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懷古詩
❶ 懷古詩 赤壁懷古
〈紅樓夢〉中,第五十一回,薛寶琴以所經過各省內的古跡為題,作了十首懷古版絕句,內隱十物。
赤壁懷古權 其一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載空舟。
喧闐一炬悲風冷,無限英魂在內游。
交趾懷古 其二
銅鑄金鏞振紀綱,聲傳海外播戎羌。
馬援自是功勞大,鐵笛無煩說子房。
鍾山懷古 其三
名利何曾伴汝身,無端被詔出凡塵。
牽連大抵難休絕,莫怨他人嘲笑頻。
淮陰懷古 其四
壯士須防惡犬欺,三齊位定蓋棺時。
寄言世俗休輕鄙,一飯之恩死也知。
廣陵懷古 其五
蟬噪鴉棲轉眼過,隋堤風景近如何。
只緣佔得風流號,惹得紛紛口舌多。
桃葉渡懷古 其六
衰草閑花映淺池,桃枝桃葉總分離。
六朝梁棟多如許,小照空懸壁上題。
青冢懷古 其七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撥盡曲中愁。
漢家制度誠堪嘆,樗櫟應慚萬古羞。
馬嵬懷古 其八
寂寞脂痕漬汗光,溫柔一旦付東洋。
只因遺得風流跡,此日衣衾尚有香。
蒲東寺懷古 其九
小紅骨賤最身輕,私掖偷攜強撮成。
雖被夫人時吊起,已經勾引彼同行。
梅花觀懷古 其十
不在梅邊在柳邊,個中誰拾畫嬋娟。
團圓莫憶春香到,一別西風又一年。
❷ 懷古詩(詠史詩)用什麼顏色最好
根據不同風格的詠來史詩來配顏色,比如源:贊美古人的用暖色調的顏色。表示郁𨚲不得志的用冷色調。下面是左思的詠史詩,用綠色配藍色較好。內容如下:
鬱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
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
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金張藉舊業,七葉珥漢貂。
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
❸ 詠史詩(懷古詩)的主要意象
詠史詩(懷古詩)的主要意象:意象:投筆、長城、明月、樓蘭、柳營、請纓、羌笛、古地、吳鉤等。在詠史懷古詩里常見到的意象有物象類,如:樓蘭、羌笛、吳鉤等,還有古地、古居類,如:驪山、馬嵬、汴京、長安、金陵、赤壁等。
詠史懷古類詩詞作為一類獨特的詩歌題材,就其自身而言,就註定了它擁有「著詩」「和史」的雙重特徵,詠史懷古詩詞「是詩」「與史「」、詠史」「與言志「」、古」「與今」的結合與統一,這是詠史懷古詩詞所獨有的藝術特徵。
(3)郁懷古詩擴展閱讀:
詠史詩(懷古詩)常用的典故:
1、投筆:《後漢書》載:班超家境貧寒,靠為官府抄寫文書來生活。他曾投筆感嘆,要效法傅介子、張騫立功邊境,取爵封侯。後來「投筆」就指棄文從武。
2、長城:《南史檀道濟傳》,檀道濟是南朝宋的大將,權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後來宋文帝借機殺他時,檀道濟大怒道:「乃壞汝萬里長城!」後來就用「萬里長城」指守邊的將領。
3、樓蘭:《漢書》載;樓蘭國王貪財,多次殺害前往西域的漢使。後來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計斬樓蘭王,為國立功。以後詩人就常用「樓蘭」代指邊境之敵,用「破(斬)樓蘭」指建功立業。
4、折腰:《宋書隱逸傳》載,陶淵明曾作彭澤縣令,因不肯「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而棄官歸隱。「折腰」意為躬身拜揖,後來喻指屈身事人,而詩人常反其義用之。如李白《夢游天姥嶺留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5、化碧:《莊子外物》載,萇弘是周朝的賢臣,無辜獲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殺後,當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來,三年後血變成了碧玉。後來人們就常用「化碧」形容剛直中正的人為正義事業而蒙冤受屈。
❹ 懷古詩都有哪些
《懷古》
朝代:唐代
作者:李涉
尼父未適魯,屢屢倦迷津。徒懷教化心,紆郁不能伸。
一遇知己言,萬方始喧喧。至今百王則,孰不挹其源。
❺ 要懷古詩
你看這行嗎?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江南春》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泊秦淮》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這些是中等長的:
