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趙刈麥古詩

趙刈麥古詩

發布時間: 2021-03-05 14:57:25

❶ 關刈麥,賣炭翁的古詩賞析的答案

整體賞析

這首詩敘事明白,結構自然,層次清楚,順理成章。詩一開頭,先交代背景,標明是五月麥收的農忙季節。接著寫婦女領著小孩往田裡去,給正在割麥的青壯年送飯送水。隨後就描寫青壯年農民在南岡麥田低著頭割麥,腳下暑氣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經累得筋疲力盡還不覺得炎熱,只是珍惜夏天晝長能夠多干點活。寫到此處,這一家農民辛苦勞碌的情景已經有力地展現出來。接下來又描寫了另一種令人心酸的情景:一個貧婦人懷里抱著孩子,手裡提著破籃子,在割麥者旁邊拾麥。她要來拾麥的原因是她家的田地已經「輸稅盡」──為繳納官稅而賣光了,如今無田可種,無麥可收,只好靠拾麥充飢。這兩種情景交織在一起,有差異又有關聯:前者揭示了農民的辛苦,後者揭示了賦稅的繁重。繁重的賦稅既然已經使貧婦人失掉田地,那就也會使這一家正在割麥的農民失掉田地。今日的拾麥者,乃是昨日的割麥者;而今日的割麥者,也可能成為明日的拾麥者。強烈的諷諭意味,自在不言之中。詩人由農民生活的痛苦聯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適,感到慚愧,內心裡久久不能平靜。這段抒情文字是全詩的精華所在。它是作者觸景生情的產物,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寫諷諭詩,目的是「唯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在這首詩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農民和作為朝廷官員的自己作鮮明對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謂用心良苦。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長寫敘事詩的藝術巨匠。他的敘事詩能曲盡人情物態,把其中所敘的事件寫得曲折詳盡,娓娓動聽。而且,他的敘事詩里總是有著心靈的揭示,因而總是蘊含著感情的。在《觀刈麥》里,他雖然著墨不多,但是卻把割麥者與拾麥者在夏收時那種辛勤勞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寫得生動真切,歷歷如畫。不僅寫了事,而且寫了心,包括作者本人的心和勞動人民的心。詩人的心弦顯然是被耳聞目睹的悲慘景象振動了,顫栗了,所以才提起筆來直歌其事,所以在字里行間都充滿對勞動者的同情和憐憫。像「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這樣的詩句,裡麵包含著作者無限的同情之感與憐憫之意。因而這首《觀刈麥》在敘事當中是有著作者情的滲透、心的跳動的,作者的心同他所敘的事是融為一體的。值得稱道的是,作者在真實地寫勞動人民之事的同時,還能夠真實地寫出勞動人民之心,尤其是刻畫出勞動人民在某種特定情況下的變態心理,深刻地揭示詩的主題。《賣炭翁》中「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寫的是賣炭老人為衣食所迫而產生的變態心理。《觀刈麥》中的「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同樣也是一種變態心理。這類描寫把勞動人民之心刻畫入微,深入底蘊。詩中寫事與寫心的完美統一,較之一般的敘事與抒情的統一,更能震撼人心。白居易又是運用對比手法的能手。他在詩歌創作中,不僅把勞動人民的貧困、善良與地主階級的奢侈、暴虐作了對比,而且還把自己的舒適與勞動人民的窮苦作了對比。這首詩在寫了農民在酷熱的夏天的勞碌與痛苦之後,詩人同樣也聯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沒有「功德」,又「不事農桑」,可是卻拿「三百石」俸祿,到年終還「有餘糧」,因而「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詩人在那個時代能夠主動去和農民對比,十分難得。這樣一種對比,真是新穎精警,難能可貴,發人深省,因而更顯出這首詩的思想高度。
這首詩一開頭就把我們帶到當時的京城長安附近的終南山上,讓我們看到一個燒炭的老人過著的十分窮苦的生活。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燒炭的老翁連一寸土地也沒有,全部賴以為生的東西,只不過是一把斧頭、一掛牛車,再加上十個被煙火熏黑的手指頭。他沒有妻子也沒有兒女,孤苦伶仃的一個人,在南山上伐薪、燒炭,弄得「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勞動的艱苦是可想而知的。這燒炭的老人對生活並沒有過高的要求,「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他僅僅希望有吃有穿,維持一種最低的生活。按理說,一個人養活自己一個人,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可是就連這樣一個願望,他也難以實現。木炭,本是供人取暖的東西,這老人辛辛苦苦地砍了柴、燒了炭,給別人帶來了溫暖,可是自己身上的衣服卻單薄得可憐。
衣服單薄總該盼望天氣暖和吧?不,恰恰相反,被生活所迫的老人「心憂炭賤願天寒」,他寧肯忍受加倍的寒冷,以便能多賣一點炭錢。這種矛盾的心情,深刻地表現出賣炭翁悲慘的處境。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寒冷的天氣果然來到了。一清早,他就套上車,踏著冰凍的道路,卻到長安市上賣炭。從終南山到長安城,一路之上他想了些什麼呢?詩人沒有告訴我們;但是可以想像得出來,他一定是滿懷著希望,因為這一車炭直接關系著他今後的生活。讀到這里,我們覺得自己和這位老人更親近了,我們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這車炭究竟能不能賣掉,能不能賣上一個公道的價錢。可是詩人並沒有馬上告訴我們結果,他讓賣炭翁歇下來,喘一口氣,也讓讀者稍微平靜一下。
然後筆鋒一轉寫道:「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❷ 關於讀書的古詩

