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家鄉的古詩4首
⑴ 要3首描寫思念家鄉的古詩
逢入京使 唐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回
人日思歸
薛道衡答
人春才七日,
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
思發在花前。
旅次朔方
劉皂
客舍並州已十霜,
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更渡桑乾水,
卻望並州是故鄉。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⑵ 思念家鄉的古詩詞三首
關於思鄉家鄉的詩句匯總如下
1、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紅豆》
3、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鶴巢松樹遍,人訪蓽門稀。 ——《山居即事》
4、籬間犬迎吠,出屋候荊扉。歲晏輸井稅,山村人夜歸。——《贈劉藍田》
5、兩妹日成長,雙鬟將及人。已能持寶瑟,自解掩羅巾。念昔別時小,未知疏與親。今來始離恨,拭淚方殷勤。小弟更孩幼,歸來不相識。同居雖漸慣,見人猶未覓。宛作越人語,殊甘水鄉食。別此最為難,淚盡有餘憶。——《別弟妹二首》
6、舍弟官崇高,宗兄此削發。荊扉但灑掃,乘閑當過歇。 ——《留別山中溫古上人兄並示舍弟縉》
7、徒思赤筆書,詎有丹砂井。心悲常欲絕,發亂不能整。青簟日何長,閑門晝方靜。頹思茅檐下,彌傷好風景。 ——《林園即事寄舍弟》
8、夜靜群動息,蟪蛄聲悠悠。庭槐北風響,日夕方高秋。思子整羽翰,及日當雲浮。吾生將白首,歲晏思滄州。高足在旦暮,肯為南畝儔。 ——《秋夜獨坐懷內弟崔興宗》
9、夜靜群動息,時聞隔林犬。卻憶山中時,人家澗西遠。羨君明發去,采蕨輕軒冕。 ——《春夜竹亭贈錢少府歸藍田》
10、惆悵故山雲,徘徊空日夕。何事與時人,東城復南陌。 ——《嘆白發》
⑶ 急需三首思念家鄉的古詩
1.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3.嶺外音書斷,內經冬復立春。
近鄉容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文《渡漢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 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7.誰家玉笛暗飛聲,散人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8.客舍並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並州是故鄉。(劉皂《旅次朔方》)
⑷ 表達思念家鄉的古詩
賀知章 回鄉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專處來?
薛道衡屬 人日思歸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王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人。
白居易 獨望驛台
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驛台前撲地花。
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
劉禹錫 秋風引
何處秋風至? 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 孤客最先聞。
王建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張 籍 秋思
洛陽城裡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⑸ 思念家鄉的古詩100首
1、《靜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陰雨》唐·白居易
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深。灘聲秋更急,峽氣曉多陰。望闕雲遮眼,思鄉雨滴心。將何慰幽獨?賴此北窗琴。
3、《思鄉作》唐·布燮
瀘北行人絕,雲南信未還。庭前花不掃,門外柳誰攀。坐久銷銀燭,愁多減玉顏。懸心秋夜月,萬里照關山。
4、《冬日山居思鄉》唐·周賀
大野始嚴凝,雲天曉色澄。樹寒稀宿鳥,山迥少來僧。背日收窗雪,開爐釋硯冰。忽然歸故國,孤想寓西陵。
5、《雲夢故城秋望》唐·戎昱
故國遺墟在,登臨想舊游。一朝人事變,千載水空流。夢渚鴻聲晚,荊門樹色秋。片雲凝不散,遙掛望鄉愁。
6、《鄉思》唐·薛濤
峨嵋山下水如油,憐我心同不系舟。何日片帆離錦浦,棹聲齊唱發中流。
7、《除夜作》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8、《歸家》唐·杜牧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9、《鄉思》宋·李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
10、《京師得家書》明·袁凱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11、《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12、《聞雁》唐·韋應物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13、《雜詩》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14、《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15、《渡荊門送別》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16、《月夜憶舍弟》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雁一秋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常不達,況乃未休兵。
17、《秋日登吳公台上寺遠眺》唐·劉長卿
古台搖落後,秋日望鄉心。野寺來人少,雲端隔水深。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自今。
18、《竹枝》唐·劉禹錫
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動鄉情。
19、《於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隋·江總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20、《示兒》宋·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⑹ 春夏秋冬的古詩各兩首.還要思念家鄉的四首
描寫春天的古詩和描寫春天的名句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變鳴禽:鳴叫的鳥換了種類。兩句寫冬去春來,鳥兒已經替換了。
南朝宋 謝靈運《登池上樓》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覆春洲:落滿了春天的沙洲。雜英;各種各樣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 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
洛城:洛陽城。風日:春光風物。道:說。
唐 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過江來,江南一片春色。淑氣:春天的和暖氣息。轉綠蘋浪:使水中蘋草轉綠。四句意謂:彩霞伴著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綠柳把春意帶過了江面,黃鳥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陽光催綠了蘋草。
