露華。
菊花圖
佳色含霜向日開,余香冉冉覆莓苔。獨憐節操非凡種,曾向陶君徑里來。
菊花圖
颯颯金飆拂素英,倚欄璚朵入杯明。秋光滿眼無殊品,笑傲東籬羨爾榮。
墨菊圖
白衣人換太元衣,浴罷山陰洗研池。鐵骨不教秋色淡,滿身香汗立東籬。
菊圖
錦里先生日晏眠,客來高論坐無氈。酒資盡在東籬下,散貯黃金萬斛錢。
墨菊圖
綠雲架上草龍蟠,馬乳含秋露下干。昨日文園愁肺渴,幾丸嚼破蔗漿寒。
薛逢 【雜曲歌辭·何滿子】 系馬宮槐老,持懷店菊黃。故交今不見,流恨滿川光。
許敬宗 【擬江令於長安歸揚州九日賦】 本逐征鴻去,還隨落葉來。菊花應未滿,請待詩人開。
許敬宗 【同前擬】 遊人倦蓬轉,鄉思逐雁來。偏想臨潭菊,芳蕊對誰開。
王勃 【九日】 九日重陽節,開門有菊花。不知來送酒,若個是陶家。
張說 【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 菊酒攜山客,萸囊系牧童。路疑隨大隗,心似問鴻蒙。
孟浩然 【尋菊花潭主人不遇】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雞犬空在家。
李白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韋應物 【九日】 一為吳郡守,不覺菊花開。始有故園思,且喜眾賓來。
岑參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時未收長安)】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杜甫 【復愁十二首】 每恨陶彭澤,無錢對菊花。如今九日至,自覺酒須賒。
錢起 【江行無題一百首(一作錢珝詩)】 佳節雖逢菊,浮生正似萍。故山何處望,荒岸小長亭。
錢起 【江行無題一百首(一作錢珝詩)】 叢菊生堤上,此花長後時。有人還采掇,何必在春期。
錢起 【江行無題一百首(一作錢珝詩)】 晚菊繞江壘,忽如開古屏。莫言時節過,白日有餘馨。
錢起 【江行無題一百首(一作錢珝詩)】 潯陽江畔菊,應似古來秋。為問幽棲客,吟時得酒不。
錢起 【九日寄侄箊箕等】 採菊偏相憶,傳香寄便風。今朝竹林下,莫使桂尊空。
顧況 【黃菊灣】 時菊凝曉露,露華滴秋灣。仙人釀酒熟,醉里飛空山。
盧綸 【贈別司空曙】 有月曾同賞,無秋不共悲。如何與君別,又是菊花時。
李端 【和張尹憶東籬菊】 傳書報劉尹,何事憶陶家。若為籬邊菊,山中有此花。
司空曙 【別張贊】 今日山晴後,殘蟬菊發時。登樓見秋色,何處最相思。
司空曙 【別盧綸(一作綸別曙詩)】 有月多同賞,無秋不共悲。如何與君別,又是菊黃時。
王建 【晚蝶】 粉翅嫩如水,繞砌乍依風。日高山露解,飛入菊花中。
元稹 【飲新酒】 聞君新酒熟,況值菊花秋。莫怪平生志,圖銷盡日愁。
白居易 【寄王秘書】 霜菊花萎日,風梧葉碎時。怪來秋思苦,緣詠秘書詩。
白居易 【九日代羅、樊二妓招舒著作(齊梁格)】 羅敷斂雙袂,樊姬獻一杯。不見舒員外,秋菊為誰開。
李德裕 【題羅浮石(刻於石上)】 清景持芳菊,涼天倚茂松。名山何必去,此地有群峰。
杜牧 【將赴湖州留題亭菊】 陶菊手自種,楚蘭心有期。遙知渡江日,正是擷芳時。
杜牧 【折菊】 籬東菊徑深,折得自孤吟。雨中衣半濕,擁鼻自知心。
薛逢 【河滿子】 系馬宮槐老,持杯店菊黃。故交今不見,流恨滿川光。
孟遲 【題嘉祥驛】 樹頂煙微綠,山根菊暗香。何人獨鞭馬,落日上嘉祥。
賈島 【對菊】 九日不出門,十日見黃菊。灼灼尚繁英,美人無消息。
司空圖 【重陽】 菊開猶阻雨,蝶意切於人。亦應知暮節,不比惜殘春。
羅鄴 【秋蝶二首】 似厭棲寒菊,翩翩占晚陽。愁人如見此,應下淚千行。
錢珝 【江行無題一百首】 佳節雖逢菊,浮生正似萍。故山何處望,荒岸小長亭。