1、《清明》

【作者】王禹偁【朝代】宋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白話翻譯:

我是在無花可觀賞,無酒可飲的情況下過這個清明節的,這樣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廟的和尚,一切對於我來說都顯得很蕭條寂寞。

昨天從鄰家討來新燃的火種,在清明節的一大早,就在窗前點燈,坐下來潛心讀書。

2、《冬夜讀書示子聿》

【作者】陸游【朝代】宋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白話翻譯:

古人做學問是不遺餘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

3、《勸學詩》

【作者】顏真卿【朝代】唐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白話翻譯:

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少年時代要知道發憤苦讀,勤奮學習。

但如果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後悔自己年少時為什麼不知道要勤奮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後悔自己年少時為什麼不知道要勤奮學習。

4、《讀書》

【作者】陸游【朝代】宋

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

白話翻譯:

歸老隱居的志向就算沒有那五畝田園也依然如故,讀書的本意原在於黎民百姓。

燈下讀書,眼神已不比從前,卻還是規定自己讀完了兩萬的蠅頭小字。

5、《觀書》

【作者】於謙【朝代】明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白話翻譯:

我對書籍的感情就像是多年的朋友,無論清晨還是傍晚憂愁還是快樂總有它的陪伴。

眼前瀏覽過無數的文字後,胸中再無半點塵世間世俗的雜念。

新鮮的想法源源不斷的涌來用之不竭,像東風里花柳爭換得形色簇新。

漫跨著金鞍,權貴們猶嘆芳蹤難尋,諒也不信這書齋里別有春景。

❸ 白居易的觀刈表在中小學生古詩文必背208書本多少頁

《觀刈麥》是白居易任周至縣縣尉時有感於當地人民勞動艱苦、生活貧困所寫的一首詩,作品對造成人民貧困之源的繁重租稅提出指責.對於自己無功無德又不勞動卻能豐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現了一個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義精神。這首詩作於唐憲宗元和二年(807),詩人三十六歲。周至縣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西。縣尉在縣里主管緝捕盜賊、徵收捐稅等事。正因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對勞動人民在這方面所受的災難也知道得最清楚:詩人想到自己四體不勤卻飽食祿米,內心十分慚愧。於是直抒其事,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全詩分四層,第一層四句,交代時間及其環境氣氛。"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說的事情就發生"人倍忙"的五月。這兩句總領全篇,而且一開頭就流露出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一派豐收景象,大畫面是讓人喜悅的。可是誰又能想到在這豐收景象下農民的悲哀呢?

第二層八句,通過具體的一戶人家來展現這"人倍忙"的收麥情景。婆婆、兒媳婦擔著飯籃子,小孫兒提著水壺,他們是去給地里幹活兒的男人們送飯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後先忙家務,而後做飯;小孫子跟著奶奶、媽媽送飯時一齊到地里。她們是要在飯後和男人們一道幹下去的。你看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這四句正面描寫收麥勞動。他們臉對著大地,背對著藍天,下面如同籠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們用盡一切力量揮舞著鐮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記了炎熱,因為這是"虎口奪糧",時間必須抓緊呀!捨不得浪費。天氣如此之熱,白天又如此之長,而人們卻竭力苦幹,就怕浪費一點時間,可見人們對即將到手的麥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種違背人之常情的寫法來突出人們此時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賣炭翁》中有"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之語,"願"字的用法與此處"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層八句,鏡頭轉向一個貧婦人,她被捐稅弄得破了產,現時只能以拾麥穗為生,這是比前述闔家忙於收麥者更低一個層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左手抱著一個孩子,臂彎里掛著一個破竹筐,右手在那裡撿人家落下的麥穗。這有多麼累,而收獲又是多麼少啊!但有什麼辦法呢?現在是收麥的時候,還有麥穗可撿,換個別的時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討了。而她們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種、有麥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後來讓捐稅弄得走投無路,把家產,土地都折變了,至使今天落到了這個地步。第四層六句,寫詩人面對豐收下出現如此悲慘景象的自疚自愧。