唐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 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漢陽》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
唐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憶山中》
描寫夏天的古詩和描寫夏天的名句
四月維夏,六月徂暑
徂:開始。 《詩經·小雅·四月》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農歷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麗景燭春余,清陰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麥隨風里熟,梅逐雨中黃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應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寫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涼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軒:窗。
唐·杜甫《夏夜嘆》
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餘之景,時已至初夏。
唐·韋應物《游開元精舍》
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嵐:霧氣。
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夏半陰氣始,淅然雲景秋
夏半:夏季過半,農歷五月半後。淅:風吹拂的樣子。
唐·韓愈《送劉師服》
殘暑蟬催盡,新秋雁帶來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農歷四月。慈竹:竹名,亦稱子母竹。如編:象編排起來一樣。蜃氣:古人以為蜃(大蛤)吹氣可成樓閣虛景,實際是光線穿過不同密度的空氣,經過折射,把遠景顯現在空中的一種幻影,也稱為海市蜃樓。管弦:形容蛙的鳴叫象奏樂一樣。
唐·賈弇《孟夏》
岩溜噴空晴似雨,林蘿礙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進發,一片雲煙,象是晴天掛起一幅雨簾。林蘿句:林間藤蘿纏繞,濃蔭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涼意。
唐·方干《題報恩寺上方》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盛一院香
水晶簾:形容映入水中的樓台倒影象水晶的簾子一樣晶瑩明澈。
唐·高駢《山亭夏日》
牆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
唐·張蠙《夏日題老將林亭》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麥氣:麥收時的氣息。花時:花開之時。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
嘉樹:樹的美稱。意謂雛鶯在和風中長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樹下形成了清涼的圓形樹陰。
宋·周邦彥《滿庭芳·夏景》
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
沈李浮瓜:瓜果浸於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困人天氣日初長
宋·朱淑真《即景》:「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清風破暑連三日
元·王揮《過沙溝店》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宋·趙師秀《有約》:「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
紅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陸游《初夏絕句》:「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描寫秋天的古詩和描寫秋天的名句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裊裊:形容微風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動。木葉:枯黃的樹葉。
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蕭瑟:寂寞蕭條的樣子。燎栗:凄涼。若在遠行:好象人在遠行之中。
戰國楚·宋玉《九辯》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辭》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櫚庭:櫚巷庭院。
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迢迢:形容夜長。亭亭:遠貌。
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齊·蕭愨《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關。眺:遠望。平楚:平野。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兩句寫初秋之景。
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內登望》
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
亭皋:水邊平地。木葉:樹葉。隴首:山名,在今陝西、甘肅之間。
南朝梁·柳渾《搗衣詩》
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樹葉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肅榆中與青海西寧之間。玉門: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兩句寫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雲《別詩》
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秋聲:秋天西風作,草木零落,多肅殺之聲。
北周·庾信《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誌銘》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維:語助詞,無義。序:時節。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騖:鳥名,野鴨。齊飛:落霞從天而下,孤騖由下而上,高下齊飛。一色:秋水碧而連天,長空藍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王績《野望》
掛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
唐·宋之問《始安秋日》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聲。
唐·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這兩句寫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紅葉飄零,所余不多。
唐·王維《闕題二首·山中》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頎《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唐·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卧聽南宮清漏長。」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劉長卿《游休禪師雙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雨徑綠蕪合,霜園紅葉多