廣州試越台懷古(作者:【唐】黃滔)
南越千年事,興懷一旦來。
歌鍾非舊俗,煙月有層台。
北望人何在,東流水不回。
吹窗風雜瘴,沾檻雨經梅。
壯氣曾難揖,空名信可哀。
不堪登覽處,花落與花開。
湘中懷古(作者:【唐】戴叔倫)
昔人從逝水,有客吊秋風。何意千年隔,論心一日同。
楚亭方作亂,漢律正酬功。倏忽桑田變,讒言亦已
峴山懷古(作者:【唐】李白)
訪古登峴首,憑高眺襄中。天清遠峰出,水落寒沙空。
弄珠見游女,醉酒懷山公。感嘆發秋興,長松鳴夜風
這些是比較長的:
金陵懷古(作者:【唐】唐堯臣)
晉末英雄起,神器淪荒服。胡月蝕中原,白日升暘谷。
金陵實形勝,關山固重復。巨壑隍北壖,長江塹西隩。
鑿山擬嵩華,穿地象伊谷。草昧席羅圖,蓽路戴黃屋。
一時因地險,五世享天祿。禮樂何煌煌,文章紛鬱郁。
多士春林秀,作頌清風穆。出入三百年,朝事幾翻覆。
攙搶如雲勃,鯨鯢旋自曝。倦聞金鼎移,驟睹靈龜卜。
吁嗟王氣盡,坐悲天運倏。天道何茫茫,善淫乃相復。
行路偏衣半,遂亡大梁族。日隱汀洲上,登艫舟鹿川陸。
月回吳山樹,風聞楚江鵠。因依蘭蕙叢,采襭不盈掬。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
《山坡羊·潼關懷古》: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
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
湘中懷古(作者:【唐】戴叔倫)
昔人從逝水,有客吊秋風。何意千年隔,論心一日同。
楚亭方作亂,漢律正酬功。倏忽桑田變,讒言亦已空。
我就知道這些啦!不知到對你有沒有幫助,希望吧!
❻ 十首懷古詩,多謝!(不要紅樓夢)
赤壁懷古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
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
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 江月。
西河·金陵懷古
周邦彥
佳麗地,南朝盛事誰記?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鬟對起。怒濤寂寞打孤城,風檣遙度天際。
斷崖樹、猶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餘舊跡郁蒼蒼,霧沉半壘。 夜深月過女牆來,傷心東望淮水。
酒旗戲鼓甚處市?想依稀、王謝鄰里,燕子不知何世。向尋常巷陌人家,相對如說興亡、斜陽里。
越中覽古
李白
越王勾踐破吳歸,
戰士還家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
只今惟有鷓鴣飛。
過華清宮
杜牧
長安回望綉成堆,
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
登金陵鳳凰台
李白
鳳凰台上鳳凰游 ,鳳去台空江自流 。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鷺洲 。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
詠懷古跡
其 三
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 ,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連朔漠 ,獨留青冢向黃昏 。
畫圖省識春風面 ,環佩空歸月夜魂 。
千載琵琶作胡語 ,分明怨恨曲中論 。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 ,錦官城外柏森森 。
映階碧草自春色 ,隔葉黃鸝空好音 。
三顧頻煩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 。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赤壁
杜牧
折戟沉砂鐵未消,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石頭城
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烏衣巷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桂枝香·金陵懷古
