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詩詞句 » 聞笛詩句

聞笛詩句

發布時間: 2021-02-25 00:40:31

A.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詩中以聲傳情的詩句

《春夜洛城聞笛》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七絕。此詩抒發了作者客居回洛陽夜深人靜之時被笛聲答引起的思鄉之情,其前兩句描寫笛聲隨春風而傳遍洛陽城,後兩句寫因聞笛而思鄉。全詩扣緊一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合理運用想像和誇張,感情直率真摯又有餘蘊,令人回味無窮。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B. 劉嘏 《聞笛》 的古詩是什麼

不知道是不是你要找的,僅供參考。
趙嘏《聞笛》:誰家吹笛畫樓中,斷續專聲隨斷續風。響遏行雲屬橫碧落,請和冷月到簾櫳。興來三弄有桓子,賦就一篇懷馬融。曲罷不知人在否,餘音嘹亮尚飄空。[譯文]不知誰在畫樓中吹笛子,那斷續清脆的笛聲,隨著斷續的風吹來。吹得響時,好像能遏住來去的行雲,把它們賁擱在天空中,吹得清越時,又像帶著冷冷的月色傳到了窗前。興來吹奏《梅花三弄》,不亞於晉時的桓伊,做一篇《笛賦》就想起了漢朝的馬融。曲罷,不知吹笛者還在不在樓中,只覺得餘音嘹亮繞空不去。

C. 春夜洛城聞笛:表達詩人聞笛思鄉的詩句是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D. 春夜洛城聞笛詩句

春夜洛城聞笛
/
春夜洛陽城聞笛_網路漢語
作者: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E. 秋夜洛城聞笛古詩

誰家玉復笛暗飛聲,散入制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注釋
(1)洛城:洛陽(現在河南洛陽)。
(2)玉笛:精美的笛。
(3)暗飛聲:聲音不知從何處傳來。
(4)春風:另一版本作「東風」。
(5)折柳:即《折楊柳》笛曲,樂府「鼓角橫吹曲」調名,內容多寫離情別緒。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四:「《樂府雜錄》雲:『笛者,羌樂也。古典有《折楊柳》、《落梅花》。故謫仙《春夜洛城聞笛》……』杜少陵《吹笛》:『故園楊柳今搖落,何得愁中曲盡生?』王之渙雲:『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皆言《折楊柳》曲也。」曲中表達了送別時的哀怨感情。
(6)故園:指故鄉,家鄉。
譯文
陣陣悠揚的笛聲,是從誰家中飄出的?
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
就在今夜,聽到令人哀傷的《折楊柳》,
有誰的思鄉之情不會油然而生呢?

F. 春夜洛城聞笛 古詩

春夜洛城聞笛

【作者】李白【朝代】唐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譯文

是誰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發出悠揚的笛聲?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就在今夜的曲中,聽到故鄉的《折楊柳》,哪個人的思鄉之情不會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注釋

(1)洛城:今河南洛陽。
(2)玉笛:精美的笛子。玉:指玉石。
(3)暗飛聲:聲音不知從何處傳來。聲:聲音。
(4)春風:指春天的風,比喻恩澤,融和的氣氛等引申涵義
(5)聞:聽;聽見。
(6)折柳:即《折楊柳》笛曲,樂府「鼓角橫吹曲」調名,內容多寫離情別緒。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四:「《樂府雜錄》雲:『笛者,羌樂也。古典有《折楊柳》、《落梅花》。故謫仙《春夜洛城聞笛》……』杜少陵《吹笛》:『故園楊柳今搖落,何得愁中曲盡生?』王之渙雲:『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皆言《折楊柳》曲也。」曲中表達了送別時的哀怨感情。
(7)故園:指故鄉,家鄉。

