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古詩文字
1. 古詩《草》
《草抄》
又名《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拓展資料:
譯文:
古原上的野草亂生亂長, 每年春來茂盛秋來枯黃。 任憑野火焚燒不盡不滅, 春風一吹舊蓬勃生長。 遠處芳草掩沒古老驛道, 延至荒城一片翠綠清朗。 春綠草長又送遊子遠去, 萋萋亂草可比滿腹離傷。 評析: ??這是詠物詩,也可作為寓言詩看。有人認為是譏刺小人的。從全詩看,原上草雖 有所指,但喻意並無確定。「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卻作為一種「韌勁」而有 口皆碑,成為傳之千古的絕唱。
注釋:
本詩又題《草》。賦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詩題例在題目上加「賦得」二字。這種作法起源於「應制詩」,後來廣泛用於科舉「試帖詩」。此詩為作者准備科舉考試而擬題的習作,所以也加了「賦得」二字。「又送」兩句詩意,本自《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
簡析:
這首詩是作者少年時代的作品,也是當時傳誦的名篇。全詩結構嚴緊,格調清新,通過對荒原野草的贊頌,反映了作者積極進取的精神。
2. 草的古詩
1、《草 》
唐代: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譯文
原野上長滿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野火無法燒盡滿地的野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遠處芬芳的野草遮沒了古道,陽光照耀下碧綠連荒城。今天我又來送別老朋友,連繁茂的草兒也滿懷離別之情。
2、《調笑令·邊草》
唐代:戴叔倫
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萬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
譯文
邊塞的野草啊,邊塞的野草!野草枯盡時。戍邊的兵士已老。山南山北雪後放睛。千里萬里處處月明,明月啊,明月!遠處傳來胡笳一聲,令人腸斷欲絕。
3、《少年游·草》
宋代:高觀國
春風吹碧,春雲映綠,曉夢入芳裀。軟襯飛花,遠連流水,一望隔香塵。
萋萋多少江南恨,翻憶翠羅裙。冷落閑門,凄迷古道,煙雨正愁人。
譯文
春風吹綠了芳草,在白雲的映襯下,芳草顯得蔥綠可愛,是在曉夢中夢見了這如茵的芳草。花瓣輕輕地灑落在軟草上,蒙茸的草地隨著流水延伸向天際。一眼望去,伊人的芳蹤已被無邊的芳草阻隔,春恨別情無限。萋萋的芳草,遮蓋了伊人的足跡,給人留下了多少相思別離之恨,使人追憶起像綠草地一樣的翠羅裙。冷落的庭院,凄迷的古道,都籠罩在茫茫煙雨之中,這景象勾起了人滿懷的愁緒。
4、《春草》
唐代:唐彥謙
天北天南繞路邊,托根無處不延綿。
萋萋總是無情物,吹綠東風又一年。
譯文
不管是天北還是天南,小草總是長滿路邊,它連綿不斷地向遠處生長,處處都能夠紮根繁衍。茂盛的春草總是催人早日歸家,春風吹綠小草又是一年。
5、《蘇幕遮·草》
宋代:梅堯臣
露堤平,煙墅杳。亂碧萋萋,雨後江天曉。獨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長亭,迷遠道。堪怨王孫,不記歸期早。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
譯文
堤壩上的綠草含水帶露,遠處的房屋在如煙春色的掩映下若隱若現。雨後天色變晴,江水開闊,到處都是萋萋的芳草。離鄉宦遊的才子年少成名,他穿上及地的青色章服,衣服顏色與嫩綠的草色互相映襯,十分相宜。
芳草把路邊一個又一個的長亭連接起來,使得遠道凄迷。那萋萋的芳草,彷彿是在埋怨宦遊的王孫公子已經忘記了歸期。眼看梨花落盡,春天馬上又要過去了。日光漸暗,暮靄沉沉,那翠綠的春草也似乎變得蒼老了
3. 草 古詩/詩句
1、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唐·劉禹錫《陋室銘》
2、城上草,植根非內不高,所恨風霜早容。——南朝宋·劉俁《詩一首》
3、恨如芳草,萋萋剗盡還生。——宋·秦觀《八六子》
4、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團扇。——南朝梁·何遜《與蘇九德別》
5、野花向客開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閑。——宋·歐陽修《再至西都》
6、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遊子吟》
7、勁草不隨風偃去。——宋·范仲淹《歐伯起相訪》
8、一叢香草足礙人,數尺游絲即橫路。——北朝·北周·庚信《春賦》
4. 古詩草全文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白居易。我學過,是這樣的。
5. 古詩"草」的全文是什麼
賦得古原草送別⑴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⑵,一歲一枯榮⑶。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⑷,晴翠接荒城⑸。
又送王孫去⑹,萋萋滿別情⑺。[1]
作品注釋
⑴賦得:借古人詩句或成語命題作詩。詩題前一般都冠以「賦得」二字。這是古代人學習作詩或文人聚會分題作詩或科舉考試時命題作詩的一種方式,稱為"賦得體"。
⑵離離:青草茂盛的樣子。
⑶一歲一枯榮:枯,枯萎。榮,茂盛。野草每年都會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⑷遠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濃郁的香氣。遠芳:草香遠播。侵,侵佔,長滿。遠處芬芳的野草一直長到古老的驛道上。
⑸晴翠:草原明麗翠綠。
⑹王孫:本指貴族後代,此指遠方的友人。
