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句偶題
A. 《偶題》的所有詩句,作業,急啊!!
偶 題(杜甫)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作者皆殊列,名聲豈浪垂。
騷人嗟不見,漢道盛於斯。
前輩飛騰入,餘波綺麗為。
後賢兼舊列,歷代各清規。
法自儒家有,心從弱歲疲。
永懷江左逸,多病鄴中奇。
騄驥皆良馬,騏驎帶好兒。
車輪徒已斫,堂構惜仍虧。
漫作潛夫論,虛傳幼婦碑。
緣情慰漂盪,抱疾屢遷移。
經濟慚長策,飛棲假一枝。
塵沙傍蜂蠆,江峽繞蛟螭。
蕭瑟唐虞遠,聯翩楚漢危。
聖朝兼盜賊,異俗更喧卑。
鬱郁星辰劍,蒼蒼雲雨池。
兩都開幕府,萬宇插軍麾。
南海殘銅柱,東風避月支。
故山迷白閣,秋水隱黃陂。
不敢要佳句,愁來賦別離。
偶 題(李商隱)
小亭閑眠微醉消,山榴海柏枝相交。水文簟上琥珀枕,傍有墮釵雙翠翹。
清月依微香露輕,曲房小院多逢迎。春叢定見饒棲鳥,飲罷莫持紅燭行。
偶 題(張耒)
相逢記得畫橋頭,花似精神柳似柔。莫謂無情即無語,春風傳意水傳愁。
春水長流鳥自飛,偶然相值不相知。請君試采中塘藕,若道心空卻有絲。
偶題三首(朱熹)
【其一】
門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終日面崔嵬。
只看雲斷成飛雨,不道雲從底處來。
【其二】
擘開蒼峽吼奔雷,萬斛飛泉湧出來。
斷梗枯槎無泊處,一川寒碧自縈回。
【其三】
步隨流水覓溪源,行到源頭卻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隨處弄潺湲。
偶 題(張良臣)
誰家池館靜蕭蕭,斜依朱門不敢敲。
一段好春藏不住,粉牆斜露杏花梢。
偶 題(道濟)
幾度西湖獨上船,篙師識我不論錢。
一聲啼鳥破幽寂,正是山橫落照邊。
偶題(溫庭筠)
微風和暖日鮮明,草色迷人向渭城。
吳客卷簾閑不語,楚娥攀樹獨含情。
紅垂果蒂櫻桃重,黃染花叢蝶粉輕。
自恨青樓無近信,不將心事許卿卿。
B. 「北窗偶題 」詩句是什麼意思
詩句的意思:
這叢百合香氣宜人,常開不敗開滿架,自嘲笑,因為歡心愉悅,而忘卻了清貧。
C. 首句『』堆『得精妙。堆字為何用的精妙 詩句《偶題》--朱熹
形象地寫出了門外青山草木繁茂,綠,紫相間,也寫出了自然美景的簇擁巧妙地表達啦,作者對美景的贊美!
D. 除去讀書無他好,偶題詩句無需編
最是書香能致遠
E. 魏源的秋日偶題這首詩得詩句是什麼
魏源的《秋日偶題》的詩句是:傳舍官如住寺僧,半年暫住此荒城。湖邊無處看山色,但愛千家帶雨耕。
F. 杜甫«偶題»的詳細翻譯
用網路翻譯試試
G. 古詩《齊安郡中偶題》意思
《齊安郡中偶題》,別名《齊安郡中偶題二首》,是晚唐時期杜牧所寫的七言絕句。詩人在秋風乍起的季節、日已偏西的時光,把偶然進入視線的溪橋上、柳岸邊、荷池中的景物,加以藝術剪裁和點染,組合成一幅意象清幽、情思蘊結的畫圖。在作者的妙筆下,畫意與詩情是完美地融為一體的。
其一
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
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其二
秋聲無不攪離心,夢澤蒹葭楚雨深。
自滴階前大梧葉,干君何事動哀吟?