作品的題目叫《觀刈麥》,而畫面上實際出現的,除了刈麥者之外,卻還有一個拾麥者,而且作者的關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後者身上。他們二者目前的貧富苦樂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們的命運卻有著緊密的聯系。今日凄涼可憐的拾麥穗者是昨日辛勞忙碌的刈麥者;又安知今日辛勞忙碌的刈麥者明日不淪落成凄涼可憐的拾麥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稅在,勞動人民就永遠擺脫不了破產的命運。作者在這里對當時害民的賦稅制度提出了尖銳批評,對勞動人民所蒙受的苦難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進而把自己擺進去,覺得自己和勞動人民的差別太大了,自己問心有愧。這時的白居易的詩歌確實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思想情緒,呼出了勞動人民的聲音。

這首詩寫作上的基本特點是不帶任何誇張地、如實地描寫現實生活場景。他選取了舉家忙碌和凄涼拾穗這兩個鏡頭,使之構成強烈對比。前者雖然苦、雖然累,但他們暫時還是有希望的,至於後者,則完全是斷梗浮萍,朝不保夕了。兩個鏡頭所表現的場面、氣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詩人由農民生活的痛苦聯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適,感到慚愧,內心裡久久不能平靜。這段抒情文字是全詩的精華所在。它是作者觸景生情的產物,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寫諷諭詩,目的是「唯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在這首詩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農民和作為朝廷官員的自己作鮮明對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謂用心良苦。

❹ 誰能幫我寫杜甫的詩

游龍門奉先寺

已從招提游,

更宿招提境。

陰壑生虛(一作靈)籟,

月林散清影。

天闕象緯逼,

雲卧衣裳冷。

欲覺聞晨鍾,

令人發深省。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

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層雲,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登兗州城樓

東郡趨庭日,(時甫父閑為兗州司馬)

南樓縱目初。

浮雲連海岳岱,

平野人青徐。

孤嶂秦碑在,

荒城魯殿餘。

從來多古意,

臨眺獨躊躇。

題張氏隱居二首

春山無伴獨相求,

伐木丁丁山更幽。

澗道餘寒歷冰雪,

石門斜日到林丘。

不貪夜識金銀氣,

遠害朝看麋鹿游。

乘興杳然迷出處,

對君疑是泛虛舟。

之子時相見,

邀人晚興留。

霽潭□(「檀」換魚旁)發發,

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勞勸,

張梨不外求。

前村山路險,

歸醉每無愁。

劉九法曹鄭瑕邱石門宴集

秋水清無底,

蕭然靜客心。

椽曹乘逸興,

鞍馬到荒林。

能吏逢聊璧,

華筵直一金。

晚來橫吹好,

泓下亦龍吟。

與任城許主簿游南池

秋水通鉤洫,

城隅進小船。

晚涼看洗馬,

森木亂鳴蟬。

菱熟經時雨,

蒲荒八月天。

晨朝降白露,

遙憶舊青氈。

對雨書懷走邀許十一簿公

東岳雲峰起,

溶溶滿太虛。

震雷翻幕燕,

驟雨落河魚。

座對賢人酒,

門聽長者車。

相邀愧泥濘,

騎馬到階除。

巳上人茅齋

巳公茅屋下,

可以賦新詩。

枕簟入林僻,

茶瓜留客遲。

江蓮搖白羽,

天棘蔓青絲。

空忝許詢輩,

難酬支遁詞。

房兵曹胡馬詩

胡馬大宛名,

鋒棱瘦骨成。

竹批雙耳峻,

風入四蹄輕。

所向無空闊,

真堪托死生。

驍騰有如此,

萬里可橫行。

畫鷹

素練風霜起,

蒼鷹畫作殊。

竦身思狡兔,

側目似愁胡。

絛鏇光堪摘,

軒楹勢可呼。

何當擊凡鳥,

毛血灑平蕪。

過宋員外之問舊庄

宋公舊池館,

零落首陽阿。

枉道祗從入,

吟詩許更過?