綠蕪:綠草。合:長滿。意謂雨後庭中小徑長滿綠草,霜後花園中落滿紅葉,庭院一片荒涼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馬宅》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唐·劉禹錫《秋詞二首》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慫恿。
劉禹錫《秋詞二首》
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描寫荷葉在秋風中向東傾斜,暗寓傷秋的情緒。
府·杜牧《 齊安郡中偶題二首》
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輕羅小扇:輕薄的絲制團扇。這兩句描寫紅燭在秋夜中發出寒光,照著畫屏,女郎手持精緻的團扇追撲螢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天階:宮中的台階。
唐·杜牧《秋夕》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秋陰不散:雖已是秋天,但連日陰雲漠漠,故不見嚴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聽雨吉:雨打枯荷,單調、凄涼。
唐·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聲遙人語絕,誰家素機織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老樹呈秋色,空池浸月華
唐·劉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霜天靜寂寥
唐·戎昱《戲題秋月》(又作: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天涯靜寂寥)
一夜綠荷霜剪破,賺他秋雨不成珠
飛霜使荷葉破碎,秋雨落在破葉上再也無法形成水珠了。
唐·來鵠《偶題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覺,滿池荷葉動秋風
不覺;不睡。
唐·竇鞏《秋夕》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
菡萏:荷花的別稱。
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宋·范仲淹《蘇幕遮》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橙黃橘綠時:指秋冬之交的時節。
宋·蘇軾《贈劉景文》
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明日黃花:指重陽過後菊花逐漸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無處尋花,故曰「愁」。
宋·蘇軾《九日次韻王鞏》
描寫冬天的古詩和描寫冬天的名句
雨雪瀌瀌,見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樣子;一說猶「飄飄」。晛;太陽的熱氣。曰:語助詞,無實義。
《詩經·小雅·角弓》
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
漢·樂府古辭《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凄凄歲暮風,翳翳經日雪。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
凄凄:寒涼。翳翳:陰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見。皓:白。
晉·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晉·謝道蘊《詠雪聯句》:「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朔風:北風。勁:猛烈。哀:凄厲。
南朝宋·謝靈運《歲暮》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牖:窗戶。風驚竹:風中帶雪,打在竹上,發出沙沙的響聲。
唐·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問《苑中遇雪應制》
水聲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劉長卿《酬張夏雪夜赴州訪別途中苦寒作》
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歸舊山》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台
軒轅台:相傳為黃帝擒蚩尤之處。
唐·李白《北風行》
亂雲低薄暮,急雪舞回風
回風:迴旋的風。
唐·杜甫《對雪》
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雲晴鷗更舞,風逆雁無行
無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長孫漸舍人歸州》
寒天催日短,風浪與雲平
唐·杜甫《公安縣懷古》
斜陽疏竹上,殘雪亂山中
唐·韓翃《褚主簿宅會畢庶子錢員外郎使君》(一作張繼詩)
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唐·韓愈《李花二首》:「當春天地爭奢華,洛陽園苑尤紛拏。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旋撲珠簾過粉牆,輕於柳絮重於霜
兩句寫雪花紛飛的景象。
唐·李商隱《對雪二首》
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凍而流動不暢,因以嗚咽來形容。吟:歌吟。
唐·劉駕《苦寒吟》:「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喬松,不覺滿衣雪。」
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玉龍:形容飛雪。敗鱗殘甲:形容雪片亂舞如鱗甲之片紛紛墜落。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詩話》載張元作《雪》詩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無私玉萬家
玉:喻白雪。
元·黃庚《雪》
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雲
清·洪升《雪望》
四月維夏,六月徂暑
徂:開始。 《詩經·小雅·四月》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農歷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麗景燭春余,清陰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麥隨風里熟,梅逐雨中黃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應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寫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涼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軒:窗。
唐·杜甫《夏夜嘆》
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餘之景,時已至初夏。
唐·韋應物《游開元精舍》
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嵐:霧氣。
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夏半陰氣始,淅然雲景秋