賞析

這首詩寫鄉思,題作《春夜洛城聞笛》,明示詩因聞笛聲而感發。題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點出季節及具體時間。起句即從笛聲落筆。已經是深夜,詩人難於成寐,忽而傳來幾縷斷續的笛聲。這笛聲立刻觸動詩人的羈旅情懷。詩人不說聞笛,而說笛聲「暗飛」,變客體為主體。「暗」字為一句關鍵。注家多忽略這個字。已故沈祖棻先生說:「……『誰家』、『暗飛聲』,寫出『聞』時的精神狀態,先聽到飛聲,蹤跡它的來處,卻不知何人所吹,從何而來,所以說是暗中飛出。」(《唐人七絕詩淺釋》)為一種理解。因為不知笛聲來自何處,更不見吹笛者為何人,下此「暗」字,十分恰當。洛城就是現在河南的洛陽,在唐代是一個很繁華的都市,稱為東都。一個春風駘盪的夜晚,萬家燈火漸漸熄滅,白日的喧囂早已平靜下來。忽然傳來嘹亮的笛聲,凄清婉轉的曲調隨著春風飛呀,飛呀,飛遍了整個洛城。這時有一個遠離家鄉的詩人還沒入睡,他倚窗獨立,眼望著「白玉盤」似的明月,耳聽著遠處的笛聲,陷入了沉思。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楊柳》曲,它屬於漢樂府古曲,抒寫離別行旅之苦。古代離別的時候,往往從路邊折柳枝相送;楊柳依依,正好藉以表達戀戀不舍的心情。在這樣一個春天的晚上,聽著這樣一支飽含離愁別緒的曲子,誰能不起思鄉之情呢?

作者介紹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漢族,祖籍隴西成紀,出生於碎葉城(當時屬唐朝領土,今屬吉爾吉斯斯坦),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二十五歲時隻身出蜀,開始了廣泛漫遊生活,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應山。直到天寶元年(742),因道士吳筠的推薦,李白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兩年半,就賜金放還而去,然後飄盪四方的漫遊生活。李白和杜甫並稱「李杜」。


小編的答案就到這里了,供大家參考

有心人請留下一個贊鴨!~謝謝Thanks♪(・ω・)ノ

G. 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詩句

【年代】:唐
【作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內容】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賞析】:
洛城就是現在河南的洛陽,在唐代是一個很繁華的都市,稱為東都。一個春風駘盪的夜晚,萬家燈火漸漸熄滅,白日的喧囂早已平靜下來。忽然傳來嘹亮的笛聲,凄清婉轉的曲調隨著春風飛呀,飛呀,飛遍了整個洛城。這時有一個遠離家鄉的詩人還沒入睡,他倚窗獨立,眼望著「白玉盤」似的明月,耳聽著遠處的笛聲,陷入了沉思。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楊柳》曲,它屬於漢樂府古曲,抒寫離別行旅之苦。古代離別的時候,往往從路邊折柳枝相送;楊柳依依,正好藉以表達戀戀不舍的心情。在這樣一個春天的晚上,聽著這樣一支飽含離愁別緒的曲子,誰能不起思鄉之情呢?於是,詩人情不自禁地吟了這首七絕。
這首詩全篇扣緊一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這笛聲不知是從誰家飛出來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聽,並不準備讓別人知道他,卻不期然而然地打動了許許多多的聽眾,這就是「誰家玉笛暗飛聲」的「暗」字所包含的意味。「散入春風滿洛城」,是藝術的誇張,在詩人的想像中,這優美的笛聲飛遍了洛城,彷彿全城的人都聽到了。詩人的誇張並不是沒有生活的依據,笛聲本來是高亢的,又當更深人靜之時,再加上春風助力,說它飛遍洛城是並不至於過分的。
笛聲飛來,乍聽時不知道是什麼曲子,細細聽了一會兒,才知道是一支《折楊柳》。所以寫到第三句才說「此夜曲中聞折柳」。這一句的修辭很講究,不說聽了一支折柳曲,而說在樂曲中聽到了折柳。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僅指曲名。折柳代表一種習俗,一個場景,一種情緒,折柳幾乎就是離別的同義語。它能喚起一連串具體的回憶,使人們蘊藏在心底的鄉情重新激盪起來。「何人不起故園情」,好象是說別人,說大家,但第一個起了故園之情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嗎?
熱愛故鄉是一種崇高的感情,它同愛國主義是相通的。自己從小生於斯、長於斯的故鄉,作為祖國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難以忘懷。李白這首詩寫的是聞笛,但它的意義不限於描寫音樂,還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H. 春夜洛城聞笛詩詞