教材相關作品(楊萬里)
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翻譯(其一)
站在溪橋遠眺,落日西斜,距地兩竿,對岸楊柳含煙,淡影朦朧。水面上,荷葉亭亭、相簇相擁,一陣西風吹過,滿溪荷葉隨風翻轉,似含無限愁情。
教材相關作品《暮熱游荷池上》楊萬里 翻譯 一陣西風吹過,小草搖曳著婀娜的身姿,向我點頭致意,我的衣襟也被風兒兜滿。在這悶熱的傍晚,池塘里的荷花也熱得發愁吧,此時她們一起將美麗的面龐深深地躲藏在碧綠的葉傘下。
鑒賞
這兩首詩標明「偶題」,應是即景抒情之作。 第一首詩的首句「兩竿落日溪橋上」,點明時間和地點。時間是「兩竿落日」,則既非在紅日高照之下,也非在暮色蒼茫之中。在讀者眼前展開的這幅畫中的光線和亮度是柔和宜目的。地點是「溪橋上」,則說明詩人行吟之際,既非漫步岸邊,也非泛舟溪面,這為後三句遠眺岸上柳影、俯視水上綠荷定了方位。
詩的次句「半縷輕煙柳影中」,寫從溪橋上所見的岸柳含煙之景。詩人的觀察極其細微,用詞也極其精確。這一句中的「半縷輕煙」與上句中的「兩竿落日」,不僅在字面上屬對工整,而且在理路上有其內在聯系。正因日已西斜,望中的岸柳才會含煙;又因落日究竟還有兩竿之高,就不可能是朦朧彌漫的一片濃煙,只可能是若有若無的「半縷輕煙」;而且,這「半縷輕煙」不可能浮現在日光照到之處,只可能飄盪在「柳影」籠罩之中。
這前兩句詩純寫景物,但從詩人所選中的落日、煙柳之景,令人感到:畫面的景色不是那麼明快,而是略帶暗淡的;詩篇的情調不是那麼開朗,而是略帶感傷的。這是為引逗出下半首的綠荷之「恨」而安排的合色的環境氣氛。
詩的三、四兩句「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寫從溪橋上所見的荷葉受風之狀。
這兩句詩,除以問語「多少」兩字領起,使詩句呈現與所寫內容相表裡的風神搖曳之美外,上句用「相倚」兩字托出了青蓋亭亭、簇擁在水面上的形態,而下句則在「回首」前用了「一時」兩字,傳神入妙地攝取了陣風吹來、滿溪荷葉隨風翻轉這一剎那間的動態。在古典詩詞中,可以摘舉不少寫風荷的句子,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是周邦彥《蘇幕遮》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幾句。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稱贊這幾句詞是「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而如果只取其一點來比較,應當說,杜牧的這兩句詩把風荷的形態寫得更為飛動,不僅筆下傳神,而且字里含情。
這里,詩人既在寫景之時「隨物以宛轉」(《文心雕龍·物色篇》),刻畫入微地曲盡風荷的形態、動態;又在感物之際「與心而徘徊」(同上),別有所會地寫出風荷的神態、情態。當然,風荷原本無情,不應有恨。風荷之恨是從詩人的心目中呈現的。詩人把自己的感情貫注到無生命的風荷之中,帶著自己感情色彩去看風荷「相倚」、「回首」之狀,覺得它們似若有情,心懷恨事,因而把對外界物態的描摹與自我內情的表露,不期而然地融合為一。這里,表面寫的是綠荷之恨,實則物中見我,寫的是詩人之恨。
南唐中主李璟有首《攤破浣溪沙》詞,下半闋換頭兩句「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歷來為人所傳誦。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卻認為,這兩句不如它的上半闋開頭兩句「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並贊賞其「大有眾芳蕪穢,美人遲暮之感」。而原詞接下來還有兩句是:「還與韶光共顦顇,不堪看。」這幾句詞以及王國維的贊語,正可以作杜牧這兩句詩的注腳。聯系杜牧的遭遇來看,其所表現的就是這樣一種芳時不再、美人遲暮之恨。杜牧是一個有政治抱負和主張的人,而不幸生在唐王朝的沒落時期,平生志事,百無一酬,這時又受到排擠,出為外官,懷著壯志難酬的隱痛,所以在他的眼底、筆下,連眼前無情的綠荷,也彷彿充滿哀愁了。第二首詩也是描寫秋天的黃州景物,寄託了詩人背井離鄉的悵恨心情。
H. 古詩《偶題》朱熹的翻譯
門的青山上草木一團團的綠紫相間,高聳的山峰終日雲遮霧繞像戴著頭巾。人們只知道雨是從雲的縫隙里落下,哪裡想到雲卻是從地下升上天的呢。(意似指莫小視微不足道的事物)
I. 詩名字叫偶題於謙寫的
詩名字叫《偶題》於謙寫的:
偶題三首
作者:於謙
日落風欲靜,鳥啼人自閑。白雲如解事,成雨便歸山。
偶題三首 其二
作者:於謙
倦鳥投林處,斜陽在樹枝。薄雲收未盡,山雨乍晴時。
偶題三首 其三
作者:於謙
薰風何處來,吹我庭前樹。啼鳥愛繁陰,飛來不飛去。
J. 魏源的《秋日偶題》的詩句是什麼
魏源的《秋日偶題》的詩句是:傳舍官如住寺僧,半年暫住此荒城。湖邊無處看山色,但愛千家帶雨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