錢珝 【江行無題一百首】 叢菊生堤上,此花長後時。有人還采掇,何必在春期。
錢珝 【江行無題一百首】 晚菊繞江壘,忽如開古屏。莫言時節過,白日有餘馨。
錢珝 【江行無題一百首】 潯陽江畔菊,應似古來秋。為問幽棲客,吟時得酒不。
夏侯子雲 【葯圃】 綠葉紅英遍,仙經自討論。偶移岩畔菊,鋤斷白雲根。
皎然 【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譚用之 【句】 織檻錦紋苔乍結,墮書花印菊初殘。(《宿西溪隱士》)
李煜 【句】 鬢從今日添新白,菊是去年依舊黃。(以下《翰府名談》)
邵大震 【九日登玄武山旅眺】 九月九日望遙空,秋水秋天生夕風。寒雁一向南去遠,遊人幾度菊花叢。
崔國輔 【九日】 江邊楓落菊花黃,少長登高一望鄉。九日陶家雖載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王縉 【九日作】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韋應物 【贈令狐士曹】 秋檐滴滴對床寢,山路迢迢聯騎行。到傢俱及東籬菊,何事先歸半日程。
沈宇 【武陽送別】 菊黃蘆白雁初飛,羌笛胡笳淚滿衣。送君腸斷秋江水,一去東流何日歸。
李嘉佑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陽日贈酒】 欲強登高無力去,籬邊黃菊為誰開。共知不是潯陽郡,那得王弘送酒來。
皇甫曾 【酬竇拾遺秋日見呈(時此公自江陰令除諫官)】 孤城永巷時相見,衰柳閑門日半斜。欲送近臣朝魏闕,猶憐殘菊在陶家。
賈至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 江畔楓葉初帶霜,渚邊菊花亦已黃。輕舟落日興不盡,三湘五湖意何長。
錢起 【九日田舍】 今日陶家野興偏,東籬黃菊映秋田。浮雲暝鳥飛將盡,始達青山新月前。
皇甫冉 【重陽日酬李觀】 不見白衣來送酒,但令黃菊自開花。愁看日晚良辰過,步步行尋陶令家。
皇甫冉 【寄權器】 露濕青蕪時欲晚,水流黃葉意無窮。節近重陽念歸否,眼前籬菊帶秋風。
王之渙 【九日送別】 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
秦系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陽日贈酒】 欲強登高無力也,籬邊黃菊為誰開。共知不是潯陽郡,那得王弘送酒來。
李益 【九月十日雨中過張伯佳期柳鎮未至以詩招之】 柳吳興近無消息,張長公貧苦寂寥。唯有角巾沾雨至,手持殘菊向西招。
司空曙 【過閻采病居】 每逢佳節何曾坐,唯有今年不得游。張邴卧來休送客,菊花楓葉向誰秋。
王建 【九日登叢台】 平原池閣在誰家,雙塔叢台野菊花。零落故宮無入路,西來澗水繞城斜。
劉商 【送王貞】 清陽玉潤復多才,邂逅佳期過早梅。槿花亦可浮杯上,莫待東籬黃菊開。
鄭絪 【九日登高懷邵二】 簪茱泛菊俯平阡,飲過三杯卻惘然。十歲此辰同醉友,登高各處已三年。
陳羽 【九月十日即事】 漢江天外東流去,巴塞連山萬里秋。節過重陽人病起,一枝殘菊不勝愁。
歐陽詹 【九日廣陵登高懷邵二先輩】 簪萸泛菊俯平阡,飲過三杯卻惘然。十歲此辰同醉友,登高各處已三年。
張籍 【重陽日至峽道】 無限青山行已盡,回看忽覺遠離家。逢高欲飲重陽酒,山菊今朝未有花。
張籍 【閑游】 老身不計人間事,野寺秋晴每獨過。病眼校來猶斷酒,卻嫌行處菊花多。
元稹 【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白居易 【禁中九日對菊花酒憶元九】 賜酒盈杯誰共持,宮花滿把獨相思。相思只傍花邊立,盡日吟君詠菊詩。
白居易 【九日寄行簡】 摘得菊花攜得酒,繞村騎馬思悠悠。下邽田地平如掌,何處登高望梓州。