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白話譯文:
是誰家的庭院,飛出幽隱的玉笛聲?融入春風中,飄滿洛陽古城。
客居之夜聽到《折楊柳》的樂曲,誰又能不生出懷戀故鄉的深情?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年)或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洛城(即洛陽)時所作。洛陽在唐代是一個很繁華的都市,時稱東都。當時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棧里,偶然聽到笛聲而觸發故園情,因作此詩。
《春夜洛城聞笛》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詩。此詩抒發了作者客居洛陽夜深人靜之時被笛聲引起的思鄉之情,其前兩句描寫笛聲隨春風而傳遍洛陽城,後兩句寫因聞笛而思鄉。全詩扣緊一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合理運用想像和誇張,條理通暢,感情真摯,余韻無窮。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庄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I. 古詩 秋夜洛城聞笛 詩意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洛城就是現在河南的洛陽,在唐代是一個很繁華的都市,稱為東都。一個春風駘盪的夜晚,萬家燈火漸漸熄滅,白日的喧囂早已平靜下來。忽然傳來嘹亮的笛聲,凄清婉轉的曲調隨著春風飛呀,飛呀,飛遍了整個洛城。這時有一個遠離家鄉的詩人還沒入睡,他倚窗獨立,眼望著「白玉盤」似的明月,耳聽著遠處的笛聲,陷入了沉思。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楊柳》曲,它屬於漢樂府古曲,抒寫離別行旅之苦。古代離別的時候,往往從路邊折柳枝相送;楊柳依依,正好藉以表達戀戀不舍的心情。在這樣一個春天的晚上,聽著這樣一支飽含離愁別緒的曲子,誰能不起思鄉之情呢?於是,詩人情不自禁地吟了這首七絕。

這首詩全篇扣緊一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這笛聲不知是從誰家飛出來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聽,並不準備讓別人知道他,卻不期然而然地打動了許許多多的聽眾,這就是「誰家玉笛暗飛聲」的「暗」字所包含的意味。「散入春風滿洛城」,是藝術的誇張,在詩人的想像中,這優美的笛聲飛遍了洛城,彷彿全城的人都聽到了。詩人的誇張並不是沒有生活的依據,笛聲本來是高亢的,又當更深人靜之時,再加上春風助力,說它飛遍洛城是並不至於過分的。

笛聲飛來,乍聽時不知道是什麼曲子,細細聽了一會兒,才知道是一支《折楊柳》。所以寫到第三句才說「此夜曲中聞折柳」。這一句的修辭很講究,不說聽了一支折柳曲,而說在樂曲中聽到了折柳。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僅指曲名。折柳代表一種習俗,一個場景,一種情緒,折柳幾乎就是離別的同義語。它能喚起一連串具體的回憶,使人們蘊藏在心底的鄉情重新激盪起來。「何人不起故園情」,好象是說別人,說大家,但第一個起了故園之情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嗎?

熱愛故鄉是一種崇高的感情,它同愛國主義是相通的。自己從小生於斯、長於斯的故鄉,作為祖國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難以忘懷。李白這首詩寫的是聞笛,但它的意義不限於描寫音樂,還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意思是,在這樣的夜裡,聽到有人用笛吹奏著「折楊柳」的曲子,那充滿傷感、思念的聲音,又有誰聽了不會油然興起懷鄉之情呢?淪落異鄉的浪子,原本就思念故園,何況又在寂寞的深夜裡,聽到傷感的曲調,自然更加深了懷鄉情愁。

J. 春夜洛城聞笛中表達詩人聞笛思鄉的詩句是哪句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