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❼ 懷古詩有哪些(要會的,要短的)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
《山坡羊·潼關懷古》: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
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
湘中懷古(作者:【唐】戴叔倫)
昔人從逝水,有客吊秋風。何意千年隔,論心一日同。
楚亭方作亂,漢律正酬功。倏忽桑田變,讒言亦已空。
--------------------------------------------------
廣州試越台懷古(作者:【唐】黃滔)
南越千年事,興懷一旦來。
歌鍾非舊俗,煙月有層台。
北望人何在,東流水不回。
吹窗風雜瘴,沾檻雨經梅。
壯氣曾難揖,空名信可哀。
不堪登覽處,花落與花開。
--------------------------------------------------
望中懷古(作者:【唐】周朴)
齊心樓上望浮雲,
萬古千秋空姓名。
堯水永銷天際去,
姬風一變世間平。
高蹤盡共煙霞在,
大道長將日月明。
從此安然寰海內,
後來無復謾相傾。
--------------------------------------------------
金陵懷古(作者:【唐】唐堯臣)
晉末英雄起,神器淪荒服。胡月蝕中原,白日升暘谷。
金陵實形勝,關山固重復。巨壑隍北壖,長江塹西隩。
鑿山擬嵩華,穿地象伊谷。草昧席羅圖,蓽路戴黃屋。
一時因地險,五世享天祿。禮樂何煌煌,文章紛鬱郁。
多士春林秀,作頌清風穆。出入三百年,朝事幾翻覆。
攙搶如雲勃,鯨鯢旋自曝。倦聞金鼎移,驟睹靈龜卜。
吁嗟王氣盡,坐悲天運倏。天道何茫茫,善淫乃相復。
行路偏衣半,遂亡大梁族。日隱汀洲上,登艫舟鹿川陸。
月回吳山樹,風聞楚江鵠。因依蘭蕙叢,采襭不盈掬。
--------------------------------------------------
吳越懷古(作者:【唐】李遠)
吳越千年奈怨何,兩宮清吹作樵歌。姑蘇一敗雲無色,
范蠡長游水自波。霞拂故城疑轉旆,月依荒樹想嚬蛾。
行人慾問西施館,江鳥寒飛碧草多。
--------------------------------------------------
峴山懷古(作者:【唐】李白)
訪古登峴首,憑高眺襄中。天清遠峰出,水落寒沙空。
弄珠見游女,醉酒懷山公。感嘆發秋興,長松鳴夜風。
--------------------------------------------------
詠懷古意上裴侍郎(作者:【唐】駱賓王)
三十二餘罷,鬢是潘安仁。四十九仍入,年非朱買臣。
縱橫愁系越,坎壈倦遊秦。出籠窮短翮,委轍涸枯鱗。
窮經不沾用,彈鋏欲誰申。天子未驅策,歲月幾沉淪。
輕生長慷慨,效死獨殷勤。徒歌易水客,空老渭川人。
一得視邊塞,萬里何苦辛。劍匣胡霜影,弓開漢月輪。
金刀動秋色,鐵騎想風塵。為國堅誠款,捐軀忘賤貧。
勒功思比憲,決略暗欺陳。若不犯霜雪,虛擲玉京春。
--------------------------------------------------
夜泊牛渚懷古(作者:【唐】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注釋:牛渚:牛渚山,在今安徽省當塗縣西北。謝將軍:謝尚,東晉人,鎮守牛渚時,秋夜泛舟賞月,聽到袁宏在船上吟哦自己的作品,大力贊賞。袁從此名聲大振,後官至東陽太守。
【簡析】:
這首詩當是詩人失意後在當塗之作,那時詩人對未來已經不抱希望,但自負才華而怨艾 人賞識的情緒仍溢滿詩中。
--------------------------------------------------
盧十九子蒙吟盧七員外洛川懷古六韻……(作者:【唐】元稹)
聞道盧明府,閑行詠洛神。浪圓疑靨笑,波斗憶眉顰。
蹀躞橋頭馬,空濛水上塵。草芽猶犯雪,冰岸欲消春。
寓目終無限,通辭未有因。子蒙將此曲,吟似獨眠人。
--------------------------------------------------
汴河懷古(作者:【唐】杜牧)
錦纜龍舟隋煬帝,平台復道漢梁王。
遊人閑起前朝念,《折柳》孤吟斷殺腸。
--------------------------------------------------
赤壁懷古(作者:【唐】崔塗)
漢室河山鼎勢分,勤王誰肯顧元勛?不知征伐由天子,
唯許英雄共使君。江上戰余陵是谷,渡頭春在草連雲。
分明勝敗無尋處,空聽漁歌到夕曛。
❽ 找懷古詩!!!!!!!!!!!!!!!!!!!!!!!!!!!!!!!!