白居易 【九日題塗溪】 蕃草席鋪楓葉岸,竹枝歌送菊花杯。明年尚作南賓守,或可重陽更一來。
白居易 【重陽席上賦白菊】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楊衡 【九日】 黃菊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鮑溶 【暮秋與裴居晦宴因見採菊花之作(一作暮作秋見菊)】 菊花低色過重陽,似憶王孫白玉觴。今日王孫好收采,高天已下兩回霜。
朱慶餘 【劉補闕西亭晚宴】 蟲聲已盡菊花干,共立松陰向晚寒。對酒看山俱惜去,不知斜月下欄干。
李商隱 【代魏宮私贈】 來時西館阻佳期,去後漳河隔夢思。知有宓妃無限意,春松秋菊可同時。
喻鳧 【絕句(一作憶友人)】 銀地無塵金菊開,紫梨紅棗墮莓苔。一泓秋水一輪月,今夜故人來不來。
趙嘏 【八月二十九日宿懷】 秋天睛日菊還香,獨坐書齋思已長。無奈風光易流轉,強須傾酒一杯觴。
趙嘏 【重陽】 節逢重九海門外,家在五湖煙水東。還向秋山覓詩句,伴僧吟對菊花風。
趙嘏 【重陽日即事】 病酒堅辭綺席春,菊花空伴水邊身。由來舉止非閑雅,不是龍山落帽人。
趙嘏 【重陽日寄韋舍人】 節過重陽菊委塵,江邊病起杖扶身。不知此日龍山會,誰是風流落帽人。
趙嘏 【留題興唐寺】 滿水樓台滿寺山,七年今日共躋攀。月高對菊問行客,去折芳枝早晚還。
李群玉 【重陽日上渚宮楊尚書】 落帽台邊菊半黃,行人惆悵對重陽。荊州一見桓宣武,為趁悲秋入帝鄉。
汪遵 【彭澤】 鶴愛孤松雲愛山,宦情微祿免相關。栽成五柳吟歸去,漉酒巾邊伴菊閑。
皮日休 【友人許惠酒以詩征之】 野客蕭然訪我家,霜威白菊兩三花。子山病起無餘事,只望蒲台酒一車。
皮日休 【懷鹿門縣名離合二首】 十里松蘿陰亂石,門前幽事雨來新。野霜濃處憐殘菊,潭上花開不見人。
陸龜蒙 【襲美醉中寄一壺並一絕,走筆次韻奉酬】 酒痕衣上雜莓苔,猶憶紅螺一兩杯。正被繞籬荒菊笑,日斜還有白衣來。
陸龜蒙 【憶白菊】 稚子書傳白菊開,西成相滯未容回。月明階下窗紗薄,多少清香透入來。
崔璞 【奉酬皮先輩霜菊見贈】 菊花開晚過秋風,聞道芳香正滿叢。爭奈病夫難強飲,應須速自召車公。
司空圖 【白菊雜書四首】 四面雲屏一帶天,是非斷得自翛然。此生只是償詩債,白菊開時最不眠。
司空圖 【白菊雜書四首】 黃鸝囀處誰同聽,白菊開時且剩過。漫道南朝足流品,由來叔寶不宜多。
㈣ 搜集兩首菊的古詩詞,並賞析
《題菊花》唐 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載,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賞析:唐末詩人林寬有這樣兩句詩:「莫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詩。」古往今來,確有不少能「解詩」的英雄,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個。自從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標傲世的高士、隱者結下了不解之緣,幾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絕俗精神的一種象徵。黃巢的菊花詩,卻完全脫出了同類作品的窠臼,表現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藝術風格。
《詠菊》明 朱元璋
百花發時我不發,我若發時都嚇殺。
要與西風戰一場,遍身穿就黃金甲。
賞析:
這首朱元璋詠物言志、最膾炙人口的《詠菊花詩》,大約作於朱元璋擔任紅巾軍將領,與元軍進行激烈戰斗的年代。此詩無論從用語、用韻,還是寓意寄託,都酷似黃巢的作品。顯然,朱元璋的詩作是受黃巢菊花詩的影響借鑒而來。但朱元璋的詠菊之作,口氣更強硬,風格更凌厲,更有一種英雄氣概和威懾力量。如果說黃巢的「滿城盡戴黃金甲」,還僅是一廂情願的「夢想」的話,那「遍身穿就黃金甲」,已經就是黃袍加身了。如此霸氣外露,也只有朱元璋了。
供參考。
㈤ 與菊花有關的古詩詞賞析
菊象徵堅貞高潔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其五)》陶淵明)
七絕.題畫菊
微黃淡紫凌霜菊,獨立疏籬秋月明。
滿地花陰人不見,寒煙漠漠抱幽貞。
【大意】:
明月映照的疏籬邊,菊花猶在傲寒斗霜。花陰滿地,
不見一個賞花人到來。它獨自在漠漠的寒煙中,保持著高潔堅貞的節操。
題菊花
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載,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樹開。
青帝:司春之神。
不第後賦菊
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盡百花殺。
沖天香陣破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賞析:
黃巢流傳下來的三首詩中,有兩首是以菊花為題材的詠物詩。其中,《題菊花》寫道:「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表現了他頑強的斗爭精神和必勝信念。
《不第後賦菊》的境界比《題菊花》更雄偉、豪邁。在這首詩中,詩人運用比喻的手法,賦予菊花以農民起義軍的英雄風貌與高潔品格。
首句「待到秋來九月八」,意思是重陽佳節未到,而詩人即賦詩遙慶之。「待到」二字迸發突兀,「驟響如爆竹」,具有凌厲、激越的韻致和可望在即的肯定意味。「九月八」在重陽節的前一天,從詩情奔騰的湍流來考察,詩人不寫「九月九」而寫「九月八」,並不僅僅是為了押韻,而且還透露出一種迫不及待,呼喚革命暴風雨早日來到的情緒。
次句「我花開後百花殺」,一方面向讀者展示了一種不可抗禦的自然規律,用金菊傲霜盛開與百花遇霜而凋所造成的強烈對比,顯示出菊花生機盎然的頑強生命力,一方面暗示了農民革命風暴一旦來臨,腐敗的唐王朝立刻就會像「百花」遇霜一樣,變成枯枝敗葉。
第三、四句「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則是對菊花勝利遠景的預見和憧憬。第三句寫味,「沖天香陣透長安」,這香,不是幽香,不是清香,而是「沖天香陣」。「沖天」二字,寫出了菊花香氣濃郁、直沖雲天的非凡氣勢;「香陣」二字說明金菊勝利時決非一枝獨放,而是群體皆榮,包含了樸素而深刻的天下太平觀念;一個「透」字,又顯示了菊花香氣沁人心脾、芳貫廣宇、無所不至的進取精神。
第四句「滿城盡帶黃金甲」,「滿城」是說菊花無處不有,遍滿京都;「盡帶」是說這遍滿長安的菊花,無一例外地全都披上了黃金甲。「滿」、「盡」二字,則狀摹出菊花奪魁天下時的奇觀——重陽佳節,菊花盛開,整個長安成了菊花的世界,這就充分展示出農民革命風暴摧舊更新、主宰一切的勝利前景。
菊花
元稹
秋菊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㈥ 古詩賞析《畫菊》
秋風瑟瑟,落木蕭蕭,黃葉翻飛,潔白勝雪的梨花、粉紅可愛的桃花、傾國傾城的牡丹早已凋謝了,稀疏的籬笆邊上,唯有一簇簇菊花,自由自在的開放著,任是凜冽的寒風無情地擊打它那弱小的身軀,它也傲然挺立,寧可枯死枝頭,也不隨風飄落。