⑺萋萋:形容草木長得茂盛的樣子。[2-3]
作品譯文
長長的原上草是多麼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干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野草野花蔓延著淹沒古道,艷陽下草地盡頭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4]
6. 關於草的古詩....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2.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白居易<賦得古專原草送別>)
3.國破山河屬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誰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5.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
6.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7.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陶淵明<歸園田居>)
8.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韋應物<滁州西澗>)
9.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7. 描寫草的古詩
1、《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代: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釋義:長長的原上草是多麼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
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干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著淹沒古道,艷陽下草地盡頭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8. 「草」的古詩全文是什麼
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專古道,晴翠接荒屬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9. 描寫小草的古詩
1、《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代: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譯文:
長長的原上草是多麼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
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干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著淹沒古道,艷陽下草地盡頭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2、《少年游·草》
宋代:高觀國
春風吹碧,春雲映綠,曉夢入芳裀。軟襯飛花,遠連流水,一望隔香塵。
萋萋多少江南恨,翻憶翠羅裙。冷落閑門,凄迷古道,煙雨正愁人。
譯文:
春風吹綠了芳草,在白雲的映襯下,芳草顯得蔥綠可愛,是在曉夢中夢見了這如茵的芳草。花瓣輕輕地灑落在軟草上,蒙茸的草地隨著流水延伸向天際。
一眼望去,伊人的芳蹤已被無邊的芳草阻隔,春恨別情無限。
萋萋的芳草,遮蓋了伊人的足跡,給人留下了多少相思別離之恨,使人追憶起像綠草地一樣的翠羅裙。冷落的庭院,凄迷的古道,都籠罩在茫茫煙雨之中,這景象勾起了人滿懷的愁緒。
3、《錢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譯文:
行至孤山寺北,賈公亭西,暫且歇腳,舉目遠眺,但見水面平漲,白雲低垂,秀色無邊。
幾只黃鶯,爭先飛往向陽樹木,誰家燕子,為築新巢銜來春泥?
鮮花繽紛,幾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剛剛遮沒馬蹄。
湖東景色,令人流連忘返,最為可愛的,還是那綠楊掩映的白沙堤。
4、《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唐代: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譯文:
京城大道上空絲雨紛紛,
它像酥酪般細密而滋潤,
遠望草色依稀連成一片,
近看時卻顯得稀疏零星。
這是一年中最美的景色,
最美不過楊柳滿城的長安。
5、《滁州西澗》
唐代: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譯文:
我喜愛生長在澗邊的幽草,黃鶯在幽深的樹叢中啼鳴。
春潮夾帶著暮雨流的湍急,惟有無人的小船橫向江心。
10. 含草字的古詩
詩中草
1.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2.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3.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5.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
6.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7.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