淹留問耆老,

寂寞向山河。

更識將軍樹,

悲風日暮多。

夜宴左氏庄

風林纖月落,

衣露凈琴張。

暗水流花徑,

春星帶草堂。

檢書燒燭短,

看(一作說)劍引杯長。

詩罷聞吳詠,

扁舟意不忘。

臨邑舍弟書至,苦雨黃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領

所憂,因寄此詩,用寬其意

二儀積風雨,

百穀漏波濤。

聞道洪何坼,

遙連滄海高。

職司憂悄悄,

郡國訴嗷嗷。

舍弟卑棲邑,

防川領簿曹。

尺書前日至,

版築不時操。

難假黿鼉力,

空瞻烏鵲毛。

燕南吹畎畝,

濟上沒蓬蒿。

螺蚌滿近郭,

蛟螭乘九皋。

徐關深水府,

碣石小秋毫。

白屋留孤樹,

青天失萬艘。

吾衰同泛梗,

利涉想蟠桃。

賴倚天涯釣,

猶能掣巨鰲。

天寶初,南曹小司寇舅,於我太夫人堂下,壘土為山,

一匱盈尺,以代彼朽木,承諸焚香瓷甌,甌甚安矣。旁

植慈竹,蓋茲數峰,□(上山下欽)岑嬋娟,宛有塵外

格致,乃不知興之所至,而作是詩

一匱功盈尺,

三峰意出群。

望中疑在野,

幽處欲生雲。

慈竹春陰覆,

香爐曉勢分。

惟南將獻壽,

佳氣日氤氳。

龍門

龍門橫野斷,

驛樹出城來。

氣色皇居近,

金銀佛寺開。

往還時屢改,

川陸日悠哉!

相閱征途上,

生涯盡幾回?

李監宅二首(一作李鹽鐵)

尚覺王孫貴,

豪家意頗濃。

屏開金孔雀,

褥隱綉芙蓉。

且食雙魚美,

誰看異味重。

門闌多喜色,

女婿近乘龍。

華館春風起,

高城煙霧開。

雜花分戶映,

嬌燕入簾回。

一見能傾座,

虛懷只愛才。

鹽官雖絆驥,

名是漢廷來。

贈李白

二年客東都,

所歷厭機巧。

野人對腥膻,

蔬食常不抱。

豈無青精飯,

使我顏色好?

苦乏大葯資,

山林跡如掃。

李侯金閨彥,

脫身事幽討。

亦有梁宋游,

方期拾瑤草。

陪李北海宴歷下亭

東藩駐皂蓋,

北渚臨清河。

海右此亭古,

濟南名士多。(原註:時邑人蹇處士在座)

雲山已發興,

玉佩仍當歌。

修竹不受暑,

交流空涌波。

蘊真愜所遇,

落日將如何!

貴賤俱物役,

從公難重過。

同李太守登歷下古城員外新亭

(原註:時李之芳自尚書郎出齊州制此亭)

新亭結構罷,

隱見清湖陰。

跡籍台觀舊,

氣冥海岳深。

圓荷想自昔,

遺堞感至今。

芳宴此時具,

哀絲千古心。

主稱壽尊客,

筵秩宴北林。

不阻蓬蓽興,

得兼梁甫吟。

暫如臨邑,至〔山昔〕山湖亭,奉懷李員外,率爾成興

野亭逼湖水,

歇馬高林間。

鼉吼風奔浪,

魚跳日映山。

暫游阻詞伯,

卻望臨青關。

靄靄生雲霧,

唯應促駕還。

贈李白

秋來相顧尚飄蓬,

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

飛揚跋扈為誰雄?

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

李侯有佳句,

往往似陰鏗。

余亦東蒙客,

憐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

攜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處,

還尋北郭生。

入門高興發,

侍立小童清。

落景聞寒杵,

屯雲對古城。

向來吟橘頌,

誰欲討□(艹專)羹?

不願論簪笏,

悠悠滄海情。

鄭駙馬宅宴洞中

主家陰洞細煙霧,

留客夏簟青琅〔王干〕。

春酒杯濃琥珀薄,

冰漿碗碧瑪瑙寒。

誤疑茅屋過江麓,

已入風磴霾雲端。

自是秦樓壓鄭谷,

時聞雜佩聲珊珊。

飲中八仙歌

知章騎馬似乘船,

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斗始朝天,

道逢曲車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

飲如長鯨吸百川,

銜杯樂聖稱避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

舉觴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綉佛前,

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一斗詩百篇,

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聖傳,

脫帽露頂王公前,

揮毫落紙如雲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談雄辨驚四筵。

今夕行

今夕何夕歲雲徂,

更長燭明不可孤。

咸陽客舍一事無,

相與博塞為歡娛。

馮陵大叫呼五白,

袒跣不肯成梟盧。

英雄有時亦如此,

邂逅豈即非良圖?

君莫笑,劉毅從來布衣願,

家無儋石輸百萬。

贈特進汝陽王二十韻

特進群公表,

天人夙德升。

霜蹄千里駿,

風翮九霄鵬。

服禮求毫發,

推思忘寢興。

聖情常有眷,

朝退若無憑。

仙醴來浮蟻,

奇毛或賜鷹。

清關塵不雜,

中使日相乘。

晚節嬉遊簡,

平居孝義稱。

自多親棣萼,

誰敢問山陵?