夏半:夏季過半,農歷五月半後。淅:風吹拂的樣子。
唐·韓愈《送劉師服》
殘暑蟬催盡,新秋雁帶來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農歷四月。慈竹:竹名,亦稱子母竹。如編:象編排起來一樣。蜃氣:古人以為蜃(大蛤)吹氣可成樓閣虛景,實際是光線穿過不同密度的空氣,經過折射,把遠景顯現在空中的一種幻影,也稱為海市蜃樓。管弦:形容蛙的鳴叫象奏樂一樣。
唐·賈弇《孟夏》
岩溜噴空晴似雨,林蘿礙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進發,一片雲煙,象是晴天掛起一幅雨簾。林蘿句:林間藤蘿纏繞,濃蔭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涼意。
唐·方干《題報恩寺上方》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盛一院香
水晶簾:形容映入水中的樓台倒影象水晶的簾子一樣晶瑩明澈。
唐·高駢《山亭夏日》
牆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
唐·張蠙《夏日題老將林亭》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麥氣:麥收時的氣息。花時:花開之時。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
嘉樹:樹的美稱。意謂雛鶯在和風中長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樹下形成了清涼的圓形樹陰。
宋·周邦彥《滿庭芳·夏景》
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
沈李浮瓜:瓜果浸於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困人天氣日初長
宋·朱淑真《即景》:「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清風破暑連三日
元·王揮《過沙溝店》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宋·趙師秀《有約》:「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
紅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陸游《初夏絕句》:「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⑺ 思念家鄉的古詩(寫全詩)
1、《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2、《雜詩》專 唐 ·王維
君自屬故鄉來, 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 寒梅著花未?
3、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4、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⑻ 默寫一首思念家鄉的古詩或詞
1、《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陰雨》
唐·白居易
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灘聲秋更急,峽氣曉多陰。
望闕雲遮眼,思鄉雨滴心。
將何慰幽獨?賴此北窗琴。
3、《思鄉作》
唐·布燮
瀘北行人絕,雲南信未還。
庭前花不掃,門外柳誰攀。
坐久銷銀燭,愁多減玉顏。
懸心秋夜月,萬里照關山。
4、《冬日山居思鄉》
唐·周賀
大野始嚴凝,雲天曉色澄。
樹寒稀宿鳥,山迥少來僧。
背日收窗雪,開爐釋硯冰。
忽然歸故國,孤想寓西陵。
5、《雲夢故城秋望》
唐·戎昱
故國遺墟在,登臨想舊游。
一朝人事變,千載水空流。
夢渚鴻聲晚,荊門樹色秋。
片雲凝不散,遙掛望鄉愁。
6、《鄉思》
唐·薛濤
峨嵋山下水如油,憐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離錦浦,棹聲齊唱發中流。
7、《除夜作》
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8、《歸家》
唐·杜牧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9、《鄉思》
宋·李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
10、《京師得家書》
明·袁凱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
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11、《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12、《聞雁》
唐·韋應物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13、《雜詩》
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14、《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15、《渡荊門送別》
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⑼ 5首思念家鄉古詩
戌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版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權況乃未休兵。
----杜甫 月夜憶舍弟
遙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
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
外物寂無擾,中流澹自清。
念歸林葉換,愁坐露華生。
猶有汀洲鶴,宵分乍一鳴。
——張九齡 西江夜行
京口瓜州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找我還?
——王安石 泊船瓜州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王灣 次北固山下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王昌齡 從軍行七首 其二
王昌齡的邊塞詩詞比較多,說思鄉的話,有這首詩有這種意象,但是比較牽強一點
⑽ 有沒有思念故鄉的古詩(不少於5首)
思鄉詩:
靜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秋宵月下有懷 (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中秋月(晏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 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待月(陸龜蒙)
轉缺霜輸上轉遲 好風偏似送佳期
簾斜樹隔情無限 燭暗香殘坐不辭
最愛笙調聞北里 漸看星瀠失南箕
何人為校清涼力 欲減初圓及午時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宋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盡銀闕涌,亂雲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山前,浪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鳴露草。
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台客。
中秋登樓望月 (宋 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倪庄中秋(元好問)
強飯日逾瘦 狹衣秋已寒
兒童漫相憶 行路豈知難
露氣入茅屋 溪聲喧石灘
山中夜來月 到曉不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