杜牧的《赤壁懷古》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這首詠史弔古詩,似是譏諷周瑜成功的僥幸。詩的開頭二句,借物起興,慨嘆前朝人物事跡,後二句議論:赤壁大戰,周瑜火攻,倘無東風,東吳早滅,二喬將被虜去,歷史就要改觀。詩的構思極為精巧,點染用功。
李白的《登金陵鳳凰台》
登金陵鳳凰台
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
【注釋】:
這首詩的大意是:
「鳳凰台上曾經有鳳凰鳥來這里遊憩,而今鳳凰鳥已京飛走了,只留下這座空台,伴著江水,仍徑自東流不停。當年華麗的吳王宮殿,及宮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沒在荒涼幽僻的小徑中,晉代的達官顯貴們,就算曾經有過輝煌的功業,如今也長眠於古墳中,化為一抔黃土。我站在台上,看著遠處的三山,依然聳立在青天之外,白鷺洲把秦淮河隔成兩條水道。天上的浮雲隨風飄盪,有時把太陽遮住,使我看不見長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憂愁。」
我們在李白〈鸚鵡洲〉詩提到,李白讀了崔顥的〈黃鶴樓〉詩後,寫了〈鸚鵡洲〉詩,想與崔顥一較長短。寫完後,李白自己讀了覺得比不上崔顥,便在黃鶴樓上題下一首打油詩:「一拳擊碎黃鶴樓,兩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上頭。」擲筆而去。因為詩人看見美麗的風景,總忍不住要寫首詩歌頌一番,李白自然也不例外,於是寫了〈鸚鵡洲〉詩,自覺果然比不上,回家之後,越想越不甘心,於是又寫〈登金陵鳳凰台〉詩,才覺滿意。
由於白的作品發表於崔顥之後,兩首詩又都樣是押平聲尤韻的七言律詩,所以後人更認為李白有意與崔顥一比高下,因而有前面所舉那首打油詩的傳說。
事實上根據日本人森大來的考證認為,那首打油詩不是李白作的,李白寫〈登金陵鳳凰台〉也是因為感慨時事而作,無意與崔顥爭勝。
唐代安祿山之亂,迫使唐玄宗遷蜀避難,太子即位於靈武,李白也因永璘王事件被流放到夜郎。李白年輕時豪情萬丈,希望能替國家做一番大事,但始終不曾得到皇帝重用。安史之亂,眼見大唐江山,遭胡兵蹂躪,李白心中的感慨可想而知,於是他寫此詩時首句用:「鳳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引出全詩,因為傳說中,鳳凰鳥只有在天下清平的治世才出現,因此古代都以鳳凰鳥的出現做為祥瑞的象徵。李白眼看安祿山危害唐室,想念昔時鳳凰鳥憩息鳳凰台的傳說,而今鳳凰鳥不再來,只有江水依舊向東流。
金陵為三國時孫權建都之地,晉朝永嘉之亂,晉室南渡之後也建都於鳳凰台所在地金陵城的東南,李白在台上想像當年吳宮的繁華景象,以及晉代那些達官貴人曾有過的風光事跡,如今都隱於幽徑,成為古丘。一個朝代弱了、亡了,馬上有另一個朝代興起,唐代太平盛世的貞觀之治,開元之治,也成了過去,安史之亂起,唐室岌岌可危,怎不令李白憂心?站在台上,看到遠處的三山及白鷺洲,而長安城呢?李白最後一句:「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在詩詞里常以浮雲指小人,以白日比喻君主。浮雲蔽白日是指姦邪之小人,圍繞於君王四周,向君王進讒言陷害賢臣,使忠臣沒有機會向皇帝進諫言。下句「長安不見使人愁」,指李白感嘆自己被放逐,眼見天上浮雲杳杳,不見長安,憂愁自己再也沒有機會到長安,或者說,安史之亂,玄宗遷西蜀,太子即位靈武,唐室山河尚未收復,為長安城憂傷。
這個比喻的典故出自《世說新語》,相傳晉明帝小時候坐在晉元帝膝上,元帝問他,長安遠還是太陽遠,明帝答說長安近太陽遠,因為聽說有人從長安來,沒聽說有人從太陽來,元帝為他的聰明高興,第二天便當著群臣面前再問明帝同樣的問題,沒想到明帝卻答說,太陽近,長安遠,因為抬起頭來見得到太陽,卻見不到長安。
晉代原都長安,永嘉大亂之後南渡,晉元帝時改都金陵。與唐代因為安使之亂而迫使太子即位於靈武的情況很類似,因此李白詩末二句「浮雲蔽白日」也是指玄宗寵幸楊貴妃、楊國忠,茺廢朝政,而導致安史之亂,長安淪入胡人手中。李白寫這首詩純粹是由懷古而引發懷君之思,加以感傷自己因遭小人讒言所害而被貶謫,登上鳳凰台,望不見長安,一時觸景傷情而寫下這首詩,並沒有與崔顥爭勝之意,兩人爭勝之說全是後人附會的。