學業醇儒富,

詞華哲匠能。

筆飛鸞聳立,

章罷鳳騫騰。

精理通談笑,

忘形向友朋。

寸長堪繾綣,

一諾豈驕矜?

巳忝歸曹植,

何知對李膺。

招要恩屢至,

崇重力難勝。

披霧初歡夕,

高秋爽氣澄。

尊□(上三「田」下「缶」)臨極浦,

鳧雁宿張燈。

花月窮游宴,

炎天避鬱蒸。

硯寒金井水,

檐動玉壺冰。

瓢飲唯三徑,

岩棲在百層。

謬持蠡測海,

況邑酒如澠。

鴻寶寧全秘,

丹梯庶可凌。

淮王門有客,

終不愧孫登。

贈比部蕭郎中十兄

有美生人傑,

由來積德門。

漢朝丞相系,

梁日帝王孫。

蘊藉為郎久,

魁梧秉哲尊。

詞華傾後輩,

風雅藹孤騫。

宅相榮姻戚,

兒童惠討論。

見知真自幼,

謀拙愧諸昆。

漂盪雲天闊,

沈埋日月奔。

致君時已晚,

懷古意空存。

中散山陽鍛,

愚公野谷村。

寧紆長者轍,

歸老任乾坤。

奉寄河南韋尹丈人

有客傳河尹,

逢人問孔融。

青囊仍隱逸,

章甫尚西東。

鼎石分門戶,

詞場繼國風。

尊榮瞻地絕,

疏放憶途窮。

濁酒尋陶令,

丹砂訪葛洪。

江湖漂短褐,

霜雪滿飛蓬。

牢落乾坤大,

周流道術空。

謬慚知薊子,

真怯笑揚雄。

盤錯神明懼,

謳歌德義豐。

屍鄉餘土室,

誰話(一作難說)祝雞翁?

贈韋左丞丈濟

左轄頻虛位,

今年得舊儒。

相門韋氏在,

經術漢臣須。

時議歸前烈,

天倫恨莫俱。

〔令鳥〕原荒宿草,

鳳沼接亨衢。

有客雖安命,

衰落豈壯夫!

家人憂幾杖,

甲子混泥途。

不謂矜餘力,

還來謁大巫。

歲寒仍顧遇,

日暮且踟躕。

老驥思千里,

飢鷹待一呼。

君能微感激,

亦足慰榛蕪。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紈褲不餓死,

儒冠多誤身。

丈人試靜聽,

賤子請具陳。

甫昔少年日,

早充觀國賓。

讀書破萬卷,

下筆如有神。

賦料揚雄敵,

詩看子建親。

李邕求識面,

王翰願卜鄰。

自謂頗挺出,

立登要路津。

致君堯舜上,

再使風俗淳。

此意竟蕭條,

行歌非隱淪。

騎驢三十載,

旅食京華春。

朝扣富兒門,

暮隨肥馬塵。

殘杯與冷炙,

到處潛悲辛。

主上頃見征,

〔焱欠〕然欲求伸。

青冥卻垂翅,

蹭蹬無縱鱗。

甚愧丈人厚,

甚知丈人真。

每於百僚上,

猥誦佳句新。

竊效貢公喜,

難甘原憲貧。

焉能心怏怏?

只是走逡逡。

今欲東入海,

即將西去秦。

尚憐終南山,

回首清謂濱。

常擬報一飯,

況懷辭大臣。

白鷗沒浩盪,

萬里誰能馴?

冬日洛城北謁玄元皇帝廟

配極元都□(「門」內「必」),

憑高禁御長。

守祧嚴具禮,

掌節鎮非常。

碧瓦初寒外,

金莖一氣旁。

山河扶綉戶,

日月近雕梁。

仙李蟠根大,

猗蘭奕葉光。

世家遺舊史,

道德付今王。

畫手看前輩,

吳生遠擅場。

森羅移地軸,

妙絕動宮牆。

五聖聯龍袞,

千官列雁行。

冕旒皆秀發,

旌旆盡飛揚。

翠柏深留景,

紅梨迥得霜。

風箏吹玉柱,

露井凍銀床。

身退卑周室,

經傳拱漢皇。

穀神如不死,

養拙更何鄉?

高都護驄行

安西都護胡青驄,

聲價〔焱欠〕然來向東。

此馬臨陣久無敵,

與人一心成大功。

功成惠養隨所致,

飄飄遠自流沙至。

雄姿未受伏櫪恩,

猛氣猶思戰場利。

腕促蹄高如踣鐵,

交河幾蹴會冰裂。

五花散作雲滿身,

萬里方看汗流血。

長安壯兒不敢騎,

走過掣電傾城知。

青絲絡頭為君老,

何由卻出橫門道?

