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南古詩詞
1. 贊美四大發明的古詩詞
宋-曾豐【呈羅春信】詩曰:「......車中幸有司南柄//試與迷途指大方」。
晉-楊方【合歡專詩五首】「磁石屬引長針//陽燧下炎煙......」。
唐-徐鉉【和江西蕭少卿見寄二首】「亡羊岐路愧司南,二紀窮通聚散三......」。
唐-戴叔倫【贈徐山人】「......針自指南天窅窅//星猶拱北夜漫漫......」。
宋-陳造【次韻方秘正】「......路迷端倚司南駕//金換還隨過海舟」。
宋-彭龜年【寄黃商伯兼簡詹元善】「......滔滔迷所往,莫望指南針」。
宋-文天祥【揚子江】「幾日隨風北海游//回從揚子大江頭//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2. 求贊美傳統手工藝的七言古詩,一句就行~~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唐·盧仝)
是贊美製內茶工藝的。
山水秀麗的容實在太多
楓葉紅似二月花《山行》王維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登高》杜甫
風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
偉大發明的這個還真有難度了
3. 表達守護的古詩詞
表達守護的古詩詞:
1)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己亥雜詩·其五》龔自珍。
釋義: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2)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出塞二首》王昌齡。
釋義:倘若龍城的飛將衛青如今還在,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3)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從軍行》王昌齡。
釋義:但是不徹底消滅入侵的邊賊,他們將誓死不把家園回還。
4)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雁門太守行》李賀。
釋義:只為報答君王恩遇,手攜寶劍,視死如歸。
5)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隴西行》陳陶。
釋義:發誓要掃平匈奴不顧生死,五千將士在與胡人激戰中喪生。
6)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逢入京使》岑參。
釋義:在馬上相逢沒有紙筆,就請你給我家裡帶一個平安的口信吧。
7)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陸游。
釋義:沒有為自己的處境而感到悲哀,心中還想著替國家防衛邊疆。
8)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代出自薊北門行南北朝》鮑照。
釋義:戰士們為回報君主之恩,都奮力拚殺,不顧自己的性命安危。身死之後,他們會成為為國犧牲的光榮的烈士。
4. 關於古代四大發明的詩詞
詩贊火葯發明
四大發明世界巔,流芳千古寫詩篇。
先人傑士靈丹煉,炸爆之時啟示研。
醫術漢秦來記錄,火葯唐代軍事連。
槍林彈雨輝煌鑄,科技前沿史冊乾。
詩贊指南針
九州地理雄雞唱,龍縱圖騰玉宇翔。
四大發明多貢獻,先賢創意綻芳長。
司南戰國時來造,朝向一個固有方。
閃爍星辰永不落,指南針績世代揚。
指南針的航海功績
揚帆破浪征程難,七下西洋敢為先。
航海驚濤磐若石,建功立業膽悠然。
通商友好連非亞,華夏文明世代傳。
三寶英豪彰史冊,指南針績就前賢。
其它的詩詞:
宋-曾豐【呈羅春信】詩曰:「......車中幸有司南柄,試與迷途指大方」。
晉-楊方【合歡詩五首】「磁石引長針,陽燧下炎煙......」。
唐-徐鉉【和江西蕭少卿見寄二首】「亡羊岐路愧司南,二紀窮通聚散三......」。
唐-戴叔倫【贈徐山人】「......針自指南天窅窅,星猶拱北夜漫漫......」。
宋-陳造【次韻方秘正】「......路迷端倚司南駕,金換還隨過海舟」。
宋-彭龜年【寄黃商伯兼簡詹元善】「......滔滔迷所往,莫望指南針」。
宋-文天祥【揚子江】「幾日隨風北海游,回從揚子大江頭,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中國四大發明是指古代中國的四種發明,一般是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葯、活字印刷術。這四種發明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且這些發明經由各種途徑傳至西方,對世界文明發展史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5. 與四大發明有關的詩句
詠中華四大發明 火 葯 上祖煉丹痴未倦,地生天賜硝磺炭.
千秋萬壽總成空,已鑄殺人濟世版劍. 指 南 針 四海行權船不靠天,環球納入小羅盤.
五洲夢醒驚魂日,華夏飛揚已百年. 蔡倫造紙術 化朽為奇承祖先,文房瑰寶代相傳.
千秋商賈富多少?未付蔡公專利錢. 畢升活字印刷術 陶泥一塊嫁薪火,孕育靈娃好快活.