而前面所舉打油詩的由來,是因李白被流放夜郎,中途又赦回,路過江夏,曾寫過一首〈江夏贈韋南陵冰〉詩說:「我且為君捶誶黃鶴樓,君亦為吾倒卻鸚鵡洲。赤壁爭雄如夢里,且須歌舞寬離憂。」李白因心情憂愁郁悶,故意寫這種豪快語,以解心中不平之氣。後來又寫一首〈醉後答了十八〉詩,以對應捶碎黃鶴樓詩說:「黃鶴高樓已捶碎,黃鶴仙人無所依。黃鶴上天訴玉帝,卻放黃鶴江南歸。」為自己前首詩的狂放自我解嘲,本來只是文人的游戲文章,沒想到唐末五代時有位禪僧經過黃鶴樓,便摘取李白這兩首詩的句子寫成這首:「一拳擊碎黃鶴樓,兩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打油詩,旁邊有一同來遊玩的僧人也題了一句:「有意氣時消意氣,不風流處轉風流。」另外一位僧人又加一句:「酒逢知己,藝壓當行。」而使得後人誤以為李白作〈登金陵鳳凰台〉詩是與崔顥的〈黃鶴樓〉詩爭意氣、爭長短,並留下這首有趣的打油詩。事實上全是後人穿鑿附會的。
杜甫的《蜀相》
杜甫詩《蜀相》賞析
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自安史之亂以來就一直顛沛流離的詩人杜甫到了成都。第二年春天,他滿懷時事興衰之感和對三國時諸葛武侯的景仰之情,到「錦官城」(成都)西北郊拜謁了始建於晉代的武侯祠廟。祠廟前那株相傳為「孔明手植」的巨柏,歷經滄桑,遒勁挺拔;綠樹叢中的黃鸝百轉千啼,自鳴得意。詩人面對年久失修,頹圮破敗的祠堂,追念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可貴精神和赫赫業績,不由得觸景生情,熱淚滿襟,於是寫下了這樣一首流傳千古的七律《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鵬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律詩由「起」、「頷」、「頸」、「結」四聯組成。這首詩的「起聯」兩句一問一答,貌似平常,實則不然。這里,詩人以近乎口語化的詩句點出了武侯祠堂的地理位置和古柏森森的自然環境,其間一個「尋」字妙筆天成,使得一問一答兩相連屬,恰如其分地道出了詩人急欲瞻仰武侯祠堂的情不可耐的心緒,這一方面暗示出杜甫與諸葛亮雖不同世卻思想相通,另一方面也替後面的贊頌、痛惜之辭預為伏筆,使得全詩和諧統一,首尾相銜。李重華《貞一齋詩話》說:「作詩善用賦筆,惟杜老為然。其間微婉頓挫,總非平直。」杜甫的這首《蜀相》的開頭,可以說是比較典型地體現了詩人善用賦筆而又切忌平直的特點。
如果說,「起聯」兩句還是從總領通篇的角度由全貌著筆作概括敘寫的話,那麼,「頷聯」兩句則進而把「鏡頭」轉向武侯祠廟周圍景物的細部。「映階碧草」、「隔葉黃鵬」彷彿是兩個特寫鏡頭,一在渲染「春色」之怡目,一在強調「好音」之悅耳。然而,詩人用了一個「自」字,一個「空」字,含蓄地表達了他對這些景物的與眾不同的特殊感受——盎然春意固然是美好誘人的,可是,丞相祠廟卻是如此寂寥冷清,悄然而無人跡,只有詩人形隻影單而來,孤寂傷懷而返。難道說,武侯已經被世人遺忘了嗎?不難看出,在「頷聯」兩句里,詩人句句寫景,卻字字含情,詩行中寓靜於動,寄情於景,婉轉地流露出因國家分裂而悲愴傷懷以及亟盼早日平叛實現統一的情緒。真可謂「情融乎內而深且長,景耀於外而遠且大」(謝榛《四溟詩話》)。
「頸聯」兩句,詩人筆鋒一轉,胸臆直泄,以高度凝煉、警策的語言概括了諸葛亮一生的生活際遇、政治理想和輔國功業。諸葛亮隱居隆中(今湖北襄樊城西)時,劉備三顧茅廬,於公元207年,同他商討天下大計。出山後,諸葛亮先是輔佐劉備開創基業;劉備死後,他又匡濟危難,扶佐後主劉禪。這就是所謂「兩朝開濟」。諸葛亮可以說是殫精竭慮,忠貞不渝,盡了「老臣」之心。當然,藝術的概括是不能同科學的、歷史的評價相提並論的。但是,透過詩人的飽含深情的詩句,我們不僅可以了解諸葛亮這位「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的丞相的一生的事業,以及他對後人的感召力量,而且能夠感知詩人對他的欽羨仰慕之情。這一聯與前一聯一樣,屬對工緻,沉鬱頓挫。遣辭雖不藻麗,卻行文壯闊,瀟灑飄逸,可與詩人另一首寫諸葛亮的詩《八陣圖》中的「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二句聯璧生輝。