鄭思肖是一位愛國詩人,南宋滅亡後,鄭思肖學習伯夷、叔齊不食周粟的精神,不臣服蒙元的統治,自稱「孤臣」。因肖是趙(趙是宋的國姓)的構成部分,所以改名思肖,字型大小憶翁和所南也都包含有懷念趙宋的意思。鄭思肖把居室題額為「本穴世家」,如將「本」下的「十」字移入「穴」字中間,便成「大宋世家」,以示對宋的忠誠。
這首詩贊嘆了菊花不隨俗不媚時、傲骨凌霜的品質,結合詩人的性格,可以看出作者是托物言志,借菊花表達自己堅守高尚節操,寧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決心。
http://..com/question/84685049.html
http://ke..com/view/118564.htm
㈦ 描寫「菊花」的古詩與賞析有哪些
《菊花》
--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意思是:
一叢一叢的秋菊環繞著房屋,看起來好似詩人陶淵明的家。繞著籬笆觀賞菊花,不知不覺太陽已經快落山了。
不是因為百花中偏愛菊花,只是因為菊花開過之後便不能夠看到更好的花了。賞析:
第一句「秋叢繞舍似陶家」的「繞」字寫屋外所種菊花之多,給人以環境幽雅,如陶淵明家之感。詩人將種菊的地方比作陶家,可見秋菊之多,花開之盛。這么多美麗的菊花,讓人心情愉悅。
第二句「遍繞籬邊日漸斜」表現了詩人專注地看花的情形。第二句中的「繞」字寫賞菊興致之濃,不是到東籬便駐足,而是「遍繞籬邊」,直至不知日之將夕,表現了詩人賞菊時悠閑的情態。詩人被菊花深深吸引住了,其愛菊之情,似較五柳先生有過之而無及。「遍繞」「日漸斜」,把詩人賞菊入迷,流連忘返的情態和詩人對菊花的由衷喜愛真切地表現了出來,字里行間充滿了喜悅的心情。前兩句短短的十四個字,有景、有情、有聯想,活脫脫地勾勒出一幅詩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叢賞花吟詩而樂不思返的畫面。
三四兩句「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點明了詩人愛菊的原因。這兩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轉,指出自己並非沒來由地鍾情菊花。時至深秋,百花盡謝,唯有菊花能凌風霜而不凋,獨立支持,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機。詩人熱愛生活、熱愛自然,這四季中最後開放的菊花使他忘情,愛不能舍了。詩人從菊花凋謝最晚這個角度出發,寫出了自己獨特的愛菊花的理由。其中也暗含了對菊花歷盡寒冷最後凋零的堅強品格的贊美之情。中國古典詩詞常借物詠懷喻志,如屈原的《桔頌》,陳子昂的《感遇》,都是範例。元稹《菊花》一詩贊菊花高潔的操守、堅強的品格,也是這種寫作手法,寓有深意。
這首七言絕句詩,雖然寫的是詠菊這個尋常的題材,但用筆巧妙,別具一格,詩人獨特的愛菊花理由新穎自然,不落俗套,並且發人思考。詩人沒有正面寫菊花,卻通過愛菊,側面烘托它的優秀品格,美妙靈動,意趣盎然。該詩取陶詩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樸素的語言吟詠,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蘊藉之至;而是在描繪具象之後,以自述的方式道出愛菊之由而又不一語說盡,留下了想像空間去回味咀嚼,這就增強了它的藝術感染力。
㈧ 初中詩歌鑒賞鄭谷菊
鄭谷
王孫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鬢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 由來不羨瓦松高。