贈翰林張四學士

翰林逼華蓋,

鯨力破滄溟。

天上張公子,

宮中漢客星。

賦詩拾翠殿,

佐酒望雲亭。

紫誥仍兼綰,

黃麻似六經。

內頒(一作分)金帶赤,

恩與荔枝青。

無復隨高鳳,

空餘泣聚螢。

此生任春草,

垂老獨漂萍。

倘憶山陽會,

悲歌在一聽。

贈陳二補闕

世儒多汨沒,

夫子獨聲名。

獻納開東觀,

君王問長卿。

皂雕寒始急,

天馬老能行。

自到青冥里,

休看白發生。

冬日有懷李白

寂寞書齋里,

終朝獨爾思。

更尋嘉樹傳,

不忘角弓詩。

短褐風霜入,

還丹日月遲。

未因乘興去,

空有鹿門期。

春日憶李白

白也詩無敵,

飄然思不群。

清新庚開府,

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

江東日暮雲。

何時一尊酒,

重與細論文?

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

巢父掉頭不肯住,

東將入海隨煙霧。

詩卷長流天地間,

釣竿欲拂珊瑚樹。

深山大澤龍蛇遠,

春寒野陰風景暮。

蓬萊織女(一作玉女)回雲車,

指點虛無引歸(一作是征)路。

自是君身有仙骨,

世人那得知其故?

惜君只欲苦死留,

富貴何如草頭露?

蔡侯靜者意有餘,

清夜置酒臨前除。

罷琴惆悵月照席,

幾歲寄我空中書?

南尋禹穴見李白,

道甫問訊今何如?

兵車行

車轔轔,

馬蕭蕭,

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

塵埃不見咸陽橋。

牽衣頓足闌攔道哭,

哭聲直上干雲霄。

道旁過者問行人,

行人但雲點行頻。

或從十五北防河,

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里正與裹頭,

歸來頭白還戍邊。

邊廷流血成海水,

武皇開邊意未已。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

千村萬落生荊杞。

縱有健婦把鋤犁,

禾生隴畝無東西。

況復秦兵耐苦戰,

被驅不異犬與雞。

長者雖有問,

役夫敢伸恨?

且如今年冬,

未休關西卒。

縣官急索租,

租稅從何出?

信知生男惡,

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得嫁比鄰,

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

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

天陰雨濕聲啾啾。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

高標跨蒼穹,

烈風無時休。

自非曠士懷,

登茲翻百憂。

方知象教力,

足可追冥搜。

仰穿龍蛇窟,

始出枝撐幽。

七星在北戶,

河漢聲西流。

羲和鞭白日,

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

涇渭不可求。

俯視但一氣,

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

蒼梧雲正愁。

惜哉瑤池飲,

日晏昆侖邱。

黃鵠去不息,

哀鳴何所投。

君看隨陽雁,

各有稻粱謀。

投簡成華兩縣諸子

赤縣官曹擁才傑,

軟裘快馬當冰雪。

長安苦寒誰獨悲?

杜陵野老骨欲折。

南山豆苗早荒穢,

青門瓜地新凍裂。

鄉里兒童項領成,

朝廷故舊禮數絕。

自然棄擲與時異,

況乃疏頑臨事拙。

飢卧動即向一旬。

敝衣何啻聯百結。

君不見空牆日色晚,

此老無聲淚垂血!

病後遇過王倚飲贈歌

麟角鳳觜世莫識,

煎膠續弦奇自見。

尚看王生抱此懷,

在於甫也何由羨?

且過王生慰疇昔,

素知賤子甘貧賤。

酷見凍餒不足恥,

多病沈年苦無健。

王生怪我顏色惡,

答雲伏忱艱難遍:

瘧癘三秋孰可忍?

寒熱百日相交戰。

頭白眼暗坐有胝,

肉黃皮皺命如線。

惟生哀我未平復,

為我力致美淆膳。

遣人向市賒香粳,

喚婦出房親自饌。

長安冬□(艹俎)酸且綠,

金城土酥靜如練。

兼求畜豪且割鮮,

密沽斗酒諧終宴。

故人情義晚誰似?

令我手腳輕欲旋。

老馬為駒信不虛,

當時得意況深眷。

但使殘年飽吃飯,

只願無事常相見!

示從孫濟

平明跨驢出,

未知適誰門。

權門多〔口尊〕沓,

且復尋諸孫。

諸孫貧無事,

客舍如荒村。

堂前自生竹,

堂後自生萱。

萱草秋已死,

竹枝霜不蕃。

淘米少汲水,

汲多井水渾。

刈葵莫放手,

放手傷葵根。

阿翁懶惰久,

覺兒行步奔。

所來為宗族,

亦不為盤飧。

小人利口實,

薄俗難具論。

勿受外嫌猜,

同姓古所敦。

杜位宅守歲

守歲阿戎家,

椒盤已頌花。

盍簪喧櫪馬,

列炬散林鴉。

四十明朝過,

飛騰暮景斜。

誰能更拘束?