假若詩意僅此而已,或許還難以收到激動人心的藝術效果和取得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前人說,「詩貴有眼」。「結聯」兩句是全詩的點睛之筆,可謂《蜀相》的「詩眼」。「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豈止是一般的憑吊和拜謁之辭啊!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載:諸葛亮於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春,出兵伐魏,在渭水南五丈原(今陝西郿縣西南)與魏軍相持百餘日後,於當年八月在軍中抱憾病逝。武侯壯志未酬而身先亡,詩人飽經喪亂而屢失意,經歷雖各有不同,可是就未能實現自己的抱負這一點來說,他們個人的命運是頗有相似之處的。正因為如此。詩人落筆沉摯,力透紙背,寫得蒼涼悲壯,催人下淚。可見,千百年來,人們習慣於用這警句一般的詩行對齎志而歿的仁人志士寄予痛惜與同情是不無道理的。
《蜀相》是杜甫的名篇之一,對於壯志未酬者,它既是頌辭,又是輓歌。唐代詩人劉禹錫說:「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馳可以役萬里,工於詩者能之。」《蜀相》一詩囊括歷史,融匯古今,語言凝煉而內涵豐富。如果把劉禹錫的話用來評《蜀相》,杜甫是當之無愧的。
❾ 詠史懷古詩10首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李白的《登金陵鳳凰台》
登金陵鳳凰台
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鵬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劉禹錫的《金陵懷古》:
潮滿冶誠渚,日斜征虜亭。
蔡洲新草綠,幕府舊煙青。
興廢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後庭花一曲,幽怨不堪聽。 杜牧的《題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杜甫的《詠懷古跡》(五首其五):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侶,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杜甫的《詠懷古跡》(五首其三)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張可久的《賣花聲"懷古》:
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
李商隱《漢宮詞》:
青雀西飛竟未回,君王長在集靈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賜金莖露一杯。
詠懷古跡 ·杜甫
第一首庾信
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
三峽樓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雲山。
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
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❿ 求兩篇懷古詩.
杜牧的《赤壁懷古》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這首詠史弔古詩,似是譏諷周瑜成功的僥幸。詩的開頭二句,借物起興,慨嘆前朝人物事跡,後二句議論:赤壁大戰,周瑜火攻,倘無東風,東吳早滅,二喬將被虜去,歷史就要改觀。詩的構思極為精巧,點染用功。
李白的《登金陵鳳凰台》
登金陵鳳凰台
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
【注釋】:
這首詩的大意是:
「鳳凰台上曾經有鳳凰鳥來這里遊憩,而今鳳凰鳥已京飛走了,只留下這座空台,伴著江水,仍徑自東流不停。當年華麗的吳王宮殿,及宮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沒在荒涼幽僻的小徑中,晉代的達官顯貴們,就算曾經有過輝煌的功業,如今也長眠於古墳中,化為一抔黃土。我站在台上,看著遠處的三山,依然聳立在青天之外,白鷺洲把秦淮河隔成兩條水道。天上的浮雲隨風飄盪,有時把太陽遮住,使我看不見長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憂愁。」