應謝布衣傳大道,布衣無意頌歌多
宋朝 文天祥【揚子江】「幾日隨風北海游,回從揚子大江頭。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朝 曾豐【呈羅春信】:「......車中幸有司南柄,試與迷途指大方」。
晉朝 楊方【合歡詩五首】「磁石引長針,陽燧下炎煙......」。
唐朝 徐鉉【和江西蕭少卿見寄二首】「亡羊岐路愧司南,二紀窮通聚散三......」。
唐朝 戴叔倫【贈徐山人】「......針自指南天窅窅,星猶拱北夜漫漫......」。
宋朝 彭龜年【寄黃商伯兼簡詹元善】「......滔滔迷所往,莫望指南針」
6. 司南的文獻記載
1. 《論衡》中有「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杓可通勺,故王振鐸先生認為司南是磁勺子,這是司南磁勺子的最重要證據。但杓有第二讀音,念biao(同標),指北斗柄三星,又稱為玉衡。《甘石星經》有「杓三星為玉衡。柢通底,指北斗底的璇璣二星,所以劉秉正先生認為《論衡》中的司南應解釋為北斗,當北天的北斗的勺柄指向地面(北方)時,勺底的二星指向南方。
2. 唐. 韋肇《瓢賦》中有「挹酒漿則仰惟北而有別,充玩好則校司南以為可」之語。王振鐸先生認為句中惟北是北斗,司南可充玩好,是器具,又與瓢和北斗的形狀相似,是司南是磁勺子的有力證據之一。但劉秉正指出惟北一詞出自《小雅·大東》,原文有「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維南有箕,載翕其舌。維北有斗,西柄之揭。」根據有關對詩經的注釋,如《孔疏》以及朱熹,余冠英等的解釋,惟北應是南天的斗宿(二十八宿之一),因其在箕宿之北,故稱為維北,故有「南箕北斗」之語(成語指名不副實)。而西柄之揭正說明維北是南斗,因其在南天,斗柄指向西方。故劉秉正認為司南是北斗與惟北是南斗相對應。而「校」通「較」,說明司南不能充當玩好。這與《小雅.大東》的修辭是一致的:天上的星宿有名無實,不如人間的瓢有實際作用。
3. 《鬼穀子·謀篇第十》中有「故鄭人取玉也,載司南之車,為其不惑也。夫度材量能揣情者,亦事之司南也」。《鬼穀子》不見於《漢書·藝文志》,一般認為是六朝人的偽作,晉時的皇甫謐曾為之作注,有人認為, 可能就是他作此書而託名鬼穀子。今本有「必載司南之車」,而梁·沈約的《宋書·禮志》引《鬼穀子》曰「必載司南」,無「之車」二字。王振鐸先生以及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戴念祖先生認為「載」意「裝載」,可知司南為器物,是磁勺子,可裝載於車上,起指南的作用。而《宋書》成書較早,今本不足信,故應取「必載司南」。這是司南是磁勺子的另一重要證據。而劉秉正先生認為「載」作「乘坐」之意。如《史記﹒河渠書》:「陸行載車,水行乘舟」。另古人引用文獻時刪減字時常發生,而添字倒少見,而且宋《太平御覽·車部四》引《鬼穀子》有「必載司南之車」,且前後引文都是說指南車,而且分類於車部, 可知司南是指南車。唐·歐陽詢《藝文類聚·卷八十三·寶玉部上》中記載「鬼穀子曰:鄭人之取玉也,必載司南之車,為其不惑也」。梁·蕭統《文選·賦丙 》有「俞騎騁路,指南司方」。唐·李善注文選「指南,指南車也。《鬼穀子》曰:鄭人取玉,必載司南之車,為其不惑也。」 李善是唐高宗時人,這說明初唐時的《鬼穀子》版本有「之車」二字,。《宋書》傳至北宋, 也有散失, 今本《宋書》是以後經人取《南史》等加以補足的。而且《宋書》中引《鬼穀子》的前後文也都是談論指南車的。由此可知《鬼穀子》原文應為「司南之車」,《宋書》引《鬼穀子》時刪掉了「之車」二字,因為司南就是指南車。「之」字在古文中有時只起到調節音節的作用,而無實際意義。故「必載司南之車」應譯為「必乘坐指南車」。此處的指南車是機械裝置的,不應解釋為磁勺子。