爛醉是生涯。

元都壇歌寄元逸人

故人昔隱東蒙峰,

已佩含景蒼精龍。

故人今居子午谷,

獨在陰崖結茅屋。

屋前太古元都壇,

青石漠漠常風寒。

子歸夜啼山竹裂,

王母晝下雲旗翻。

知君此計誠長往,

芝草琅〔王干〕日應長。

鐵鎖高垂不可攀,

致身福地何蕭爽。

❺ 關於麥子的詩句

1、關於麥子詩句
觀刈麥
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2、注釋
⑴刈(yì):割。題下注「時任盩厔縣尉」。
⑵覆(fù)隴(lǒng)黃:小麥黃熟時遮蓋住了田埂。覆:蓋。隴 :同「壟」,這里指農田中種植作物的土埂,這里泛指麥地。
⑶婦姑:媳婦和婆婆,這里泛指婦女。荷(hè)簞(dān)食(shí):用竹籃盛的飯。荷:背負,肩擔。簞食:裝在竹籃里的飯食。
⑷童稚(zhì)攜壺漿(jiāng):小孩子提著用壺裝的湯與水。漿:古代一種略帶酸味的飲品,有時也可以指米酒或湯。
⑸餉(xiǎng)田:給在田裡勞動的人送飯。
⑹丁壯:青壯年男子。南岡(gāng):地名。
⑺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雙腳受地面熱氣熏蒸,脊背受炎熱的陽光烘烤。
⑻但:只。惜:盼望。
⑼其:指代正在勞動的農民。傍:同「旁」。
⑽秉(bǐng)遺穗:拿著從田裡拾取的麥穗。秉,拿著。遺,遺失
⑾懸:挎著。敝(bì)筐:破籃子。
⑿相顧言:互相看著訴說。顧:視,看。
⒀聞者:白居易自指。為(wèi)悲傷:為之悲傷(省略「之」)。
⒁輸稅(shuì):繳納租稅。輸,送達,引申為繳納,獻納。
3、譯文
農家很少有空閑的月份,五月到來人們更加繁忙。夜裡颳起了南風,覆蓋田壟的小麥已成熟發黃。婦女們擔著竹籃盛的飯食,兒童手提壺裝的水,相互跟隨著到田間送飯,收割小麥的男子都在南岡。他們雙腳受地面的熱氣熏蒸,脊樑上烤曬著炎熱的陽光。精疲力竭彷彿不知道天氣炎熱,只是珍惜夏日天長。又見一位貧苦婦女,抱著孩兒站在割麥者身旁,右手拾著遺落的麥穗,左臂上懸掛著一個破筐。聽她望著別人說話,聽到的人都為她感到悲傷。因為繳租納稅,家裡的田地都已賣光,只好拾些麥穗充填飢腸。現在我有什麼功勞德行,卻不用從事農耕蠶桑。一年領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還有餘糧。想到這些內心感到慚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4、簡析
《觀刈(yì)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早期作品。此詩描寫了麥收時節的農忙景象,對造成人民貧困之源的繁重租稅提出指責,對於詩人自己無功無德又不勞動卻能豐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現了一個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義精神。在寫作手法上,詩人將全景式刻畫與特定人物描寫相結合,夾敘夾議,使全詩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❻ 帶有語和陌的詩句。

語:
一雙燕子語簾前,病客無瘳盡日眠。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回去。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答響。
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

陌:
雕軒回翠陌,寶駕歸丹殿。
講學試通論,阡陌勸耕桑。
代邸青門右,離宮紫陌陲。
遠煙籠碧樹,陌上行人去。

❼ 高中古詩詞大全

一 沁園春•長沙
♢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一年級第一學期 背誦篇目)
二 詩經•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一年級第一學期 背誦篇目)

三 飲 酒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一年級第一學期 背誦篇目)
四 登金陵鳳凰台
♢李 白
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一年級第二學期 背誦篇目)

五 八聲甘州
♢柳 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欄桿處,正恁凝愁。
(一年級第二學期 背誦篇目)
六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辛棄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七 登快閣
♢黃庭堅
痴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
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一年級第二學期 背誦篇目)
八 夢游天姥吟留別
♢李 白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盪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岩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岩泉,栗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盪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一年級第二學期 背誦第二段)

九 終南山
♢王 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一年級第二學期 背誦篇目)
一○ 登 樓
♢杜 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一年級第二學期 背誦篇目)