我們在李白〈鸚鵡洲〉詩提到,李白讀了崔顥的〈黃鶴樓〉詩後,寫了〈鸚鵡洲〉詩,想與崔顥一較長短。寫完後,李白自己讀了覺得比不上崔顥,便在黃鶴樓上題下一首打油詩:「一拳擊碎黃鶴樓,兩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上頭。」擲筆而去。因為詩人看見美麗的風景,總忍不住要寫首詩歌頌一番,李白自然也不例外,於是寫了〈鸚鵡洲〉詩,自覺果然比不上,回家之後,越想越不甘心,於是又寫〈登金陵鳳凰台〉詩,才覺滿意。
由於白的作品發表於崔顥之後,兩首詩又都樣是押平聲尤韻的七言律詩,所以後人更認為李白有意與崔顥一比高下,因而有前面所舉那首打油詩的傳說。
事實上根據日本人森大來的考證認為,那首打油詩不是李白作的,李白寫〈登金陵鳳凰台〉也是因為感慨時事而作,無意與崔顥爭勝。
唐代安祿山之亂,迫使唐玄宗遷蜀避難,太子即位於靈武,李白也因永璘王事件被流放到夜郎。李白年輕時豪情萬丈,希望能替國家做一番大事,但始終不曾得到皇帝重用。安史之亂,眼見大唐江山,遭胡兵蹂躪,李白心中的感慨可想而知,於是他寫此詩時首句用:「鳳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引出全詩,因為傳說中,鳳凰鳥只有在天下清平的治世才出現,因此古代都以鳳凰鳥的出現做為祥瑞的象徵。李白眼看安祿山危害唐室,想念昔時鳳凰鳥憩息鳳凰台的傳說,而今鳳凰鳥不再來,只有江水依舊向東流。
金陵為三國時孫權建都之地,晉朝永嘉之亂,晉室南渡之後也建都於鳳凰台所在地金陵城的東南,李白在台上想像當年吳宮的繁華景象,以及晉代那些達官貴人曾有過的風光事跡,如今都隱於幽徑,成為古丘。一個朝代弱了、亡了,馬上有另一個朝代興起,唐代太平盛世的貞觀之治,開元之治,也成了過去,安史之亂起,唐室岌岌可危,怎不令李白憂心?站在台上,看到遠處的三山及白鷺洲,而長安城呢?李白最後一句:「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在詩詞里常以浮雲指小人,以白日比喻君主。浮雲蔽白日是指姦邪之小人,圍繞於君王四周,向君王進讒言陷害賢臣,使忠臣沒有機會向皇帝進諫言。下句「長安不見使人愁」,指李白感嘆自己被放逐,眼見天上浮雲杳杳,不見長安,憂愁自己再也沒有機會到長安,或者說,安史之亂,玄宗遷西蜀,太子即位靈武,唐室山河尚未收復,為長安城憂傷。
這個比喻的典故出自《世說新語》,相傳晉明帝小時候坐在晉元帝膝上,元帝問他,長安遠還是太陽遠,明帝答說長安近太陽遠,因為聽說有人從長安來,沒聽說有人從太陽來,元帝為他的聰明高興,第二天便當著群臣面前再問明帝同樣的問題,沒想到明帝卻答說,太陽近,長安遠,因為抬起頭來見得到太陽,卻見不到長安。
晉代原都長安,永嘉大亂之後南渡,晉元帝時改都金陵。與唐代因為安使之亂而迫使太子即位於靈武的情況很類似,因此李白詩末二句「浮雲蔽白日」也是指玄宗寵幸楊貴妃、楊國忠,茺廢朝政,而導致安史之亂,長安淪入胡人手中。李白寫這首詩純粹是由懷古而引發懷君之思,加以感傷自己因遭小人讒言所害而被貶謫,登上鳳凰台,望不見長安,一時觸景傷情而寫下這首詩,並沒有與崔顥爭勝之意,兩人爭勝之說全是後人附會的。
而前面所舉打油詩的由來,是因李白被流放夜郎,中途又赦回,路過江夏,曾寫過一首〈江夏贈韋南陵冰〉詩說:「我且為君捶誶黃鶴樓,君亦為吾倒卻鸚鵡洲。赤壁爭雄如夢里,且須歌舞寬離憂。」李白因心情憂愁郁悶,故意寫這種豪快語,以解心中不平之氣。後來又寫一首〈醉後答了十八〉詩,以對應捶碎黃鶴樓詩說:「黃鶴高樓已捶碎,黃鶴仙人無所依。黃鶴上天訴玉帝,卻放黃鶴江南歸。」為自己前首詩的狂放自我解嘲,本來只是文人的游戲文章,沒想到唐末五代時有位禪僧經過黃鶴樓,便摘取李白這兩首詩的句子寫成這首:「一拳擊碎黃鶴樓,兩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打油詩,旁邊有一同來遊玩的僧人也題了一句:「有意氣時消意氣,不風流處轉風流。」另外一位僧人又加一句:「酒逢知己,藝壓當行。」而使得後人誤以為李白作〈登金陵鳳凰台〉詩是與崔顥的〈黃鶴樓〉詩爭意氣、爭長短,並留下這首有趣的打油詩。事實上全是後人穿鑿附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