4.《韓非子·有度》一文是司南的最早記載,磁勺說支持者引以為論據。《韓非子·有度》原文為「夫人臣之侵其主也,如地形焉,即漸以往,使人主失端,東西易面而不自知。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於法之外,不為惠於法之內。」這里「東西易面」、「朝夕」過去一直被釋為「東西方向」,這是司南是磁性指向器的證據之一,《司南指南文獻新考》作者認為在這里都應該是引申意思,不能只從字面上去解釋。這段文字的前一段「如地形焉」正說明了是一種比喻,「東西易面」應是比喻朝綱不穩,指人主逐漸失去對朝政的控制而致君臣權力倒置而不自知。「朝夕」除了東西方向外,還可解釋為早晚朝見或君王早晚聽政。《小雅·雨無正》:「邦君諸侯,莫肯朝夕。」鄭玄箋:「王流在外,三公及諸隨王而行者,皆無君臣之禮,不肯晨夜朝暮省王也。」又如《周禮·夏官·道仆》:「掌馭象路以朝夕。」陸德明釋文:「朝夕,直遙反。」孫詒讓正義:「注雲『朝夕,朝朝莫夕』者,《鄉飲酒義》雲:『朝不廢朝,莫不廢夕。』注雲:『朝夕,朝莫聽事也。』」所以後一段「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是解決「人臣之侵其主」導致無君臣之禮的朝綱不穩的措施,不再是純比喻,司南如解釋為磁性指南工具,則似與語句不合。元·何犿注《韓非子》「司南即指南車也,以喻國之正法。」前已指出漢末前沒有指南車的記錄,很難想像「先王」會製造指南車,司南是北斗的話,其本身就有綱維、法或官職的意思,所以「立司南」即立法或設立官職,「端朝夕」就是端正或穩定朝綱,而不是定方向。另外《太平御覽·卷六百三十八·刑法部四·律令下》中引《韓非子》為「故先王立教,司南以端朝夕,明王使其群臣,不游意於法之外,不為惠於法之內。」其與今本《韓非子》有所不同。御覽多了「教」字,少了「明王」前的「故」字。這樣司南的意義又有不同。御覽註:「虎所以能服狗者,爪牙也;使虎釋其爪牙,使狗用之,則虎反服於狗矣。人主者,以刑德制臣也,今君釋其刑德而臣用之,則君反制於臣矣」。立教當為立刑德,「立教」在這里符合上下文邏輯。《韓非子·五蠹》:「明主之國,無書簡之文,以法為教。」所以教就是法。司南則不是名詞,這里「司」似應是動詞,可解釋為掌管。「南」有以南為尊之意。全句應為「先王立法(刑德),執掌天下以正常的早晚聽政(端正朝綱)」,而後面的「其群臣不游意於法之外」等文字是對「立教」進一步解釋,所以沒有「故」字。這樣前後文就容易解釋了,而且也符合韓非子的法家思想。但應注意的是御覽的引文有時與通行的原書不同,有時也有今本所無的,所以「教」字是今本《韓非子》所丟失的,還是御覽後加的,還應加以考證。但御覽的這種解釋比流行的原文更符合韓非子的法家思想。
5. 北魏·溫子升《定國寺碑》:「幽隱長夜,未睹山北之燭;沉迷遠路,詎見司南之機。」《司南指南文獻新考》作者認為此處司南解釋為北斗。北斗又稱為「斗機」。斗機指北斗七星的第三星,名天機或天璣。亦泛指北斗。如蔡邕《青衣賦》:「南瞻井柳,仰察斗機。」晉·虞喜《志林》「黃帝乃令風後法斗機,作指南車。」唐·楊炯《彭城公夫人爾朱氏墓誌銘》「若夫陰山表裡,沖北斗之璣衡。」所以「司南之機」即為「司南機」、「斗機」或北斗的天機星。北斗有指南定向作用,如《淮南子·齊俗訓》「夫乘舟而惑者,不知東西,見斗極則寤矣。」唐·崔融《拔四鎮義》「夜視斗柄,以辨方隅。」這些引文表明北斗確可以指方向。「磁勺」和「指南車」在這里不符合句意,如釋為磁勺、指南車,卻不應該用「見」;而且「機」無法與磁勺搭配,「機」可有多種解釋,可釋為機械、機括等,也可釋為機要、機密、徵兆等抽象的名詞,但都與「見」難以匹配。所以全句應解釋為「遙遠的迷途中,怎能看得見北斗星(來指明方向)」。
6.梁·吳均《酬蕭新浦王洗馬詩二首》:「思君出江湄,慷慨臨長薄。獨對東風酒,誰舉指南酌。崇蘭白帶飛,青䴔紫纓絡。一年流淚同,萬里相思各。胡為舍旃去,故人在宛洛。」這里的指南應是勺型或斗型,可以盛酒,磁勺說的支持者可能認為「指南」是磁勺子。《司南指南文獻新考》作者認為「指南」與「東風」相對,東風是自然現象,前後文的「江湄」、「長薄」、「崇蘭」和「青䴔」等都是自然之物或景觀。指南解釋成人工制的磁勺子有些不倫不類,而且也難以與東風相對。他們認為「指南」解釋成北斗則較為貼切,北斗與東風正相對,而且北斗在古詩文中經常被用於酒具,如《楚辭·九歌·東君》:「操余弧兮反淪降,援北斗兮酌桂漿。」後漢·崔駰《漢明帝頌》:「運斗杓以酬酢,酌酒旗之玉卮。」李白《短歌行》:「北斗酌美酒,勸龍各一觴。」很難想像這里會用磁勺子當酒具。
7. 關於指南針的詩詞
閑話『』指南針源『』
..........兒歌一曲
'
俗稱`指南針'
實際我指北
地有`磁偏角 '
定向要慎重
幼時謂`司南`
一勺盤中轉
勺尾定北方
供人辨方向
而今稱羅盤
美名定『』羅經『』
遠航引方向
定向免誤程
火葯、印刷、三發明
`羅盤'位其中
科技興『』北斗『』〈注〉
華夏寐太空!