十一 塞下曲
♢盧 綸
鷲翎金僕姑,燕尾綉蝥弧。
獨立揚新令,千營共一呼。
(一年級第二學期 背誦篇目)
十二 從軍行
♢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一年級第二學期 背誦篇目)

十三 過華清宮
♢杜 牧
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一年級第二學期 背誦篇目)
十四 雨霖鈴
♢柳 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二年級第一學期 背誦篇目)

十五 踏莎行•郴州旅舍
♢秦 觀
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二年級第一學期 背誦篇目)

十六 蘇幕遮
♢周邦彥
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二年級第一學期 背誦篇目)

十七 聲聲慢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二年級第一學期 背誦篇目)

十八 【雙調】壽陽曲•遠浦帆歸
♢馬致遠
夕陽下,酒旆閑,兩三航未曾著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斷橋頭賣魚人散。
(二年級第一學期 背誦篇目)

十九 【中呂】山坡羊•潼關懷古
♢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踟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二年級第一學期 背誦篇目)

二○ 師 說
♢韓 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雲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二年級第二學期 背誦篇目)

二一 勸 學
♢荀 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二年級第二學期 背誦篇目)

二二 月 夜
♢杜 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三年級第一學期 背誦篇目)
二三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三年級第一學期 背誦篇目)
二四 水調歌頭
♢蘇 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三年級第一學期 背誦篇目)
(敬告讀者:以下為高三下篇目,由於版本原因,未經校對,請以2010屆高三下語文新教材為准,特此說明)

二五 《孟子》二章•魚,我所欲也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嘑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三年級第二學期 背誦篇目)
二六 琵琶行(並序)
♢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卧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三年級第二學期 背誦第二段)
二七 論語七則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三年級第二學期 背誦篇目)
二八 蘭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三年級第二學期 背誦第一段)
二九 人間詞話七則
♢王國維
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有我之境也。「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古人為詞,寫有我之境者為多,然未始不能寫無我之境,此在豪傑之士能自樹立耳。
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優劣。「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寶簾閑掛小銀鉤」何遽不若「霧失樓台,月迷津渡」也。
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周介存置諸溫韋之下,可為顛倒黑白矣。「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金荃》《浣花》,能有此氣象耶?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罔不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為晏歐諸公所不許也。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妝束之態。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詩詞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無大誤也。
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出。白石以降,於此二事皆未夢見。
(三年級第二學期 背誦「古今之成大事業……此第三境也」)

❽ 觀白居,易刈麥,古詩詞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內稚攜壺漿容,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希望能夠幫到你!

❾ 白居易《麥刈割》詩句及意思

觀刈麥
作者:白居易 (唐代)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譯文
農家很少有空閑的月份,五月到來人們更加繁忙。
夜裡颳起了南風,覆蓋田壟的小麥已成熟發黃。
婦女們擔著竹籃盛的飯食,兒童手提壺裝的漿水,
相互跟隨給在田裡勞動的人送去飯食,收割小麥的男子都在南岡。
雙腳受地面的熱氣熏蒸,脊樑受炎熱的陽光烘烤。
精疲力竭彷彿不知道天氣炎熱,只是珍惜夏日天長。
又見一位貧苦婦女,抱著孩兒站在割麥者身旁,
右手拾著遺落的麥穗,左臂上懸掛著一個破筐。
聽她們互相訴說的一番話,聽到的人都為她感到悲傷。
因為繳租納稅賣盡家田,只好拾些麥穗填飽飢腸。
現在我有什麼功勞德行,卻不用從事農耕蠶桑。
一年領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還有餘糧。
想到這些內心感到慚愧,整日也不能忘卻。

《觀刈(yì)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早期作品。此詩描寫了麥收時節的農忙景象,對造成人民貧困之源的繁重租稅提出指責,對於詩人自己無功無德又不勞動卻能豐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現了一個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義精神。在寫作手法上,詩人將全景式刻畫與特定人物描寫相結合,夾敘夾議,使全詩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❿ 劉刈麥古詩全部加拼音

是【觀刈麥】吧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tian jia shao xian yue,wu yue ren bei mang.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ye lai nan feng qi,xiao mai fu long huang.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fu gu he dan shi,tong xie hu jiang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xiang sui xiang tian qu,ding zhuang zai nan gang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zu zheng shu tu qi,bei zhuo yan tian guang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li jin bu re,dan xi xia ri chang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fu you pin fu ren,bao zi zai qi pang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you shou bing yi sui,zuo bi xuan bi kuang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ting qi xiang gu yan,wen zhe wei bei shang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jia tian shu shui jin,shi ci chong ji chang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jin wo he gong de,ceng bu shi nong sang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li lu san dan,sui yan you yu liang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nian ci si zi kui,jin ri bu nen wang請採納呀*(^_^)*~~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