這是一首詠物詩。作者詠菊,通篇不著一菊字,但句句均未離開菊,從菊的貌不驚人,寫到人們愛菊,進而寫菊花的高尚品格,點出他詠菊的主旨。很明顯,這首詠菊詩是詩人托物言志的,用的是一種象徵手法。
「王孫莫把比蓬蒿」,蓬蒿是一種野生雜草。菊,僅從其枝葉看,與蓬蒿有某些類似之處,那些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公子王孫,是很容易把菊當作蓬蒿的。詩人劈頭一句,就告誡他們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並論。這一句起得突兀,直截了當地提出問題,有高屋建瓴之勢,並透露出對王孫公子的鄙夷之情。作為首句,有提挈全篇的作用。「九日枝枝近鬢毛」,緊承首句點題。每年陰歷九月九日,是人所共知的重陽節。古人在這一天,有登高和賞菊的習慣,飲菊花酒,佩茱萸囊,還采擷菊花插戴於鬢上。詩人提起這古老的傳統風習,就是暗點一個「菊」字,同時照應首句,說明人們與王孫公子不一樣,對於菊是非常喜愛尊重的。這兩句,從不同的人對菊的不同態度,初步點出菊的高潔。
三、四兩句是全詩的著重處,集中地寫了菊的高潔氣質和高尚品格。「露濕秋香滿池岸」,寥寥七字,寫秋天早晨景象:太陽初升,叢叢秀菊,飽含露水,濕潤晶瑩,明艷可愛;縷縷幽香,飄滿池岸,令人心曠神怡,菊花獨具的神韻風采,躍然紙上。在這里,「濕」字很有講究,讓人想見那片片花瓣綴滿露珠,分外滋潤,分外明麗。「滿」字形象貼切,表現出那清香是如何沁人心脾,不絕如縷。從中我們不僅看到了菊花特有的形象,也感受到了菊花和那特定的環境、特定的氛圍交織融合所產生的魅力。詩人在描寫了菊的氣質以後,很自然地歸結到詠菊的主旨:「由來不羨瓦松高」。瓦松,是一種寄生在高大建築物瓦檐處的植物。初唐崇文館學士崔融曾作《瓦松賦》,其自序雲:「崇文館瓦松者,產於屋溜之上……俗以其形似松,生必依瓦,故曰瓦松。」瓦松雖能開花吐葉,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沒有什麼用處,所以「桐君(醫師)莫賞,梓匠(木工)難甄」。作者以池岸邊的菊花與高屋上的瓦松作對比,意在說明菊花雖生長在沼澤低窪之地,卻高潔、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獻給人們;而瓦松雖踞高位,實際上「在人無用,在物無成」。在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賦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榮利的思想品質。「由來」與「不羨」相應,更加重了語氣,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氣節。這結尾一句使詩的主題在此得到了抉示,詩意得到了升華。
詠物詩不能沒有物,但亦不能為寫物而寫物。純粹寫物,即使逼真,也不過是「襲貌遺神」,毫無生氣。此詩句句切合一菊字,又句句都寄寓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菊,簡直就是詩人自己的象徵。
鄭谷是有才,題目是菊,但通篇不用一個菊字,但句句寫菊。
「王孫莫把比蓬蒿」,蓬蒿是一種野生草,個頭較高,從外形看,與菊苗太大的差別,養尊處優的公子王孫們,是很容易把菊苗當作蓬蒿的。作者直抒胸臆,直截了當地訓斥王孫公子「菊草不分」。其實這是鄙視他們不識人才。下一句就更能看出作者的用意了。
「九日枝枝近鬢毛」,每年陰歷九月九日,是中國古代重要的重陽節,這一天,我們的先人登高、賞菊、飲酒,佩茱萸囊,把菊花插戴於鬢上。這第二句是說,菊苗到了重陽節,就會開出美麗的花朵,這與蓬蒿有了本質的區別。你看,一枝又一枝的菊花插在大家的鬢發間。請問:有亂插蓬蒿的嗎?哈哈沒有。這第二句,作者作為菊花是多麼自豪啊,人們終於認識到它的價值。