〈注〉北斗導航衛星。
8. 關於古代四大發明的詩詞有哪些
1、《呈羅春信》
宋-曾豐
受命鍾材不已涼,未論道德與文章。
晚謀事事成迂叟,羈跡年年是漫郎。
銳意向前旋磨蟻,灰心求退觸藩羊。
車中幸有司南柄,試與迷途指大方。
2、《合歡詩其二》
晉-楊方
磁石引長針,陽燧下炎煙。
宮商聲相和,心同自相親。
我情與子合,亦如影追身。
寢共織成被,絮用同功綿。
暑搖比翼扇,寒坐並肩氈。
子笑我必哂,子戚我無歡。
來與子共跡,去與子同塵。
齊彼蛩蛩獸,舉動不相捐。
惟願長無別,合形作一身。
生有同室好,死成並棺民。
徐氏自言至,我情不可陳。
3、《和江西蕭少卿見寄二首》
唐-徐鉉
亡羊岐路愧司南,二紀窮通聚散三。
老去何妨從笑傲,病來看欲懶朝參。
離腸似線常憂斷,世態如湯不可探。
珍重加餐省思慮,時時斟酒壓山嵐。
身遙上國三千里,名在朝中二十春。
金印不須辭入幕,麻衣曾此嘆迷津。
卷舒由我真齊物,憂喜忘心即養神。
世路風波自翻覆,虛舟無計得沉淪。
4、《贈徐山人》
唐-戴叔倫
亂餘山水半凋殘,江上逢君春正闌。
針自指南天窅窅,星猶拱北夜漫漫。
漢陵帝子黃金碗,晉代神仙白玉棺。
回首風塵千里外,故園煙雨五峰寒。
5、《寄黃商伯兼簡詹元善》
宋-彭龜年
今日蠻荒好,逢人說桂林。
只應一片雪,端在兩公心。
祈望羅明月,生黎斸水沈。
滔滔迷所往,莫望指南針。
9. 中國四大發明古詩
宋朝 文天祥【揚子江】抄「幾日隨風北海游,回從揚子大江頭。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朝 曾豐【呈羅春信】:「......車中幸有司南柄,試與迷途指大方」。
晉朝 楊方【合歡詩五首】「磁石引長針,陽燧下炎煙......」。
唐朝 徐鉉【和江西蕭少卿見寄二首】「亡羊岐路愧司南,二紀窮通聚散三......」。
唐朝 戴叔倫【贈徐山人】「......針自指南天窅窅,星猶拱北夜漫漫......」。
宋朝 彭龜年【寄黃商伯兼簡詹元善】「......滔滔迷所往,莫望指南針」。
10. 木棉古詩
二月一日雨寒 宋 楊萬里
姚黃魏紫向誰賒,郁李櫻桃也沒些。
卻是南中春色別,滿城都是木棉花。
木棉花歌 清 陳恭尹
粵江二月三月天,千樹萬樹朱花開。
有如堯射十日出滄海,更似魏官萬炬環高台。
覆之如鈴仰如爵,赤瓣熊熊星有角。
濃須大面好英雄,壯氣高冠何落落!
後出棠榴枉有名,同時桃杏慚輕薄。
祝融炎帝司南土,此花無乃群芳主?
巣鳥須生丹鳳雛,落花擬化珊瑚樹。
歲歲年年五嶺間,北人無路望朱顏。
願為飛絮衣天下,不道邊風朔雪寒。
詠木棉花 清 杭世駿
目極牂(zang1) ge1(牂的右邊「羊」換成「可」)水亂流,
(牂ge1,古郡名,這里指廣東地區)
低枝(足宛wan3,屈曲接地狀)地入端州。
最憐三月東風急,
一路吹紅上驛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