作為絕句,三、四兩句自是全詩的著重處,有名家這樣分析第三句:
「露濕秋香滿池岸」寫出了菊花的美麗高潔,(其實是寫自己的多才與高潔)「太陽初升,叢叢秀菊,飽含露水,濕潤晶瑩,明艷可愛;縷縷幽香,飄滿池岸,令人心曠神怡。「濕」字很有講究,讓人想見那片片花瓣綴滿露珠,分外滋潤,分外明麗。「滿」字形象貼切,表現出那清香是如何沁人心脾。我們不僅看到了菊花特有的形象,也感受到了菊花和那特定環境、特定氛圍交織融合所產生的魅力。」(引自名家賞析)
第四句進一步升華,「由來不羨瓦松高。」瓦松是一種寄生在瓦檐處的植物,老房子上都有。「其形似松,生必依瓦,故曰瓦松。」「高不及尺」,基本沒有什麼用處。作者以野外岸邊的菊花與高屋上的瓦松作對比,意在說明菊花雖生長在低窪之地,卻高潔美麗人見人愛;而瓦松只是踞於高位,實際上一無所用。我們可以明白了,作者是說自己有才幹有品德所以不羨慕那些只是身處高位但沒有專長的庸才。
菊,就是詩人的自畫像。
你也能如此畫自己嗎?
我還想說的是,自傲一定有有條件。
你可以「不羨瓦松高」,但是瓦松一定就羨慕你低嗎?
你可以不羨慕開寶馬的,但是開寶馬的一定就羨慕你騎自行車的嗎?
你確實是「秋香滿池岸」,但是你不能否認瓦松就是比你地位高。
你可以看不起某些高官大款的德性,但是他們也可能看不起你的地位低下金錢缺少,雖然明明知道你品格高。
詩中的人們還能在九月九重陽節把菊花插在發間歡笑,但今天的人們卻有可能把「瓦松」插在頭上招搖。不有女孩子說嗎,「寧可在寶馬車里哭泣,也不在自行車上歡笑。」
鄭谷當過大官,人家能大膽地說「不羨瓦松高」。而我們,必須好好地發展自己,你最好做一棵玉蘭樹,高過瓦松,香過瓦松,讓瓦松仰望你。
你也可以做一株菊花,雖然低矮但自香自芳,清氣馥郁引眾多欣賞者,讓瓦松無法企及又有所顧忌。
甚至,你也可以做一株野草(蓬蒿),萬物平等,自青自綠。只是,一旦你偶然成了瓦松,不要自高自大起來,更不要為了證明自己高大而去打擊壓制大樹與菊花。
㈨ 詩歌鑒賞《菊》.詩中的菊花是怎樣的一個形象
詩歌鑒賞《菊》.詩中的菊花是不求高位、不慕榮利的高士形象。
本詩主要用了對比、擬人手法。作者以池岸邊的菊花與高屋上的瓦松作對比,意在說明菊花雖生長在沼澤低窪之地,卻高潔、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獻給人們;而瓦松雖踞高位,實際上「在人無用,在物無成」。在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賦予它不求高位、不慕榮利的思想品質。「由來」與「不羨」相應,更加重了語氣,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氣節。
㈩ 有關詠菊的5首古詩和賞析,字短的
晉·陶淵明《飲酒》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晉·王淑之《蘭確銘》
蘭既春敷,菊又秋榮。
芳熏百草,
色艷群英。
孰是芳質,在幽愈馨
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唐·杜甫《雲安九日》
寒花開已盡,
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
輕香酒暫隨。
唐·黃巢《詠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這些都比較簡單的,就不用解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